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勝縣旅遊業發展現況
1. 寧夏旅遊業現況怎麼樣
一、發展現狀
我區旅遊業起步較晚,上世紀80年代具有獨特旅遊資源的寧夏還鮮為人知。1993年沙湖旅遊區和鎮北堡西部影視城相繼開業運營後,我區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引起了國人對寧夏旅遊的熱衷,全國各地的遊客紛至沓來,由此拉開了我區旅遊業快速發展的帷幕。這之後自治區黨委、政府非常重視大漠黃河、西夏文化、回族風情等獨特的旅遊資源,以建設中國西部獨具特色的旅遊目的地為目標,把旅遊業作為重要的經濟產業來抓。特別是「十五」期間,隨著發展旅遊業政策的全面實施,我區旅遊業開始步入產業化發展快車道。全社會發展旅遊產業的意識不斷增強,投入力度逐年加大,產業形象漸趨鮮明,旅遊業收入逐年增加,已成為我區重要的經濟產業之一。
----旅遊業全面發展。在旅遊業的「吃、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中,旅遊住宿業、旅行社業、旅遊交通業並稱為旅遊業的三大支柱。據調查,2006年末,全區旅遊企業達到250多個,其中旅行社由47家發展到95家,星級飯店由27家增加到48家,住宿床位數由4萬多張增加到8萬多張。具備接待條件的景區(點)由32個發展到90多個,其中國家A級系列景區19個,導游員由200名增加到近2000名。
----旅遊業已成為我區最具活力的經濟增長點。資料顯示:「十五」期間我區累計接待旅客1766.3萬人次,比「九五」時期增長84.2%。實現旅遊總收入66.26億元,比「九五」時期增長1.5倍,2006年全區實現旅遊總收入25.7億元,比上年增長44.7%,相當於全區GDP的 3.6%。目前旅遊直接從業人員達到2.5萬多人,間接從事旅遊業人數約17.5萬人,直接和間接從業人數20多萬人,佔全區就業人數的6.4%,占服務業就業人數的20.85%。可見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與我區旅遊業發展密不可分,旅遊業已成為我區經濟新的增長點和重要的組成部分。
----旅遊景區建設成績顯著。近年來,自治區政府逐年加大對旅遊景區建設投資力度,截止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獨成一體兼具人文和自然景觀的六大旅遊區,即沙湖旅遊區、西夏陵旅遊區、金水旅遊區、青銅峽旅遊區、沙坡頭旅遊區和六盤山旅遊區。六大旅遊區優勢互補,各顯風采,以其濃郁的回鄉風情、雄渾的大漠風光、神秘的西夏文化、古老的黃河文明、美麗的塞上江南等資源景觀成為西北獨具特色的旅遊勝地。目前西部影視城、西夏王陵被國家評定為4A級風景旅遊區;沙湖和沙坡頭旅遊景區不僅跨入全國35個王牌景點和全國文明風景區示範點的行列, 2007年還被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發布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商務旅遊已佔有一定的市場份額。與普通的觀光、休閑旅遊相比,商務旅遊因其消費水平的高端性,因而對城市經濟的貢獻更為巨大。隨著我區旅遊知名度的不斷提高,以及銀川國際汽車摩托車旅遊節、沙湖國際沙雕大賽等節慶在我區的成功舉辦,我區的商務旅遊也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調查顯示:2006年來寧夏的國內遊客中以休閑觀光游覽度假為出遊目的的佔全部國內遊客的65.28%;探親訪友的佔6.58%;商務活動的佔12.34 %;參加會議的佔5.32%;宗教朝覲的佔1.65%,商務、會議兩者所佔比例達到17.66%,這說明,我區的商務旅遊已佔有一定的市場份額。
2. 誰知道四川廣安武勝
中文名:武勝縣
漢語拼音:Wusheng Xian
郵編:638400
區號:0826
車牌編號:川X
武勝,四川東部的一塊沃土,歷史文化源遠流長,遠溯秦漢,即屬巴郡墊江縣,南朝齊始置漢初縣,元立定遠縣,民國三年更名武勝。轄31個鄉鎮,515個村5113個社,幅員面積960平方公里。
