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我國旅遊業管理體制

我國旅遊業管理體制

發布時間: 2021-02-17 10:21:33

A. 我國旅遊業人力資源管理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中 國 旅 游 業 概 況
一、中國旅遊業發展歷程
我國旅遊業發展雖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舉世矚目。改革開放前,旅遊業以外事接待為主,只具備產業雛形,不完全屬於產業范疇。從國家政策引導上可以看出近三十年來中國旅遊業的發展狀況:
1978年轉換機制,旅遊業開始從「事業型」向「產業型」轉變。
1984年,中央提出國家、地方、部門、集體、個人一齊上、自力更生與利用外資一齊上的旅遊建設方針,揭開了全方位發展旅遊產業的序幕。
1986年國務院決定將旅遊業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正式確立其國民經濟地位。
1992年中央明確提出旅遊業是第三產業中的重點產業,之後,中共中央提出的《關於制定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的建議》,旅遊業被列為第三產業積極發展新興產業序列的第一位。
199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旅遊業作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此後,國家計委把旅遊項目列入國債項目,鐵路部門及時開行了數百列旅遊專列。中央和國務院的支持為旅遊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從發展階段來看,1980年以前,旅遊產業總體規模較小;「六五」計劃時期,入境旅遊有較大提高,國內旅遊開始起步;「七五」計劃時期,入境旅遊繼續發展,國內旅遊有較大發展;「八五」計劃時期,入境旅遊有較大發展,國內旅遊迅猛崛起,這一時期是發展速度最快的時期。「九五」計劃時期,產業基礎夯實,穩步發展;2001年受世界旅遊業整體負增長的形勢影響下,中國的旅遊業是在困難中繼續前進,但增長速度有所下降;2002年中國旅遊業是整體回升,四項旅遊經濟指標增速均超過10%。中國現已成為世界上旅遊業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1978年中國國際旅遊接待人數(180萬人)僅為世界的0.7%,居世界41位;2002年接待海外旅遊者達到9791萬人次,躍居世界第五大旅遊吸引國、亞洲首位旅遊大國。1978年中國國際旅遊創匯(2.6億美元)僅佔全球的0.038%,居世界第47位;2002年增至204億美元,佔全球的4.4%,成為世界第五大旅遊創匯國。2002年,中國公民出國(境)人數達1660.2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6.84%,成為亞洲地區令人矚目的新興客源輸出大國。2002年中國國內旅遊人數達到8.78億人次,成為世界上數量最大、增速最快、潛力最強的國內旅遊市場。中國的旅遊產業規模也不斷擴大。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1年底,中國旅遊涉外飯店11000家,其中,已評定星級飯店8018家;各類旅行社超過10000家,其中,國際旅行社1300多家;中國旅遊業固定資產值達7000億元,共有各類旅遊企事業26萬個;旅遊業直接從業人員598萬人,間接從業人員約為2980萬人;共有開辦旅遊教育的院校1152所,在校生34萬人。
總之,我國旅遊業借改革開放之力,20多年持續快速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產業形象日益鮮明,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成為國民經濟中發展速度最快的行業之一。
二、中國旅遊業發展的機遇與前景分析
1、發展機遇
首先是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推動旅遊業再上新台階。21世紀前10年,我國國民經濟年均增長速度仍將保持7%以上,綜合國力將進一步提高。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對外開放的發展,經濟社會的全面進步,產業結構的調整,都將推動旅遊業發展。
其次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所帶來的機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意味著我國十幾億人民將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邁進,旅遊需求必然會隨之不斷增長,旅遊消費成為小康的標志和特徵之一。我國「現在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但就是在這種小康水平下,已經形成了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國內旅遊市場和發展最快的出國旅遊客源市場。
第三,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將使西部不少世界級的旅遊資源得到開發,從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從而不斷提高我國旅遊業的國際競爭力和發展後勁,形成我國旅遊業新的增長極。
第四,加入WTO以後,旅遊業及其相關產業都將加快與國際接軌的步伐,發展環境將進一步優化,同時也將促進國際商務旅遊的增長。
第五,中國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旅遊目的地國。美國「9.11」事件和美伊戰爭爆發導致全世界旅遊下滑,但因為中國政治穩定、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以及中國政府所實施的一系列重大舉措,反而強化了中國作為最安全的旅遊目的地形象。
第六,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北京申奧成功、上海成功申辦世博會、杭州成功申辦2006年世界休閑博覽大會以及2003年10月世界旅遊組織大會將首次在北京召開,表明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力日益增強,對推動中國旅遊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2、前景分析
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供需雙向互動作用下,中國旅遊業前景輝煌。
(1)旅遊市場潛力巨大
隨著人民富裕程度的提高,閑暇時間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多,將推動國內旅遊需求以較高的速度增長。我國是世界上第一位人口大國,有著世界上其他任何國家無與倫比的最大的國內旅遊客源市常2002年,相當於13個中國人裡面就有8人進行了一次旅遊。我國從1995年5月1日起實施每周40小時工作雙休制,1999年開始實施「五一」、「十一」、春節的七天假期,目前中國公民每年所能享受的法定休息日的總量是114天,居民閑暇時間越來越充足。同時,消費結構正從溫飽型轉向小康型,消費由生存型消費向享受型和發展型的方向發展,恩格爾系數逐年下降,城鄉居民消費的恩格爾系數分別由1995年的49.9%和58.6%降至2002年的37.7%和46.2%的水平。住房、購車、通訊等消費將逐漸得到滿足,而作為精神和物質結合的旅遊需求,則會反復產生。根據國際經驗,當人均GDP達到800-1000美元時,旅遊消費將呈現大眾化、普遍化的態勢,成為生活要素之一。到2020年,我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如按每人每年出遊兩次計算,屆時的國內旅遊人數可高達30億人次左右。
(2)旅遊資源得天獨厚
中國國土廣袤、山川秀美、歷史悠久、文化璀璨、民族眾多,漫長的歷史和遼闊的國土形成了無比豐厚的旅遊資源。據研究表明,我國自然類和人文類的旅遊資源類型居世界第一位的數目超過美國、西班牙、法國等旅遊強國。目前,全國已擁有15000多處旅遊景區(點),涵蓋了自然景觀、歷史文化、改革成就和社會生活等各方面,其中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28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51處,國家地質公園44處,國家自然保護區197個,國家森林公園439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99個,國家4A級旅遊區(點)360個,中國優秀旅遊城市137個,還有1269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各類博物館2000餘座。各具特色的風土人情、多姿多彩的城市風光,雄偉壯觀的建設工程等等,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基矗
(3)從旅遊大國到世界旅遊強國
按國家旅遊局制定的旅遊業發展「十五」規劃基本思路,到2020年,中國海外旅遊人數將超過21000萬人次,旅遊外匯收入580億美元以上。國內旅遊將達到29億人次以上,旅遊收入將達20400億元人民幣以上。旅遊業總產出將達到2.5萬億元人民幣以上,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將提高到8%左右。國內外學者一致看好中國旅遊業的發展前景,中國將成為世界旅遊強國。包括世界旅遊組織(WTO)在內的權威性組織均認定202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旅遊首位旅遊目的地國(見表2)。世界旅遊理事會則預測,到2020年,中國旅遊業總產出將占國內生產總值的8.64%,旅遊消費將占總消費的6.79%,旅遊投資將占投資總額的8.61%,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三、與國際旅遊市場的差距
盡管中國旅遊產業在近三十年的時間里取得了輝煌的成績,但是與國際旅遊市場荏苒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差距主要表現在軟體上,不僅是服務人員的服務水平、服務質量有差距,還有營銷體系、政策體系不完善,法律法規不健全。
舉個例子,目前全球已經有49家知名飯店進入中國大陸,但是我們還沒有一個品牌到境外管理或建設一個像樣的星級酒店,這就是差距!」 在通往世界旅遊強國的道路上中國依然有一段路要走。現時期的中國旅遊業應該著手改進服務水平,提高服務質量,優化營銷體系,改善環境,建立健全合理的政策體系,這都需要政府、組織、以及公民的共同努力,另外還要加強專業人才的培養,包括高級、中級、初級管理人員以及普通服務人員。
四、旅遊市場的經濟效益分析
據法國旅遊業協會主席菲利普•邦貝爾熱分析:「43%的旅館、咖啡店和飯店的收益,同旅遊直接有關;航空運輸收益的42%同旅遊有關,鐵路運輸收益的23%、汽車的12%、農業的8%、建築業的6%同旅遊業有關。」
旅遊業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產業,吃、住、行、游、購、娛是旅遊的六大要素。要有吃、有住、進得來,出得去,有物可購,有處去樂。因此,旅遊的發展,必然不斷帶動與這要素直接相關的飲食、建築、交通、郵電通訊、園林、商業、輕紡、保險等行業的發展。
據澳大利亞官方統計,旅遊業涉及29個經濟部門中的108個行業。僅以建築業為例,十多年前,住店難在我國許多城市是普遍現象,那時人們在外有個地方住就算不錯,有的甚至在車站過夜。但短短十幾年,到1998年底我國已有各類旅店21萬家,涉外飯店約4000家,星級飯店2000多家,其中五星級45家,四星級117家,三星級近1000多家,二星級和一星級1000多家。遊客住的地方數量多,檔次全,再已不是原來的情景了。期間建築業獲得的發展可以想像。
美國夏威夷的瓦胡島,開發前是一片荒涼的海灘,五十年代為旅遊區後,建成的旅遊、商業街,密布小島。目前,該島已成為年接待世界旅遊者約400萬人次的世界著名旅遊區。建築業的發展,又帶動與之相配套的水、電、煤氣、曖氣、通訊等行業,飯店內的裝飾、傢俱、餐飲、衛生用品等等,工業及所需的農產品的生產自然也相應地發展起來,其連鎖效應是巨大的。
遊客每到一地總要買些紀念品、土特產等帶回去。即旅遊要素中的「購」,旅遊對商品的需求帶動了工藝品、紀念品及有民族特色的產品的生產與開發。據測算一位旅客在異國旅行購物所花費用一般約全部旅費的1/2。旅遊業的發展對相關產業的帶動作用可用一句話來概括,即「一業興百業旺」。
除了能直接創造經濟效益外,旅遊業還可以增加社會就業機會。由於旅遊業促進了許多行業的發展,使整個社會就業機會增多。旅遊業是一種綜合性的行業,它不但能直接向社會提供就業機會,而且能間接地為社會提供就業機會。按國際的習慣測算,旅遊業直接就業與間接就業的人員比例大約為1:5。每增加旅遊業的一間客房,可以直接提供0.75的就業機會,並間接地為2.5人在有關部門(飯店、商業、交通業)提供就業機會。目前,我市直接從事旅遊業工作的人數已達3萬之多,間接的達20萬,佔全市總人口的五分之一。
旅遊經濟還具有扶貧功能,旅遊業是見效快、永久性的扶貧開發項目。從國際國內旅遊業的發展過程可以看出,旅遊業發展的速度,遠遠快於各種產業發展的速度。旅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才成為一個產業的,在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里,就迅速發展成世界第一大產業。這種發展速度,是任何一個產業都難以比擬的。鄰近我們國家的新加坡和泰國,經過不到20年的苦心經營,就發展成為亞洲的旅遊強國,成為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許多旅遊點,也是在很短的時間內熱起來的。如雲南的西雙版納和德宏,四川的九寨溝,湖南的張家界,貴州的龍宮,從開發、宣傳到變成熱點,都只有幾年的時間。廣西的北海更快,僅兩、三年就熱起來了,1992年遊客已達150萬人。較小的旅遊點如龍勝的一個溫泉,一片梯田;融水的一段貝江,開發一、兩年就分別引來了十餘萬遊客。由於人們旅遊慾望的強烈,信息傳遞的現代化和交通工具的發達,所開發的旅遊區只要有獨特的景觀和豐富的內容,能滿足人們要求,並把宣傳工作做到五洲四海,千家萬戶,就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大見成效,並且變成永久性的財源。因此,旅遊業是短、平、快,永久性的扶貧開發項目。
旅遊業對環境無害,還能創造社會和經濟效益,因此被世界各國譽為「無煙產業」。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在奧運會的帶動下,中國旅遊業依然處在發展的快車道上,而且正在走向世界。近些年的發展有目共睹,但是問題也依然存在,除了需要提高服務質量外,還應該加大宣傳力度,塑造品牌形象,打造自己特色。期待中國的旅遊業更快、更好的發展。

