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金周統計數據看旅遊發展
A. 我想知道旅遊統計數據設怎樣得來的。
中國的統計數據復是不準的,制一個人可以重復統計好幾次?
例如某某市,黃金周期間接待遊客,,,,,多少,,1000萬,旅遊收入60億元,,,,,同比增長10%.....
單位填報數據--本系統匯總--上報區(市)統計局(或旅遊局)--全市統計局(或旅遊局)匯總。這項工作涉及多個行業,既要算人數,又要算收入,工作量挺大,沒個3、5天的全市的數據統計不出來,況且搞統計的人也在歡度黃金周.
B. 求論文!!題目是《我國發展黃金周旅遊的利弊》
可以圍繞以下這個提綱進行寫作:
利:1、拉動內需,促進經濟發展;
2、緩解人們緊張的工作壓力,使人們得到休息和放鬆;也可以使家庭多些在一起的時間
3、促進旅遊業、餐飲業等發展
弊:1、由於各地熱點景區遊人增多、擁擠,造成安全隱患增多,發生事故概率大於平常;
2、在「黃金周」期間,除了最上層的中樞包括國防、外交及最底層的飲食購物旅遊外,社會運作基本停頓一周時間。
3、出外旅遊食宿、服務質量都可能有所下降。
節選一些文字供你參考:
黃金周」的利與弊
自1999年國慶節以來,全國實行春節、勞動節和國慶節3個7天的長假期,出現了從未有過的假日旅遊熱,初步形成了以旅遊為主導的假日經濟,成為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的一個新現象,也使國民(主要是佔全國人口1/3以上的城鎮居民)開始了一種新穎的休閑方式。
「黃金周」長假引發了旅遊熱,其積極作用人們看得很清,談得很多:
——促進了交通、信息、景區、住宿、餐飲、購物、娛樂、安全等服務設施的配套組合,推動了旅遊產品的調整優化(如國內度假產品的啟動、環城市休憩帶的形成),加速了旅遊消費從單一觀光型向觀光度假型的轉變。
——擴大了城鎮居民的休閑消費需求,帶動了交通客運、網路電訊、餐飲零售、金融保險、文化文物、休閑娛樂、體育健身、農業林業和城建園林等相關行業/部門的建設,拉動內需、促進了國民經濟的增長。
——加快了溫、冷旅遊地的開發、建設,促進了人流、消費流、資金流、信息流從中心城市向邊遠地區的流動,帶動了城郊、農村和山區的發展。
——激醒了國民、主要是城鎮居民的旅遊意識,豐富了人們的休閑生活,提升了人們的生活品質。
——由上而下各級政府假日協調機構的建立和城市假日旅遊信息系統的啟動。促進了「大旅遊」格局的形成,提高了旅遊行業的服務、協調和管理水平。
然而,「黃金周」旅遊熱的負面作用也不可低估。旅遊產品生產與消費的同步性及由此派生的不可儲存性,決定了正確處理旅遊供給常年候的剛性與旅遊需求時段間的彈性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歷來是關系旅遊經濟能否良性增長的關鍵之一。在未實行「黃金周」制度時,這個矛盾主要表現為一些地方自然氣候造成的淡旺季問題。而近3年的情況說明,實行「黃金周」制度後,人為造成的旅遊供給設施的常年性、穩定性與「黃金周」旅遊需求的集中性、跳躍性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黃金周」期間的供不應求與「黃金周」之後的供過於求周而復始地出現,長此下去將會損傷我國旅遊可持續發展的資源、環境、經營和消費基礎。
——著名的景區景點,無論是自然的、歷史的,還是新建的,幾乎無不是「黃金周」內車水馬龍、人滿為患,節後車馬稀少、門庭冷落。特別是世界遺產、國保、國寶級景點,超負荷的接待與經營無疑會加速資源的損耗、環境的破壞,嚴重地損害了旅遊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
——在「黃金周」內出遊,景點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既導致旅遊質量下降,又增加了不安全因素,長此下去勢必挫傷國民對旅遊持續消費的積極性。
——如按照「黃金周」的需求量建設交通、住宿等旅遊供給設施,勢必造成常年性的過剩;如不能滿足「黃金周」的集中需求,則勢必形成客房爆滿、車船擁塞。前者形成企業的經營性虧損,後者引起企業的破壞性運營,兩者同樣導致經營成本提高。這種兩難境地使旅遊企業長期陷入低利甚至虧損運行窘境,損害了旅遊企業可持續的經營基礎。
——「黃金周」期間如果不採取行政限價措施,勢必消費價格上漲、甚至暴漲,導致遊客不滿;但這種行政式的限價違背供求規律,不符合市場經濟法則。「黃金周」期間的突擊性、超負荷供給,勢必加大企業的經營成本(能源、設備損耗、人力成本),如果強制限價必然影響企業群體的近期效益和長遠利益。這一矛盾在全面走向市場經濟體制的條件下,勢必越來越突出。
——「黃金周」期間旅遊、娛樂、餐飲、購物的集中花費,盡管使消費市場火爆一時,但是社會的總消費量在一定時段內基本上是一個恆數。節日期間消費的火速升溫總是伴隨著節後的急劇降溫。從全社會一個較長時段來看,幾個短時段的集中或超前消費(而且這種消費容易形成低質、高價),並不能從根本上刺激和擴大消費總量。這種突擊性的消費並不能夯實國民長期、穩定、可持續消費的基礎。
最近3年統計結果表明,「黃金周」期間的人均旅遊消費額幾乎均低於全年旅遊人均消費額。2000、2001年的國內旅遊總收入和人均花費的絕對增長值與平均年增長率都比1997、1998年低。從表1、2、3、4中可以看出,「黃金周」式的集中休假對提高城鎮居民的人均旅遊花費與民出遊率的增長確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相形之下對農村居民的出遊率影響不大),但對全國旅遊經濟整體增長的促進作用並不明顯。
——「黃金周」為我國公民提供了出境旅遊的條件,但集中在3個時段中的閘涌式出遊,在目前主要集中在港澳地區和東南亞幾國的情況下,同樣給出境旅遊的經營者和接待地帶來巨大壓力,供求規律的結果必然使旅遊價格上揚、服務質量下降,勢必影響出境旅遊者的利益,不利於正在興起的出境旅遊的健康發展。
——3個「黃金周」前後,全國旅遊及相關的行政管理部門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全力投入協調、管理、監督、檢查。由於是帶有濃厚的「政治性」、「運動式」色彩,習慣上主要用行政手段,而且一時頗能奏效。這種行業管理模式與加入WTO、培育市場經濟的要求大相徑庭,從長遠看不利於政府職能的轉變與管理方式的轉型,也不利於市場的發育與企業的成長。
