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入境旅遊發展情況
Ⅰ 簡述我國近十年來公民出境旅遊概況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出境旅遊業繼續高速發展,中國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客源國和世界旅遊最為活躍、發展速度最快的市場。本文通過對大量數據的統計和梳理,對中國出境旅遊的發展現狀及其特點作了較為深入地分析,並在此基礎上對中國出境旅遊市場的發展趨勢做出預測。
中國出境游市場現狀分析
1.出境游市場需求旺盛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中國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出境旅遊市場呈現出旺盛的需求。據國家旅遊局的統計數據,2001年,中國公民出境總人數為1212.31萬人次,其中,因私出境人數為694.54萬人次。2004年,中國公民出境的總人數上升到2885萬人次,其中,因私出境的人數為2298萬人次,分別比2001年增長了137.98%和230.87%。2001年,因私出境的人數占出境總人數的比重為57.29%,2004年,這一比重上升為79.65%,增長了22.36個百分點。
由此可見,目前及今後一段時間,中國的出境旅遊市場存在著巨大的消費需求和發展潛力。
出境游的發展勢頭迅猛近年來,中國的出境旅遊市場發展迅速。2001-2004年,國內旅遊、出境旅遊和入境旅遊三大市場的年平均增長率分別為10.8%、29.3%和7.3%。其中,2003年受非典的影響,國內旅遊市場和入境旅遊市場均出現了負增長,只有出境旅遊市場仍保持了21.80%的增長率。由此可見,出境旅遊市場的增長率遠遠超過了國內旅遊和入境旅遊,成為增長勢頭最猛的旅遊市場。
我國的出境旅遊客源主要來自經濟發達的大城市和東部地區。2004年,來自北京市、廣東省、上海市、浙江省和江蘇省等5個省市的旅行社組織的出境旅遊人數占當年全國旅行社組織出境旅遊總人數的72.16%。其中,北京市是我國第一大出境旅遊客源地,旅行社組織的出境旅遊人數佔全國當年出境旅遊總人數的29.93%,其次是廣東省,佔21.9%。位居第三、四、五位的上海市、浙江省和江蘇省旅行社組織的出境旅遊人數分別佔11.70%、4.31%和4.25%。
另外,隨著我國西部地區開發進程的加快,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較大的提高,刺激了當地居民出境旅遊的動機,從而導致我國西部地區的出境旅遊客源以較快的速度增長。
2 .亞太地區為主要的旅遊目的地
按出境的首站目的地統計,2005年上半年我國公民赴亞洲旅行的人數為1310.4萬人次,赴美洲旅行的人數為36.27萬人次,赴歐洲旅行的人數為82.04萬人次,赴大洋洲旅行的人次為21.55萬人次。從接待的人數上看,亞洲顯然是我國公民出境旅行的主要目的地,佔全部出境人數的90.4%。
另外,在我國公民出境旅行的前10個目的地國家和地區中,有8個是亞洲的國家和地區。這些情況均反映出我國公民出境旅行主要以周邊國家和地區為主。
從增長率的角度分析,距離我國較遠的大洋洲和美洲成為我國公民出訪人數增長最快的地區,而歐洲和亞洲的增長速度較低。一方面,作為我國公民出境旅行的主要目的地,亞洲接待我國出境旅遊者的基數巨大,導致其增長率相對較低。另一方面,隨著我國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和餘暇時間的延長,更多的旅遊者能夠進行遠程的洲際旅行,從而使美洲、大洋洲等距離我國較遠的地區成為更多旅遊者出遊的首選目的地。
購物消費是境外的主要消費項目我們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對前往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澳大利亞等我國公民出境旅遊的主要旅遊目的地國家進行了消費項目的抽樣統計和分析。本次抽樣統計的樣本數為128人。從中發現,我國的出境旅遊者在境外的人均消費為8879元人民幣(不包括飛機票、酒店和參加旅遊團所包含的其他費用)。其中購物消費佔71.2%,娛樂消費佔12.9%,參觀游覽佔11.6%,餐飲消費佔1.2%,其它消費佔3.1%。在支付方式上,使用現金消費的遊客佔76%,全部使用或部分使用信用卡消費的遊客佔24%。
