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文化旅遊主題
① 中國近10年有哪些旅遊主題每個主題的名字希望能告知一下.
年份 旅遊主題 宣傳口號
1992 中國友好觀光年 「游中國、交朋友」
1993 中國山水風光游 「錦綉河山遍中華,名山聖水任君游」
1994 中國文物古跡游 「五千年的風采,伴你中國之旅」;「游東方文物的聖殿:中國」
1995 中國民俗風情游 「中國:56個民族的家」;「眾多的民族,各異 的風情」
1996 中國度假休閑游 「96中國:嶄新的度假天地」
1997 中國旅遊年 「12億人喜迎97旅遊年」;「游中國:全新的感覺」
1998 中國華夏城鄉游 「現代城鄉,多彩生活」
1999 中國生態環境游 「返璞歸真,怡然自得」
2000 中國神州世紀游 「文明古國,世紀風采」
2001 中國體育健身游 「體育健身游,新世紀的選擇」;「遍游山川,強健體魄」等
2002 中國民間藝術游 「民間藝術,華夏瑰寶」;「體驗民間藝術,豐富旅遊生活」等
2003 中國烹飪王國游 「游歷中華勝境,品嘗天堂美食」等
2004 中國百姓生活游 「游覽名山大川、名勝古跡,體驗百姓生活、民風民俗」等
2005 中國旅遊年 「2008北京——中國歡迎你」;「紅色旅遊」年
2006 中國鄉村游 「新農村、新旅遊、新體驗、新風尚」
2007中國和諧城鄉游「走進鄉村,走向城市,促城鄉交流」
2008中國奧運旅遊年「北京奧運、相約中國」
2009年主題為 「中國生態旅遊年」,主題口號為「走進綠色旅遊、感受生態文明」。
2010年主題確定為「中國鄉村游」, 主題口號為:回歸自然,休閑度假
② 棗的寓意
寓意:
1、紅火、甜美。
2、棗諧音早,棗和栗子寓意早立子;棗和桂圓寓意早生貴子、早富貴。
據史料記載,紅棗是原產中國的傳統名優特產樹種。經考古學家 從新鄭裴李崗文化遺址中發現棗核化石,證明棗在中國已有8000多年歷史。早在西周時期人們就開始利用紅棗發酵釀造紅棗酒,作為上乘貢品,宴請賓朋。紅棗的營養保健作用,在遠古時期就被人們發現並利用。
《詩經》已有「八月剝棗」的記載了。《禮記》上有「棗栗飴蜜以甘之」,並用於菜餚製作。《戰國策》有「北有棗栗之利……足食於民」,指出棗在中國北方的重要作用。《韓非子》還記載了秦國飢荒時用棗栗救民的事。
所以民間一直視棗為「鐵桿莊稼」「木本糧食」之一。棗作為葯用也很早,《神農本草經》即已收載,歷代葯籍均有記載,對其養生療病的認識不斷深化。至今,棗都被視為重要滋補品,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棗味甘、性溫,能補中益氣、養血生津,用於治療「脾虛弱、食少便溏、氣血虧虛」等疾病。
(2)棗文化旅遊主題擴展閱讀
中國的草葯書籍「本經」中記載到,紅棗味甘性溫、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葯性的功能。現代葯理研究發現,紅棗能使血中含氧量增強、滋養全身細胞 ,是一種葯效緩和的強壯劑。
在中葯學里,紅棗的應用可分為以下幾種:
①健脾益胃:脾胃虛弱、腹瀉、倦怠無力的人,每日吃紅棗七顆,或與黨參、白術共用,能補中益氣、健脾胃,達到增加食慾、止瀉的功效;紅棗和生薑、半夏同用,可治療飲食不慎所引起的胃炎與胃脹、嘔吐等症狀。
