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發展問題論文摘要
❶ 畢業論文摘要怎麼寫題目:淺析中國會展旅遊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主要就是從國際會展旅遊的發展入題,然後談一下會展旅遊發展的前景,最後寫專為什麼要寫中屬國會展旅遊的現狀和發展,從哪幾個方面就可以了。我畢業的時候也是寫的會展方面的,這個很好寫的,只要意思基本能表達清楚都可以過。
❷ 關於旅遊產業的論文
我3000字
❸ 關於旅遊的論文3000字
城市旅遊圈競爭力研究
摘要:城市旅遊圈是旅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一個國家或地區來說,城市旅遊圈是否具有競爭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其旅遊業的生存和發展。因此,城市旅遊圈競爭力在國內外都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更多旅遊論文相關範文盡在top期刊論文網。
關鍵詞:旅遊論文
一、城市旅遊圈內部關系與競爭力要素優化
(一)城市旅遊圈內部關系類型分析。城市旅遊圈是由跨行政區域的不同城市組成的圈層結構,每個城市所在的行政區域都是一個獨立的利益主體。不同的利益主體意味著各城市之間必然存在博弈行為。博弈的結果則會使城市旅遊圈內部形成三種不同的關系模式:競爭、合作以及介入兩者之間的競合關系。
1、競爭關系。在以行政邊界為單位,考察地方政府政績,而不是以城市旅遊圈為單位考察區域旅遊整體競爭力的情況下,行政區經濟利益大於圈域經濟利益,各地為爭項目、爭資金等展開激烈競爭便在所難免。
2、合作關系。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下,具有地緣相近、人緣相親、經濟結構相似或互補的城市為了在激烈的全球角逐中增強自己的競爭力,在某一階段、某些方面採取類似「正和游戲」的合作戰略。
3、競合關系。在通常情況下,不同地方之間是一種「正和但可變的游戲」的競爭合作的關系。因為不同地方之間的利益目標不完全一致,它們之間的合作雖然能夠產生價值,但這個價值的總量是與合作的性質密切相關的。
(二)城市旅遊圈內部關系因素組合。城市旅遊圈內部各地區之間在博弈過程中到底是走向合作還是競爭,主要取決於以下幾個因素:一是合作能否創造額外價值。預期創造的價值越高,不同地區就越能選擇合作。如果預期創造的價值不多,不同地區就會考慮零和游戲的競爭策略,哪怕形成報復性的惡性循環也在所不惜;二是城市旅遊圈中核心城市(即領導者)的行為方式。如果核心城市的先發行為不僅能給自己帶來利益,同時也給城市旅遊圈帶來整體利益,它的先發行為雖然可能導致其他地區的直接利益損失,但如果這種先發行為帶來整體利益能夠給其他地區形成溢出效應(即間接利益),而間接利益又大於其他地區所遭受的直接損失,其他地區會選擇合作的態度接受核心城市的行為,而不採取對抗性競爭的方式;反之,如果核心城市的先發行為只給自己帶來利益,無法增加整個城市旅遊圈的整體利益,就會導致其他地區的對抗行為;三是帶領者之外的普通參與者的行為方式。在博弈過程中,為了增進自己的利益,核心城市以外的副中心城市或者其他普通城市也可以採取先發行動,這種行動同樣會給包括核心城市在內的其他地區帶來競爭和間接利益,並有可能讓這個先發行動者成為新的領導者。
二、武漢城市旅遊圈發展與旅遊競爭力提升
武漢城市旅遊圈是指以武漢為核心旅遊集散地,以孝感、鄂州為副旅遊集散中心,以黃岡、黃石、咸寧、仙桃、潛江、天門等城市為次級旅遊集散中心,即以武漢為首的城市體系為基礎,以武漢周邊100公里范圍內的多個旅遊景區為依託所組成的多層級的空間旅遊合作聯合體。這個聯合體能為遊客一次有效用的出遊活動提供足夠的產品供應。目前,武漢城市旅遊圈作為我國重要旅遊目的地的輪廓已初現。
(一)武漢城市旅遊圈內部關系分析
1、武漢處於絕對核心地位。2007年《湖北省統計年鑒》、《武漢市統計年鑒》的統計數據顯示:武漢城市旅遊圈9市2006年共接待海外旅遊人數48.8萬人次,其中武漢市2006年接待海外旅遊人數為41.2萬人次,其他8市僅有7.6萬人次,平均不到1萬人次。這說明武漢城市旅遊圈內,武漢處於絕對核心地位,其他各城市間海外旅遊者的流動並不活躍,武漢的國際旅客人數遠遠高於其他城市。在國際旅遊方面,武漢作為旅遊核心城市的輻射作用沒有很好的發揮出來,缺乏區域旅遊協調的帶動機制。
