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旅遊文化的開發
① 宗教文化旅遊景觀設計開發的建設思路怎麼樣
關於旅遊產業構成一般採用六要素說(行游住食購娛),而對於旅遊活動構成的基本要素一般則包括旅遊主體-旅遊者,旅遊客體和旅遊媒體。旅遊景觀是重要的旅遊客體,是旅遊主體體驗的主要對象。遠景設計院指出要獲得高質量的旅遊體驗,必須要滿足旅遊者的體驗需求,同時還要符合旅遊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特徵。
宗教文化旅遊景觀設計開發建設思路
宗教景觀設計開發是有生命和靈魂的,佛教景觀建築的生命展現於它所蘊含的宗教意義與社會功能;佛教景觀建築的靈魂蘊藉於它所擁有的獨特的佛教文化內涵。中都佛苑坐落於城市之中,巔峰智業景觀設計專家冶青認為:「首先期望將它規劃成一座兼具宗教信仰及文教功能的佛教文化景區,透過空間景觀、視覺造型,具象地傳遞佛陀教法及菩薩的慈悲與庄嚴;並且通過對景區所具有的宗教建築的紀念性空間,社會教化的實用性空間以及服務者的生活空間等不同功能特質進行合理配置,為佛教主題文化景觀建築提供經典之作。」
根據景區景觀設計區塊的規模,地貌特徵和現有景觀的現狀,圍繞以佛教聖物為核心的佛文化演繹,確定不同建設區塊的景觀特徵和功能定位,分期建設,滾動發展。中都佛苑的核心地區——寶相寺要修舊如舊,打造一個以佛教聖物為核心,以佛塔為主載體,以佛文化為內涵,恢復寶相寺昔日香火旺盛的歷史面貌,集中形成一處融佛教聖物展示、古塔古寺感觸、宗教生活體驗為一體的歷史名剎,塑造一個「立地成佛」的靈靜空間,遊客進入寶相寺,就是步入了神秘靈光的佛教聖地。即寶相寺的延伸區,通過對釋迦牟尼的生平和佛教在世界各地的影響的演繹,根據各地的建築文化風格,與園林,茶道,飲食等相結合,建設具有古印度、東南亞、東瀛、西藏等鮮明個性特徵的佛教建築群,讓旅遊者通過充滿異域風情的佛文化大觀,充分體驗佛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開啟生命智慧的歷程。
本景觀設計項目區塊體現了宗教文化向世俗文化過渡場景,通過佛教文化對中原民俗的影響的剖析,對園林、娛樂、購物、美食等進行組合演繹,形成景區的外圍開放區,景區東面和南面富有佛教文化特徵的娛樂、美食和購物活動與區外的商業氣息相融,景區的卧佛區與北部山地遙相呼應,使得景區在內部相對封閉的基礎上保持開放的心態,留出景區功能自然延伸的餘地,並使旅遊者盡享佛教文化所渲染的生活藝術。
② 如何看待宗教文化旅遊資源開發的問題
宗教一但和經濟收入掛鉤,其凈化人們心靈的作用就會削弱甚至走向相反。
這也是當代中國各個宗教團體越來越迷信的原因之一吧?
