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勻市的農業旅遊發展
A. 我國農家生態旅遊有什麼樣的發展趨勢
目前我國農業旅遊的發展已成氣候,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並且形成了以下幾個發展趨勢:
(1)地方政府主導的力度明顯加大。很多地區已經把農業旅遊納入旅遊業發展的總體規劃,作為旅遊業新的增長點著力進行扶持和培育。還有一些地方出台了專門政策來扶持農業旅遊的發展。從發展過程上看,在農業旅遊發展的初期,政府應該把農業旅遊作為促進農村發展的手段,在資金、宣傳促銷、基礎設施建設、培訓、規劃乃至管理等方面進行適度的干預和扶持;在農業旅遊初具規模後應適時推進農業旅遊的發展模式,即由政府主導型向市場驅動型轉變,逐步使農業旅遊項目的開發建設走向市場,鼓勵農民成立相關民間團體、協會等組織以取代政府直接管理農業旅遊的職能,保證農業旅遊的發展能夠真正有利於當地居民的利益和經營者的利益,促進經濟、社會、生態三大效益的統一。
(2)規范化程度不斷加大。為了進一步推進農業旅遊的規范化發展,質量技術監督局正在著手出台地方標准,為以「農家樂」為龍頭的農業旅遊產品的推出提供了一整套的可操作性較強的規范,為農業旅遊項目走上標准化之路邁出了扎實的一步。
(3)農業旅遊景區(點)的體驗性和參與性越來越強。優美的自然環境、獨特的民俗風情、濃郁的鄉土氣息是農業旅遊的吸引力所在,也是農業旅遊得以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隨著體驗經濟時代的到來,遊客在旅遊中積極參與的願望變得越來越強烈。而在農業旅遊中,增強旅遊項目的體驗性和參與性,正是吸引遊客、提高重遊率的重要手段。江蘇省內的很多農業旅遊區(點)都把體驗性和參與性的旅遊項目作為自己的開發重點,目的就是要增強農業旅遊區(點)的吸引力和增加遊客在農業旅遊區(點)的停留時間。
(4)綜合性農業旅遊景區(點)的比重日益加大。從農業旅遊的發展程度來看,目前國內遊客比較熱衷參與和重遊率較高的農業旅遊形式還是以「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干農家活、賞農家景、體農家味」為特徵的民俗風情型的農業旅遊,由此可見,大眾所喜聞樂見的農業旅遊模式仍然是以農業觀光和休閑農業為主。但隨著農業旅遊活動的深入開展,各種類型的農業旅遊資源形式紛紛涌現,一些地區在新開發農業旅遊項目的時候也越來越把農業旅遊區(點)的差異化作為一個主要問題來抓,目前農業旅遊的形式已經在向融觀光、考察、學習、參與、康體、休閑、度假、娛樂等為一體的綜合型方向發展。
(5)投資多元化趨勢日益明顯。這些年農業旅遊的發展備受各界關注,都在期待著其有良好的產業發展前景。隨著農業旅遊市場的日益擴大,投資主體日益趨向多元化。既有農民的個體或合夥經營,也有村鎮集體投資經營,還有一些較有實力的公司、集團等也紛紛介入農業旅遊開發中來。投資主體的多元化,以及隨之而來的經營管理方式的差異化,使多種類型的農業旅遊區(點)滿足了不同類型旅遊者的需求,為農業旅遊向深度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B. 生態農業旅遊的發展
人文資源占優勢的「觀賞+學習」模式
對於在農業特色和自然資源特色方面都不佔有優勢的農業地區,我們就可以走這條觀賞加學習型的模式路線。例如桂北地區,通過挖掘桂北悠久的歷史,發達的農業文化、古代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的交融歷史、鄉鎮「社日」壯族歌圩、瑤族盤王節等民族活動將本地區的人文資源和旅遊作最優的結合。這種模式不但要求人們要認同當地農業文化充滿差異的地域性特徵,還要致力於為當地這些處於弱勢的文化找到重新發揚光大的理由。
農業文化旅遊資源是不能簡單地進行自然或人文的劃分的,它綜合了自然與人文兩方面的特長。我國有一句古話叫「十里不同俗」,所以這類地區在開發時應以農業生產勞動為核心,以耕作制度、勞動工具、勞動產品、生活習俗與禁忌的開發為基本方向。特色耕作制度是農業文化的重要內容,反應了當地農業文化的基本特徵。特色農產品是農業生產的果實,可以讓旅遊者充分體驗收獲的快樂、了解生活習俗特別是與農業生產有關的生活習俗及各種禁忌,以生動的形式與充滿想像的內容展示了農業文化發展的歷史與現實。從原始農業到現代農業,勞動工具發生了很大變化。從農具的使用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國農業文化每一點滴的進步,也可以看到我國農業文化現代化的快速發展。認識農具實際上就是認識我國農業現代化的歷史,如果進行適宜地開發,應該可以成為絕好的旅遊產品。這些都可以進行觀賞性和學習性的開發。