B. 旅遊景區管理體制現狀及問題是什麼

一、旅遊景區創新管理概述與內涵

對於我國旅遊景區創新管理的現狀來說,它已經成為我國旅遊業發展的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那麼什麼是旅遊景區創新管理的內涵?所謂旅遊景區創新管理,就是指旅遊企業的經營者在旅遊景區經營管理創新的過程當中,通過汁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等具體職能的創新,以及企業內部各個要素的創新,對旅遊景區內部進行重新組織與安排,以此促進旅遊景區在新的發展環境下能夠增加自身的價值與效率。

除此之外,在旅遊業迅猛發展的今天,旅遊景區創新管理的內容也是多方面的,同時旅遊景區的創新發展也要兼顧社會的各個方面的利益,其中最基本的就是遊客,除此之外,還包括社區、政府、開發商、環境、生態等多方利益,從各個方面共同構築起體驗旅遊時代的景區管理模式,由此可見,對旅遊景區的創新管理是適應社會發展的必然之路,只有遵循這條道路的發展,才會使我國旅遊業取得長遠的發展,管理創新是旅遊景區創新的保障,所以說,旅遊企業的管理者應該把管理創新作為自身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此來促進旅遊景區創新管理的更好發展。

二、旅遊景區創新管理的必要性和原則

(一)旅遊景區創新管理的必要性對於旅遊景區的發展來說,它的創新管理都會有一定的價值與現實性的意義。本文對我國旅遊景區創新管理研究的現實意義在於,通過對當前創新管理問題進行分析,進一步把握旅遊景區管理在發展的規律,與此同時,掌握並運用這些規律通過對旅遊景區的管理創新對策進行探討,促進景區管理人員突破傳統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手段,幫助他們更好的完成旅遊景區管理工作,使景區實現良性發展,並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我國旅遊業的長遠發展。

(二)旅遊景區創新管理應堅持的原則在旅遊景區的創新管理過程中,必然會遵循一定的原則,對於旅遊景區創新管理的原則來說,它大體上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層次性與整體性原則,另一方面則是目的性與開放性原則,下文就從這兩個方面對旅遊景區的創新管理原則進行詳細的闡述:

第一方面是層次性與整體性原則,對於這一原則來說,它的考察角度主要是以時間上的與空間上的為主,從時間方面來說,無論是對旅遊景區的規劃還是對旅遊產品的生產而言,它的完善過程需要經歷多個階段,也需要大量的時間,因此,在旅遊景區創新管理的過程中也要採用新的生產方式與規劃手段,形成一套完善的、有序的體系;從空間方面來說,一個旅遊景區或者旅遊新產品要經歷從概念信息到具體投入運行,從產品到產品鏈或群等多個層次,是有序的、有一定規律的。

第二方面則是目的性與開放性原則,所謂目的性,就是指旅遊景區進行創新管理的目標,也就是說,對於每一個旅遊景區,它的創新與發展都會圍繞這一個目標而進行,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要求,但是它們都具有相同的發展核心,所謂開放性,就是指旅遊景區在一個目標的促進下通過多種的、不同類型的途徑來達到管理創新的目標,以此來促進旅遊景區創新管理的更好的發展。

三、當前旅遊景區管理存在的共性問題分析

(一)管理體制不順,缺乏長遠規劃對於我國旅遊景區的創新管理發展來說,首先第一個問題就是旅遊管理體制不順,缺乏整體的、長遠的規劃,完善的旅遊管理體制對於旅遊景區的創新管理來說有著很重要的意義,然而,目前就恰恰缺乏了這種管理與規劃。

對於一個旅遊企業來說,如果缺乏旅遊景區創新管理的統籌規劃,就會導致相關部門管理層工作重心的偏離,而由於我國的旅遊業起步較晚,旅遊管理體制還尚未形成一個統一保護,整體開發,合理利用旅遊資源的管理格局,也就是說,旅遊企業目前對旅遊景區的規劃水平還比較低,並沒有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全面的旅遊景區創新管理體制系統,外加上缺乏對自身的長遠的、整體的規劃,就會導致對旅遊景區或者旅遊景點的錯誤的、盲目的開發,除此之外,還有個別企業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與發展,不顧生態環境,對一些旅遊景區進行大量的開發,這不僅僅失去了旅遊景區原本的生態價值,對於整個地區的經濟發展來說也是一種巨大的損失,更加失去了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性與合作關系,不言而喻,在我國旅遊景區的創新管理規劃過程中,完善的管理體制,以及長遠的、整體的旅遊發展規劃對其自身的長遠發展有著多麼重要的意義。

(二)管理定位不清晰,缺乏深入開發對於我國旅遊景區的創新發展來說,管理定位不清晰,缺乏深入開發,這也是阻礙旅遊景區創新管理的一個重要的問題。

所謂管理定位不清晰,就是指在旅遊景區進行創新管理的過程中,政、企不分,景區的所有權、管理權和經營權角色混同,沒有清楚地劃分管理職能,各個部門的定位不清晰。旅遊景區的創新管理如果缺乏清晰的管理定位就會導致旅遊企業失去自身的市場競爭力,除此之外,旅遊服務中心作為旅遊企業內部的管理機構,政企不分,既要搞基礎設施建設又要組織旅遊景區的開發經營,還要行使政府的管理職能,還要承擔系列接待任務,這樣就導致企業缺乏清晰地管理定位,沒有明確的分配行政執法權,在旅遊區進行執法管理變得很困難,此外,由於分配機制不靈活,從而降低了旅遊服務質量與服務水平,除此之外,無論是對旅遊景區來說,還是旅遊產品來說,都應該對其進行深入的開發,然而正是因為對這些因素缺乏深入的開發,導致了某些旅遊景區或者旅遊產品無法體現出其自身的價值,與此同時,也無法滿足不同類型消費者不同的心理需求,不利於旅遊景區自身的創新管理,除此之外,也會阻礙我國旅遊業的長遠發展,由此可見,清晰的管理定位以及長遠的發展規劃有多麼重要的意義。

(三)景區商業化濃重,環境污染問題突出目前在我國旅遊景區創新管理的過程中,還存在了較大的生態問題,景區商業化濃重,環境污染問題突出,其主要的原因就是某些企業為了實現自身的利益,不惜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對旅遊景區進行盲目的開發,使旅遊景區成為商業化的基地。

旅遊業原本就存在於社會經濟的商業領域,拋開旅遊這個概念,山林谷地等旅遊資源同時也需要資金的保護,但是近年來景區的商業化問題過於嚴重主要體現在人造景區的虛假、景點過分依賴門票經濟、景區轉變為「商業區」,這些雖給旅遊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帶來了一定的發展,但是這就將旅遊景區的生態價值轉化成了商業價值,除此之外,也違背了我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不合理的利用當地資源,容易造成旅遊資源的匱乏,旅遊景區的發展是以當地的旅遊資源為基礎,旅遊景區生態環境的惡化,以及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不僅僅會影響旅遊景區今後的發展,也會導致旅遊景區失去自身的生態價值與社會價值,這對於我國旅遊景區的創新管理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四)公共基礎設施落後,商販管理效果差對於任何一個旅遊企業來說,其長遠的發展都離不開完善的基礎設施,而目前,在我國旅遊景區的創新管理中仍存在公共基礎設施落後,商販管理效果較差的問題。

由於我國旅遊業的起步較晚,所以在其身上的投資也就相對較少,外加上認識不足以及發展不完善等等的現實問題,導致了在我國旅遊景區創新管理的過程中出現了公共基礎設施的缺乏,也就是說,公共基礎設施的數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與此同時,更加限制了基礎設施的質量,在旅遊景區創新管理中基礎設施的缺乏就會使其自身失去一定的消費市場與大量的客源,無法拉動消費,從而阻礙了自身的完善與成長,不言而喻,完善的旅遊基礎設施對旅遊景區的創新管理的發展來說有著很大的意義,除此之外,還存在著商販管理效果較差的問題,這樣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旅遊市場的混亂與競爭的不公平性,所以說,每一個旅遊企業的管理者都要把完善公共基礎設施、加強商販管理效果作為自身工作的重點,不容忽視。

四、旅遊景區創新管理的實踐對策

(一)引進先進管理思想,實施整體規劃為了我國旅遊景區創新管理的更好發展,解決其自身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首先,就需要旅遊企業引進先進的管理思想,創新管理體制,實施整體規劃。實現我國旅遊景區的整體規劃,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對我國旅遊景區的創新管理進行整體的統籌規劃就要制定合理有效的旅遊發展總體策略,旅遊企業的管理者要通過加強對各個地區具體情況的了解與掌握來進行調整,例如,可以通過具體的實踐到某一個旅遊地區進行具體的調查,當地的旅遊市場、消費者需求、甚至是當地旅遊產品的生產與銷售情況。第二,政府也要加強對旅遊景區創新管理的引導作用,相互交流與溝通,制定出一套完備的、全面的有利於各個地區旅遊景區開發與發展的規劃,使政府主導與市場經濟體制和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減少各相關主體的利益沖突。第三,還要制定完善的旅遊景區創新管理體制,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僅可以通過自身對各個地區的整體的管理規范,也可以借鑒外來的先進思想與優秀成果,做到以我為主,為我所用,使其對旅遊景區進行正確的、有效的開發,合理利用旅遊資源,做到對資源的循環利用,提高當地的生態價值,進而實現我國旅遊景區創新管理的整體的發展,進而推動我國旅遊業的整體發展。

(二)明確景區發展目標,創新旅遊產品在我國旅遊景區創新管理發展的過程中,解決管理定位不清晰,缺乏深入開發這一問題,就要求旅遊企業明確景區發展目標,創新旅遊產品,以此來促進旅遊景區創新管理的完善。

旅遊景區的創新管理首先要明確景區發展目標,因為明確的發展目標對旅遊景區的創新發展來說有著很大的導向作用,在這一發展過程中,旅遊企業的一切工作都是圍繞著這個目標所進行的,所以說,景區發展目標的確定對其自身的發展起著根本性的作用,其次,就要對旅遊產品進行深度開發,進而創新旅遊產品,對於旅遊產品的創新,就需要旅遊企業自身組織結構改革與創新動力挖掘,與此同時,還要進行市場調研,完善市場細分,追求產品個性化的市場挖掘,做到旅遊產品創新主體的多元化,創意產品主題並深入完善,改善增新與產品的細節服務,特色提煉與集中展現旅遊產品的核心價值,在此基礎上進行整合營銷與多元化的傳播,總之,旅行社產品創新是以傳統旅行社產品為基礎,在短期內,傳統產品依然是滿足大眾化旅遊需求的主要產品,而探索創新中的新型產品將會是未來旅遊產品的希望。

(三)強化可持續發展意識,凈化景區旅遊環境解決我國旅遊景區在創新管理中景區商業化濃重,環境污染問題突出的問題,就要求企業自身要強化可持續發展意識,凈化景區旅遊環境,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把凈化景區旅遊環境,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推進我國旅遊業不斷發展與進步。

緩解我國旅遊景區商業化的問題,就要具體從這幾個方面入手,首先,要避免景區作假的現象,為遊客提供真正的景區服務;其次,降低景區的門票價格,因為旅遊景區的開發並不是只為了經濟效益,更多的是讓消費者在旅遊的過程中體會到景區的真正價值;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強化可持續發展意識就要求我國各個旅遊企業加強自身的環保意識,不能以商業利益為由進而破壞生態環境,除此之外,還要對外宣傳保護生態的觀念,凈化旅遊景區的旅遊環境,為旅遊者創造良好的消費空間,以此促進自身的發展,以及有效實現旅遊景區的生態價值。