通過對抽樣調查數據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國旅遊者的境外自主消費中,購物是最重要的消費項目。這種現象既顯示出我國出境旅遊者的強大購買力,也反映出當地導遊人員對我國出境旅遊者的自主消費具有較大的誘導作用。
另外,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出境旅遊者往往需要購買禮品或紀念品以饋贈其家庭成員或親朋好友,亦是其購物消費較多的一個重要原因。
3.團體旅遊為主要出遊方式
我們在對前往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和澳大利亞的128位旅遊者進行的問卷抽樣調查中發現,在出境旅遊者中,選擇團體旅遊方式出遊的人佔59.4%,選擇自助遊方式的人佔26.6%。這表明目前大多數旅遊者在出境旅遊時選擇團體旅遊的方式,即參加旅行社組織的旅遊團到境外進行旅遊活動。
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我國的旅行社主要經營團體出境旅遊產品,而自助游產品相對較少。另外,我國的多數出境旅遊者對境外情況不熟悉,旅行經驗少、外語水平低等也是導致我國出境旅遊以團體旅遊為主要出遊方式的重要因素。
然而,隨著信息技術應用的普及以及人們旅行經驗的豐富和外語水平的提高,將會有更多的旅遊者通過互聯網選擇境外旅行社的全套旅遊服務或直接預訂境外單項旅遊服務。
出境旅行社業的業態分析
1.出國組團社的數量有較大增長
近年來,我國的出國組團社數量有較大的增長。2002年,全國共有528家出國組團社。2005年,國家旅遊局再次對出國游組團社進行了調整,取消了5家組團社資格,並批准新增143家,出國組團社的總數達到672家,比調整前增長了25.84%。
截至2005年8月,出國組團社已佔全國國際旅行社總數的43.75%,佔全國旅行社總數的4.37%。出國組團社數量的較大增長,既反映了我國出境旅遊市場對更多從事出國旅遊業務的旅行社的迫切需求,也說明了我國經營出境旅遊業務的旅行社隊伍在不斷壯大。
2.批發零售體系正在形成
我國的旅行社行業採取水平式分工體系,按照業務范圍劃分為國際旅行社和國內旅行社,而沒有像歐美國家的旅行社那樣,採用垂直式分工體系,將旅行社劃分為旅遊批發商和旅遊零售商。然而,由於各地的旅行社業發展水平和旅遊市場的發育程度不一,導致我國許多地方存在著旅行社經營地域的局限性和客源分散性之間的矛盾。由於單體旅行社獨立完成銷售、組團、操作全部業務程序的運營成本很高,而我國出境旅遊的業務資源(如航線、簽證、信息等)主要集中在一些大的口岸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些口岸城市的旅行社憑借其得天獨厚的業務資源以及境外暢通的接待服務體系,以有競爭力的出境旅遊產品批發價向客源地旅行社進行推廣,形成客流數量的規模效應,成為全國性或區域性的批發商。
與此同時,內地許多擁有出境旅遊經營權的組團社實際上已成為這些批發商的代理商或零售商。從利潤和成本兩項指標來評價,對許多出境旅遊線路產品,內地旅行社獨立操作出境旅遊團所獲得的實際收益還低於作為代理商所獲得的收益。因此,受旅遊市場內在經濟規律的影響,我國的出境旅行社行業已經自發地形成了批發零售營銷體系,出現了一批經營出境旅遊業務的專業批發商。但是,這種批發零售體系仍處在初級階段,有待於進一步的完善。
3.市場營銷方式趨向差異化
我國的旅行社在進行出境旅遊的市場營銷時,一直沿用入境旅遊和國內旅遊的傳統營銷方式,即由單體旅行社獨立開展和完成全部的市場營銷任務。但是,由於缺乏足夠的資金投入和高素質的作業人員,導致旅行社的營銷效果差強人意,規模化運用的程度較低。隨著我國出境市場的擴大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旅行社開始重新審視出境旅遊的市場營銷方法問題。
近來,我國的一些出國組團社開始嘗試在線營銷與傳統營銷相結合,根據我出境旅遊市場中存在著因私出境旅遊市場和公務出境旅行市場的現實,根據自身的特點,採取直接營銷、企業對企業(B-to-B)在線營銷、人脈關系營銷等營銷方式,使出境旅遊的市場營銷方式朝著差異化方向轉變。
目前,在因私出境旅遊市場上,大型旅行社多採取直營為主,充分利用企業品牌的營銷策略,專業批發上則利用產品的品牌,通過擁有地方性企業品牌和人脈關系的代理商進行營銷。在公務旅行市場上,旅行社主要採取人脈關系營銷方法。
出境游市場的發展趨勢