③ 怎樣開發宗教旅遊
宗教非旅遊。宗教是修行,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圓滿的教育,對眾生靈魂的救度。
④ 舉例說明怎樣利用宗教文化發展旅遊項目
目前,無論在國外還是國內,旅遊越來越成為人們喜愛的愉悅身心的活動,正日益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遊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旅遊熱在中國老百姓中正悄然興起。而要真正搞好旅遊業,就必須處理好旅遊與旅遊資源開發的關系,二者如同魚和水的關系。 在旅遊資源中,宗教文化可謂是非常重要的旅遊資源。無論過去、現在乃至將來,宗教文化作為人文旅遊資源在旅遊業的發展中都將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有關的統計資料表明:「著名的旅遊景點中,宗教名勝所佔的比例,在中國達到了55%」;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布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宗教名勝竟佔了90%」。本文擬就宗教文化對旅遊業發展的影響做以下分析。 第一,宗教文化與旅遊觀光。旅遊觀光是旅遊者旅遊的核心內容,因此,旅遊景點在旅遊業中顯得尤為重要,而各種宗教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創造出了許許多多可供旅遊者旅遊觀光的景點。如「佛教自公元前2世紀傳入我國」,經過漫長的發展歲月在我國風景優美的名山大川修建了大量的佛寺、佛塔、佛窟,留下了大量令人嘆為觀止的壁畫、摩崖藝術珍品。我國甘肅敦煌莫高窟更是一處由「建築、繪畫、雕塑組成的博大精深的藝術殿堂,成為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寶庫」。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是超凡脫俗的「仙境」。認為「人若成了仙,就可以到仙境生活,做到超脫生死,清虛寧靜,自由自在,不被物累」。這個仙境並非僅僅指渺茫的「天國」,也包括人間的一些境地。而風光秀麗的名山勝地常常被道教認為是神仙所居之處和修道成仙的理想場所。因此道教有了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之說,幾乎天下所有的名山大川都納入了道教的洞天福地之中。「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在唐朝時先後傳入我國」,二者在中國的發展雖然沒有佛教和道教那樣以名山大川為其修行的場所,但伊斯蘭教各種風格的清真寺、基督教各式夢幻般的教堂不僅吸引了大量非信教者的旅遊觀光,更是伊斯蘭教和基督教教徒最富吸引力的旅遊勝地。總之,各種宗教在其發展和演變過程中為人們留下了大量豐富多彩、獨具魅力的宗教名勝古跡,這些均成為了最具旅遊價值的人文旅遊資源。 第二,宗教文化與旅遊產品。旅遊實踐證明,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旅遊產品對旅遊者的旅遊活動同樣有著吸引力,因此旅遊資源開發中應包括旅遊產品的開發。「旅遊購物是旅遊活動中的重要環節,是旅遊六大要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大多數旅遊者在旅遊過程中都會購買旅遊產品,一方面來銘記自己的旅遊經歷;另一方面用來饋贈親朋好友。另外,合理、有效地安排旅遊購物活動,還可提高旅遊活動的參與性和趣味性。甚至有人將「旅遊購物所佔比重的多少,作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旅遊業發展程度的重要標志」。既然旅遊產品在旅遊業中有著如此重要的地位,因此在開發宗教文化這一旅遊資源中,可以根據宗教文化的特點開發出具有宗教特色的旅遊產品,這不僅豐富了旅遊產品的內容,而且也可以滿足旅遊者的購物慾望。例如,根據佛教的木魚、進香袋、念珠等佛事活動用具開發出具有佛教特色的旅遊產品;以「八仙」等各路神仙為題材開發出具有道教特色的旅遊產品;以基督教或伊斯蘭教文化為背景開發出具有基督教或伊斯蘭教風情的旅遊產品等等。這樣的旅遊產品開發不僅因具有針對性和專業性的特點而受到旅遊者的青徠,而且還會使旅遊者以心誠則靈的心理體驗來接受這些具有特色的旅遊產品。