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發展服務業旅遊總收入增長
A. 為啥要大力發展旅遊
旅遊時第三產業。就現在的市場來說,前景好。對促進地方的經濟發展更有利。在經濟學上來說,回報相對於投資大很多
B. 如何做大做強服務業
正確認識並大力發展服務業,對增加就業、擴大內需、增長財源,促進山東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一從與江蘇、浙江、廣東等省份比較看,山東的第三產業發展現狀可以這樣來概括。總量小,比重低,貢獻率低,潛力大;投資力度明顯加大,但投資與效益不同步;投資差距在縮小,投資總量偏低;產業內部投資結構尚欠合理。具體來說,房地產業呈現出「總量擴張明顯,增勢強勁」的良好發展勢頭。但與有關省份相比,山東房地產投資主要存在以下差距:房地產開發總量的差距較大;房地產開發總量佔全部投資的比重較小;外資及股票、債券的籌集差距很大。旅遊業蛋糕越做越大,刺激了經濟增長,但與蘇、粵、浙相比,山東旅遊業不僅總量少、規模小,而且人均數據更小。山東對外貿易保持了較好的發展勢頭,但總量均低於上述三省。山東是人口大省,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招生雖然總量不是最低,但每十萬人擁有數量仍是最低。 二制約山東服務業發展的因素有兩大方面。從需求的角度看,一是傳統文化中「重義輕利、重農抑商」的影響太深,這給人們在生活行為方式上形成強約束;背負著資源大省的包袱,資源本來是發展的條件,但在舊思想的約束下,就成為影響經濟發展的桎梏;需求和消費觀念落後,攢錢過日子,服務消費被認為是奢侈,等等。二是農業大省的制約。山東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大大高於蘇、粵、浙,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這種較低的城市化水平是第三產業發展的重大制約。三是收入水平較低的限制。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造成了城鎮居民的購買力不足。四是生活習俗的制約。我國北方有史以來的生活習俗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棲」,早睡早起,在經濟發展的今天仍延續著。還有,山東缺乏擴大服務消費的社會氛圍。五是傳統工業、國有企業比重大的制約。六是許多服務項目價格高、質量低,抑制了消費的增長。七是制度上對服務業產生了抑制。 從供給角度看,一是服務的產業意識淡薄。在絕大多數工農業產品長期供不應求的市場環境下,企業形成了重生產輕服務的觀念。二是存在壟斷行為,市場化程度低。三是改革開放步伐相對緩慢,社會專業化程度低。四是缺乏競爭和自我發展機制,規模和效益不高。五是投資單一,服務項目缺少開發。六是生活環境較差。七是人才的缺乏,流失較為嚴重。八是對先進科技手段和管理方式的運用不夠。九是缺少制度創新,吸引力減弱。 三根據中共山東省委工作會議精神和山東省「十五」發展規劃的指導,結合服務業發展的規律和山東經濟發展的實際,山東省服務業的發展思路應該是:把握周邊國家產業結構轉換和我國加入WTO後服務業發展的機遇,結合山東經濟發展的特點和服務資源的優勢,從大處著眼,小處做起,以「深化改革、放寬政策、提升改造、優化環境」為著力點,以城市信息化建設為依託,以信息、住宅、社區服務、非義務教育培訓、旅遊、電子商務、中介、文化產業為重點,兼顧傳統服務業,按照「市場化、產業化、品牌化、規模化、國際化」的方向和途徑,實現服務業的跨越式發展,其目標力爭到2010年使山東形成體系完整、布局合理、品牌眾多、手段先進、輻射面廣、外向度高的現代製造服務業基地。具體對策有: 正確認識新興服務業,樹立大服務觀念。根據社會發展和山東實際,摒棄資源優勢大省觀念,樹立市場觀念、需求觀念,來確定服務業的發展;樹立整合的大服務觀念和服務創新觀念。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提高服務業供給能力。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使國有資本退出競爭領域,是為了還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資產的本色,真正發揮國有資產在市場條件約束下的職能,。