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山景區旅遊產品
Ⅰ 福建閩侯有什麼特產和景區啊
閩侯縣名勝古跡甚多,旗山、雪峰寺、五虎山、十八重溪、曇石山文化遺址等名聞名遐邇。有閩台古文化搖籃的曇石山史前文化遺址,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十八重溪,有與福州鼓山齊名的旗山,有南方叢林第一的雪峰崇聖禪寺,以及三疊井等多處旅遊勝地。 閩侯縣自然資源豐富,盛產橄欖、龍眼、荔枝、柑桔等名果。橄欖、柑桔、龍眼、荔枝四大名果蜚聲海內外,其中橄欖最為珍貴,素譽「八閩珍果」。柑桔遍布閩江兩岸,素享「閩江桔子紅」之譽。尚干單腳蟶、峽南鳳尾魚、南通銀魚、侯官河鰻素稱「水中四珍」。
Ⅱ 鼓山磨溪景區有什麼特色
磨溪景區位於福州市鼓山東側快安村。原名龍溪,發源於鼓山,因水源豐專富,清屬道光年間全盛時沿溪處處磨坊,故名「磨溪」。
溪水時而曲折迂迴,時而直瀉而下。「人在石上走,水在石下流」。溪中大大小小岩石,被溪水沖刷得乾乾凈凈,不停的流水隨著不同落差,發出各種響聲,有琴聲、鑼聲、鼓聲等。尤其龍潭深邃,水色透明,泉水從高處落下,響聲更加清脆。
順溪進山,兩山對峙,東邊山上高山寨和茶園像是世外人家。對岸溪中一岩石宛如一頂紗帽,其上一棵榕樹,枝葉茂盛,叫「紗帽潭」。東邊另一條小溪,泉水不斷地從高山寨流下,經過重重疊疊岩層,構成優美的畫面。磨溪西側,路旁有一組岩石構成的山洞,上刻「龍溪古跡」。洞口上方刻有「無為而成」。
橫穿過磨溪,一條小路可上山坡,路旁一塊岩石像青衣學士拱手溪邊,岩石上刻著「南宮拜石」。溪旁還保留一塊磨盤石,這是從前放水輪車的地方。後來這里修起了攔水壩,成為一個小水庫。
如今,磨溪已成為福建省最成熟的戶外自然岩壁攀岩場,可以說,福州磨溪景區是全國為數不多的成熟天然攀岩場所。
Ⅲ 鼓山有什麼好玩的
說到福州,就不能不提及鼓山。早在東晉時期,福州民間就流傳「右旗左鼓,八閩二絕」的風水之說,這左鼓即指鼓山,聳立於福州市東郊、閩江北岸,總面積約48平方公里,分為鼓山、鼓嶺、鱔溪、磨溪、鳳池白雲洞五大景區。
自宋朝至今皆為游覽勝地,鼓山就是福建省「十佳」風景區之一。它與福州旗山遙遙相峙,重巒疊嶂、終年蒼翠,山上處處有奇岩,峰峰有洞府,風光旖旎,主峰海拔900多米,對福州風水中佔有相當重要的的地位。
鼓山之「鼓」意義非常鼓山為作福州的青龍山,自有神奇之處,由其頂峰有一如鼓巨石而得名。相傳這支鼓是天上的擂鼓將軍為了鎮住惡龍特地留下的。每當風雨交加,石鼓便有簸盪之聲,那就是鼓將軍在鼓山頂面對海上龍王進犯而擊鼓,號召三軍准備戰斗。
鼓,在易經中為震、為東方。易經雲:震者亨。震來,笑言啞啞。震驚百里,不喪匕鬯。其意思是重雷發向,千里傳聲,有驚無險之象,亦有變動之意。易經《震卦》象徵震動的鼓聲:可致亨通。當驚雷鼓動的時候,天下萬物都感到恐懼,然而君子卻能安之若素,言笑如故;即使雷聲震驚百里之遙,作為君子卻能做到從容不迫,表示大丈夫威武不能屈,所以能成就大事。
鼓山頂峰的石鼓亦在點醒居住福州的人們,匹夫興亡人人有責。每當國家風雲變幻之時,應該走出去,為國效力,由閩化龍之意。
Ⅳ 福州鼓山有什麼好玩的為什麼說來福州必游鼓山
