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旅遊產品分析
Ⅰ 旅遊產品到底包括些什麼,具體是指的什麼
旅遊產品,亦稱旅遊服務產品。是指由實物和服務構成。包括旅行商集合景點、交通、食宿、娛樂等設施設備、項目及相應服務出售給旅遊者的旅遊線路類產品,旅遊景區、旅遊飯店等單個企業提供給旅遊者的活動項目類產品。具有綜合性、無形性、生產與消費同時性、不可貯存性、所有權不可轉移性等特點。
旅遊產品可以分為五種類型 (國家旅遊局,1999):
1、觀光旅遊產品(自然風光、名勝古跡、城市風光等)
2、度假旅遊產品(海濱、山地、溫泉、鄉村、野營等)
3、專項旅遊產品(文化、商務、體育健身、業務等)
4、生態旅遊產品:生態旅遊最初作為一種新的旅遊形式出現,主旨是保護環境、回歸自然,變革了以往的旅遊發展模式。但如今的生態旅遊無論從概念、方式、要求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創新,成為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理論。
5、旅遊安全產品:旅遊保護用品,旅遊意外保險產品,旅遊防護用品,這些保障旅遊遊客安全的工具產品。
(1)生態旅遊產品分析擴展閱讀
由於旅遊產品尚未被消費者了解和接受,因此旅遊者的購買很多是試探性的,幾乎沒有重復購買,導致銷售量緩慢增長。並且為了使旅遊者認識旅遊產品,旅遊企業又需要做大量廣告和促銷工作,使旅遊產品的投入和銷售費用較大,導致旅遊企業往往利潤極小,甚至虧損。
由於前期旅遊宣傳促銷的效果出現,旅遊者對旅遊產品逐漸熟悉,越來越多的人購買旅遊產品,重復購買者也逐漸增多,使旅遊產品在市場上開始有一定的知名度,旅遊產品銷售量迅速增加,銷售額迅速增長,增長率在10%以上。
旅遊產品進入了更新換代的階段,由於新的旅遊產品已進入市場並逐步地替代老產品,除少數名牌旅遊產品外大多數旅遊產品銷售量逐漸減少。這時,旅遊企業若不迅速採取有效措施使旅遊產品進入再成長期,以延長旅遊產品的生命周期,則旅遊產品將隨著市場的激烈競爭以及銷售額和利潤額的持續下降而被迫退出旅遊市場。
Ⅱ 生態旅遊市場分析
不管分析什麼市場,都遵循同一個思路。1、宏觀經濟環境:如果是國際旅遊市場,就分析世界經濟,如果是中國旅遊市場,就可以分析中國的經濟環境。(因為旅遊屬於彈性很大的消費,人們的經濟收入水平直接影響旅遊業的市場情況)2、政策法律環境:中國和其他各個國家對簽證阿,旅遊者入境的相關規定阿之類的。3、旅遊市場的細分:按距離遠近可以分為,近郊遊,國內游,出境游等等。按目的可分為人文類,景觀類,休閑類等等。按方式可以分為自助游,組團游等等。你可以分析一下這不同類型的旅遊都針對的怎樣的消費群體,他們有什麼樣的特點。與目前的政策,法律,經濟環境是如何相互影響的。還有特殊事件,如日本地震,對日本游的影響,旅行社是怎麼應對的,消費者又是怎樣的反應,都是可以好好考慮一下的。以上這些都是個人見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無轉載,非權威,請慎重使用。
Ⅲ 關於生態旅遊調查報告怎麼寫
調查報告一般由標題和正文兩部分組成。
(一)標題。標題可以有兩種寫法。一種是規范化的標題格式,即「發文主題」加「文種」,基本格式為「××關於××××的調查報告」、「關於××××的調查報告」、「××××調查」等。另一種是自由式標題,包括陳述式、提問式和正副題結合使用三種。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體、結尾三部分。
1.前言。有幾種寫法:第一種是寫明調查的起因或目的、時間和地點、對象或范圍、經過與方法,以及人員組成等調查本身的情況,從中引出中心問題或基本結論來;第二種是寫明調查對象的歷史背景、大致發展經過、現實狀況、主要成績、突出問題等基本情況,進而提出中心問題或主要觀點來;第三種是開門見山,直接概括出調查的結果,如肯定做法、指出問題、提示影響、說明中心內容等。前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要精練概括,直切主題。
