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旅遊發展政策補助
A. 國家對農業的補助和優惠政策都有哪些
您好,
一、稅收優惠政策
對農民專業合作社銷售本社成員生產的農業產品,視同農業生產者銷售自產農業產品,免徵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從農民專業合作社購進的免稅農產品,可按13%的扣除率計算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向本社成員銷售的農膜、種子、種苗、化肥、農葯、農機,免徵增值稅;對農民專業合作社與本社成員簽訂的農業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購銷合同,免徵印花稅。
二、金融支持政策
國家將把農民專業合作社全部納入農村信用評定范圍;加大信貸支持力度,重點支持產業基礎牢、經營規模大、品牌效應高、服務能力強、帶動農戶多、規范管理好、信用記錄良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支持和鼓勵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改進服務方式;鼓勵有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信用合作。
三、財政扶持政策
2003年到2010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專項資金超過18億元,主要用於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增強服務功能和自我發展能力。農機購置補貼財政專項資金明年對農民專業合作社仍會優先予以安排。
四、涉農項目支持政策
2010年農業部等7部委決定,對適合農民專業合作社承擔的涉農項目,將農民專業合作社納入申報范圍;尚未明確將農民專業合作社納入申報范圍的,應盡快納入並明確申報條件;今後新增的涉農項目,只要適合農民專業合作社承擔的,都應將農民專業合作社納入申報范圍,明確申報條件。
目前,農業部蔬菜園藝作物標准園創建、畜禽規模化養殖場(小區)、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創建、新一輪「菜藍子」工程、糧食高產創建、標准化示範項目、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等相關涉農項目,均已開始委託有條件的有關農民專業合作社承擔。2017年,合作社將承擔更多申報項目功能。
五、農產品流通政策
國家繼續鼓勵和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與城市大型連鎖超市、高校食堂、農資生產企業等各類市場主體實現產(供)銷銜接。
六、人才支持政策
農業部從2011年起組織實施現代農業人才支撐計劃,每年培養1500名合作社帶頭人。明年繼續把農民專業合作社人才培訓納入「陽光工程」,重點培訓合作社帶頭人、財會人員和基層合作社輔導員。同時鼓勵大學生村官參與、領辦合作社。
B. 2017年國家支持發展休閑農業扶持政策有哪些
國家對糧棉補貼力度大,對種植類項目扶持力度也大,特別是對於大田示範項目,扶持資金眾多,今天就先為大家一一列舉國家各個部委發布的農業種植類政策:
1、項目名稱: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土地治理項
支持范圍:種植、養殖基地和設施農業項目;棉花、果蔬、茶葉、食用菌、花卉、蠶桑、畜禽等農產品加工項目;儲藏保鮮、產地批發市場等流通設施項目。
資金補助數額:80—160萬元
往年申報時間:3月
2、項目名稱:農業科技成果轉化
支持范圍:現代種業、食品加工、飼料、生物農葯、農業機械裝備、生物質利用與生物能源、林產加工、鄉村環保、鄉村物流等涉農產業的重大技術成果轉化
資金補助數額:100-300萬元
往年申報時間:4月
3、項目名稱:農產品促銷項目資金
支持范圍:主要用於組織農產品海外市場促銷、開展國內市場產銷對接、網路促銷、市場開拓等方面
資金補助數額:10-80萬
往年申報時間:6月
4、項目名稱: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旱澇保收標准農田示範項目
支持范圍:選擇國家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確定的800個產糧大縣(場)以外的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旱澇保收標准農田示範項目
資金補助數額:600元/畝,單項不超過10000畝
往年申報時間:5月
5、項目名稱:扶持「菜籃子」產品生產項目
支持范圍:重點扶持蔬菜(包括食用菌和西甜瓜等種類),適當兼顧果、茶,每個設施基地200畝以上(設施內面積,下同),每個露地基地1000畝以上
資金補助數額:5000元/畝,不超過300萬
往年申報時間:7-8月
6、項目名稱:種子工程植保工程儲備項目
支持范圍:從事蔬菜集約化育苗3年以上、已有年培育蔬菜優質適齡壯苗500萬株以上能力,近3年內未出現假劣種苗問題
資金補助數額:中央資金500萬內
往年申報時間:5-6月