總之,旅遊產品在旅遊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旅遊產品不僅是旅遊活動中的重要內容和旅遊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還具有促進地區經濟文化交流的作用」。在旅遊資源的開發中,切莫小視旅遊產品的開發。 第三,宗教文化與旅遊飯店。旅遊飯店解決的是旅遊者在旅遊中的吃住問題,它同旅遊觀光、旅遊產品一樣,在旅遊業中同樣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旅遊飯店中熱情周到的服務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經營理念。然而對於特殊場合、特殊的旅遊者還必須增加特殊的服務。如對於在各類宗教勝地開設的旅遊飯店、接待由宗教徒組成的旅遊團體,就必須要准確周到地為各類宗教信徒提供與其宗教文化相適應的設施及膳食,絕對不能對旅遊者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有所違反和觸犯。例如,在以清真寺而著稱的旅遊景區開設旅遊飯店,飯店必須具有專門供應牛羊肉的膳食設施,而絕對不能對其提供由豬肉製作的菜餚,否則會引起客人的強烈不滿。再如在接待佛教徒時,應設齋飯,逢「佛成道節」應提供臘八粥等。遇基督教聖誕節時應製作聖誕樹,舉辦聖誕晚會,分送聖誕賀卡等等。總之,旅遊飯店應該針對不同宗教信仰的旅遊者,提供相應的飯店服務,這是旅遊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環節,作為旅遊管理者不應忽視。 除了上述三個方面之外,旅遊管理者還要注意如下兩個方面在旅遊業中的作用: 一是利用宗教節日,促進旅遊業的發展。各宗教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都形成了屬於自己的宗教節日,每逢節日來臨,宗教信徒們便會從四面八方聚集到他們心目中的宗教聖地以歡慶宗教節日。不僅如此,隨著宗教文化的傳播,一些符合人們心理要求的宗教節日,已擴展成宗教信徒和非宗教信徒共同歡度的節日,甚至發展為民間流行的節日,如基督教的聖誕節、復活節;佛教的浴佛節;伊斯蘭教的古爾邦節等等。作為旅遊管理者應該充分把握各類宗教所特有的節日活動,吸引更多的旅遊者參加到節日旅遊活動中去,以此為契機促進旅遊業的發展。 二是利用各種現代媒體對各宗教名勝的宣傳,促進旅遊業的發展。我們知道,各宗教都有著屬於自己的名勝古地、令人景仰的著名人物、美麗動聽的傳說故事,旅遊管理者可以利用電影、電視、廣播以及網路等現代化的傳媒方式進行大力宣傳、廣為傳播,來提高各宗教勝地的知名度,增強旅遊愛好者親臨這些宗教勝地的嚮往感。例如人們根據電視劇《西遊記》了解了火焰山、根據電影《少林寺》和《神秘的大佛》認識了少林寺和樂山大佛,通過觀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地藏菩薩的宣傳知道了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華山的特殊意義等等,這些都必然促進宗教勝地旅遊業的發展。 宗教文化對旅遊業發展的重要性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實。在日新月異的當代世界,一方面宗教產生的社會根源和認識根源在短期內不會從根本上消除,這就決定了宗教將在人類社會長時間存在;另一方面旅遊業又在我國正日益迅猛發展,因此,在旅遊業的發展中,要重視宗教旅遊資源的開發。總之,宗教旅遊資源的合理利用,對於增加旅遊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繁榮中國的旅遊事業將有著深遠的意義。
⑤ 宗教旅遊開發的建議
宗教旅遊是以宗教朝覲為主要內容的一項社會活動,與之伴隨的活動還有觀景、春專游、民俗屬體驗、探親、或朋友聚會等。在開發中,必須把宗教活動區、旅遊服務區、民俗體驗區、商業貿易區、生活區逐級逐次拉開距離,特別要注意:1、突出體現宗教活動場所的靜謐、清凈、尊嚴、肅穆等特點,加強燃香管理,設專人監管,涉定點場所燃香,規定燃香標准,每人允許燃香根數;2、突出體現自然環境的自然生態美,實行最少的現代人文建築;3、對文物古跡加強保護,對仿古建築慎重建設,對古建修復重新論證必要性;4、服務設施與宗教朝覲活動場所界限清晰,服務設施與朝覲核心地段距離應在3華里以上;5、民俗體驗項目要多考慮娛樂性和參與性,民俗體驗區要距離宗教朝覲核心區6華里以上;6、商貿區、生活區,以現實生活需要出發,進行安排部署,但不可過分城市化,要以小農經營特色進行場景設計。