2.主體。這是調查報告最主要的部分,這部分詳述調查研究的基本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分析調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基本結論。
3.結尾。結尾的寫法也比較多,可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或下一步改進工作的建議;或總結全文的主要觀點,進一步深化主題;或提出問題,引發人們的進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發出鼓舞和號召。
Ⅳ 旅遊產品營銷環境分析
摘要:對濟南市城郊鄉村旅遊開發進行優勢、劣勢、機遇、威脅四方面的SWOT分析,並在此基礎上提出濟南市城郊鄉村旅遊產品創新開發的具體策略:積極發展觀光游覽型鄉村旅遊;不斷探索商務會議型鄉村旅遊等。 關鍵詞:城郊鄉村旅遊;SWOT分析;濟南市 濟南市城郊鄉村旅遊資源相當豐富,數量眾多、類型多樣,其中,可供開發的旅遊資源點非常多,已經成為濟南市城郊旅遊資源的主體組成部分。濟南市城郊鄉村旅遊地也逐漸成長為濟南市民周末休閑度假、運動健身的理想去處。 一、濟南市城郊鄉村旅遊開發SWOT分析 (一)優勢 1.城郊鄉村旅遊資源數量多、規模大、種類豐富、特色鮮明 濟南市城郊地區擁有數量眾多的鄉村旅遊資源,並且有些資源體量比較大;資源種類也非常豐富,既有地文景觀、水域風光、生物景觀等自然資源,也有古建築、歷史古跡、民俗風情等人文資源;其中,有些旅遊資源具有鮮明的特色,比如,九頂塔民俗風情園、金象山滑雪場等。 2.濟南市民平均出遊率高,城郊鄉村旅遊具有良好的基礎市場 根據客源市場分析可知,濟南市城郊鄉村旅遊的目標市場主要是濟南市民,因此,濟南市的城市化發展水平、市民的「富裕程度」等將直接影響城郊鄉村旅遊的發展層次與規模。濟南市擁有近300萬常住人口,市民人均收入較高,其中,2004年濟南市非農業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已達12 005元,並以年均9.1%的速度增長,這在全國都處於較高的水平。這就為濟南市城郊鄉村旅遊提供了最基本的市場保障。 3.濟南市區位條件優越,內外交通發達 濟南市位於京滬鐵路、膠濟鐵路交叉點上,又是京福高速、濟青高速、濟聊高速、104國道等重要交通要道的交匯處,區位條件非常優越;並且濟南市已經建成以高速公路為主框架的城市交通環線,內外交通非常發達。濟南市公交體系逐漸完善,交通網路已經延伸到至城郊各主要鄉村旅遊點,並在市區主要路段開辟了旅遊巴士,從而使市區遊客能更容易地進入城郊進行鄉村旅遊活動。 (二)劣勢 1.鄉村旅遊資源開發的質量和特色仍顯不足 目前,濟南市城郊鄉村旅遊開發者和經營者對「鄉村旅遊」的認識還停留在淺層次上,使得大多數鄉村旅遊產品仍以簡單的鄉村觀光、「吃農家飯」等為主,對參與性活動的安排較少,鄉村資源的旅遊價值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這實際上也是國內鄉村旅遊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普遍問題。 2.淡旺季明顯,對旅遊接待形成巨大壓力 由於濟南市處於我國北方地區,四季明顯,鄉村旅遊景觀四季差異很大,使得城郊鄉村旅遊淡旺季突出,其中,春夏兩季是鄉村旅遊最好的季節,許多旅遊點經常會出現產品、設施「季節性短缺」現象;而秋冬季節由於景觀效果較差,溫度較低,使得遊客很少進入。鄉村旅遊經營戶經常是忙半年、閑半年,使得很多鄉村旅遊服務設施長時間閑置,難以長期保持供需平衡。 3.