2、其他8城市處於均質狀態。根據武漢城市旅遊圈9個城市2006年旅遊統計數據,國內旅遊收入除排名首位的武漢與排名其次的黃岡之間的比值高達11外,其餘相鄰位次城市間的國內旅遊收入比值均在1~2.2。(表1)這表明武漢旅遊業的產業規模在9市中是鶴立雞群,而其他城市旅遊產業發展還處於均質狀態。這表明,城市圈內除武漢之外的各城市間,旅遊發展合作關系淡漠,旅遊發展缺乏層次性,結構較為鬆散。
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是:長期以來該旅遊圈內9城市的旅遊產業發展,都是依靠本市經濟發展水平,依據自己的旅遊規劃進行。各城市旅遊發展的均質狀態,使圈內各城市旅遊發展缺乏層次性,造成旅遊產業結構鬆散,難以形成統一的旅遊形象,影響了武漢城市旅遊圈的品牌建設及市場競爭力。
(二)提升武漢城市旅遊圈競爭力路徑研究
1、旅遊城市體系空間組織優化。發展武漢城市旅遊圈,首先應優化武漢旅遊城市體系空間組織。武漢城市旅遊圈按旅遊地域系統分解為以武漢為中心的一級都市旅遊區、以鄂州為中心的東翼城市旅遊和以孝感為中心的西翼城市旅遊副圈。
武漢是整個城市旅遊圈旅遊發展的增長極。我們首先要加快武漢旅遊集散中心的建立,發展都市旅遊,形成武漢都市旅遊區。以武漢這個增長極為中心,以長江黃金水道和京珠高速公路為區域旅遊拓展軸線,以點連線帶面,充分發揮出武漢作為一級中心旅遊城市所具備的輻射功能。
以鄂州為中心的東翼城市旅遊鏈,包括黃岡、黃石、咸寧和鄂州四個城市。其中鄂州是區域型旅遊中心城市。這4個城市在接受武漢旅遊輻射功能的同時,應加大彼此之間的旅遊合作,協調開發,構建武漢城市旅遊圈生態旅遊區。
以孝感為中心的西翼城市旅遊副圈,包括孝感、仙桃、天門、潛江等4個城市。其中,孝感旅遊經濟最為發達,為本區的旅遊中心城市。該區域旅遊資源豐富,但是城市化進程相對落後。因此,應首先加快城市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構建4城之間的交通網路,連手開發特色旅遊資源,形成武漢城市旅遊圈楚文化故里旅遊區。由此建立一個空間結構合理的旅遊城市網路體系,會大大加強圈內各城市間的社會經濟聯系,使旅遊合作在武漢城市旅遊圈的不同層面上合理開展,各利益主體的利益得以實現,必定將有力推動城市圈旅遊競爭力的提升。
2、政府主導,統一規劃,推進武漢城市圈旅遊一體化發展。湖北省、武漢政府是武漢城市旅遊圈發展的主導者。有關部門應在優化旅遊城市網路體系的基礎上,加快編制《武漢城市旅遊圈發展規劃》,協調各城市旅遊產業發展,建立良好的競爭合作關系。
3、加強旅遊精品建設,努力實現品牌形象一體化。武漢城市旅遊圈應增強整體吸引力,努力實現品牌形象一體化。武漢城市旅遊圈是一個整體,通過挖掘文化內涵來體現城市體系的特色,盡快形成武漢城市旅遊圈的統一品牌形象,編制出具有武漢城市旅遊圈特色的精品旅遊線路。
❹ 我國旅遊業的現狀分析論文應該怎麼寫
擬寫論文提綱來也是論文自寫作過程中的重要一步,
可以說從此進入正式的寫作階段。
首先,要對學術論文的基本型(常用格式)有一概括了解,
並根據自己掌握的資料考慮論文的構成形式。對於初學論文寫作者可以參考雜志上發表的論文類型,做到心中有數;
❺ 論文求助 淺析我國旅遊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我市旅遊業自「九五」以來,我市的旅遊業雖然取得了長足發展,但距離市委、市政府建設旅遊支柱產業,建成極具活力的區域性旅遊中心的要求來衡量,還有較大差距;與周邊地區旅遊業發展相比較,信用仍然比較滯後,豐富的旅遊資源還未能真正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筆者認為,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存在問題:
(一)、認識上不到位,建立政府主導型旅遊業發展機制還沒有真正形成