⑥ 佛教文化旅遊資源開發
1.佛教觀光旅遊。這種觀光層次的產品,根據觀賞的不同,可分為佛教人文景觀旅遊和佛教自然風光旅遊,是指旅遊者為了參觀游覽佛教建築及周圍的自然山水而進行的以觀賞性為主的佛教文化旅遊。島上以白雀寺為主的佛教文化園林就是典型的佛教人文景觀。樓、閣、殿、堂、塔、柱等,在全園布局有序,既體現了寺廟建築的規則性,又體現了園林建築的自然性。整個碧海金沙的桃花島,是其占據的好山好水。遊客在欣賞佛教文化景觀的同時,又可趁此機會飽覽桃花島的神奇山水。佛教文化及其載體,即佛教人文景觀,增添了桃花島自然山水的神秘與神奇;而桃花島的奇山秀水,又增添了佛教文化的無窮魅力。
2.佛教參與式旅遊。參與式旅遊是旅遊產品的提高層次。我國的整個旅遊市場上,以觀光層次的旅遊產品為主。而各國旅遊目的地成功的經驗告訴我們,參與性的旅遊項目是旅遊目的地必不可少的。不少佛教文化遺產飽含和散發著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正因如此,佛教文化遺產不光是少數專家研究的對象。如今,它為各種職業和各種年齡的億萬群眾所關心。佛教藝術主要有佛教繪畫、佛教音樂、佛教雕塑、佛教題材的劇目等,這些藝術形式和作品除了可以讓人欣賞、觀摩、研究外,有些還可讓人親自參與。如佛教音樂和以佛教為題材的劇目,可以讓人去唱、去演,結合一些佛教儀式,如參禪、浴佛、食齋、放生等,尤其是佛教開光、方丈升座、傳戒及佛誕日等特定佛事法會的參與,會讓遊客浸潤於濃郁、莊重的佛教氛圍中,使遊客感受到強烈的佛教文化震撼力與感染力。文化學家馬林諾夫斯基在《巫術科學宗教與神話》一書中說道:「稠人廣眾中動聽的禮,有影響處便在信仰有傳染作用,共信共守的行為有庄嚴感人的作用,全體如一地舉辦真摯肅重的禮,足使沒有關系的人大受感動,更不用說當事人在裡面的參與了。」桃花島的佛教文化旅遊資源開發,要充分認識到開發參與性產品的重要。產品要雅俗結合,靈活性原則性結合。雅可以產生差異感、新鮮感與吸引力,俗可以產生市場規模。
3.佛教體驗式旅遊。美國《哈佛商業評論》發表派因笛爾和吉爾摩的文章宣稱,體驗式經濟時代已經來臨。體驗是內在的,存在於各個人心中,是各人在形體、情緒、知識上參與的所得,來自個人心境與事件的互動,因人而異、因事而異。旅遊產品的本質就是向消費者提供一種或多種經歷或體驗。佛教體驗式旅遊也伴隨著這股潮流應運而生,其主要特點是遊人親身體驗佛教出家弟子的日常生活、功課以及佛家戒律與清規等,從而感受佛教獨特的生活氛圍。遊客至此食的是齋飯,住的是僧舍式旅館,聽的是晨鍾暮鼓、經聲喃喃,觀的是香煙繚繞、法相森嚴,購的是配套的佛教旅遊商品,使遊客在一種肅穆崇敬的心態中,摒棄雜念,忘卻煩惱,達到一種心靈的鬆弛與凈化。桃花島有金庸筆下獨特的武俠文化,遊客在參與做法事、學習佛教禮儀、研習佛教養生等的同時,還可以將佛教與練習武藝結合起來,推出島上的拳頭產品。
⑦ 如何開發宗教文化旅遊產品
應當增進對宗教文化的認識理解,建立宗教文化旅遊研究機制,建議每一至二年舉辦一次有關宗教旅遊文化方面的研討會。同時,深入挖掘宗教文化旅遊內涵,開發好宗教文化旅遊特色紀念品的生產和銷售等衍生產業,改變旅遊商品的低質無特色現狀;打造特色宗教文化旅遊產品,探討在政府職能部門的參與下,由宗教旅遊項目的開發主體舉辦項目創新的研討活動或項目開發的可行性研究,項目包括文化游、祈福游、休閑觀光游和健身養生游等,還可發展宗教飲食文化,把佛教、道教的素齋,伊斯蘭教的清真宴等作為特色餐飲做大做強。
⑧ 論述宗教文化與旅遊開發的關系
宗教搭台,經濟唱戲,經濟指的就是 地方旅遊業,依託 地方宗教場所的名氣 提升地方旅遊經濟收入,比方說:法門寺
⑨ 宗教文化的旅遊價值有哪些
宗教文化旅遊的價值
宗教文化旅遊,主要指以宗教活動或宗教景點為主要旅遊吸引物,通過旅遊者的參與,為旅遊業所利用並產生一定經濟或社會效益的旅遊活動。我國歷史文化古跡眾多,宗教文化資源豐富。據有關部門統計,在我國現存的主要名勝古跡中,宗教遺跡大概占據一半,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就有近二分之一為宗教景觀。①我國宗教文化資源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研究和旅遊價值,它們不僅是人們旅遊觀光的勝地,而且是人們訪古探幽、增長知識的博物館。對宗教文化旅遊的進一步開發,將有助於引導宗教為促進社會和諧發揮積極作用,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發展。
