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旅遊業論文
Ⅰ 佛山市旅遊業發展與對策論文
我在網上就見過一家公司行業動態里有,叫做旅遊網站建設 策劃 用戶體驗設計 之類的。
Ⅱ 寫一篇關於旅遊業的論文3000字左右
這次是我們首次採取自助的形式出遊,因此不像從前跟團那樣省時省力,凡事都需要親力親為,好在有網路,給我們提供了許多快捷的幫助。
首先我們通過網路查詢了旅遊當地的許多相關資料,如天氣情況、景點分布,食宿介紹等等,然後再參考一些去過該地的遊客所寫的游記及相關書籍,再搜集幾個旅行社的出行線路安排,對要去的地方在心中有個大致了解後,再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好相應的出行工具,制定了具體的出行路線。並根據當地天氣准備了所需要的衣物,帶上充足的食品、水、現金和銀行卡以及一此常用的如感冒、腸胃、跌打酒之類的葯品。OK,一切准備就緒,炎炎夏日,開始我們期待的旅程。
石林之旅
我們這次的第一站是石林,從柳州到昆明我們先選定了兩趟車,即上海----昆明,桂林北----昆明。前者從乘坐環境來說比較好,但相對較貴。從時間上考慮,我們選擇了後者。由於當時正值學生放假,我們只買到了坐位票。上車時經過一番搏鬥與混亂後方能安然就坐。而最痛苦的是上車好長一段時間以後,准備吃飯時才知道,因為人員太多,列車無法正常供應開水,這就使我們所准備的方便麵成了擺設。(在此提醒各位,去的時候最好要買卧輔票,因為能休息一個晚上,精神狀態會好許多。而且卧輔的服務條件相對好一些,另外,如果你不打算吃列車上難以下咽的盒飯的話,最好准備多元化一點的食品。)。忍受著飢腸轆轆,日曬雨淋的折磨,在穿越了無數個深遠幽長的隧道,16小後,在隆隆聲不絕於耳中我們終於到達了石林火車站。
清晨5點的石林火車站靜謐一片,我們的到來讓它暫時的熱鬧起來。乘坐站外搭客的麵包車我們來到了石林景區附近的青年旅行社的賓館,稍事休息、填飽肚子、寄存好行李。等到7:30景區開門後我們便開始了今天的旅程。
石林的天氣要比柳州涼了許多,帶來的厚衣服正好派上用場。在這里,我們結識了兩個也是自助游的女孩子。特別有一個是從俄羅斯來的女孩子,在一句中文不懂的情況下居然獨自遊了中國的許多地方。真是不得不佩服外國人的獨立性。
石林號稱天下第一奇觀,俗稱「李子箐」,整個景區包括大石林、小石林、外石林、步哨山、李子園箐等。游覽此地也有一種套票(面值100元),可以游包括石林在內的三個景點,而且還包括一年的會員費(即你或者你的朋友在一年內持此票來游覽石林就再不需要再購買門票了)。如果單游石林的話門票是80元,人多的話在石林湖畔的街上請個導游也是不錯的選擇,大約60元左右,保證讓你在充分游覽石林的同時少走不少冤枉路。
石林以喀斯特地形為主,形成於古生代時期。但這對於我們生長於南方的人來說算不上是很奇特的地貌,只是這里相對集中一些。步行其間,四周怪石嶙峋,群峰壁立,造型千姿百態。峰迴路轉間,步步有景,或如利劍,或如母子同游,或如唐僧入定,令人浮想聯翩,不禁驚嘆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從高處望去,只見一隻只巨大的灰色石峰、石柱撥地而起,直刺雲宵,如一片莽莽森林,蔚為壯觀。石林間不時有身著民族服裝的導游在為遊客講解,為石林增添了不少民族風情。遠處,似有若隱若無的歌聲傳來,讓人不禁想起傳說中美麗的阿詩瑪和情深一片的阿黑哥之間凄婉動人的愛情故事。
我們從望峰亭到雙鳥渡食,穿大石林到小石林,反反復復,兜兜轉轉的花了將近四個小時才出了景區大門。從石林到昆明白天有三趟火車經過停靠,最後一班是13點鍾到。我們吃過午餐時間也就正好合適。因為聽說這個期間昆明到大理的票非常緊缺。所以我們通過聯網售票,直接在石林火車站就把車票買好了。後來我們才知道,我們的決定是正確的,這是最後的6張票了,而且還是昆明站因為旅客太多,加了一節廂的結果。
Ⅲ 急求。。廣州的旅遊業的發展史。。。最好有一定的數據。。。我要寫論文啊。。麻煩大家幫幫忙。。。
李玉鶯於1978年至1989年歷任國家旅遊局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國旅遊協會秘書長、副會長兼秘書長,親身經歷和參與了建立旅遊管理機構,引進外資建造旅遊飯店等旅遊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最近,筆者專訪了這位歷史的親歷者,請她回憶了中國旅遊業的風雨歷程——
30年前,北京僅有7家涉外飯店,用來接待外賓的床位實際上不到1000張