農業旅遊(Agriculture Toirism)是20世紀首先在發達國家興起的一種旅遊方式,是生態農業與生態旅遊結合催生的產物。「農業旅遊」一詞首先出現在世界旅遊發達的歐美國家。在國外,早在19世紀30年代歐洲已開始了農業旅遊。義大利在1865年便成立了「農業與旅遊全國協會」,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農業與旅遊相結合的專業協會。該協的主要功能是專門介紹城市居民到農村體驗農業野趣,與農民同吃、同勞作,或者在農民家中住宿。這實際上標志著農業與旅遊業已經結合成為一個新形勢的產業。在義大利、奧地利等國興起的這種農業旅遊,之後逐步擴展到美國、法國、英國等國家和地區。20世紀70—80年代,日本、韓國、新加坡和我國台灣陸續成為農業旅遊的開發熱點國家和地區。20世紀80年代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我們大陸開始進行休閑農業的探索性研究和開發。
我國生態農業旅遊起步較晚。國家旅遊局推出「1998年華夏城鄉游」為主題的旅遊年活動,拉開了鄉村旅遊發展的序幕。2006年確定以「中國鄉村游」為主題的旅遊年,主題口號是「新農村、新旅遊、新體驗」。2009年的「中國生態旅遊年」,倡導「走進綠色旅遊,感受生態文明」。這些舉措有力地助推了鄉村旅遊發展,相機出現了以農家樂、度假村、野營地、休閑農村、生態農業觀光園、教育農園、民俗文化村、鄉村俱樂部等多種形式的農村旅遊。全國農業生態旅遊逐漸成為一種新的旅遊消費方式。
九龍山森林公園位於洪雅縣城,四川盆地西南邊緣,地處青衣江北岸。據眉山市中心城區53公里,據成都市110公里。九龍山城市森林公園北起規劃的洪雅城北火車站組團,南至省道106線,東起升到106線與省道305縣交匯處,西至九龍庄園低密度住宅小區,是洪雅縣縣城總體規劃涵蓋范圍內的森林公園。在九龍山的設計上,遠景建築園林設計院根據九龍山緊靠洪雅縣城區,緊鄰青衣江畔,處於未來縣城發展區域之中,地理條件優越,交通便利的優勢,將九龍山規劃設計為集生態觀光、休閑度假、商務會議為核心的旅遊景區。打造九龍山成為集生態觀光、居住、度假、健身、會議為一體的高檔休閑養身地。 藍溪谷生態農業風景區位於山東濰坊青州市王墳鎮境內,S233省道南12公里,西鄰仰天山,是集旅遊觀光、休閑度假、生態農業與一體的生態型旅遊區,融山的雋秀、水的神韻於一體,挾田園秀色、稟歷史文明於一身。境內峰青巒秀,怪松搭棚,古藤蟠纏,使人心曠神怡,山谷中有藍溪 水庫,種有藍莓、大石榴、大櫻桃、樹莓、黑枸杞、葡萄等漿果,季節性採摘。谷中除了農作物,生長著密集的黃荊條、荊條花。工作之餘,驅車而至,踏著青草,穿過樟林,走進農家木屋,品嘗高淳特色農家土菜和山莊野味,放飛心情,回歸鄉野,是體驗農家生活,感受自然之美的絕佳之地!
C. 都勻的經濟概況
跨入新的世紀,西部大開發全面啟動,南貴昆經濟區開始建設,西南南下出海大通道全線貫通,為都勻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都勻市將繼續堅持「資本置換、整合資源、以人為本、優化環境」的工作方針,緊緊抓住都勻發展的六大重點即大城建、大商貿、大工業、大農業、大旅遊、大文化,力爭年把都勻建成貴州省經濟十強市;省委、省政府明確要求,將都勻打造成為100萬人口、建成區面積100平方公里的「雙百」城市。黔南州也將圍繞都勻建設「泛都勻」經濟圈,以「大都勻」為龍頭,以福泉、甕安煤電磷、煤電鋁一體化、貴定昌明、獨山現代物流、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為支撐,依託都勻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貴定、惠水、長順、龍里北部片區以服務業、臨空產業、民族制葯業為支撐,千方百計融入貴陽發展,著力打造環貴陽經濟帶。三都、荔波、羅甸、平塘南部片區以民族文化、喀斯特生態旅遊、臨港經濟和天文科普旅遊為支撐,充分利用世界自然遺產地和「三天奇觀」等獨具特色的資源,著力打造生態民族文化旅遊經濟區。通過三至五年的努力,形成以「泛都勻」經濟圈為核心,以三都、荔波、羅甸、平塘生態民族文化旅遊區和貴定、惠水、長順、龍里環貴陽經濟帶為南北兩翼,實現核心重點突破、南北兩翼齊飛的「一圈兩翼」區域發展新格局。
2015年,都勻市地區生產總值為171.8億元,財政總收入31.22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350億元,商品房銷售面積為137.3萬平方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66.5億元。
2011年,全社會生產總值為91.5億,財政收入:12.33億 工業總產值113.92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完成90.67億元全年累計接待遊客816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完成55.58億元,同比增長54.64%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8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7900元
2012年,全社會生產總值為110億元,同比增長15.36%,財政收入完成16.8億元,同比增長36.97%,地區工業總產值完成141億元,同比增長22.4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05億元,同比增長50%。