開展宗教文化旅遊,有利於宣傳黨和國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擴大對外文化交流。尊重和保護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國政府對待宗教問題的一項長期基本政策。一直以來,我們都始終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落實宗教事務條例,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努力實現宗教與社會和諧相處。通過宗教文化旅遊,讓眾多的中外遊客接觸、了解、保護宗教文化遺產與合法有序的宗教活動,消除他們的一些偏見和誤解。同時,積極開展宗教文化旅遊也可以為中外宗教界人士提供加強聯系的機會,使外國友人加深對我國宗教信仰自由真實狀況和改革開放成就的認識,從而有利於營造良好的和平發展環境。
開展宗教文化旅遊有利於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以及宗教資源的保護。全球每年有超過3億人的旅遊是以宗教為目的,這一市場每年的旅遊收入都超過180億美元,宗教旅遊已經成為重要的全球產業。我國一些地區通過積極開展宗教文化旅遊也有力推動了地區經濟的發展,並成為了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開發宗教文化旅遊不僅能提高整個地區的旅遊經濟效益,還能給宗教部門本身帶來一定的經濟收入。宗教活動場所可以通過添油款、捐款、佛事法事收入、贈品、門票收入等途徑改善經營狀況。
宗教文化旅遊有利於我國傳統文化的延續和弘揚。宗教本身就有積極的作用,它具有強烈的眾生平等、幫助他人、勸惡揚善、重智尚真的思想,對我們現在倡導民主、樹立集體主義觀念、反對個人極端主義、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等有重要的意義。宗教學中還有深厚的文化積淀,集文學、藝術、語言、民俗、哲學、史學等之大成。宗教充滿著智慧和哲學以及蘊含著許多解決問題的方法。對宗教文化資源進行開發,有利於引導民眾對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的關注,有利於增強我們的民族凝聚力。②
我國宗教文化旅遊開發的現狀
目前,我國宗教文化旅遊已經形成了一些精品旅遊項目,宗教文化旅遊開發也呈現多元化的發展態勢,形成了融宗教建築、節慶活動、宗教修學、宗教養生等多種方式於一體的旅遊活動。我國宗教文化旅遊雖然已經有了較大的發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
地方政府對宗教文化旅遊的開發重視不夠。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長期以來,宗教問題與民族問題、封建迷信等活動交織在一起,這造成了宗教問題的復雜性與特殊性。事實上,宗教文化固然有它的消極作用,但也有其積極的一面。只要對宗教有正確認識,對宗教旅遊資源的特性有正確認識,開發時能夠貫徹宗教政策,遵守宗教法規,遵循正確的開發原則,那麼這項工作完全可能取得較好的成效。
旅遊項目單一,從業人員素質不高。我國宗教旅遊項目所推出的活動內容比較單調,深度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很多地區的宗教旅遊開發還處於「符號階段」。宗教所蘊含的啟迪智慧、平衡心理、修身養性等文化內涵亟待挖掘。此外,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水平還有待提高。在很多宗教景點,宗教人員只是從事為進香者祈禱、發放經義、維持秩序以及誦讀經書等活動,很少為遊客進行深入講解。一些宗教景點的導游沒有專業的培訓,也沒有上崗證明,基本上處於一種無序狀態。
景點商業氣息過濃,資源保護不力。許多開放的寺廟宮觀內,充滿著濃厚的商業色彩。商販在宗教場所的買賣經營活動極大影響了景區的神聖與庄嚴。一些宗教場所還以各種名義借機向遊客騙取錢財。隨著旅遊業的進一步開發,宗教旅遊資源的保護問題變得日益嚴重。一些地方政府受經濟利益的驅動,不尊重經濟發展規律和社會發展的現實狀況,倉促建設了一些宗教旅遊項目而收益甚微,同時一些旅遊項目的建設對於周邊生態環境和宗教文化帶來了極大的破壞。③宗教旅遊資源保護不力,已成為目前我國宗教旅遊發展亟需解決的問題。
