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生態旅遊發展數據

生態旅遊發展數據

發布時間: 2021-02-15 13:38:01

⑴ 如何在生態旅遊發展中實現與資源環境容量的相宜性

生態旅遊是以生態學的觀點和理論指導廣大公眾,認識和欣賞自然遺產的旅行,在開發過程中,要保證旅遊區不受破壞和污染,使旅遊得以持續發展,這樣才符合生態旅遊的宗旨。為了在生態旅遊開發過程中貫徹保護資源和環境的宗旨,開展生態旅遊應遵守下列原則:保護優先;整體性和系統性;綜合考慮和統一規劃;保護與利用相結合。具體到開發過程中,可以採取以下措施達到保護環境與資源的目的:(1)加強旅遊區的法規和規章制度建設。國家旅遊局雖然也有相關的法規和標准,也強調了環境保護方面的工作,但一般比較簡單,很不全面,為此,必須制定專門的旅遊景區的環境保護條例和管理辦法,採取嚴厲的經濟和行政手段制止遊人亂扔垃圾、隨地吐痰、踐踏花草、亂刻亂畫等污染和破壞旅遊資源和旅遊環境的不文明行為。(2)旅遊開發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各項環境管理制度。旅遊區對環境資源必須做到科學合理的開發利用。在新建、擴建資源開發項目時,應根據國家規定執行環境影響報告制度,提交環境影響報告書。(3)旅遊經營活動中要貫徹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結合的方針。生態旅遊之所以不同於傳統旅遊,根本之處在於它不僅重視經濟效益,同時也注重社會和生態效益。(4)加強環境教育,提倡生態文明,提高人們的環境意識。提高遊人的環境意識、提倡生態文明是生態旅遊的重要內容和主要目的。通過旅遊使人們欣賞自然、享受自然、熱愛自然、保護自然。可以通過標語牌、導游、廣播和錄像等手段向人們進行自然知識的宣傳,宣傳自然資源的巨大價值。(5)注意生態旅遊景區的旅遊容量和承載能力。研究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提出合理的旅遊容量和旅遊環境的承載力都是生態旅遊管理的科學手段之一。旅遊區一定要注意旅遊容量和承載能力。

⑵ 生態旅遊資源的發展情況

生態旅遊在我國的發展仍處於理論界研究發展,我國各地實際行為較少。
關於生態旅遊的研究
早在70年代初,旅遊與環境這個與生態旅遊密切相關的問題就引起了旅遊界的注意,但是「生態旅遊」這一概念是經由國外傳入我國並逐漸被動接受的。在政策的操作面上得到了支持。
由中國旅遊協會、生態旅遊專業委員會與有關單位共同組織的,1995年在西雙版納召開了「中國首屆生態旅遊研討會」,與會專家也只是就生態旅遊的定義、內涵;生態旅遊線路的優選等問題進行了理論層面上的研討,雖然會上還發表了《發展我國生態旅遊的倡議》,並被譽為標志著我國對生態旅遊的關注和生態旅遊研究的起點。但是並沒有被專家和生態旅遊景區所接受,恰恰相反。對於中國實際的生態旅遊的開展並沒有多大的幫助。而2007中國國際生態旅遊博覽會的舉辦,正是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國內與國外相結合、景區與線路相結合、普及生態旅遊與發展會獎旅遊相結合的新型展會。她將給近期關注中國生態旅遊實踐的研究,尤其是對我國開展生態旅遊條件的判斷和注意問題的研究和針對特定區域的生態旅遊規劃案例研究提供一個良好的合作平台。
關於生態旅遊實踐
我國的生態旅遊是主要依託於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等發展起來的。1982年,我國第一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建立,將旅遊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起來。此後,森林公園建設以及森林生態旅遊突飛猛進的發展,雖然這時候開發的森林旅遊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生態旅遊,但是為生態旅遊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至1999年初全國已經建起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森林公園近900處。從1956年開始建立第一批自然保護區以來,至1997年底,共建各類自然保護區932處,其中國家級的有124處,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路的有14個。我國共有512處風景名勝區,總面積達9.6萬平方公里。
99昆明世博會和1999年國家旅遊局的「99生態環境旅遊」主題活動雖然大幅度推進了我國的生態旅遊實踐,在1999年,四川成都借世界旅遊日主會場之機推出了九寨溝、黃龍、峨眉山、樂山大佛等景點,開發生態旅遊產品。隨後,湖南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舉辦國際森林保護節,推出武陵園等生態旅遊區。以湖南和四川為起點,生態旅遊逐漸在全國范圍內發展起來。在2001年對全國100個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的調查結果顯示,已有82個保護區正式開辦旅遊,年旅遊人次在10萬元以上的保護區已達12 個。但是在具有眾多生態旅遊資源的縣級城市,生態旅遊由於受到旅遊市場的冷落、缺少推介和宣傳,並沒有提升旅遊經濟,更沒有把具體的資源展示的機會。2007中國國際生態旅遊博覽會,就提供了這樣的一個平台,用於展示國內豐富的生態旅遊資源,並把它與會獎旅遊結合起來,走一條獨特的展示之路、
在國內,開放的生態旅遊區主要有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等。生態旅遊開發較早、開發較為成熟的地區主要有香格里拉、中甸、西雙版納、長白山、瀾滄江流域、鼎湖山、廣東肇慶、新疆哈納斯等地區。按開展生態旅遊的類型劃分,我國著名的生態旅遊景區可以分為以下九大類,1)山嶽生態景區,以五嶽、佛教名山、道教名山等為代表。2)湖泊生態景區 以長白山天池、肇慶星湖、青海的青海湖等為代表。3)森林生態景區 以吉林長白山、湖北神農架、雲南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等為代表。4)草原生態景區 以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等為代表。5)海洋生態景區 以廣西北海及海南文昌的紅樹林海岸等為代表。6)觀鳥生態景區 以江西鄱陽湖越冬候鳥自然保護區、青海湖鳥島等為代表。7)冰雪生態旅遊區 以雲南麗江玉龍雪山、吉林延邊長白山等為代表。8)漂流生態景區 以湖北神農架等為代表。9)徒步探險生態景區 以西藏珠穆朗瑪峰、羅布泊沙漠、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等為代表。