1.出遊人數繼續增長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出境旅遊人數將繼續增長。通過對我國國民經濟增長和出境旅遊人數增長相關關系的分析預測,在今後5年,中國出境旅遊人數將保持10-15%的年增長率。2005年,中國出境旅遊人數將突破3200萬人次,2010年,中國出境旅遊人數將突破5600萬人次。據世界旅遊組織(WTO)的預測,到2020年,中國出境旅遊將超過1億人次,成為世界第四大出境旅遊客源國。
2.周邊國家(地區)為主要目的地
自從中國公民出境游市場以來,中近程的出境游產品一直是我國出國組團社經營的主要產品。在今後的一個時期內,我國旅遊者受支付能力、餘暇時間、文化差異等因素的影響,仍將選擇中近程的周邊國家和地區作為出遊的主要目的地。
3.遠程目的地最受歡迎
近年來,前往美洲、大洋洲等遠程目的地國家的中國旅遊者的增長率高於中近程的周邊國家和地區。另外,前往歐洲的旅遊者人數佔全部遠程旅遊者人數的59%。這些情況說明,遠程目的地已經越來越受到我國出境旅遊者的青睞。
可以預見,隨著我國出境旅遊者的支付能力的提高,人們餘暇時間的延長和對歐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國家了解的加深,遠程目的地將會成為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
4.分銷渠道競爭將逐步代替產品競爭
出國組團社之間的競爭將從目前的產品競爭逐步向分銷渠道競爭過渡。由於多數出境旅遊者尚不成熟,對旅行社的依賴程度較高,因此,在未來的一個時期內,旅行社仍將是出境旅遊的主要運營渠道。但是,隨著我國出境旅遊市場的日漸成熟和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和完善,企業對企業(B-to-B)、企業對顧客(B-to-C)、在線營銷等新的出境旅遊產品的分銷渠道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並將逐步形成對傳統的以旅行社為主的出境旅遊產品分銷渠道的威脅和挑戰,並將對中國出境旅遊的分銷渠道形式產生深遠影響。
Ⅱ 我國旅遊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旅遊行業將向著智能化,定製化,跨界結合的方向發展
1,人工智慧向旅遊服務廣泛滲透
人工智慧在2018年賺足了眼球,旅遊行業也開始研究在營銷與服務中應用AI技術再造流程、優化體驗。在目的地營銷、智慧化管理、客戶畫像、在線銷售、線下迎賓、遊客互動等多個領域,人工智慧都有廣泛應用的空間。同程旅遊已經率先開啟智能機器人在旅遊行業的運用,可以實現迎賓接待、微信購票、遊客互動等多項功能;技術大牛的去哪兒網的火車票搜索頁面,只需簡單一句話,10秒鍾即可出現車次;攜程還宣布有3個與簽證相關的技術與服務創新,已獲得國家專利發明;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進一步成熟,旅遊服務的更多環節都將迎來AI的滲透。
2,定製旅遊向細分市場深耕
細分市場是定製旅遊市場逐漸成熟的必然要求,改變目前定製旅遊概念混亂、良莠不齊的狀況。但這也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每一種細分市場都需要整合不同的資源,培養相應的定製師等人力資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教育部、國家旅遊局等11部門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進入實操層面,並完成對中小學的滲透式市場啟蒙,2018年研學旅行必將迎來井噴。表徵之一就是北京從2018年起將初中學生綜合社會實踐活動成績計入中考成績,預計更多城市將出台類似政策,研學旅行爆發勢頭不可阻擋。細分市場對精細化管理的要求甚高,只想蹭熱點炒概念的做法怕是行不通了。
3,跨界融合加劇
在大的格局上,旅遊與生態建設、美麗鄉村、基礎設施提升、新型城鎮化、產業轉型升級、脫貧攻堅有完美的結合點,特別地方政府推動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調整,為旅遊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在小的方面,旅遊與個體的消費升級息息相關,從簡單的滿足觀光需求,到休閑放鬆、親子娛樂、家庭度假、蜜月婚紗、接受教育、培養興趣、滿足愛好、陶冶情操等,旅遊的功能得到極大擴展,在提升生活品質上發揮了極大的作用。目前,各種「旅遊+」還僅在初級階段,不管是大的格局,還是小的方面,仍有極大的發展空間,跨界融合的趨勢還將長期持續。