專業人才缺乏,經營能力弱 除了幾個主要的鄉村旅遊景區是由旅遊開發公司科學經營外,濟南市城郊鄉村旅遊開發的主體仍為當地的鄉村業戶,他們長期與土地打交道,還未擺脫小農意識,缺乏現代服務觀念,服務意識低下,市場開拓能力較差,這也是制約濟南市城郊鄉村旅遊綜合接待水平進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 (三)機遇 1.山東省建設500個「旅遊強村」的政策推動 在2006年5月召開的山東省旅遊發展大會上,省旅遊主管部門明確提出,在「十一五」期間,「要在全省推廣旅遊興縣、旅遊興農經驗,強化鄉村旅遊規范管理,繼續實施『旅遊扶貧工程』,大力開展紅色旅遊、民俗旅遊、農業旅遊,力爭在『十一五』期間建設30個旅遊強縣、100個旅遊強鄉(鎮)、500個旅遊強村,推動鄉村旅遊向規范化、規模化、專業化方向發展」,並將在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給予扶持和鼓勵。這一針對性政策的出台,使濟南市城郊鄉村旅遊的開發面臨著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 2.回歸自然的社會趨勢,使鄉村旅遊日趨時尚 城市化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方便、給人們的發展帶來更多機會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問題,比如,競爭激烈、工作壓力大、生活緊張、「城市病」等,這就使鄉村旅遊越來越受到更多城市旅遊者的青睞。濟南市城郊鄉村景觀秀美、旅遊資源豐富,能夠很好地滿足濟南市民日常休閑、回歸鄉村田園的願望。 (四)威脅 1.重復性開發,造成資源浪費 濟南市城郊鄉村旅遊點較多,雖然類型豐富,但仍存在同質競爭、重復開發等問題,比如,卧虎山國際滑雪場、金象山滑雪場就存在這種競爭。對於各種形式的「垂釣園」、「農家樂」等鄉村旅遊區(點),其競爭程度更加激烈。這種現象必須通過規劃、管理和引導,並進行協調與平衡,才能避免過度競爭。 2.鄉村文化和生態環境較為脆弱 濟南市城郊鄉村旅遊地主要處於南部山區和東部丘陵地帶,尤其以南部山區為主,這里的森林植被保存較好,水資源豐富,但是,生態環境脆弱,很容易因為旅遊者的大量進入而遭到破壞;當地的鄉村傳統文化也面臨著消失、變異的威脅。因此,這里的鄉村旅遊開發一定要充分注意對傳統鄉村和鄉村環境的保護,必須把環境保護特別是自然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的保護放在重要的地位。 二、濟南市城郊鄉村旅遊產品創新開發策略 通過分析濟南市城郊鄉村旅遊發展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並針對濟南市城郊鄉村旅遊的資源特色,提出具體的鄉村旅遊產品開發策略: (一)積極發展觀光游覽型鄉村旅遊 觀光游覽型鄉村旅遊以產業化農業園、特色蔬菜園、林木花卉種植基地、漁牧養殖基地、鄉村農舍、溪流湖泊等為旅遊對象,開發以親近自然、走近自然為主題的旅遊項目,使遊客通過觀賞游覽和參加簡單的鄉間勞作,感受浪漫、寧靜、自然、親切的田園氣氛,滿足在奇山秀水間得到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需求。 以濟南市歷城區仲宮鎮劉家村為例。該村交通便利,省道327線穿村而過,村南八里峪廣泛種植杏樹、桃樹、蘋果樹等,形成了大面積的果園。在當地政府的組織下,該村成為歷城區歷屆春季賞花會的重要賞花區,賞花會期間遊客可以參與桃花觀賞游覽活動,從而吸引了大批濟南市內遊客。 而對於歷城區仲宮鎮支家嶺村來說,過去該村旅遊資源基礎差,經濟基礎薄弱。後來該村投資了500多萬元建成奶牛小區,現已養奶牛1 000多頭;村裡還拿出30多畝地扶持群眾發展技術含量較高的養殖業,鼓勵村民進行奶牛、蛋雞、生豬等規模化飼養,這就為該村開展觀光型牧業提供了優質條件。 (二)不斷探索商務會議型鄉村旅遊 商務會議型鄉村旅遊是在田園環境優美的鄉村地區,通過修建住宿、餐飲、娛樂等一體化設施,吸引市內商務遊客和會議人士前來觀光度假、娛樂休閑,為他們進行商務洽談、會議培訓等提供理想之地。 