更為重要的是建立起一個完善的新體制,為服務業發展提供有效條件。這對服務業發展的促進至少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將由「單位人」轉化為「社會人」,不僅推進社區服務業,而且將推進與之相關保險業、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健身等行業的發展。二是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將得到基本保障。三是國有企業的退出過程中,採取市場化運作,有利於中介、租賃、金融等市場的形成,進而使山東省市場經濟體製得到完善。 科學選擇重點,分步驟有效推動。服務業涵蓋廣泛,且內涵不斷發生變化。對不同類型的服務業,應該有不同策略。對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就已存在的傳統服務業(商業、餐飲、交通、旅館等),今後要做的是,根據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對既有條例進行清理和修正,促進傳統服務業進行改造,同時引導商業進行功能結構、網點結構和經營業態調整,重點發展適應城市要求、增強輻射功能的商業和提高居民生活品質的服務業。同時,制定實施有關條件措施,保證服務質量提高,向國際化標准看齊。對我國改革過程中才出現的現代服務業(如銀行、證券、信託、保險、基金、租賃、律師業和休閑服務業等)和由信息技術推動成長的新興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如綜合物流、電子商務、互聯網通訊等)的推動,一方面可以學習國外的成功經驗,另一方面加強研究。 筆者認為,今後應重點發展信息、科技、會計、咨詢、法律服務等行業,帶動服務業整體水平提高。積極發展新興服務業,主要是需求潛力大的IT服務、房地產、物業管理、旅遊、社區服務、教育培訓、文化體育等行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當前應著手抓的是住宅、社區服務、電子商務、非義務教育培訓、信息、旅遊、物流、文化產業等行業。另外,還要積極鼓勵具有一定專業知識的人才創辦產業實體。 近期應抓好幾項具體工作,創造服務業發展的優良環境。一是在思想上,應樹立市場化運作觀念,建立「陽光政府」。二是加強大眾化服務的基礎配套建設。三是延長公交車和銀行、餐飲業、娛樂服務的時間;四是通過立法懲治生活陋習,提高餐飲業衛生質量;五是鼓勵個性化或是「人性化」服務,比如當前出現的「月嫂」、陪練等。六是在全面提升信息服務業地位的基礎上,發揮政務信息網的示範作用,爭取在短時間內建成「電子政府」,實現政府各部門政策性和公益性信息全部上網。(作者系山東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
C. 對於國家將大力發展健康服務業有什麼意見建議
參考:
建議: 一、制定廈門健康產業發展戰略。確定廈門健康產業的發展方向、重點和目 標,把健康產業列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並納入行業統計目錄,為管理部門、 研究部門、企業提供決策所需數據等信息,保證健康產業科學有序地發展。 二、制定發展健康產業的政策和措施。在技術、稅收、金融政策上給予支持。 把健康產業列入技術支持范圍,在產品試制、傳統養生保健技術創新、知識產權 保護、專利快速申請和認證等方面給予支持;在研發費用上給予支持,鼓勵企業提高研發能力,增強產品的核心技術,促進技術創新。對新技術、新產品實行研 究開發的收入免徵營業稅。對大量容納就業的個體、微型、中小型健康服務企業 實行低檔所得稅率。鼓勵風險投資投入健康產業領域。鼓勵健康產業企業上市, 特別是創業板市場上市融資,建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 三、完善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標准體系。盡快出台《健康產業管 理辦法》,明確業務主管部門、監督主體及市場准入等事項;出台健康服務業管 理辦法,規范健康服務業,確保健康服務業有序發展。 