(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健全各項管理制度為了促進我國旅遊景區創新管理的更好發展,解決基礎設施缺乏以及商販管理效果較差的問題,就要求旅遊企業的經營管理者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健全各項管理制度。

完善旅遊景區的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首先就要加大對其的投資,進而對旅遊景區中的各種硬體設施,以及軟體設施進行全面的完善與發展,除此之外,我國旅遊企業還可以在旅遊景區的創新過程中為其建立各種娛樂設施、健身設施,以此來促進當地遊客的休閑娛樂,進而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另外,加強基礎設施更要涉及到文化方面,例如:紀念館、科技館、以及體育館等文化氣氛較濃的設施,因為完善的文化設施、濃郁的文化氛圍可以為當地招攬更多的遊客,以此帶動旅遊者的積極性,增強旅遊者對當地地區的認同感與歸屬感,拉動當地旅遊景區的消費,除此之外,還要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加強對商販的管理與控制,穩定市場競爭環境,由此可見,完善的基礎設施,以及健全的管理制度可以大大的促進旅遊景區創新管理的發展。

五、結語

總而言之,我國旅遊景區的創新管理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要想把它發展好,就要求企業對自身以及旅遊景區進行全方面的完善與創新,以此來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讓自己能夠在市場激烈的環境中脫穎而出,同時也為能夠更好地服務消費者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條件,進而有利於有效實現旅遊景區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生態效益的統一。

C. 試結合我國國際旅遊業的實際情況,論述如何制定我國的旅遊價格

旅遊管理旅遊經濟學試卷 不全面 但有些點可以用 不過實在沒完整答案

旅遊價格是人們為實現特定目的離開常住地去往他處綜合性消費價值的貨幣表現,是與旅遊消費相關的各種商品價格和服務價格的總和。作為整個價格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旅遊價格是調節旅遊市場供求關系和協調各相關經濟主體利益關系的重要經濟杠桿,它不僅涵蓋了吃、住、行、游、購、娛6要素,而且涉及旅遊景點、旅行社業、飯店業、交通運輸業、餐飲業、通訊業等領域,並始終貫穿著旅遊商品的生產、流通和消費諸環節。入世後,隨著旅遊業競爭的加劇,我國旅遊業發展的超前性與旅遊管理體制的滯後性之間的矛盾已嚴重阻礙我國旅遊業的進一步發展。全面、深入地探討我國旅遊價格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政策,對實現我國旅遊業跨越式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我國旅遊價格管理現狀分析

縱觀我國旅遊價格的歷史沿革,大體經歷了政府福利型(1950~1978年)、計劃主導型(1979~1991)和市場主導型(1992~)等3個階段。自1993年4月國家旅遊局會同國家物價局發布了《關於國際旅遊價格管理方式改革的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來,我國的旅遊價格改革基本適應了經濟體制的轉軌,逐步建立起了旅遊價格管理的中央和地方兩級協調制度,豐富了整個價格改革乃至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內容,從而有力地促進了旅遊業的快速增長和國民經濟結構的逐步優化,促進和帶動了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一)建立了高效的旅遊價格管理體制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就是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和價格形成方面起決定性的作用。旅遊價格的形成與管理也是在不斷總結經驗與提高認識基礎上逐步發展和完善的。目前,在旅遊價格的各構成要素中,旅遊交通價格、主要景點景區門票價格仍實行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而旅遊飯店、餐飲、娛樂、購物等項目價格由經營者自主定價,價格主管部門的管理重點將放在規范價格行為上,而不再參與具體價格制定工作。另外,旅遊行業的主管部門也積極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情況、新局面,轉變政府職能,使政府職能部門以各方利益的「協調者」和旅遊市場秩序的「維護者」的身份管理旅遊價格,使得市場在旅遊價格決定中發揮了主導作用。旅遊價格管理部門角色的轉變和旅遊價格形成機制的變革,是旅遊市場高效運作的保證,也是經濟體制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

(二)形成了較為合理的旅遊價格體系

旅遊價格體系的組成要素是多方面的,是一項綜合性的大系統,各個旅遊經濟活動主體的變化都會影響到旅遊價格的決定與調整,而旅遊價格體系是否完善健全反過來又會影響旅遊經營者和消費者的行為,從而對整個旅遊產業的發展產生影響。過去我們的旅遊價格體系過於僵化,沒有層次性和靈活性,往往表現為「鐵板一塊」,旺季淡季一個價,組團散客一個價,制約了旅遊產業的發展。通過旅遊價格管理體制的改革,將旅遊產品的定價逐步下放,各旅遊經營者有權根據市場供求情況採取更為靈活多樣的旅遊價格,豐富了旅遊價格的品種,增大了其調控旅遊市場供求關系的功能,把旅遊市場推向了更開放、更繁榮的新局面。如旅行社推出了統包價、半包價和小包價等多個價格品種,景點景區按旅遊旺淡季和旅遊人數不同推出了相應的旺季價、淡季價和團體優惠價,旅遊飯店推出了午夜房、兩天三晚周末房等等,形成了較為合理的旅遊價格體系。

(三)適時推出了景區門票的「一票制」

旅遊產業的迅猛發展,帶動了各景點景區的開發投資熱,使旅遊景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長足的發展,為旅遊者瀏覽參觀提供了便利,但一哄而上的投資旅遊景區建設也帶來了不少問題。如景區內管理混亂,出現了「多頭管理卻無人負責」的現象;亂收費、多收費、漫天要價、欺詐遊客問題突出;掠奪性的開發建設,不注意環境保護和永續使用,使一些景區的游覽價值大幅下降等。為了改變景區內管理收費的混亂局面,確保旅遊景區的可持續發展,目前大部分旅遊景區推出了「一票制」,並明確規定「游覽參觀點門票實行一票制,對於確實需要單獨設置門票的,須報省價格主管部門審批。」一票制的推出有利於明確並協調景區各相關單位的利益,解決亂收費問題;有利於保護景區資源和價格穩定;有利於降低景區管理成本,裁減冗員,是提高景點景區旅遊質量,維護旅遊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重大舉措。

(四)重點旅遊景點的門票價格制定實行聽證制

門票價格聽證是指由旅遊門票價格主管部門組織社會有關方面,對制定或調整門票價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論證。《政府價格決策聽證暫行辦法》明確把主要旅遊景點門票列為需要聽證的商品和服務,舉行門票價格聽證會是實現政府價格決策制度化、法制化、民主化的重大舉措。如2004年12月,受湖南省物價局的委託,湖南省張家界市物價局主持召開了門票價格調整聽證會,對張家界市武陵源風景名勝區管理局提出的調整核心景區門票價格方案進行了公開聽證。聽證代表由消費者代表(含消協團體代表)、經營者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代表、相關部門代表組成,他們對申請方案進行了廣泛的論證和分析,並且充分表達了各自的意見和觀點。這種門票價格決策聽證制度使政府價格決策更加公開、透明,體現了公平與效率的原則,增加了與會各方的市場意識和群眾觀念,協調了經營者與消費者的利益和立場,是旅遊價格管理體制的重大改革。

二、我國旅遊價格管理改革背景分析

(一)旅遊價格管理自身存在弊端

(1)旅遊市場競爭過度,旅遊價格秩序混亂。我國旅遊產業從上世紀90年代初期的高利潤行業發展到目前的低利潤甚至負利潤的行業,表明我國旅遊產業事實上已經步入了供過於求的局面。這種因供過於求所致的旅遊市場無序的、惡性的削價競爭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部分景區(點)的門票價格過高。據調查,我國不少旅遊區(點)的門票價格普遍「高」得驚人,在門票價格高的旅遊景區中,又以模擬仿造的「城」、「都」、「窗」、「館」之類的所謂文化景觀的門票價格偏高,且遊客普遍認為它們的文化品位、文化內涵「不值這個價」。「高定價、高回扣」,不正當競爭愈演愈烈,有的擅自搞「園中園」亂收費,在公園中硬塞進一些粗俗的表演和格調低下的游覽項目,搭車收費,一些飯店、餐館、娛樂場所不按規定明碼標價,高收費低服務,混水摸魚、「野馬」橫行,肆意宰客。二是賓館飯店價格過低。由於政府有關部門對旅遊項目投資的規模和結構把關不嚴,以致我國不少地區出現賓館、飯店供過於求,旅遊項目重復開發建設,旅行社發展失控,導致僧多粥少,經營者無奈只好實行「高標價」下的「高回扣」政策。這種現象主要存在於旅行社、賓館飯店和風景區等同質產品市場。不少旅遊企業,為了獲取最大限度的市場佔有率,完全不考慮利潤收益情況,盲目地大幅度削減旅遊產品價格,與同行展開惡性競爭,對行業協調造成極大破壞。而另一些旅遊企業為了保住或奪回自己原有的市場,也不得不紛紛削價參與競爭,如此反復,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導致旅遊企業自身利益嚴重受損,甚至連企業的簡單再生產也難以維持。 三是旅遊社低價惡性競爭,「零、負團費」現象時有出現。調查發現,一些個體旅遊社經營主體為了爭奪客源,紛紛採用降價這一低級而又直接的競爭方式,有的甚至不但不收取費用,還以各種方式對旅客進行獎勵和補貼。正規旅行社為應付旅遊個體經營主體的低價、「零、負團費」的做法,不得不也以低價相迎。這種低於成本的、惡性的削價競爭只會使旅客們的旅遊質量大幅下降,高額回報大行其道,嚴重擾亂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秩序,使旅遊市場環境趨於惡化,與其「朝陽產業」的產業特徵背道而馳。四是旅遊娛樂購物環節價格極不規范。調查發現,旅遊娛樂購物場所虛高定價、高回扣,導游私拿回扣、索要小費、欺客宰客等價格欺詐、破壞市場秩序的違法違規經營現象較為嚴重,旅行社與飯店、游覽參觀點單位、涉外商店等仍存在價格結算問題。一些定點旅遊購物商店和娛樂場所以高額回扣誘使導游和司機,從而出現在接待中總是安排遊客購物和消閑消費;加之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物價部門「天高皇帝遠」、監管不嚴,致使風景區內的一些兜售旅遊紀念品的小商販往往擅自哄抬物價,全然不顧其商品的質量和真正價值,從中牟取暴利,造成旅遊產品的價格與其價值嚴重背離,極大地損害了旅遊者的利益,也嚴重製約了當地旅遊產業的健康發展。

(2)旅遊價格管理相關的政策法規不夠健全。從旅遊業發展初期到現在,國家和地方已經出台了一系列有關旅遊市場及其管理的法律、法規、條例。特別是近幾年來,全國和各省區直轄市的價格法制工作進展加快,先後頒布、修定了一批涉及到旅遊市場價格的法律、法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解決旅遊糾紛、規范旅遊市場的作用。但目前直接涉及旅遊飯店管理和價格的法律法規極少。對於旅遊產業中的另一支柱行業旅行社業,雖然相關法律法規不少,然而大都只側重於強調縱向法律關系,即強調政府對旅行社的管理和控制,而對於旅行社經營活動方面及旅遊者與旅行社關系方面的規定很少,以致在出現問題時,執法部門很難找到適用的法律條文。旅遊價格管理立法滯後降低了打擊旅遊價格違法行為的有效性,形成了對旅遊產業健康發展、依法管理的制度約束,應當予以大力推進和建設。

(3)違反旅遊價格相關法律、法規的行為未受到相應的打擊。由於旅遊價格管理的嚴重缺位,旅遊價格監管法規體系的不健全,加之政府職能部門對違反旅遊價格管理行為打擊不力,不能將旅遊經營者的行為有效控制在現行法律、法規容許的范圍之內,導致「劣商驅逐良商」,從而致使我國旅遊市場價格一直比較混亂,一些旅遊經營者的行為極不規范,大量違反旅遊價格相關法律、法規的行為層出不窮,嚴重擾亂了旅遊市場的正常秩序。如在一些旅遊景點景區的門票上,隨意更改票價、強行投保、強行交納森林防火費;在旅遊旺季,旅遊企業服務質量並沒有隨旅遊價格水漲船高,多收錢少服務、欺詐宰客等行為經常發生;導遊人員變成了「導購」、「導餐」人員,強買強賣、高額回扣等現象屢見不鮮;一些商家違反明碼標價規定、違背誠信原則,大打虛假廣告,誤導旅遊者上當等。可以認為,造成這一混亂局面,除政府職能部門監管不嚴、打擊不力外,也說明了我國當前旅遊行業自律還是太弱,從業人員素質不高。