雖然市委、市政府把旅遊業作為「四大支柱」產業之一來定位,也成立了全市人文生態旅遊產業協調領導小組,但是還沒有引起各縣(區)和各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旅遊產業的發展還未列入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重要議事日程,如何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把產業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缺乏認真的調查研究,還沒有形成具體有效的政策導向和保障措施。旅遊業具有涉及面寬、關聯度大、帶動性強的特點,必須實施政府主導性發展戰略,才能夠突破體制局限,取得持續快速發展。實踐證明,凡是政府主導有力,各級各部門配合緊密的地區,旅遊業發展就快、效益就好。例如,寧夏、銀川市的旅遊業發展就是典型的例子,由於銀川市政府主導有力,成立了跨區域、跨行業的「西北風情」旅遊聯合會,打出了大聯合、大開發、大市場的路子,近年來在西部地區異軍突起,收益頗豐。從我市的現狀看,有的縣對旅遊產業定位不明確,管理體制不順,機制不活,缺乏必要的辦公場所,個別景區(點)連工作人員的工資都無從保障,出現「抱著金飯碗到處討飯吃」的現象。大旅遊、大產業、大市場的觀念在各級領導層還沒有真正樹立,建立政府主導型旅遊業發展機制多是喊在嘴上,寫在文件上,卻沒有落實在行動上。
(二)、規劃不到位,基礎設施建設缺乏科學性
旅遊發展規劃是實現旅遊業「六大」要素開發建設、協調發展的綱領性文件。而目前我市還沒有統一的全市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正在編制之中),這樣勢必在指導旅遊資源開發、基礎設施建設和配套服務功能完善方面缺乏指導性和科學性。造成盲目建設、重復建設,既浪費了資金又破壞了景區(點)整體形象,甚至造成生態破壞、資源浪費的現象。就我市目前而言,七縣(區)均沒有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有的龍頭景區在區域旅遊業發展規劃上也不完善,缺乏科學的論證。縣(區)之間,各自為戰,沒有把資源的整合開發納入全市、全省乃至周邊地區的大格局中來考慮。制定全市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和縣域發展規劃刻不容緩。
(三)、宣傳不到位,旅遊產品的知名度不高,市場開拓緩慢
在整合市內旅遊資源,推介旅遊精品線路,進行整體聯動,宣傳促銷上缺乏理性的分析和認真研究。僅靠參加外省區舉辦的推介會、交易會等進行簡單的散發材料式的宣傳是很多不夠的,各縣(區)景點在宣傳上各自為戰、形不成合力,宣傳手段簡單、科技含量代低,使有限的資金,沒有發揮最佳的效益,形不成握昆拳頭、突出特色、一舉成名的效果。加之旅遊宣傳促銷相對投入資金大,我市財政有比較困難,僅靠政府主導出資開展全方位的宣傳活動,只是杯水車薪。「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市場運作」的宣傳機制在我市還未形成,造成在宣傳促銷上資金短缺乏、力度不大、科技含量不高、手段單一,覆蓋面不廣,市場開拓緩慢。以致很具有競爭力的特色旅遊產品市場佔有率低、形不成買點、知名度不高。
二、發展措施:
(一)、精心編制全市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
旅遊業發展規劃是指導區域旅遊業持續、協調、健康發展的綱領性文獻,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本要求。只有在總體規劃的指導下,才能實現旅遊資源的永續利用和可持續發展。一是要突出以人為本的理念。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使旅遊「食、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合理配置、協調發展,以有利於提高國民素質,有利於推進民族文化傳播為出發點,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在設施配套上,體現人性化特色和細微服務,使集體主義、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二是要突出可持續發展。旅遊資源的永續利用和可持續發展是規劃要體現的重要一環,要處理好人文資源與自然資源、文化文物與生態環境的保護與開發利用的關系。堅持「合理開發與保護利用」並重的原則,在開發中保持、在保護中開發、在利用中提升社會經濟效益。三是要體現特色、發揮比較優勢。通過對旅遊資源的普查,要重點突出我市「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壟斷性資源,以全力建設道源聖地崆峒山、西王母降生回中山、伏羲誕生地古成紀、神州祭祀古靈台、帝王祭天上下田寺和百萬畝農業生態梯田以及皇甫謐陵園為重點,發揮資金的集約性作用,整合資源,塊帶結合,塊帶結合,打造精品產品,力爭在較短的時期內,實現「一條龍」布局的騰飛。
