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旅遊的融合發展研究

旅遊的融合發展研究

發布時間: 2021-02-19 01:54:38

㈠ 如何實現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

推動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推動兩個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重要途徑,尤其在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背景下,進一步推動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是進一步強化融合即是發展的理念。一方面,根據旅遊市場的需求,通過對文化資源、文化遺產和文化傳統進行深入的挖掘、整理和開發利用,融入到旅遊產品和服務當中,讓遊客在不斷體驗、感受和認知不同文化的過程中傳播文化,有利於推動旅遊目的地文化的交流和價值的實現,擴大文化影響力,增強文化軟實力。另一方面,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旅遊產業的融合,是實現旅遊產業提質升級的必然選擇,只有將提升文化內涵貫穿到旅遊發展的全過程,實現景點外觀和文化內涵的統一,才能使旅遊產業更具生命力、吸引力和競爭力。

㈡ 「旅遊+」到「+旅遊」融合創新怎麼做

如果說「旅遊+」體現的是旅遊業尋求與相關產業相融發展的努力,那麼「+旅遊」,則是其他產業與旅遊業的主動融合、合力聯動。據權威機構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旅遊」的核心,要明確產業與旅遊的關系,抓住產業的「產」,才能立旅遊的「業」,產業是根本,旅遊應時而變。「+旅遊」絕不僅僅是「產業+旅遊」的簡單疊加,而是一種產業化程度的提升,是多方面、多范圍的產業重塑與再造。
通過「+旅遊」的方式,產業休閑、會議、交流與溝通的圈層化平台構建了起來,從產業生產到商務觀光、酒庄休閑、健康運動、文化體驗等旅遊新興業態的不斷衍生,培育出產業內容新增長點。「+旅遊」具有非常強的消費者教育和潛在消費者培育的功能,突破狹義的產業受眾市場,通過農業、親子、婚慶、節事、溫泉、養生、營地等衍生旅遊產品開發,會吸引很多有特殊興趣愛好的非相關產業型人群聚集。
最後提醒,真正好的旅遊產品、服務和體驗應該是從產業內部生長出來的,旅遊創意策劃應該也是宛若天成,而不只是應一時之需而臨時拼盤端出來的混搭。

㈢ 農旅融合發展新模式探尋研究

休閑觀光農業的發展,延長了農業生產鏈條,促進了城鄉經濟的優勢互補和產業聯動,搭建起城鄉之間文化流動的通道
休閑觀光農業,載體是農業,落腳點是優美的都市現代農業景觀,而支撐其發展的動力在於新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
一方面,作為城市功能區的一部分,地處城市近郊的休閑觀光農業,為城市居民提供了親近自然、放鬆身心、體驗農事、尋找文化記憶的場所;另一方面,休閑觀光農業也串起了新型城鄉關系的新紐帶。作為立足農村、面向城市的新興產業,它的發展延長了農業生產鏈條,促進了城鄉經濟的優勢互補和產業聯動,解決了耕地保護,糧食安全、生態環境治理等難題;同時,使城鄉居民在歷史與現代文明、都市文化和農耕文化的交流碰撞中搭建起城鄉之間文化流動的通道。

其模式包括:

一、田園農業旅遊模式

即以農村田園景觀、農業生產活動和特色農產品為旅遊吸引物,開發農業游、林果游、花卉游、漁業游、牧業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題旅遊活動,滿足遊客體驗農業、回歸自然的心理需求。 田園農業旅遊主要包括田園農業游、園林觀光游、農業科技游、務農體驗游幾種模式。

比如田園農業游示範案例——上海孫橋現代農業觀光園,上海孫橋現代農業開發區本著「國外先進農業與中國農業接軌,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前瞻性發展理念,重點發展六大主導產業: 以蔬菜、花卉為主體的種子種苗產業;以綠色蔬菜、食用菌、花卉為主體的設施農業產業等,主要園區有玻璃溫室、水災種植區、育苗溫室、瓜果園、農業展覽館、嘉愛寵物樂園等,來到孫橋現代農業園區,不但能夠領略到農業生產高科技,還能在桔子成熟期間參與這里的桔子採摘活動。

