發達國家旅遊發展
『壹』 3、我國的旅遊經濟發展與西方發達國家是否存在差距
這個差距可以說是微乎其微,甚至大有趕超的青出於藍勝於藍之勢。比如旅行回團購物旅遊,比答如門票套路加價,並比如景區或者是旅遊城市物價亂漲宰客。還有就是野生動物園的自駕游等等。這種自駕游本來是不發達非洲地區的攬客方式。適合有錢的西方遊客。他們車的質量皮實,而且也不在乎動物抓傷。再加上西方遊客普遍素質較高,很少出現意外,但盲目引進這種形式,造成我們野生動物園發生多次傷人事件。可以說這完全不符合中國國情,所以不能盲目的攀比西方世界,甚至攀比那些不發達世界。應當以遊客利益和生命安全為優先考慮,才是長期的旅遊發展經濟的健康路線。
『貳』 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旅遊經濟發展模式的主要區別有哪些
第一部分:定義「旅遊」一詞的研究范圍,並提出本文所涉及的范圍
旅遊是人類活動中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隨著汽車、火車、輪船、飛機的出現,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使國內、洲際,乃至環球旅遊都從理想變為現實,從而使旅遊成為人民大眾中極為普遍的社會活動,旅遊業也逐漸成為經濟領域內十分重要的新的支柱產業。為此,世界旅遊組織在1991年特地對旅遊的基本概念重新作了定義:旅遊「包括人們為了休閑、商務和其他目的,離開他們慣常的環境,到某些地方去以及在某些地方停留,但連續不超過一年的活動」,顯然,「旅遊」的概念,以及世界旅遊組織對旅遊所作的新的界定中可以看出,其內容涉及旅遊交通、旅館設施、景觀園林、旅遊文學、旅遊思想、旅遊習俗、著名旅遊旅行家等各個方面。 因此,就「旅遊」一詞的定義而言,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界定。其一是把「旅遊」看作一種個體的活動(PERSONAL ACTIVITY);其二是把「旅遊」看作國民經濟中的一門產業(INDUSTRY);其三是把「旅遊」看作一門學科(SUBJECT)來進行研究。
就本文題目而言,文章將主要圍繞前兩部分展開論述。即主要探討旅遊作為一種個人活動和產業時,在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中旅遊發展的特點比較。 第二部分:就旅遊作為一種「個體活動」而言,進行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旅遊發展特點的比較。1、人口統計因素:
從人口統計因素入手,分析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中,「旅遊」這一個體活動的實施者,即旅遊者之間的差別。如:收入、年齡、受教育程度、閑暇時間等等。其中主要是收入和閑暇時間的多少。一般而言,在發達國家中,國民人均收入要比發展中國家高出很多,國民生活水平普遍較高,擁有的可自由支配收入,較發展中國家國民而言,相對較多。同時,由於發達國家經濟的發達,相對應的社會服務保障體系比較健全,國民社會福利待遇、帶薪休假、人生保險、失業救濟等等多方面發展較完善,國民有更多的可自由支配時間來選擇不同的度假方式。而以上提到的可自由支配收入,以及可自由支配時間是人們成為旅遊者所首先應該必備的條件。相對而言,發展中國家由於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國民收入偏低,社會保障體系、福利制度不是完善發展,因此與發達國家相比,國民成為旅遊者的可能性較低。2、文化因素:
發達國家大都經歷了一次次的思想解放運動,原有的封建思想、小農思想、宗教思想經過一次次的思想洗禮,取而代之的是「以人為本」的人本主義思想,開拓進取的精神、不斷探索的勇氣。國家鼓勵國民探索未知世界、例如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時受到歐洲皇室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面的大力支持。文藝復興以來,歐洲貴族都會送自己子女游歷世界,增長見識,這一行為甚至成為當時社會的流行時尚。相反,發展中國家所受封建殘餘思想的影響嚴重,特別是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中華文化圈」,即環太平洋遠東地區。儒家文化崇尚「禮」、「仁」不主張創新開拓,要求人們言行規范、勤儉置業、安分守己、孝敬父母。甚至有「父母在,不遠游」的訓誡。在這種大的社會文化氛圍的影響下,人們進行旅遊活動的可能隨之降低了。 第三部分:就旅遊作為一種「產業」而言,進行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旅遊發展特點的比較
旅遊業是一個新興的行業,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旅遊業發展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僅以國際旅遊的發展為例,無論是從旅遊人次,還是從旅遊收入而言平均每十年翻一番(參見表1)。 二戰後國際旅遊發展情況年份 旅遊人數 增長率 旅遊收入 增長率
(億人次) (%) (億美元)(%)
1950 0.25 - 21 -
1960 0.73 183 68 224
1970 1.59 121 179 163
1980 2.80 76 949 430
1990 4.15 48 2300 142
1998 6.25 51 4447 93
旅遊業的繁榮,有懶於內外多種因素的共同發展,旅遊業三大支柱產業:酒店、交通、旅行社,各自在旅遊業的發展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本部分將就這三大支柱產業來分析,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各自不同特點的比較。(發展中國家以中國為例)一、酒店業的比較:
1、經營理念的差異:
我國的酒店管理者主要是以自己的產品或能提供的服務為市場導向,即以我為主,我有什麼就賣什麼,我有什麼水平的服務你就得接受什麼水平的服務。發達國家的酒店管理者倡導堅持以消費者的需要為核心,以滿足客人的一切需要為企業管理和經營的導向,在產品、服務質量、價格水平等方面的設計均採取從外向內的模式。 2、員工配置的差異:
我國酒店從業人員較多,勞動效率較低。其原因主要有:我國人力資源廉價;員工的素質偏低,服務意識、服務技能不強;一專多能的人才偏少;酒店設施現代化程度低。國外酒店總服務台利用先進的預定網路、財務系統進行訂房、結賬等項服務,僅需一、二名員工,而我國卻需四、五名員工來完成相同的工作量。發達國家基本上採用人力資源節約模式,用工少。其飯店的員工大多是「一專多能」,素質較高。二、交通業的比較
發達國家到目前為止大都已經建成了完善的道路系統、航空、運輸等方面配套設施齊全,發達的交通業不但大大增強了發達國家作為旅遊資源國的可進入性,而且為本國國民外出旅遊創造了優越的先天條件。發展中國家由於經濟起步較晚,交通、運輸以及各項配套設施設備的提供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這無疑對本國的旅遊業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既影響本國居民的外出旅遊,又影響入境遊客的來訪。三、旅行社業的比較
1、投資經營理念的比較
發達國家中,進入旅行社業的資金主要是在資本尋求最大化收益的內在規律作用下,由資本的人格化主體――企業家投入的。在資本的進入與退出方面,政府很少干預,主要由市場機制本身發揮對資源的調節作用。此外,投資者進入旅行社業可以由多種選擇方式,如直接投資、收購與兼並、合資與合作、戰略聯盟。中國旅行社業中,投資主體的行業進入帶有明顯的政府行為背景。在經營運作方面,還處於「小、散、亂、差」的發展時期。各旅行社之間存在相互扯皮、惡性競爭的局面。 2、發展進程的比較