我國旅遊價格管理自身的種種弊端,如若處置不當將帶來非常嚴重的後果,進而危及我國旅遊業的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首先,它將嚴重影響旅遊服務行業的整體經濟效益,降低旅遊創匯效率,加大了創匯難度,致使外匯流失嚴重。其次,這種過度的削價競爭也使旅遊市場環境更趨惡化,使消費者對旅遊服務的價格、質量產生混亂,無所適從,致使旅遊外銷價格結構不合理,使從事旅遊接待和飯店經營的旅遊企業生產經營困難,沒有充足的積累去進一步充實和完善多種旅遊設施,提高全行業的服務水平和質量。最後,旅遊價格混亂,也使遊客對我國形象的評價下降,會形成很壞的廣告效應,減少潛在客戶及回頭客,長久以往將嚴重損害我國旅遊業發展。

(二)入世對我國旅遊價格管理的影響

旅遊業是一個市場准入較為寬松的行業,幾乎沒有多少壁壘門檻,因此,其對外開放程度相對其他行業要高。我國旅遊業在經過20多年發展後已具有相當的產業規模和一定的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筆者以為,入世雖對我國旅遊價格管理的整體影響是積極有利的,但同時又將挑戰我國旅遊管理體制。一方面,它將加劇我國旅遊管理的復雜性。入世雖然能夠給我國旅遊業的發展帶來許多機遇,但是國際旅遊資本和國外大型旅遊公司的進入,將會加快國內旅遊行業的大調整和大洗牌,國內多數中小型旅遊公司將面臨著重組和倒閉的危險。按照我國加入WTO的承諾,我國旅行社行業將逐步放開合資旅行社中外商出資比例限制,在2003年底以前允許外商在合資旅行社中控股,在2005年底以前允許成立外商獨資旅行社。隨著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旅遊業的經營主體將日益多元化,這將加大我國旅遊管理的難度,從而給旅遊管理帶來新的挑戰;另一方面,現行旅遊管理體制也難以適應新形勢要求。我國是一個正在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中國家,體制因素對旅遊業的發展有不可忽視的影響。我國旅遊業採取的是政府主導型的發展戰略,至今實行的仍是根據1981年《國務院關於加強旅遊工作的決定》的精神,按照「統一領導,分散經營」的原則建立並實行政企分開的兩級管理體制。正是這種典型的部門管理體制,造成旅遊行業內部矛盾重重,旅遊市場混亂。當前旅遊行政部門由於缺乏宏觀調控的權力和手段,難以對旅遊業實行全方位的行業管理,使得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不相適應的矛盾日益突出,加之國內原有的旅遊市場秩序不規范,旅遊法規不健全,入世後隨著競爭的加劇,這種旅遊業發展的超前性與旅遊管理體制特別是旅遊價格管理體制的滯後性之間的矛盾已嚴重阻礙我國旅遊業的進一步發展。

三、完善我國旅遊價格管理的政策選擇

黨的十六大提出建立一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經濟體系,而價格競爭是市場競爭的重要手段,市場的價格行為需要規范、統一、公開、有序。因此,旅遊價格管理要符合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長遠來看必須放鬆政府管制,堅持做到規范旅遊價格行為,發揮旅遊價格合理配置旅遊資源的作用,引導經營者運用價格手段開展公開、公平、公正的競爭,以保護旅遊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從而充分發揮市場機制與價值規律的作用,促進旅遊業的健康發展。

(一)建立健全旅遊價格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

市場經濟的建立、政府職能的轉變,使得行政命令不能再成為政府管理經濟的主要手段。具體到旅遊價格管理方面,就是要求物價職能部門通過深入的旅遊市場調查,發現當前旅遊市場價格存在的問題和漏洞,並且制定出符合旅遊產業發展、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規章制度,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製度與環境支持。第一,應實行旅遊標准化工程,通過制定國家或行業標準的旅遊合同文本來取代目前各旅行社自製的旅遊合同,以保護旅遊活動中的弱勢群體--旅遊者的合法權益,同時也為日後可能出現的旅遊價格糾紛提供處理依據。第二,應建立起中央和地方的多方面協調機制,即國家旅遊局會同國家物價局等有關部、委、局,協調國內有關旅遊價格和收費標準的調整幅度和出台時間;各省旅遊局和物價局協商本地區有關旅遊價格和收費標準的調價幅度和出台時間;同時還應主動聯合與旅遊密切相關的交通、市政、文化、園林、林業、水利、文物等部門,通過建立有效的部門聯席會議制度發揮各方面積極性,以形成綜合旅遊價格管理能力。第三,應構建有地方特色的旅遊價格法規框架。

一方面,要根據國家現有的有關法律法規,從我國國情出發,大膽探索並制定出與旅遊價格配套的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另一方面,也要以法制性規制來取代經濟性規制,對旅遊不正當競爭應進行法制化管理,加強聯合執法,依法維護良好的旅遊市場秩序。第四,應增強旅遊市場的信息透明度,引導旅遊者合理流向。中央和各省級物價部門應當時刻關注旅遊市場價格動態,做好旅遊價格與收費標準的預報工作,並根據市場供求狀況和現行價格水平,對下一年度市場價格行情作出適當預測。同時,還應加強與旅遊相關部門、行業協會和企業的聯系,圍繞突出的旅遊價格矛盾開展協商對話,引導和規范旅遊市場競爭,調節其供求關系。

(二)積極轉變政府職能,充分發揮價格杠桿的調控作用

對於入世後如何進行旅遊價格管理,目前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觀點主張大部分旅遊價格實行政府定價;另一個觀點則主張全面放開旅遊價格。筆者以為,持前者觀點者明顯是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思維模式在工作中的反映,它不符合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持後者觀點者表面看起來似乎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其實違背了《價格法》,也不符合當前我國旅遊市場的實際。可以想像,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旅遊產業走上市場化發展的道路將是必然趨勢,政府將逐漸從旅遊市場退出,讓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和價格形成上起基礎作用。但是這種政府退出只能是政府職能的轉變和調控市場方式的轉變,因為大量事實表明,市場並不是完美無缺的,如果沒有政府部門這只「看得見的手」,的適當介入,旅遊市場競爭同樣無法實現高效率。特別是在當前旅遊市場化發展的初期,旅遊價格基本放開之後,市場上出現了大量不規范的價格行為,價格欺詐嚴重,價格秩序混亂,各種亂漲價、亂收費現象時有發生,旅遊市場出現了無序競爭、惡性競爭的局面。因此,旅遊價格的管理部門必須提高旅遊價格管理的全面性和權威性,充分利用價格杠桿來開發旅遊資源和發展旅遊產業,切實加強和改進旅遊價格管理,建立健全宏觀價格調控機制,完善價格形成機制,規范和引導旅遊市場價格競爭行為,實現旅遊產業的高效、平穩運行。

(三)大力加強旅遊價格執法監督檢查

對於旅遊市場上出現的價格違法、欺客宰客現象,必須下大力氣進行整治。各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既要當好價格監督檢查的「裁判員」,還要當好調定價與仲裁價格的「裁判員」,共同做好旅遊價格執法監督的檢查工作以及對政府價格政策、法規、政府定價行為的評估等。第一,要完善旅遊市場綜合治理機制。各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應繼續深化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的工作機制,主動爭取當地黨委、政府對規范旅遊市場秩序工作的領導,加強與公安、交通、工商、監察、質檢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加大旅遊市場綜合治理力度,對旅遊市場價格秩序進行定期清理整頓,從而解決旅遊行業有法,如《反不正當競爭法》、《價格法》、《制止牟取暴利暫行規定》、《關於制止低價傾銷行為的規定》、《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等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問題。第二,要建立旅遊價格行政執法錯案責任追究制度。為進一步加強旅遊價格行政執法工作管理,保證嚴肅執法,提高辦案質量,維護國家的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必須制定旅遊價格監督檢查行政執法錯案責任追究辦法。第三,要解決好「裁判」相對人自覺守法、依法辦事的問題。即通過聘請旅遊服務質量監督員,加強價格法律法規實施情況的行政執法檢查,形成強有力的旅遊行政執法監督體系和旅遊服務質量監督網路,從而將行業管理行為和旅遊執法行為置於有效的監督之下。在行政執法檢查中,不僅要檢查價格主管部門、價格工作人員依法行政、依法治價情況,而且還要檢查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經營者等價格管理人的知法、守法情況,以提高社會的價格法制水平。

(四)完善旅遊行業協會組織的價格自律職能

國際經驗表明,旅遊價格管理應充分發揮行業組織作用,強化行業協會的價格自律職能。因此,作為溝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與旅遊企業的橋梁和政府宏觀管理與企業微觀運營管理的中介工具,旅遊行業協會一旦發現企業存在低價傾銷或者價格壟斷行為,應從維護本行業企業整體利益出發,對其進行勸阻,並報請政府有關主管部門進行查處;對過度的價格競爭引致出現的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市場現象,旅遊行業協會應該積極配合政府有關部門,制定產品的經濟技術標准、產品質量、性能標准規范,並組織和監督企業嚴格執行,配合政府有關部門和政法部門,對通過以次充好、以假充真、降低技術、質量、性能標准方式達到降價銷售目的的惡劣行為進行堅決打擊。

在完善旅遊行業協會組織價格自律職能的同時,還應在地方性旅遊立法中規定旅遊企業必須加入行業協會,把質量保證金管理從政府轉向協會,減少保證金交納額度以增加激勵;以保證金利息代替會費、運作費,由政府推進旅遊行業協會成為旅遊行業管理主體之一。這樣,由於大部分的政府管制內容(如旅行業經營許可證、飯店餐飲企業的評星定級等)變為由行業協會承擔,無疑將大力推動旅遊行業協會在自律、協調和監督方面的職能作用,促進旅遊產業的長遠發展。

(五)加強旅遊價格管理從業人員培訓工作,樹立面向全球的旅遊價格管理理念

旅遊業屬於勞動和知識密集型的服務產業,旅遊人力資源是旅遊企業最主要的資本。人世後,旅遊企業更需要新型旅遊管理人力資源的支撐,留住人才對旅遊企業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下更好地生存發展顯得更為重要。筆者以為,我國旅遊跨越式發展目標能否實現,主要取決於旅遊人才的數量與質量;而要真正搞好新時期旅遊價格管理工作,就必須抓緊構築旅遊管理人才制高點,著重培養一支高素質的具備全球旅遊價格管理理念的旅遊從業人員隊伍。為此,必須加大對旅遊價格管理從業人員的培訓力度。各地旅遊物價部門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結合國家政策和旅遊產業價格管理的中心任務,對旅遊價格管理從業人員採取職業教育、分層培養、輸送到國內外深造等培訓方式,通過理念、方法、內容和管理等創新培訓和職業道德、紀律教育的強化,不斷提高他們的政治、業務素質,充分發揮中高級旅遊價格管理從業人員的龍頭作用,從而實現快速提升旅遊價格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樹立我國旅遊業在國際上良好的信譽和形象。