漫步在桔園內即可感受大自然清新的氣息,又可分享收獲的喜悅。

二、民俗風情旅遊模式

即以農村風土人情、民俗文化為旅遊吸引物,充分突出農耕文化、鄉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開發農耕展示、民間技藝、時令民俗、節慶活動、民間歌舞等旅遊活動,增加鄉村旅遊的文化內涵。 最典型的就是傣族的潑水節,潑水節不僅僅只有潑水,還包括了很多其他的內容,比如文藝表演、丟包等活動,「丟包」是傣族未婚青年的專場游戲,「包」是象徵愛情的信物,丟包丟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悄悄交流感情了。

趕擺也是潑水節的主要項目之一,趕擺場一般設在江河岸邊平闊之處或田壩中央,場邊置高升架,有專門用來燃火花和放火飛燈的場地。

三、村落鄉鎮旅遊模式

以古村鎮宅院建築和新農村格局為旅遊吸引物,開發觀光旅遊。

比如位於安徽合肥巢湖經濟開發區的三瓜公社,按照「一村一品」和「一戶一特」的思路進行產業規劃,重點打造了南瓜農特電商村、冬瓜民俗文化村、西瓜民宿美食村和印象半湯度假村,開發茶、泉、農特、文化四大系列一千餘種半湯優質農特產品,建設各類產品基地,通過各類專業合作社促進農特產品產業化發展,讓村民足不出戶把產品賣向全國,形成了以農特產品種養、生產加工、電商物流、餐飲住宿、休閑旅遊為主,三產融合發展的「三瓜公社」新模式。

四、休閑度假旅遊模式

依託自然優美的鄉野風景、舒適怡人的清新氣候、獨特的地熱溫泉、環保生態的綠色空間,結合周圍的田園景觀和民俗文化,興建一些休閑、娛樂設施,為遊客提供休憩、度假、娛樂、餐飲、健身等服務。

比如位於湛江市東海岸的破頭區龍頭莫村的湛江炭療理休閑山莊,分炭樂區、旅業區、旅遊餐飲區、炭燒烤區、垂釣區和炭文化展示區6個功能區。 炭療理休閑山莊主要是以高溫度燒炭過程炭窯余留的遠紅外線、負離子、純氧熱能對人體有益的物理作用,刺激皮膚出汗,促進人體和細胞新陳代謝。

五、科普教育旅遊模式

利用航天農業科普教育基地、農業觀光園、農業科技生態園、農業產品展覽館、農業博覽園或博物館,為遊客提供了解農業歷史、學習農業技術、增長農業知識的旅遊活動。 比如英國EDEN伊甸園,植物展示+科研教育+特色活動,通過環境再生,建造一個與世隔絕的人間"伊甸園"。

這里目前匯集了幾乎全球所有的植物,超過4500種、13.5萬棵花草樹木在此是一個集科學與娛樂為一體的博物館,不僅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的場所,還是一個開展生態教育的天然課堂。 通過它,人們可以了解更多的生物學信息,它是後工業時代環境再生的絕佳範例。

六、農家樂旅遊模式

即指農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產的農產品及周圍的田園風光、自然景點,以低廉的價格吸引遊客前來吃、住、玩、游、娛、購等旅遊活動。

七、回歸自然旅遊模式

利用農村優美的自然景觀、奇異的山水、綠色森林、靜盪的湖水、發展觀山、賞景、登山、森林浴、滑雪、滑水等旅遊活動,讓遊客感悟大自然、親近大自然、回歸大自然。 鄉村經濟發展到今天,不再是一種簡單的經濟活動,而是通過農旅融合,發展成為一種兼顧有物質生產和精神層面的休閑活動,農旅融合也不僅是單一的固定模式,而是有主有次各有特色,在專攻的基礎上相輔相成。