說到福州,就不能不提及鼓山。早在東晉時期,福州民間就流傳「右旗左鼓,八閩二絕」的風水之說,這左鼓即指鼓山,聳立於福州市東郊、閩江北岸,總面積約48平方公里,分為鼓山、鼓嶺、鱔溪、磨溪、鳳池白雲洞五大景區。自宋朝至今皆為游覽勝地,鼓山就是福建省「十佳」風景區之一。它與福州旗山遙遙相峙,重巒疊嶂、終年蒼翠,山上處處有奇岩,峰峰有洞府,風光旖旎,主峰海拔900多米,對福州風水中佔有相當重要的的地位。 看 福州風水師-麒麟風水堂 為你解讀--福州鼓山的風水及傳說搜索下 百惠網專家 堂 風水師 就找得到了鼓山之「鼓」意義非常鼓山為作福州的青龍山,自有神奇之處,由其頂峰有一如鼓巨石而得名。相傳這支鼓是天上的擂鼓將軍為了鎮住惡龍特地留下的。每當風雨交加,石鼓便有簸盪之聲,那就是鼓將軍在鼓山頂面對海上龍王進犯而擊鼓,號召三軍准備戰斗。鼓,在易經中為震、為東方。易經雲:震者亨。震來,笑言啞啞。震驚百里,不喪匕鬯。其意思是重雷發向,千里傳聲,有驚無險之象,亦有變動之意。易經《震卦》象徵震動的鼓聲:可致亨通。當驚雷鼓動的時候,天下萬物都感到恐懼,然而君子卻能安之若素,言笑如故;即使雷聲震驚百里之遙,作為君子卻能做到從容不迫,表示大丈夫威武不能屈,所以能成就大事。鼓山頂峰的石鼓亦在點醒居住福州的人們,匹夫興亡人人有責。每當國家風雲變幻之時,應該走出去,為國效力,由閩化龍之意。
Ⅳ 鼓山的特點是什麼
鼓山位於福建省福州市東郊、閩江北岸,是福州市最著名的風景區。鼓山山上勝跡眾多,林壑幽美,引人入勝。鼓山景區以古剎湧泉寺為中心,東有回龍閣、靈源洞等景;西有洞壑數十景,其中以十八景尤著;南有羅漢台、香爐峰等;北有大頂峰、白雲洞等。這些景點主要由花崗岩經長期剝蝕、風化、崩塌、堆積而成,千姿百態,構成蟠桃林、劉海釣蟾、玉筍峰、八仙岩和喝水岩等自然景觀。
登山古徑是古時登鼓山之道。從山麓下院登上2000多級台階,經過「七亭七里路」就可到達湧泉寺山門。第一亭是「東際亭」,過廨院即是東際橋,橋上過亭就開始登山。上99級石階至「仰止亭」。此後途中岩石上有諸多字刻可觀。第二亭是「石門亭」,由於此處溪水淙淙不絕於耳,故古名為「聽濤觀瀑亭」。第三亭「乘雲亭」,沿道有石刻「乘雲」、「仰濤」、「小鼓」、「天風吹夢」、「風怒濤飛」等。第四亭叫「半山亭」,由第三亭至此,共有494級台階,因亭在半嶺,因此得名。過此亭百餘階,有石刻「路通仙苑」,轉小徑可達「十八洞景」。「半山亭」後有石刻「桃岩洞口」,往東可到桃岩洞,桃花精舍。
第五亭是「茶亭」,因亭附近有茶園而得名。道邊有石刻「欲罷不能」、「宜勉力」等。據說清乾隆時福州知府李撥登山至此,氣喘吁吁。往上走,力有不逮;往回走,心不甘願。遂題字「欲罷不能」於亭旁大石上。
第六亭是「松關亭」,附近有石刻一筆「壽」、一筆「龍」、一筆「虎」,還有文天祥所書的「忠、孝、廉、節」等。
第七亭是「更衣亭」。過「松關亭」幾十步即是。傳說閩王當年上山入寺在此更衣。登山至此,汗流浹背,而高處生寒,正需更衣、添衣。
摩崖題刻是鼓山的一大特點,比比皆是,其中不少是歷代名人的題刻。據統計,鼓山的摩崖題刻不下300餘處,宋代的題刻就達100得處,這說明早在宋代,鼓山就是文人達官賞覽勝景的所在。
現存題刻最早的是靈源洞東壁1046年蔡襄等人的題名,其文道:「邵去華、蘇才翁、郭世濟、蔡君謨慶歷丙孟秋八日游靈源洞。」
蔡君謨即蔡襄,時任福州知州。蔡襄是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在一處壁上刻有「忘歸石」3個大字,筆力遒勁,也是蔡襄所書。蔡襄的這些題刻,被認為是書法藝術的珍品。