(二)加強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全力培育精品產品
要把跑項目、爭項目、立項目作為提升旅遊景(區)點檔次,完善配套服務功能,推動建設精品旅遊產品的重要途徑,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精神,狠抓項目建設。一是要加快旅遊項目庫建設。按照區域旅遊業發展規劃,緊緊抓住國家投資導向,篩選一批具有帶動性強、關聯度大,具有開發前景和一定基礎條件的大項目,調研論證搞好前期工作,建立起市縣(區)旅遊基礎設施項目庫。積極向省、國家有關部門推介。目前我市要緊緊抓住國家旅遊局實施紅色旅遊的投資導向,加快論證申報紅色旅遊項目,抓住省政府實施「隴東交通會戰」的機遇,加快申報旅遊景區(點)斷頭路的項目,提高景區(點)的可進入性。二是大加招商引資力度,建立多渠道投融資機制。旅遊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僅靠政府投資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建立起「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規范管理」的籌資機制,按照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原則,採取出讓所有權、出上經營權、實行股份制等多種形式,吸引外資和民營經濟參與旅遊資源的開發建設。目前,首先制定全市統一的政策導向,其次要篩選擬定招商引資和民營經濟開發建設項目庫,再次要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吸納社會資金參與建設。三是要提高文化內涵,培育精品產品。旅遊景點的建設和產品的開發,要注重文化內涵,彰顯地域特色,要樹立「文化是旅遊的靈魂」的觀念,融文化寓景點、產品之中,增強景點和旅遊產品的生命力。如我市崆峒文化、西王母文化、皇甫謐文化、積淀深厚、源遠流長,可成立崆峒文化研究會、崆峒武術學校、西王母文化研究會、皇甫謐文化研究會等形式,加強對區域文化的挖掘整理,提高旅遊景區(點)的文化含量,以文化的提升與傳播推動產品上檔次、上水平。
(三)、多方協作,強化宣傳,努力提高平涼旅遊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宣傳推介是提高旅遊產品知名度和美譽度的重要手段,是推動旅遊經濟產業實現文化傳播和經濟繁榮的重要載體。在對外宣傳上要堅定不移地堅持「大力發展入境旅遊,規范發展出境旅遊,全面提升國內旅遊」的方針,按照「穩近拓遠,細分市場,整體聯動,重點突破」的營銷理念,努力開拓三大旅遊市場。
一是要細分市場,有的放矢,集中資金,重點突破。要認真研究分析主流客源市場,瞄準目的,有的放矢,集中有限的資金全力突破主流客源市場,力求發揮較大的效果。可以採取在我市主要旅遊景點、賓館(飯店)和旅行社,對來平遊客進行綜合問卷調查,分析主流客源市場,了解接待服務方面存在的不足之處,做到掌握客源市場,瞄準主攻方向有的放矢量,全力開拓主流客源市場。二是要創新理念,提高手段,多方聯合,整體推進。要採取跨行業聯合,跨區域聯合等多種形式,創新宣傳促銷理念;製作裝幀精美、文化涵量豐富、科技含量高的宣傳畫冊、光碟和富有地方特色的工世品、紀念品。目前重點要藉助全省旅遊重點宣傳規劃和「西北風情」旅遊聯合會提供的宣傳平台,採取電視、媒體、節會網路等多種形式,整合市內旅遊產品,瞄準市場,提高手段,集中資金重點突破,力求在主流客源市場取得轟動效應。三是要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市場運作。旅遊市場和宣傳推介要堅持「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市場運作」的方式,這樣既作到了主題突出、內容豐富,也達到了資源區享、效果顯著的目的。要能夠把有限的資金集中起來使用,發揮資金的使用效率。