D. 旅遊規劃管理體制改革

2018年3月13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根據該方案,改革後,國務院正部級機構減少8個,副部級機構減少7個,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26個。根據該方案,國家旅遊局與文化部合並,組建文化和旅遊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不再保留原文化部、國家旅遊局。
新組建的文化和旅遊部的職責如下:
為增強和彰顯文化自信,統籌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和旅遊資源開發,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推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遊業融合發展,方案提出,將文化部、國家旅遊局的職責整合,組建文化和旅遊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其主要職責是:貫徹落實黨的宣傳文化方針政策,研究擬訂文化和旅遊工作政策措施,統籌規劃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旅遊業發展,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組織實施文化資源普查、深挖和保護工作,維護各類文化市場包括旅遊市場秩序,加強對外文化交流,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等。
這意味著中國旅遊業的主管部門由副部級升格為部級,這是業內期盼已久的「升格」。長期以來,旅遊局不同於文化部、農業部、住建部、林業部、水利部,在全國大部分地區,旅遊局不屬於政府組成部門,而是政府直接領導下的直屬機構,文化部等上述部門均是政府組成部門,地位和話語權遠高於旅遊業;同時,旅遊管理體制中存在「權責不統一」、「多頭管理」、「主管機構弱」等現象。「吃住行游購娛」等旅遊傳統六要素分別掌握在不同的行政部門手裡,旅遊最重要的景區資源,也是分別由文化部、農業部、住建部、林業部、水利部等多個部門分頭掌管。資源分散、政出多門,這造成旅遊業的事務,往往旅遊局無權干涉。
之所以將旅遊與文化部合並,是因為,旅遊的靈魂是文化,旅遊的吸引力來自於文化。此次機構調整對旅遊業的影響,勇先創景夏家勇進行了專業解析:中國旅遊強國夢想可期。1.旅遊局與文化部合並後,由政府直屬機構升為政府組成單位,從主要配角成為多個主演的一員。2.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發展的重要途徑,對文化與旅遊工作統籌規劃,對促進文化與旅遊的融合發展起到巨大推動作用;文化和旅遊相互融合、相互支撐,便於發揮旅遊引擎帶動作用,促進大文化的繁榮發展和旅遊業的轉型升級,做好旅遊產品,激發經濟三駕馬車之一——消費的作用。3.文化產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與同樣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的旅遊業的融合發展,將是挖掘地方文化、完善旅遊產業、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帶動經濟騰飛的重要力量;同時,文化旅遊部門的融合,有望推動以更開放的眼光看待文化與旅遊項目,進一步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國門、邁向世界;中國旅遊強國夢想可期。

E. 論文求助 淺析我國旅遊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我市旅遊業自「九五」以來,我市的旅遊業雖然取得了長足發展,但距離市委、市政府建設旅遊支柱產業,建成極具活力的區域性旅遊中心的要求來衡量,還有較大差距;與周邊地區旅遊業發展相比較,信用仍然比較滯後,豐富的旅遊資源還未能真正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筆者認為,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存在問題:
(一)、認識上不到位,建立政府主導型旅遊業發展機制還沒有真正形成
雖然市委、市政府把旅遊業作為「四大支柱」產業之一來定位,也成立了全市人文生態旅遊產業協調領導小組,但是還沒有引起各縣(區)和各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旅遊產業的發展還未列入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重要議事日程,如何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把產業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缺乏認真的調查研究,還沒有形成具體有效的政策導向和保障措施。旅遊業具有涉及面寬、關聯度大、帶動性強的特點,必須實施政府主導性發展戰略,才能夠突破體制局限,取得持續快速發展。實踐證明,凡是政府主導有力,各級各部門配合緊密的地區,旅遊業發展就快、效益就好。例如,寧夏、銀川市的旅遊業發展就是典型的例子,由於銀川市政府主導有力,成立了跨區域、跨行業的「西北風情」旅遊聯合會,打出了大聯合、大開發、大市場的路子,近年來在西部地區異軍突起,收益頗豐。從我市的現狀看,有的縣對旅遊產業定位不明確,管理體制不順,機制不活,缺乏必要的辦公場所,個別景區(點)連工作人員的工資都無從保障,出現「抱著金飯碗到處討飯吃」的現象。大旅遊、大產業、大市場的觀念在各級領導層還沒有真正樹立,建立政府主導型旅遊業發展機制多是喊在嘴上,寫在文件上,卻沒有落實在行動上。
(二)、規劃不到位,基礎設施建設缺乏科學性
旅遊發展規劃是實現旅遊業「六大」要素開發建設、協調發展的綱領性文件。而目前我市還沒有統一的全市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正在編制之中),這樣勢必在指導旅遊資源開發、基礎設施建設和配套服務功能完善方面缺乏指導性和科學性。造成盲目建設、重復建設,既浪費了資金又破壞了景區(點)整體形象,甚至造成生態破壞、資源浪費的現象。就我市目前而言,七縣(區)均沒有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有的龍頭景區在區域旅遊業發展規劃上也不完善,缺乏科學的論證。縣(區)之間,各自為戰,沒有把資源的整合開發納入全市、全省乃至周邊地區的大格局中來考慮。制定全市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和縣域發展規劃刻不容緩。
(三)、宣傳不到位,旅遊產品的知名度不高,市場開拓緩慢
在整合市內旅遊資源,推介旅遊精品線路,進行整體聯動,宣傳促銷上缺乏理性的分析和認真研究。僅靠參加外省區舉辦的推介會、交易會等進行簡單的散發材料式的宣傳是很多不夠的,各縣(區)景點在宣傳上各自為戰、形不成合力,宣傳手段簡單、科技含量代低,使有限的資金,沒有發揮最佳的效益,形不成握昆拳頭、突出特色、一舉成名的效果。加之旅遊宣傳促銷相對投入資金大,我市財政有比較困難,僅靠政府主導出資開展全方位的宣傳活動,只是杯水車薪。「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市場運作」的宣傳機制在我市還未形成,造成在宣傳促銷上資金短缺乏、力度不大、科技含量不高、手段單一,覆蓋面不廣,市場開拓緩慢。以致很具有競爭力的特色旅遊產品市場佔有率低、形不成買點、知名度不高。
二、發展措施:
(一)、精心編制全市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
旅遊業發展規劃是指導區域旅遊業持續、協調、健康發展的綱領性文獻,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本要求。只有在總體規劃的指導下,才能實現旅遊資源的永續利用和可持續發展。一是要突出以人為本的理念。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使旅遊「食、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合理配置、協調發展,以有利於提高國民素質,有利於推進民族文化傳播為出發點,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在設施配套上,體現人性化特色和細微服務,使集體主義、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二是要突出可持續發展。旅遊資源的永續利用和可持續發展是規劃要體現的重要一環,要處理好人文資源與自然資源、文化文物與生態環境的保護與開發利用的關系。堅持「合理開發與保護利用」並重的原則,在開發中保持、在保護中開發、在利用中提升社會經濟效益。三是要體現特色、發揮比較優勢。通過對旅遊資源的普查,要重點突出我市「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壟斷性資源,以全力建設道源聖地崆峒山、西王母降生回中山、伏羲誕生地古成紀、神州祭祀古靈台、帝王祭天上下田寺和百萬畝農業生態梯田以及皇甫謐陵園為重點,發揮資金的集約性作用,整合資源,塊帶結合,塊帶結合,打造精品產品,力爭在較短的時期內,實現「一條龍」布局的騰飛。
(二)加強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全力培育精品產品
要把跑項目、爭項目、立項目作為提升旅遊景(區)點檔次,完善配套服務功能,推動建設精品旅遊產品的重要途徑,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精神,狠抓項目建設。一是要加快旅遊項目庫建設。按照區域旅遊業發展規劃,緊緊抓住國家投資導向,篩選一批具有帶動性強、關聯度大,具有開發前景和一定基礎條件的大項目,調研論證搞好前期工作,建立起市縣(區)旅遊基礎設施項目庫。積極向省、國家有關部門推介。目前我市要緊緊抓住國家旅遊局實施紅色旅遊的投資導向,加快論證申報紅色旅遊項目,抓住省政府實施「隴東交通會戰」的機遇,加快申報旅遊景區(點)斷頭路的項目,提高景區(點)的可進入性。二是大加招商引資力度,建立多渠道投融資機制。旅遊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僅靠政府投資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建立起「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規范管理」的籌資機制,按照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原則,採取出讓所有權、出上經營權、實行股份制等多種形式,吸引外資和民營經濟參與旅遊資源的開發建設。目前,首先制定全市統一的政策導向,其次要篩選擬定招商引資和民營經濟開發建設項目庫,再次要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吸納社會資金參與建設。三是要提高文化內涵,培育精品產品。旅遊景點的建設和產品的開發,要注重文化內涵,彰顯地域特色,要樹立「文化是旅遊的靈魂」的觀念,融文化寓景點、產品之中,增強景點和旅遊產品的生命力。如我市崆峒文化、西王母文化、皇甫謐文化、積淀深厚、源遠流長,可成立崆峒文化研究會、崆峒武術學校、西王母文化研究會、皇甫謐文化研究會等形式,加強對區域文化的挖掘整理,提高旅遊景區(點)的文化含量,以文化的提升與傳播推動產品上檔次、上水平。
(三)、多方協作,強化宣傳,努力提高平涼旅遊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宣傳推介是提高旅遊產品知名度和美譽度的重要手段,是推動旅遊經濟產業實現文化傳播和經濟繁榮的重要載體。在對外宣傳上要堅定不移地堅持「大力發展入境旅遊,規范發展出境旅遊,全面提升國內旅遊」的方針,按照「穩近拓遠,細分市場,整體聯動,重點突破」的營銷理念,努力開拓三大旅遊市場。
一是要細分市場,有的放矢,集中資金,重點突破。要認真研究分析主流客源市場,瞄準目的,有的放矢,集中有限的資金全力突破主流客源市場,力求發揮較大的效果。可以採取在我市主要旅遊景點、賓館(飯店)和旅行社,對來平遊客進行綜合問卷調查,分析主流客源市場,了解接待服務方面存在的不足之處,做到掌握客源市場,瞄準主攻方向有的放矢量,全力開拓主流客源市場。二是要創新理念,提高手段,多方聯合,整體推進。要採取跨行業聯合,跨區域聯合等多種形式,創新宣傳促銷理念;製作裝幀精美、文化涵量豐富、科技含量高的宣傳畫冊、光碟和富有地方特色的工世品、紀念品。目前重點要藉助全省旅遊重點宣傳規劃和「西北風情」旅遊聯合會提供的宣傳平台,採取電視、媒體、節會網路等多種形式,整合市內旅遊產品,瞄準市場,提高手段,集中資金重點突破,力求在主流客源市場取得轟動效應。三是要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市場運作。旅遊市場和宣傳推介要堅持「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市場運作」的方式,這樣既作到了主題突出、內容豐富,也達到了資源區享、效果顯著的目的。要能夠把有限的資金集中起來使用,發揮資金的使用效率。
(四)、實施依法治旅,全面提升旅遊綜合素質
旅遊業是關聯度高的新型經濟產業,要實現健康有序快速發展,必須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營良好的旅遊環境,努力實現經營有序,市場良好的格局。
一是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旅遊業發展有利於傳播祖國優秀文化,提高民國素質,要通過旅遊這個載體,全面提升服務質量,通過文明服務,優質服務,人性化服務和細微服務,提升全行業的文明程度。通過豐富多彩的旅遊活動,滿足遊客的根本利益。二是樹立環境意識。旅遊就是環境,旅遊就是服務,環境是旅遊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要正確處理好營造環境與保護發展的關系,通過保護環境推動發展,通過發展更好的保護旅遊環境,促使建立優美環境、優質服務、優良秩序的行業風尚。三是要誠信經營,依法規范市場秩序。通過大力開展市場整頓、大力宣傳行業法規,在全行業推動「守法誠信經營」活動,倡導誠信經營、遊客明白消費、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達到「秩序、質量、環境、效益」的雙豐收。四是要加快人才培訓,提高旅遊隊伍整體素質。旅遊人才是旅遊業發展的基石,而高級旅遊管理人才就更是旅遊業發展的中流抵柱。要通過參加舉辦各類形式的培訓班,加大對旅遊服務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努力提高現有旅遊隊伍人員素質,並通過多種方式引進人才,提高旅遊業管理水平,以適應大旅遊、大市場、大開發、大發展的需要。