四、發揮行業協會在促進和規范健康產業健康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一是加強 行業自律;二是國家授權或委託行業協會參與基礎標准、質量技術指標、標准測 定方法和協會標準的制定,推動行業和國家標準的出台;三是政府委託行業協會 進行行業統計、分析、發布行業信息,為政府制定產業政策、發展戰略提供參考; 四是政府對某些監督權力委託行業協會來做,保證依法監督責任的落實。 五、制定科學合理的人才戰略 人才政策,尤其是人才住房政策要有更新更大的舉措,生物醫葯港區內應規 劃專屬的居住小區。在房租或房價要實現真正的優惠,交通便利、配套齊全是關 六、將健康旅遊、健康管理、健康保險等作為廈門健康產業新的方向要借鑒台灣、新加坡和國內的海南等地的先進經驗,將廈門的健康資源和旅 游加以結合,發揮廈門醫療服務與環境優勢,推動各種社會資本投資健康服務業, 在園博苑、天竺山或汀溪鎮等地設立養生園區,吸引國內外高端遊客來廈進行體 檢、養生和保健,使廈門的濱海旅遊、森林旅遊、溫泉養生和中醫葯保健旅遊形 成品牌。 扶持發展健康管理、養生園區、健康家居等新興產業。運用網路和雲技術, 加快推進全民健康管理,推動醫療保障向健康保障延伸。發揮健康保險在健康管 理的作用,做強做大健康保險市場;強化健康居住理念,推動建築和環境規劃向 以人的健康需求為主導的方向轉變,促進我市建築和環境規劃、設計、建造和家 具產品生產的產業升級。 七、加強兩岸在健康領域的交流合作 建立兩岸衛生合作對接平台,鼓勵台資來廈設立醫療機構,加強廈門和台灣在醫療技術、醫療質量管理和評價等方面的合作交流;要利用廈門的對台區位和 政策優勢,建設大陸中葯材輸台基地,爭取國家食葯監局同意部分台灣保健食品、 化妝品和科學中葯通過廈門口岸進入大陸市場銷售,吸引台商來廈投資,把廈門 建成為兩岸醫葯產業交流合作的平台,促進兩岸行業合作。 八、舉辦廈門健康產業博覽會。展會對產業推廣和城市形象有很好的促進作 用。建議將中國(廈門)醫葯健康產業博覽會拓展為廈門健康產業博覽會(簡稱 「健博會」),從以葯品保健品和醫療器械為主的交易展拓展為包括健康產業各個 門類的展示交易,同時配套舉辦論壇、演講和公益活動,使「健博會」成為廈門 的又一個品牌展會,成為兩岸健康產業和國際健康產業的交流交易平台。
D. 簡述旅遊業發展對社會的影響主要有哪些
旅遊業除了對經濟增長的巨大貢獻外,還具備和發揮以下幾個方面的「功能作用」.
一、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方面的功能作用
據推算,在經濟增長其他條件相對平穩的情況下,國內旅遊消費每增長10個百分點,將拉動居民消費占國民經濟總量的比重提高約1個百分點.
二、對調整產業結構方面的功能作用
旅遊業作為服務業的龍頭產業,旅遊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約為10%,旅遊服務貿易約占服務業進出口貿易的30%.通過加快發展旅遊業,也將進一步推動第三產業地位的迅速提升.
三、對推進城鎮化建設方面的功能作用
通過發展鄉村旅遊,可以大幅提高農民收入、轉變農耕方式、改變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使農民收入水平、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城鎮化.
四、對平衡國際收支減少貿易摩擦方面的功能作用
由於我國出境旅遊人數和花費較多的國家,很多屬於我國貨物貿易順差較大的國家(如美國、英國和歐盟一些主要國家等).因此,通過發展出境旅遊,還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緩解了我國同一些國家的貿易摩擦.
五、對建設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方面的功能作用
從我國Ⅰ、Ⅱ、Ⅲ產業每萬元GDP能源消耗情況來看,第一產業約為0.48噸標准煤/萬元,第二產業約為0.9噸標准煤/萬元,第三產業約為0.3噸標准煤/萬元.第三產業單位能耗是二產的1/3,是一產的60%.作為服務業的龍頭產業,通過大力發展旅遊業,可以帶動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從而實現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有效降低資源消耗的目標.