(四)、實施依法治旅,全面提升旅遊綜合素質
旅遊業是關聯度高的新型經濟產業,要實現健康有序快速發展,必須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營良好的旅遊環境,努力實現經營有序,市場良好的格局。
一是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旅遊業發展有利於傳播祖國優秀文化,提高民國素質,要通過旅遊這個載體,全面提升服務質量,通過文明服務,優質服務,人性化服務和細微服務,提升全行業的文明程度。通過豐富多彩的旅遊活動,滿足遊客的根本利益。二是樹立環境意識。旅遊就是環境,旅遊就是服務,環境是旅遊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要正確處理好營造環境與保護發展的關系,通過保護環境推動發展,通過發展更好的保護旅遊環境,促使建立優美環境、優質服務、優良秩序的行業風尚。三是要誠信經營,依法規范市場秩序。通過大力開展市場整頓、大力宣傳行業法規,在全行業推動「守法誠信經營」活動,倡導誠信經營、遊客明白消費、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達到「秩序、質量、環境、效益」的雙豐收。四是要加快人才培訓,提高旅遊隊伍整體素質。旅遊人才是旅遊業發展的基石,而高級旅遊管理人才就更是旅遊業發展的中流抵柱。要通過參加舉辦各類形式的培訓班,加大對旅遊服務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努力提高現有旅遊隊伍人員素質,並通過多種方式引進人才,提高旅遊業管理水平,以適應大旅遊、大市場、大開發、大發展的需要。
❻ 河南旅遊業發展前景論文摘要
這個很簡單啊,我可以給你完成。首先要審清題目,確定中心,選擇材料 論文提綱是寫好作文的基礎,編寫作文提綱要按照寫作文的三個順序:審清題目、確立中心,選擇材料來進行。
❼ 求一篇關於山西旅遊業發展的論文。要有摘要的那種。小弟不知道該從哪裡下手。
你好
循環經濟下的山西旅遊業發展研究
摘要:介紹了循環經濟及其對旅遊業的意義,分析了山西旅遊業的現狀及存在的問
題,對山西省旅遊發展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循環經濟;旅遊業;可持續發展;山西省
旅遊活動已經成為人們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旅遊業發展的
早期,旅遊業素有「無煙工業」之稱。伴隨著旅遊業在世界范圍內的迅速
發展,很多地方的旅遊資源被無節制、無規劃地開發,給環境造成了重大
的影響。循環經濟倡導以環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資源實現經濟活動的
生態化,改變旅遊發展「重開發、輕保護、重經營、輕管理」的傳統模式,這
種要求與以旅遊資源為依託的旅遊業發展是一致的。對於旅遊資源豐
富、環境脆弱的山西來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循環經濟理論
1.1循環經濟的內涵與原則
循環經濟是一種生態經濟,是一種「促進人與自然協調與和諧」的經
濟發展模式,它應用生態學原理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在經濟活
動中把資源看成是一個不斷循環利用的系統,從而使經濟活動對自然環
境的負面影響降到極限。它是按照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流程對物資
和能源進行利用的,實現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的能源利用方式,是一
種與環境和諧發展的模式。
循環經濟在實施過程中遵循3R原則:一是減量化(Rece),這一原
則針對的是系統輸入端,目的在於減少進入生產和消費過程的物質流
量,遏制資源消耗的線性增長,從源頭上節約資源使用量和減少污染物