武勝,川東門戶,條件優越。武勝縣地處川渝兩省結合部,與南充、遂寧、重慶三市交界,東鄰廣安35公里,西接遂寧70公里,北上南充65公里,南下重慶100公里, 扼川東川南進出之咽喉,踞川渝物資集散之門戶。千里嘉陵江縱貫全境,蜿蜒武勝 117公里,嘉陵江黃金水道經梯級開發渠化後,千噸級船隊可由重慶朝天門經縣境直達南充。渝武(勝)南(充)高速、國道212線、省道304線在境內縱橫交錯,縣、鄉、村公路四通八達,蘭渝鐵路將貫通縣境,廣安、華鎣、慶華、南充、合川火車站緊鄰周邊。18萬千瓦的東西關電廠4台機組全部發電,裝機10.8萬千瓦的桐子壕航電樞紐工程正在建設;天然氣日供氣能力25萬方,天然氣化工方興未艾。程式控制電話、光纜傳輸、移動通訊通達鄉村,並網全國,直撥世界。時空優勢明顯,前後得利,左右逢源。
武勝,商貿活躍,城鄉繁榮。縣城沿口鎮是嘉陵江水運的重要港口,是周邊地區的物資集散地;市場載體配套,商業交易活躍,佔地2萬平方米經營面積7萬余平方米的縣城市場已經建成,具有開辦百貨、副食、工業品、服裝等專業批發市場的能力;交通方便,離鐵路站點距離近,具備暢通物流的基本條件;經營理念先進,以名牌名品名店引導,已逐漸成為商貿流通的樞扭和中心,輻射帶動作用日益明顯。
武勝,物華天寶,經濟發展。境內有豐富的水能資源,地下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鹽鹵和沙金,是全國商品糧大縣、生豬生產「百強縣」、蠶繭生產基地縣,被譽為「綉花農業」和新世紀丘陵農業之典範。地方工業已形成能源、食品、機電、化工、絲綢、建材六大產業,「藍劍」「豪士」啤酒、「金螺」高強度緊固件、麻辣牛肉、沿口套刀等十多個產品屢獲國家級大獎。
武勝,政策優惠,環境寬松。讓外來投資者高興而來,滿意而去,有利可圖,有錢可賺,是武勝縣招商引資堅持的基本原則,在土地使用、稅收征繳、規費收取、信貸支持、證照辦理等方面的招商引資政策更加優惠。用地成本低廉:通過拍賣、招標、標價出讓、協議出讓取得用地權的,地價可優惠30-40%;興辦公益事業可享受行政劃撥供地;投資對企業改革貢獻較大的,視情況減免土地出讓金。依法減免稅收: 企業安置下崗職工達60%以上或超過其從業人員50%以上的,免徵企業所得稅3年;開展技術服務的收入可免徵所得稅;新辦獨立核算的公用事業企業,免徵所得稅;在「四荒」地上開發農副產品,3年內免徵農業稅和農業特產稅。戶籍政策靈活,尊重投資者意願,外來投資者及其員工、子女,按本縣常住人口享受相應待遇。各種規費免收市、縣收益, 按最低標准收取中、省部分。水、電、氣費一企一議,特事特辦。各種證照手續由專門機構代為辦理,信貸資金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安排,對縣外投資企業嚴格實行「交費登記」制度,對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實行掛牌保護、縣級領導聯系、執法部門服務承諾等制度,嚴禁「三亂」行為,確保環境寬松。近年來,由於武勝縣環境寬松,政策優惠,已吸引華能集團、重慶南安集團、四川藍劍集團、四川啟明星公司、西安達爾曼集團等省內外十餘家知名企業到武勝縣投資發展。
武勝,人心思上,企盼發展。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給武勝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西部大開發,武勝要爭先!武勝立足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以實現追趕型、跨越式發展為目的,制定了「十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突出抓好「一江二路三支柱」(綜合開發利用嘉陵江水電、水利、水產、水運、水文化和水上旅遊六大資源;建設鐵路、高速公路大動脈;培育能源及高耗能工業、食品工業、養殖業三大支柱產業),加強能源基礎、交通體系、城鎮市政、 生態環境四大建設,推動武勝經濟大發展。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武勝縣地勢由西南向東南傾斜,海拔自426米降至210.3米,形成方山丘陵地貌。地貌特徵為中切割、淺丘陵。
地形從西北向東南依次為中丘窄谷、低丘中谷 、淺丘寬俗地帶壩和階地。中丘窄谷主要分布在縣西北的烈面、八一、高石、賽馬、石盤、鼓匠等鄉鎮,海拔在250-360米,相對南北寬12-14公里,閉合面積417平方公里。
