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遊發展政策梳理
⑴ 如何推進全域旅遊發展
主要從以下6個方面來推進:
(一)創新發展戰略,改革管理體制
發展全域旅遊,是一項改革創新工程,重在圍繞適應旅遊發展兩個綜合需求(綜合產業發展和綜合執法需求),改革創新旅遊體制,從旅遊市場監管、旅遊公共服務、旅遊產業促進、擴大旅遊開放、旅遊管理體制和基礎制度等推進綜合改革。
一是要改革創新全域綜合統籌發展的領導體制,構建從全局謀劃和推進、有效整合區域資源、統籌推進全域旅遊的體制和工作格局,形成各部門聯動的發展機制。進一步完善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充分考慮旅遊配套設施及其公共服務的需求,促進城市公共服務設施與旅遊公共服務設施的融合、銜接。
二是改革創新旅遊管理的綜合協調機制,推進旅遊管理體制的綜合改革,適應旅遊業從單一業態向綜合產業、從行業監管向綜合服務升級的客觀需求,這也是地方政府對旅遊發展認識升級的最典型和最生動表現。
三是改革創新旅遊綜合執法機制,鼓勵推進旅遊綜合執法隊伍等改革創新,為全域旅遊發展提供綜合執法保障。要把旅遊市場環境治理,納入到城市綜合治理的范疇內,加大治理力度,形成管理聯動。建立健全「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企業主體負責」的旅遊安全責任體系與工作機制。設立旅遊警察和旅遊巡迴法庭,是許多國家通行的做法。許多國家早已設立旅遊警察,包括西班牙、德國、俄羅斯、希臘、韓國、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埃及、阿根廷、孟加拉等等。這些旅遊警察大多會外語、著裝醒目、在酒店和旅遊景區隨處可見,小到問路、物品遺失,大到被敲詐勒索,他們都會馬上介入解決。旅遊警察提升了國內外遊客的安全感,這是最重要的旅遊環境。旅遊警察還是當地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有力增強旅遊吸引力和保障力。
(二)創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旅遊規劃
發展全域旅遊,不能因循傳統規劃思路,必須改革創新規劃。
一是創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理念,將旅遊規劃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將旅遊資源與其他資源合理配置。
二是改革規劃體制,推進多規合一。
三是創新旅遊規劃。全域旅遊模式的規劃與景點旅遊模式的規劃不同,不再只是規劃景點景區、賓館飯店,需要系統全面規劃景點景區內外協調發展各、整合各類資源要素。
(三)改革評價體系
發展全域旅遊,必須樹立科學的旅遊觀念,按照五大發展理念創新相關的統計監測和評價體系。
一是將發展旅遊作為區域內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重要發展目標和重要考核內容,形成明確的任務分工要求,形成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的合力。
二是創新旅遊數據徵集、分析體系。按照旅遊發展的新業態、新特點、新趨勢設置評價指標。探索建立適應全域旅遊特點的旅遊服務質量評價體系。充分利用大數據,與旅遊電商企業合作,建立現代旅遊的科學評價機制。
三是加強綜合效益評估,擺脫門票經濟「依賴症」。我國大多數景區仍然處於門票經濟。2014年,除黃山門票占總收入的17.5%外,其餘景區門票佔比均超過40%,有的景區門票佔比更是超過80%。從門票經濟向全域旅遊經濟轉變,首先就要建立全域旅遊的綜合效益評價體系,逐步擺脫對門票收入的嚴重依賴。
(四)創新投融資體制機制
推進全域旅遊,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和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支撐。這需要巨大的投資,迫切需要抓住供給側改革的機遇,改革創新投融資模式。推進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PPP等投融資模式改革創新,促進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旅遊企業和旅遊項目融資支持,鼓勵私營企業、民間資本與政府進行合作,吸引國際資本參與重大旅遊項目開發,參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五)創新旅遊業態
創新旅遊產品,積極培育旅遊新業態,構建新的發展載體。推進旅遊小鎮、旅遊風景道、旅遊綠道、旅遊度假區、旅遊產業集聚區、特色旅遊基地、研學旅遊基地、養老旅遊基地等新興旅遊業態和產品建設。大力培育和扶持以休閑農業、鄉村度假、古鎮村落、特色民宿為代表的鄉村旅遊新業態,推進特色旅遊目的地、國家休閑區、休閑旅遊示範城市等目的地建設。推進旅遊+新的生活方式,包括旅遊+研學(教育)、旅遊+交通、旅遊+休閑度假、旅遊+新型養老、旅遊+健康養生、旅遊+購物等,大力培育全域旅遊的新產品新業態。要加快特色提煉,在創建精品旅遊品牌上下功夫。充分發揮區域自然人文資源優勢,創建區域品牌。
