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簡述近年來武當山旅遊發展特點

簡述近年來武當山旅遊發展特點

發布時間: 2021-02-16 18:19:03

⑴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武當山位於湖北十堰丹江口市境內,主峰天柱峰海拔1 612米,屬亞熱帶


(1)春、秋季節氣溫抄適宜、天氣晴襲好;暴雨、洪澇等影響旅遊行程的自然災害少;春季的廟會和秋季的國際旅遊文化節都是具有特色的人文旅遊資源。
(2)河南比陝西人口多,客源市場大;河南比陝西經濟發達;雖然都是鄰省但陝西由於秦嶺的阻隔,距離稍遠,交通不便。

⑵ 武當山旅遊景點及路線介紹

1、紫禁城

建於永樂十七年(1419年),延天柱峰環繞,周長345米,牆基厚2.4米,牆厚1.8米,城牆最高處達10米,用條石依岩砌築,每塊條石重達500多千克,按中國天堂的模式建有東、南、西、北四座石雕仿木結構的城樓象徵天門。

2、凈樂宮

位居武當山八宮之首,始建於明代永樂十一年的武當山凈樂宮,因1958年興修丹江口水庫時淹沒在水庫之中,宮中的牌樓、龜馱碑等一批文物搬遷至丹江口。

2002年,丹江口市引資7000萬元,全面實施凈樂宮復原工作,經過2年多的施工,一期工程廣場、山門、御碑亭、三大殿及配殿等已初現雛形,再現了當年凈樂宮的宏偉氣勢,成為丹江口南水北調工程地上文物搬遷復原的範例。

3、玄岳門

是「治世玄岳」牌坊的俗稱,為三間四柱五樓式的石建築。「治世玄岳」牌坊建於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位於武當山鎮東4000米處,為進入武當山的第一道門戶,又名玄岳門。

武當山上可以坐滑竿,從南岩到金殿十多千米的石級山路收費80元。另外還有索道,一點設在瓊台中觀,另一點設在距金殿下100米處的綉球峰和獅子峰之間,單向運行時間不到半小時,往返票價70元。


(2)簡述近年來武當山旅遊發展特點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唐太宗詔武當節度使姚簡到武當山祈雨而應。敕建「五龍祠」。乾寧年間(896—897年),武當山列為「七十二福地」第九位。

自唐代後,武當山就得到歷代封建皇帝的重視,封號武當,使其地位崇高、名聲顯赫。

元代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玄教宗師張留孫向世祖忽必烈奏報武當山後,忽必烈大信其道。大德八年(1304年),元成宗封「武當福地」。

2012年08月01日,因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遇真宮頂升工程正式啟動。

2012年09月27日,武當山玉虛宮修繕落成。

⑶ 北武當山風景區的特點

為了開發旅遊資源,發展旅遊事業。2001年11月重新修建了「南岩宮」。該宮佔地面積5畝,建築專設計屬規模宏偉,造型古樸典雅,香火十分旺盛。 另外北武當山景區內的自然生態環境很好。野生動物很多。有刺蝟、獾、松鼠、狐、狼、野豬、穿山甲、喜鵲、山雞、斑鳩、貓頭鷹、布穀鳥、黃鸝、山雀、畫眉等數十種禽獸。中草葯分布也十分廣泛,象當歸、黨參、何道烏、柴胡等,遍地皆是。 景區內的土特產品有:蘋果、梨、桃、杏、山楂、柿子、李子、檳子、核桃、板栗、黑棗等40多個品種。柿餅、核桃、板栗不僅在全國享有盛名,而且已經銷售到國外市場。

⑷ 武當山旅遊經濟特區的發展情況

武當山以其獨特的風韻與情趣吸引著國內外遊客,今日香火依然。那歷經千百年滄桑的道教宮觀、悠揚的道家音樂、神奇的武當武功、豐富的神話傳說,連同那些虔誠的香客,傳遞著中國的古老的文化氣息。
武當山旅遊經濟特區制定出「創世界知名風景區,建中國山水園林城」的宏偉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創造一個讓遊客舒心、讓投資者放心、百姓安心的旅遊和居住環境,近年來已對景區環境、保護、建設進行了全面科學的規劃,景區景點及公路沿線進行了全面的綠化美化,對游路及配套設施進行了全面修復和完善;武當商城步行街、武當山旅客中心、五星級假日酒店、民俗文化村建設工程、武當文化廣場及武當博物館、武當演藝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已全面展開……
武當山面貌日新月異,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服務功能不斷完善,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科教等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特區人的景區意識、文明意識和旅遊意識進一步增強。
武當山風景區交通便捷,四通八達。武渝鐵路、襄渝鐵路、漢丹鐵路、漢十公路,橫貫特區;毗鄰老河口和襄樊兩機場,隨著火車提速及十堰空港的建設,交通條件將進一步改善。郵電通訊已實現了傳輸光纖化、長途自動化,可與160個國家和地區直撥電話。
目前,武當山風景區是中國5A級旅遊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中國重點宗教活動開放場所和中國武林之鄉,1994年武當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亘古無雙勝境地,天下第一仙山」。武當山,如今更以其獨特的魅力,寬博的胸懷,笑迎四海客,誠招五湖商。

⑸ 武當山的現狀是什麼樣的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在湖北均縣境內,是我國道教第一名山。方圓400千米,有72峰、24澗、11洞、3潭、9泉、10池、9井、9台等風景名勝。據傳從周漢以來,就有著名道家和道士在此居住和修煉,如周代的尹喜,漢代的陰長生,唐代的呂洞賓,五代的陳摶等等。唐太宗貞觀年間,均州刺史姚簡在靈應峰創建五龍祠。此後歷代都在這里興建道教寺觀。元代全真道興盛,武當山的神仙宮觀也隨之增多。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還在天柱峰頂建造了武當最早的金殿。嘉靖皇帝迷信道教,再加擴建,形成了五里一庵、十里一宮的宏偉規模。現在武當山基本上還保持著明代初年形成的建築體系。