六、對調整收入差距方面的功能作用
旅遊業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能夠實現財富的轉移,實現國民收入的再分配,而更多情況是實現由相對發達地區富裕人群財富向相對落後地區貧困人群的轉移.我國目前2萬多個景區點,其中70%以上坐落在偏遠地區和欠發達地區.通過發展旅遊,特別是鄉村旅遊,可以實現國民收入的再分配.
E. 一座城市如果只大力發展旅遊業會有什麼結果
旅遊業,國際上稱為旅遊產業,是憑借旅遊資源和設施,專門或者主要從事招徠、接待游內客、為其提供交容通、游覽、住宿、餐飲、購物、文娛等六個環節的綜合性行業。旅遊業務要有三部分構成:旅遊業、交通客運業和以飯店為代表的住宿業。他們是旅遊業的三大支柱。旅遊業是第三產業的重要行業之一,其直接帶動了度假休閑、賓館酒店、餐飲購物休閑、交通運輸等大量行業,旅遊業有著無煙工業的美譽,發達的旅遊業無論是歐洲各國還是亞洲各國,都帶動了其他行業的發展。應該注意的是發展旅遊業是建立在工業化程度已經相當高的基礎之上的。無論是歐洲的德國、法國、西班牙、義大利還是亞洲的新加坡、日本、韓國,北美的兩個國家,他們都是早已都是高度工業化國家,所以第三產業發達是必然的。如果沒有一二產業作為支撐開展旅遊業,那麼這個國家就會嚴重依賴外部經濟的支援,比如馬爾地夫、斐濟這些島國,一旦遭遇世界金融危機就會危及到本國經濟。個人淺見,沒有數據來源,專業人士請輕拍。
希望採納
F. 概括旅遊業發展的主要意義
2009年12月1日《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明確提出,把旅遊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目標是到2015年,旅遊消費相當於居民消費總量的10%,旅遊業總收入年均增長12%以上,旅遊業增加值佔全國GDP的比重提高到4.5%,占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12%。其主要任務之一是促進區域旅遊協調發展,中西部要利用自然、人文旅遊資源,培育特色優勢產業,有序推進青藏鐵路沿線等區域旅遊業發展,積極推動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
旅遊業除了對經濟增長的巨大貢獻(2004年旅遊業增加值佔全國GDP的比重已經超過4%,對國民經濟貢獻度超過金融業)外,還具備和發揮以下幾個方面的「功能作用」。
一、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方面的功能作用
據推算,在經濟增長其他條件相對平穩的情況下,國內旅遊消費每增長10個百分點,將拉動居民消費占國民經濟總量的比重提高約1個百分點。
二、對調整產業結構方面的功能作用
旅遊業作為服務業的龍頭產業,旅遊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約為10%,旅遊服務貿易約占服務業進出口貿易的30%。通過加快發展旅遊業,也將進一步推動第三產業地位的迅速提升。
三、對推進城鎮化建設方面的功能作用
通過發展鄉村旅遊,可以大幅提高農民收入、轉變農耕方式、改變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使農民收入水平、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城鎮化。
四、對平衡國際收支減少貿易摩擦方面的功能作用
由於我國出境旅遊人數和花費較多的國家,很多屬於我國貨物貿易順差較大的國家(如美國、英國和歐盟一些主要國家等)。因此,通過發展出境旅遊,還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緩解了我國同一些國家的貿易摩擦。
五、對建設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方面的功能作用
從我國Ⅰ、Ⅱ、Ⅲ產業每萬元GDP能源消耗情況來看,第一產業約為0.48噸標准煤/萬元,第二產業約為0.9噸標准煤/萬元,第三產業約為0.3噸標准煤/萬元。第三產業單位能耗是二產的1/3,是一產的60%。作為服務業的龍頭產業,通過大力發展旅遊業,可以帶動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從而實現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有效降低資源消耗的目標。
六、對調整收入差距方面的功能作用
旅遊業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能夠實現財富的轉移,實現國民收入的再分配,而更多情況是實現由相對發達地區富裕人群財富向相對落後地區貧困人群的轉移。我國目前2萬多個景區點,其中70%以上坐落在偏遠地區和欠發達地區。通過發展旅遊,特別是鄉村旅遊,可以實現國民收入的再分配。
G. 中國旅遊餐飲服務行業現狀
中國旅遊餐飲服務要分別來說
餐飲
在新世紀新階段,黨中央、國務院把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確立為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和基本立足點。旅遊業是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新興產業之一,被譽為「朝陽產業」。《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圍繞小康社會建設目標和消費結構轉型升級的要求,大力發展旅遊、文化、體育和休閑娛樂等面向民生的服務業。