(六)試點先行、示範引領
各地情況千差萬別,不可強求一律。作為推進全域旅遊主體的地方黨委政府,有必要積極務實探索符合本地實際、突出本地特色的全域旅遊的好經驗、好做法。國家每年遴選一批市縣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分步實施,滾動發展,上不封頂,下不設限,試點先行,示範引領。要採取系列措施支持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
⑵ 如何加快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的建議
全域旅遊是旅遊業發展的一種新形態、新理念、新模式,也是世界旅遊發展的共同規律和總體趨勢,代表著現代旅遊發展的新方向。加快推進全域旅遊發展,對我市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現轉型跨越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⑶ 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全域旅遊如何規劃設計
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結合城鎮發展體系,城鎮職能定位,構建符合城鄉總體發展目標的產城發展路徑是全域旅遊科學性的重要一環;區域旅遊資源的開發與聯動,是全域旅遊發展活力的支點;統籌農業農村發展是全域旅遊體系建設的支撐(中農富通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專家觀點)。在總體發展戰略中應明確全域旅遊資源的差異化發展,注重持續運營的產業體系構建,注重創新旅遊+的實現區域發展活力路徑的建設。
結合不同區域和資源稟賦,發揮本土資源優勢,綜合確定全域旅遊品牌戰略和主題品牌定位;遵循生態文明建設體系,符合城鄉總體發展目標,重點梳理城鄉旅遊資源,統籌確定旅遊發展戰略、運營模式、綜合確定全域旅遊品牌戰略、分區建設主題定位,重點項目發展路徑;中農富通城鄉規劃設計案例中,站位全域農業農村統籌建設,統籌區域經濟圈層,構建全域生態產城路徑的全域旅遊規劃體系,綜合確定全域旅遊發展定位,確定分區發展重點和主題定位,創新旅遊運營體系建設。具體規劃設計要點:
1、區域資源的再生挖掘。統籌資源優勢,綜合評定旅遊資源的發展潛力,提出現狀旅遊資源的重組與再生關系,創新提出發展方向與旅遊體系構建。
2、依託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和美麗鄉村、特色小鎮建設的總體要求和發展方向,綜合評定旅遊體系的業態關聯,產城(鎮、村)的發展單元,提出符合城鎮發展需求,符合新城鎮化路徑的旅遊體系建設;綜合確定全域旅遊發展總體定位及總體形象定位。
3、統籌旅遊產業發展體系的建設,提出發展戰略和不同功能片區的具體發展策略。並站位全域提出重點項目體系。
4、結合主題片區的發展重點,提出旅遊功能產品,確定不同主題旅遊方式和項目。綜合分析重點項目產業集群發展路徑和支撐體系,包括基礎設施、旅遊服務設施建設。
5、綜合確定全域運營體制保障體系建設,區域旅遊品牌運營策略,投資與運營管理策略。
⑷ 全域旅解讀全域旅遊什麼樣
旅遊業發展到現在,已經到了全民旅遊和個人游、自助游為主的全新階段,作為綜合性產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的作用和影響更加廣泛,時代賦予旅遊業的責任也越來越大,傳統的以抓點方式為特徵的景點旅遊模式,己不能滿足現代大旅遊發展的需要,發展全域旅遊是大勢之所趨。
全域旅遊是什麼?「全域旅遊」的「域」,直觀理解是一個地域的概念,是旅遊要素在一定地理空間的有序分布,類似於旅遊目的地的范疇。「全域」兩個字,「全」不是指全部,「域」不只是空間,「全域」不是「全能」,全域旅遊也並不是有些人理解的全面開花,更不是「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模式,而是一種在旅遊發展過程中,在新時代面臨諸多旅遊問題的時候,應該採取的一種新的發展理念。全域旅遊要從全要素、全行業、全過程、全方位、全時空、全社會、全部門、全遊客等角度推進旅遊目的地的發展,在要素利用上要重視當地居民作為吸引力載體的作用。
怎麼認識「全域旅遊」?如果從已有的山嶽、度假、湖泊村落等各種類型的旅遊景點中選擇一個「相似體」,村民混居型景區無疑是最接近的,它有三個主體,一是居民、二是遊客,三是旅遊開發者。村民混居型景區面臨的矛盾主要有:富民富縣誰排第一的矛盾,投資方的投資回收與村民對利益期望不斷變化的矛盾,鄉村旅遊規劃編制與管理方在現場實施和動態監管的矛盾。如何統籌協調好這三者的關系,是村民混居型景區給予全域旅遊發展的問題式借鑒。全域旅遊的功能,一是為遊客提供短暫的旅居生活空間,二是為當地居民提供長久的生產生活空間,這兩個空間都是政府的行使職能的領域,是政府發揮職能的空間。三個「空間」所對應的「時間域」、「要素域」、「職能域」各不相同,也就各有考量的輕重。
怎麼做好「全域旅遊」?