7、項目名稱: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發展和「一縣一特」產業發展試點項目
支持范圍:農業基礎設施、良種繁育、農業污染物防治、廢棄物綜合利用和社會化服務體系等公益性項目建設,以及新產品新技術推廣應用、農產品精深加工等
資金補助數額:500-800萬
往年申報時間:10月
8、項目名稱:一般產業化項目扶持
支持范圍:農產品、經濟林及設施農業種植、畜禽水產養殖等種植養殖基地,農產品加工,儲藏保鮮、產地批發市場等流通設施
資金補助數額:50-150萬
往年申報時間:10月
9、項目名稱: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項目
支持范圍:重點扶持農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馬鈴薯貯藏窖、果蔬通風庫、冷藏庫和烘乾房等產地初加工設施
資金補助數額:先建後補,是具體情況
往年申報時間:9月
10、項目名稱:新網工程
支持范圍:農副產品及農資配送中心、連鎖經營網點、批發交易市場改造;農副產品冷鏈物流系統改造;農副產品及農資市場信息收集與發布、農化服務體系、質量安全服務體系等公益性服務項目。
資金補助數額:200—400萬元
往年申報時間:4月
11、項目名稱:扶貧項目支持范圍:帶動農民增收性強的農產品加工產業
資金補助數額:500萬元
往年申報時間:不定
12、項目名稱:現代農業園區試點申報立項
支持范圍:優質高產糧食生產基地、名特優新經濟作物(或林果業)規模種植基地、糧食等農產品精深加工和冷鏈物流、生態觀光休閑農業等各類功能區
資金補助數額:1000-2000萬
往年申報時間:5月
13、項目名稱: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項目
支持范圍:糧食主產區,灌區位於或跨越農業綜合開發縣(市、區),灌溉面積為5~30萬畝
C. 國家關於農業觀光旅遊項目的政策
土地基本政策
我國土地利用與開發的相關政策法規主要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區域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其中《區域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分為五個級別,即全國、省、地市、縣、鄉鎮級。
土地使用權出/轉讓
土地相關基本概念
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權是指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農民集體和公民個人,以及三資企業,凡具備法定條件者,依照法定程序或依約定對國有土地或農民集體土地所享有的佔有、利用、收益和有限處分的權利。
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出讓是指國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將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土地使用者,並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
土地使用權轉讓: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再轉移的行為。轉讓是土地使用者依法對其享有的土地使用權進行處分的權利。
相關規定
出讓涉及問題
土地使用權出讓主要涉及指標、有項目有建設用地、有項目無建設用地三個問題。以下對如何應對這三個問題進行介紹:
指標問題
有項目有建設用地
有項目有建設用地
有項目無建設用地
項目地佔用基本農田
有國家批文,可批復建設。
無國家批文,上報當地國土部門,在下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規時將項目地的基本農田屬性調成建設用地或者有條件建設區。
D. 農業新政策補貼有哪些
農業新政策補貼有: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農機購置補貼、建設優勢特色主導產業發展補貼、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補貼、農業產業強鎮示範補貼、信息進村入戶整省推進示範補貼、奶業振興行動補貼、畜牧良種推廣補貼。
重點作物綠色高質高效行動補貼、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補貼、農機深松整地補貼、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補貼、產糧大縣獎勵、生豬(牛羊)調出大縣獎勵、玉米、大豆和稻穀生產者補貼。
(4)農業旅遊發展政策補助擴展閱讀
1、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補貼對象原則上為擁有耕地承包權的種地農民。補貼資金通過「一卡(折)通」等形式直接兌現到戶。