武勝,物華天寶,經濟發展。境內有豐富的水能資源,地下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鹽鹵和沙金,是全國商品糧大縣、生豬生產「百強縣」、蠶繭生產基地縣, 被譽為「綉花農業」和新世紀丘陵農業之典範。
縣內自然水資源豐富,水質潔凈,園區內除人畜飲用水外,修建有若干蓄水池,噴灌池等水利設施。
武勝縣內有一江四河七十四條小溪,河道總長724公里,其中嘉陵江由北向南縱貫縣境,全長102公里。
嘉陵江
千里嘉陵江縱貫全境,蜿蜒武勝117公里,嘉陵江黃金水道經梯級開發渠化後,千噸級船隊可由重慶朝天門經縣境直達南充。
武勝縣地處四川東部,嘉陵江中下游,縣境內氣候溫和,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7.5℃,年平均降雨量1046mm,年平均日照時間1304.6小時,無霜期達328天。
3. 四川廣安武勝縣是個怎麼樣的地方,繁華嗎廣安最繁華的是哪個地方
廣安就廣安市最好呀。還能是哪裡。城北是老成區。不怎麼好規劃。但比較休閑。城南市新區。重點發展對象。比較繁華點。從思源大道到民安街都是比較好的。
4. 當前武勝農業生產狀況和武勝一戶或幾戶農村家庭的耕地面積!還有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
同學,這你得去自個兒調查……我調查到的一個村農戶人均耕地面積大約有0.9畝,縣農民人均耕地面積估計在0.6~0.8畝之間,每個村的狀況不一樣,還是自己親自調查了解好,別依賴網上信息,自個兒了解後你會很有感悟的。
給個參考,網上的:
一、撂荒基本情況
2007年全縣有耕地面積42.2691萬畝,193470戶,農民70.71萬人;撂荒面積32991畝,佔耕地總面積的7.8%。其中:1.因種糧效益低撂荒的耕地面積6481畝,佔耕地總面積的1.53%,2.因舉家外出務工撂荒的耕地面積24803畝,佔耕地總面積的5.87%。3.因勞動力缺乏撂荒的耕地面積1707畝,佔耕地總面積的0.40%。4.撂荒承包耕地的農戶數22794戶,占農戶總數的11.78%。2007年耕地因自然條件限制不能耕種的20697畝,佔耕地總面積的4.89%,其中:1.本身不具備耕種條件的耕地面積4985畝,佔耕地總面積的1.18%,2.因基礎設施差不能耕種的耕地面積14854畝,佔耕地總面積的3.51%,3.其他原因不能耕種的耕地面積858畝,佔耕地總面積的.20%。因耕地因種植制度當季未種或少種一季的81368畝,其中:冬閑田面積81368畝,佔耕地總面積的19.25%。
通過對各鄉鎮每個鄉村人口以及每個勞動力人均佔有耕地面積或有效灌溉面積的多少,特色產業發展狀況以及評一個區域經濟發達程度等一系列因子進行綜合分析,發現撂荒程度與區域經濟發達程度成正相關,與特色產業(如一村一品)成負相關。
二、耕地撂荒主要原因分析
(一)種植業比較效益低
近幾年農產品價格持續低迷,而主要農業生產資料如化肥、農葯、農膜、農用柴油的價格持續上漲,種糧的成本居高不下,雖然國家出台了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購機補貼、測土配方施肥補貼以及取消農業稅等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被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持續上漲所抵消。種植業比較效益低下的局面並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我們在調查中,農民給我們算了一筆賬:一季種植一畝水稻,化肥、農葯、種子等直接農資生產成本需240-250元,按平均畝產400公斤、每公斤稻穀市場價1.6元計,一季每畝產值640元,種植一畝水稻需18個工日,扣除直接生產成本每個工日收入22元左右。況且農業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飯,投入了大量的勞力、種子、化肥、農葯,一旦遭遇自然災害就可能顆粒無收,所有付出都將成為泡影。而一個外出務工勞力,除了吃住,收入也比種田的高,在城市就連搞家政服務的保潔工人,每天也有40-50元的收入,而且又不受風吹雨淋之苦。因此,有些農民寧願舉家外出打工、撿破爛,也不願意在家種田。在農村流傳著「在家種田,不如外出掙錢」順口溜,歸根結底就是種植業比較效益低,這也是造成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大批外出務工,導致農村勞動力匱乏