經營管理體制不完善,各利益相關者矛盾突出。當前,我國對於宗教旅遊景區的管理基本上形成了復雜的管理體制。旅遊與自然保護區、旅遊與文物、旅遊與宗教、旅遊與環保、旅遊與社區等方面針對景區管理權而產生的利益爭奪大量存在,形成錯綜復雜的關系。宗教團體和旅遊部門在宗教旅遊開發中還經常存在一定的矛盾。旅遊景區部門往往對宗教知識、政策、法規及相關問題認識不足,在決策時較少聽從宗教部門的建議,不注重維護宗教團體的權益。宗教團體在協調各方面關系時經驗不足,單純從自身角度思考問題,這也引起其他部門的不滿。
我國宗教文化旅遊開發的對策
根據宗教旅遊的特點和我國宗教文化旅遊開發中存在的問題,我國宗教旅遊開發應注意以下幾點。
澄清模糊觀念,端正對宗教文化的認識。宗教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在人類歷史中長期而且普遍存在著,其影響十分廣泛、深刻。在古代,上自意識形態,下至社會生活,幾乎都有宗教的浸潤,哲學、神學、文學、音樂、美術、建築、人們的風俗習尚,處處展現出宗教的精神。有神論的宗教思想不是我國當今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但它對其信徒有道德教化、止惡從善、心理撫慰的積極作用,對社會道德規范和生活習俗也有一定的積極影響。宗教文化與宗教信仰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宗教文化雖不是主流文化,但也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豐富宗教旅遊產品內容,加強對外宣傳。宗教的建築、音樂、繪畫、雕塑、舞蹈、節日、養身之道對遊客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夠滿足旅遊者的各種審美需求和精神需要。因此,我們應當深入挖掘宗教文化內涵,積極開發多樣化的旅遊項目而不滿足既有的淺層次開發。在旅遊業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對外宣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般而言,對外宣傳的力度與遊客數量多少成正比關系。強而有力的宣傳有利於強化人們對於景區的關注。我國很多宗教旅遊景區宣傳力度還亟待加強。在當前,我們要充分利用電視、報刊、網路等媒體渠道以擴大影響力。只有多層面、多角度、全方位的宣傳,宗教文化旅遊才能有大的發展、大的作為。
加強宗教旅遊專業人才的培養。宗教文化旅遊作為特殊的文化旅遊產品,對於旅遊從業人員具有較高的要求。宗教旅遊從業人員應有一定的宗教知識基礎和歷史文化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向遊客更好地宣傳我國的歷史文化和宗教文化,從而激發遊客的興趣。結合我國目前的實際狀況,可以有計劃地在中專、高職和高校的旅遊專業中,增設關於宗教文化旅遊的專業課程,加強對旅遊管理服務人才宗教文化知識的培訓。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適當聘請景區附近大專院校、研究院所中熟悉宗教的專家、科研人員擔任導游。由於他們擁有豐富的宗教文化知識,可對遊客進行基本的景觀介紹、宗教思想闡述等。
建立健全宗教文化旅遊管理體制,創新宗教旅遊管理模式。為改善目前管理混亂局面,應打破民族宗教部門、文物部門、旅遊部門條塊分割、資源管理分散、各自為戰的傳統模式。旅遊風景區管理部門、宗教部門以及園林管理、文物保護等部門應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明確責任,通力協作,不能只考慮單方面利益,而要考慮全局利益。
當然,我們在宗教旅遊開發中還應切實處理好保護與開發的關系,開發工作必須充分地考慮到宗教組織、宗教信徒的宗教情感。同時,我們還應對宗教旅遊資源開發活動進行規范管理,要嚴厲清除那些愚昧的、反科學的、借開發宗教旅遊資源之名出現的精神文化垃圾,通過科學管理來保證正確的開發方向。我國深厚的宗教文化資源是我國人民的共同財富,我們應當深入研究內涵豐富的宗教文化,並積極地揚棄,批判地繼承,充分發揮宗教文化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對外開放服務的積極作用。
⑩ 宗教文化對旅遊業發展的影響