2、農機購置補貼。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機具種類范圍內選取確定本省補貼機具品目,實行補貼范圍內機具應補盡補,優先保證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生產所需機具和支持農業綠色發展機具的補貼需要,增加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機具品目。對購買國內外農機產品一視同仁。
3、優勢特色主導產業發展。圍繞區域優勢特色主導產業,著力發展一批小而精的特色產業集聚區,示範引導一村一品、一鎮一特、一縣一業發展。選擇地理特色鮮明、具有發展潛力、市場認可度高的200個地理標志農產品,開展保護提升。
4、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聚力建設規模化種養基地為依託、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現代生產要素聚集、「生產+加工+科技」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創建工作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負責,中央財政對符合創建條件的安排部分補助資金,通過農業農村部、財政部認定後,再視情況安排部分獎補資金。
5、農業產業強鎮示範。以鄉土經濟活躍、鄉村產業特色明顯的鄉鎮為載體,以產業融合發展為路徑,培育鄉土經濟、鄉村產業,規范壯大生產經營主體,創新農民利益聯結共享機制,建設一批產業興旺、經濟繁榮、綠色美麗、宜業宜居的農業產業強鎮。中央財政通過安排獎補資金予以支持。
6、信息進村入戶整省推進示範。2019年支持天津、河北、福建、山東、湖南、廣西、雲南等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展示範。加快益農信息社建設運營,盡快修通修好覆蓋農村、立足農業、服務農民的「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進村入戶採取市場化建設運營,中央財政給予一次性獎補。
7、奶業振興行動。重點支持制約奶業發展的優質飼草種植、家庭牧場和奶業合作社發展。將奶農發展家庭牧場、奶業合作社等納入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工程進行優先重點支持,支持建設優質奶源基地。承擔任務的相關省份從中央財政下達預算中統籌安排予以支持。
8、畜牧良種推廣。在內蒙古、四川等8個主要草原牧區省份,對項目區內使用良種精液開展人工授精的肉牛養殖場,以及存欄能繁母羊、氂牛能繁母牛養殖戶進行補助。在黑龍江、江蘇等10個蜂業主產省,支持建設高效優質蜂產業發展示範區。承擔任務的相關省份從中央財政下達預算中統籌安排予以支持。
9、重點作物綠色高質高效行動。以重點縣為單位,突出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穀物和大豆及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集成推廣「全環節」綠色高質高效技術模式,探索構建「全過程」社會化服務體系和「全產業鏈」生產模式。承擔任務的相關省份從中央財政下達預算中統籌安排予以支持。
10、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專業化農業服務組織、服務型農民合作社、供銷社等具有一定能力、可提供有效穩定服務的主體,為從事糧棉油糖等重要農產品生產的農戶提供農技推廣、土地託管、代耕代種、統防統治、烘乾收儲等農業生產性服務。財政給予適當補助。
11、農機深松整地。支持適宜地區開展農機深松整地作業,全國作業面積達到1.4億畝以上,作業深度一般要求達到或超過25厘米,打破犁底層。承擔任務的相關省份從中央財政下達預算中統籌安排予以支持。
12、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2019年,中央財政支持輪作休耕試點面積為3000萬畝。其中,輪作試點2500萬畝,主要在東北冷涼區、北方農牧交錯區、黃淮海地區和長江流域的大豆、花生、油菜產區實施;休耕試點500萬畝,主要在地下水超采區、重金屬污染區、西南石漠化區、西北生態嚴重退化地區實施。
13、產糧大縣獎勵。對符合規定的常規產糧大縣、超級產糧大縣、產油大縣、商品糧大省、制種大縣、「優質糧食工程」實施省份給予獎勵。常規產糧大縣獎勵資金作為一般性轉移支付,由縣級人民政府統籌安排;其他獎勵資金按照有關規定用於扶持糧油產業發展。
14、生豬(牛羊)調出大縣獎勵。包括生豬調出大縣獎勵、牛羊調出大縣獎勵和省級統籌獎勵資金。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資金和牛羊調出大縣獎勵資金由縣級人民政府統籌安排用於支持本縣生豬生產流通和產業發展,省級統籌獎勵資金由省級人民政府統籌安排用於支持本省生豬生產流通和產業發展。
15、玉米、大豆和稻穀生產者補貼。在遼寧、吉林、黑龍江和內蒙古實施玉米及大豆生產者補貼。中央財政將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撥付到省區,由地方政府制定具體的補貼實施辦法,明確補貼標准、補貼對象、補貼依據等,並負責將補貼資金兌付給玉米、大豆生產者。