農民大批外出務工造成勞動力缺乏無人耕種,有的地方一個村的壯勞力人口外出務工達80%以上,有的地方甚至唱起了「空城計」,偌大一個村子就只剩下婦女老人和兒童,幾乎看不見青壯年男人們的身影,甚至不見青壯年的婦女和兒童的身影。農村勞動力隊伍正在步入老年化,從下種到收割,田裡見不到幾個年輕人,大部分老人因為看不慣良田撂荒而拿起農具耕種的。我們在清平鎮1村調研時發現:該村有324戶,1047人,總勞力584人,由於勞動力外出384人,在家勞力人數僅200人,平均每戶不到1人。據有關資料顯示,我縣農村勞動力有37.43萬人,目前已有20.29萬農民外出務工實現了轉移就業。由於缺乏農村勞動力,他們就專挑好的土地和離家近的土地去耕種,而相對瘦弱的土地和離家遠的土地就只好棄而不耕,自己一家人夠吃就行了。再加上農業稅取消後,農民依賴土地生存有所降低,由於不要交公糧,有些農戶自己不想種,也不願讓別人種,擔心別人對土地掠奪式經營,造成地力下降,因此寧願讓土地撂荒。出現雙季變單季,單季變撂荒的現象。在我們這次調查中,有一個六、七十歲的老農對我們說:要不是我這個老頭子,我家農田早就沒人耕種了,兒子和媳婦都到外地打工,就連孫子也跟隨父母到外地讀書去了,只剩下我們倆老口。
農村剩餘勞動力必須轉移已是不爭的事實。但是隨著非農產業就業比重的快速上升,又造成了農村勞動力匱乏,甚至不剩勞動力的局面。有的地方勞動力人口外出務工達80%以上,有的地方甚至唱起了「空城計」。據有關資料顯示,武勝縣37.43萬農村勞動力中,目前已有20.29萬農民實現了外出務工轉移就業。並且現存的農村勞動力隊伍正在步入老年化。
(三)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陳舊, 條件惡劣,不願耕種
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陳舊 原有水利設施大多數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所建,老化失修,再加上去年的洪災,造成水毀嚴重。目前很多水利設施病險問題突出,早已不堪重負,不能正常發揮作用。同時,新建水利工程設施又面臨資金投入匱乏的難題。舊的不能用,新的建不起來,許多地方農民只能靠天吃飯,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實在是太差了。
條件惡劣,不願耕種 一是耕種環境差。丘陵地貌,分散作業,勞動強度大。二是土壤質地差。中低產田土佔三分之二以上。三是自然條件差,十年九旱,災害頻繁。四是基礎條件差。水利設施很不配套,保濕面積小。同時交通信息閉塞,生產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很大。
(四)制度缺陷,流轉落空
據統計年鑒數字表明:200O年年末武勝縣農業人口為73萬人,2007年為70.71萬人,五年間農業人口向城鎮轉移了2.29萬人,而這2.29萬人在第二輪土地延包時基本上都分到耕地,向非農產業轉移後,這些耕地部分進行了合理流轉,部分耕地卻形成了撂荒。目前,「生不補,死不退」的農村土地承包政策執行三十年後將顯失公平,形成人多地少和人少地多兩種情形,一戶之內有可能產生三代人無地的現象,不利於消除農村人口的相對貧困,對農村社會穩定構成潛在危機。對未及時流轉造成撂荒的耕地,缺乏有效的法律政策手段。
(五)手段原始,服務缺失
該縣地處丘陵地區,不利大型機械化操作。目前,農業生產中的科技含量十分低下。一是農民接受科技能力差,憑藉手工勞動肩挑、背扛、馬馱。二是基層農技服務工作跟不上。目前,鄉鎮一級的農技服務網路已經是「線斷、網破、人散」,農技服務工作處於缺機構、缺經費、缺精力的「三缺」狀態。三是基層政府和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幫扶缺乏有效手段。
(本信息僅供參考,真實情況請「下鄉」調查!!!!!)