中國旅遊業的真正起步應該是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當時小平同志非常重視旅遊業,他指出:「旅遊事業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
」1978年的中央8號文件提出,各部門的外語幹部可以借給旅遊部門,也可以調到旅遊部門,在這期間我就調到了旅遊局。當年我國向世界旅遊者打開了大門,海外來華人數猛增,造成旅遊住房嚴重不足,北京、上海、桂林等重點旅遊城市經常「住房告急」,以北京最為緊張。幾乎每天都有遊客抵京後無住處,不得不先參觀游覽,後進房休息,有的則改變行程,連夜用飛機、汽車運送到南京、天津等地,沒送走的就在飯店大廳過夜。我就曾陪同美國旅遊團在北京飯店大廳沙發椅子上坐了一夜。當時國家旅遊局設在東長安街6號,有幾次海外遊客就找到了旅遊局,要求安排住處。那時北京僅有北京飯店、民族飯店、前門飯店等7家涉外飯店、5200張床位,而實際用於接待旅遊外賓的床位不到1000張。有一個時期,國務院有四位副總理管外賓住房。為根本解決旅遊住房問題,中央決定利用僑資、外資興建旅遊飯店,引進資金、設備和管理技術。國務院專門成立了以谷牧、陳慕華、廖承志為首的利用僑資、外資建設旅遊飯店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籌辦。同時加大挖潛改造力度,增加旅遊用房,以應急需。當時小平同志還親自作出決定,把北戴河中央領導人休假的住房都拿出來,還有過去各地給毛主席等中央領導人和國賓用的高級賓館也都拿出來給外賓使用。盡管如此,北京、上海的住宿問題仍然緊張。那時80%的旅遊外賓都要到北京,因為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到北京就等於沒有來過中國。
籌建北京建國飯店之初,搞不到砂石料,我們說要去找鄧小平才給解決
改革開放初期,發展旅遊是很困難的,需要做大量的協調工作。舉個例子,我曾負責引進外資籌建北京建國飯店,建國飯店那塊地皮要組織拆遷,拆遷時需要砂石料。那個時候砂石料是有指標的,我到物資總局去要。物資總局局長說:「你們年初怎麼沒報計劃,現在怎麼能有呢?」我說:「年初怎麼能報?確定引進外資建飯店是今年小平同志才決定的,這個項目是6月份經黨中央、國務院16位領導同志審批的,年初還不知道要引進外資呢。」我說反正情況就是這樣,不行的話我們就得向小平同志匯報。他聽說我們要向小平同志匯報,就說他們再研究研究解決辦法,後來就解決了。那個時候發展旅遊,需要協調的關系和工作很多。所以,為了統一領導全國的旅遊事業,1978年3月5日中央批准成立了旅遊工作領導小組,耿飈是組長,陳慕華、廖承志是副組長,由計委、經委、中聯部、外交部、中調部、民航、鐵道、輕工、商業、外貿、財政、公安、交通和人民銀行等部門一共17個負責人組成。但是,這個領導小組工作時間不長。
1979年全國旅遊工作會議開了20天,李先念副總理曾到中南海聽取情況匯報
1979年的全國旅遊工作會議從9月1日開到9月20日,這么長時間的會議,就是為了傳達學習鄧小平等中央領導同志有關發展旅遊的指示,研究具體落實措施以及如何挖潛改造現有住房,以解決北京「卡脖子」的問題。9月16日,李先念等所有的副總理在中南海聽取了全國旅遊工作會議情況匯報,並對改革旅遊體制等若乾重要問題做出決定。那時各地來開會的領導人和旅遊局長大多是參加過革命戰爭的,大家都說要拿出革命戰爭年代的精神來辦旅遊,決心非常大。會後形成了一個文件,即《關於大力發展旅遊事業若干問題的報告》。1979年11月29日,國務院批准了這個報告,並轉發全國貫徹。
1981年 4月1日,國務院重新組建旅遊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是陳慕華,副組長是吳慶彤和韓克華,韓克華當時是國家旅遊局局長,吳慶彤是國務院副秘書長,主管旅遊工作,成員是那些和旅遊業密切相關的部門,如國家計委、民航、鐵道、交通、國務院僑辦、商業部、國家文物局等。旅遊領導小組是一個議事的非常設機構。當時在國務院,像領導小組這種非常設機構一共有14個,1982年機構改革的時候國務院把14個非常設機構全部撤銷。旅遊工作領導小組也隨之被撤銷,業務工作就由國家旅遊局來承擔。因為旅遊業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跨地區跨行業的、國際性和關聯性很強的一個行業,單獨一個部門是不行的,它必須得有這么一個協調機構,因此1985年的時候又成立旅遊協調小組,1988年5月,旅遊協調小組被撤銷,後又成立了國家旅遊事業委員會。國家旅遊局現有全國假日部際協調小組、全國紅色旅遊工作協調小組,分別負責節假日和紅色旅遊相關工作的協調。