⑶ 生態旅遊中外發展的差異

中國人和外國人對旅遊的理解差異非常大。
比如一個假期結束後,中國人專聊的是你去了哪?回答多是屬著名的旅遊景點,越著名感覺越有面子,別人聊到哪個景點,也是以去過為榮,玩給別人看。外國人呢?可能就是一家子開車到附近的小鎮,找塊草坪野餐、找條小河釣魚、找片樹林徒步……那個草坪、小河、樹林叫什麼名字?不知道!

⑷ 中國生態旅遊發展現狀如何

「生態旅遊」這一術語,最早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於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國際生態旅遊協會把其定義為:具有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當地人民生活雙重責任的旅遊活動。生態旅遊的內涵更強調的是對自然景觀的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旅遊。
中國的生態旅遊是主要依託於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等發展起來的。1982年,中國第一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建立,將旅遊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起來。此後,森林公園建設以及森林生態旅遊突飛猛進的發展,雖然這時候開發的森林旅遊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生態旅遊,但是為生態旅遊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至1999年初全國已經建起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森林公園近900處。從1956年開始建立第一批自然保護區以來,至1997年底,共建各類自然保護區932處,其中國家級的有124處,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路的有14個。中國共有512處風景名勝區,總面積達9.6萬平方公里。
99昆明世博會和1999年國家旅遊局的「99生態環境旅遊」主題活動雖然大幅度推進了中國的生態旅遊實踐,在1999年,四川成都借世界旅遊日主會場之機推出了九寨溝、黃龍、峨眉山、樂山大佛等景點,開發生態旅遊產品。隨後,湖南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舉辦國際森林保護節,推出武陵園等生態旅遊區。以湖南和四川為起點,生態旅遊逐漸在全國范圍內發展起來。在2001年對全國100個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的調查結果顯示,已有82個保護區正式開辦旅遊,年旅遊人次在10萬人以上的保護區已達12 個。但是在具有眾多生態旅遊資源的縣級城市,生態旅遊由於受到旅遊市場的冷落、缺少推介和宣傳,並沒有提升旅遊經濟,更沒有把具體的資源展示的機會。

目前,在國內,開放的生態旅遊區主要有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等。生態旅遊開發較早、開發較為成熟的地區主要有香格里拉、中甸、西雙版納、長白山、瀾滄江流域、鼎湖山、廣東肇慶、新疆哈納斯等地區。按開展生態旅遊的類型劃分,中國目前著名的生態旅遊景區可以分為以下九大類:
1)山嶽生態景區,以五嶽、佛教名山、道教名山等為代表。

2)湖泊生態景區 以長白山天池、肇慶星湖、青海的青海湖等為代表。

3)森林生態景區 以吉林長白山、湖北神農架、雲南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等為代表。

4)草原生態景區 以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等為代表。

5)海洋生態景區 以廣西北海及海南文昌的紅樹林海岸等為代表。

6)觀鳥生態景區 以江西鄱陽湖越冬候鳥自然保護區、青海湖鳥島等為代表。

7)冰雪生態旅遊區 以雲南麗江玉龍雪山、吉林延邊長白山等為代表。

8)漂流生態景區 以湖北神農架等為代表。

9)徒步探險生態景區 以西藏珠穆朗瑪峰、羅布泊沙漠、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等為代表 。

