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屯堡文化旅遊特色小鎮

屯堡文化旅遊特色小鎮

發布時間: 2021-02-16 21:13:59

1. 特色小鎮的新思路有哪些

1.特色小鎮建設要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

2017年2月5日,「田園綜合體」作為鄉村新型產業發展的亮點措施被寫進中央一號文件,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渠道開展試點示範。在黨的十九大中,提出振興鄉村戰略,將特色小鎮與美麗鄉村建設、田園綜合體建設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且必將成為帶動鄉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案例《湖南省十里長坡幸福小鎮總體規劃》中,博雅方略提出將特色小鎮與鄉村旅遊相結合,依託當地的花果、油茶、稻田、中草葯等基礎資源,融合傳統文化、紅色文化、非遺文化、湘楚文化等核心文化內涵,以「陽光」之名,以光伏發電旅遊扶貧為切入點,促使「陽光產業」與旅遊產業深度融合,打造「有機」、「健康」、「田園」、「低碳」的十里長坡•陽光小鎮。

5.特色小鎮建設要注重「業態活化」

打造特色小鎮,要重視業態活化,充分依託當地的資源,拓寬產業業態。安順素有「中國瀑鄉」、「屯堡文化之鄉」、「蠟染之鄉」、「西部之秀」的美譽,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甲類旅遊開放城市,全國唯一的「深化改革,促進多種經濟成分共生繁榮,加快發展」改革試驗區,民用航空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貴州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在案例安順溪橋小鎮(西區)規劃中,博雅方略充分挖掘了當地的歷史文化、自然風景、休閑娛樂方面的要素,為其打造了「康體養生+多彩文化+觀光之旅」等多樣化的旅遊產品體系,盤活各種業態,帶動經濟發展。

6特色小鎮建設要保證功能分區與消費行為相匹配

在打造特色小鎮時,非常關鍵的一點是要保證功能分區與消費行為相匹配。永泰古城,現址甘肅景泰縣寺灘鄉,修築於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是明政府為防禦北方的少數民族入侵而修建。在《甘肅永泰龜城概念性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中,博雅方略提出了「一核、四帶、五片區、多節點」的結構形式布局。

2. 屯堡文化的作用

那麼貴州民族民間文化具有怎樣的一些特點?我們知道,民族民間文化是相對於主流文化、精英文化而言的,是貴州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貴州是一個多民族省份,所以我們說貴州民間文化,主要指的是少數民族民間文化。實際上這也是貴州民間文化中最有特色、也最有保護價值的部份;當然,同現代化不相適應的內容,在民族民間文化中也有集中的體現。可以說,貴州各民族民間文學、民間工藝、民間音樂、民間舞蹈、習俗風情、傳統節日及宗教信仰等等,其中不但有古文化尤其是夜郎文化的若干遺存;有貴州本土文化與周邊文化如巴蜀文化、滇文化、楚文化等交融的遺跡:有明清之際「調北征南」、「調北填南」大規模進行漢族移民所形成的屯堡文化;更有苗、布依、彝、侗、仡佬、水、瑤、土家等民族歷時久遠、個性獨特的民族文化……多種文化類型在這塊土地上長期相處,共生共榮,不少村寨甚至有兩個以上的民族雜居,交往密切,卻保持著各自的文化範式。這同貴州自古即為邊鄙之地的地理環境有關,同歷代封建統治者實行的羈縻政策有關,也與各民族文化自身的凝聚力有關。這使貴州民族民間文化呈現出下述特點:

其一是多元性。貴州民族民間文化多元共生,豐富多彩,文化生態的保存較好。由於地理位置及文化環境都是邊緣的邊緣,即雙重邊緣,歷史上中央政治權力常鞭長莫及,控制較小,貴州民族民間文化遂有了保存下來並得到發展的可能,具有相對自由的色彩及其自在的原始形態,呈現出鮮明的民族特色。它的許多物質性文化內容,以及非物質性的價值觀、道德觀乃至文化精神,成為貴州各族人民共同的寶貴財富,也是中華文化的寶貴財富。