「多規合一」各種規劃與旅遊規劃統籌推進
「多規合一」是全域旅遊發展的前提和保障,它工作的核心是按照城市空間戰略規劃整合各類規劃的空間沖突。全域旅遊是在一定區域內,以旅遊業為優勢產業,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資源尤其是旅遊資源、相關產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政策法規、文明素質等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要實現旅遊產業主導下的多規合一,需要解決旅遊規劃的「銜接困境」,如土地指標不匹配、建設用地邊界差異、用地屬性不一致等。同時需要強調的是,「多規合一」應該是規劃編制組織執行的一種思路,而不是現實中常見的一個專業服務項目。
「多產融合」相關產業與旅遊發展深度融合
「多產融合」是全域度假發展的內在要求。旅遊資源的無界性為產業融合發展提供了基礎。在觀光旅遊時代,旅遊資源僅限於那些名山大川或名勝古跡等少數資源單體上;而在全域旅遊背景下,旅遊資源的內涵和外延不斷擴大,不斷泛化呈現無界性。由於旅遊與眾多行業關系密切,提高遊客體驗深度需求,並非某一個部門或行業可以實現的。需要多個行業的互動融合發展,尤其是旅遊業與其他服務業的融合發展,提高旅遊服務質量。
「多方發力」構建全域旅遊時代
全域旅遊不僅僅強調旅遊業的發展,而是以旅遊為發展基礎,通過各部門協調支撐作用,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甚至建築設計中考慮旅遊需求,用大旅遊的理念來建設和發展,最終滿足大眾旅遊時代背景下,旅遊者對旅遊區域空間的需求。
想了解更多全域旅遊建設信息,歡迎專注北京中景合天,專業提供全域旅遊解決方案。
⑸ 如何發展全域旅遊
一是從單一景點景區建設和管理到綜合目的地統籌發展轉變。破除景點景區內外的體制壁壘和管理圍牆,實行多規合一,實行公共服務一體化,旅遊監管全覆蓋,實現產品營銷與目的地推廣的有效結合。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從景點景區拓展到全域。
⑹ 發展全域旅遊需要怎樣的現代治理機制
近年來,旅遊行業不斷推進旅遊管理體制改革,「1+3」旅遊綜合管理體制應運而生,其中「1」是指旅遊發展委員會,「3」分別是旅遊警察、旅遊巡迴法庭和工商旅遊分局。目前,全國已有21個省區市成立旅遊發展委員會,13個省區市設有旅遊警察,各地綜合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全國兩會期間,旅遊管理體制改革問題也引起了部分代表委員的關注。
對於全國各地爭相成立旅遊委、全面推進旅遊管理體制改革的探索,全國政協委員、黑龍江省政協主席杜宇新表示,「這體現了各方面對旅遊事業的重視。做好旅遊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加強統籌協調性,成立旅遊委可以更好地統籌各方資源、力量,對推動旅遊產業發展很有好處。」
「旅遊涉及多個部門,需要基礎設施建設、旅遊目的地建設、財力投入、多方協調……」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鄭福田指出,一個旅遊景點的打造,有時候要跨越盟市旗縣,「這就需要有一個上位機構統籌協調。成立旅遊委便於調動各種資源,集合各方力量,更便捷、更有效、更得體地推動旅遊工作。這既有戰略籌劃意義,又有戰術推動和執行意義,非常好。」
全國政協委員、西南大學教授夏慶友表示,旅遊涉及旅遊、農業、交通等多個部門,旅遊業發展面臨的很多難題需要多部門合作,聯合出台相關政策,集中各類資源,才能推動旅遊業持續健康發展。
據了解,目前旅遊市場綜合監管正在形成從行業單打獨斗到黨委、政府統籌推進的新格局。一些地方在「1+3」基礎上,積極摸索和創新,形成「1+3+N」多種模式,成為推動全國旅遊市場秩序趨勢向好的核心力量。正如李金早所說,我們要有適合全域旅遊格局的體制機制,從過去部門單一管理過渡到綜合管理,要建立適合全域旅遊時代特點的現代旅遊治理機制,有效緩解綜合產業和綜合監管與原有體制之間的矛盾。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張家界市人大常委會原主任朱國軍說,在全域旅遊時代背景下,張家界已經建立起旅遊警察、旅遊巡迴法庭、旅遊檢察院等旅遊市場綜合監管體系,形成了旅遊監管、稽查的協調聯動機制,實現統一執法、統一協調、統一聯動。「特別是旅遊巡迴法庭,在流動式辦案過程中,很好地發揮了釋法功能。張家界還在各景區景點建立起涵蓋武警、安監、消防等執法隊伍的緊急救援系統,強化對不同警種執法隊伍的旅遊業務培訓,在旅遊重點時段、重點地區開展執法保障,各個部門和遊客反映良好。」
「全域旅遊時代的綜合管理,最重要的是通過建章立制,發揮好體制機制創新對景區等企業的管理、服務和指導職能。」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旅遊景區協會副會長秦福榮表示,當前,不少地方試行「1+3+N」綜合管理體制,國家旅遊局在不斷加強對A級景區的監管,這就要求景區不斷提升服務意識、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真正讓遊客賓至如歸。
景區作為旅遊市場最受關注的主體之一,應如何加快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秦福榮建議,應堅持以人為本、遊客至上的服務理念,善於接受遊客、媒體和社會監督,調動各方面的社會資源,試行旅遊服務質量監督員、觀察員、評論員等機制,及時為景區發展問診把脈,及時發現並解決景區管理存在的問題。
目前,十三陵全域旅遊建設初步完成,由中景合天研發的旅遊執法協同聯動平台,實現了公安、旅遊、稅務、發改、工商、城管等部門的協同聯動,使其可以最快速度收集證據、依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