②補氣養血:紅棗為補養佳品,食療葯膳中常加入紅棗補養身體、滋潤氣血。台大免疫學孫安迪博士大力提倡平時多吃紅棗、黃芪、枸杞,能提升身體元氣,增強免疫力。
③養血安神:女性躁鬱症、哭泣不安、心神不寧等,用紅棗和甘草、小麥同用甘麥大棗湯,可起到養血安神、舒肝解郁的功效。
④緩和葯性:紅棗常被用於葯性劇烈的葯方中,以減少烈性葯的副作用,並保護正氣。如十棗湯中,用大棗緩解甘遂、大戟、蕪花等瀉葯的毒性,保護脾胃不受傷害。
⑤紅棗性溫味甘,含有蛋白質、多種氨基酸、胡蘿卜素、維生素、鐵、鈣、磷物質,不僅能促進女性荷爾蒙分泌,加強胸部發育,還有補益脾胃、調和葯性、養血寧神的功效。
紅棗是補氣養血的聖品,同時又物美價廉,民眾無需購買民間昂貴的補品,善用紅棗即可達到養生保健的功效。
③ 紅色旅遊八大主題是 什麼
1、東方曙光——反映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建黨建軍等重大事件 2、革命搖籃——反映中回國共產黨在土地革命戰爭答時期建立革命根據地、創建紅色政權的革命活動 3、萬里長征——反映紅軍長征的艱難歷程和不屈不撓、英勇頑強的大無畏精神 4、抗日烽火——反映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抗日救國、拯救民族危難的光輝歷史 5、走向勝利——反正解放戰爭時期的革命歷史 6、民族團結——反正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建立愛國統一戰線,同心同德、同仇敵愾的團結奮斗精神 7、偉人風范——反映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 8、浩氣長存——反映各個革命歷史時期在全國有著重大影響的革命烈士的主要事跡
④ 2015年旅遊主題是什麼宣傳口號是什麼
2015年旅遊主題是::絲綢之路旅遊年「 口號是:美麗中國。
⑤ 關於旅遊的主題名
斯里蘭卡旅遊定製服務
⑥ 2017.2018.2019這三年中國旅遊主題年的宣傳主題是什麼宣傳口號是什麼
2019年的中國旅遊主題日的活動口號是文旅融合,美好生活。而2018年也是全域旅遊,美好生活。
⑦ 急需旅遊活動主題
答謝客戶的旅遊活動有很多,根據時間安排行程,可以是郊外植樹的親子類,也可以是農家一天樂的活動,或是最近的寺廟的禪修兩日行。主題可以是綠色之行,溫馨同行---XXX公司暨新老客戶答謝會。活動內容僅供參考,主題(口號)不用太高大上,讓人一看就能看懂就行了,反而更貼近。。
⑧ 2011內黃紅棗文化旅遊節什麼時候舉行
樓主,你好
河南的旅遊資源很豐富的,小弟只給查到這么些,有些詳細有些就有個名字,你可以單個去查查看啊。
還有,樓主河南沒有聽說有=====伏陽市。
鄭州當地節日
月季花會 5月1日至5月20日
每年這一時間,鄭州都將舉辦月季花會。不僅有主辦單位拿出的各色月季花,而且城中百姓也可以把自己家裡培育多年的名品拿出來,屆時滿城皆花,公園、街巷處處都是美麗的鮮花,香氣馥郁。
中國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 9月1日至9月5日
河南民風尚武,少林寺的功夫更是天下揚名。本著「弘揚中華武術,擴大對外開放,促進經濟發展」和「以武會友,共同進步」的宗旨,鄭州市每年舉辦國際少林武術節,鄭州和登封是武術節的主要場所。