其二是二重性。貴州民族民間文化是在喀斯特山地上生長、發育起來的文化,因為生存環境及生活條件艱難,貴州人凡做一事,都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勞動,更大的代價,遂養成了夜郎人吃苦耐勞、敢打硬仗、堅韌誠朴的性格特點。又因為地處僻遠,環境閉塞,致使貴州各族人民一方面渴望了解外間情形,另一方面,作為弱勢文化群體,對外來文化又不免高度警惕,有拒斥心理。這就造成了貴州民族民間文化心理中既開放又封閉的二重性。因為開放,貴州人一般不排外,可兼容,歷來能與各種外來文化和平共處,對先進文化有嚮往、渴慕之心,自古便有好學、興教的傳統。因為封閉,則容易產生盲目的自大情緒;而在面對強勢文化時,又容易轉化為自卑。因自卑而盲從,對外來文化缺少擇取,容易導致民族民間文化的流失。

其三是道德性。貴州民族民間歷來以習慣法約束個人行為,但最主要的則是通過文化承傳的方式,實行傳統道德的影響與教化。道德能夠調節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起到法律強制與經濟手段所起不到的教育、示範作用,所以在貴州民族民間,無論政治權力如何更替,歷史風雲怎樣變幻,他們的道德規范、道德理想諸如懲惡揚善、敬老愛幼、互助互愛、扶危濟困、崇尚勤儉、反對好吃懶做、偷盜行為等等大部份都能通過習俗或口述史保存下來,並給後世以影響,一方面維持著正常的社會秩序,也顯示出傳統道德倫理在社會發展中不斷適應、不斷進行自我調整的生命活力。

其四是自娛性。貴州每一個少數民族都能歌善舞。赫章漢墓出土的銅搖錢樹殘片上,有一吹蘆笙的人物形象,說明早在秦漢時代,貴州古夜郎人即有此樂器。今日人們所熟悉的民族民間歌舞如侗族大歌、琵琶歌;仡佬族《踩堂舞》;苗族飛歌、蘆笙舞、反排舞;水族雙歌、銅鼓舞;瑤族《打獵舞》;布依族姊妹簫、山歌《好花紅》:以及彝族鬥牛舞等等,其中特別是苗族的蘆笙舞又稱之為「踩蘆笙」,每年正月十六及二月「午」日,都要舉行盛大活動,人數往往達到上萬人。流行銅鼓舞的地方與民族中,還流傳著「銅鼓一響腳就癢,三天三夜跳不完」的說法;侗族中則有「飯養身,歌養心」的祖訓。足見從前兼有娛神、自娛兩種功能的貴州民族民間歌舞,在娛神功能淡化、消失後,其自娛功能使歌舞成了他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他們以歌舞傳承文明、起到滋補心靈、陶冶情性,從而美化風俗的作用。

其五是神秘性。貴州民族民間文化中的夜郎文化遺存,由於二千年前夜郎國滅,不少顯性文化現象中斷,如紅岩碑、岩畫、懸棺葬、套頭葬、竹王傳說、竹王城等,都成為至今難以索解的古文化現象;貴州民間留存著的巫儺文化、儺特技,以及各種奇風異俗,也都帶有神秘性。這種神秘性頗能激起外間世界的好奇心,因而成為最有賣點的旅遊文化資源。

價值評估

以上對貴州民族民間文化的描述並不全面,但已包含了主體的內容。從中不難看到,貴州民族民間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但也有著鮮明的地域特點。現在需要探討的是,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趨勢下,對貴州民族民間文化應如何評估,亦即有些什麼內容可與當代世界先進文化連通;又在哪些方面表現出抵牾與沖突。

要對此進行較為深入的分析,首先應當對世界先進文化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世界先進文化是人類社會發展至今所創造的,包括物質、精神及其制度諸文化中能夠對人類進步與社會發展具有指導意義並起著推動作用的文化。這是—個內涵極其豐富、外延也很寬泛的概念,文化學者至今也有多種歸納各種看法,但都不能不承認,作為世界先進文化,首先必須以人為本;其次這種文化應該是現代的;第三這種文化既有民族的,也有世界性。符合這些先決條件的世界先進文化帶有如下特點:1.積極向上、和而不同,既能兼容吸收異質文化,又能保持民族特色;2_注重科技領先、人才培養,鼓勵探索、創新精神;3.有市場經濟意識,注重效率,具有競爭優勢;4.推進民主、尊重人權,能夠調節各種人際及利益集團的相互關系:5.愛護環境,注重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文化;6.注重社會福利、講究公德,提倡愛心救助精神,有比較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

對照以上世界先進文化的要素,不難看出,貴州民族民間文化,特別是其中所透顯出來的價值觀念與文化精神,的確含有與此相適應的文化基因。主要體現在:

1.「天人合一」的自然觀。貴州各民族人民祖祖輩輩都生存在喀斯特山地的自然環境里,大自然既提供給他們衣食之源,也令他們心生敬畏與恐懼。所以其先民的觀念里,自然界的動植物都是有生命的。萬物有靈的觀念,自古以來,即形成了他們的多神崇拜與原始宗教信仰,並由此產生了各種禁忌。從而孕育了他們順應自然,與生態環境和諧相處的心理,甚至成為集體無意識,積淀在後代子孫心中,產生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2.「和而不同」的文化觀。貴州各民族先民早在秦漢之際甚至更早的商周時代即開始了同中原漢文化的交往;在貴州各民族之間、與周邊各地域文化之間的交往就更加頻繁。所以在貴州民族民間文化生態中,那種相互滲透,彼此影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事象比比皆是;而另一方面,各民族間又各自保持著本民族文化的個性特徵。「和實生物,同則不繼」,貴州民族民間文化中既貫穿了一條吸納異質文化,寬容互動、能與之和平相處,從而達到共生共榮的主線,又能保持文化的個性,避免了歷史上多次被主流文化同化的危險。

3.銅鼓文化象徵的團隊精神。銅鼓作為貴州古夜郎民族的祭器、樂器及發號司令的重器,至今仍為貴州苗、布依、彝、侗、仡佬、水、瑤及土家等民族所運用,並且保留著由銅鼓文化所養育而成的團隊精神,沿習著銅鼓文化所體現的制度文化特徵,存在著族內及社區大事「公議乃決」的原始民主遺風及其相關程序。通過這些制度所議決的規條,成為本民族或社區人人必須遵守的「鄉規民約」,養成了各世居民族的團隊意識,團結一致,同心同德。在貫徹與實施原始民主精神、民主程序及其自我管理的過程中,增強了本民族的凝聚力及其自主、自決精神,從而維護了村社秩序的穩定,也推進了民族和社會的進步發展。

前述貴州民族民間文化的特點及其所體現的價值觀念與文化精神,與現代社會的發展在不少方面是適應的。比如「和而不同」的文化觀,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經受著外來強勢文化的沖擊,它的「和」的方面使得貴州傳統文化有可能敞開胸懷,從容應對,廣為吸納,自我調適,進而實現文化的轉型與變遷,以適應現代社會發展之需要;另一方面,它的「不同」也能使貴州民族民間文化在與外來文化的交匯中保持個性,不致完全被強勢文化所淹沒。這種既能吸納、又能在保持差異中與它種文化互流、互動,互補的功能正包含著現代、後現代文化的新觀念;其長期的實踐過程也已充分地證實了它的不可忽視的現代價值。又比如團隊精神,當人或社會按照馬克思所揭示的三種基本形態的路線前行,即從群體本位、個體本位走向類本位,以顯示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向時,我們看到群體本位泯滅個性、不利人性及社會發展的弊端;也看到了個體本位在張揚個性、充分發展個人創造力的同時,日益暴露出來的大量問題與矛盾。這二者是與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分別適應的,類本位則是以人為本位的第三種形態,適應於知識經濟時代的社會要求。類本位既包括了以發揚人的主體精神為其要義的個體本位的價值取向,又能在人、我之間堅持以社會為本位的集體主義原則。顯而易見,貴州民族民間文化中那種以銅鼓作象徵的、人們已習以為常的團隊精神,正有著向「類存在」、「類本位」轉化的重要基因。其中所體現的價值觀正可成為接應現代原則同觀念的一項重要思想文化資源。

此外如吃苦耐勞、敢打硬仗、堅韌誠朴的文化性格與興學崇教精神,可與人才培養、興黔富民這個西部大開發中的關鍵問題鏈接,並力爭後來居上;「天人合一」自然觀中所蘊含的自覺保護環境的意識,在今日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情況下,就更有發揚光大之必要;而高度的道德自律精神、社區生活中的原始民主遺風、自我管理能力、歌舞自娛精神等等在講究社會公德、提倡愛心救助,政治文明建設,以及建全現代法制,建設社區文化等方面都能與世界先進文化接軌,從而有助於貴州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建設。

當然貴州民族民間文化畢竟是農業社會的產物,又因為地處僻遠,它的小農經濟基礎上衍生出來的觀念也十分突出,因而在許多時候同現代意識的沖突變得比較尖銳,同現代化進程很不容易合拍。比如「壩子」文化心態,靠山吃山,對比較優勢的依賴,就是其中兩種較有代表性的文化心態。