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也在鼓山留下了字跡,大頂峰磐石上的「天風海濤」4個大字即為朱熹所書。朱熹還寫了一巨大「壽」字刻在喝水岩石壁上,是福建摩崖石刻中少見的大字。
清朝道光年間詩人魏傑,根據這里的自然景物和民間傳說,整理編寫成《十八景》,刻於達摩洞外的一面岩壁上,它們分別是達摩面壁、南極升天、仙猿守峽、古鶴巢雲、仙人巨跡、福壽全圖、蟠桃滿塢、玉筍成林、蟻蜓渡潮、漁燈普照、獅子戲球、金蟾出洞、伏虎馱經、神龍聽法、鎧甲卸岩、慈航架壑、八仙岩洞、千佛梵宮。
倚靠木質欄桿極目遠眺,榕城夜景盡收眼底,陣陣涼風吹來,令人彷彿置身仙境,這是鼓山十八景新建的觀景台。觀景台建在鼓山上,與姐妹樓毗鄰,採用進口鐵杉經防腐處理搭建而成,古色古香,結實美觀。
湧泉寺山門東邊,有一石砌拱門,上書「靈源深處」。傍崖而下石階,中裂一澗,有似石洞,故名「靈源洞」。因為「喝水岩」石刻,這一帶又統稱「喝水岩」。
白雲洞位於鼓山西北風池山西側,因洞在海拔700多米處,常常是「白雲混入、咫尺莫辨」,故稱「白雲洞」。
磨溪景區位於福州市鼓山東側快安村。原名龍溪,發源於鼓山,因水源豐富,清道光年間全盛時沿溪處處磨坊,故名「磨溪」。
溪水時而曲折迂迴,時而直瀉而下。「人在石上走,水在石下流」。溪中大大小小岩石,被溪水沖刷得乾乾凈凈,不停的流水隨著不同落差,發出各種響聲,有琴聲、鑼聲、鼓聲等。尤其龍潭深邃,水色透明,泉水從高處落下,響聲更加清脆。
順溪進山,兩山對峙,東邊山上高山寨和茶園像是世外人家。對岸溪中一岩石宛如一頂紗帽,其上一棵榕樹,枝葉茂盛,叫「紗帽潭」。東邊另一條小溪,泉水不斷地從高山寨流下,經過重重疊疊岩層,構成優美的畫面。磨溪西側,路旁有一組岩石構成的山洞,上刻「龍溪古跡」。洞口上方刻有「無為而成」。
橫穿過磨溪,一條小路可上山坡,路旁一塊岩石像青衣學士拱手溪邊,岩石上刻著「南宮拜石」。溪旁還保留一塊磨盤石,這是從前放水輪車的地方。後來這里修起了攔水壩,成為一個小水庫。
如今,磨溪已成為福建省最成熟的戶外自然岩壁攀岩場,可以說,福州磨溪景區是全國為數不多的成熟天然攀岩場所。
湧泉寺位於鼓山之上,仍保持著明清的建築風格。寺依山偎谷,檻廊連綴,25座大小殿堂簇擁著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巨柱聳立,飛檐凌空,雄偉輝煌。殿內釋迦牟尼三世佛不著梵服,只披漢裝,端坐其中;兩旁十八羅漢神態各異,「法相庄嚴」。
在大殿後側,有尊「三聖像」。像前有一張桑絲木製成的長桌,據說歷經多次火劫,至今仍完好如初,被稱為鎮寺之寶。
湧泉寺曾為我國寺院的一所重要經書出版機構,現在仍保留有明末清初及近代的各種雕版20000多塊。寺內的藏經殿,存有古版印刷的各類佛經,手抄經書及用血書寫的《大乘般若波羅蜜多》經。
藏經殿正中有一座釋迦如來靈牙舍利寶塔,塔中僅存3顆舍利子與佛牙。在塔的背後安放著一尊緬甸送來的漢白玉卧佛像,佛身勻稱,體態安詳,作睡卧狀,據說這就是釋迦牟尼圓寂時的形態。現放生池內放養著上百隻烏龜和紅鯉魚,最大的龜有上千年龜齡了。放生池內還塑有一尊高大的滴水觀音菩薩像,觀音手中聖水瓶可流出聖水。
Ⅵ 福州鼓山有啥好玩的
湧泉寺,里邊有三寶三奇!可以看看
靈源深處,看題刻
十八景就沒什麼意思了,如果沒有熟悉的人帶路,你根本就找不到什麼景!