以濟南市城郊柳埠鎮湧泉山莊為例,該山莊環境優雅清新、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極其便利。它東鄰風景名勝四門塔,背靠青山綠水,四季陽光沐浴。山莊因為有一天然地下泉水長年不枯而得名。湧泉山莊功能完善、設備齊全,是集餐飲、娛樂、學術交流、商務洽談等為一體的綜合旅遊地,其內部裝修極為考究,既有現代建築風格,又能體現出民族典雅之風。山莊設有客房30餘套,其中,包括商務套房、標准客房、單人間;餐飲部設有零點大廳一個,可同時容納200餘人就餐;還設有大中小會議室3個,可供舉辦大型會議、學術交流、婚宴等。 [1] [2] [] [] (三)全面開展體驗參與型鄉村旅遊 1.體驗農園 體驗農園是通過建設一些親情農園、度假農場等場所,讓遊客與家人一起度過一段鄉村生活,從中體會休閑和放鬆,體驗農業勞動的艱辛和喜悅,之後還可以回來收獲自己和家人們一起勞動的果實。體驗農園提供了遊客與村民交流的機會,使遊客充分體驗農家生活的樂趣和鄉村居民的熱情,因此,這種旅遊產品非常適合家庭旅遊、都市白領和青少年以及中遠程文化旅遊者。體驗農園可以開發的活動項目有:農田耕作、花草栽植、農田灌溉、牛羊放牧、農產品收摘與加工等,這樣就可以讓遊客充分參與和體驗勞動過程,深入鄉村生活,感受勞動之美,豐富旅遊經歷。 以歷城區西營鎮為例,該鎮位於濟南市南部山區,群山環抱,山青水秀,旅遊資源非常豐富。該鎮還與濟南市三大旅遊熱點相鄰,並且交通方便,省道327線、港西公路貫穿境內。當地以盛產蘋果、板栗、核桃、杏、柿子等各類干鮮果品著稱,全鎮果園面積達到7.2萬畝,年產量2 000萬斤,形成了濟南南部山區大型果品生產基地。該鎮今後就可以利用現有的水果種植資源,在主要交通道路兩側培育幾個體驗型水果採摘園,開發果品採摘、果樹認養等項目。 2.民俗生活體驗游 濟南市城郊民俗文化內容豐富,諸如生產民俗、生活民俗、社會民俗、信仰民俗、游藝民俗等都獨具特色,這為濟南市民體驗鄉村民俗風情、了解民俗文化、實現精神交流提供了機會。可以結合民俗手工藝品開發製作、民俗節慶活動、民俗主題游樂園建設等,深入開發濟南市城郊民俗生活體驗旅遊。 以濟南市城郊九頂塔民族風情園為例,該園集民族文化、民俗風情、民居建築、民間藝術於一體,每天還舉行苗族「上刀山下火海」、佤族「甩發舞」等大型少數民族歌舞演出。遊客可以身著民族服裝,與少數民族演員一起載歌載舞,歡慶「火把節」、「潑水節」等少數民族節日,也可以參加少數民族婚俗表演,親自感受吊橋、溜索、攀岩、鞦韆等饒有興趣的娛樂項目,並可以在民族村品嘗各少數民族的風味小吃,購買各地多姿多彩的民族工藝品。 3.森林徒步探險游 濟南市城郊南部山區隸屬於泰山余脈,區內植被茂密、溝壑縱橫、水系發達、泉水眾多,葯鄉國家森林公園、蟠龍山森林公園、臘山森林公園等亦在區內。可以在這些森林公園內,設計開發森林徒步探險旅遊。遊客深入神秘的自然空間進行探險獵奇,可以暫時遠離喧囂的都市,這也是遊客實現自我價值的很好的旅遊方式。當然在開發此種旅遊產品時,要做好旅遊線路的策劃、鄉村大本營的建設等,以便充分保障遊客的安全。 (四)大力發展教育型鄉村旅遊 1.鄉村生態科考游 發展鄉村生態科考旅遊,能夠增加遊客對鄉村生態的基本認識,讓他們不再是被動的旅遊,而是通過更為積極的游覽學習,來進一步了解自然,培養對大自然的感情。可以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劃,利用濟南市城郊原有的鄉村生態旅遊資源,發展地質科考游、森林科普游、觀鳥旅遊等旅遊活動。 2.農業科技展示旅遊 濟南市城郊鄉村地區已經建立起許多農業科技示範項目,諸如章丘市垛庄鎮林果科技示範園、章丘市水寨鎮生態科技示範園、平陰縣玫瑰科技示範園、濟陽縣太平鎮設施瓜果科技示範園等。在今後的項目建設中,應逐漸增加其旅遊功能,提高旅遊吸引力和科普教育功能。可以將傳統手工勞作與高科技的農業科技展示結合起來,在充分展示現代農業的發展成果的同時,營造自然純朴的傳統農業景觀和濃厚的鄉土氣息,從而使旅遊者在兩者的對比中對先進的現代農業科技產生自豪感。 (五)引導發展鄉村古鎮文化旅遊 濟南市城郊地區仍遺留有歷史久遠的鄉村古鎮,其中以歷城區仲宮老街為代表。仲宮老街位於仲宮鎮政府以西500多米處,老街古稱終軍寨,呈封閉狀態,南北兩端有城樓式建築。街上有多條通向東西方的窄短胡同,整條老街蜿蜒崎嶇,南北兩端閣樓旁挖有十多米見方的大水塘,形似巨龍戲水,為理想的風水寶地。古代曾在此設驛站,南北驛道貫穿其間,既為官府傳遞公文,又為商賈提供販運貨物之便利,因此,早在唐代便逐漸形成街道,開展集市貿易。老街有多處名勝古跡,如南北閣樓、清真寺、漢白玉終軍像、古代民居、老街石板路等,有的尚保存完好。可以在充分保護老街古跡的同時,利用古老而傳統的民舍,開展住宿農家、領略古鎮風貌、理解古鎮文化內涵的古鎮文化體驗旅遊。可以組織遊客進行農家訪問,到農家做客,與純朴熱情的村民交流,體驗古鎮居民質朴的生活方式。 (六)廣泛開展購物型鄉村旅遊 濟南市城郊鄉村地區蘊涵著豐富的物產資源,很多地方特產經過加工、包裝後,就可以成為深受遊客喜愛的旅遊商品,這為開展購物型鄉村旅遊提供了物質基礎。通過研究旅遊者的興趣、愛好,進而開發出不同類型、不同功能的旅遊紀念品、旅遊日用品、土特產品、特色食品等,供遊客參與購買活動,可以豐富遊客的鄉村旅遊經歷。 濟南市城郊在發展購物型鄉村旅遊時,需要從以下幾方面開發鄉村旅遊商品:(1)土特產品系列,包括各地盛產的特色水果、海鮮、農作物等,如歷城紅玉杏、平陰玫瑰、章丘大蔥、龍山小米、明水香稻、明水白蓮藕、福牌阿膠、靈岩綠茶等;(2)旅遊紀念品系列,包括特色工藝品、印刷與出版物、鄉村景點紀念品、民族風情紀念品、生產工具紀念品等種類,如魯綉、長清木魚石、黑陶、魯綉、絹花、麵塑等;(3)特色食品系列。由於不同鄉村地區自然環境各異,從而形成不同的飲食習慣和食品系列,這些地方特色食品對外來旅遊者具有很大吸引力,可以開發設計成地方特色旅遊商品進行銷售。如濟南的糖酥煎餅、盤絲餅、酥鍋、饊子、油旋等。這些鄉村旅遊商品可以擺設在水果採摘園、鄉村工藝作坊、鄉村集市等地方,這樣可以方便遊客隨時購買,並爭取讓遊客親自參與製作某些旅遊工藝品等。開展鄉村旅遊購物活動,既做到了就地取材,變廢為寶,又突出了鄉村體驗旅遊的參與性;既能提高鄉村旅遊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流通成本,又為遊客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七)在有條件的鄉村地區重點開發綜合型鄉村旅遊 綜合型鄉村旅遊就是將各類鄉村旅遊產品集中於一體進行開發,使其具有觀光游覽、商務會議、體驗參與、科普教育、旅遊購物等功能,從而全方位滿足旅遊者的需求。 以濟南市城郊歷城區柳埠鎮龍門山莊為例,該山莊已初步建立起集農家休閑、旅遊觀光、採摘垂釣、餐飲娛樂、避暑度假等為一體的鄉村旅遊產品體系。山莊內有一片杏林,色澤鮮亮的杏子可供遊客隨手採摘品嘗;樹下菜園中有黃瓜、茄子、西紅柿等蔬菜,遊人可以任意採摘,也可以在田間勞動,嘗試勞動的樂趣。遊客還能在路邊的吊床上休息,在竹林中納涼,可以喝山泉水浸泡的香茶,可以吃農家的媳婦宴等。遊客返回時,還可以購買當地無污染、無公害的山雞蛋、山河魚、薄荷芽、灰灰菜、花椒芽等土特產品。 網上案例,僅供借鑒。
Ⅳ 我急需關於生態旅遊案例分析的論文,請大家幫幫忙!謝謝拉
1.1 問題的提出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旅遊業保持高速發展,在國際旅遊方面穩居亞洲第一,名列世界十大國際旅遊目的地之一。旅遊業作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的地位再次被確認,在整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顯現。隨著旅遊業的規模擴大,參與旅遊活動的人數增多,旅遊活動所涉及的范圍越來越廣,旅遊業的發展所造成的各個方面的影響也越來越受到關注。這就是,人們既關注旅遊業的發展對地方經濟的促進作用,也更加關注它對環境、生態、社會文化遺產可能造成的破壞。