武當山供奉的神仙主要是真武帝君。道教經籍上說,他本是古代凈樂國王的太子,在武當山上修煉成仙,是威鎮北方的大神。山上的許多建築和神像都是為附會他成仙的經歷而造的。例如磨針井,在進入武當山神道的第一重大門玄岳門內約10千米處,是一座小巧玲瓏的道院。傳說凈樂國太子入山學道時,心志不堅,想下山還俗,走到這里,看見一個老母在井邊磨鐵杵,便問磨杵作什麼用?老婦回答說:鐵杵磨成針,功到自然成。太子感悟,又入山苦修,歷42年最後得成正果。南岩是武當山三十六岩中風景最美的,岩南有一座孤峰,像飛鳥的翅膀,上有梳妝台、飛升台等遺跡,據說就是真武飛升成仙的山峰。

武當山上最著名的古跡是天柱峰上的金殿。元代所造的金殿,在永樂時被移到天柱峰側的小蓮峰上。永樂十四年,在天柱峰頂另造了一座更加精美壯麗的金殿,一直保存至今。這座金殿坐西朝東,高5.54米、寬5.8米,進深4.2米。共3間,全為銅鑄鎏金,屋瓦、斗拱、檐柱、門窗等均以銅鑄構件卯榫拼焊而成,連接精密,看不出分件鑄鑿的痕跡。外面鎏赤金,玲瓏剔透。屋頂為重檐廡殿式,垂脊上各立一組六件銅鑄鎏金仙人神獸。金殿西南角柱上方外側還嵌有一塊黃澄澄的金塊,傳說是當年修造此殿時剩下的一塊黃金,已被遊人摸得晶亮。

⑹ 武當山的風景怎麼樣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參上山,位於湖北省十堰市境內,是中國著名的道教勝地,是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 名勝區,又是世界文化遺產。 武當山,綿亘800里,其自然風光 ,以雄為主,兼有險、奇、幽、秀等多重特色。自元代以來, 就有72峰、36岩、24澗、11洞、3潭、9泉、10石、9井、10池、9台等。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猶如金鑄玉琢的寶柱雄峙蒼穹,屹立於群峰之巔。環繞其周圍的群山,從四面八方向主峰傾斜,形成獨特的「七十二峰朝大頂,二十四澗水長流」的天然奇觀。被譽為「自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武當山以宏偉的建築規模著稱於世。其古建築始建於唐、宋、元、明、清均有修建,在明代達到鼎盛。共建有三十三個建築群,100餘萬平方米;歷經數百年滄桑,現仍存有近5萬平方米。其整個建築系按照「真武修仙」的道教故事,採取皇家建築法式,統一設計布局。其規模的大小,間距的疏密都恰到好處,因山就勢,錯落有致,前呼後應,巧妙布局。或建於高山險峰之巔,或隱於懸崖絕壁之內,深山叢林之中,體現了建築與自然的高度和諧,達到了「仙山瓊閣」的意境,被譽為「我國古建築成就的展覽」,1994年武當山古建築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武當山道教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東漢以來,即有道人在武當山結茅為庵,潛心修煉。隨後逐步成為中原道教活動的聖地。武當山道教得到封建帝王的推崇,始自唐朝初期,唐貞觀年間(627-649)遇大旱,唐太宗李世民遣均州吏姚簡到武當山祈雨靈驗,後在靈應峰敕建"五龍祠"。自宋迄清,歷代皇帝極力推崇武當山真武神,奉為「社稷家神」。在元朝時期道教墾田數百頃,養眾萬人,有9宮8觀等,100多處廟宇及壇、亭、台、橋。到明朝達到鼎盛時期。在永樂十年(1412)遣要員率20多萬軍民夫匠,以12年功夫,建成9宮9觀等33處道教廟宇,全山各宮觀有道士少則300─400人,多則500─600人。使武當道教宮觀空前宏大,成為明朝皇帝直接控制的武當道場,因此,武當山被稱為「皇室家廟」。武當山道教文物聲名遐邇。除古建築群外,歷代統治者及四方信士,特別在明朝鼎盛時期,曾製造數以萬計的金、銀、銅、鐵、錫、玉、珠、石、泥、絲、木等質地的神像法器安放在武當山,使武當山各宮觀陳設富麗堂皇,被譽為「黃金白玉世界」。雖然大多珍品已流失,但全山至今仍存注冊文物總計7000多件。具有極高的科研和藝術觀賞價值。武當道教音樂,素負盛名,是武當道教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自唐太宗始建「五龍祠」以後,武當山一直是帝王將相、芸芸眾生祈福禳災的重要道場,別具神韻的道教音樂,融宮廷、民間、宗教音樂於一體,具有庄嚴肅穆,神秘飄逸的獨特風格。武當武術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元末明初武當道士張三豐集其大成,被尊為武當武術的開山祖師。後經歷代武術家不斷創新、充實、積累,形成中華武術一大流派,素有「北宗少林,南尊武當」之稱。武當拳,亦名內家拳,這種拳法以養身煉功、防身保健為宗旨。具有尚意不尚力,四兩撥千斤,以柔克剛,後發制人,延年益壽,祛病御疾,增長智慧等多種特點和功能。目前,武當武術已流傳到海內外,並成為人們養身保健、祛病延年的體育活動。武當山主要風景名勝有:玄岳門:是「治世玄岳」牌坊的俗稱,為三間四柱五樓式的石建築。建於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高12米,寬12.8米,石鑿榫卯而成。正中坊額上刻著嘉靖皇帝親書「治世玄岳」4個大字,筆勢雋永剛健。玉虛宮:全稱「玄天玉虛宮」。建於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建造宮觀廟宇2200間,嘉靖三十一年又經修葺,是武當山古建築群中最大的單元。後來大部分毀於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現存部分建築和遺址,還建有重達百噸的「龜馱碑」亭四座。磨針井:又名純陽宮。坐落在老營以南12公里處,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現存磨針井為清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重建,1984年修葺如初,有廂房50餘間,面積1700平方米。
太子坡:又名復真觀。明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修建。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二十三年、二十九年曾三度重修。現基本保持當年規模,是武當建築群中的一個較大單元。南岩:為道教所稱真武得道飛升之「聖境」,是武當山36岩中風光最美的一處。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重建,有宮殿、道房、亭台等大小房間150間,賜額「大聖南岩宮」,到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擴大到460間。今存石殿,南天門,碑亭,兩儀殿等建築。瓊台觀:位於天柱峰東南麓約10公里,垂直距離1350米,分為上觀、中觀、下觀。在元代時,稱為「瓊台宮」。明清時修葺擴建有24座道院,廟房數百間。至清咸豐六年(1856年),毀於兵火。現已修復部分廟房。該處系武當山客運索道的起始點。已成為重要的遊客集散地。紫霄宮:建於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原建宮殿、廊廡、齋堂、亭台等860多間,賜額「太元紫霄宮」。紫霄宮背依展旗峰;面對照壁、三台、五老、蠟燭、落帽、香爐諸峰;右為雷神洞;左為禹跡池、寶珠峰。周圍山巒天然形成一把二龍戲珠的寶椅,明永樂皇帝封之為「紫霄福地」。金殿: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海拔1612米的武當天柱峰之巔,建於明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進深為三間,高5.54米,長4.4米,寬3.15米,全為銅鑄鎏金。是世界罕見的銅建築精品。五龍宮:建在靈應峰下,唐貞觀年間(627─649)敕建「五龍祠」。明永樂十年(1412年)敕建帝殿、山門、廊廡、玉像殿、父母殿、啟聖殿、祖師殿、倉庫等215間。 到嘉靖年間,此宮已有850間。 民國十九年(1930年)又毀於火。目前仍存大量遺跡。