Ⅶ 福州鼓山旅遊注意事項
鼓山風景好,是觀景好地方。
鼓山索道18時關門,買單程,走下來劃算些。
湧泉寺18:專40後寺院外圍免費屬,裡面關門,但最有名的千佛陶塔在門口。
山上各景點,景區相隔較遠,湧泉寺附近僅有一個十八景公園收費,本地人最好開車。
山上蚊子多【夏天】。
Ⅷ 鼓山的介紹
鼓山位於福州市東郊、閩江北岸,距離市中心區約8公里,是福州市最著名的風景區。山上勝跡眾多,林壑幽美,引人入勝。2002年5月,福建省鼓山風景名勝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鼓山景區以古剎湧泉寺為中心,東有回龍閣、靈源洞等20多景;西有洞壑數十景,其中以十八景尤著;南有羅漢台、香爐峰等50多景;北有大頂峰、白雲洞等45景。這些景點主要由花崗岩經長期剝蝕、風化、崩塌、堆積而成,千姿百態,構成蟠桃林、劉海釣蟾、玉筍峰、八仙岩和喝水岩等自然景觀。此外,還有歷代摩崖石刻多處。根據2008年我國公布第二批31座山峰高程測量結果,鼓山高度應修正為870.3米。聳立於榕城東郊,閩江北岸。鼓山是福建省十佳風景區之一,也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名聞遐邇。西晉尚書郎郭璞在《遷城記》中就有「左旗(山)右鼓(山),全閩二絕」之贊。它因頂峰有一巨石如鼓,每當風雨交加,便有簸盪之聲,故名鼓山。從山麓廨院登鼓山有三條途徑:一是從廨院東側的一條1954年修建的盤山公路約8.5里,直達湧泉寺前停車場;二是在廨院西側建了一條空中索道(纜車)到達鼓山十八景區,長達1000多米;三是在公路和索道中間有一條石階古道,道長3.5公里,有2145多級台階,每隔500米左右就蓋有一亭,供遊人登山歇息時用,古道成之字形,蜿蜒而上,穿過七亭後進山門直達湧泉寺。鼓山勝跡以湧泉寺為中心,分東西南北四路,160多景。
Ⅸ 福州鼓山怎麼玩
湧泉寺,里邊有三寶三奇!可以看看
靈源深處,看題刻
十八景就沒什麼意思了專,如果沒有熟悉的人屬帶路,你根本就找不到什麼景!
鼓山海拔969米、面積1890公頃,聳立於榕城東郊,閩江北岸。鼓山是福建省十佳風景區之一,也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名聞遐邇。西晉尚書郎郭璞在《遷城記》中就有"左旗(山)右鼓(山),全閩二絕"之贊。它因頂峰有一巨石如鼓,每當風雨交加,便有簸盪之聲,故名鼓山。從山麓廨院登鼓山有三條途徑:一是從廨院東側的一條1954年修建的盤山公路約8.5公里,直達湧泉寺前停車場;二是在廨院西側建了一條空中索道(纜車)到達鼓山十八景區,長達1000多米;三是在公路和索道中間有一條石階古道,道長3.5公里,有2145多級台階,每隔500米左右就蓋有一亭,供遊人登山歇息時用,古道成之字形,蜿蜒而上,穿過七亭後進山門直達湧泉寺。鼓山勝跡以湧泉寺為中心,分東西南北四路,160多景。
Ⅹ 鼓山遊玩!
火車站公交始發站乘949中巴終點站就是鼓山,車程約40分鍾。打車到山腳25元左右。鼓山風景名勝區總面積48平方公里,有五大景區:鼓山、鼓嶺、鱔溪、磨溪、白雲洞。一般遊客去的是鼓山湧泉寺和靈源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