隨著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斷推進,中國旅遊業面臨重大發展機遇: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必將對旅遊需求增長發揮基礎性的支撐作用;城鄉居民收入將穩定增長,到2020年人均GDP將達3500美元左右甚至更多,這將進入世界旅遊界公認的旅遊業爆發性增長階段;國家擴大內需的經濟發展方略和加快推動服務業的發展,將為旅遊業進一步發展創造新的機遇;中國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擴大,將為我國旅遊業在國際市場和世界舞台更好地發揮作用,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中國政通人和,社會安定,將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的旅遊目的地之一;隨著對現行休假制度的完善和帶薪休假制度的落實,將形成巨大的國內旅遊消費市場。盡管當前面臨百年不遇的國際金融危機,但我們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機遇沒有發生逆轉,我國旅遊業發展仍屬於上升期。基於以上分析,中國旅遊業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並呈現一系列鮮明的特徵
餐飲
2008年下半年起,在擴大內需的大環境下,商務部提出在擴大內需、拉動消費方面,將大力發展餐飲業。以消費促發展,在三方面大力發展餐飲行業。首先,大力發展大眾化餐飲。其次,重點關注和解決餐飲行業的放心消費問題,嚴把食品原料進貨關。第三,積極推進節能環保工作,推動行業節能減排縱深發展。
目前中國餐企業已經十分注重品牌的塑造和企業規模的擴大。通過連鎖經營和特許經營等多種方式,中國餐飲業正積極進軍海外市場。中國的餐飲市場中,正餐以中式正餐為主,西式正餐逐漸興起,但目前規模尚小;快餐以西式快餐為主,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等,是市場中的主力,中式快餐已經蓬勃發展,但當前尚無法與「洋快餐」相抗衡。隨著中國經濟及旅遊業的發展,餐飲行業的前景看好,在未來幾年內,中國餐飲業經營模式將多元化發展,國際化進程將加快,而且綠色餐飲必將成為時尚。
國家商務部預測,到2010年,我國餐飲業零售額將達到20000億元,可見餐飲業在拉動消費需求、構建和諧社會、增加稅收、促進就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H. 96為什麼要在當前提出大力發展服務業
為什麼要在當前提出大力發展服務業呢。一方面是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需要, 與工業相比, 服務業的能源資源消耗低, 環境污染少, 有利於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二是服務業能促進消費, 有利於實現生產與消費的協調發展。三是服務業作為勞動力密集型行業, 有利於緩解目前我國的就業壓力。服務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業的發展水平是衡量現代社會經濟發達程度的重要標志。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重視服務業發展,制定了一系列鼓勵和支持發展的政策措施,相關部委也配套出台了許多具體實施意見,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我國服務業總體上供給不足,結構不合理,服務水平低,競爭力不強,對國民經濟發展的貢獻率不高,與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不相適應,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不相適應,與經濟全球化和全面對外開放的新形勢不相適應。要落實溫家寶總理在《報告》中提出的要求,進一步提高服務業發展水平和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
第一,發展服務業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們黨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國經濟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提出的重要方針,是關系國民經濟全局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是要在產業結構上,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要把加快發展服務業作為結構調整的關鍵環節,作為擴大內需的重點任務,作為促進供需平衡增長的重要結合點。