㈣ 如何實現城市與旅遊業的融合發展

1、城市建設應充分考慮綜合旅遊功能,打破城市與旅遊簡單的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將城市本身作為一個大旅遊景區和產品,貫徹「城市即景區,景區即城市」的發展理念。
以旅遊者需求為導向統籌公共服務資源,從而推動整個城市的旅遊化發展。旅遊公共交通體系建設,不僅體現在城市之間、區域之間的大交通,更體現在市內綜合交通體系之間的連接便利性;信息化升級北京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完善旅遊安全預警、救援體系。通過一系列扎實的措施,促進城市環境建設功能化、城市基礎設施景觀化、城市文化氛圍鮮明化、城市旅遊服務體系配套化。
2、以大旅遊觀念為指導,拓展旅遊產業融合的廣度與深度。
構建一批會展旅遊、文化創意旅遊、鄉村旅遊、旅遊裝備、旅遊在線服務等品牌企業,遴選「北京旗艦旅遊企業」進行扶持與培育;加大旅遊投融資力度,促進旅遊企業的成長,大力推進開發符合北京城市發展和旅遊發展總體定位的引擎性旅遊項目建設;引領旅遊產業向現代服務業的轉化,推進智慧旅遊;建立市場互育機制,提升北京旅遊產業國際化水平。鼓勵大型旅遊企業、著名旅遊管理公司和知名旅遊品牌適時實現跨國經營、連鎖經營與品牌輸出,吸引酒店企業、旅行服務企業、郵輪公司等在京設立跨國公司總部。
3、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它不僅傳承城市的歷史感,而且是延續城市生命的關鍵,旅遊與文化的相互滲透是城市與旅遊融合發展的深層次形式。
要不斷挖掘北京的城市文化、標志性建築、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繁華商業街區、奧林匹克公園等旅遊資源,形成京味特色文化旅遊產品和創意旅遊產品;將北京胡同游和老北京深度體驗與社區參與緊密結合,形成不受行政地域限制、旅遊與居民生活就業協調發展的民俗旅遊片區;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國際水準的創意產業園區,形成新的旅遊景觀。
4、大力實施旅遊全球營銷戰略,
全方位打造北京作為國際高端旅遊目的地的形象,加強城市旅遊形象宣傳推廣;以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總部落戶北京為契機,著力構建國內外旅遊城市聯盟體系,發揮旅遊對城市發展、對遊客服務的促進作用,促進城際、區域、國際旅遊產業的互動;強化北京旅遊品牌建設,在長城、故宮等北京旅遊要素知名品牌的基礎上,選擇奧運公園、798、什剎海、三里屯、秀水街等新的北京旅遊知名品牌,形成質量可靠、能代表北京形象的旅遊要素品牌;挖掘、利用城市營銷新媒體,藉助社會化媒體開展口碑營銷。
5、改善自然環境,實施動態監測、信息公開、數據共享、區域聯合治理;改善社會環境,探索建立與當地社區聯合共管的經濟運行機制,使當地社區成為真正的主人;改善旅遊市場環境,建立協調聯動、齊抓共管的旅遊執法體制;改善政策環境,完善北京旅委的綜合職能,積極爭取有利於入境旅遊便利化的政策,爭取免稅和退稅政策試點;改善人才環境,鼓勵在京院校開設旅遊城市管理、城市營銷、國內外旅遊城市比較研究等相關課程,在條件成熟的院校可以新增旅遊城市管理本科或研究生專業,以滿足對高層次、專業化旅遊城市管理人才的需求。
選自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本文系北京社科基金項目「北京建設國際一流旅遊城市研究」〔項目號:11JGC103〕的階段性成果

㈤ 如何實現文化與旅遊的深度融合

推動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推動兩個產業轉回型升級提質增效答的重要途徑,尤其在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背景下,進一步推動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是進一步強化融合即是發展的理念。一方面,根據旅遊市場的需求,通過對文化資源、文化遺產和文化傳統進行深入的挖掘、整理和開發利用,融入到旅遊產品和服務當中,讓遊客在不斷體驗、感受和認知不同文化的過程中傳播文化,有利於推動旅遊目的地文化的交流和價值的實現,擴大文化影響力,增強文化軟實力。另一方面,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旅遊產業的融合,是實現旅遊產業提質升級的必然選擇,只有將提升文化內涵貫穿到旅遊發展的全過程,實現景點外觀和文化內涵的統一,才能使旅遊產業更具生命力、吸引力和競爭力。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