在這樣的背景下,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日益顯示出其重要性,而生態旅遊正是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然而,盡管我國生態旅遊方興未艾,態勢喜人,但還存在許多不盡人意之處。我國在生態旅遊問題上存在著兩個方面的誤區:一是來自旅遊群體的層面,遊客在旅遊時沒有自覺學習和積累生態知識的意識,不知道自己對環境究竟負有什麼責任,許多人僅僅將生態旅遊視為一種戶外休閑娛樂活動;二是來自旅遊開發和管理部門,為了滿足物質享樂型旅遊的社會需求,並藉此獲得豐厚的經濟收益,熱衷於在生態旅遊景區內大興土木,築路修橋、架設纜車、興建賓館飯店。
當前,我國提出了建設和諧社會的目標,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是其中的應有之義,研究生態旅遊,分析我國生態旅遊的現狀和問題並用以指導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的實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2 文獻綜述
生態旅遊一經提出就迅速引起了旅遊學界、生態學界和相關學科的極大關注,各類研究成果層出不窮。在國外,除了對生態旅遊概念的探討以外,主要的研究領域還包括生態旅遊與保護的關系,生態旅遊的生態、審美、社會、文化、經濟影響,生態旅遊與當地社會發展、生態旅遊與道德規范、生態旅遊與公共政策,生態旅遊資源的經濟價值、生態旅遊規則和管理的理論與方法、生態旅遊案例研究等。
據不完全統計,國際上公開發行的生態旅遊研究的期刊就有幾十種之多,各類研究專著也是舉不勝舉。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Lindberg等著的《生態旅遊:規劃者、管理者指導》,是由學者和實踐家合力傾注的面向實踐,為生態旅遊實踐開發者、專業和業餘人士所必不可少的指導性綜合集成著作。此書收集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250種不同出版物和400多篇學術論文。《自然旅遊經營者的生態旅遊原則》是由生態旅遊協會(TES)編輯出版的,它提供了脆弱生態旅遊區開發旅遊的最新准則,也是一本旅遊和旅行專業人士必備的指導用書。Martha Honey的新作,在界定生態旅遊和評述生態旅遊現狀的基礎上,重點介紹加拉帕戈斯群島(Galapagos)、古巴、坦尚尼亞、尚比亞和南非等5個典型案例。
在我國 ,國內眾多學者對開展生態旅遊進行了理論和實踐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推動了旅遊學科的發展,而且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環境保護、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地區經濟的發展。關於生態旅遊的分類,人們從不同的學科背景出發,形成了多種分類方法,吳必虎從發展哲學、科學和旅遊產品三個層次來界定生態旅遊的概念。在生態旅遊規劃和管理規范模式的建立上,初步形成了一套操作程序,從資源調查、確定開發原則,到功能分區、社區參與、遊客管理以及建立監測體系等。在生態旅遊目的地的選擇方面,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自然保護區的生態旅遊開發,並據此提出一系列的規劃原則、模式以及管理方案。王義民等在分析我國自然保護區的本底現狀和開發現狀的基礎上,認為生態旅遊是自然保護區旅遊開發方向,並提出相應的開發對策。當然,學術界對生態旅遊基本理論的探討還遠沒有達到統一的認識,很多專家和學者根據中國國情,賦予「生態旅遊」概念以中國特色,有關生態旅遊研究的大量文獻和資料主要集中在對生態旅遊概念的界定、內涵的解釋、功能的探討、特徵的描述等基礎理論研究方面。近年來,有關生態旅遊實踐的研究成為熱點,但在生態旅遊開發、規劃管理、政策支持等方面還有待結合實際進行深入的探討。