大市場催生出新的人才需求,抓住旅遊行業新趨勢的企業對於人才需求非常強烈,紛紛給出高薪搶人,比如,在線旅遊巨頭同程,大多數產品運營和技術類崗位給出的年薪都在30萬左右~
Ⅲ 在「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思考應如何進一步促進我國入境旅遊市場的發展
主要是布局沿線國家的旅遊線路,當然入境市場的話可以考慮旅遊景點配套這些地區的文字翻譯和飲食習慣提供相應的食物。比如沿線的阿拉伯國家可以配有阿拉伯語的景點標識,具體還要根據你景點的實際情況具體分析。
Ⅳ 我國旅遊市場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隨著社會的發展,旅遊業已成為全球經濟中發展勢頭最強勁和規模最大的產業之一。旅遊業在城市經濟發展中的產業地位、經濟作用逐步增強,旅遊業對城市經濟的拉動性、社會就業的帶動力、以及對文化與環境的促進作用日益顯現。旅遊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之一。
2008年,我國旅遊業連續遭受金融危機和各種突發事件、不利因素的沖擊,經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驗。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我國旅遊行業總體上保持了平穩發展。全年共接待入境遊客1.30億人次,實現國際旅遊外匯收入408.43億美元,分別比上年下降1.4%和2.6%;國內旅遊人數17.12億人次,收入8749.30億元人民幣,分別比上年增長6.3%和12.6%;中國公民出境人數達到4584.4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1.9%;旅遊業總收入1.16萬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5.8%。
2009年1-3季度我國旅遊業頂住了國際金融危機和甲型H1N1流感的巨大沖擊,旅遊經濟運行中的有利因素明顯增多,總體增長勢頭良好,三大市場保持「兩升一降」的格局。國內市場方面,2009年1-3季度國內旅遊人數14.5億人次,同比增長11%,國內旅遊收入7400億元,同比增長10%。入境市場方面,2009年1-3季度入境旅遊人數9400萬人次,同比下降3%,入境旅遊外匯收入280億元,同比下降7%。出境市場方面,初步統計2009年1-3季度出境旅遊人數3500萬人次,同比增長2.4%。從產業基本面來看,我國旅遊產業處於全面回升狀態,經營狀況有較大改善,旅遊就業保持穩定,旅遊投資持續活躍。旅遊產業的景氣是處於全面、大幅回升狀態。
盡管2008年的金融危機帶來了全球總需求的疲軟,對我國旅遊業帶來不利影響,但我國旅遊業面臨的重大機遇和基本環境沒有改變,旅遊業總體發展趨勢也不可能改變或逆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旅遊業發展的動力依然強勁。我國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各項改革穩步推進,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增長,居民旅遊消費需求潛力依然巨大。改革開放30年奠定的堅實基礎,將有力地支撐我國旅遊業發展。
同時,2009年12月1日,《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正式發布,首次提出了「把旅遊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提出的5大措施指明了旅遊產業升級方向。這將為我國旅遊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預計2010年我國旅遊行業復甦趨勢明顯,行業增速將提高到16.5%,行業重新回歸快速增長。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旅遊業市場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共二十二章。