⑺ 關於自助游武當山

武當山簡介

自然概況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明代皇帝曾封為「大岳」、「玄岳」,位於中國湖北省丹江市西南部,東經110°56』15」~111°15』23」,北緯32°22』30」~32°35』06」。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周圍有72峰拱立,24澗環流,靈岩奇洞幽藏其間,白雲綠樹交相輝映,蔚為壯觀。

武當山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地帶性植被是含有常綠闊葉層片的落葉闊葉林,植被垂直帶譜明顯,基帶具亞熱帶景色,是亞熱帶與暖溫帶的過渡帶。又因臨近丹江水庫,山上霧氣重,濕度大。

武當山古建築群包含有元、明、清三個歷史時期的建築物,建築體系形成於明代初年。在整個營建過程中指派風水家勘測選址,匯集全國能工巧匠精心施工,工部大臣親臨督工,因而使整個建築群富具特色。

武當山古建築群,始建於唐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先後建有五龍詞、太乙廟、延昌廟和威武公新廟。宋代真宗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擴建五龍詞,改祠為觀。宋徽宗宣和年間(公元1119—1125年)建紫雲殿、老君庵、仙關台等。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借重道教,建五龍觀,升觀為宮。元成宗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建福地門、天乙真慶宮、玉虛岩廟、雷神洞岩廟、尹仙岩廟等100餘棟建築。明初,朱棣即帝位,年號水樂,採取一系列鞏固皇權措施,利用武當山道教,鼓吹「皇權神授」,為報神恩,大修武當。自永樂十年至二十二年(公元1412—1424年),多次下達旨令,策劃營建武當山道教官觀,派遣工部大臣率軍民工匠20萬餘人,開赴武當山大興土木,經12年的營建,建成9宮9觀、36底、72座岩廟、100多座石橋等共33組道教建築群。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皇帝下令撥徒流犯人550戶、3123人送往武當山墾荒,每年交納齋糧、茶、鹽及棉花,供養宮觀。

令均州駐軍專一巡視山場,派役夫灑掃宮觀和燒造磚瓦,維修宮觀,令湖廣布政司定時巡視監督。設宮鑄印,守護宮觀,封武當山為「太岳太和山」。武當山至此成為皇家廟觀。200多年間,明代新皇帝登基都要效法祖制,令欽差前往武當山朝奉,撥款維修宮觀,委派內臣負責保護管理。明代中葉,明世宗於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撥銀重修武當,令工部右侍郎會同湖廣布政司官員99人,統領60多個府、州、縣軍民工匠開赴武當。經一年半努力,共維修、擴建廟房955棟,4萬米宮牆,石橋28座等,立牌坊封「治世玄岳」,使武當山在明代仍保持以八宮二觀為主體的龐大道教建築群,擁有土地2666多公頃,計有道官、道眾、軍隊、工匠等1萬餘人。

武當山古建築群現存太和宮、南岩富、紫雲宮、遇真宮4座宮殿,玉虛宮、五龍宮2處遺址,以及元和觀、復真觀和大量庵堂、神祠、岩廟等,共有古建築200餘棟,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佔地100餘萬平方米。中國政府為了保護這一珍貴遺產,頒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規,於1961年成立武當山文物保護所,負責管理和維修保護。

1961年、1982年、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先後頒布武當山金殿、紫雲宮和「治世玄岳」牌坊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審定武當山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並建立了武當山風景區管理局。1994年,武當山古建築群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文化概況