武術節期間,將舉辦規模宏大、隆重熱烈的迎賓儀式、大型文體表演、少林武術精英擂台賽、文藝演出、旅遊觀光等活動。這時你既能欣賞明星薈萃的文藝表演,又能看到各路高手在擂台賽上展露絕技,還能游覽鄭州、登封的各處景點。
炎黃文化旅遊節 4月20日--22日 (農歷2月29-2月3日)
在黃帝故里——新鄭市具茨山黃帝大宗桐舉行朝拜大典,然後瞻仰軒轅廟、嫘祖洞、拜華蓋童子處、風後城,觀看民間文藝表演。
鞏義雪花洞拍手定情節 農歷三月初三
登封嵩山盧崖瀑布潑水節 農歷五月初五
滎陽 河陰石榴文化節 9月份
開封當地節日
菊花花會 10月28日至11月28日
每年此時,在開封的大街小巷遍布色彩絢麗的菊花,紅的、黃的、紫的,白的,把開封裝點成一片花海。花會主要展點有龍亭、鐵塔、大相國寺、包公祠、禹王台等幾處,所展出的菊花品種多達100餘種。花會期間還將開展各種經貿活動,目的是使人們了解開封。
開封菊花早在北宋時期就已盛極一時,掛菊花燈、開菊花會、飲菊花酒等活動在開封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
元宵燈會 農歷正月十五前後
這一傳統活動從宋代至今已延續千年。燈會上的花燈種類繁多、設計新奇、璀璨奪目,為古城的上元夜色增光添彩。現在又增添了用新型材料製成的花燈,融入了許多現代科技,在色彩和造型上都有很大的突破。
此外,開封民間還流傳著斗雞比賽、放風箏、東京禹王大廟會、打盤鼓等活動。
洛陽市節日
牡丹花會 4月15日至5月8日
牡丹是洛陽的市花,洛陽歷來都有舉辦牡丹花會的習俗。花會的主要場所有市內的王城公園、西苑公園、牡丹公園等。洛陽種植牡丹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唐代,到了宋代,洛陽牡丹已經有了90多個品種。為了讓天下百姓都能一睹號稱「國色天香」的洛陽牡丹的風采,當時的洛陽太守組織了「萬花會」。花會期間,人頭攢動,滿城皆花。1982年9月,洛陽市人大常委會決定以牡丹花為市花,並確定每年牡丹盛開的4月15日至5月8日舉辦「牡丹花會」,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鮮花資源,既可以豐富群眾的業餘生活,又能加強洛陽與中外的經濟技術文化交流,可謂一舉兩得。
河洛文化節 九月月份
新鄉市
新鄉===衛輝 「太公文化節」
安陽市
安陽殷商文化旅遊節
安陽殷商文化旅遊節創辦於1999年,已成功舉辦了7屆,融文化、旅遊、商貿為一體,是安陽市重要的節慶活動。安陽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是舉世聞名的甲骨文的故鄉、《周易》的發源地,世界上最大的司母戊大方鼎也是從安陽出土。2006年,安陽殷墟成功申報了世界文化遺產。安陽殷商文化節正是在這樣厚重的殷商文化氛圍中舉行的。節會期間,各種活動豐富多樣,既可觀看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各路明星登台亮相,還可到殷墟博物館品鑒神秘的甲骨文,到司母戊鼎故里感受青銅文化;文化交流、研討會也會讓遊客更深地了解歷史、了解祖國的燦爛文化。依託殷商文化的名片,歷屆文化旅遊節都吸引著眾多中外遊客前往,影響越來越廣,安陽市的殷商文化在一步步邁向世界。