1986年全國「七五」計劃把旅遊業列入在內,是旅遊業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1986年4月12日,六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批准了全國的「七五」計劃,旅遊業列入第三十七章,提出:要大力發展旅遊業,增加外匯收入,促進各國人民之間的友好往來,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動員各方面的力量,加強旅遊城市和旅遊區的建設,加快培養旅遊人才和擴大旅遊商品的生產銷售等。這是旅遊業第一次在國家計劃中出現,應該說是旅遊業發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標志著我國的旅遊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旅遊業列入國民經濟計劃充分調動了人們發展旅遊的積極性。1987年全國入境旅遊總人數是2690.2萬,比1985年增加50.8%;1987年的旅遊外匯收入是18.6億,比1985年增長 48.9%;1987年旅遊外匯比1986年凈增了3億美元,相當於1978年全年的總和還多。從此旅遊業開始了持續快速發展。
數字說話:經過30年的發展,我國入境旅遊接待水平有了很大提高。2007年,我國入境旅遊人數達13187.33萬人次,其中外國人2610.97萬人次;國際旅遊(外匯)收入達419.19億美元。到2007年末,全國共有星級飯店13583家,客房157萬余間,床位共297萬張,已能滿足海內外遊客的各個層次的需求。
Ⅳ 談談你對旅遊業的看法小論文1500字左右
旅遊雖然過程很累 但帶給人的感覺往往是快樂的,個人認為旅遊有以下好處:專
一屬、旅遊可以緩解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壓力 使精神得到徹底放鬆 旅遊是在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的情況下進行的 所以可以讓自己的心靈得到徹底的放鬆
二、旅遊往往要跋山涉水的 過程雖很累 但它帶給人的更多是精神上的和肉體上的愉悅 比如賞風景 嘗美食 住賓館 聽故事等等 哪一樣都會讓我們愉悅吧
一次旅遊 回味無窮
三、旅遊可以開闊眼界 增長見識和見聞 通過旅遊 人們可以親眼觀察到豐富的人文景觀 還可以了解各地的文化風俗 飲食習慣和宗教信仰
通過旅遊可以給人帶來全新的感受
四、旅遊可以廣交朋友 一般旅遊以旅遊團進行的 一次旅遊可以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很多人都是由不熟到熟 如果處的好的話 就是一輩子的友誼
就算成不了朋友 對於自己來說 也是美好的回憶
五、旅遊可以錘煉人的意志 開拓人的智慧 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去爬次山 鍛煉自己的意志力
Ⅳ 本科畢業論文題目選智慧鄉村還是鄉村旅遊行為研究,哪個題目好寫還有廣東哪個村適合做研究
本科畢業論文題目只選智慧鄉村還是鄉村旅遊?為研究哪個題目好?其實現在智慧鄉村很熱門,你可以試試。
Ⅵ 關於旅遊產業的論文
我3000字
Ⅶ 廣東省客家風情旅遊路線設計論文
旅遊路線設計,寫過很多分了,可以給你發幾份參考。
題名又稱題目或標題。題版名是以最恰當、最簡明權的詞語反映論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的邏輯組合。
論文格式相關書籍論文題目是一篇論文給出的涉及論文范圍與水平的第一個重要信息,也是必須考慮到有助於選定關鍵詞不達意和編制題錄、索引等二次文獻可以提供檢索的特定實用信息。論文題目十分重要,必須用心斟酌選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話:「論文題目是文章的一半」。對論文題目的要求是:准確得體:簡短精煉:外延和內涵恰如其分:醒目。
Ⅷ 廣東旅遊資源"分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寫一篇論文
我估計你要再次灑分,讓別人到中國知網直接給你下載一片。
Ⅸ 有關惠州旅遊資源的論文
一、問題的提出
旅遊業以其巨大的發展潛力被譽為「永遠的朝陽產業」。但是,未來的旅遊業發展重點在哪裡?綜觀當今旅遊,「返樸歸真,回歸大自然」已成旅遊新潮。世界正步入「環保時代」、「綠色時代」,綠色正成為21世紀的流行色。與此相應,越來越多的旅遊者把眼光落在能滿足自己多方面需要的具有大自然氣息的「綠色」旅遊上。