——全國劃一實行3個「黃金周」,一年之中大致近一個月時間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中止工作。這種狀態不利於政府機構正常、高效、穩定的運行,不適應現代經濟、金融、信息系統快捷、連續運作的要求,尤其給外企和涉外活動帶來諸多不便。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中外經貿、文化交流日趨頻繁,一年3次的全國性長假對政務、商務、生產、文教活動的負面影響將會日益凸顯出來。
今後5~10年及20年內,隨著全國進入全面小康、基本實現現代化,國民的國內旅遊和出境旅遊將出現全面、持續、快速發展之勢。據中國旅遊業「十五」計劃和2015、2020年發展目標預測,到2009、2010、2015、2020年,國內旅遊將分別達到11億~11.5億、15億~17億、21億~25億、29億~36億人次,出境旅遊將達1600萬、2000萬、2500萬、3700萬人次(事實上遠不止這些人數)。對一人近13億人口的大國來說,如果1/5左右的國內遊客每年都集中在3周內蜂擁而出,決不是一種正常、健康、可持續的現象,也不是中國旅遊業應走的高效益、低耗損、可持續發展之路
C. 我要以《從黃金周看中國旅遊新特點》為題寫一篇3000字的論文怎麼寫啊!!
我想幫你啊,呵呵。。。具體要求發信吧[email protected] 希望能為提供些幫助
D. 大數據:國慶黃金周旅遊產生了哪些新數據
市場保持繁抄榮活躍
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2000億元
商務部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十一」黃金周,全國消費市場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服裝、家電、汽車等商品銷售亮點突出,大眾餐飲、旅遊休閑、文體娛樂等服務消費備受青睞,綠色、共享、簡約的消費理念深入人心,線上線下加快融合創新,個性化、多樣化、定製化消費漸成趨勢。據商務部監測,10月1日至7日,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200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0.7%。
交通保障平穩有序
民航運送旅客996萬人,比去年同期增長11.6%
記者7日從中國民航局獲悉:據初步統計,2016年國慶假期(10月1日—10月7日)民航共運輸旅客996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11.6%,平均客座率超過80%。保障飛行班次82865班,比去年同期增長18.6%。
全國治安秩序良好
交通事故、火災起數同比下降32.6%、9.8%
記者從公安部獲悉:國慶期間,全國道路交通事故、火災起數和刑事類警情同比明顯下降,大型節慶活動安全有序,各重點旅遊景區秩序良好。
ITjob--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不用謝
E. 從旅遊經濟學角度看十一黃金周
經濟學角度考慮黃黃金周就是把老百姓的閑錢掏干凈,促進消費。
F. 2008年十一黃金周中國旅遊市場調查
《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頒布實施之後的首個「五一」小長假,全區旅遊戰線廣大幹部員工按照省市假日辦、旅遊部門和區委區政府的工作要求,在各鄉鎮、各相關部門的密切配合下,以全區旅遊發展大會精神為指導,認真落實全區迎接國際徽商大會及「五一」假日准備工作會議的具體工作部署,結合「五一」小長假工作實際,精心組織,周密安排,狠抓安全,豐富活動,熱忱服務,誠信至上,加上持續晴好、適宜出遊的氣候條件,各項旅遊經濟指標高位運行,旅遊接待服務井然有序,較好實現了假日旅遊「安全、秩序、質量、效益」四統一目標。
一、基本情況
5個小長假2個長假以及帶薪休假制度的實施使得國人有了更多的選擇餘地,「五一」期間的明媚陽光、蔥蘢景色,更具吸引力,促使瘦身之後的首個「五一」假期旅遊接待保持增長態勢。據統計:「五一」3天我區完成遊客接待9.135萬人次,日均遊客接待量同比去年五一黃金周增長9.35%,其中:過夜遊客 3.31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4498.3萬元,單日同比去年五一下降5%。與清明節小長假相比,接待總量增長11%,旅遊收入增長5%。單日最高峰出現在5月2日,該日接待遊客3.51萬人次(不含鄉村旅遊接待),同口徑與去年接待最高峰5月3日的3.39萬人次相比略有增長。三大4A景區接待情況,太平湖接待遊客14960人次,日均接待量同比增長4.7%;翡翠谷接待遊客12372人次,日均接待量同比下降19%;九龍瀑接待遊客6681人次,日均接待量同比下降11%。
接待准備工作較為充分,假日旅遊市場平穩有序。節前加強了旅遊數據統計分析,密切關注小長假假日旅遊市場動態。從3月底起,部署實行遊客接待情況每周統計匯總及監測分析工作,及時報送區委區政府和相關單位。同時,徽商大會在即,區委區政府專門召開會議,就做好五一接待准備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比照五一黃金周工作模式,啟動了假日旅遊協調機制。各鄉鎮各部門加強了節前市場監督檢查和節日值班工作,為五一小長假平穩有序提供了有力地保障。3天當中區假日辦共收到遊客各類咨詢、求助、投訴事件9起,其中有效投訴1起,同比下降,無重大惡性事件發生,相關事件及時得到了妥善處理。
二、主要特點:
1、中短程遊客快速增長。突出表現為一日游遊客大幅上升,日均接待的一日遊客人比去年同期增長42%,以致在日均接待量增長的情況下,出現日均旅遊接待收入同比下降5%的現象。另一方面,我區景區點融入全市及大皖南精品旅遊線路的程度提高,主要是由於交通條件改善及景區宣傳促銷力度的加大。同時,也是造成遊客平均逗留時間不長的原因之一。