5. 旅遊業現況怎麼樣
在當今世界上,旅遊業是現代文明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社會是否充滿回生氣、活力的一答個重要標志,同時也是許多國家撈取外匯、繁榮經濟的重要手段之一。1980年,世界各國僅旅遊業所獲得的經收益就達960億美元。因此,各國都根據本國的特點,積極開發旅遊資源,並採取一切有效措施招引遊客,大力發展本國的旅遊事業。
6. 廣安旅遊發展史
這個命題太大了,可以寫一本書的。
廣安位於四川東部、華鎣山脈中段,南鄰重慶。1993年7月設立地區,1998年7月撤地設市,轄廣安區、武勝縣、岳池縣、鄰水縣,代管華鎣市,幅員面積6344平方公里,總人口450萬。
廣安旅遊起步較晚,1994年6月,廣安地區將旅遊管理職能並入廣安地區行署外事僑@務台@灣事務辦公室,同意廣安地區行署外事僑務台@灣事務辦公室增掛「 廣安地區旅遊管理辦公室」。 1998年7月,更名為廣安市旅遊局,仍與市外僑台辦合署辦公。1999年7月,市委、市政府成立廣安市旅遊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研究、制定全市旅遊業發展有關政策、措施,協調解決全市旅遊業發展中的重要問題(2003年9月調整充實為廣安市旅遊產業發展領導小組)。2001年6月,市旅遊局從市外僑台辦單列出來,獨立辦公。2001年12月,市政府印發市旅遊局三定方案,明確市旅遊局是市政府主管全市旅遊工作的工作部門。2002年8月,市委、市政府成立廣安市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指揮部,進一步加強對旅遊及創優工作的領導。
2001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調查研究、充分集思廣益的基礎上,制定了打好鄧@小@平故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基地、華鎣山革命老區「三張牌」,辦好建設DXP故居保護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思源產業園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和開發建設華鎣山「五件大事」的發展思路,作出了《關於實現廣安新跨越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把培育旅遊支柱產業納入了全市整體發展戰略。隨後,市委、市政府作出《關於加快旅遊業發展的決定》、《關於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決定》,全面啟動了旅遊工作。通過以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為杠桿,狠抓DXP百年誕辰和西部大開發機遇,大力培育旅遊支柱產業,廣安旅遊產業得到迅猛發展。2003年成功創建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到2005年底,全市共新建成國家AAAA級景區2個(DXP故里和華鎣山石林),AA級景區4個(水杉山莊、仙鶴洞、肖溪古鎮和寶箴塞),A級景區1個(翠湖),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2個(黃花梨度假村和牌坊農民新村);發展旅行社13家(其中國際社1家),星級飯店16家。一大批精品景區的建成,使廣安旅遊景區建設實現質的飛躍。2005年DXP故里旅遊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旅遊發展最高獎項——金熊貓獎。
2003年~2005年,先後通過在北京、深圳、重慶、上海、西安、武漢等城市舉行旅遊推介活動,舉辦DXP100周年誕辰系列紀念活動、2004年中國(四川)百姓生活游啟動儀式暨「相聚XP故里廣安」系列活動、2005四川紅色旅遊啟動儀式等活動,宣傳展示廣安旅遊形象,介紹廣安旅遊產品,推出「XP故里行•華鎣山上游」精品旅遊線路,廣安旅遊知名度大幅提升。2005年,廣安被納入全國12個「重點紅色旅遊區」和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成為四川紅色旅遊的龍頭和全國紅色旅遊重要目的地,DXP故居、紀念館和華鎣山游擊隊遺址被列為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XP故里行•華鎣山上游」已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旅遊品牌。
知名度的提升使來廣安的遊客爆發式增長,2004年8月22日DXP100周年誕辰這天,DXP故里景區創下日接待遊客30萬人的紀錄; 2005年接待遊客550.2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21.1億元,相當於GDP的8.6%。旅遊業已經成為全市第三產業的龍頭和廣安最具活力的一大新興支柱產業。