E. 我想做個農業生態園旅遊項目,怎麼能拿到政府方面的扶持資金呢
每個省市的申請手續都不同,以杭州市為例,根據《關於印發杭州市農家樂休閑旅遊發展扶持項目及資金管理辦法》:
第九條 杭州市農家樂休閑旅遊集聚體和杭州市農家樂旅遊精品示範建設項目,以區、縣(市)為單位組織申報,原則上農家樂休閑旅遊集聚體項目每單位每年限報1個、農家樂旅遊精品示範項目每單位每年限報1—2個。
杭州市農家樂休閑旅遊集聚體和杭州市農家樂旅遊精品示範建設項目培育一般由其所在區、縣(市)農辦(農業局)、財政局確定後先進行農業項目網上申報,並將紙質材料同時報市農辦。
申報材料包括縣級申請報告、農家樂休閑旅遊集聚體和農家樂旅遊精品示範項目策劃書或規劃書、項目培育申報表、項目預算表等書面材料。
(5)農業旅遊發展政策補助擴展閱讀:
根據《關於印發杭州市農家樂休閑旅遊發展扶持項目及資金管理辦法》,杭州市的資金管理如下:
第十四條 杭州市農家樂休閑旅遊集聚體和杭州市農家樂旅遊精品示範建設項目發展扶持資金根據各級對項目的認定情況、投資情況和考核結果,由杭州市農辦與杭州市財政局共同審核,確定獎勵資金額度。
第十五條 杭州市農家樂休閑旅遊集聚體和杭州市農家樂旅遊精品示範項目必須在規定的用途和范圍內使用發展扶持資金,做到獨立核算、專款專用。
F. 2018年農業政策補貼都有哪些
根據今年5月份下發的《農業生產發展資金管理辦法》我們可以看出,2018年農業補貼是有的,農業生產發展資金主要用到下面幾類補貼上:
1.耕地地力保護補貼
補貼對象原則上為擁有耕地承包權的種地農民。這項補貼是採用一卡通的形式於6月30日之前下發到農民的手中,並且不能以現金形式代替。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農民將土地流轉出去的話,一定要簽訂相關協議,沒有簽訂協議的補貼將發給土地承包權者。簽訂合同的話要註明補貼究竟補給誰!
2.適度規模經營補貼
主要用於支持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建設運營、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等方面。
3.農機購置補貼
這項補貼主要是用於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購買國家支持的先進適用農業機械。從17年發布的《關於報送全國農機購置補貼新增機具品目的通知》可以看出,2018年或許對進口農機進行補貼、或將試點推行購機貼息補貼、植保無人機作業補貼(前段時間已經公布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廣東、重慶作為試點縣)、或將對技術成熟的綠色高效機具全部實行敞開補貼。
4.優勢特色主導產業發展補貼
主要用於支持區域優勢、地方特色的農業主導產業發展,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等方面。
5.綠色高效技術推廣服務補貼
主要用於高產創建、良種良法、深松整地、施用有機肥、旱作農業等重大農業技術推廣與服務,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等方面。例如福建省有8個項目獲得補助,包括水稻項目6個,葡萄、茶葉項目各1個,每個示範項目補助400萬元。
6.畜牧水產補貼
畜禽糞污處理與資源化利用、南方現代草地畜牧業發展、優質高效苜蓿示範基地建設、畜牧水產標准化養殖及畜牧良種推廣等方面。
7.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包括農產品產地初加工、產品流通和直供直銷、農村電子商務、休閑農業、農業農村信息化。
8.農民專業合作社補貼
主要包括稅收優惠、金融支持、財政扶持、涉農項目支持、農產品流通、人才支持政策。
9.農業結構調整補貼
主要是指糧改豆、糧改飼、耕地休耕、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及種植結構調整等方面。
10.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補貼
這項補貼只有試點地區才能申報,例如壽光市,爭取到中央資金8000萬元。
11.新興職業農民培育補貼
每個地方補貼不同。以廣東省為例,省財政每年安排5億元用於補貼開展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
G. 農村生態農業旅遊開發國家有哪些政策
生態農業國家扶持政策有哪些:
引導有機生態農業發展的相關經濟政策
包括生態補償、綠色補貼政策、項目基金扶持、減稅、免稅、貼息、政府補助等多種經濟支撐手段。支持生態產業的發展,使其綜合競爭能力增強。
綠色補貼
綠色補貼是政府給予經濟主體以激勵其進行環境保護或污染削減活動的某種形式的財政支付
綠色補貼的內涵主要包括四個基本要素:
首先,它是一種旨在促進環境保護的財政鼓勵措施;
其次,它是通過對經濟主體的經濟激勵機制來實現政策目標的;
再次,既包括對環境保護投資的補貼,也包括對污染削減行為的補貼;
最後,補貼方式是多樣的,不僅僅限於現金支付,還包括信貸優惠、稅收減免方面的形式。
按補貼內容不同,綠色補貼分為生態服務類補貼和公共服務類補貼。