2、文化內涵豐富的特色線路產品更為搶手。茶鄉風情游、知青文化游、原始部落野趣游等主題鮮明的特色旅遊線路受到普遍歡迎。東黃山度假區戶外拓展運動、網球訓練活動深受歡迎,客房全部滿員。合肥電視台欄目組專門前來拍制知青文化游節目。茶鄉風情游推動太平湖周邊鄉村旅遊蓬勃發展,五一期間,風凰山莊等農家樂住宿基本客滿。原始部落野趣游使得芙蓉谷景區3天遊客接待量超過去年「五一」7天的遊客接待總量。
3、境外遊客增長較快。「五一」3天共接待境外遊客4100人次,同比去年五一黃金周入境遊客2500人次,增長六成多。主要原因:第四屆國際徽商大會在即,前來考察踩線的參會企業人員絡繹不絕,促使境外遊客增長明顯。另一方面,五一是國際性的節日,入境遊客未受五一假期縮短影響。近年來,市、區兩級境外市場營銷拓展力度不斷加大,吸引更多的境外遊客慕名而來。
4、「一圈一帶一線」鄉村旅遊齊頭並進。從今年五一各地鄉村旅遊接待情況看,繞黃山鄉村旅遊圈上農家樂點接待情況穩中有升,環太平湖鄉村旅遊帶上農家樂點快速增長,城郊、公路沿線的農家樂點勢頭不減。
5、假日旅遊活動成為亮點。「五一」期間北京燕寶2008中國(太平湖)BMW騎士大會暨首屆華東地區邊車文化交流會我區舉行。活動吸引了來自中國大陸以及港、台、奧地利、德國、美國BMW摩托車主以及華東地區的邊車車主。活動期間的摩托車駕駛趣味挑戰賽、摩托車特技表演、車隊盛大巡遊等節目豐富了節日旅遊內容。也在五一這個旅遊敏感時刻吸引了眾多媒體的關注,獲得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G. 2006年十一黃金周中國旅遊城市排名及分析報告
2005年中國十大旅遊城市排名及分析報告報告結果顯示:2005年中國十大旅遊目的地城市排名與2004年相比,逐漸趨於穩定,2005年前10名城市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廣州、成都、武漢、南京、青島以及天津與2004年10強名單完全一致,僅僅是座次略有變化。10強中,大致可以分為四檔來看,具體來說:前兩名北京與上海的超群地位仍然沒有城市可以撼動,屬於當之無愧的第一檔;3-5名中,廣州逐漸下滑,跌出三甲位列第五,杭州、深圳穩中有升,各自前進一位;6-8名排位非常有意思,2004年的南京、武漢、成都變成了2005年的成都、武漢、南京;更有巧合意味的是,9-10名的青島、天津也來湊趣,2004年這一排名剛好是天津、青島。 此次排名主要根據200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e 龍酒店預訂產生的各個城市的訂房間夜總量統計,並參考2005年e 龍度假產品的預訂數據。
作為我國最大的旅遊產品分銷商之一,e龍可以提供國內280個城市的近3100多家星級酒店2-7折的預訂服務,及全球720個目的地的全套度假產品服務等,並擁有強大的資料庫管理支持系統。為了能為我國各地區及城市發展的研究提供有價值的參考,e龍已連續五年發布年度十大旅遊目的地城市排名及分析報告,並於每年五一、十一黃金周期間定時發布「中國熱點旅遊目的地調查報告」。
看點一:若即若離的杭州
杭州:每次看到杭州殺入三甲,都令人不禁想問:什麼時候,杭州才能真正坐穩探花的位置,而不是如定期訪問一般的來了又去,去了又來。近幾年,隨著杭州自身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杭州正逐漸由一個單純的旅遊城市向商務、旅遊齊頭並進的城市轉變。除去「人間天堂」、「文化之邦」、「絲綢之府」、「茶葉之都」、「魚米之鄉」等一堆名頭再來看杭州,很多「硬指標」的良好表現為我們呈現的是一個飛速發展中的杭州:經濟總量連續多年居全國省會城市第二位,副省級城市第三位,城市競爭力僅次於上海、深圳、廣州、北京,居全國城市第五位。吸引了眾多500強企業落戶的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對杭州產生的影響正越來越強的顯現,通訊、軟體、集成電路、數字電視、動漫、網路游戲6條「產業鏈」初具規模的杭州正憧憬著一個「天堂矽谷」的誕生。而杭州賴以成名的旅遊產業,也在經濟發展的帶動下,駕輕就熟的發揮著系統開發、整體規劃的作用,無論是名景點的修葺、維護,還是新景點的引入、開發,都顯得自然、順暢且成效卓著。但始終未能穩固停留在探花位置的事實,似乎總在提醒杭州,一個城市的綜合實力與深刻底蘊,不但需要提升,還需要沉澱。
北京、上海:永遠把持第一、第二的北京、上海永遠沒有驚喜留給看榜人,如果真的有一天,榜單最靠前的位置中少了一個北京,或是少了一個上海,不知道我們是應感到遺憾,還是應為之慶幸。
看點二:迂迴前進的成都
成都:作為旅遊城市的成都向來不缺旅遊資源,歷代的名勝古跡,周邊醉人的自然風光,乃至名揚天下的成都美食,均讓人神往。但近年來,令成都聲譽不墜且穩中有升的,似乎是「休閑之都」的雅號。眾多城市白領與小資們總是把成都人的那一份悠閑奉為誓死追隨的無上境界,似乎只要一到了成都,空氣與時光瞬間即可變得柔軟。同時,更具說服力、更直接的一個數據是:2005年,成都接待入境過夜遊客突破50萬人次,同比增長22.36%,旅遊外匯收入1.76億美元,同比增長25.65%;接待國內旅遊者3619.63萬人次,同比增長12.57%;旅遊總收入286.7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53%。如此寵愛一方面得益於「天府之國」的正宗傳承,也得益於成都悄然邁進的綜合實力。不聲不響中,落戶成都的500強企業已經達到100家,「2005年是落戶500強最多的一年,而500強企業達到100,這是一個重要的門檻,這標志著成都市在跨國企業的戰略中擁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成都市外經局有關負責人這樣形容了「滿百」的重要意義。可以預見,在未來的幾年裡,成都仍有望繼續以西部城市代表乃至第四城的身份再領風騷。而「前進,並穩固自己的位置」也仍然將作為未來幾年中的重要課題繼續考驗成都的耐心。