「壩子」文化心態是一種安土重遷、知足常樂的心態。貴州喀斯特山地被高山河谷分割成一塊塊面積不大的壩子,壩子周圍環繞著大山,貴州各民族就生活在山上或山間無數個大大小小的盆地里。所謂「地無三里平」,正是這種地理環境的寫照。作為以農耕為主要生產方式的貴州人,本來就很少遷徙流動,加上交通不便,他們的生存環境就更其孤立、分散、內向、封閉。地緣上的封閉,養成了貴州人安土重遷的性格,鄉土觀念十分強烈,具有一種能將就而不講究的怡然自得心態。「病死不離家,老死不離鄉」,「在家千般好,出門一日難」。安土重遷,知足常樂,成了他們祖祖輩輩的信條。此種文化心態固然能使人在拜金主義盛行時藉以同人性異化相抗衡,從而去追求詩意生活的一面;但同時也是貧困之源。因為封閉會造成愚昧,知足則帶來怠惰,怠惰與愚昧正是滋生貧困的土壤。貴州經濟發展中多比較優勢,缺少競爭優勢,其源蓋出於此。

靠山吃山心態。依賴並無限制地使用和消耗自然資源,不看重技術創新與競爭能力,這是貴州民族民間文化中長期養成的一種文化心理。世界先進文化與傳統文化的重要區別正在於:先進文化講求效率,鼓勵探索精神,資源優勢讓位於競爭優勢。而競爭優勢的形成,仰賴於知識、投資、智慧與創新,這才是創造財富的最有效基礎。貴州作為經濟欠發達省份,其民族民間文化中缺少鼓勵競爭的內容和機制。人們在觀念上都把「山」中的財富看作是固定不變的,盡力不盡力都一樣。各人都只想從所「靠」之「山」中「吃」到自己那一份,很少考慮除了「山」中現成之物,還可以再擴大生產何種新物,更不去想「山」外還有什麼可「吃」之物。這樣的心態勢必導致生產率的下降,人的創新能力受阻。

上述兩種文化心態相互依存,其所產生的歷史墮性,對於貴州政治、經濟與文化的發展都會帶來某些負面的影響,對於全球化背景下貴州實現現代化、建設小康社會也會造成某些障礙與制約。

3. 屯堡文化的簡介

在今天的安順,聚居著一支與眾不同的漢族群體--屯堡人,他們的語言、服飾、民居建築及娛樂方式都沿襲著明代的文化習俗,演義著一幕幕明代歷史的活化石。這一獨特的漢族文化現象被人們稱之為 「 屯堡文化 」 。
而安順屯堡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要數西秀區七眼橋鎮以雲山、本寨、雷屯為主的雲峰屯堡文化風景名勝區。該景區位於安順市東面21公里處,景區面積22.5平方公里。景區自開發以來,引起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重視,他們認為雲山、本寨的明代古城牆、古箭樓、古巷道、民宅、古堡等,保存良好,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旅遊價值。2002年在七眼橋鎮出土的明代率軍南征將軍傅友德、沐英將軍捐資建廟的石碑證實了專家學者的論斷。二零零二年七眼橋鎮以規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明初文化村落群--'屯堡'被列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二零零一年國務院將至今保存最為完整的屯堡村落雲山屯、本寨古建築群批准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被安順市人民政府批准為市級屯堡文化風景名勝區;目前,雲山屯、本寨正在向建設部申報全國歷史文化名村。
六百年的屯堡,六百年的故事,六百年的滄桑。歲月悠悠,明清的中原文明早已成為現代的史書,時光倒流,六百年前的江南風物在這里被定格。黔中屯堡人,以其遺存的古風和鮮明的特色為世人所驚嘆、震撼。
讓我們走進屯堡,走進那久遠的年代……

4. 貴州安順都有哪些旅遊景點

順市區內沒什麼有意思的景點 主要是人文景觀 比如文廟、武廟、王若飛紀念館、內烈士陵園。 如果是安順市轄區容內的景點就多了,比如黃果樹大瀑布、龍宮(這倆都是貴州最早的5A級旅遊景區)、天龍屯堡文化旅遊區、紫雲格凸河、南江大峽谷、織金洞