發達國家的旅行社業發展是隨著其國內旅遊市場的需求增長,而自然而然產生的,從1845年托馬斯•庫克旅行社的成立到大眾旅遊時期大批旅行社的涌現,都是順應了市場的需求,是一個自然演進的過程。政府的作用只是在市場經濟體制的框架下進行規范管理等宏觀性的工作。中國最初的旅行社是以一些國外旅遊服務機構為方便其本國居民來中國旅行而設立的分支服務機構。建國後旅行社業的發展是由政府主導的、出於政治目的的發展,主要為接待歸國華僑和宣傳新中國的建設成就。直至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旅行社開始由事業單位向企業單位轉型,由國家壟斷走向市場競爭階段。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成熟與完善,中國旅行社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將加強。
『叄』 在發達國家鄉村旅遊發展的現狀是什麼
(1)在我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採取和平改造的方針。我國對官僚資本採取無償沒收的政策,對民族資本實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
(2)多種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①在工業中實行委託加工、計劃訂貨、統購包銷,在商業中實行經銷代銷等低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②公私合營、全行業公私合營等高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
(3)在利潤分配方面採取贖買的辦法。①全行業公私合營前,實行「四馬分肥」:把企業的利潤分為國家所得稅、企業公積金、工人福利費、資方紅利四份。②全行業公私合營後,對私股實行「定息」的辦法:把資本家的利潤限制在一定的率息上,統一規定年息為5%,當時國家決定付息7年,後又延長3年,共計10年。③對資本家和資方代理人按照「包下來」的方針和「量才使用,適當照顧」的原則作了人事安排,還保留了他們的高薪。
(4)階級路線。①保持和民族資產階級政治聯盟,不剝奪其政治權利。②給資本家出路,發揮一技之長,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並逐步把資本家中的絕大多數人改造成自食其力勞動者。
(5)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的意義。①是我國社會主義革命一個歷史性勝利。②在社會主義歷史上第一次有效地實現了馬克思和列寧曾經設想過的對資產階級的和平贖買,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國家資本主義的學說。③這是國際共運史上的創舉,也是毛澤東思想在社會主義時期的一個重要發展。
【解題分析】此題考查考生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基本經驗和意義的掌握。考生在回答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經驗時,要緊緊圍繞和平改造這個方針。國家實行贖買政策,通過多種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有代價地逐步地把剝削工人剩餘勞動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私有制改造成為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這主要是從我國特殊的歷史條件出發的。在回答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意義時,要緊緊圍繞中國共產黨創造性地實現了馬克思和列寧曾經設想過的對資產階級的和平贖買。
『肆』 發達國家旅遊業處於什麼狀況
發達國家旅遊業現在處於淡季,因為現在出門旅遊的人,基本上沒有
『伍』 發達國家如何開發旅遊