每年8月或9月底 安陽
中國•內黃紅棗文化節 9月----10月
商丘市
木蘭文化節(商丘虞城縣據考證是巾幗英雄花木蘭的出生地) 5月左右
三門峽
三門峽國際黃河旅遊節 4月20日——23日
以黃河文化為主題,集旅遊、文化、經貿為一體的大型節慶活動。主要內容包括黃河游、尋古朝敬游、黃河風情游、虢國文化游、豫西天井民居游等,同時還有三門峽出土文物精品展、名特物產展等活動。
老子文化節 農歷二月十五日——十七日
是一個集旅遊、朝拜、民間廟會為一體的節慶活動。相傳靈寶市的太初聖宮是道教始祖老子著寫《道德經》的地方,所以每年都文化節期間都有眾多的旅遊者和海內外道教團體來此考察觀光。
是一個集旅遊、朝拜、民間廟會為一體的節慶活動。相傳靈寶市的太初聖宮是道教始祖老子著寫《道德經》的地方,所以每年都文化節期間都有眾多的旅遊者和海內外道教團體來此考察觀光。
靈寶金城果會 9月10日——20日
靈寶市是全國有名的金城果鄉。每年果實成熟的季節,靈寶市人民政府都舉辦金城果會,這是一個集旅遊、洽談貿易為一體的大型交易活動。
靈寶市是全國有名的金城果鄉。每年果實成熟的季節,靈寶市人民政府都舉辦金城果會,這是一個集旅遊、洽談貿易為一體的大型交易活動。
亞武旅遊節農歷 6月1日——3日
亞武山位於三門峽西部100公里處,相傳這里是真武大帝修煉之地。旅遊節期間有文藝演出、登山比賽、民間雜耍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亞武山位於三門峽西部100公里處,相傳這里是真武大帝修煉之地。旅遊節期間有文藝演出、登山比賽、民間雜耍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平頂山
中國•寶豐 魔術文化節 10月份
許昌市
河南==禹州 鈞瓷文化節 9月份
許昌國際關公文化節
自2001年起每年10月份舉行
周口市
農歷的二月二日 中國淮陽「羲皇故都」朝祖會
中華姓氏文化節(2004年首屆)10月份 周口淮陽(陳州)
鹿邑老子文化節
駐馬店
三月初三 中國•泌陽 盤古文化節
九九重陽節 駐馬店 上蔡
信陽市
弘揚千年茶文化 中國信陽茶文化節 時間4月28日至30日
南陽市
中國?南陽 張仲景醫葯節 大約 9月15日~10月15日
中國?南陽 南陽美食文化節 舉辦時間:5月 舉辦地點:河南省南陽市
漯河
許慎文化節 漢字文化節 農歷9月20日
漯河酒文化節 為期兩天 1月1日開始
⑨ 棗的文化底蘊
棗在我國的栽培歷史十分悠久,而慶雲縣是聞名遐邇的中國金絲小棗之鄉。上世紀70年代初在慶雲縣齊周務村出土的豆(一種高底座盛食物的盤子)中發現的炭化棗核,考古認證為夏商時期,距今四千年;而在河南新鄭裴李崗文化遺址中發現的炭化棗核,距今約八千年。 棗在我國的文字記載就有三千多年。關於棗的最古老的著述大概出現於《詩經》,在《詩·豳風·七月》中有「八月剝棗,十月獲稻。」《魏風》中有「園有棘,其實之食。」《小雅》中有「營營青蠅,止於棘。」《秦風》中有「交交黃鳥,止於棘。」棘,指的就是棗樹。儒家經典對棗的記述更為詳盡,《周禮·天官·籩人》里講「饋食之籩,其實棗、鹵、桃、榛實。」《儀禮·聘禮》中說,棗、栗還是古代諸侯相互借路相互問候之際,帶給掌管朝覲官員的禮物,用兩個容量各盛一斗二升的上邊有蓋的方竹簋,一個裝滿棗,一個裝滿栗,一齊獻上。