http://qkzz.net/magazine/1006-3102/2007/05/scxd200705162.pdf
[摘要] 旅遊業是當今世界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旅遊業在世界各國的迅猛發展,使各國的旅遊管理者深刻認識到,保護和開發宗教旅遊資源在大力發展旅遊業中的重要意義。我國既是一個多種宗教並存和宗教信仰自由的國家,又是一個宗教旅遊資源大國。因此我們要高度重視宗教文化與旅遊業的關系,充分利用我國優越的宗教旅遊資源,開辟出極具旅遊價值的旅遊景觀、開發出具有宗教特色的旅遊產品,根據不同國家和民族的宗教習俗安排旅遊接待活動,來發展我國的旅遊事業。
[關鍵詞] 宗教文化旅遊業旅遊資源宗教旅遊資源
目前,無論在國外還是國內,旅遊越來越成為人們喜愛的愉悅身心的活動,正日益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遊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旅遊熱在中國老百姓中正悄然興起。而要真正搞好旅遊業,就必須處理好旅遊與旅遊資源開發的關系,二者如同魚和水的關系。
在旅遊資源中,宗教文化可謂是非常重要的旅遊資源。無論過去、現在乃至將來,宗教文化作為人文旅遊資源在旅遊業的發展中都將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有關的統計資料表明:「著名的旅遊景點中,宗教名勝所佔的比例,在中國達到了55%」;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布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宗教名勝竟佔了90%」。本文擬就宗教文化對旅遊業發展的影響做以下分析。
第一,宗教文化與旅遊觀光。旅遊觀光是旅遊者旅遊的核心內容,因此,旅遊景點在旅遊業中顯得尤為重要,而各種宗教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創造出了許許多多可供旅遊者旅遊觀光的景點。如「佛教自公元前2世紀傳入我國」,經過漫長的發展歲月在我國風景優美的名山大川修建了大量的佛寺、佛塔、佛窟,留下了大量令人嘆為觀止的壁畫、摩崖藝術珍品。我國甘肅敦煌莫高窟更是一處由「建築、繪畫、雕塑組成的博大精深的藝術殿堂,成為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寶庫」。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是超凡脫俗的「仙境」。認為「人若成了仙,就可以到仙境生活,做到超脫生死,清虛寧靜,自由自在,不被物累」。這個仙境並非僅僅指渺茫的「天國」,也包括人間的一些境地。而風光秀麗的名山勝地常常被道教認為是神仙所居之處和修道成仙的理想場所。因此道教有了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之說,幾乎天下所有的名山大川都納入了道教的洞天福地之中。「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在唐朝時先後傳入我國」,二者在中國的發展雖然沒有佛教和道教那樣以名山大川為其修行的場所,但伊斯蘭教各種風格的清真寺、基督教各式夢幻般的教堂不僅吸引了大量非信教者的旅遊觀光,更是伊斯蘭教和基督教教徒最富吸引力的旅遊勝地。總之,各種宗教在其發展和演變過程中為人們留下了大量豐富多彩、獨具魅力的宗教名勝古跡,這些均成為了最具旅遊價值的人文旅遊資源。
第二,宗教文化與旅遊產品。旅遊實踐證明,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旅遊產品對旅遊者的旅遊活動同樣有著吸引力,因此旅遊資源開發中應包括旅遊產品的開發。「旅遊購物是旅遊活動中的重要環節,是旅遊六大要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大多數旅遊者在旅遊過程中都會購買旅遊產品,一方面來銘記自己的旅遊經歷;另一方面用來饋贈親朋好友。另外,合理、有效地安排旅遊購物活動,還可提高旅遊活動的參與性和趣味性。甚至有人將「旅遊購物所佔比重的多少,作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旅遊業發展程度的重要標志」。