惠州市旅遊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近三年,全市旅遊總收入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長發展,2001年全市旅遊收入達到27.03億元,外匯收入5610.41萬美元,接待過夜遊總人數達247.03萬。據預測,至2005年來惠州的過夜遊總人數將達到486.5萬,2010年將達908.3萬,其旅遊資源容量也由2000年的390.0到2005年的870.8、2010年則上升至1880.2。可以預見,21世紀惠州旅遊業即將步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深度開發階段。如何選擇一條旅遊業的「康莊大道」,既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又融入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最終實現(人地關系)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是擺在惠州市旅遊業發展面前的重大問題。
二、關於綠色旅遊
當今「綠色」正被視為一種文明的標志,受到全球人類的崇敬、愛戴和保護,也是在這樣一種普遍的「綠色崇拜」氛圍下,綠色經濟、綠色消費、綠色營銷、綠色GDP等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一股「綠色革命風暴」,綠色旅遊也在其中。
(一)綠色旅遊的定義
綠色旅遊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綠色旅遊是指具有親環境或環保的各類旅遊產品及服務。狹義的綠色旅遊即農村旅遊,即發生在農村、山區和漁村的活動。本文所論及的綠色旅遊取其廣義。
(二)綠色旅遊的內涵
「綠色」往往用來比喻「環境保護」、「回歸自然」、「生命」等內涵,而「綠色旅遊」只是一種比喻的說法,是用來指導旅遊企業在環境管理方面的發展方向。它可以理解為與可持續開發旅遊、生態旅遊類似的概念,即指在為社會提供舒適、安全、有利於人體健康的產品的同時,以一種對社會、對環境負責的態度,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綠色旅遊中融入了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了人地和諧相處的思想。因此,所謂綠色旅遊是指包括旅遊者、飯店、景點管理者、旅行社和導游在內的旅遊參與者在整個旅遊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都必須尊重自然、保護環境。綠色旅遊是以認識自然、保護自然、不破壞自然生態平衡為前提的,是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環境價值的綜合體現,它需要經營者和旅遊者共同提高環保意識。在現階段,我國旅遊企業的建設和發展需考慮對環境的破壞要最小,經營過程中資源和能源的消耗盡可能最低,向顧客提供綠色的旅遊產品,並能積極參與環境保護和旅遊資源保護的活動,處理好保護與開發利用的關系,從而達到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多贏」。作為旅遊者是在旅遊時既保證自身的安全,也不傷害動物、植物,進行綠色消費,同時使環境得到保護。
綠色旅遊作為一種新的旅遊形態,具有觀光、度假、休養、科學考察、探險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對旅遊者來說不僅是享樂體驗,而且也是一種學習體驗,不是單純地利用自然環境,而是依靠自然和旅遊的並行關系在對自然帶有敬畏感和環保意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旅遊,它增加了旅遊者與自然親近的機會,深化了人們對生活的理解。
(三)綠色認證體系
綠色旅遊奉行的是可持續發展之路,隨著旅遊的發展,旅遊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當地人民收入增加,自然與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旅遊者與旅遊地人民之間的溝通得以實現。為此,21世紀的旅遊業必將實行更嚴格的環境管理標准。同時,隨著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旅遊者也會自覺地尋求「綠色度假」和對環境友好的旅遊服務。正是基於這一需求,世界旅行旅遊理事會———全球最大的旅行旅遊行業首腦組織,在90年代初即開始倡導在旅遊行業推行「ISO14000」系列標准和「綠色環球21」認證。當今,「ISO14000」、「綠色環球21」已經成為國際公認的旅行旅遊行業環境質量可持續管理的認證標牌,是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法寶,也是旅遊業增強競爭力,躋身國際市場的一塊敲門磚。