F. 我國旅行社現有分工體系的主要問題及調整的目標模式是什麼

我國旅行社業現行經營體系是行業政策法規、傳統經濟體制和現行市場機制綜合作用的結果,盡管這一體系在某種程度上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就我國旅行社業發展的實踐和趨勢而言,其最大弊端是造成下述一系列問題的存在和不斷惡化:
(1)大型旅行社沒有實現規模經濟,其規模優勢得不到發揮。
大型旅行社在經營中具有旅遊產品開發、旅遊服務采購、旅遊市場拓展、旅遊接待以及資金、信息、人才和抵禦風險等多方面的優勢,因此易於實現規模效益,而在我國旅行社行業中,大旅行社的規模效益並不明顯,優勢也遠未得到充分發揮,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我國旅遊業近幾年一直保持著較好的發展勢頭,市場持續擴大,旅遊收入尤其是國際旅遊收入增長很快。而在此情況下,一些大型旅行社的業務發展緩慢,在競爭中面對眾多新的商業機會,自身卻處於保市場或無奈於市場份額下滑的困境之中。②大旅行社未能在旅遊市場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即未能平抑市場的過度競爭,未能起到引導和穩定市場的作用,致使市場的混亂無序成為困擾我國旅行社業發展和造成旅行社資源浪費的頑症,大社自身也未能避免這種市場混亂所帶來的負面效應。③在旅行社的內部管理方面,一個突出現象是一些大社內部普遍實行部門承包或變相部門承包,強化部門權益,使得部分大型旅行社實際上成為一些業務上相對獨立的小旅行社的集合體,在這種格局下,大旅行社當然發揮不了應有的優勢,難以形成規模經濟。
(2)中小旅行社缺乏明確的市場定位,發展可謂舉步艱難。有限的接待量和低利潤率現象的並存充分說明了當前中小旅行社經營的艱難局面。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而從旅行社自身因素來看,絕大多數中小旅行社人、財、物力有限,而其經營活動卻涉及從產品設計開發到旅遊接待的各個環節。這種經營的多環節必然造成每一經營深度的不足。淺層次的產品開發直接影響其對旅遊者的吸引力;促銷的乏力使得很多國內遊客對旅行社的服務缺乏了解,對利用旅行社能獲得的價格實惠及其它便利半信半疑,最終使得國內旅遊者對旅行社的利用率偏低,市場范圍狹小;接待的不周更是造成或強化了社會公眾對旅行社的不良印象,減少了回頭客和其它顧客來源。旅行社在這種惡性循環中求生存,必然舉步艱難。
(3)旅行社業惡性價格競爭盛行,市場秩序混亂。
國家旅遊主管部門1985年對旅行社類別的劃分和對旅行社業務范圍的規定,其初衷或許在於通過這種形式的分工來起到規范市場和保證產品質量的作用,而在我國旅行社業後來的發展過程中,由於一、二類社比例失調造成二類社業務量明顯不足,致使許多二類社為謀求生存而違反國家規定超范圍經營,直接在海外招攬客源。在此期間,國家主管部門在執法方面的乏力,使得這種現象迅速蔓延,而部分一類社貪圖蠅頭小利,通過為二類旅行社代辦簽證通知賺取不義之財的做法無疑對此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最終致使許多三類社也開始從事外聯和國際旅遊接待業務。除此之外,這種現象的出現和普及無疑也包含著旅行社實業界對我國以水平分工為基礎、以各種特許經營權為特徵的旅行社人為市場分工模式的否定。1996年10月國務院頒布了《旅行社管理條例》,對我國旅行社管理制度進行了一系列重大的調整,但單就對旅行社類別進行的調整而言,我們在某種程度上或許可以說這只是一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做法,即只是取消了曾經對我國旅行社市場秩序干擾最大的二類社,然後根據剩餘兩類旅行社的業務分工情況更名為國際旅行社和國內旅行社,水平分工的基礎和特許經營權的特徵並未改變,其未來的運轉結果很可能會重蹈歷史覆轍。如此看來,人為的市場分工模式未被也難被業者所接受,行業中某種有效的自然分工體系又難以形成,加之為數不多的幾個行業組織極其有限的約束力及其在管理權威方面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出現當前這種市場混亂的現象自然也是難免的。
旅行社市場混亂的一個突出表現是以削價競爭為主的旅行社之間的惡性價格競爭。削價競爭是行業市場機制不成熟、同時行業內缺乏有效的規范准則的集中反映,它使參與者大傷元氣,非參與者經營更加困難。競爭的結果不會刺激產品質量的改進,而是導致質量被忽視,無意保證質量或無力保證質量,使旅行社捲入另一種形式的惡性循環。
除以上幾個問題與我國當前旅行社的經營體系直接相關之外,行業內許多其它問題的存在也與目前的經營體系有很大的聯系。如旅行社產品的重復雷同,旅行社促銷能力尤其是海外促銷能力薄弱和旅行社總體接待能力低下等。其中,旅行社產品的重復雷同是我國旅行社業長期存在的突出問題。旅行社產品由於缺乏諸如商標權、專利權這樣的進入限制,又無太多技術障礙可供保留和壟斷,使得一些有開發能力的旅行社一旦開發出某種能夠迎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眾多中小旅行社便一哄而上,競相模仿或參與經營,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有實力的旅行社向深度開發和促銷產品的積極性,而一些既缺乏必要的硬體設備,又不具備藉以保證接待質量的「軟體」基礎的中小型旅行社的存在必然會降低旅行社的總體接待力量。
二、我國旅行社經營體系調整的目標模式
我國現行的旅行社經營體系造成了眾多難解的問題,而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也已經得知,目前我國旅行社業的行業特點是以三類社為主體的小規模旅行社占絕對多數,但我們並沒有否定少數大規模旅行社的存在。事實上,正是為數有限的大規模旅行社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行業平均利潤水平的上升,但它們卻不能改變行業利潤率逐年下降和我國旅行社業正逐漸成為一個低利潤行業的事實。此外,我國旅行社行業的另一突出特點是其基本合理的地理分布特點。有鑒於此,我們認為我國旅行社經營體系調整勢在必行,考慮到行業當前的現實,同時考慮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我國旅行社業將要面臨的國際競爭態勢,我們認為我國旅行社經營體系調整的方向是通過對現有旅行社的改造、分化、組合以及增設等方式實現大型旅行社集團化、中型旅行社專業化和小型旅行社通過代理制形成網路化的目標模式。
(1)大型旅行社集團化。
在我們設想的目標模式中,大型旅行社所要解決的重心問題是規模經濟問題。根據這一構思,我們應使目前約占旅行社總量1%強的規模較大的旅行社通過合並、兼並或其它方式重新組合,形成一定數量人、財、物一體化的緊密型旅行社集團。旅行社集團的構架可以承襲現行一些大社採用的總社和各熱點地區分支社的形式,但總社和各分支社在人、財、物等資源上應是一體的,組織管理採用集團企業的管理方式。從微觀角度講,這種旅行社集團有利於真正發揮其在采購、預訂、營銷、資金、人才等方面的優勢,有利於實現規模經營,獲得規模經濟;從宏觀角度講,這些有限的大型集團企業的存在可以引導和穩定市場,克服旅行社市場因過度分散和紊亂造成的問題。
在我們討論建立的目標體系中,大型旅行社在實現集團化之後,其基本業務包括3方面,即產品(特別是適合大眾旅遊市場的標准化旅遊產品)開發、市場開拓和旅遊接待,而銷售業務(這里限指國內旅遊和出境旅遊)則主要由數量眾多的中小旅行社代理。這些舉足輕重的旅行社集團把全部資源集中於三塊相互聯系的旅遊業務中,勢必會提高自身和整個行業產品開發和市場開拓的力度,提高總體接待質量,同時還會因為避免了很多分散的重復勞動和相應的不規模競爭而減少資源耗費。
(2)中型旅行社專業化。
大型旅行社在整個市場內通過重新組合實現集團化之後,市場上一些中等規模的旅行社(不排除一小部分小型旅行社)應相應調整其經營方向,避開其在經營標准化產品方面的比較劣勢,實現專業化經營,以便最大限度地滿足特定細分市場旅遊者的需求。中型旅行社的專業化主要體現在所經營的產品上。與旅行社集團憑借自己實力通過經營標准化產品達到規模經濟的指導思想不同,中型旅行社應針對某些細分市場,對某些產品進行深度開發,形成特色產品或特色服務。在我們的目標體系中,中等規模旅行社的專業化發展是一種必然的理性化選擇:專業化經營集成本優勢與產品專業化優勢於一身,解決了這類旅行社因規模較小形不成規模經濟、因而也難以直接與旅行社集團競爭的問題。而對行業來說,專業化的特色經營起到拾遺補缺的作用,中型旅行社的專業化開發會使旅遊產品更加多樣化,從而增強旅遊產品的總體吸引力。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分布在不同地區的專業旅行社可以採用連鎖經營的方式實現聯合。聯合以前,各單體連鎖社可能規模不大,但連鎖經營是把這些中小規模旅行社的力量集中起來,使其可以像旅行社集團那樣擁有在產品開發、采購和促銷等方面的優勢,這實際上是另一種形式的規模經營,符合利用規模經營提高低利潤行業經濟效益的原則。當然,由於受單體旅行社規模的限制,連鎖社所經營的產品類型不可能太多,而只能是專業化和特色化的旅遊產品。
(3)小型旅行社通過代理實現網路化。
與大型旅行社實現集團化、中型旅行社實現專業化和連鎖經營相適應,我們設想的目標模式對眾多小旅行社的調整是通過內部改造或增設的方式,在全國范圍內實現網路化,成為旅行社業面向旅遊者的窗口。旅行社的網路化實際上是由旅遊需求的特點所決定的,因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旅遊需求在我國也將日益普及,其結果是旅遊需求可能在任何一個地方產生,為了便於消費者的需求和購買,旅行社營業的場所必須廣泛設立於消費者便於購買的所有地方,即所謂的網路化布局。
我國旅行社的網路化可以借鑒國外的經驗,與代理制聯合起來,即通過代理制來實現網路化(這里的網路化還包括旅行社之間的業務聯系這層含義)。代理制的實現要求將絕大多數的小旅行社改制為代理社,代理社不從事產品開發,也基本不擁有其它接待設施,其業務是專門從事旅遊產品的代理銷售,因為網路化的意義實際上等同於旅行社把銷售觸角伸向產生旅遊需求的每個角落。前述高度集中的集團化經營方式無疑會滿足這一要求,因為旅行社集團如果完全憑借自己的力量實現廣泛布點無疑會大幅度提高其經營成本,而且會加大控制難度和經營風險。
現有眾多小旅行社如果能夠實現向代理社的轉變,就可以避免原先「小而全」的建制和業務上面面俱到而又面面不到位的矛盾,使其徹底擺脫舉步艱難的局面。與此同時,代理社代理銷售旅行社集團和專業社的產品還可以讓那些被代理的旅行社集中資源,專心致力於產品的開發、促銷和旅遊接待業務,進而達到通過這種專業化分工和更深層次的合作實現旅行社業規模經營的目標。
代理社可以只代理銷售某一旅行社集團的產品,但更常規的做法是代理社根據自身和市場情況選擇銷售多個旅行社集團和專業旅行社的多種產品,這實際是一種超級市場式的銷售方式,它便於旅遊者的充分選擇和購買。這樣,除了在傭金和銷售提成的制度下代理社本身具有較高的銷售動力之外,還可以有效促進被代理社之間的競爭。
綜上所述,我國現行旅行社經營體系存在許多難解的問題,眾多的旅行社在這種經營體系下呈經營維持狀態,已掙扎了多年。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步伐的加快,旅行社將面臨更為成熟的競爭者和前所未有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我國旅行社的經營體系向著更有利於競爭和發展的模式調整已成為必然。另一方面,我國現行旅行社業的基本特點,即大、中、小旅行社並存,大型旅行社數量少而規模和市場份額大,中小旅行社數量多、比重大而又有著合理的地理分布,為旅行社經營體系朝著大型旅行社集團化、中型旅行社專業化和小型旅行社網路化的目標模式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礎條件。