5. 貴州:有貴州屯堡文化旅遊主要參考文獻有哪些

安徽省

6. 天龍屯堡的旅遊指南

「不看牌,不看牌,大鬼小鬼手裡來。」這是孩提時代玩撲克牌時愛亨的一句順口溜。意思是拿到大小鬼,就有了克敵制服的王牌,與別人搏弈時心不慌、不虛。今天把它用在開拓旅遊市場上,將大小鬼比喻成神和仙,感覺既貼切又精彩。其中,能體現出貴州人的自信,帶幾分幽默、幾分霸氣,還有絲絲睿智。
這一神一仙,便是聞名天下的沈萬三和張三豐。一個是有「中華財神」之稱的蘇黔歷史名人,將貴州平壩天龍屯堡作為人生的最後家園;一個是在武當山得道,貴州福泉山成仙。
平壩旅遊打響了沈萬三名人文化品牌,成為屯堡文化開發的突出亮點,贏得了眼球,先後召開「沈萬三暨屯堡文化高峰論壇」,成立「貴州歷史文獻研究會沈萬三分會」,推出了《天龍秘事──明代江南首富沈萬三與貴州平壩》和《沈萬三的屯堡後裔》兩本書,並著手進行相關配套設施的建設。省旅遊局和平壩縣還支持多彩貴州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在江蘇周庄開設了「多彩貴州之家」外宣窗口,把名人宣傳效應直接與江南旅遊市場對接,加強互動,吸引世人目光,激發了更多旅遊者踏上神奇的平壩之旅、貴州之旅。
福泉縣的福泉山,是張三豐的鍾愛之地,現留下大量有關張三豐的遺存,經有關方面組織資金投入近400萬元,修建起了雄偉壯觀的「張仙祠大殿」,推出全國第一座張三豐碑林,完善了一系列針對旅遊者活動的基礎設施,已具備接待海內外遊客的能力。現福泉山景點被全國旅遊協會授予「中國十大道教旅遊勝地」、「中國道教傳統文化教育示範基地」。
兩位明代名人,一個神、一個仙,在民間都是有全國影響力的人物,使貴州山水更富有靈氣和神韻。而且他倆即是師徒關系,又是好朋友。據《沈氏族譜》記載,沈萬三在貴州平越福泉山,拜張三豐為師,追隨道教走向自然。88歲時,他辭別人世,葬於福泉山。這一年是洪武二十六年(1393)。沈萬三的遺骨,直到明弘治十年(1498),其五世孫沈廷禮運回周庄,葬於銀子浜下。沈萬三跟隨張三豐修道,是一個歷史的真實存在。修道期間,張三豐還贈詩給沈萬三:浪里財寶水底藏,江湖英明空盪盪,平生為仁不為富,舍卻紅粉入蠻荒。為此,有關方面還將在張三豐塑像旁,再塑一尊紀念沈萬三的大型雕像。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600年前的這一神一仙,就像是事先約好一般,要為貴州旅遊文化宣傳上陣吆喝。在幾百的歲月中,他們的名聲背後,形成了一個個巨大的超級「粉絲」軍團,其市場號召力力難以估量。
旅遊業是典型的競爭型經濟,旅遊宣傳中,需要打出的當然是有特色的牌,有影響力的牌。誰宣傳的聲音大、聲音亮,誰的旅遊業就興旺。我們手中如今已擁有超級王牌,我們還怕誰?今天的貴州人,在向全國旅遊市場開拓中已經精彩「亮劍」,相信旅遊業大發展的春天就會到來,多彩貴州不僅是自然之旅、民族文化之族,同時也是神仙之旅,是神仙垂愛的天地人合一的風水寶地。貴州旅遊業註定會崛起,正如明代大預言家劉伯溫說的那樣:江南千條水,雲貴萬重山,五百年後看,雲貴賽江南。 石頭與屯堡人有緣,但在屯堡人眼中也許太平凡。這塊巨大奇石,竟然被其所遺忘,豈不惜哉!----題 記
貯立於古鎮天龍,歷經風霜雪雨,向過客講述遠古的故事
女媧的五色石補了蒼天,頑皮的旅遊到了夜郎古國,安家定居,獨佔一方水土
秦始皇的趕山神鞭在此失靈,我自歸然不動
寧谷漢墓,普定穿洞,在記憶中刷新
平壩夏雲、平庄、肖家,古遺址,今猶安在,仍是石頭建造,你還是默默遙望,遙望遠方……
期盼什麼?一千年太少,一萬年……
不,十萬年,睹視
好似在訴說什麼,等待誰的歸來
夜郎古國消亡,牂牁文化復興……
舍人⑴,盛覽⑵,尹珍⑶沒有發現,尹貢⑷是失職還是健忘