三、惠州發展綠色旅遊的優勢
(一)綠色景觀優勢
針對當今人類違背自然科學規律,破壞生態環境,危及社會可持續發展這一問題,弘揚綠色景觀,發展綠色旅遊,更具有現實的社會意義。
惠州市位於廣東省南部,珠江三角洲東北端,瀕臨南海大亞灣,毗鄰香港與深圳。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13°9′~115°5′,北緯22°3′~23°7′之間。
在自然環境方面,惠州「地形起伏、雨水豐沛、林木蔥籠、環境宜人」,優越的自然環境孕育了惠州豐富獨特的旅遊風景資源。全市具有旅遊開發潛力的景點有900多處,屬景點高密度分布區,並具有資源多樣性的特點,集山、江、湖、海、泉、瀑、林、澗、島為一體,青山、綠水、碧海、銀沙、溫泉,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身,自古就有「嶺南名郡」之稱,其中被列入國家級、省級風景名勝及自然保護區有6處,擁有「嶺南第一山」———羅浮山,「北回歸線上的綠洲」———南崑山,「東方夏威夷」———巽寮灣,「薴蘿西子」———惠州西湖,還有全國唯一的海龜自然保護區等。
綠色景觀與惠州廣闊的地域、多樣的地形地貌和豐富的生物種群構成絢麗的自然景觀及平衡和諧的生態環境,為惠州發展綠色旅遊提供了十分優越的資源條件。
(二)國家園林城市的優勢
惠州遵循自己城市的自然山水格局、植物生態要素、以及城市建成區的現實狀態,於1998年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綠化系統規劃模式———「二環、四帶一中心、一網、六塊、八大園」。惠州歷來擅長山水之勝、林壑之美。惠州總體規劃突出綠色景觀,尊重山水生態要素,結合山水分布脈絡,保護自然山水景觀,大力實行山嶺園林的美化、葩化、香化。城區內的自然山體除個別用於市政建設外,都嚴加控制予以綠化:如近湖山系「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在建築、水體、林帶的襯托下,形成不同的景觀構圖。白雲繚繞的峰山、翠若桂榕的掛榜山、如鳳沖天的螺山、形若戲獅的獅山、似龍出水的太保山……使惠州盡顯「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姿。
(三)綠色獎牌優勢
近幾年來,惠州市在創綠色獎牌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績。2003年,惠州市對行政區劃進行了戰略性調整,惠陽撤市設區,市區范圍由「兩江」沿岸延伸到大亞灣,面積擴大5倍,達到2672平方公里,實現了由沿江城市向沿海城市的跨越,邁入了國家二類城市行列。在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雙擁模範城市」、「國家造林綠化十佳城市」等金牌及「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的基礎上,2003年又獲「全省文明城市」、再獲「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兩項殊榮,一座現代石化、數碼產業與山水、文化交融的現代化城市已具雛形。
四、發展綠色旅遊的構想
選擇綠色旅遊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挖掘旅遊資源的綠色內涵,推出綠色產品,變資源優勢為產品優勢,是惠州旅遊業相關部門研究的重點課題。筆者認為惠州發展綠色旅遊可從如下幾方面著手。
(一)爭取綠色認證,創建綠色飯店
綠色飯店標准分為A級到AAAAA級共五個等級,分別用具有中國特色的銀杏葉作為標志,其中A級表示飯店符合國家環保、衛生、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規,而最高級5A表示飯店的生態效益在世界飯店業處於領先地位。惠州飯店業在爭取ISO14000標准體系認證的同時,應切實提高服務中的「綠色」成分,在為顧客提供符合安全、健康、環保要求的綠色客房和綠色餐飲的基礎上,在生產過程中加強對環境的保護和資源的合理利用,嚴格按照創建綠色飯店規則辦事,力爭在較短的時期內,有更多的不同級別的飯店通過綠色飯店認證。