深圳、廣州:排名在成都之前的深圳、廣州,不乏雄厚的實力,但作為老牌南部城市代表的他們總讓人感覺有點風光不復往日之盛的「低調」,很難說這是被動的無奈還是主觀動力的缺失。無論是廣州還是深圳,似乎總可以輕而易舉的在10強中占據一席之地,但又似乎總沒有搶眼的表現成為備受矚目的明星城市。配合南部城市的務實,保持關注,也許是對廣州與深圳最恰當的態度。
武漢、南京:排名緊隨成都的武漢與南京,實力同樣不容小覷,以南京為例,無論是十運會的成功召開還是新南京火車站的落成,都為南京的城市魅力加分不少。
看點三:底氣十足的青島
青島:人們傳統印象中的青島可以用「美麗」二字來形容,青天、碧海的純美畫面完全符合人們對一個海濱城市的想像。這里有最好的海濱浴場,有中國最早的海洋館,更有著名的「海上名山——嶗山」。同樣,與青島的海之魅力同樣著名的是紮根於此的中國名牌企業們,在2005中國自主創新·品牌高層論壇暨中國品牌經濟城市峰會上,青島被授予「中國品牌之都」稱號。擁有中國馳名商標11件、中國名牌產品44種(數量僅次於上海,居全國第二)個、2個中國世界名牌產品的青島,無論是在商務方面,還是在旅遊方面,都顯得底氣十足。青島以第29屆「相約奧運,揚帆青島」奧帆賽為契機,從城市形象、招商引資和旅遊推介等層面展開城市品牌環球推介所取得的成功,極具代表性的彰顯了青島商務、旅遊和諧互動的整合能力。
天津:不缺乏歷史的積淀,也不缺乏旺盛的經濟活力,天津需要為自己打造的,是一張個性與特點更為鮮明的城市名片。
十強之外:西安、重慶以及廈門等城市,正逐步向10強接近,大連、蘇州的排名則出現了小幅度的下滑,10強之外,沒有成色十足令人耳目全新的黑馬,但絕對不乏有足夠能力殺入前十名的實力派。相對於10強中的城市,10強外城市相互間的爭奪似乎更為激烈。
統觀2005年度中國十大旅行目的地城市排名,穩定的格局壓倒了一切,但杭州、成都、青島等城市的表現仍不失亮色。經濟活力與旅遊產業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一個城市的魅力或者說綜合實力往往是多方元素的集合,穩中微調的2005細看來頗耐人回味。
附:最近兩年中國各城市訂房間夜量排名比較(TOP10)
2004年 2005年
1 北京 北京
2 上海 上海
3 廣州 杭州
4 杭州 深圳
5 深圳 廣州
6 南京 成都
7 武漢 武漢
8 成都 南京
9 天津 青島
10 青島 天津
下面的旅遊網站是標准啊!有學習的價值哦!
中國旅遊網
http://www.cnta.com/
http://www.ctrip.com/html/PackageHome/Main/index.asp?b
旅遊網 e龍旅行網
http://elong.com/?Rdrectreferer=yes
世博國旅 旅遊網
http://www.xyly0055.com/
H. 從經濟的角度分析國慶黃金周的利與弊
自1999年國慶節以來,全國實行春節、勞動節和國慶節3個7天的長假期,出現了從未有過的假日旅遊熱,初步形成了以旅遊為主導的假日經濟,成為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的一個新現象,也使國民(主要是佔全國人口1/3以上的城鎮居民)開始了一種新穎的休閑方式。 「黃金周」長假引發了旅遊熱,其積極作用人們看得很清,談得很多: ——促進了交通、信息、景區、住宿、餐飲、購物、娛樂、安全等服務設施的配套組合,推動了旅遊產品的調整優化(如國內度假產品的啟動、環城市休憩帶的形成),加速了旅遊消費從單一觀光型向觀光度假型的轉變。 ——擴大了城鎮居民的休閑消費需求,帶動了交通客運、網路電訊、餐飲零售、金融保險、文化文物、休閑娛樂、體育健身、農業林業和城建園林等相關行業/部門的建設,拉動內需、促進了國民經濟的增長。 ——加快了溫、冷旅遊地的開發、建設,促進了人流、消費流、資金流、信息流從中心城市向邊遠地區的流動,帶動了城郊、農村和山區的發展。 ——激醒了國民、主要是城鎮居民的旅遊意識,豐富了人們的休閑生活,提升了人們的生活品質。 ——由上而下各級政府假日協調機構的建立和城市假日旅遊信息系統的啟動。促進了「大旅遊」格局的形成,提高了旅遊行業的服務、協調和管理水平。 然而,「黃金周」旅遊熱的負面作用也不可低估。旅遊產品生產與消費的同步性及由此派生的不可儲存性,決定了正確處理旅遊供給常年候的剛性與旅遊需求時段間的彈性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歷來是關系旅遊經濟能否良性增長的關鍵之一。在未實行「黃金周」制度時,這個矛盾主要表現為一些地方自然氣候造成的淡旺季問題。而近3年的情況說明,實行「黃金周」制度後,人為造成的旅遊供給設施的常年性、穩定性與「黃金周」旅遊需求的集中性、跳躍性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黃金周」期間的供不應求與「黃金周」之後的供過於求周而復始地出現,長此下去將會損傷我國旅遊可持續發展的資源、環境、經營和消費基礎。 ——著名的景區景點,無論是自然的、歷史的,還是新建的,幾乎無不是「黃金周」內車水馬龍、人滿為患,節後車馬稀少、門庭冷落。特別是世界遺產、國保、國寶級景點,超負荷的接待與經營無疑會加速資源的損耗、環境的破壞,嚴重地損害了旅遊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 ——在「黃金周」內出遊,景點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既導致旅遊質量下降,又增加了不安全因素,長此下去勢必挫傷國民對旅遊持續消費的積極性。 ——如按照「黃金周」的需求量建設交通、住宿等旅遊供給設施,勢必造成常年性的過剩;如不能滿足「黃金周」的集中需求,則勢必形成客房爆滿、車船擁塞。前者形成企業的經營性虧損,後者引起企業的破壞性運營,兩者同樣導致經營成本提高。這種兩難境地使旅遊企業長期陷入低利甚至虧損運行窘境,損害了旅遊企業可持續的經營基礎。 ——「黃金周」期間如果不採取行政限價措施,勢必消費價格上漲、甚至暴漲,導致遊客不滿;但這種行政式的限價違背供求規律,不符合市場經濟法則。「黃金周」期間的突擊性、超負荷供給,勢必加大企業的經營成本(能源、設備損耗、人力成本),如果強制限價必然影響企業群體的近期效益和長遠利益。