生態服務類補貼是指對生態環境直接服務行為的補貼,既包括森林保護、植被養育、水土保持方面的補貼,又包括環境友好型技術採納補貼、化學農葯減用補貼等等,對有機生態農業都著很好的補貼。
公共服務類補貼主要是指政府的一般性公共服務支出,如環境科技研究、環保教育及培訓、病蟲害防治、動植物檢疫、農村清潔能源推廣、農田灌溉系統、鄉村道路等方面的支出,這些政府支出對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間接的作用。
按補貼對象不同,綠色補貼分為環境改善類補貼和污染削減類補貼。
環境改善是相對於環境「自然狀態」而言的,環境改善類補貼是對創造正外部性的經濟主體的補貼,能實現外部收益內部化。對植樹造林、生物多樣性保護、防範有害生物入侵的補貼均屬此類,一般生態農業旅遊觀光園這方面涉及比較多一些。
污染削減是相對於環境「污染狀態」而言的,污染削減類補貼是對減少負外部性的經濟主體的補貼,能激勵生產者主動採用污染控制技術。對工業企業採用煙氣脫硫設備的補貼、對畜禽養殖戶採用沼氣技術的補貼、對農戶減量使用農葯或化肥的補貼屬於此類
按補貼方式不同,綠色補貼分為一次性補貼和連續性補貼。
通常,一次性補貼是分攤生產者採納親環境技術的經濟成本,從而激勵採納技術或提供生態環境服務。比如對採納沼氣技術的補貼,補貼只發生在技術採納當年,一旦技術設備投入使用,政府就不給予後續的補貼。
連續性補貼通常是連續數年對生產者進行經濟補償,以彌補由於環保而造成的收入損失,進而達到環境保護的激勵效果。比如政府對農戶減量使用化肥而造成作物減產的補貼,這種補貼每年都有,只要農戶減少化肥用量就能獲取補貼。
綠色補貼與生態補償、環境賠償
綠色補貼一般是政府對經濟主體的在國家政策層面上的環境經濟關系,比如退耕還林補貼、休耕補貼等;
生態補償是政府對政府、政府對經濟主體在某一具體事務上的環境經濟關系,比如,流域生態補償是下游地方政府對上游地方政府在流域水質保護上的經濟補償,征地補償是政府對土地產權人在征地事務上的經濟補償;
環境賠償是經濟主體對經濟主體之間的圍繞環境事故的權責關系而產生的經濟行為關系,如排污企業對受污染居民的經濟賠償。
關於具體的補貼數額,根據地方的不同,額度也各不相同,需要咨詢當地的農業部。其他更多新農業信息咨詢,可關注發現良田。
H. 政府,國家分別對鄉村旅遊扶持政策的支持有哪些
根據旅遊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大力發展國內旅遊,積極發展入境旅遊,有序發展出境旅遊,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實現速度、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科學利用資源,堅持旅遊資源保護與開發並重,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觀光旅遊質量,大力發展休閑度假旅遊和生態、文化、紅色、鄉村、森林、濕地、草原、海洋等專項旅遊,提升旅遊業發展的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設一批國家級旅遊目的地和精品旅遊線路,推進全國特色名鎮(村)建設,規范發展主題公園。加快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鼓勵旅遊公共服務主體多元化。培育一批有競爭力的大型旅遊企業集團,支持民營和中小旅遊企業發展。加快中西部地區和民族地區旅遊業發展。實施人才興旅工程,推進實施國民旅遊休閑綱要。加快旅遊立法和標准化體系建設,加強旅遊誠信體系建設,規范旅遊市場秩序,提高旅遊服務質量。「十二五」時期,旅遊業服務質量明顯提高,市場秩序明顯好轉,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初步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
1.鄉村旅遊發展。
推進實施《全國鄉村旅遊業發展綱要》,建設一批鄉村旅遊及休閑農業示範村和示範縣,加大對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扶持。
2.旅遊精品建設。
推進實施《「十二五」全國旅遊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加強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升打造一批國家級城市旅遊目的地、國家級精品景區,推出一批文化旅遊演藝精品和精品旅遊線路及文物、森林、海洋、溫泉、草原、工業、科技、會展、修學等專項精品旅遊景區。
3.紅色旅遊發展。
推進實施《2011-2015年全國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綱要》,繼續加大紅色旅遊基礎設施投入,深化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精品線路、重點旅遊區建設,加強紅色旅遊與其他旅遊產品的結合,完善配套服務,提高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和精品線路的吸引力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