(二)開發綠色旅遊商品和綠色餐飲
惠州地處珠江三角洲,依山傍水。優越的地理位置使惠州物產繁多,嶺南佳果品種齊全,山珍海味應有盡有。其中,有不少是惠州所獨有的土特產品,成為海內外遊客必購的珍品.豐富的生物資源為開發綠色旅遊商品和綠色飲食准備了充足的原料。除了保持與繼承傳統的土特產、手工藝品、地方飲食外,應利用這些豐富的原材料大力研發新的諸如果脯、中成葯膳、綠色乾菜、醬菜等無污染綠色產品。同時確立綠色理念,樹立品牌意識,改進加工工藝和提高產品包裝水平,創立一批綠色精品,如石壩三黃雞、惠州梅菜、羅浮山酥醪萊、羅浮山百草油、東江糯米酒、南崑山觀音菜、龍門竹筍、博羅涼果等。
(三)以發展森林旅遊為契機,加強綠色景區開發
「地球呼喚綠色,人類渴望森林」,到大自然去已經成為21世紀人們的一種消費時尚。惠州土地廣闊,全市面積11158平方公里,林木茂密,森林覆蓋率為59.8%,還保留有「島」狀分布的原始森林,野生動植物資源相當豐富,有兩個自然保護區和一個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15.81萬公頃。主要野生動物品種有虎、豹、野豬、黃、狐、山羊、穿山甲、箭豬、小獺、金錢龜、青面猴、水鹿等100餘種;鳥類有山鷹、毛雞、山雀、啄木鳥等80餘種。野生植物品種繁多,大多分布於天然的森林中,比較完好地保存有常綠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有「北回歸線上的綠色明珠」之稱。
當前,我們應因地制宜,按照森林旅遊的特色,組織開發森林旅遊產品,如高山風光旅遊、觀鳥旅遊、森林植物考察等,充分開掘森林旅遊資源的優勢。同時加強森林公園開發與建設,在景區開發、建設和管理中,堅決貫徹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切實遵循「ISO14000」標准系列和「綠色環球21」標准系列的規則,精心設計、營造良好的綠色環境,採用「加法」(人工種植和培育樹木、葯材等「有色」特產)有意塑造「紅、綠、藍、黃」等多彩的森林景觀,變單一林種為綜合資源,最終創造出讓遊客流連忘返的綠色環境與氛圍。
(四)實行綠色營銷,打造綠色精品
英國威爾士大學肯畢提教授認為,「綠色營銷」是一種能辯識、預期及符合消費的社會需求,並且可帶來利潤及永續經營的管理過程。無疑,發展綠色旅遊,必須進行綠色營銷。惠州旅遊業向消費者提供綠色產品,創建綠色飯店、綠色景區、設計綠色旅遊線路等等,不僅是企業自身競爭和生存發展的需要,也是惠州旅遊業走出國門與國際旅遊業接軌的需要,更是旅遊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在這方面,惠州旅行社等部門應與市政府和其他相關企業加強親密協作,依照惠州「十五」發展綱要、城市規劃和區域旅遊發展戰略,制定出適應市場需求的靈活多變的綠色營銷戰略、綠色促銷策略及具體的促銷計劃,以求打造更多的綠色旅遊精品。
(五)實施綠色管理,提升旅遊者綠色意識
目前我國旅遊者的生態意識普遍不強,要提高全民族的環保意識,必須大力開展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社會的旅遊環境意識與環境道德水平,促使每一個人都以良好的環境道德實踐達到對整個旅遊資源環境系統的改善和保護。旅遊企業要極力引導遊客提高保護自然的觀念,與遊客進行環保知識交流,並在旅遊目的地設置一些解釋大自然奧秘和宣傳保護大自然的標牌,讓遊客在愉悅中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廣大的旅遊者應積極參加保護自然生態的各種有益活動,通過旅遊實踐,了解自然對於人自身的要求,清楚地認識自己的日常生活與環境的關系,從而在回歸自然、凈化心靈的旅遊活動中去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做到自覺地、有意識地保護旅遊環境和旅遊資源,為保護環境盡己所能。
【參考文獻】
[1]吳必虎.旅遊生態學與旅遊目的地的可持續發展[J].生態學雜志,1996,(2).
[2]朱廣慶,徐海根.綠色地球—全球可持續旅遊唯一認證機構[J].環境保護,2000,(6).
[3]魏小安,劉趙平,張樹民.中國旅遊業新世紀發展大趨勢[M].廣東出版社,1999.
[4]諸葛仁.二十一世紀綠色旅遊標志———「綠色環球21」[J],中國環保產業,2001,(10).
[5]陳俊.綠色旅遊與環境保護[J].網路知識,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