這一矛盾在全面走向市場經濟體制的條件下,勢必越來越突出。 ——「黃金周」期間旅遊、娛樂、餐飲、購物的集中花費,盡管使消費市場火爆一時,但是社會的總消費量在一定時段內基本上是一個恆數。節日期間消費的火速升溫總是伴隨著節後的急劇降溫。從全社會一個較長時段來看,幾個短時段的集中或超前消費(而且這種消費容易形成低質、高價),並不能從根本上刺激和擴大消費總量。這種突擊性的消費並不能夯實國民長期、穩定、可持續消費的基礎。 最近3年統計結果表明,「黃金周」期間的人均旅遊消費額幾乎均低於全年旅遊人均消費額。2000、2001年的國內旅遊總收入和人均花費的絕對增長值與平均年增長率都比1997、1998年低。從表1、2、3、4中可以看出,「黃金周」式的集中休假對提高城鎮居民的人均旅遊花費與民出遊率的增長確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相形之下對農村居民的出遊率影響不大),但對全國旅遊經濟整體增長的促進作用並不明顯。 ——「黃金周」為我國公民提供了出境旅遊的條件,但集中在3個時段中的閘涌式出遊,在目前主要集中在港澳地區和東南亞幾國的情況下,同樣給出境旅遊的經營者和接待地帶來巨大壓力,供求規律的結果必然使旅遊價格上揚、服務質量下降,勢必影響出境旅遊者的利益,不利於正在興起的出境旅遊的健康發展。 ——3個「黃金周」前後,全國旅遊及相關的行政管理部門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全力投入協調、管理、監督、檢查。由於是帶有濃厚的「政治性」、「運動式」色彩,習慣上主要用行政手段,而且一時頗能奏效。這種行業管理模式與加入WTO、培育市場經濟的要求大相徑庭,從長遠看不利於政府職能的轉變與管理方式的轉型,也不利於市場的發育與企業的成長。 ——全國劃一實行3個「黃金周」,一年之中大致近一個月時間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中止工作。這種狀態不利於政府機構正常、高效、穩定的運行,不適應現代經濟、金融、信息系統快捷、連續運作的要求,尤其給外企和涉外活動帶來諸多不便。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中外經貿、文化交流日趨頻繁,一年3次的全國性長假對政務、商務、生產、文教活動的負面影響將會日益凸顯出來。 今後5~10年及20年內,隨著全國進入全面小康、基本實現現代化,國民的國內旅遊和出境旅遊將出現全面、持續、快速發展之勢。據中國旅遊業「十五」計劃和2015、2020年發展目標預測,到2009、2010、2015、2020年,國內旅遊將分別達到11億~11.5億、15億~17億、21億~25億、29億~36億人次,出境旅遊將達1600萬、2000萬、2500萬、3700萬人次(事實上遠不止這些人數)。對一人近13億人口的大國來說,如果1/5左右的國內遊客每年都集中在3周內蜂擁而出,決不是一種正常、健康、可持續的現象,也不是中國旅遊業應走的高效益、低耗損、可持續發展之路
I. 從旅遊業的發展歷史看影響旅遊業發展的因素
2008上半年旅遊產業發展評析
作者:秦川 孫瑞娟
來源:2008年09月22日 中國旅遊報
時間:2008-9-22 16:42:01
----------------------------------------------------------------------
為了更好地把握2008年旅遊產業的發展與市場趨勢,《旅遊運營·投融資》專版組織了北京綠維創景規劃設計院的專業研究人員,對上半年的產業發展狀況進行了總結分析。《旅遊上市公司2008上半年業績評析》(9月12日在本版發表)是旅遊產業總結的第一部分,今天見報的是第二部分。
一、上半年中國旅遊發展總體情況
2008年對中國來說是個喜慶的年份,但同時也伴隨著不利的因素,這些都影響著中國旅遊業的發展。北京奧運會的舉辦,中國將向全球傳遞「安全的中國」、「友好的中國」、「文明的中國」等有利於旅遊產業發展的訊息,將極大地傳播中國國家的文化與品牌,從而拉動旅遊產業的發展。但是,春節前後的雪災、「5·12」汶川大地震等災害,對中國旅遊影響巨大。同時,《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的執行,取消了五一黃金周,導致旅遊市場格局重組。這些重大事件的發生,對旅遊業發展趨勢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總體上,我國旅遊業發展在曲折中不斷前進。
1、入境旅遊
今年上半年,我國入境旅遊人數為6491.37萬人次,同比增長2.44%。其中,入境旅遊的外國人達1264.0527萬人次,同比增長4.34%。全國共實現旅遊外匯收入202.32億美元,同比增長2.12%。
總體來說,我國入境旅遊受影響較小,諸多負面影響難掩快速增長的良好勢頭,但增速較去年有較大減緩。
2、國內旅遊
受災害事件影響,我國國內旅遊業快速增長的勢頭受到不小打擊。從一季度部分省的統計數字來看,南方受雪災影響嚴重的省市國內游同比增速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沒有受影響的北方省市則保持高速增長;拉薩「3·14」事件使得西藏旅遊業受到嚴重影響,5月份西藏自治區接待旅遊人數為11.3萬人次,同比下降76%。「5·12汶川」大地震對四川旅遊業造成沉重打擊,按5月底四川省旅遊局公布的最新數字來看,此次災害導致四川省旅遊行業直接損失合計625億元,佔四川省旅遊收入的一半。陝西、甘肅、西藏、重慶、雲南的旅遊,也受到地震的一定影響。
3、出境旅遊
入境旅遊和國內旅遊的情況,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出境旅遊的發展。2008年1至4月,除2月受到惡劣的天氣因素影響導致內地到港人數同比有所下降外,其餘月份仍然保持了快速增長趨勢。大陸公民赴台旅遊成行,而我國公民赴美旅遊首發團也於6月17日順利從北京、上海、廣東三地啟程。總體來說,出境旅遊的市場格局保持穩定。小黃金周的調整刺激港澳等短途出境旅遊市場繼續升溫。
二、我國經濟發展形勢對旅遊的影響