《儀禮·既夕禮》上說,在土葬前最後一次哭吊的晚上,祭品種要有棗糗、栗脯。《儀禮·特牲饋食禮》和《儀禮·有司》中講,諸侯及下邊的官吏——士,每月初一祭廟,祭品種除有規定的牲畜外,均有棗和栗,而且棗栗由誰擺放,都有講究。再以後《戰國策·燕策一》記載:蘇秦游說六國時,對燕文侯說「南有碣石、雁門之饒,北有棗栗之利,民雖不由田作,棗栗之實,足實於民,此所謂天府也。」這說明棗是當時燕國北方的經濟命脈,是帝王考慮治國安幫國策的依據之一。對於棗樹的栽植培育,《廣物博志》有記載:「周文王時,有弱枝棗甚美,禁止不令人取,置樹苑中。」《齊民要術》的記載更為詳實:「選(棗)好味者,留栽之,候棗葉始生而移之。」「棗性堅強,不以苗掠。」 《爾雅·釋木》是我國第一部記錄解釋棗品種的書,其記錄的周代棗品種已有壺棗、要棗、白棗、酸棗、齊棗、羊棗、大棗、填棗、苦棗、無實棗等十一種。到元代,《打棗譜》中記錄定型的棗品種多達七十二種。到清代乾隆時期,《植物名實圖考》所記錄棗品種達到了八十七種。 可以說,從古代採食果腹到後來種植,從古代給王進食之品到諸侯相互問候禮品,以至到儒家「三禮」(即喪禮、葬禮、祭禮)用品、明清時期皇室供品,再到後代隨著經濟發展人們有意識地大規模種植,棗作為果品在政治、經濟、生活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 在幾千年的生活生產實踐中,棗樹與棗鄉人結下了不解之緣,人們種棗、管棗、用棗、變著法兒吃棗,也寫棗、誦棗、唱棗、畫棗,棗就慢慢進入和融入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並逐步形成了棗文化。棗的思想、棗的文化與棗鄉的風物人情、民間風俗水乳交融,棗文化便在歷史長河中隨著歷代傳承越積越厚,變得豐富寬博,從不同層面、不同寓意、不同程度反映著人間萬象。 棗文化主要表現在文藝、政治、經濟、哲學以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棗樹與歷史、文化、民俗,與戰爭、政策、古今名人,與農業、工業、旅遊業,與人名、地名、日常生活等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處處都留下了棗文化的痕跡。描寫棗或者與棗有關的文學藝術作品是棗文化的靈魂,主要包括有關棗的傳說、故事、小說、詩詞、散文、戲劇、成語、謎語、歇後語、對聯、笑話、繞口令、寓言、格言、諺語、繪畫、攝影、雕塑、歌曲和器樂等。 棗被歷代詩人寫入詩辭歌賦中,詠頌棗樹的詩文比比皆是。透過這些詩文,我們就穿越了時空隧道,能夠盡情領略先前棗鄉風光、感受歷史滄桑、回味故人先賢和當代人愛棗的情懷。唐朝詩人李頎吟詠「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末落桐蔭長」,唐代另一著名詩人劉長卿詩雲「行過大山過小山,房上地下紅一片」,宋代詩人張耒寫到「棗徑瓜田經雨涼,白衫烏帽野人裝」,清代慶雲縣令桂山吟到「正是晴和好時節,棗芽初長麥初肥」,另有詩人也寫到「叢林騰赤霞,千家射雲紅」,當代詩人更是發出贊嘆「漫漫秋風夕照中,婆娑一樹萬珠紅」,悠然和諧的田園風光躍然紙上。宋代大詩人蘇軾任徐州太守時欣然作詞《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表達了他對雨後農村新景象的喜悅之情。 