排放。二是再利用(Reuse),這一原則針對的是系統的過程性,旨在提高
產品和服務的利用效率,減少一次性用品的污染量;三是再循環
(Recycle),這一原則針對的是系統的輸出端,它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
後重新變成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加入到新的生產循環中。通過發展循環
經濟貫徹3R原則,必將使以更小的自然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達到預期
的目標,逐步建立起社會福利水平的節約型社會,並由此保證經濟與環
境的和諧,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最終生態環境也將與社會實現
可持續發展。
循環經濟的具體實現體現在經濟活動的3個重要層面上,分別通過
運用3R原則實現3個層面的物質閉環流動。這3個層面分別是企業層
面(小循環),即通過推行清潔生產,減少生產和服務中物料和能源使用
量,實現廢棄物排放的最小化;區域層面(中循環),通過企業間的物質、
能量和信息集成,形成企業間的代謝共生關系,建立生態園區;社會層面
(大循環),即通過廢棄物的再生利用,實現消費過程後物質與能量的循
環。
1.2循環經濟對旅遊業的意義
當今世界各國把發展循環經濟、建立循環型社會看作是實施可持續
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和實現方式。而循環經濟的理論思想非常切合旅遊
的實踐屬性和發展要求,因此,在旅遊業內積極有效地發展循環經濟意
義重大。
旅遊資源屬於人類共用的自然、社會資源,其開發利用應該在可持
續發展的思想指導下,融入循環經濟的原則對旅遊資源進行系統地、綜
合地開發與保護,並將其與旅遊的可持續消費融為一體,發展旅遊循環
經濟,可以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資源利用率,倡導綠色旅遊、綠色消費,增
強了產品的科技含量,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構建效益最大化和代內、代際、區際的公平發展,最終實現旅遊的可持續發展(見圖1)。
山西省旅遊業的發展也應在循環經濟理念的指導下,進行旅遊資源
的開發與保護,實現社會、經濟和環境的「三贏」。
2山西省旅遊業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1山西省旅遊概述
山西省地處黃河中游,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是我國旅遊資
源最為富集的省份。幾千年的歷史長河給這片黃土地留下了豐厚的文化
積淀和歷史遺存,山西省現存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71處,佔全
國的11.5%,位居第一。自然風光也很秀美,全省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5
處,國家級森林公園18處。
「華夏古文明,山西好風光」是對山西旅遊的高度概括,旅遊資源深厚
豐富。但是,山西旅遊業落後於全國。20世紀90年代以後,與全國各省、
市、自治區、直轄市相比,無論從海外遊客接待人數還是從旅遊外匯收入
看,我省旅遊業均在第25位~27位之間徘徊,而且呈下滑趨勢。1999年
山西旅遊業收入66.4億元,全國排名第23位;全省接待海外遊客
137785人次,排名第28位;全省創匯4256.83萬美元,排名第21位。從
表1也看出,在中部六省的國際旅遊收入中我省也是靠後的。因此,在旅
游業蓬勃發展的今天,山西應結合自身情況,以循環經濟理念為指導,在
發展的同時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2.2山西旅遊存在的問題
2.2.1旅遊循環經濟意識不強
在旅遊發展中,傳統經濟發展模式依然佔主導地位。在傳統經濟
中,人們高強度地開發資源和能源,在生產和消費過程中又把污染和廢
物排放到環境中去,對資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如,一部分
