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遊扶貧案例
❶ 文化旅遊扶貧對當地就業和增收的貢獻
文化旅遊可以帶動當地居民的收入,可以將閑置的土地進行規劃和開發,為當地居民提供就業,增加居民的收入和就業機會。
❷ 旅遊扶貧有哪些要點
國家旅遊局近日確定了旅遊扶貧行動方案,計劃每年對深度貧困地區進行從人才、金融、創業等多方面的專項扶持,旅遊扶貧項目將不少於1000個,資金不少於3000億元。
扶貧不是慈善救濟,而是要引導和支持所有有勞動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雙手開創美好明天。旅遊扶貧,不是開發旅遊資源後讓當地百姓坐享其成,「坐吃山空」,而是要以此來調動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建立起符合當地情況的產業鏈,實現「造血式扶貧」。實現脫貧最需要依靠的是人的力量,同樣,脫貧的目的也是為了人。旅遊扶貧,不僅要讓人們在物質上脫貧,精神上同樣不能貧瘠。扶貧必扶智,旅遊扶貧就是要通過旅遊業這一個抓手,整合當地資源,發展全域旅遊,既讓當地的人們富「口袋」,也能富「腦袋」,改善人們的精神狀態,在發展中收獲參與感和獲得感,從而實現物質和精神雙脫貧。
旅遊扶貧,歸根結底是充分發揮旅遊資源的價值,關鍵是要通過因地制宜的方法、長遠的規劃來充分發揮人的作用。用好旅遊這一劑「葯方子」,就能拔掉貧困地區的「窮根子」。
做好旅遊業,生活奔小康。
❸ 旅遊扶貧要怎麼做
近日,國家旅遊局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當前旅遊扶貧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進一步細化分工責任、精準脫貧機制、創新幫扶舉措、加強政策銜接、著力推進貧困地區旅遊產業發展。
通知強調,要按照「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落實工作責任,建立起各負其責、各司其職的旅遊扶貧工作責任體系。國家旅遊局重在做好頂層設計。各省級旅遊部門負責本轄區內的旅遊扶貧工作。各市縣級旅遊部門重在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各級旅遊組織要通過推進精準聚焦目標、認真落實政策、編制專項規劃、舉辦專場營銷、加強專向指導、開展專題培訓等重點工作,著力推進貧困地區旅遊產業發展,有效帶動貧困人口脫貧增收。
❹ 文化旅遊如何讓貧困鄉煥發生機
實踐已經證明,旅遊資源不僅是天然的山水,更是雋永厚重的文化和源遠流長的民俗。只有把文化保護起來、發揚光大,才能讓旅遊煥發出源源不斷的生機,也讓得天獨厚的資源,成為貧困地區百姓們的依靠。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同時指出,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❺ 旅遊如何實現扶貧
隨著旅遊業的發展會帶來國內財產的移動和再分配,旅遊業實現了財富從發達地區向不發達地區的轉移,旅遊地區的很多人可從旅遊的直接收入中得到益處。1991年貴州省創造性地提出了「旅遊扶貧」的觀念,幾年來取得了一些實際效果。一是景區周圍農民普遍脫貧致富;二是活躍了農村經濟;三是給縣域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帶動了其他產業迅速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全國通過旅遊開發而脫貧致富的人口已有300萬人以上,旅遊業在脫貧致富中發揮了突出作用。當前,我國旅遊扶貧開發的熱潮方興未艾。國務院9號文件充分肯定了旅遊業的扶貧功能,明確提出要規劃建設一批旅遊扶貧試驗區。2000年,國家旅遊局在國務院扶貧辦的大力支持下,在有中國「貧困之冠」之稱的寧夏西海固地區設立了第一個國家級旅遊扶貧試驗區——六盤山旅遊扶貧試驗區。隨後,一批國定、省定旅遊扶貧試驗區相繼成立,許多貧困縣甚至鄉村也都充分利用本地方獨特的旅遊資源搞起了旅遊業。目前,我國中西部地區的不少地方,如雲南、新疆、四川、貴州、西藏、湖南、湖北、河南、陝西、山西等地,都已經開發了一大批旅遊資源,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❻ 文化和旅遊部將如何推進「非遺+扶貧」
非物質文化遺產尤其是傳統工藝具有帶動貧困地區群眾就近就業、居家就業的獨特優勢,是助力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文化和旅遊部日前連續出台文件,大力推進文化扶貧,振興貧困地區傳統工藝,並選取確定了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等10個第一批「非遺+扶貧」重點支持地區,支持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
文化和旅遊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傳統工藝振興助力精準扶貧已具備良好的基礎,研培計劃對傳統工藝傳承人群的研修培訓,為培養扶貧帶頭人提供了人才支持;已在全國支持設立了11個傳統工藝工作站,為幫助傳統工藝項目提升品質、融入生活提供了有益經驗;山東、湖南、貴州、甘肅等地一直都在積極探索和實踐,取得了很多典型經驗;許多傳統工藝企業、作坊、合作社主動招收當地貧困勞動力就業,幫助貧困家庭脫貧增收。來源:新華社
❼ 鄉村旅遊如何讓旅遊扶貧真正落地
國家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旅遊扶貧工作取得了扎實成效,旅遊扶貧工作機制基本建立,政策體系日益完善,產品業態不斷豐富,社會影響持續擴大。《通知》將進一步整合社會資源,加快推進新時代旅遊精準扶貧工作措施,提高旅遊脫貧質量。
對於如何讓旅遊扶貧真正落地,《通知》指出,各地要做好與鄉村振興戰略的銜接,圍繞《鄉村旅遊扶貧工程行動方案》《關於支持深度貧困地區旅遊扶貧行動方案》,出台配套措施,積極引導各方扶貧資金、扶貧惠民政策向旅遊扶貧項目傾斜,鼓勵支持各類金融機構拓寬旅遊扶貧項目的融資渠道;結合旅遊資源特點和市場需求,因地制宜,開發形式多樣、特色鮮明、能夠帶動貧困戶廣泛參與的旅遊扶貧產品;發展一批以農家樂、漁家樂、牧家樂、休閑農庄、森林人家等為主題的鄉村度假產品;建成一批依託自然風光、美麗鄉村、傳統民居為特色的鄉村旅遊景區;策劃一批採摘、垂釣、農事體驗等參與型的旅遊娛樂活動,開發徒步健身、鄉村體育休閑運動,培育自駕車房車營地、帳篷營地、鄉村民宿等新業態,打造豐富多彩的鄉村特色文化演藝和節慶活動。
❽ 文化旅遊可以脫貧致富嗎
今年53歲的全喜平,幾年前還是外地一家木材加工企業的老闆,3年多前回到家鄉石堰坪村開起了客棧,2016年,客棧營業額突破30萬元,這讓他看到了過去「窮鄉僻壤」的家鄉煥發的勃勃生機,「文化做起來了,旅遊就起來了。人氣有了,日子就活了。」
「振興鄉村,離不開對文化的保護與振興,而文化能夠給旅遊注入活力與生機,給農村、尤其是讓落後貧困地區的百姓吃上『旅遊飯』、走上『旅遊路』、掙上『旅遊錢』。這個脫貧致富的好路子,我們一定會堅持走下去。」張家界市永定區委書記祝雲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