旅遊業的關聯性非常強,因此影響旅遊發展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旅遊又是高消費行業,國內經濟發展狀況,對旅遊的影響非常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物價上漲
去年以來,我國價格總水平出現較大幅度上漲,甚至同比漲幅連續5個月超過6%。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而產生的社會需求拉動;城鄉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長,提高產品成本和消費能力,從兩方面促進物價上漲;食品價格上漲迅猛;國際市場價格影響(原材料、糧食、原油等);企業成本推動以及資源價格和服務價格改革推動(稅制改革鼓勵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價格上漲傳導至服務價格)等。
物價上漲對旅遊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在景區門票上漲;交通支出普遍增加;購物消費提高以及其他旅遊要素如餐飲住宿等的上漲,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旅遊業的發展。
2、人民幣升值對旅遊的影響
人民幣升值對旅遊影響主要表現在出境游和入境游上,對國內游影響不大。
一方面,人民幣升值能夠讓日趨紅火的出境游更添一把火,既能增加無計劃出境游的旅遊者,又能轉移一部分原國內旅遊的客群。出境旅遊者增多,直接導致旅遊消費增多,使得國內大量閑散資金輸出,加劇旅遊國際收支不平衡現象。同時,出境旅遊者增多,會對國內旅遊產業有一定影響。
另一方面,對入境游來說,人民幣升值是起到了抑製作用,主要表現在抑制入境客流增速、降低旅行社經營利潤和減少景區(旅遊)外匯收入上。但由於中國旅遊產品和服務價格在全球范圍內都是非常便宜的,即使人民幣升值,對本來就很便宜的中國旅遊而言,入境旅遊者數量不會因價格效應而明顯減少。同時奧運會的舉辦,將極大地提升中國的國際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外國出境旅遊者,因此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入境旅遊長遠影響不大。
3、其他
包括房地產市場低迷、股市低迷等,這對我國旅遊發展也有著一定程度的消極作用———資產減值,導致消費意願降低。房地產市場與股票市場投資的熱度下降,不少閑置資金瞄準中長線且現金流穩定的旅遊行業,這對旅遊投資來說,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三、上半年重大事件對旅遊的影響
1、奧運:入境游趨緩,奧運城市游升溫
2008年上半年屬於前奧運階段,對我國旅遊業影響並不是特別突出。2008年1至3月,我國入境游接待總人數達3260.15萬人次,同比增長7.04%;其中接待外國遊客625.28萬人,同比增長14.59%,增速均低於2007年同期水平。
以北京為例,1至3月,北京接待入境遊客84.6萬,同比增長6.6%,其中港澳台遊客10.7萬,同比下降10.1%;4月接待入境遊客38.6萬,同比下降5.3%,其中港澳台遊客3.8萬,同比下降30%。據悉,5月份的下滑更為明顯。究其原因,可能受奧運期間舉辦城市酒店價格大幅增長、人民幣升值的影響,增加了入境游的成本;與此同時,對中國感興趣的遊客也更願意在奧運後選擇到北京,而不是選擇去「擠車」。
對主辦和協辦城市來說,奧運帶來了一些新的旅遊契機,如北京一改5月的下滑,6月前後就掀起了為錯開高峰而提前赴京感受奧運氣氛的旅遊小高潮,鳥巢、水立方等也進入旅行社的觀賞線路之中;天津也積極利用奧運商機,主動進行旅遊推介,並拿出10多億元提升城市環境。今年前5個月,天津接待遊客近5000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約四成;青島作為奧帆賽舉辦城市,在春節長假中大有斬獲,僅2月5日、6日奧帆基地免費對外開放的兩天里,慕名前往參觀的遊客日均超過2萬人;香港作為奧運會賽馬比賽的舉辦地和奧運火炬國內傳遞的第一站,旅遊發展局不惜斥資4000餘萬港幣大力進行奧運推廣活動,而與五一小長假同期的火炬傳遞也達到8.4萬和7.8萬人(1、2日),均比2007年同期增長2萬多人。
2、雪災:對全年影響有限
今年春節前後,我國南方發生了大范圍雪災,截至2月9日,全國旅遊業因雪災導致直接經濟損失約69.7億元。初步統計,全國旅行社退團1.58萬個,約30萬人,其中入境旅遊者約6萬、國內旅遊者約24萬;全國19個受災省份中,有824處景觀遭受嚴重破壞,5231間建築、1.5萬處旅遊公共服務設施、2542公里旅遊道路不同程度損壞,1662家景區被迫停業關閉,雪災對旅遊行業造成巨大損失。《2008年春節黃金周旅遊統計報告》顯示,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春節黃金周共接待遊客8737萬人次,同比下降5.2%;實現旅遊收入393億元,同比下降6.2%。這是我國2000年實施第一個春節黃金周以來,客流量和旅遊收入首次出現減速現象,但部分沒有受雪災影響的傳統旅遊熱點城市,遊客仍呈增長勢頭。
具體到旅遊相關的方方面面,雪災對餐飲酒店行業影響不大,一方面由於家中電、氣緊張甚至短缺,使得市民傾向於外出就餐住宿,同時,交通癱瘓極大地限制了旅遊區的旅遊就餐人員;對景區景點來說,雪災既損壞了一些基礎設施以及古樹名木,同時也因交通原因導致遊客銳減,個別景區形成的特色雪景也很難表達;對旅行社行業來說,則由於酒店等的預訂和退團,損失巨大;對旅遊交通來說,則是最直接的負面影響;對其他相關的方面,如旅遊購物、娛樂等,雪災也有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