2013年,全市預計國民生產總值完成126.61億元(含都勻經濟開發區),同比增長15.9%,財政總收入完成21.62億元(含都勻經濟開發區),同比增長28.30%,規模工業增加值完成24億元(含都勻經濟開發區),同比增長21.8%,農業增加值完成8.71億元,同比增長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1.03億元,同比增長10.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49.8億元,同比增長14.08%,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110億元,同比增長43.7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1350元,同比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達7333元,同比增長12.1%,小康實現程度預計達91%以上,據貴州省《2013年度同步小康創建活動示範單位名單(公示)》顯示,都勻市在全省88個縣市評選中,榮獲全省2013年度同步小康創建活動十佳示範縣第五名,是黔南州唯一上榜縣市。
產業結構:都勻的工業以化工、電子、紡織為主。農業則以種植水稻、小麥、玉米為主。 2012年安排糧食種植面積28.3萬畝。完成水稻栽插13.9萬畝,占計劃的100.1%。玉米種植7.53萬畝,占計劃的105.1%。蔬菜種植14.26萬畝,占蔬菜全年計劃的75.1%。雜糧種植0.7萬畝,黃豆種植0.69萬畝、花生種植0.62萬畝、紅苕種植0.69萬畝。同時,進行無公害農作物栽培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農業機械維修、畜牧防疫等各類技術,辦各類作物種植示範點,為春耕生產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農業產業化初具規模,初步形成了10.6萬畝都勻毛尖茶、10萬畝蔬菜、1.36萬畝中葯材、1.3萬畝烤煙和30萬頭商品豬基地五大特色農業產業帶。農業總產值預計達10.16億元,同比增長17.05%。農業龍頭企業帶動農民致富的作用進一步增強,33個農業龍頭企業帶動農民增收人數達12468人,帶動農民收入4300萬元。 2011年,都勻大力發展旅遊業,新增3家四星級酒店、5家三星級酒店,在建2家五星級酒店,2011年旅遊綜合收入預計達55億元,同比增長52.7%,是2006年的15倍,全市旅遊從業人數達1.8萬人。穩定發展房地產業,都勻房市健康平穩發展,2011年商品房銷售面積51萬平方米、銷售金額16.2億元。積極發展商貿物流業,引進蘇寧、賓隆等連鎖經營超市,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達38億元,比上年增長21.95%,是2006年的2.81倍。
D. 都勻市交通發展對旅遊的影響
交通作為旅遊的三大支柱產業之一,對旅遊業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交通技術的進步極大地推動著旅遊的發展,交通狀況的好壞也直接影響到旅遊者對旅遊目的地的選擇.旅遊者對交通的要求日益提高,旅遊業的發展對交通運輸也產生深遠的影響。
E. 如何認識農家生態旅遊發展模式與農業競爭優勢之間的關系
農家生態旅遊發展模式對農業競爭優勢的形成有著直接的重要作用,而農業競爭優勢的構建則要求農業發展模式的創新。以往人們對農業發展模式的總結和認識,一個是制度型模式,一個是產品型模式。前者有蘇南模式、溫州模式,我們以前搞的大寨模式也是一種制度型模式;後者諸如各地搞的專業村、專業屯等,類似於日本的「一村一品」模式。這兩種模式也就是發展經濟學家所說的制度和技術誘致性變遷的結果。這種結果無論是對其他發展中國家或是對我國提高農業的競爭力而言,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可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農產品供給跨越了短缺狀態之後,這兩種模式是否還能以不變應萬變,值得深思。
目前,農業功能的多樣性在國際上已成為人們愈來愈關注的問題,日本、韓國已在農業法中確立了農業功能多樣性的法律地位,日本在WTO的農業談判提議中首先強調的就是農業的多方面功能問題;歐盟在其確定的歐洲農業發展模式中,也認為農業不只是產量導向,還追求賞心悅目的農村風光和充滿活力的農村社區,並認為在全歐洲包括一些正面臨特殊困難的地區,發展多功能的農業是關鍵性問題,而追求高價格、保護主義和生產的官僚控制,將喪失國際市場,失去內部消費者,並導致歐洲農業發展水平下降。面對這種態勢,我們必須大力推動這方面的研究與實踐,為我們的農業發展開拓更為廣闊的空間。
F. 都勻市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和都勻市投資有限公司,是一個公司嗎
這很明顯不是一個,名稱都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