首先介紹了旅遊的定義、類型、產業特徵及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等,接著分析了相關產業及因素推動旅遊業的發展和國際國內旅遊業的現狀,並對中國入境旅遊市場做了細致分析。然後具體介紹了生態旅遊、黃金周旅遊、紅色旅遊、溫泉旅遊、旅遊小城鎮、主題公園、獎勵旅遊、工業旅遊、農業旅遊、科技旅遊、自駕車旅遊的發展。隨後,報告對旅遊業做了市場細分與消費者分析、電子商務運用及構建分析、旅遊資源分析、行業競爭分析、產業鏈構成及價值分析、商業模式分析、信息化發展分析和投資分析。市場營銷是指一個企業為適應和滿足消費者需求,從產品開發、定價、宣傳推廣到將產品從生產者送達消費者,再將消費者的意見反饋回企業的整體企業活動。企業的經營導向經歷了生產觀念導向、產品觀念導向、推銷觀念導向、營銷觀念導向、社會營銷觀念導向五個階段漸次遞進的演變過程。 旅遊市場營銷是通過分析、計劃、執行、反饋和控制這樣一個過程來以旅遊消費需求為導向,協調各種旅遊經濟活動,從而實現提供有效產品和服務,使遊客滿意,使企業獲利的經濟和社會目標。旅遊市場營銷研究的出發點是旅遊市場需要,研究的目的是獲取效益。可見,旅遊市場營銷是獲得效益的重要環節,對發展旅遊事業起到重大作用。 二、旅遊市場營銷發展現狀 我國作為世界旅遊資源第一國,擁有著世界最大的國內旅遊市場,並且2020年將成為世界最大目的地國。在這種供需雙向互動下,促進了我國旅遊業市場的消費需求量不斷增加,國民出境旅遊又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尤其是帶薪假期的延長使人們擁有更多的閑暇時間,以及人均收入的增長使人們有更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收入」,這些都為我國國民創造更多出遊的條件和機會。同時,隨著我國旅遊業的逐步發展,人們外出旅遊次數的增加,人們在旅遊方面的消費變得理性化、個性化、多樣化。然而,在此蓬勃發展的旅遊市場下,我國的旅遊市場營銷存在著一些問題,諸如營銷中盲目進行削價競爭,營銷策略科技含量不高,不注重售後服務、不能形成良好客戶關系,以及法制意識淡薄等問題。因此我國的旅遊業要形成強有力的市場競爭力,必須靈活運用目的地整合營銷(IMC)理念,改變營銷的思考重心,由4PS(產品、價格、促銷、渠道)轉向4CS(顧客、成本、方便、溝通),建立一種由外向內的營銷策劃模式,做好市場營銷。尤其在奧運的到來為我國旅遊業和旅遊市場營銷到來了更大的機遇,至此良機時,我國旅遊市場營銷將更加科學、健康、快速、持續的發展。 三、未來旅遊市場營銷發展趨勢 (一)加快發展旅遊網路營銷 1.大力發展網路營銷。隨著網路與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旅遊業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和營銷策略的多樣化,旅遊業也積極改變陳舊觀念,擠身於網路營銷的大潮之中。旅遊業網路營銷是利用電子網路這一載體的營銷活動,是利用互聯網,對旅遊市場進行更有效的細分和目標定位,對分銷、渠道、產品的定價、服務、產品理念進行更為有效的規劃和實施,創造滿足旅遊者與旅遊產品銷售者之間的交易。 旅遊業發展網路營銷具有產品和網路兩大優勢:一是旅遊產品是一種特殊的服務產品,具有生產消費同步、遠距離異地消費、消費者無法對產品預先感知等特性,成為最宜於網上查詢、瀏覽、購買的產品類型之一;二是網路擁有豐富信息源和傳遞速遞快、覆蓋面廣、自主性強、反應及時、營運方式更合理等優勢,可以有效地降低產品生產、營銷、銷售成本,節約顧客精力、時間、資金成本。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大力發展網路營銷是旅遊市場營銷模式的必然趨勢之一,尤其是在我國申奧成功後,奧運帶來的巨大市場為旅遊網路營銷帶來一個難得的機遇。 2.網路營銷和傳統營銷需要緊密結合。從發展趨勢來看,網路營銷的實施是必然的,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我國網路營銷仍處於較低階段,存在著信息源真實性和更新速度、網路安全等諸多問題,致使旅遊網路營銷還不能完全發揮其優勢,成為制約我國旅遊市場營銷發展的瓶頸。在此轉變時期,只有把網路營銷和傳統營銷緊密結合,揚長避短,才能更好、更快、更有效率地滿足顧客需要,更好地發展旅遊市場營銷,從而促進旅遊市場的繁榮興旺。 (二)加強綠色營銷促進旅遊業可持續發展 隨著全球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世界各國都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強調經濟發展應與環境保護相協調,人們都開始追求更加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消費和綠色營銷。所謂綠色營銷是指企業以環境保護為經營指導思想,以綠色文化為價值觀念,以消費者的綠色消費為中心和出發點的營銷觀念、營銷方式和營銷策略。它要求企業在經營中貫徹自身利益、消費者利益和環境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旅遊業「它是個資源型產業,有賴於自然的饋贈和社會遺產」,但在現實發展中,旅遊業是「無煙產業」已受到質疑,「旅遊者帶走的只有照片,留下的只有腳印」,隨著旅遊業的推進,世界有太多精美如畫但很敏感的環境受到破壞,而且問題變得越來越復雜,這些有損環境資源現象,直接影響到旅遊業本身的發展。因此我國旅遊業必須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必須加強綠色營銷。首先,樹立以資源價值觀為中心的綠色營銷觀念。其次,確定綠色營銷目標。再次,樹立綠色營銷組合戰略。旅遊業在確立綠色營銷觀念和目標的基礎上,在旅遊產品的設計、價格、包裝、分銷、促銷和銷售服務等各個環節上始終貫徹綠色原則,並科學地予以組合運用。最後,開展綠色認證。從1993 年起,國際標准化組織制定了一系列環境管理國際標准(ISO14000),極大地推動旅遊業綠色營銷的發展。比如我國浙江省、山東省開展的創建「綠色飯店 」活動以及武夷山景區實施的ISO14000認證,為旅遊業的綠色營銷注入了新的內容。 加強開展綠色旅遊營銷,是使旅遊業真正成為與環境友好、和諧的產業,是符合旅遊者回歸大自然、愛護旅遊生態環境的潮流,是走旅遊業
可持續發展道路,是一條極富生命力的營銷策略。 (三)深度挖掘旅遊文化內涵,開展旅遊品牌營銷 現代企業越來越重視品牌的建設,以品牌為核心進行營銷也成為現代企業競爭的核心。品牌營銷是指企業通過利用消費者的品牌需求,創造品牌價值,最終形成品牌效益的營銷策略和過程。 我國旅遊業品牌建設的的精髓應在於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但目前我國旅遊業的品牌營銷對旅遊產品的文化內涵挖掘還遠遠不夠,致使旅遊產品的生命周期不能有效延長。因此,必須首先深度挖掘旅遊文化內涵,才能使旅遊產品利於不敗之地。比如,河南開封的清明上河園主題公園,是宋代著名畫家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的再現,這個主題公園正是因為很好地挖掘了歷史文化的內涵,在全國主題公園旅遊處於低谷的情況下,它卻能以年均效益1,500萬元以上的規模發展。同時,要注意「深度」挖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又是一個需要不斷融入創新因素的過程,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原有基礎的延續。其次在深度挖掘旅遊文化內涵的基礎上開發設計的旅遊產品要走品牌化道路,要塑造和傳播品牌形象,這是品牌營銷的主要任務。依據我國旅遊文化,策劃具有中國特色的品牌形象,賦予旅遊產品品牌強大的生命力,然後根據成功地塑造品牌目標形象的要求、目標市場狀況以及自身的綜合條件等各種因素,科學、合理地選擇和組合傳播的方式,所選擇和組合的傳播方式要能夠全面、准確、直觀地表現出品牌的目標形象特點來,同時也要充分考慮到企業自身經濟條件,要注意對投入與產出效益的研究,盡量花最少的錢而取得最大的效果。另外,旅遊公共部門(政府及各旅遊行政部門)也要發揮一定的作用,在營銷方面主要集中於對地區、省和全國的整體性促銷上,從而帶動旅遊業有序健康的發展。
Ⅳ 我國在發展入境旅遊方面應如何更好的拓展北美洲市場
前期:
一:做北美洲入境旅遊客源的區際分析 。
二:做北美洲入境旅版遊客源的國權別分析。
三:做北美洲入境旅遊市場的年齡結構分析。
四:做北美洲入境旅遊市場的出遊動機分析。
五:做北美洲入境旅遊市場的消費結構分析。
後期:
一:積極開拓北美洲客源市場,加大宣傳推廣力度。
二:做好北美洲入境市場細分開展差異化營銷。
三:調整旅遊供給,促進消費結構健康發展。
四:加強政策引導,創造和諧的旅遊大環境。
Ⅵ 我國大力發展入境旅遊是哪個階段
1997
Ⅶ 我國旅遊產業的發展現狀是怎樣的