就全年旅遊而言,雪災的影響則較為有限,甚至不足1%,因為雪災的影響時間較短而且集中在春節前後,此時是全國旅遊的淡季,春節黃金周在旅遊中的貢獻也有限(2008年全國同比減少6.2%),僅佔全國的4%左右。從以往災後旅遊的發展情況來看,由於推動我國旅遊業長期快速發展的核心推動力沒有變化、帶薪休假制度的試行和法定節假日的改變、奧運會的舉辦,災後中國旅遊業本來應迎來迅速回升期,但雪災後我國又發生了汶川地震等災害性事件,這進一步延緩旅遊高增長期的到來。
3、汶川地震:重創四川旅遊
「5·12」汶川大地震的發生使我國許多產業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損失,旅遊業作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屬於可選擇性消費范疇,地震之後的消費收縮對旅遊業的負面影響將超過大部分行業。
據初步估計,地震災害給四川旅遊帶來的直接損失由三部分組成:第一個是有形資產的損失,數額達到400多億;第二是產能損失,也就是生產能力遭到了破壞,到6月15號開放以前,達到92個億;第三是抗震救災的支出,約2000萬。因此,總的來說,地震給四川旅遊帶來500多億的經濟損失。因為地震,四川全省384家旅遊景區、524家星級飯店、684家旅行社、58家旅遊汽車公司停業或基本停業,全省超過30萬旅遊從業人員面臨沒有工作、減少或沒有收入的困境。
四川世界遺產地九寨溝、黃龍、峨眉山、樂山大佛在這次地震中基本未受損害,通過震後恢復工作正式解禁後,遊客也以散客為主,遊客量較小,災後九寨溝僅門票一項就損失上億。今年1月到7月,四川旅遊總收入下降了19%,入境遊客量不到震前的20%。
除了對本省的影響之外,地震對周邊市場也產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按照國家旅遊局的緊急通知,各地旅行社5月12日起即被要求停止組織赴災區或途經災區的旅遊業務,由於周邊重慶、西藏、雲南等地區的很多旅遊線路與川西受災景區聯系在一起,因此,在川西受災導致旅行社大面積退團後,周邊地區的旅遊業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汶川大地震發生後,重慶旅行社業已經取消團隊7540個,共計19.85萬人次,收入損失6.79億元,各景區境外、國內取消團隊人數10萬人次。重慶旅遊業內人士預計後半年到明年初將減少70萬人次,近20000個團隊被取消,預計損失20億元左右,地震對重慶旅遊業的負面影響已經超過了非典。
4、黃金周:調整迎接新發展
黃金周長假曾經給全國百姓提供了良好的旅遊機會,2001年至2006年,每年三個黃金周旅遊接待人數從1.83億人次增加到3.57億人次。在19個黃金周中,共計接待遊客16.3億人次,總計實現旅遊收入6704億元,黃金周旅遊在拉動內需,擴大消費方面正發揮著積極的作用。2008年,維持8年的五一黃金周改為五一、清明、端午、中秋四個3天的小長假,黃金周旅遊格局也隨之發生改變。下表為只用5月1至3日這3天時間進行五一黃金周與小長假的比較。
根據119個直報景區公布的數據顯示,2008年小長假日均接待同比只下降6.5%,在今年這個多事之秋,是可以接受的。雲南、海南等外省旅遊大省受影響較大,略有下降,而其他省份則呈上升區勢,可見人們旅遊的熱情並沒有因為假期的縮短而降低。若將2008年上半年已經經歷的3個小長假的旅遊人數相加,則基本能和2007年五一黃金周在人數上基本持平。就總體出遊情況而言,五一在三個小長假中出遊人數最多,端午和清明的總體出遊情況相近,為五一出遊人數的70%多。攜程的統計數據表明:短途方面,清明期間的出遊人次比平時周末多出3倍,五一期間比平時周末多出5倍,端午比平時周末多了4倍。
隨著小長假的來臨,旅遊市場呈現出新的特點,一是短線游備受青睞,而歷年火暴的長線游呈明顯下降趨勢。今年五一統計的遊客中,有80%都是省內游,且出遊天數也是1至2日居多,比如銀川市的過夜遊客比去年下降了20%,一日游遊客增長了9.7%。二是休閑游和鄉村旅遊成為人們旅遊的主要選擇,比如長沙周邊「農家樂」這類農業休閑旅遊企業,5月1日至3日床位出租率高達94%,遠高於同期全市住宿設施77%的平均出租率。三是自由行,自助游,自駕車旅遊成為旅遊的主要方式,根據部分景區反映,每日遊客之中80%屬於此類,而以往承擔人們旅遊載體的傳統旅行社業,在改革假期制度後面臨了嚴峻的挑戰。招商國旅稱,今年五一很多長線旅遊路線的人都沒有招滿,整體出遊人數只有去年的一半左右。中旅稱,五一出遊路線中,只有自駕游路線最好,其餘的都很一般。
總體來說,2008年上半年3個小長假雖然沒有帶來像往年黃金周那樣的旅遊明顯增長,但是卻使人們進行旅遊的時間安排得更合理化,改變了以前三個黃金周佔到全年旅遊六七成的不合理規律。雖然短期內若黃金周取消,對於旅遊行業特別是景點行業的影響較大,但從長遠考慮,休閑時間的增多將是未來發展的方向,旅遊行業必將因此而受益,而且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消費升級等都將有利於中國旅遊行業健康快速發展。
5、其他
其他主要事件包括拉薩「3·14」事件等,2008年5月以來,西藏接待遊客11.3萬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6%,而拉薩「3·14」事件以前的1、2月,西藏接待遊客11萬人次,創造了西藏旅遊淡季的新高峰。統計結果顯示,今年上半年,西藏接待遊客總數為34.2萬人次,同比下降69%;上半年旅遊總收入2.9億元,同比下降71.2%。隨著北京奧運聖火5月8日在珠穆朗瑪峰成功登頂,6月21日又在拉薩順利傳遞,顯示了西藏穩定的局勢,西藏旅遊正在全面恢復中,長期發展依然看好。
四、未來旅遊總體發展趨好
縱觀我國上半年發生的旅遊大事及旅遊業的影響分析,我們不難發現,由於雪災、地震等自然災害的影響,我國旅遊人次和旅遊收入總體上呈明顯下降趨勢,對旅遊業將產生較大負面影響。而從長期發展趨勢來看,受旅遊市場需求旺盛和旅遊消費升級兩輪驅動的影響,我國旅遊業將會進入景氣回升周期。因此在我國經濟持續增長、人均收入不斷提高的大背景下,旅遊行業長期向好趨勢不會因災害事件而改變。
1、災害性事件影響是短暫性的