清代詩人崔旭寫到「河上秋林八月天,紅珠顆顆壓枝園;長腰健婦提筐去,打棗竿長二十拳」,又有詩人寫到「春風已過又秋分,打棗聲宣隔隴聞;三兩人家十萬樹,田頭屋脊曬雲紅」,金秋時節小棗豐收的景象如聞其聲,如觀其景。清代李魯「添得棗林路欲歧,行人道是舊西溪。紅綾車慢梨花水,風暖沙柔陷馬蹄」的詩句描寫出了棗園的旖旎風光。在抗日戰爭年代,肖華司令員在其創作的《魯冀邊進行曲》中慨然唱道「不怕二百個據點的敵人瘋狂掃盪,任它從橫的公路網,離敵人三五里宿營,不怕吃的是樹葉和棗糠,永遠站在我們的崗位上,環境越困難越是我們的光榮;同志們,我們要干到底,我們一定要勝利!」表達了我軍區子弟兵抗戰到底的堅強意志和無產階級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山東省發改委副主任王樹理就任慶雲縣委書記時曾欣然寫下《唐棗賦》、《詠棗詩》,發出了「嗟人生當如茲,庶自強以不息」和「我欲勸求長生者,莫辭長作慶雲人」的由衷感慨,抒發了所有棗鄉人對棗樹的無限敬仰和喜愛的情懷。 民間故事、佳話軼聞更是廣為流傳,賦予了棗鄉人民的美好願望。在慶雲鬲津河畔周尹村現存著全國樹齡最長(1300多年)的棗樹王——唐棗樹,就有隋末英雄羅成曾過境在棗樹下拴馬歇息的傳說。相傳在邊關征戰多年的大將羅成隨父回歷城老家探親,中途勞累,便在鬲津河畔南岸不遠處的大棗樹下拴馬歇息乘涼,酣睡之時,被從枝頭掉下的熟透紅棗砸醒,順手拾起充飢,滿嘴生津,甘甜透腑,倍覺精神大振。羅成日後見到秦王李世民,忙敬獻上落入馬鞍夾縫中的幾顆紅棗,李世民嘗罷稱贊不已。李世民做了唐朝皇帝後,每年秋季小棗熟紅的時候,都要差人到周尹村來摘取紅棗。所以,當地人喜歡把唐棗樹叫做「羅成拴馬樁」。還有一個傳說更為神奇,明朝燕王掃北時,當地眾多百姓躲避唐棗樹下,忽然大霧彌漫,伸手不見五指,軍兵從此路過不曾發現眾人,百姓倖免於難,所以當地群眾又稱唐棗樹為神樹。當地還流傳著一個悲壯故事,據說燕王掃北時,有一位母親為救護路人之子,舍棄親生兒子,最後也被官兵一起殺戮,葬身之地第二年長出了母子樹。故有後人為唐棗樹作詩贊之:「鬲津故川水潺緩,枝繁葉茂伴千年;滄桑閱盡見興替,貞干高潔代代傳;瓦崗英雄曾系馬,燕王掃北霧彌天;子孫繁衍遍大地,留取紅果惠人間。」 在慶雲嚴務鄉大淀村南有一株幾百年的酸棗樹,據說還有一段美麗凄婉的動人故事。明朝萬曆年間,負責到民間選妃的禮部太監官員來到時屬河間府的慶雲境內,鳴鑼開道之聲吸引的路邊村落一農家女子趴牆觀看,正巧被太監官員看見,因其國色天香而被選中,幾日後將被送到宮中。可這名王姓女子早有意中之人,便天天啼哭,進宮前幾日,自縊身亡,人們只好把王姑娘埋在村外荒地里。時隔數年,在埋王姑娘的地方長出了一棵棗樹,結出的棗兒又酸又澀,當地人稱它「酸棗樹」。 在太行山區也流傳著一個神奇的故事。傳說隋初山西有一蘇姓女子,17歲時得了一種怪病,面色蒼白、渾身潰爛、乾瘦如柴。家人多處求醫,無法治癒。姑娘淚珠成行,幾欲尋死。後來,她進入太行山中,見一株樹上掛滿了紅色的果實,又累又餓的蘇姑娘摘下食之,食後便暈死過去。三個月後,奇跡出現了,姑娘變得貌美如花,渾身散發著陣陣香氣。鄉親們見後,以為她已得道成仙,紛紛拜祭,稱這種紅色果子為「聖果」。其實,蘇姑娘吃的野果就是紅棗。所以,當地有「門前一棵棗,紅顏不顯老」、「要使皮膚好,粥里加紅棗」等鄉俗俚語。 