⑸ 世界生態旅遊發展狀況如何

世界上,生態旅遊發展較好的西方發達國家首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這些國家的生態旅遊物件從人文景觀和城市風光轉為謝貝洛斯?拉斯喀瑞所指定的「自然景物」,即保持較為原始的大自然,這些自然景物在其國內定位為自然生態系統優良的國家公園,在國外定位為以原始森林為主的優良生態系統,這就使不少發展中國家成為生態旅遊目的地,其中加勒比海地區和非洲野生動物園成為生態旅遊熱點區域。

根據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估計,1988年,發展中國家旅遊收入為5500億美元,其中生態旅遊為120億。在哥斯大黎加,每年接待的國際遊客中,幾乎半數以上是去欣賞熱帶雨林的生態旅遊者。據世界旅遊組織統計,1994年去非洲的國際旅遊者為1857.73萬人次,其中生態旅遊者占相當比例。在西方發達國家,周末和節假日到大自然去旅遊已成為一種時尚。

西方發達國家在生態旅遊活動中極為重視保護旅遊物件。在生態旅遊開發中,避免大興土木等有損自然景觀的做法,旅遊交通以步行為主,旅遊接待設施小巧,掩映在樹叢中,住宿多為帳篷露營,盡一切可能將旅遊對旅遊物件的影響降至最低。在生態旅遊管理中,提出了「留下的只有腳印,帶走的只有照片」等保護環境的響亮口號,並在生態旅遊目的地設置一些解釋大自然奧秘和保護與人類信息相關的大自然標牌體系及喜聞樂見的旅遊活動,讓遊客在愉悅中增強環保意識,使生態旅遊區成為提高人們環保意識的天然大課堂。

過去,西方旅遊者喜歡到熱帶海濱去休閑度假,熱帶海濱特有的溫暖的陽光(Sun)、碧藍的大海(Sea)和舒適的沙灘(Sand),使居住於污染嚴重、競爭激烈的西方發達國家遊客的身心得到平靜,「三S」作為最具吸引力的旅遊目的地成為西方人所嚮往的地方。隨著生態旅遊的開展,遊客環保意識的增強,西方遊客的旅遊熱點從「三S」轉向「三N」,即到「大自然(Nature)」中,去緬懷人類曾經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懷舊(Nostalgic)」情結,使自己融入自然,進入「天堂(Nirvana)」的最高境界。這種旅遊更強調的是對自然景觀的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旅遊。

⑹ 旅遊大數據如何推動全域旅遊發展

大數據在旅遊行業主要應用於旅遊市場細分、旅遊營銷診斷、景版區動態監測、旅遊輿情監測權等方面。通過旅遊大數據,對遊客畫像及旅遊輿情進行分析,可以有效提升協同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推動旅遊服務、旅遊營銷、旅遊管理、旅遊創新等變革。
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從供給角度分析來看,全域旅遊是供給側改革,大數據帶來旅遊目的地戰略定位、精準營銷與業態創新。從需求角度分析來看,供給側改革歸根到底服務於遊客,大數據要立足於建立面向價值生態系統的智慧旅遊。全域旅遊的最終目的是為遊客提供更多的服務與體驗。
從產業融合角度分析來看,在旅遊+互聯網下,利用大數據破除產業發展的藩籬。全域旅遊強調資源配置,大數據時代下的資源配置,其實就是利用數據數量、維度與廣度,綜合分析各類信息,對整個區域的經濟及產業發展、交通區位、旅遊資源、遊客市場等旅遊狀況在數據空間內對其進行時空重構,以最優的分配原則進行資源配置。
從產業監管角度分析來看,大數據有助於市場主體的服務和監管。全域旅遊要實現遊客滿意,必須盡量避免與減少遊客的「負面感受」。

⑺ 中國生態旅遊業的發展現狀

最經搞的畢業論文和這個有關,給你幾篇參考文獻吧 自己看一下,不過要上知網下載,如果要具體的話 給我你郵箱
參考文獻:1、國內生態旅遊研究現狀及趨勢
2、淺析我國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及對策
3、生態旅遊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這個貌似網路文庫裡面有)
內容要靠自己刪選和歸納

⑻ 生態旅遊業發展的現狀,趨勢,和意義是什麼

現狀:亂,爛,差
趨勢:潔,整,齊
意義:還一份自然,該熱鬧的地方就得熱鬧,該寧靜的地方就不能有幾個人。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