塔林秋色-敦煌莫高窟入口 國外製定旅遊開發投資規劃前,要做出「詮釋計劃」,實際上就是旅遊開發戰略,國內譯作展陳方案,未免局限其內涵。首先要定位自身,即,明確本景區與眾不同的最大特點、最突出價值、以及想留給遊客的最重要的東西。其次要分析預計遊客構成,如遊客主體、年齡分布、可能的興趣所在等。最後,要有針對性地選取一系列詮釋和展陳手段,提供富有教益又令人享受的旅遊體驗,最大限度地激發出遊客的興趣,並為他們創造機會和願望在景區和周圍社區花錢。 以西北常見的屯兵古堡為例,如敦煌以西約100 公里的鎖陽古城遺址(上圖),是早至漢唐的西域邊城。當地旅遊局的開發戰略覆蓋幾個主題:絲綢之路、中國西部古城、鎖陽的自然與文化遺產、古代中國軍事防禦和屯墾戍邊制度。國際專家則建議重點放在最後一條,因為絲路上類似的古跡比比皆是(如玉門關、陽關等);西部類似的屯兵古城也不少,有名的如寧夏銀川附近鎮北堡(後被作家張賢亮改造為國內最早的影視城)。鎖陽城吸引遊客的最大與眾不同之處在於,既有前者的軍事功能,又因其規模人口,具備自給自足的農業屯墾。 鎖陽城內的鎖陽,類似蘑菇木耳的一種真菌,據說能滋陰補陽 於是,旅遊開發戰略的重點調整為詮釋:1)古代軍事防禦系統:鎖陽古城城防建設歷史、主要戰役和圍困等;古代駐防兵士的招募、訓練、職責、待遇和日常生活;鎖陽城荒廢的年代和主要原因等等。2)古代屯墾戍邊系統:屯墾戍邊的來源演變和組織管理;當時所用的農業和灌溉技術;土生植物的價值及其用處(如當地荒漠常見的紅柳、駱駝刺和有名的真菌「鎖陽」);古城當年的市井生活、貿易、娛樂、百姓和駐扎部隊間的關系等;當地各宗教的發展演變何日常實踐、寺廟道觀的興建等。 遙望敦煌莫高窟九層閣 可見,國外旅遊開發更重知識性,而且落實到細節層面上。國內類似古跡一般停留在」城防歷史、主要戰役和圍困等」, 不會具體到「駐防兵士的招募、訓練、職責、待遇和日常生活…農業和灌溉技術…」。如果鎖陽古城能提供國內景點一般看不到的這些細節,想不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都難! 路邊的胡楊林 有了好的創意和知識挖掘,下一步就是創造良好的遊客體驗把這些介紹給遊客。包括:合理設計游覽路線和停留時間,每個景點的內容介紹和活動設計。 為減少對景觀的視覺干擾和對脆弱環境特別是古跡的破壞,國外盡量少在現場豎介紹牌,牌上內容也以提示景點名稱、方向和注意事項為主。景區一進門的遊客中心及其展覽,讓遊客能大致有個了解,並獲知保護事項(如不得挖掘刻畫,不得採摘城內植物)以及遊客安全健康須知-後者體現景區的人文關懷。詳細介紹在發給遊客的小冊子、折頁上,還可供將來細讀和留作紀念。 張掖市中心的木塔寺前的市民廣場 我至今還保留著在國外旅遊得到的這些小冊子合折頁,有的彩印精美、有的簡朴單色,共同之處在內容翔實,最起碼有簡圖標出主要景點和興趣點。人文部分有歷史沿革介紹、文物古跡的圖片;對自然部分介紹當地特有動植物及其價值等。也就是說,把前期作詮釋計劃收集挖掘的知識,反映到展覽和旅遊小冊子里,讓遊人願永久保留,將來拿出來重溫,也能口口相傳,為景區豎立好口碑。敦煌以西100多公里的榆林窟,精美的唐宋壁畫可與莫高窟比美,自然峽谷風光更勝一籌 國內景區門票價格畸高,絕對值與歐美不相上下,若相對收入水平就更離譜,卻往往連個折頁都沒有,即使有也不免費隨票贈送,明擺著只管賺錢,連自我宣傳都懶得做、捨不得。有旅遊介紹的,也多追求豪華,用紙高檔,內容則馬虎,結果成本竄升,更有借口不免費發。又厚又沉的介紹,長途旅行的遊客也不願攜帶。發達國家很多景區旅遊介紹用紙輕薄簡陋、單色印刷,絲毫不減其價值。
『陸』 中國的旅遊業的開發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
主要體現在旅遊設施與管理體系等方面
『柒』 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旅遊政策該如何定