2005年8月27日,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在廣安視察旅遊工作後高度評價:「作為西部欠發達地區發展旅遊業,從起步到年接待遊客500萬人次,一般需要10年到15年的培育和發展,而廣安僅用了3年時間就實現了大步跨越,3年走完了10年路,這真是一個奇跡!」
7. 武勝縣的旅遊
白坪—飛龍新農村示範區認定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創建國家4A級景區通過驗收,榮獲全省農民增收工作先進縣;現代服務業提檔升級,被評為「四川十大區市縣旅遊目的地」,建設南路商業街成為第二批省特色商業街,寶箴塞旅遊區創建為國家4A級景區。
寶箴塞
寶箴塞位於武勝縣農林鄉方家溝村,依山而建,閩南團城建築風格,有江南民居特色。房屋設計精巧,重疊有序,古色古香,獨具特色。佔地26000多平方米,8個天井,108道門,塞牆高6.5米,寬0.4至1.5米,長560米。寶箴塞始建於清朝宣統辛亥(1911年)秋至今已有93年歷史。前後分二期工程修建,先建正塞,然後建尾塞,歷時40多年。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塞內房屋屬穿木結構,板壁,椽頂,雕刻、繪畫著各種花、鳥、龍、鳳、雲彩等圖案。存8個天井,108道門。正塞和尾塞之間建成有戲樓、戲台,設計精緻,是當時塞內休閑娛樂的中心。左右各建廚房一處,並設有奇花異草的後花園,還有自然泉水井、消防池、飯堂、倉儲、廁所等,生活娛樂設施十分完備。左側立有一塊石牌,書法流暢,鐫刻精細,挺拔遒勁。碑文較詳細的記載了該塞的建築始末,是考證此塞不可多得的文史資料。段家大院(面積約20000平方米)是寶箴塞的重要組成部分。
沿口古鎮
沿口古鎮是位於嘉陵江流域上的川東第一古鎮。它是嘉陵江中下游第二大回民聚居地,也是昔日嘉陵江流域上重要的水碼頭。古城建造於明末清初,完整的保留了明清時代的建築風格,古鎮多寺廟,最著名是馬家清真寺和黃家清真寺,具有濃郁的伊斯蘭教特色,保存比較完整,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該鎮位於縣城城區嘉陵江邊,佔地面積0.5平方公里,與新縣城、濱江公園、千福城廣場緊緊相連。它依山而建,順山勢而就。老街街道全部由大青石板鋪成,千百年來由於路人眾多,大青石板梯步已呈光滑圓潤的凹型,長近1公里,老街街道兩側昔日的店鋪、茶房、酒廊、戲院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保存完好,建築多為明清時代建築群。
印山公園
印山公園位於嘉陵江東岸的武勝縣沿口鎮,佔地近400畝。依山面水,因勢就形,興園林,建亭閣,鋪長廊,種花草,鎖春色,留鳥音。原址座落於武勝縣中心鎮內。該公園於民國15年(1926年)由縣知事徐舒倡修,在軍政要人和社會賢達士紳積極支持下,僅一年零兩個月便告竣工。該公園建成後,在當時的川北地區可謂首屈一指,被譽為川北名園。
太極湖
國家水利風景區,位於武勝縣禮安鎮。嘉陵江挾秦隴風雪一路奔騰,入武勝縣境,沿東關沱、西關沱,左環右繞,盤曲而成陰陽太極圖形;修建東西關電站,攔河築壩,蓄水成湖,旅遊勝景太極湖由此而成。
太極湖之特點全在於水,一是水面遼闊,煙波浩淼,碧水連天;二是水質清凈,明潔可人,極少污染。此外,兩岸景點林立,十里松林,青黛蓊鬱;石錘石鼓,傳說動人。漢初古城遺跡,鎖定一段歷史;湖面沙燕鬧春,引來萬般風情。巍巍大壩猶如長龍卧波,人造船閘恰似鬼斧神工。獅子山,太極島,雲蒸霞蔚;神童峰,逼真傳神。
8. 中國酒店旅遊行業市場發展現況
中國酒店業的發展得益於蒸蒸日上的國內旅遊業。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國內旅遊人數以10%的幅度逐年遞增。大量國際酒店品牌湧入、交通設施不斷完善及舉世聞名的2008年奧運會成功舉辦等因素,都使中國倍受全球旅行者的親睞。
然而,近期的經濟增速放緩引起旅遊業的眾說紛紜。關於旅遊業進入「新常態」 等觀點也層出不窮。根據官方在2015年第三季度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年中國
GDP增速為6.9%,是經6年經濟飛速發展中最低靡的一年。
盡管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救市措施,但經濟轉型時期的陣痛依然延伸到了中國酒店業。中高端新增酒店數量正在逐漸減少。
「盡管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但此次放緩是由兩位數增幅減緩到近7%的一位數增幅,經濟規模增量依舊可觀。」仲量聯行酒店及旅遊地產投資咨詢中國區高級副總裁李萌女士表示,「此外,旅遊行業發展迅速,中外旅客消費能力具有巨大增長潛力。中國政府推行包括降低存款准備金加快銀行新增貸款發放速度等政策來刺激經濟發展,這都說明在中國具有投資潛力和前景。」
9. 武勝縣地理位置很好,為什麼經濟會差呢
發展晚了,政策不夠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