武當山古建築群歷經滄桑,現存4座道教宮殿、2座宮殿遺址、2座道觀及大量神詞、岩廟。在布局、規制、風格、材料和工藝等方面都保存了原狀。建築主體以宮觀為核心,主要宮觀建築在內聚型盆地或山助台地之上,庵堂神祠分布於宮觀附近地帶,自成體系,岩廟則占峰踞險,形成「五里一底十里宮,丹牆翠瓦望玲瓏」的巨大景觀。在建築藝術、建築美學上達到了極為完美的境界,有著豐富的中國古代文化和科技內涵,是研究明初政治和中國宗教歷史以及古建築的實物見證。武當山古建築群具有以下主要特徵:

規劃嚴密,建築傑出 武當山古建築群分布在以天柱峰為中心的群山之中,總體規劃嚴密,主次分明,大小有序,布局合理。建築位置選擇,注重環境,講究山形水脈布疏密有致。建築設計的規劃或宏偉壯觀,或小巧精緻,或深藏山坳,或瀕臨險崖,達到了建築與自然的高度和諧,具有濃郁的建築韻律和天才的創造力。

高超的技術與藝術成就 武當山古建築群類型多樣,用材廣泛,各項設計、構造、裝飾、陳設,不論木構宮觀、銅鑄殿堂、石作岩廟,以及銅鑄、木雕、石雕、泥塑等各類神像都達到了高度的技術與藝術成就。

道教建築之瑰寶 武當山道教建築群始終由皇帝親自策劃營建,皇室派員管理。現存建築其規模之大,規劃之高,構造之嚴謹,裝飾之精美,神像、供器之多,在中國現存道教建築中是絕無僅有的。

反映出我國古代科技的偉大成就 武當山金殿及殿內神像、供桌等全為銅鑄餾金,鑄件體量巨大,採用失蠟法(蠟模)翻鑄,代表了中國明代初年(15世紀)科學技術和鑄造工業的重大發展。

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武當山建築群的興建,是明代皇帝朱橡在擴展外交的同時,對內大力推崇道教,灌輸「皇權神授」思想,以鞏固其內部統治,具有重大的歷史和思想信仰等意義。

主要遺產 武當山古建築群中的主要遺產有太和拱、南岩宮、紫雲宮、復真觀和「治世玄岳」石坊等。

●太和宮:位於天柱峰南側,佔地面積8萬平方米,現有古建築20餘棟,建築面積l 600 多平方米,主要建築有:

1.金殿:明代銅鑄仿木結構宮殿式建築,位於天柱峰頂端的石築平台正中,面積約160 平方米,朝向為東偏南8°。殿面寬與進深均為三間,闊4.4米,深3.15米,高5.54米。四周立柱12根,柱上疊架、額、枋及重翹重昂與單翹重昂斗拱,分別承托上、下檐部,構成重檐底殿式屋頂。正脊兩端鑄龍對峙。四壁於立柱之間裝四抹頭格扇門。殿內頂部作平棋天花,鑄淺雕流雲紋樣,線條柔和流暢。地面以紫色石紋墁地,洗磨光潔。屋頂採用「推山」做法為特點。殿內於後壁屏風前設神壇,塑真武大帝坐像,左侍金童捧冊,右侍玉女端寶,水火二將,執旗捧劍拱衛兩廂。壇下玄武一尊,為金婉合體。壇前設香案,置供器。神壇上方高懸餾金匠額,上鑄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手跡「金光妙相」四字。殿外檐際,懸盤龍斗邊餾金牌額,上豎鑄「金殿」二字。殿體各部分件採用失蠟法鑄造,遍體餾金,無論瓦作、木作構件,結構嚴謹,合縫精密,雖經五百多年的嚴寒酷暑,至今仍輝煌如初,顯示我國鑄造工業發展的高度水平,堪稱現存古建築和鑄造工藝中的一顆燦爛明珠。

2.古銅殿:位於天柱峰前小蓮峰上。元代大地十一年(公元1307年)鑄,高3米,闊2.8米,深2.4米,懸山式屋頂,全部構件為分件鑄造,卯榫拼裝,各鑄件均有文字標明安裝部位,格扇裙板上鑄有「此殿於元大德十一年鑄於武昌梅亭萬氏作坊」,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銅鑄木結構建築。

3.紫禁城:建於永樂十七年(公元1419年),延天柱峰環繞,周長345米,牆基厚2.4米,牆厚1.8米,城牆最高處達10米,用條石依岩砌築,每塊條石重達500多千克,按中國天堂的模式建有東、南、西、北四座石雕仿木結構的城樓象徵天門。該石雕建築在懸崖徒壁之上,設計巧妙,施工難度大,是明代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產物。

●紫霄宮:位於武當山東南的展旗峰下,始建於北宋宣和年間(公元1119一1125年),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重建,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擴建,清嘉慶八年至二十五年(公元1803—1820年)大修,是武當山八大宮觀中規模宏大、保存完整的道教建築之一。現存有建築29棟,建築面積6854平方米。中軸線上為五級階地,由上而下遞建龍虎殿、碑亭、十方堂、紫霄大殿、聖文母殿,兩側以配房等建築分隔為三進院落,構成一組殿堂樓宇、鱗次櫛比、主次分明的建築群。宮的中部兩翼為四合院式的道人居所。

宮內主體建築紫霄殿,是武當山最有代表性的木構建築,建在三層石台基之上,台基前正中及左右側均有踏道通向大殿的月台。大殿面闊進深各五間,高18.3米,闊29.9米,深12米,面積358.8平方米。共有檐柱、金柱36根,排列有序。大殿為重檐歇山頂式大木結構,由三層崇台襯托,比例適度,外觀協調。上下檐保持明初以前的做法。柱頭和斗栱顯示明代斗杠的特徵。梁架結構用九檀,高寬比為5:2.5,保持宋遼以來的用材比例。殿內金柱斗栱,