對以往對於中國經濟帶來巨大沖擊的大事件進行分析發現,這些事件對我國實體經濟的影響都是暫時性的,1998年洪災、2003年SARS都未能阻止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的步伐。因此我們可以肯定的是:雪災、地震等災害性事件對我國經濟的影響也將是短暫的。經過對雪災、地震等事件對旅遊的影響分析得出,這些事件對我國旅遊市場的影響也將是短暫的、區域性的,隨著國內旅遊環境的不斷完善和事件影響的衰退,我國旅遊市場將會穩步駛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2、奧運將對我國旅遊產生長遠影響
奧運會的舉辦提升了我國的國際知名度,並使得北京、青島等舉辦城市的經濟規模和基礎軟、硬體設施躍上了新的台階,為我國奧運後續旅遊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為了舉辦奧運會,國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完善各種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同時對部分著名景點進行修葺,美化了城市環境,提高了城市吸引力。如申辦奧運會時,北京向奧委會承諾:到2008年將建有星級飯店800家,其中五星級飯店40家,四星級飯店70家。這些承諾的實現將大大提升了北京服務業的質量。類似這種基礎設施建設的影響是長遠的,有助於各城市旅遊業的長期發展。
3、經濟持續增長將繼續推動旅遊發展
我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將繼續推動旅遊業的快速發展。2007年我國GDP增長11.4%中的消費拉動4.4個百分點,高於投資0.1個百分點,總體消費的增長帶動對GDP的貢獻七年來首次超過投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要正確處理好投資和消費、內需和外需的關系,最根本的是擴大國內消費需求。以文化和休閑為特徵的旅遊消費將是中國人消費升級的重要內容。根據國際經驗,當一國的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時,旅遊消費就將啟動,當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時將普遍產生跨境游。我國在2003年人均GDP就超過了1000美元,到2010年人均GDP將超過3000美元,因此,可以說我國的國內旅遊消費才剛剛啟動,而出國旅遊消費將進入啟動階段,今後幾年我國旅遊業進入又一個快速發展階段。據國家統計局分析,我國人均消費從2003年到2020年將以每年10.8%的速度遞增,在這種大好形勢下,隨著整個消費升級概念的不斷深入人心及政府關於職工帶薪休假政策的出台,人們將會不斷地向更高生活水平看齊,旅遊市場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4、假期政策的調整助推旅遊業發展
帶薪假期的實行,為人們走出去提供了時間保證,旅遊成為大多數人的選擇。隨著黃金周假期的調整和小長假政策的實施,居民有了更多的閑暇時間。帶薪假期使得長距離旅遊成為可能;由於小長假時間較短,因此對短途旅遊市場影響較大。總的來說,我國假期政策的調整,成為旅遊發展的助推器,不斷地推動著我國旅遊市場向好發展。
因此,盡管我國上半年發生了眾多不利於旅遊發展的災害性事件,但在中國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奧運熱潮的推動下,我國未來旅遊業發展將繼續呈現出良好態勢
J. 2007年春節,五一和十一黃金周旅遊人次和收入數據
2008年1月18日,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在此間召開的2008年全國旅遊工作會議上披露,2007年中國旅遊業總收入達1.09萬億元,首次突破1萬億元。2007年國內旅遊人數達16.1億人次,增長15.5%;國內旅遊收入達7771億元,增長24.7%。
(1)五一黃金周情況
據國家統計局、國家旅遊局的統計,「五一」黃金周全國出遊達1.79億人次,旅遊收入736億元人民幣,同比均增長20%以上。20個黃金周累計接待國內旅遊18.1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7,440億元人民幣。黃金周出行人數從1999年「十一」的4000萬人次,發展到2007年「五一」的1.79億人次,繼去年「五一」出遊達1.46億人次後,今年「五一」出遊人數再創紀錄,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旅遊市場規模創歷史最高。
(2)十一黃金周情況
今年「十一」黃金周,中國共接待旅遊者1.46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96%;實現旅遊收入642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4.8%;旅遊者人均花費支出為441元。據全國假日旅遊部際協調會議辦公室今日發布的統計數字顯示:此次黃金周所實現的642億元旅遊收入中,民航客運收入為29.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9.9%;鐵路客運收入達14.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5%;39個重點旅遊城市實現旅遊收入288億元;其他旅遊城市和景區實現旅遊收入309億。
(3)黃金周旅遊市場呈現以下特點:
①今年「十一」黃金周在出遊人數基本持平的情況下,旅遊收入實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
②出遊方式更趨多樣:
散客出遊規模較大;
自駕車旅遊成倍增加;
中短線旅遊進一步升溫;
鄉村旅遊持續火爆:在國家旅遊局近兩年推出「鄉村游」及「和諧城鄉游」主題宣傳年活動的引導下,鄉村旅遊已逐漸成為城鎮居民出遊的主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