從國際范圍看,制定與實施中長期發展政策已經成為促進旅遊業發展的主要工作手段,發達國家尤其如此。比如美國的《旅遊促進法案》,歐盟的《新歐盟旅遊政策框架》,英國的《2012年決勝:旅遊業戰略和超越》,法國的《旅遊服務業發展與現代化法律(草案)》,日本的《新成長戰略——重建「活力日本」方案》,澳大利亞的《國家長期旅遊業戰略》,紐西蘭的《2015年旅遊業發展戰略》,加拿大的《2009-2013年旅遊業發展戰略》,韓國的《觀光產業先進化戰略》等。 總體來講,這些政策在關注國家整體促銷的同時,更加註重政策的評估與可操作性。其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政策目標更加重視國家整體促銷。國家層面的旅遊業促銷成為相關政策的關鍵內容。 歐盟提出塑造歐洲可持續高品質旅遊目的地品牌,把歐盟作為一個整體的旅遊目的地加以塑造、宣傳促銷。包括建立並推廣「歐洲品牌」,與各成員國共同努力在國際旅遊市場上佔有突出地位;進一步加強與各成員國相關組織以及業界的合作,通過「歐洲旅遊網」共同宣傳歐洲旅遊產品;通過各種重大節慶來推廣歐洲旅遊,如各類文化或體育賽事、活動、展覽等;加強歐盟與國際組織的合作,如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20國集團等。 美國《旅遊促進法案》提出將建立一個專門負責海外市場促銷的非營利機構,類似於一個國家(城市)觀光局。這是首次整合全國力量,推銷美國各州旅遊資源與接待設施。同時,增加美國在中國、巴西、印度等國使領館簽證官人數,提高簽證效率,縮短簽證時間,以有效拓展新客源。 《英國2012年決勝:旅遊業戰略和超越》建議推行的「熱烈歡迎:踏上紅地毯」活動涉及到英國上上下下,不僅有線下活動,也有線上活動。同時重點開發商務旅遊市場,提升商務旅遊產品的知名度、美譽度和質量。 澳大利亞的《國家長期旅遊業戰略》強調最關注的市場包括中國、紐西蘭、英國和印度。針對這些目標市場的促銷主題是「沒有度假,就沒有生活」。政府還進一步強化了旅遊行政部門的功能,兼顧國際國內兩個市場。 加拿大《2009-2013年旅遊業發展戰略》指出,加拿大旅遊業發展的機會主要在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上,尤其強調了年齡在25歲至64歲人口比重最大的亞太市場的重要性。該戰略提出必須轉化和培育足夠規模的高端旅遊者、聚焦於高端旅遊者的市場營銷活動、引導產業提升國家旅遊品牌戰略,保持各個品牌與國家形象之間以及品牌之間的相關性和連貫性。積極推進以「持續探索加拿大」為主題的市場營銷。重點扶持中小旅遊企業,培育有前景的傑出旅遊項目並加強旅遊業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合作。 二是關注新產品開發和質量監控。除宏觀的政策目標外,這些政策更為關注新產品開發和質量監控。英國《2012年決勝:旅遊業戰略和超越》通過精心組織的文化和體育活動提升國民和遊客的生活品質,支持購買卓越的旅遊產品,不僅在世界旅遊業、相關創意和休閑產業的發展中占據有利地位,而且充分挖掘通過舉辦奧運會帶來的各種潛在機會,提升住宿和旅遊吸引物質量,重點提升旅遊業從業人員技能,採取可持續的旅遊業發展策略,努力在奧運會後形成超越現在的可貴遺產。 韓國「第八次國家就業戰略會議」提出要著力提高觀光產業競爭力,包括培育四大最佳觀光名勝區,擴充改善觀光住宿設施和經營環境,有計劃改善中國等主要客源國的旅遊接待環境,提升旅遊品質等。從購物旅遊、生態旅遊、海洋航空觀光和農村漁村觀光四方面推進入境旅遊。搞活水上、航空和騎馬等休閑活動,擴充休閑運動旅遊產業的基礎。 歐盟則強調提供多樣化的旅遊產品和主題線路。紐西蘭提出要完善標准,提供優越的旅遊產品和服務。突出特色,加強旅遊目的地和旅遊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三是關注政策進程的監控和執行效果的評估。為了保證政策目標的達成,大部分政策十分關注對執行的監控和執行效果的評估。英國《2012年決勝:旅遊業戰略和超越》在進程監控方面的內容主要是制度建設。對旅遊促銷、投資等活動進行全過程監控;在相關主體協作方面,重點指出該計劃涉及的相關政府主體以及他們需要承擔的責任。澳大利亞強調完善監控系統,合理評價和改進戰略的執行情況。加拿大《2009-2013年旅遊業發展戰略》也提出了系統的評價方案。紐西蘭強調完善監控系統,合理評價和改進戰略的執行情況。 在具體評估過程中,政府關注點側重於經濟影響和就業創造。發達國家對旅遊的關注和評估,早已不局限在旅遊相關行業的收入上,而是立足於整個經濟體運行的全局。