G. 旅遊業財務管理制度

財務部規章、制度
全體財務人員應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財政法規及會計制度。敬業愛崗,不做有損於公司的事。嚴格按
照公司財務制度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對待工作認真踏實,樹立為客戶服務意識。貫徹公司質量方針和
質量目標。
一、財務部職責范圍
1、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財務管理的法律法規,確保財務工作的合法性。
2、建立健全公司各種財務管理制度,嚴格按照財務工作程序執行。
3、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保證公司資金和財產的安全,維護公司的合法權益。
4、編制和執行財務預算、財務收支計劃,督促有關部門加強資金迴流,確保資金的有效供應。
5、進行成本、費用預測、核算、考核和控制,督促有關部門降低消耗、節約費用,提高經濟效益。
6、建立健全各種財務帳目,編制財務報表,並利用財務資料進行各種經濟活動分析,為公司領導決策提
供有效依據。
7、負責公司材料庫、辦公用品庫的管理。
8、參與公司工程承包合同和采購合同的評審工作。
9、及時核算和上繳各種稅金。
10、參與項目部與施工隊結算,參與采供部與材料供應商結算。
11、會計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確保檔案資料的完整、安全、有效。
12、加強本部門管理,進行內部培訓,提高本部門工作人員素質。
13、完成公司工作程序規定的其他工作,完成領導布置的其他任務。
二、借款和各種費用開支標准及審批制度
借款審批及標准:
1、出差借款: 出差人員應先到財務部領取一式兩聯的「借款單」,詳細填寫借款日期、資金性質、部
門、出差地、出差事由、出差天數及金額,經本部門主管簽字後報總經理簽批;借款單交會計留存,待
借款人歸還借款後清款聯還本人作為清帳依據。前次借支出差返回時間超過5天無故未報銷者,不得再借
款。
2、日常費用借款:各部門因辦理業務需要借款,到財務部領取借款單,填寫好資金性質(支票或現金)
、部門、借款事由,所借金額,審批程序同第1條。
3、購置固定資產借款:施工用具、加工設備單價在1000元以上,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者,辦公設施單價
2000元以上者,屬固定資產。需填寫固定資產申購單、固定資產請款單報總裁審批後,方可由相應部門
辦理。購置固定資產必須開具正式發票 。
4、備用金借款:對於特定部門或崗位實行備用金借款,具體由各部門根據實際情況核定,報總裁批准後
執行。所有備用金借款於每年年度終了報帳時歸還結清。
5、其他臨時借款:如業務費、招待費、周轉金等,審批程序同第1條。
6、借款出差人員回公司後五天內應按規定到財務部報帳,報帳後所欠金額三天內補齊,對於不辦理報銷
手續且三天內不能補齊所欠款項的,財務部有權從當月工資中扣回。
7、所有借款均遵循前帳不清後帳不借的原則。
8、嚴格禁止個人借款,特殊情況需由公司部門經理以上級別人員做擔保並由總裁批准後方可借支。
三、日常費用報銷:
1、公司員工在日常費用支出時,需堅持勤儉節約的原則。
2、日常支出時應盡量取得原始發票,對於不能取得原始發票的情況,需由對方出具收款證明。
3、報銷時須由經手人在發票上面簽字並簡述事由,並經相應領導簽字後到財務部報銷;
4、所有日常購用物品均須到庫房辦理入庫手續,報銷時發票後面附有經庫房管理員簽字的入庫單,並經
各相應領導簽字後到財務部報銷;
5、補充說明
如報銷審批人出差在外,則應由審批人簽署指定代理人,交財務部備案,指定代理人可在此期間行使相
應的審批權力;或者由財務人員與審批人進行電話聯系,先行借款或報銷,待審批人回公司後再進行補
簽。
財務部總監崗位職責
1、編制和執行預算、財務收支計劃,擬訂資金籌措和使用方案,開辟財源,有效使用資金。
2、進行成本費用預測、計劃、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督促本公司有關部門降低消耗、節約費用,提
高經濟效益。
3、建立健全經濟核算制度,利用財務會計資料進行經濟活動分析。
4、承辦公司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財務部經理崗位職責
1、負責協助財務總監組織本公司的財務管理和經濟核算工作。
2、制定和管理稅收政策及程序。
3、建立健全公司內部核算的組織、指導和數據管理體系,以及核算和財務管理的規章制度。
4、組織公司有關部門開展經濟活動分析,組織編制公司財務計劃、成本計劃、努力降低成本、增收節支
、提高效益。
5、參與項目部與施工隊、采供部與材料供應商的結算。
6、認真貫徹國家的財經方針政策,執行會計制度和財務管理方法,監督執行會議決議。
7、負責全公司財務人員的業務指導和學習的工作,合理協調各崗位工作,並考核財會人員工作業績,不
斷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
8、完成領導布置的其他工作。
9、負責會計監交工作。
財務部成本會計崗位職責
1、清楚工程整體概況,包括規模、合同額、所需主要材料、開竣工時間及項目部人員構成等。
2、理解並清晰工程承包合同、明確回款條款、總包方代扣費用項目及稅金繳納方式、保函期限等,並結
合合同督促項目部回款。
3、按照各工程預算進行工程成本的控制。
4、每月末及時督促各項目部報帳,核對上月計劃執行情況。
5、及時、准確核算各種原始票據,並制單入帳。
6、准確把握各項材料采購、分包勞務合同,按合同執行付款。
7、工程付款依據合同、財務帳、工程預算進行審核。
8、工程完工後,准確核算出工程成本,編報工程成本表。
9、完成領導布置的其他工作。
財務部綜合會計崗位職責
1、負責登記各項經管的明細帳、分類帳、總帳;
2、全面了解、掌握國家有關財務工作制度、政策、公司的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的各項規定,並正確執行

3、負責總帳、明細帳、分類帳的核對工作,銀行存款的調節工作,匯總會計憑證,登記總帳;
4、對其他應收、應收帳款及時催收清理;按公司規定安排固定資產及庫存材料等資產的盤點;
5、每月編制會計報表,確保報表數字真實,計算正確,鉤稽關系清楚;
6、負責裝訂、管理會計檔案;
7、承辦公司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財務部出納員崗位職責
1、辦理現金收支和銀行結算業務,嚴格按照我國有關現金管理和銀行結算制度的規定,管好貨幣資金,
不坐支現金,不以白條抵庫;
2、順序、及時地登記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帳,保證數字清楚、內容准確,做到日清月結,要及時核對庫
存現金,每周一填寫貨幣資金周報表;
3、保管好庫存現金,有價證券,確保其安全無缺,如有短缺要賠償損失;
4、保管好印章,嚴格按規定用途使用印章,簽發支票用的印章不得全交出納員一人保管;
5、嚴格管理空白收據和空白發票,認真辦理領用手續,按規定簽發支票,對簽發空頭支票負責;
6、完成財務總監或財務經理交付的其它工作。

財 務 基 礎 工 作 規 范
財務基礎工作規范是財務工作最基礎的部分,它對財務部門日常具體工作進行指導和解釋。
一、 票據
1、 票據的種類:
(1) 外部取得的原始發票;
(2) 公司自製的差旅費報銷單;
(3) 公司自製的支出證明單。
2、 票據的報銷要求:
(1) 外部取得的原始發票:要求填寫齊全、字跡清晰,包括客戶名稱(填寫陝西藝林實業有限責任公
司)、服務項目、金額(大小寫應一致)、收款單位蓋章、日期。
(2) 公司自製的差旅費報銷單:此報銷單專為出差報銷使用,後附出差火車、船、飛機等票據、住宿
發票、寫明出差天數、出差補貼、核出總報銷金額。票面不允許有任何塗改。
(3) 公司自製的支出證明單:此支出證明單有兩種用途,一種為對於確實無法取得原始票據的情況,
填寫此單據,經相關領導簽字後,可以報銷;另一種為對於一次報銷,票據非常多的情況,使用支出證
明單進行票據匯總。此票面不允許有任何塗改。
二、 憑證
1、 憑證的編號:憑證統一使用記帳憑證,按時間發生先後順序統一編號,編號要求使用號碼列印機。
2、 憑證的編制人員:憑證執行誰負責誰編制,編制後應及時簽章,各項目工地由專職會計進行具體分
工。
3、 憑證的填寫要求:要求用楷書書寫,字跡要清晰,摘要欄要求詳細、逐行填寫,不得省略,各級科
目統一使用,整個票面不允許有任何塗改。
4、 憑證的審核:對於會計人員編制的憑證,實行交叉審核;最終由財務負責人進行最後審核。
憑證的審核必須及時,以防因記帳不及時造成核算控制的滯後,原則上所有憑證必須在編制後的第二天
審核完畢,第三天登帳完畢。
5、 憑證的保管:憑證統一由一名財務人員進行裝訂、保管,此人對憑證的總體情況負責。
三、 帳簿
1、 由於會計核算均使用電算化,大部分帳簿由電腦自動生成,定期列印,仍保留如下手工帳簿:總帳
、現金日記帳、銀行存款日記帳、應付帳款明細帳、工程施工明細帳、工程材料明細帳。
2、 以上各帳簿由相應負責人進行記錄。
3、 以上各帳簿的記錄應使用楷書,書寫清楚,按月合計,按季度進行累計。如果有填寫錯誤應使用劃
線更正法或紅字沖消法,並由經辦人蓋章。
四、 報表
1、 報表分為對外報表和對內報表。
2、 對外報表為向各主管機關報送的報表,主要有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其他報表。
3、 對內報表為公司內部要求填制匯總的各種報表,內部報表有:按部門分類的管理費用表,按區域、
人員分類的經營費用表,按工程、供應商進行分類的進貨付款表,按工程分類的項目管理費用表,按供
應商、工程進行分類的應付帳款表,按工程、分包隊伍進行分類的預付帳款表,以上報表為按月填報;
工程成本分析表,在工程完工時,結合預算、結算、實際使用情況進行統計的報表。
4、 以上報表由指定會計負責進行編制。並建立相應的編制審核程序。
五、 主要科目解釋
1、 預付帳款:此科目用來核算所有分包隊伍的付款情況,因此凡是分包隊伍的付款均使用此科目進行
核算。
2、 應付帳款:此科目用來核算所有供應商的進貨和付款情況,因此凡是供應商的進貨和付款均使用此
科目。
3、 工程施工:工程施工科目用來核算所有工程的直接成本,按照二級科目工程項目名稱,三級科目工
程成本明細項進行核算。
4、 管理費用:管理費用用來核算公司各部門,常發生的各項費用,按照二級科目部門,三級科目具體
明細項目進行核算。
5、 經營費用:經營費用科目用來核算業務部門的所有費用,按照二級科目人員,三級科目具體明細項
目進行核算。
六、 應付帳款的確認原則:
應付帳款的確認直接關繫到工程的直接成本以及公司的欠款,因此應付帳款的確認應遵循謹慎性原則
1、 用經過工程現場相關人員簽字的原始入庫單原件和供應商的發貨清單確認應付帳款和工程施工,以
降低因傳真不清楚而造成的錯誤。
2、 使用經過采供部、財務部要求的會簽單確認應付帳款和工程成本。
3、 對於應付帳款已經確認需要調整的情況:如果是現場入庫錯誤應由現場出具調整說明,並結合材料
部門的定料單,財務部門才能予以調帳;如果是因為材料人員對材料價格等計算錯誤的情況,應由材料
人員出具調整說明,並需附原書寫錯誤的入庫單復印件,財務部門才能予以調帳。所有調帳必須經材料
部門和財務部門最高主管領導簽字。
處罰辦法
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對財務人員予以警告並扣發本人月薪1-3倍:
(一)超出規定范圍、限額使用現金的或超出核定的庫存現金金額留存現金的;
(二)用不符合財務會計制度規定的憑證頂替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的;
(三)未經批准,擅自挪用或借用他人資金(包括現金)或支付款項的;
(四)利用帳戶替其他單位和個人套取現金的;
(五)未經批准坐支或未按批準的坐支范圍和限額坐支現金的;
(六)保留帳外款項或將公司款項以財務人員個人儲蓄方式存入銀行的;
(七)違反本規定條款認定應予處罰的。
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財務人員應予解聘。
(一)違反財務制度,造成財務工作嚴重混亂的;
(二)拒絕提供或提供虛假的會計憑證、帳表、文件資料的;
(三)偽造、變造、謊報、毀滅、隱匿會計憑證、會計帳簿的;
(四)利用職務便利,非法佔有或虛報冒領、騙取公司財物的;
(五)弄虛作假、營私舞弊,非法謀私,泄露秘密及貪污挪用公司款項的;
(六)在工作范圍內發生嚴重失誤或者由於玩忽職守致使公司利益遭受損失的;
(七)有其他瀆職行為和嚴重錯誤,應當予以辭退的