我國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疆域遼闊,既有風景秀麗的江南水鄉,也有粗獷豪邁的西北風情;我國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目前已經公布了99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古城,長城、故宮、頤和園等已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我國還是一個擁有多個民族的國家,各個民族的習俗和風情很容易使人產生很強烈的嚮往之情。所有這些,都為我國旅遊業的發展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不過,我國旅遊業發展的起步較晚,真正的發展應該是在改革開放以後,在這20年裡,我國的旅遊業得到了長遠的發展。無論是入境和出境旅遊人數、旅遊收入、還是旅遊在世界旅遊市場中的地位,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和提高。2000年我國接待入境過夜旅遊人數達3122.88萬人次,旅遊外匯收入則達到162.24億美元,國際排名分別為第5和第7。在未來旅遊業的發展方面,我國的自然風光資源和社會歷史文化資源還遠遠沒有得到開發,尤其是我國的中西部,眾多的自然資源還沒有向遊客揭開神秘的面紗。隨著東部旅遊資源的深度開發,中西部旅遊資源的相繼開發和旅遊條件的改善,我國對世界的吸引力將會越來越大。據世界旅遊組織預測,2020年,我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旅遊目的地國家,接待旅遊人次達1.37億,同時也成為世界十大旅遊客源國之一,出遊人次達1億。另外,旅遊收入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份額也呈明顯的增長趨勢,旅遊業與國民經濟的相關程度越來越高,1997年我國旅遊總收入佔GDP的4.16%,至2010年將升至8%,但是,即使到那時,這個比例與世界旅遊業總產出佔世界GDP總量的10.7%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從這一點來看,我國的旅遊業現在還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正是由於這一點,國內所有有關企業都在大力發展旅遊業,在其中找到了贏利點。但是自然環境的承載力是有限的,過分地發展旅遊也導致了旅遊資源的破壞。
Ⅷ 我國旅遊業發展現狀分析
旅遊業具有「無煙產業」和「永遠的朝陽產業」的美稱。所謂朝陽產業,它的發展前景廣闊可觀,當今的旅遊產業已經成為國家的重點發展項目,我國的旅遊市場規模穩步擴大。但是相較而言,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的廣度深度都遠遠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人民對旅遊消費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國內旅遊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討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的現狀、趨勢及對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國旅遊業的現狀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迅速,覆蓋面廣,但總的說來仍然處於一種低消費、大眾化、低水平、中近距離旅遊的狀況。旅遊基礎設施、服務設施模仿建設發展很快,但仍不能適應國內旅遊市場發展速度的要求。
旅遊人次數穩步增加,旅遊消費額逐步提高;絕大部分屬於觀光旅遊,文化型和兆絕享受型極少;國內旅遊熱門地區多集中在經濟發達、知名度高、旅遊基礎設施較為完備的4A級以上景區。自助旅遊增多,團隊出遊減族碼姿少;度假村的區域『生特徵已經比較明顯,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西部、東北等區域的度假村經營都各顯特色。北京、上海、廣州、蘇州、杭州、重慶等經濟發達地區度假村數量明顯比其他地區高很多。這說明我國旅遊房地產度假村細分市場的區域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