施井口天花,明間內槽有斗八藻井。明間後部建有刻工精緻的石須彌座神龕,其中供玉皇大帝,左右肋侍神像,均出自明人之手。

紫霄殿的屋頂全部蓋孔雀藍琉璃瓦,正脊、垂脊和戧脊等以黃、綠兩色為主樓空雕花,裝飾豐富多采華麗,為其他宗教建築所少見。

●南岩宮:始建於元至元二十二年至元至大三年(公元1285—1310年),明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擴建。位於獨陽岩下,山勢飛翥,狀如垂天之翼,以峰巒秀美而著名。現存建築2l棟,建築面積3505平方米,佔地9萬平方米。有議案天乙真慶宮石殿、兩儀殿、皇經堂、八封亭、龍虎殿、大碑亭和南天門建築物。主體建築天乙真慶宮石殿,建於元至大三年(公元13lO年)以前,面闊11米,進深6.6米,通高6.8米,梁、柱、門、窗等均以青石雕鑿而成。頂部前坡為單檐歇山式,後坡依岩,作成懸山式,檐下斗栱均作兩跳,為遼金建築斗栱的做法。龍頭香,長3米,寬僅o.33米,橫空挑出,下臨深谷,龍頭上置一小香爐,狀極峻險,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和科學性。

●復真觀:建於明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重修。位於獅子峰前,現存建築20棟,建築面積3505平方米,佔地6萬平方米。觀門側開9Jr匝山勢建夾牆復道,狀如游龍。中軸線上有照壁、梵帛爐、龍虎殿、大殿、太子殿。左側道院建皇經堂、芷經閣、廟亭、齋房,隨山勢重疊錯落。前有五雲樓,五層樓翼角立柱上架設12根梁枋,交叉疊閣,為大木建築中少見的結構,有一柱十二梁之稱。

●「治世玄岳」牌坊:建於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l 552年)。位於武當山鎮東4000米處,為進入武當山的第一道門戶,又名玄岳門。系石鑿仿大木建築結構,三間四柱五樓牌坊,高11.9米,闊14.5米。明間與次間之比為5:3。坊柱高6.4米,柱周設夾桿石以鐵箍加固。柱頂架龍門枋,枋下明間為浮雕大小額枋上部出卷草花牙子雀替,承托浮雕上訪和下枋,枋間嵌夾堂花板,構成明間高敞、兩側稍低的三個門道。正樓架於龍門枋上,明間左右立枋柱,中嵌矩形橫式牌匾。次間各分兩層架設邊樓、雲板與次樓,構成寬闊高聳的正樓、邊樓,由上而下,逐層外展的三滴水歇山式的坊樓,中嵌橫式牌匠刻嘉靖皇帝賜額「治世玄岳」。此坊結構簡練,構件富於變化,全用卯榫拼合,裝配均衡嚴謹,坊身裝飾華麗,雕刻精工,運用線刻、圓雕、浮雕等方法,雕刻了人物、動物和花齊圖案等,是南方石作牌樓之佳作,也是明代石雕藝術珍品。

此外,在全山各宮觀中還保存著銅、鐵、木、石各類造像1 486件,其中明代以前製品近干件,宋、元、明、清碑刻、摩岩409通,法器、供器682件以及圖書經籍等,均是珍貴的文化遺產。

http://www.mangguo.com/?action_viewnews_itemid_11037.html

⑻ 武當山為了如此受歡迎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旅遊資源豐富,景點更是數不勝收。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享受生活,欣賞美景,外出旅遊成為了他們生活的必需品。很多人在選擇去哪裡旅遊的時候,通常都會選擇人氣旺的景點,因為很多中國人就是喜歡熱鬧,像長城,故宮,西湖等等,去旅遊的人那可是絡繹不絕啊!

小編認為,武當山無論是自然風光,還是人文文化,都具有獨特的魅力,不愧是天下第一仙山,小編雖然已經去過一次了,但是仍然想再去,想再次感受如仙境般的武當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過武當山呢?對武當山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評論留言!

⑼ 武當山具有什麼歷史意義

武當山古建築中的宮闕廟宇集中體現了中國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築的建築學和藝術成就。古建築群坐落在溝壑縱橫、風景如畫的湖北省武當山麓,在明代期間逐漸形成規模,其中的道教建築可以追溯到公元七世紀,這些建築代表了近千年的中國藝術和建築的最高水平。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位於中國中部湖北省丹江口市的西南部。相傳為道教玄武大帝(北方神)修仙得道飛升之勝地,歷代道教名流曾在此修煉。據記載,唐太宗貞觀年間即在靈應峰創建五龍祠。宋、元以來,代有開拓擴建。明成祖於永樂十年(1412)曾動用軍夫30多萬人在此大興土木。現存的36處宮觀大多是明代所建,是中國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道教古建築群。宮觀內保存的各類神像、法器、經籍等都有較高的文物和藝術價值。明代(公元1368~1644年)時,武當山被皇帝敕封為「大岳」、「玄岳」,地位在「五嶽」諸山之上。武當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周圍又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澗」等勝景環繞,風光旖旎,氣勢宏偉,被世人贊為「萬山來朝」。

武當山古建築群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明代是其發展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在武當山興建了大批建築,到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治世玄岳」牌坊建成,從而形成了9宮、9觀、72岩廟、36庵堂的大型建築群,總面積達160萬平方米的規模。武當山的道教音樂也是中華音樂的活化石。

現在武當山古建築群主要包括太和宮、南岩宮、紫霄宮、遇真宮四座宮殿,玉虛宮、五龍宮兩座宮殿遺址,以及各類庵堂祠廟等共200餘處。建築面積達5萬平方米,佔地總面積達100餘萬平方米,規模極其龐大。被列入的主要文化遺產包括:太和宮、紫霄宮、南岩宮、復真觀、「治世玄岳」牌坊等。