更為顯著的是,發達國家旅遊業的地位確定依賴於就業創造。 在發達國家的旅遊業目標體系中,就業遠比經濟影響更為重要。這與發展中國家更加關注經濟增長或者與就業創造並重的價值取向有顯著的差別。 英國《2012年決勝:旅遊業戰略和超越》指出,蓬勃發展的旅遊業每年為英國經濟帶來超過850億英鎊的收入,並且成為最大的就業部門,直接工作崗位高達140萬個。根據美國《旅遊促進法案》實施的旅遊促進計劃,每年將帶來40億美元新訪客的消費支出及4萬個就業機會。澳大利亞旅遊業在國家層面的定位是刺激需求和捍衛就業機會。日本的《新成長戰略——重建「活力日本」方案》提出到2020年外國遊客要增加至2500萬人次,更遠的將來要達到3000萬人次,帶來約10萬億日元的收入和56萬個就業機會。
『捌』 中國與發達國家旅遊政策哪些不同
從國際范圍看,制定與實施中長期發展政策已經成為促進旅遊業發展的主要工作手段,發達國家尤其如此。比如美國的《旅遊促進法案》,歐盟的《新歐盟旅遊政策框架》,英國的《2012年決勝:旅遊業戰略和超越》,法國的《旅遊服務業發展與現代化法律(草案)》,日本的《新成長戰略——重建「活力日本」方案》,澳大利亞的《國家長期旅遊業戰略》,紐西蘭的《2015年旅遊業發展戰略》,加拿大的《2009-2013年旅遊業發展戰略》,韓國的《觀光產業先進化戰略》等。 總體來講,這些政策在關注國家整體促銷的同時,更加註重政策的評估與可操作性。其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政策目標更加重視國家整體促銷。國家層面的旅遊業促銷成為相關政策的關鍵內容。 歐盟提出塑造歐洲可持續高品質旅遊目的地品牌,把歐盟作為一個整體的旅遊目的地加以塑造、宣傳促銷。包括建立並推廣「歐洲品牌」,與各成員國共同努力在國際旅遊市場上佔有突出地位;進一步加強與各成員國相關組織以及業界的合作,通過「歐洲旅遊網」共同宣傳歐洲旅遊產品;通過各種重大節慶來推廣歐洲旅遊,如各類文化或體育賽事、活動、展覽等;加強歐盟與國際組織的合作,如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20國集團等。 美國《旅遊促進法案》提出將建立一個專門負責海外市場促銷的非營利機構,類似於一個國家(城市)觀光局。這是首次整合全國力量,推銷美國各州旅遊資源與接待設施。同時,增加美國在中國、巴西、印度等國使領館簽證官人數,提高簽證效率,縮短簽證時間,以有效拓展新客源。 《英國2012年決勝:旅遊業戰略和超越》建議推行的「熱烈歡迎:踏上紅地毯」活動涉及到英國上上下下,不僅有線下活動,也有線上活動。同時重點開發商務旅遊市場,提升商務旅遊產品的知名度、美譽度和質量。 澳大利亞的《國家長期旅遊業戰略》強調最關注的市場包括中國、紐西蘭、英國和印度。針對這些目標市場的促銷主題是「沒有度假,就沒有生活」。政府還進一步強化了旅遊行政部門的功能,兼顧國際國內兩個市場。 加拿大《2009-2013年旅遊業發展戰略》指出,加拿大旅遊業發展的機會主要在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上,尤其強調了年齡在25歲至64歲人口比重最大的亞太市場的重要性。該戰略提出必須轉化和培育足夠規模的高端旅遊者、聚焦於高端旅遊者的市場營銷活動、引導產業提升國家旅遊品牌戰略,保持各個品牌與國家形象之間以及品牌之間的相關性和連貫性。積極推進以「持續探索加拿大」為主題的市場營銷。重點扶持中小旅遊企業,培育有前景的傑出旅遊項目並加強旅遊業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合作。 二是關注新產品開發和質量監控。除宏觀的政策目標外,這些政策更為關注新產品開發和質量監控。英國《2012年決勝:旅遊業戰略和超越》通過精心組織的文化和體育活動提升國民和遊客的生活品質,支持購買卓越的旅遊產品,不僅在世界旅遊業、相關創意和休閑產業的發展中占據有利地位,而且充分挖掘通過舉辦奧運會帶來的各種潛在機會,提升住宿和旅遊吸引物質量,重點提升旅遊業從業人員技能,採取可持續的旅遊業發展策略,努力在奧運會後形成超越現在的可貴遺產。 