H. 如何建設和發展我國旅遊數據體系

一、體系統一
指標體系要統一。旅遊數據的指標體系必須是全國統一的,這樣才能切實反映整個旅遊行業和各地方發展的現狀和趨勢。如果各省市採用的指標體系不一致,數據將無法進行加總,也就不能反映全國的整體情況,且也無法基於統計數據進行各省之間的橫向和縱向比較。例如,如果四川實行一套數據指標體系,湖南實行另一套,北京再實行一套別的指標體系,各個體系互不相同,就不可能兼容。各省區市的數據體系互相打架,勢必直接導致各省區市之間不能進行橫向比較,更談不上測算全國整體的旅遊業發展水平和發展趨勢了。
統計指標的名稱、內涵和外延要一致。這就像鐵軌一樣,越南鐵路軌道是只有1米寬的米軌,而我國是1.435米寬的國際標軌,由於我國和越南的鐵軌標准不一樣,我們跟越南的鐵路運輸便無法直接接軌,過境的時候就要卸貨、換車,耽誤事情不說,還容易出錯。統計指標類似鐵路的軌道標准,如果不同省市的標准不一致,相互之間就沒辦法進行有效對接。鐵路尚且可以換軌,但不同標准得出的數據則難以整合。如果31個省區市加兵團各建立一套自己的數據指標,相互之間口徑不同,數據採集的組織方式各異,得到的數據就難堪大用,甚至可能是垃圾數據。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今天下午就要進行全國培訓。我們要通過培訓,讓大家認識和理解,並最終建立統一的統計指標。
上上下下必須切實認識到旅遊數據的重要性和數據體系統一的必要性。各省市開展旅遊數據工作的情況不盡相同,存在明顯的不均衡現象。有的地方工作基礎比較好,例如四川旅遊委,也有些省市基礎薄弱。有的地方對旅遊數據的重要性認識尚不到位,認為可有可無,無足輕重。在這種情況下做好新時期旅遊工作是很難的。家底不清,情況不明,干到哪裡算哪裡,那就是一支盲目的隊伍,而盲目的隊伍是斷然不能取勝的。我們要認識到旅遊數據的重要性,同時要理解數據體系統一的必要性。這是我們這次培訓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二、科學適用
指標設置要科學規范。統計指標設置應當有理論支撐。單純的數字是枯燥的,甚至是無意義的,數字要想成為有生命力和有意義的數據體系,離不開理論的指導。這些理論來自於經濟學、社會學以及其它的一些學科,尤其是經濟學。以GDP為例,這一指標是在二戰以後經歷了漫長的、復雜的過程,從國民收入到國內總收入一步步演變而來的。這不是名詞簡單的更替,而是伴隨經濟學的演進而帶來的指標更新。旅遊數據同樣需有經濟學基礎,脫離了經濟含義的數據是不可想像的、無意義的。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統計學是經濟學的分支。數據是理論的產物,同時也是理論的基礎,理論研究和數據生產相互依賴、相互促進。因此,國家旅遊局把數據中心放在旅遊研究院,就是希望藉助這個理論研究基地,實現從數字到數據的飛躍、達到理論和數據的結合。
指標構建要符合現實需求。數據指標有理論支撐固然必要,但僅有理論是不夠的,數據還要能夠說明和解釋現實,不能與現實脫節。目前西方經濟學界的理論模型搞得越來越復雜,堆砌了各種數學模型,甚至需要數學和物理學博士轉過來做經濟學,研發模型。理論模型是足夠復雜,足夠神秘了,卻無法解釋華爾街的很多金融現象,這就失去了模型應有的價值。幾年前,一些美國著名高校的經濟專業學生抵制經濟學,部分原因就在於其過於復雜、玄而又玄的經濟學模型距離經濟現實越來越遠。旅遊統計體系的建設要以此為鑒,既要源於理論,但又不能過於理論化,一定要貼近現實,適應現實需要。
旅遊統計指標選取要適當適度,既不能過寬也不能過窄。過於寬泛導致無法實際執行,就像檢查人的身體一樣,一次性全身所有器官所有部位都檢查當然是好的,可有沒有這個條件和必要?非要全面檢查的話,用什麼工具和手段來實現都是問題。同時,過寬的指標可能會帶來過泛的描述,難以呈現旅遊經濟較為細微的方面。反過來,統計指標也不能過窄,過窄的統計指標無法反映產業宏觀狀況,不利於宏觀決策、不利於部門對旅遊產業的全局把握。
三、方法創新
實事求是地說,很少有人會將創新聯繫到統計領域,許多人認為創新只是科技活動。其實不然,數據領域恰恰需要創新。長期以來,由於統計工作在旅遊部門不受重視,認為數據可有可無,數據工作處於邊緣化的位置,導致該領域的創新滯後。其實,數據中心相當於總參謀部的眼睛,事關戰事的成敗。各級旅遊部門一定要真正認識到,統計不是一項可有可無的工作,也不是一項只用簡單加減乘除就能完成的工作,而是一項需要在觀念、方法、手段等方面不斷創新的系統工程。
統計觀念創新。統計和數據並不僅僅是稱謂的不同,後者還包含在內涵、方法等在內的創新進步。41年前,也就是1975年,我作為人民公社的一名統計員,也是最基層的統計崗位,開始從事統計工作的。那時候我國需要從基層了解的經濟社會統計至少有一百多個指標,統計指標設置非常細,可以說包含了當時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個公社實際上就是一個國家的細胞,什麼指標都有,雞、鴨、鵝、豬、禽、蛋全部涉及,甚至有一段時間革命大批判文章也在統計范疇。以插秧為例,插秧報表分旬報和月報。8月1日以前在長江流域要完成插秧的任務,再晚就誤了農時。有的公社注意到瞻前顧後,報表符合邏輯。有的公社則不然,只顧表現工作積極性,不看實際進度,7月10日前就把插秧的田畝報完了,鬧出笑話。秧其實還沒插完,報表就報完成了,這種統計就是拍腦袋出來的。當然,那時的統計是時代的產物,整個理論和方法基礎以及統計手段都是很初級的。過去只講統計,不講數據,兩者之間最大的不同,就是後者在理論和方法上有了很大創新。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將國家旅遊局的統計工作部門命名為數據中心,而不是統計中心。顯然,過去的那套只講統計、不講數據的統計體系在新時期已不再適用。
統計手段創新。我們從技術上經歷了從算盤到小計算器,到計算機,再到互聯網的過程。現在已經不是互聯網的初級階段,而是「互聯網+」的時代了。伴隨計算手段的不斷進步,我們在統計手段上也應該有相應的創新。國家旅遊局建設的中國旅遊產業運行建設平台,數據採集不是像過去靠一樣一家一戶的問,而是靠手機信號來測定,這就是新時代的旅遊數據採集的一種方法。這種大數據可能無法精確到小數點後面多少位,但確實反映了宏觀發展趨勢,是有很高參考價值的。必須看到,現在的方法也非盡善盡美,隨著實踐的發展,必然提出新的問題,只有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才能適應新形勢。
基礎理論創新。我們的數據體系要有理論支撐,這就是基礎理論。實際上基礎理論更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關於中國旅遊對於國民經濟的貢獻,按照統計局給出的數字只有百分之四點幾,不到百分之五。但世界旅遊與旅行理事會(WTTC)給出的數據超過10%。國際平均水平是10%左右,中國作為第二大經濟體,難道連平均水平都不到嗎?這說明我們的相關統計理論很滯後,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那種初級階段的統計思維和理論水平上。那時在產業之間沒有出現深度融合,而現在經濟高度發達,產業融合程度不斷加深,依據傳統的統計思維和統計理論,核算出的統計數字已經不再適用當前的發展實際。以鄉村旅遊為例,農業和旅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產出不應單方面僅歸於農業或旅遊產值。工業旅遊、體育旅遊、教育旅遊等等,都是如此。類似這種情況都需要我們在相關統計理論上進行創新。
四、合作接軌
前面談到現代產業經濟的各種融合,必然要求旅遊統計和旅遊數據要與其他產業接軌,比如要與農業、林業部門的數據接軌,與交通部門的航空、鐵路、公路及水運數據接軌。工業旅遊離不開與工業的合作,搞科普旅遊基地離不開科研系統,旅遊數據收集和加工需要與這些相關部門接軌、建立合作關系。有的省市旅遊產業經濟貢獻率比較准確,而有的則不然,原因就在於沒有做好數據建設的接軌工作。鄉村旅遊數據不僅僅作為農業產值,其中一部分應該歸為旅遊業產出,這就需要旅遊業和農業進行數據接軌。面向產業融合的旅遊數據統計中,沒有一套原封不動的統計體系和統計方法可以放之四海而皆準。尤其在當今社會分工如此發達的情況之下,更是如此。我們今天推動建設旅遊數據體系一定要從基礎工作做起,尤其需要與相關產業的統計體系建立聯動工作機制。
五、世界眼光
要與世界數據體系對接。目前有些同志尚未認識到旅遊數據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數據建設任重道遠。我們的數據工作不僅需要在國內建立統一的體系,更要從一開始就要考慮與國際接軌,否則我們的數據無法在國際舞台上交流和對話,人家聽不懂咱們說的,咱們也不懂人家說的。在建設旅遊數據體系的過程中,需要考慮我國旅遊業發展的特殊性,更要考慮國際旅遊數據的一般性,才能實現全球層面的無障礙交流和國際比較。進而揚長避短,更好地為我國旅遊業的發展提供數據支撐,並不斷提高我國旅遊業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要變被動為主動。國際對接不僅僅是為了要無障礙交流和國際比較,更重要的是變被動為主動。我們應當有這個雄心,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要在世界旅遊數據領域發出中國的聲音,在指標體系建設上掌握話語權。為此,要有相應的規劃和保障,其中,很重要的是不僅分析我們自己的數據,還要收集、分析甚至發布世界各國的旅遊數據,我們正在醞釀成立一個非政府國際旅遊組織,針對各國的旅遊數據建立收集、分析、發布機制,藉此學習國際經驗,同時發出我們自己的聲音。國家和地方的旅遊數據中心建設好了,這項工作就有基礎了。盡管目前看來,此項工程難度巨大,距離實現這一目標路途遙遠,但我認為只要努力努力再努力,用心用心再用心,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做得到。我們一定要有這個雄心和信心!
六、人才保障
以上說了這么多現實的需求和理想的期待,最終都要靠人才來實現。旅遊數據體系的建設過程中,人才始終是第一位的。首先,我們的人才隊伍需要大大加強,雖然星星之火成為燎原之勢還需時日,但這支人才隊伍要有全國旅遊數據建設者的雄心,同時還要有影響全球旅遊數據的壯志。其次,要有相應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做支撐。去年開始的「515戰略」中,有一項萬人旅遊英才計劃,可以拿出一定的比例,用於數據人才的培養,為其提供財力、智力和工作平台,等方面的支持。現在要有明確的目標去培養一批專業人才,從本科、碩士層面就開始培養未來五年、十年、二十年所需要的相關人才,可以選取幾個大學進行試點,有目的地培養旅遊數據建設方面的專門人才。

I. 我國的旅遊管理體制是什麼

目前我國採用國家、省、市、縣四級旅遊局為旅遊業主管部門的行政管理模式。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