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適應全球需求結構重大變化、增強我國經濟抵禦國際市場風險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必然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切實把思想統一到中央的決策和部署上來,轉變發展觀念,拓寬發展思路,著力解決存在的問題,加快把服務業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推動經濟社會走上科學發展的軌道,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加快發展服務業,提高服務業在三次產業結構中的比重,盡快使服務業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是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有效緩解能源資源短缺的瓶頸制約、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是適應對外開放新形勢、實現綜合國力整體躍升的有效途徑。總之,服務業的發展不僅關繫到如何滿足日益擴大的居民消費需求,而且關繫到如何實現產業結構的調整。也就是說,發展服務業是擴大居民消費需求的重要增長點,也是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著力點。
第二,堅持正確的服務業發展方向。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發展服務業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戰略思想,將發展服務業作為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國民經濟整體素質、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堅持以人為本、普惠公平,進一步完善覆蓋城鄉、功能合理的公共服務體系和機制,不斷提高公共服務的供給能力和水平;發展服務業必須堅持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和國際化的方向,促進服務業拓寬領域、增強功能、優化結構,提高供給能力和水平;堅持創新發展,擴大對外開放,吸收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技術和管理方式,提高服務業國際競爭力,實現服務業又好又快發展。到2020年,基本實現經濟結構向以服務經濟為主的轉變,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50%,服務業結構顯著優化,就業容量顯著增加,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顯著提高,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總體發展水平基本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相適應。
第三,加強服務業規劃和產業政策的引導。抓緊制定「十二五」服務業發展規劃。各地區要根據國家服務業發展主要目標,積極並實事求是地制定本地區「十二五」服務業發展規劃,提出發展目標、發展重點和保障措施。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可以適當提高發展目標,有條件的大中城市要加快形成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各有關部門要抓緊制定或修訂相關行業規劃和專項規劃,完善服務業發展規劃體系。各地區、各有關部門都要把服務業發展任務分解落實到年度工作計劃中。發展改革委要會同有關部門抓緊研究制定服務業發展考核體系,在條件具備時,定期公布全國和分地區服務業發展水平、結構等主要指標。
第四,大力優化服務業的發展結構。適應新型工業化和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新形勢,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規范提升傳統服務業,充分發揮服務業吸納就業的作用,優化行業結構,提升技術結構,改善組織結構,全面提高服務業發展水平。要大力發展面向民生的服務業,重點發展旅遊、文化、出版、體育等產業以及社區服務、家政服務、養老服務與市政公用事業,著力改進大眾化餐飲、網路購物、快遞配送等便民服務,尤其是完善城市的「早餐工程」,為市民提供衛生、安全、便捷、實惠的餐飲服務。要大力發展面向生產的服務業,重點發展金融保險、科技研發、文化創意、工業設計、現代物流等產業,促進現代製造業與服務業有機融合。要大力發展面向農村的服務業,加快完善產銷、科技、信息和金融等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 第五,優化服務業發展的政策環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動服務業加快發展。依據國家產業政策完善和細化服務業發展指導目錄,從財稅、信貸、土地和價格等方面進一步完善促進服務業發展政策體系。進一步推進服務價格體制改革,完善價格政策,對列入國家鼓勵類的服務業逐步實現與工業用電、用水、用氣、用熱基本同價。調整城市用地結構,合理確定服務業用地的比例,對列入國家鼓勵類的服務業在供地安排上給予傾斜,促進服務業規模化、品牌化、網路化經營。加強服務業工作的統一規劃與綜合協調,增進各部門在服務業工作中的溝通與協作,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積極作用,加快構建充滿活力、特色突出、優勢互補的服務業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