韓國「第八次國家就業戰略會議」提出要著力提高觀光產業競爭力,包括培育四大最佳觀光名勝區,擴充改善觀光住宿設施和經營環境,有計劃改善中國等主要客源國的旅遊接待環境,提升旅遊品質等。從購物旅遊、生態旅遊、海洋航空觀光和農村漁村觀光四方面推進入境旅遊。搞活水上、航空和騎馬等休閑活動,擴充休閑運動旅遊產業的基礎。 歐盟則強調提供多樣化的旅遊產品和主題線路。紐西蘭提出要完善標准,提供優越的旅遊產品和服務。突出特色,加強旅遊目的地和旅遊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三是關注政策進程的監控和執行效果的評估。為了保證政策目標的達成,大部分政策十分關注對執行的監控和執行效果的評估。英國《2012年決勝:旅遊業戰略和超越》在進程監控方面的內容主要是制度建設。對旅遊促銷、投資等活動進行全過程監控;在相關主體協作方面,重點指出該計劃涉及的相關政府主體以及他們需要承擔的責任。澳大利亞強調完善監控系統,合理評價和改進戰略的執行情況。加拿大《2009-2013年旅遊業發展戰略》也提出了系統的評價方案。紐西蘭強調完善監控系統,合理評價和改進戰略的執行情況。 在具體評估過程中,政府關注點側重於經濟影響和就業創造。發達國家對旅遊的關注和評估,早已不局限在旅遊相關行業的收入上,而是立足於整個經濟體運行的全局。更為顯著的是,發達國家旅遊業的地位確定依賴於就業創造。 在發達國家的旅遊業目標體系中,就業遠比經濟影響更為重要。這與發展中國家更加關注經濟增長或者與就業創造並重的價值取向有顯著的差別。 英國《2012年決勝:旅遊業戰略和超越》指出,蓬勃發展的旅遊業每年為英國經濟帶來超過850億英鎊的收入,並且成為最大的就業部門,直接工作崗位高達140萬個。根據美國《旅遊促進法案》實施的旅遊促進計劃,每年將帶來40億美元新訪客的消費支出及4萬個就業機會。澳大利亞旅遊業在國家層面的定位是刺激需求和捍衛就業機會。日本的《新成長戰略——重建「活力日本」方案》提出到2020年外國遊客要增加至2500萬人次,更遠的將來要達到3000萬人次,帶來約10萬億日元的收入和56萬個就業機會。(楊勁松)
『玖』 發達國家的人到發展中國家旅遊是不是很便宜很劃算
沒有可比性,
每個國家都有富人和草根階層,
如果按人均收入計算,發達地區的人到發展中地區旅遊度假,購物,消費都會相對當地人具較大的購買力,
好比你去越南!
『拾』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生態旅遊發展道路有哪些不同可以談談嗎
生態旅遊並不象人們一般意義上認為的開始於發達國家,它最初是在發展中國家開展的,其中生態旅遊開展得最好的國家是肯亞,哥斯大黎加等。盡管生態旅遊這個詞語如今被非常廣泛地使用,但對於「生態旅遊」的概念,現今學術界也還存在著一些爭論。不過,不管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對於生態旅遊較為統一的認識是:生態旅遊是區別於以往的大眾旅遊的一種非大眾旅遊形式。首先,在對於資源的利用方面看,在生態旅遊開展較好的國家,強調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對於具有顯著性的景觀資源和動植物資源,更強調在保護的前提下進行旅遊開發。其次,從規劃建設角度來看,開展生態旅遊較好的國家已經開始逐步建立 ROS(recreational opportunity spactum娛樂機會譜系),並開始使用諸如LAC(可接受容量限制),VERP(遊客經歷保護)等措施來實施生態旅遊地的管理工作,如美國的國家公園河道實施以上這幾種管理體系以來,已經得到了比較明顯的管理效果,並在其他一些地區進行示範推廣。再次,另一個生態旅遊區別於大眾旅遊的重要方面就是,強調對旅遊者的教育,及公眾參與,社區受益。對於社區受益還都處在進一步的探索階段。我國現階段對於生態旅遊的認識上,存在有將「生態旅遊」概念泛化的趨勢,認為凡是到自然界進行游覽的行為都被冠以「生態旅遊」的概念,凡是具有顯著自然景觀及資源的旅遊地都試圖冠以「生態旅遊區」的名稱。這與國際上對於「生態旅遊」的認識還存在一定的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