熱點旅遊區,水體污染、空氣質量下降、局部生態環境受到破壞、旅遊資源
受到損害。
2.2.2旅遊開發及發展過程不合理
旅遊開發、發展過程中由於其資源導向性比較強,人們只注重對現
有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毀林建賓館、旅店、寺廟及人為景觀。缺乏生態意
識,在破壞環境的同時,破壞了旅遊環境的整體美和文物景觀的原始文
化內涵。在旅遊開發過程中只注重短期經濟效益,規劃不合理,盲目建
設,使得一些人文景觀重復建設,既破壞了環境又造成了資源浪費。如對
《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的籍貫考察不詳,使得山西省內在清徐等地建了
多個「三國城」等旅遊觀光建築,資源浪費可見一斑。
2.2.3忽視旅遊環境容量的有限性
現代旅遊濃烈的商業氣息和擁擠的客流,對山川、森林、民俗等造成
了破壞,每年的幾個「黃金周」使主要旅遊景點不堪重負,大部分景區為增
加經濟收入都沒有嚴格控制遊客的數量,造成資源過度利用。
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近幾年來遊客數量以驚人的速度增
長,每次黃金周旅遊預報中,平遙幾乎都處於一種超飽和的狀態。2004年
9月下旬第四屆平遙國際攝影節剛結束,又迎來「十一」黃金周,在經濟利
益驅動下,有關部門不僅沒有對古城牆加以維護,也沒有對遊客數量有
所限制,純屬粗放式、掠奪性經營。
2.2.4旅遊業發展水平低
旅遊業內部以「食、住、行、游、購、娛」6個產業為核心,而山西省每逢
黃金周,往往出現遊客多而服務、設施跟不上。食、住這兩大產品直接影
響著旅遊業的發展。
2002年末,全國有星級酒店8880家,五星級酒店175家,四星級酒
店635家,三星級以下8070家,主要分布在廣東、浙江、北京、上海、江蘇
等地。而山西的星級酒店共有220家,僅佔全國的2%;五星級為空白;四
星級16家,佔全國的3%;三星級以下204家,佔全國的3%。相比廣東省
東莞市每個鎮都有一家五星級酒店。由此可看出,山西旅遊業的發展水
平之低。2002年末山西省與部分省份星級酒店數量見表2。
山西省旅遊業發展水平低,還存在「景點留不住客,遊客花不出錢」的
狀況。2002年山西國內旅遊人次在全國排第16位,而國內旅遊收入卻排
第22位。遊客在山西的平均天數和人增多消費額不僅低於北京、上海等
旅遊發達省市,而且與周邊省份也有很大的差距。其主要原因就是山西旅
游業發展大多局限於旅遊資源本身的初級開發,對旅遊資源的文化價值、
商業價值挖掘不夠;旅遊產品單一,大多為依託人文景點的傳統觀光旅遊,
生態旅遊、休閑度假旅遊、會展旅遊等新型旅遊品種開發滯後,旅遊業的
帶動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3循環經濟理念在山西旅遊發展中的應用
3.1社會層面
社會層面(大循環),即通過廢棄物的再生利用,完成消費過程後物
質與能量的循環。
要求政府引導,經營者和公眾共同參與,促進旅遊循環經濟理念的實
現。加強法制建設,促進旅遊資源開發有序進行,是發展旅遊業循環經濟
的重要前提。目前,急需在部門規章的基礎上,加快制訂必要的循環經濟
法規,通過法規對循環經濟加以引導和規范,堅決杜絕短期行為和急功近
利的現象出現。全國人大已於2002年6月29日通過《清潔生產促進法》
並於2003年1月1日起實施。這是從法律上促進我國循環經濟發展的
良好開端,但還不夠,還應加快步伐,形成我國循環經濟發展的法律框架
體系,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將循環經濟落到實處,而不至於僅停留在概念
之上。
3.2區域層面
區域層面(中循環),即通過企業間的物質、能量和信息集成,形成企業間的代謝共生關系。
區域層面發展循環型旅遊業,是通過建立相對完整的生產和消費的
循環體系,以3R原則為指導,在一定區域范圍同相關產業的各個領域形
成產業鏈,實現共享資源,以提高利用率。
一個地方的旅遊業是與其所處區域的旅遊業緊緊聯系在一起的,一
榮俱榮,一損俱損。山西旅遊業要打破地域界線,淡化行政界限,加強縣與
縣之間、市與市之間、省與省之間旅遊線路的連接與貫通,加強區域合作,
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客源互送。並且各市、縣旅遊局要從發展大旅遊角