1.3 研究方法和內容結構
本文採取文獻分析和比較分析的方法,從分析生態旅遊的興起原因、定義特徵出發,歸納國外生態旅遊實踐模式及發展經驗,進而結合中國生態旅遊實際,深入探討中國生態旅遊的產生、現狀及其在運作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推進其可持續的對策。
全文共分五個部分。除導論外,在第二部分對生態旅遊的發展階段、興起原因進行簡略的介紹,剖析了生態旅遊的概念、特徵和影響;
第三部分主要介紹國外生態旅遊發展的概況,分析其發展過程中取得的經驗與教訓;
第四部分歸納了我國生態旅遊發展現狀和問題;
在第五部分,基於前面的分析,結合實際提出了推進我國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的若干建議。
第六部分結合重慶市長壽湖風景區實際情況,運用相關理論,進行了案例分析和政策引導。
1.4 研究的結論
針對中國生態旅遊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本文提出生態旅遊旨在實現經濟、社會和美學價值的同時,尋求適宜的利潤和環境資源價值的維護:它的發展需要在詳細分析旅遊點環境資源與文化特色以及地區發展目標的前提下,制定詳盡的可持續發展規劃。為此,要正視我國生態旅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借鑒國外生態旅遊發展中規劃管理、市場營銷、生態標識、規范論證、景點評價等方面的實踐經驗,遵循生態旅遊發展的客觀規律,不斷優化生態旅遊的發展政策,加快生態旅遊科學規劃的步伐,完善生態旅遊開發管理機制,加大依法管理生態旅遊的力度,增強生態旅遊教育的實效,從而在旅遊業發展和經濟建設中發揮更大的推動作用,在協調人與自然關系、建設和諧社會方面發揮重要的示範作用。
Ⅵ <生態旅遊綠色營銷的產品策略分析>論文
市場營銷這個定來義基於這樣些源核心概念:首先最基本的出發點是滿足需要,其二是產品、服務和創意三個要素來滿足人類慾望,其三是指消費者對產品需求能力的評價——價值。其次是交換、關系網路、通過市場和營銷人員和顧客之間所謂雙邊營銷一種模式。更多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Ⅶ 如何分析生態旅遊環境的構成
「生態旅遊」一詞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生態旅遊特別顧問H·Ceballos Lascurain於1983年首先提出的,其含義不僅是指所有觀覽自然景物的旅行,而且強調被觀覽的景物不應受到損失。
世界銀行環境部和生態旅遊學會給生態旅遊下的定義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區去了解環境的文化和自然歷史,它不會破壞自然,而且它會使當地社區從保護自然資源中得到經濟收益。」
生態旅遊的發展政策
2.1 經濟政策
為了維護美麗的景觀和田園特色,實現生態旅遊的持續發展,對於一些對環境資源有破壞作用的產業部門,即使經濟效益再高,也不應引進。而對於農業生態系統的初級生產部門和野生動植物園的開發部門,雖然其短期經濟效益不高,但其發展有利於提高景觀生態的多樣性,增強地方田園特色。從長遠看,它可吸引更多的生態旅遊者。這些產業部門應是當地政府支持發展的重點。
2.2 技術政策
生態旅遊者到達旅遊點的目的是欣賞純凈的自然,在高技術與產品隨處可見的當今時代,越是具有地方特色的適用技術對他們越具有吸引力。根據自然規律衍化而來的具有濃烈的田園特色的生產技術使來自現代化城市的遊客留連忘返。因此,一些民間技術和生產部門,雖然其技術含量不高,但也值得保存下來。一個融古老技術和現代技術的技術體系,如果保存完好的話,將是一個誘人的景觀,但這些技術必須對環境無害。