太和宮位於武當山主峰天柱峰的南側,包括古建築20餘棟,建築面積1600多平方米。太和宮主要由紫禁城、古銅殿、金殿等建築組成。紫禁城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十七年(公元1419年),是一組建築在懸崖峭壁上城牆,環繞於主峰天柱峰的峰頂。古銅殿始建於元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位於主峰前的小蓮峰上,殿體全部由銅鑄構件拼裝而成,是中國最早的銅鑄木結構建築。金殿始建於明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位於天柱峰頂端,是中國現存最大的銅鑄鎏金大殿。

南岩宮位於武當山獨陽岩下,始建於元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現保留有天乙真慶宮石殿、兩儀殿、龍虎殿等建築共21棟。

紫霄宮是武當山古建築群中規模最為宏大、保存最為完整的一處道教建築,位於武當山東南的展旗峰下,始建於北宋宣和年間(公元1119~1125年),明嘉清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擴建。主體建築紫霄殿是武當山最具有代表性的木構建築,殿內有金柱36根,供奉玉皇大帝塑像,其建築式樣和裝飾具有明顯的明代特色。

「治世玄岳」牌坊又名「玄岳門」,位於武當山鎮東4公里處,是進入武當山的第一道門戶。牌坊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坊身全部以榫鉚拼合,造型肅穆大方,裝飾華麗,雕刻有多種人物、花卉的圖案,堪稱明代石雕藝術的佳作。

此外,武當山各宮觀中還保存有各類造像1486尊,碑刻、摩岩題刻409通,法器、供器682件,還有大量圖書經籍等,也是十分珍貴的文化遺存。

武當山古建築群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築裝飾藝術的精華。在這里還衍生出武當道教、武當道樂和武當武術等文化范疇的精髓,為中國民族的傳統文化增添了新內容。

武當山古建築群歷經滄桑,現存4座道教宮殿、2座宮殿遺址、2座道觀及大量神詞、岩廟。在布局、規制、風格、材料和工藝等方面都保存了原狀。建築主體以宮觀為核心,主要宮觀建築在內聚型盆地或山助台地之上,庵堂神祠分布於宮觀附近地帶,自成體系,岩廟則占峰踞險,形成「五里一底十里宮,丹牆翠瓦望玲瓏」的巨大景觀。在建築藝術、建築美學上達到了極為完美的境界,有著豐富的中國古代文化和科技內涵,是研究明初政治和中國宗教歷史以及古建築的實物見證。武當山古建築群具有以下主要特徵:

規劃嚴密,建築傑出

武當山古建築群分布在以天柱峰為中心的群山之中,總體規劃嚴密,主次分明,大小有序,布局合理。建築位置選擇,注重環境,講究山形水脈布疏密有致。建築設計的規劃或宏偉壯觀,或小巧精緻,或深藏山坳,或瀕臨險崖,達到了建築與自然的高度和諧,具有濃郁的建築韻律和天才的創造力。

高超的技術與藝術成就

武當山古建築群類型多樣,用材廣泛,各項設計、構造、裝飾、陳設,不論木構宮觀、銅鑄殿堂、石作岩廟,以及銅鑄、木雕、石雕、泥塑等各類神像都達到了高度的技術與藝術成就。

道教建築之瑰寶

武當山道教建築群始終由皇帝親自策劃營建,皇室派員管理。現存建築其規模之大,規劃之高,構造之嚴謹,裝飾之精美,神像、供器之多,在中國現存道教建築中是絕無僅有的。

反映出我國古代科技的偉大成就

武當山金殿及殿內神像、供桌等全為銅鑄餾金,鑄件體量巨大,採用失蠟法(蠟模)翻鑄,代表了中國明代初年(15世紀)科學技術和鑄造工業的重大發展。

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武當山建築群的興建,是明代皇帝朱橡在擴展外交的同時,對內大力推崇道教,灌輸「皇權神授」思想,以鞏固其內部統治,具有重大的歷史和思想信仰等意義。

主要遺產:

武當山古建築群中的主要遺產有太和宮、南岩宮、紫雲宮、復真觀和「治世玄岳」石坊等。

太和宮:位於天柱峰南側,佔地面積8萬平方米,現有古建築20餘棟,建築面積l600多平方米,主要建築有:

金殿:明代銅鑄仿木結構宮殿式建築,位於天柱峰頂端的石築平台正中,面積約160平方米,朝向為東偏南8°。殿面寬與進深均為三間,闊4.4米,深3.15米,高5.54米。四周立柱12根,柱上疊架、額、枋及重翹重昂與單翹重昂斗拱,分別承托上、下檐部,構成重檐底殿式屋頂。正脊兩端鑄龍對峙。四壁於立柱之間裝四抹頭格扇門。殿內頂部作平棋天花,鑄淺雕流雲紋樣,線條柔和流暢。地面以紫色石紋墁地,洗磨光潔。屋頂採用「推山」做法為特點。殿內於後壁屏風前設神壇,塑真武大帝坐像,左侍金童捧冊,右侍玉女端寶,水火二將,執旗捧劍拱衛兩廂。壇下玄武一尊,為金婉合體。壇前設香案,置供器。神壇上方高懸餾金匠額,上鑄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手跡「金光妙相」四字。殿外檐際,懸盤龍斗邊餾金牌額,上豎鑄「金殿」二字。殿體各部分件採用失蠟法鑄造,遍體餾金,無論瓦作、木作構件,結構嚴謹,合縫精密,雖經五百多年的嚴寒酷暑,至今仍輝煌如初,顯示我國鑄造工業發展的高度水平,堪稱現存古建築和鑄造工藝中的一顆燦爛明珠。

古銅殿:位於天柱峰前小蓮峰上。元代大地十一年(公元1307年)鑄,高3米,闊2.8米,深2.4米,懸山式屋頂,全部構件為分件鑄造,卯榫拼裝,各鑄件均有文字標明安裝部位,格扇裙板上鑄有「此殿於元大德十一年鑄於武昌梅亭萬氏作坊」,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銅鑄木結構建築。