既然旅遊產品在旅遊業中有著如此重要的地位,因此在開發宗教文化這一旅遊資源中,可以根據宗教文化的特點開發出具有宗教特色的旅遊產品,這不僅豐富了旅遊產品的內容,而且也可以滿足旅遊者的購物慾望。例如,根據佛教的木魚、進香袋、念珠等佛事活動用具開發出具有佛教特色的旅遊產品;以「八仙」等各路神仙為題材開發出具有道教特色的旅遊產品;以基督教或伊斯蘭教文化為背景開發出具有基督教或伊斯蘭教風情的旅遊產品等等。這樣的旅遊產品開發不僅因具有針對性和專業性的特點而受到旅遊者的青徠,而且還會使旅遊者以心誠則靈的心理體驗來接受這些具有特色的旅遊產品。總之,旅遊產品在旅遊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旅遊產品不僅是旅遊活動中的重要內容和旅遊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還具有促進地區經濟文化交流的作用」。在旅遊資源的開發中,切莫小視旅遊產品的開發。
第三,宗教文化與旅遊飯店。旅遊飯店解決的是旅遊者在旅遊中的吃住問題,它同旅遊觀光、旅遊產品一樣,在旅遊業中同樣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旅遊飯店中熱情周到的服務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經營理念。然而對於特殊場合、特殊的旅遊者還必須增加特殊的服務。如對於在各類宗教勝地開設的旅遊飯店、接待由宗教徒組成的旅遊團體,就必須要准確周到地為各類宗教信徒提供與其宗教文化相適應的設施及膳食,絕對不能對旅遊者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有所違反和觸犯。例如,在以清真寺而著稱的旅遊景區開設旅遊飯店,飯店必須具有專門供應牛羊肉的膳食設施,而絕對不能對其提供由豬肉製作的菜餚,否則會引起客人的強烈不滿。再如在接待佛教徒時,應設齋飯,逢「佛成道節」應提供臘八粥等。遇基督教聖誕節時應製作聖誕樹,舉辦聖誕晚會,分送聖誕賀卡等等。總之,旅遊飯店應該針對不同宗教信仰的旅遊者,提供相應的飯店服務,這是旅遊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環節,作為旅遊管理者不應忽視。
除了上述三個方面之外,旅遊管理者還要注意如下兩個方面在旅遊業中的作用:
一是利用宗教節日,促進旅遊業的發展。各宗教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都形成了屬於自己的宗教節日,每逢節日來臨,宗教信徒們便會從四面八方聚集到他們心目中的宗教聖地以歡慶宗教節日。不僅如此,隨著宗教文化的傳播,一些符合人們心理要求的宗教節日,已擴展成宗教信徒和非宗教信徒共同歡度的節日,甚至發展為民間流行的節日,如基督教的聖誕節、復活節;佛教的浴佛節;伊斯蘭教的古爾邦節等等。作為旅遊管理者應該充分把握各類宗教所特有的節日活動,吸引更多的旅遊者參加到節日旅遊活動中去,以此為契機促進旅遊業的發展。
二是利用各種現代媒體對各宗教名勝的宣傳,促進旅遊業的發展。我們知道,各宗教都有著屬於自己的名勝古地、令人景仰的著名人物、美麗動聽的傳說故事,旅遊管理者可以利用電影、電視、廣播以及網路等現代化的傳媒方式進行大力宣傳、廣為傳播,來提高各宗教勝地的知名度,增強旅遊愛好者親臨這些宗教勝地的嚮往感。例如人們根據電視劇《西遊記》了解了火焰山、根據電影《少林寺》和《神秘的大佛》認識了少林寺和樂山大佛,通過觀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地藏菩薩的宣傳知道了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華山的特殊意義等等,這些都必然促進宗教勝地旅遊業的發展。
宗教文化對旅遊業發展的重要性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實。在日新月異的當代世界,一方面宗教產生的社會根源和認識根源在短期內不會從根本上消除,這就決定了宗教將在人類社會長時間存在;另一方面旅遊業又在我國正日益迅猛發展,因此,在旅遊業的發展中,要重視宗教旅遊資源的開發。總之,宗教旅遊資源的合理利用,對於增加旅遊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繁榮中國的旅遊事業將有著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