2.3 環境政策
生態旅遊是以環境良好的方式發展旅遊,旨在促進區域發展的同時不對環境構成危害。為了預防由於旅遊活動引起的環境污染和退化問題,在制訂生態旅遊的發展規劃時,必須弄清其潛在的環境影響。主要的環境影響包括:①污水對當地淡水或海洋水體的污染;②由於不適宜的土地利用方式引起的土壤侵蝕;③由於交通、空調和採暖系統氣體排放引起的酸雨和全球變暖問題;④由於城市化和道路建設引起的人工環境的美學價值和野生生物環境的喪失;⑤由於過度開發或/和污染,致使生物多樣性減少或破壞。因此,對於在生態旅遊區域擬建的每個項目,都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不符合環境標準的項目,堅決予以取締。對於正在建設或運營的項目,應根據國家或地方的有關環境法規,徵收「環境稅」或頒發「無污染獎金」,將環境影響降到最低限度[4]。
2.4 社會政策
生態旅遊不僅要使當代的旅遊者和當地居民受益,而且要使未來的旅遊者和居民能繼續分享旅遊帶來的效益,也即,代間公平分享旅遊景觀資源的價值。生態旅遊的目標受益者不是特定的旅遊者、居民個人或群體,而是與旅遊景觀資源有著各種聯系的所有個人或群體。利益的獲得不得以犧牲他人的利益為代價,即代內的公平性。旅遊者和居民的社會活動必須與旅遊景觀的結構、功能及其價值相協調,同時,旅遊活動的開展必須以不損害當地居民的社會文化價值和生活習慣為前提。
Ⅷ 怎樣理解生態旅遊者的概念
生態旅遊者是旅遊者生態意識不斷提高的產物,是生態旅遊活動的主體,是生態旅遊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性因素。因此,對生態旅遊者的定義十分重要,但目前理論界並沒有形成統一的說法。下面,我將從三種定義理解來分析生態旅遊者: ①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生態旅遊者是指到生態旅遊區,以消費生態旅遊產品為其旅遊活動的主要內容的旅遊消費者。這種定義的優點在於方便統計生態旅遊者的人數及相關指標,有利於旅遊企業和旅遊的研究生態旅遊市場,為其市場分析及生產經營提供有利的數據。但是,該定義過於商業化,並不能准確定義真正的生態旅遊者,只涉及到生態旅遊固定場所生態旅遊區,生態旅遊所提供的生態旅遊產品,都是對生態旅遊經營者活動的要求,不能確保旅遊者是否具有生態意識和環保知識,其進入生態景區後的活動是否是生態活動,是否有保護環境的行動?所以,這種定義存在明顯缺陷。 ② 從心理學角度出發,生態旅遊者指那些具有一定生態和環保知識並能再起旅遊活動中隨時體現出生態和環保的旅遊者。該定義,就我來看,這對生態旅遊者本身。非常適合。它既強調生態旅遊者具有生態和環保知識,又能指出生態旅遊者在旅遊活動中表現生態和環保的行動,是一名負責任的生態旅遊者。但是,這種生態旅遊者十分的被動在景區的選擇上,沒有明確的生態要求,只是被動接受旅遊市場上的安排,恪守其份,在自身上表現生態性,只能是大眾化旅遊活動中的生態者。 ③ 第三種定義是對前面兩種定義的綜合,認為生態旅遊者是指那些具有生態和環保知識,願意並能購買生態旅遊產品的旅遊者。這一定義的生態旅遊者,既避免了第一種定義生態旅遊者是否具有生態和環保知識的不足,又彌補了第二種定義生態旅遊者被動進入生態旅遊區的缺陷,屬於嚴格意義上的生態旅遊者。不過,該生態旅遊者只有小規模的群體,可進入性要求過高,對生態旅遊市場的發展存在一定的抑製作用。 總的來說,生態旅遊者既不同於大眾化旅遊的傳統旅遊者,不注重生態意識和環保知識的學習,只追求較低層次的旅遊體驗;也不同於環保提倡者那樣過分關注環境保護,而忽略了旅遊本身和其所帶來的旅遊體驗。而目前,在所有的生態旅遊者定義中,存在一定的共通性:生態旅遊者必定是具有生態意識和環保知識,演繹到生態旅遊區消費生態旅遊產品,同時主動與當地居民交流,對服務要求低,學習當地文化,並積極參加環境保護的旅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