紫禁城:建於永樂十七年(公元1419年),延天柱峰環繞,周長345米,牆基厚2.4米,牆厚1.8米,城牆最高處達10米,用條石依岩砌築,每塊條石重達500多千克,按中國天堂的模式建有東、南、西、北四座石雕仿木結構的城樓象徵天門。該石雕建築在懸崖徒壁之上,設計巧妙,施工難度大,是明代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產物。

紫霄宮:位於武當山東南的展旗峰下,始建於北宋宣和年間(公元1119一1125年),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重建,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擴建,清嘉慶八年至二十五年(公元1803―1820年)大修,是武當山八大宮觀中規模宏大、保存完整的道教建築之一。現存有建築29棟,建築面積6854平方米。中軸線上為五級階地,由上而下遞建龍虎殿、碑亭、十方堂、紫霄大殿、聖文母殿,兩側以配房等建築分隔為三進院落,構成一組殿堂樓宇、鱗次櫛比、主次分明的建築群。宮的中部兩翼為四合院式的道人居所。宮內主體建築紫霄殿,是武當山最有代表性的木構建築,建在三層石台基之上,台基前正中及左右側均有踏道通向大殿的月台。大殿面闊進深各五間,高18.3米,闊29.9米,深12米,面積358.8平方米。共有檐柱、金柱36根,排列有序。大殿為重檐歇山頂式大木結構,由三層崇台襯托,比例適度,外觀協調。上下檐保持明初以前的做法。柱頭和斗栱顯示明代斗杠的特徵。梁架結構用九檀,高寬比為5:2.5,保持宋遼以來的用材比例。殿內金柱斗栱,施井口天花,明間內槽有斗八藻井。明間後部建有刻工精緻的石須彌座神龕,其中供玉皇大帝,左右肋侍神像,均出自明人之手。

紫霄殿的屋頂全部蓋孔雀藍琉璃瓦,正脊、垂脊和戧脊等以黃、綠兩色為主樓空雕花,裝飾豐富多采華麗,為其他宗教建築所少見。

南岩宮:始建於元至元二十二年至元至大三年(公元1285―1310年),明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擴建。位於獨陽岩下,山勢飛翥,狀如垂天之翼,以峰巒秀美而著名。現存建築2l棟,建築面積3505平方米,佔地9萬平方米。有議案天乙真慶宮石殿、兩儀殿、皇經堂、八封亭、龍虎殿、大碑亭和南天門建築物。主體建築天乙真慶宮石殿,建於元至大三年(公元13lO年)以前,面闊11米,進深6.6米,通高6.8米,梁、柱、門、窗等均以青石雕鑿而成。頂部前坡為單檐歇山式,後坡依岩,作成懸山式,檐下斗栱均作兩跳,為遼金建築斗栱的做法。龍頭香,長3米,寬僅o.33米,橫空挑出,下臨深谷,龍頭上置一小香爐,狀極峻險,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和科學性。

復真觀:建於明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重修。位於獅子峰前,現存建築20棟,建築面積3505平方米,佔地6萬平方米。觀門側開9Jr匝山勢建夾牆復道,狀如游龍。中軸線上有照壁、梵帛爐、龍虎殿、大殿、太子殿。左側道院建皇經堂、芷經閣、廟亭、齋房,隨山勢重疊錯落。前有五雲樓,五層樓翼角立柱上架設12根梁枋,交叉疊閣,為大木建築中少見的結構,有一柱十二梁之稱。

「治世玄岳」牌坊:建於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l552年)。位於武當山鎮東4000米處,為進入武當山的第一道門戶,又名玄岳門。系石鑿仿大木建築結構,三間四柱五樓牌坊,高11.9米,闊14.5米。明間與次間之比為5:3。坊柱高6.4米,柱周設夾桿石以鐵箍加固。柱頂架龍門枋,枋下明間為浮雕大小額枋上部出卷草花牙子雀替,承托浮雕上訪和下枋,枋間嵌夾堂花板,構成明間高敞、兩側稍低的三個門道。正樓架於龍門枋上,明間左右立枋柱,中嵌矩形橫式牌匾。次間各分兩層架設邊樓、雲板與次樓,構成寬闊高聳的正樓、邊樓,由上而下,逐層外展的三滴水歇山式的坊樓,中嵌橫式牌匠刻嘉靖皇帝賜額「治世玄岳」。此坊結構簡練,構件富於變化,全用卯榫拼合,裝配均衡嚴謹,坊身裝飾華麗,雕刻精工,運用線刻、圓雕、浮雕等方法,雕刻了人物、動物和花齊圖案等,是南方石作牌樓之佳作,也是明代石雕藝術珍品。

此外,在全山各宮觀中還保存著銅、鐵、木、石各類造像1486件,其中明代以前製品近干件,宋、元、明、清碑刻、摩岩409通,法器、供器682件以及圖書經籍等,均是珍貴的文化遺產。