度著想,防止近距離重復建設,確實做到資源共享和客源共享。
同時,還要發揮各區域的資源優勢,通過區域聯合的方式把區域內的
生產、消費、廢氣物處理和區域管理統一組織為循環利用網路系統。以預
防污染和提高利用率為出發點,以物質循環流動為特徵,實現山西旅遊
可持續發展為目標,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染物排放。
3.3企業層面
企業層面(小循環),即通過推行清潔生產,減少生產和服務中物料
和能源使用量,實現廢棄物排放的最小化。
要求飯店經營者、遊客以循環經濟的理論來規范自己。如,在旅遊企
業推行保護性開發,生態旅遊、物質循環利用、清潔生產、綠色消費,減少
對資源的破壞,減少產品和服務物質和能源的消耗,將單位旅遊產品和旅
游服務的各項消耗和污染排放限定在標准許可的范圍之內,使旅遊企業
內部的資源綜合、循環利用。
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之中,旅遊業內部以「食、住、行、游、購、娛」6個產
業為核心,將彼此關聯的生態產業鏈組合在一起,形成產業集群,通過對
旅遊產品提升、產業結構的調整、產業鏈延伸和耦合來體現循環經濟的
「3R」原則(見圖2)。
4結語
旅遊在發展初期被譽為「無煙工業」,但並非無污染。山西這樣一個
環境特殊的省份,如何解決惡化趨勢,並使旅遊資源得到更好的利用,是
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在循環經濟指導下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就是很好
的途徑,這對山西旅遊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佘可文.關於加快山西旅遊資源開發的對策研究[J].生產力研究,
2002(1):84-85.
[2]韓小平,佘可文.山西省旅遊系統初探[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
報,2007,19(4):49-52.
[3]高麗敏,陳興鵬,拓學森.循環型旅遊經濟發展的新思路[J].地域研
究與開發,2006,25(4):89-93.
[4]王利朋,李茂青.淺議循環經濟理論下桂林旅遊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J].嘉興學院學報,2007,19(2):40-42.
[5]鄧學芬.四川旅遊業循環經濟體系的構建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
2007,35(15):4699-4720.
[6]明慶忠.旅遊循環經濟發展的新理念與運行的系統模式[J].雲南師
范大學學報,2006,38(5):58-62.
[7]劉秀英,張小明.山西旅遊業發展現狀分析[J].生產力研究,2005
(8):175-176.
❽ 旅遊產業的發展之路 600字小論文
要使抄用規范化的名詞術語,不襲用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新術語或尚無合適漢文術語的,可用原文或譯出後加括弧註明原文。
6、除了實在無法變通以外,一般不用數學公式和化學結構式,不出現插圖、表格。
7、不用引文,除非該文獻證實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8、縮略語、略稱、代號,除了相鄰專業的讀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現時必須加以說明。科技論文寫作時應注意的其他事項,如採用法定計量單位、正確使用語言文字和標點符號等,也同樣適用於摘要的編寫。摘要編寫中的主要問題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現引文,無獨立性與自明性;繁簡失當。
❾ 求金秀旅遊業的發展 論文,1500~2000字,有大概兩百字的摘要,不要百度的那些好多年前的
如果你能提供一些貴地旅遊發展現狀方面的資料,也許我可以幫你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