哦,均不是,等待與你家族有緣的石頭城人。一群粗獷、直爽的北方漢子
歷史創造了良機,終於來了。與你為鄰,你還向他們訴說,天龍山險,龍眼山後,那齊天大聖移居猴兒洞算不了什麼……
只是借用你肩膀翻了一個跟斗,上天台發現洞府而已
夜郎狼煙四起,大明統一心切,那群唱著弋陽腔、騎著戰馬的漢子,風塵滾滾而來,誰知一住不走,聽精美石頭,開口說話。
於是,於是,再於是……
六百年風雨又沖洗,幾十代人辛勤耕耘,出現了石頭的房子,石頭的巷,石頭的大街、石頭的橋。
還有那靠石岩托起---石頭建造的五龍寺石廟,聞名遠近,由你守衛
古驛道上來的小東洋鳥居龍藏算什麼,時候不到不開口。
大地復甦,春天來了,延續六百年保持口音不變,習俗不變的這群北方漢子又迎來了陽光雨露,由你搖旗吶喊,訴說石頭的故事,屯田戍邊的歷實
笑迎中外貴賓,喜迎八方來客
你仍佇立風雨之中,向文人騷客訴說,燦爛的文化,悠久的歷史……
註:⑴舍人:漢武帝時貴州遵義人,曾任犍為郡文學卒史,著有《爾雅注》三卷。
⑵盛覽:字長通,西漢武帝時的「牂牁名士」。著有《合組歌》、《列錦賦》等作品。
⑶尹珍:字道真,東漢時毋斂縣(今都勻、獨山、荔波一帶)人。他是當時貴州著名的 學者,又是著名的書法家。
⑷尹貢:夜郎縣(今安順一帶)人,歷任尚書丞郎、長安令、彭城相等官。 天龍屯堡源於 600 年前明朝皇帝朱元璋調北征南和隨後的調北填南。明朝軍隊征服西南過後,為了統治西南,命令大軍就地屯田駐紮下來,隨後,從南京、江西、安徽等地把一些工匠、平民等遷至貴州,隨著歷史的變遷,這些人在亦兵亦民的過程中繁衍生息,執著地恪守世代傳承的文化生活習俗,形成了現今我們稱之為 「 屯堡文化 」 這一獨特的漢族文化現象。
屯堡人都是從江淮一帶遷移過來的漢族移民,至今許許多多的老年人還稱自己為南京族, 1997 年 4 月 11 日 ,天龍屯堡陳姓後裔陳先潤先生帶著族人的囑托到南京尋根,經過艱辛的探訪終於找到了位於南京市玄武區丹鳳街中段、玄武區人民政府辦公大樓後面的始祖陳典居住地都司巷。通過此次尋根有據的證明了天龍陳姓「南京籍」的史實,亦為我們探尋四姓入黔路線找到了出發的始點。四姓始祖隨傅友德所率的三十萬大軍征南入黔,在洞庭湖上岸,從武陵驛走古驛道入黔,這是一條坎坷艱辛的路,被稱作「萬里生死途」。在漫長的征途中,四姓始祖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結下了深厚友誼,盟誓結為異姓兄弟,統一取名:張征定、鄭征定、沈征定、陳征定。直到現在,在天龍屯堡還能看到一條以他們名字命名的穿鎮小河「征定河」。
後經考查,發現沈萬三的後裔仍在天龍屯堡, 這位江南首富與南京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留下了許多傳奇故事,在老百姓中廣泛流傳。在這些傳說中,最為離奇而又十分有趣的便是他的聚寶盆。
屯堡人的語言經過數百年變遷未被周圍的語言同化; 屯堡婦女的裝束沿襲了明清秦淮漢族服飾的特徵; 屯堡食品具有易於長久儲存和收藏,便於長期征戰給養的特徵;屯堡人的宗教信仰與中國漢民族的多神信仰一脈相承; 屯堡人的花燈曲調還帶有江南小曲的韻味;屯堡地戲原始粗獷,對戰爭的反映栩栩如生:被譽為 「 戲劇活化石 」 :屯堡人以石木為主營造的既高雅美觀又具獨特防禦性的民居建築構成安順所特有的地方民居風格 ……
天龍屯堡人與南京有著割捨不斷的親緣關系,屯堡人的祖先就是 600 年前從南京征南、填南到貴州安順的。今天,天龍屯堡回到了祖籍南京,在南京舉行屯堡文化旅遊推介活動。我們將以屯堡人的風土人情和自然景觀的寫真圖片展示給屯堡人的 「 老鄉 」 們,向祖籍地的親人們介紹 600 年來的屯堡獨特的人文景觀.美麗的自然風光。