⑽ 武當山的旅遊信息

常規線路 武當山一日游 乘觀光車至瓊台(索道上下)游金頂(求福求升遷),回轉乘車游太子坡(求學業),轉乘車游南岩宮(求子求平安)、紫霄宮(求財運佑父母),返程下山游覽論劍武當購物廣場。 武當山二日游 A線:D1:參觀武當竹博士健康生活館,乘觀光車至瓊台(索道單上)游金頂(求福求升遷),徒步下山游朝天宮、黃龍洞、榔梅祠、南岩宮(求子求平安),宿烏鴉嶺。
D2:游紫霄宮(求財運佑父母)、逍遙谷(獼猴劇場、武術表演)、太子坡(求學業)、磨針井、玄岳門、太極湖水上游、武當博物館、武當新區(可夜遊)。
B線:D1:游磨針井、太子坡(求學業)、逍遙谷(獼猴劇場、武術表演)、紫霄宮(求財運佑父母)、南岩宮(求子求平安),參觀竹博士健康生活館,夜遊武當新區,在太極劇場觀看《天下武當》演出。
D2:乘車至瓊台(索道上)游金頂(求福求升遷),徒步下山游朝天宮、黃龍洞、
榔梅祠、論劍武當購物廣場、玄岳門、太極湖水上游、武當博物館。
C線:D1:乘車至瓊台(索道上)游金頂(求福求升遷)、徒步下山游朝天宮、黃
龍洞、榔梅祠、太子坡(求學業)、論劍武當購物廣場、玄岳門、太極湖水上游、武當博物館、夜觀武樂盛典《太極武當》。
D2:參觀竹博士健康生活館,游磨針井、太子坡(求學業)、逍遙谷(獼猴劇場、武術表演)、紫霄宮(求財運佑父母)、榔梅祠、南岩宮(求子求平安),游武當新區(可夜遊) 武當山水三日游 D1:參觀竹博士健康生活館,乘車至烏鴉嶺,徒步(上下)金頂:徒游榔梅祠、黃龍洞、朝天宮、金頂(求福求升遷)。
D2:游武當新區(可夜遊),夜觀武樂盛典《太極武當》。
D3:游玉虛宮、玄岳門、遇真宮、太極湖水上游、元和觀、武當山博物館,游武當新區(可夜遊)。 鄂西生態四日游 D1:游覽道教聖地內家拳發祥地武當山:金頂、南岩宮、紫霄宮、太子坡,武當新區(夜遊)。
D2:神農架林區,中途游覽燕子埡、紅坪畫廊、神農壇。
D3:游覽神農架自然保護區。
D4:赴宜昌游覽三峽大壩、壇子嶺觀景台、葛洲壩。 武當山—西安四日游 D1:赴武當山,游南岩宮、紫霄宮、逍遙谷、太子坡,夜觀武樂盛典《太極武當》。
D2:游金頂、磨針井、玄岳門、太極湖水上游、武當博物館,游武當新區(可夜遊)。
D3:乘車赴西安,游華清池、秦始皇陵、兵馬俑。
D4:參觀法門寺、乾陵、永泰公主墓。
深度游線路 武當武術鑒賞游 觀武術表演,隨道人習武、修煉打坐。 武當影視實景游 去明星去過的景點,感受影視拍攝實景。 武當道教養生游 看道教法事,品道家齋飯、道醫問診、周易預測、神像開光、抽簽,習武當養生動、靜功。 武當建築古跡游 一覽武當古建築千年歷史風采,感受世界遺產恢弘蒼勁之神韻——世界最大宗教建築群; 武當問道尋夢游 道教聖地,皇家道場,中國古代最靈驗的地方,72福地之一。武當山——靈:玉虛宮求健康——太子坡求學游——紫霄宮求財佑父母——南岩宮求子求平安——金頂求福求升遷。 武當自然風光游 賞國家地質公園、世界最大自然奇觀——72峰朝大頂、世界最大的人文奇觀——天造玄武;覽人間仙境——逍遙谷生態游;游亞洲最大人工淡水湖——太極湖(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 武當新區精華 乘車前往世界最大的道教宮觀玉虛宮(600年前所建)——參觀武當山博物館(中國唯一道教專業博物館)——武當大劇院——武當武術國際交流中心(舉辦過國家和世界級活動30次)——眾晶太極湖酒店(華中地區最高端的養生度假酒店)——武當地質博物館——武當旅遊發展中心——太和樓——太極劇場演出(全國一流劇場,世界最大樂池)——善水街(在建:武當休閑購物娛樂、天下名吃、看亞洲最大水幕電影),同時沿線景觀小品、泛舟湖面、古橋橫跨、山水相映、婚紗拍照、夾岸漫步、美不勝收,夜遊武當新區最佳。 武當山踏春 逍遙谷——瓊台、瓊台——金頂、南岩宮——飛升崖——郎梅祠、烏鴉嶺——郎梅祠——黃龍洞——朝天宮——金頂、南岩宮——五龍宮、武當城區——玉真宮——玄岳門——太極湖水上游、武當城區——太極廣場——武當新區,以上線路均有游步道通行,沿途獼猴表演。 道家斎宴
武當山的道家齋菜在全國獨一無二!武當道家齋菜與道教文化有著深深的淵源,是武當山道士日常飲食和香客朝山進香的主要食物,以道教哲理融於日常飲食起居,增智開慧。武當道教齋菜以自然食物為主,戒葷腥,忌食兔、蛇、黃鱔、牛、狗、豬肉以及生蔥、大蒜等刺激食物。
冷盤:菊花山筍、蒜香龍瓜、爽口木耳、碧綠山野、香鹵素牛肉、甜蜜聖果、翡翠瓜條、風味素腸。
熱菜:香辣山竹筍、山珍滿園春、蘭花猴頭菇、虎掌松茸煲烏雞、龍山煙雨、孔雀開屏、鄉郎風味山珍、雀巢碧綠仙果、鍋貼地耳蛋餃、太極葛粉羹、菜膽素鮑湯、如意蔬菜卷、烏龍戲珠、太極豆腐盒、香煎素對蝦、道家素合炒、線燒素昌魚、仙山素四寶、玄門扣肉、醋溜素三鮮、糖醋素豬排、蜜汁八寶銀耳羹。
點心:宮廷面窩、武當春曉餅、香煎玉米餅、山芋糕、道家烙餅。 簡約版:武當山門票210(140門票+70景區交通費)+100雜費=310元/人
豪華版:武當山門票210(140門票+70景區交通費)+金頂27元/人+紫霄宮15元/人+200雜費=452元/人
1、1.2-1.5米兒童、60-69歲老人享受景區半票優惠105元
2、70歲以上老人免大門票,車票半價
3、全日制在校學生(憑學生證)享受景區半票優惠105元
4、持十堰「旅遊一卡通」的遊客所有門票全免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