自古以來,棗鄉的年節民俗中,到處離不開棗。人們對棗更多的是寄予一種希望,並把它和喜慶聯結在一起,比如祝福、祝壽、賀年、賀喜的食品中必有紅棗。村裡的姑娘出嫁時,娘家陪送的嫁妝和被褥、衣箱里,都要塞上一些干紅棗。洞房花燭之夜,婆家也有婆母、嬸娘往新人住的洞房裡撒上一些紅棗、花生,取其諧音意在早生貴子,反映出人們對於子孫後代傳承子嗣的期望和對甜美生活的嚮往追求。過去,女人生了孩子,有的給孩子取名,女孩就叫「棗花」、「棗香」,男孩就叫「棗柱」、「棗樁」等。孩子過滿月時,大人抱孩子出屋,抱到誰家,誰家就得贈送棗子一類禮品,空身出去帶回實物,預示著孩子長大成人後厚道實誠。孩子過生日時,父母就讓孩子在放著棗糕的案板前跳三下,預示著孩子跳得高,長得快,早成人。 棗鄉還保留著好多習俗,過春節時要蒸棗糕祭祀諸神;五月端午要包棗粽子;八月十五中秋節要以棗、蘋果、葡萄等果品來祭祀祖先;每年農歷臘月初八,家家戶戶都熬小棗粥,俗稱「臘八粥」的習俗。每逢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家家用黍面和紅棗做成年糕,又粘又甜,特別好吃。平日里,人們就做些棗食品,自吃或宴請、贈送客人。棗的傳統做法很多,主要有棗饃饃、棗米飯、棗餅子、棗切糕、棗花捲、棗茶湯、棗泥包,還能做成醉棗、醺棗、烤棗、夾心棗、棗脯等,也能釀出「棗木杠」老燒酒。現在人們藉助現代科技,制出了營養豐富、十分可口的阿膠蜜棗、脆棗、棗醋、棗粉,還有棗汁、棗啤酒等,棗產品不光走進尋常百姓家,還走出了國門,成了全世界人民的美味佳餚。 紅棗做為親朋間的饋贈禮品,也不單是一種佳餚食品,其寓意遠遠超過其本身。《國語·魯語》載:「夫婦執不過棗栗,以告虔也。」棗,取早起;栗,取禮敬。《禮儀·士婚禮》載:「質明,贊見舅姑……婦執棗栗,自門入,升自西階進拜,奠於席。」意為古代婦女清晨起身見長輩,時常獻棗栗果品,早起虔敬。《雜五行書》中有語「服棗核中人二七枚,辟疾病。能常服棗核中人及刺,百邪不復干矣。」說明棗還有驅邪祈福的寓意。在棗鄉,凡過往客人均可入棗園嘗鮮,棗農概不收錢,即使主人不在也可去摘食,「瓜、桃、李、棗,不算強盜」說的正是如此。 棗鄉人還把紅棗作為美好愛情的象徵。作家楊平在《棗鄉漫話》一書中做了詳盡的記載:「在棗鄉,青年男女表情達意的時候多是棗收季節,挑摘自家棗園樹上最大、最紅的鮮棗與自己年齡數目相等,送與對方,互表心意。他們離開後,羞赧的女子還要追上意中人,偷偷塞給對方兩個碩大難尋的大紅棗轉身離去,男人這時才明白:兩個棗兒透紅透亮,暗示讓男方『早早』提親,兩顆透亮的紅心『早早』結合在一起。」 棗文化源遠流長,一脈相承,且不斷豐富創新,賦予了鮮明的時代色彩。時至今日,棗鄉人民以棗為媒,廣泛開展經貿活動,山東樂陵已經連續舉辦了18屆金絲小棗節。在山東慶雲,當地政府在倡導群眾廣植棗樹推進大地棗園化建設的同時,打造「生態棗鄉」品牌,開發了規模較大的唐棗生態園,園內近萬株古棗樹形態各異,吸引了眾多的遊客,成為了該縣又一新的旅遊亮點。 http://hi..com/%C0%CF%D0%EC%B5%C4%CE%C4%D1%A7%C0%D6%D4%B0/blog/item/26be41c260619534e5dd3b97.html
記得採納啊
⑩ 有關旅遊文化的活動主題
漫遊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