天龍屯堡與南京有血濃於水的親情。 600 年前的秦淮風物在安順屯堡被完整保留;使得今天的屯堡就如模擬歷史博物館,那獨特的語言、服飾、生活習俗、文化活動,讓人恍若穿越時空的界限,走進了 600 年前古漢秦淮大地。
走進安順,走進歷史,走進天龍屯堡文化,觀屯堡民居、品屯堡美食、聽屯堡人的故事,踏尋祖跡,領略 600 年前的大明遺風,感受高原秦淮余韻。 江南歷來是文化發達之地,屯堡人的祖先從江南遷移到貴州之後,貴州的科舉制度才逐漸推行,不少的人才就是從科舉中步入政途,走出大山,建功立業。明朝時,朱元璋在貴州大力傳播儒學,使儒學文化在貴州得到了廣泛的傳播。
天龍屯堡是一個地靈人傑的地方,出了不少的人才。明朝以前,由於歷史久遠,有關文字記載缺乏,只有荒野中的許多古碑之上刻著明皇誥封什麼之類的文字為數不少。據《鄭氏家譜》載,明代萬曆28年鄭士才中秀才,這可算作天龍屯堡有記載的最早功名。
清朝廢除屯田制之後,屯堡人失去了屯軍身份,不像明代那樣祖輩必需「屯田戍邊」,不能任意流動,這為屯堡人考科舉帶來了動力,耕讀為本成了屯堡人最正統的生存方式。清代,天龍就出了眾多的科舉功名,有文舉、武舉、直至進士。
道光年間,天龍屯堡鄭姓人才輩出,九世祖鄭尚美「皇清誥封武信騎尉」。這一門共出了三個武舉、一個進士、一個名儒。武舉為懷志、懷古、懷清;進士安國;憲國為名儒;如今,民間還流傳著關於這門旺族科舉人物的許多傳說,其中(太後招婿)就是其中一個:相傳鄭安國考中進士後,由於某種原因年輕才俊,被為公主招婿的皇太後相中,欲招為駙馬。一日,太後把鄭安國召進宮中,言明欲召他為公主駙馬,留在京城作官。鄭安國在家中早已有未婚妻,不想做「陳世美」,又不敢當面回絕太後招來禍患,只好謝過太後隆恩,執意先回貴州老家告訴父母後,再做答復。太後不肯,鄭安國苦苦苦哀求,太後被他求煩了。大怒道:「你要忙著回家去找死?」當日即放他回貴州,鄭安國果然在回家途中染病死去。「太後果然是金言玉口,言出成讖」,直至今日,鄭氏族人還為他的亡故嗟嘆不已。
鄭安國雖然是進士出生,有關他的文字記載和作品所遺不多,到是他的祖父榮封的詔文和弟弟鄭憲國的詩文作品還存於家譜和天台山碑刻之上。 天龍學堂建於1907年,清末武舉陳日瞻所創辦。相傳,陳日瞻像貌威武,勇猛過人。有一次,因看不慣帶子街(村子名)一惡霸,而怒把帶子街石獅子舉至道旁,令惡霸折服,再不敢稱霸鄉里。據《陳氏族譜》載,陳日瞻是清末武舉案首(第一名)。他所使的青龍刀重數十斤,能使百斤步馬弓。
陳日瞻雖系武人,但並不因武荒文,他既是南一區區長,又是「南一區化行兩級小學」的校長,他在主持學校期間為家鄉培養大量的有識之士。陳蘊瑜將軍就於1912年畢業該校……
在天龍學堂修建過程中,出現了許多感人場面,村中男女老幼齊出動,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有一次時任校長之職的陳玉峰因指揮施工過程中出現一小失誤,殺掉了家中一頭重達三百多斤的大肥豬向大家賠禮。並出錢重新施工。正是有了前輩們這種無私奉獻、認真負責的精神,才有了今天別致典雅,讓我們引以為驕傲的天龍學堂,也是我們屯堡人崇文尚武,重視教育的最好的佐證。
天龍學堂是屯堡建築中的傑作,它採用屯堡人慣用的石木結構,但也不排斥瓦等建築材料。天龍小學共分為主樓、教學樓、圖書樓、宿舍樓及伙房等建築:主樓為恢宏的禮堂建築,高大雄偉,石牆體,屋面蓋瓦;從主樓的背面可見到屯堡建築的典型形式,即,窗戶小而少,主要採光皆在正面。教學樓分為兩幢,石牆體,石板房,木架結構,為擴大採光,窗戶都為大圓拱形;圖書樓為多棱形,石牆體,瓦蓋屋面,猶似一古堡狀;校門為石牌坊建築,氣勢宏大。
天龍學堂建好後,得到多方贊賞,被稱為貴州鄉村小學校的精典建築,各地紛紛前來采樣仿造,如石板房、大屯等。清末進士陳延榮題寫匾額「敬業樂群」,名士王元直題寫匾額「崇德廣業」,吳稻盦為天台山伍龍寺住持本安和尚(本安字靜軒)捐資修建的圖書樓題寫「靜軒圖書室」5字,國民黨要員吳雅輝到校視察後,題書「合力之偉,近之教於鄉,遠之將福送全國」的單條;辛亥革命元老於右任也題寫了文字。據多位曾就讀於該校的人士稱,大禮堂正中掛孫中山先生像,上書「天下為公」兩邊對聯則是眾人皆知的名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先生警句。
在文革期間,天龍學堂遭到令人心痛的浩劫,許多名人手跡和雕刻被毀或流失民間,從被毀去的「靜軒圖書室」的「靜軒」二字,我們就可知當時的慘狀了。
十年浩劫之後,天龍學堂得到校方和村民的精心維護。如今,校內古木參天,丹桂飄香,紫荊斗艷,恢復了昔日書院式建築應有的原貌。 說起貴州科舉的歷史我就很自豪,因為是有了咱們屯堡人才有的貴州科舉史。話說這個明代以前啊貴州乃是一片蠻荒之地,咱們老祖宗奉朱元璋的旨意入黔征討梁王把匝刺瓦爾密及諸土司政權,戰事平定之後又奉命屯田於雲貴,其中大部份軍隊屯紮於貴州安順,即當時的普定衛。
咱們老祖先不僅把江先進的農耕文明帶入了貴州,還根據朱元璋的思想「治國以教化為先,教化以學校為本」,「天有風雨霜露,無所不施,聖人之教,亦無所不往。」在貴州各地興辦學堂書院,大力傳播儒學,使貴州這片土地從蠻荒走向文明。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還親派學識淵博,教學經驗豐富的國子學正芒文縝到貴州擔任宣慰使司儒學首屆儒學教授。貴州在永樂十一年(1413)才正式建立行省,從此以一個獨立省份出現在中國版圖。這時貴州仍沒有單獨舉行鄉試的權利,士子們考試要到四川、湖廣、廣西、雲南等省,山高路遠,行程達幾千里,辛苦程度可想而知。貴州真正取得鄉試的資格是在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這一年終於在貴陽舉行了第一次鄉試,當時共有1千餘名士子報名參加,朝庭專門派官吏前來主持開考儀式,此次開科共取中舉人25名。 天龍屯堡古鎮地處西進雲南的咽喉之地,在元代這里就是有名的順元古驛道,天龍屯堡古鎮最早是順元古驛道上的一個驛站,名叫飯籠驛。由於軍事地理位置重要,從明代開始就在這里及周邊大量屯兵,時至今日依然是駐軍重地。
清朝康熙年間,雲貴總督范承勛奉旨實行「改土歸流」後,屯堡人由軍戶轉變為普通百姓。天龍屯堡古鎮更名為「飯籠鋪」,由於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這里依然是清廷的驛站和屯兵重地。
歷代的屯兵都在這塊大地上留下了歷史的遺跡:明朝征南軍隊在天台山背後的兵器加工場所(本地人呼之為「打鐵坑」);煙堆山的明代烽火台殘壘;圍繞天台山的古城牆;清「威同之亂時」修建有垛口、炮台、瞭望哨的龍眼山屯,至今殘垣尚存;在天龍屯堡古鎮中,則是巷道縱橫交錯,遍布於巷道中的深邃搶眼,石拱門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軍事功能,這一切無不顯示出戰爭的遺跡,屯堡人武備的思想。
明代飯籠驛最初的建設者是如今天龍「張、陳、沈、鄭」四大姓的入黔始祖們,特別是身為「通政大夫」的陳典(註:通政大夫是主管郵政的官吏),在天龍設驛站,建塘房(塘房是驛站供來往人員住宿的地方),其他三大姓入黔始祖則建「屯堡」屯紮軍隊。
天龍屯堡古鎮是一個軍事防禦功能完善的屯堡建築典範,它四周建有石拱門,巷道如網,易守難攻,橫跨在古驛道上,是上扼滇喉,下控湘、粵的軍事重地。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