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發展理念旅遊
『壹』 結合五大發展理念,對你的家鄉寫一篇論文
騰 飛 的 太 原太原市是一座歷史名城,古稱晉陽,大約創建於公元前497年,為早期的趙國都城。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分天下為36郡,初置太原郡,從此始有太原之稱。之後,北朝、隋、唐時期,太原一直為歷代重鎮。到了五代,晉陽曾先後為後晉、後漢、北漢之都城。公元960年,趙匡胤推翻後周,建立北宋後,派其弟趙光義於公元979年攻克晉陽,火燒全城,一代名城化為灰燼。公元982年,趙光義又委派部將潘美重建太原城。這樣一直到民國初期的軍閥閻錫山統治山西,以太原為首府,上下兩千多年,古城太原,歷經戰亂,迭遭更替。1949年4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攻克太原,才最終使這座古城回到人民手中,從此獲得了新生。在悠悠的歷史長河中,太原曾以其發達的手工業和商業聞名遐邇。早在唐、宋時期,太原就已成為一個手工業比較發達的城市。宋代太原陶瓷中的「木理紋瓷」在全國獨樹一幟。元代以後,太原是全國武器製造中心。唐、宋以來,太原的商業發展迅速。特別是到了明代,當時的太原大南關作坊、商店星羅棋布,盛況空前,古人曾有「蔽天光、發地脈」之贊。作為山西省的省會,太原市的城市建設更是突飛猛進、日新月異。昔日的低矮房屋被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所代替,寬闊整潔的街道四通八達,一座座花園式住宅小區恰似顆顆明珠。各種商業、文化設施星羅棋布,使人目不暇接。今日的太原,城市道路長達553公里,其中高級道路453公里,公路橋梁80座。公共汽車、無軌電車、出租汽車達數千輛,穿梭於大街小巷,迎接著南來北往的旅客。城市煤氣生產能力達63.5萬立方米/日,用戶達30.66萬戶,用氣人口達121.4萬人,普及率達74%。市民住宅情況日益改善,目前,全市每人平均居住面積已達7.97平方米,水、暖、電、氣、衛設備齊全,隨著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太原市的商品房和安居工程都有了較快的發展,較好地滿足了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要。特別是安居工程,目前已有25萬平方米的住宅竣工,並投入使用,深受廣大工薪階層的稱贊和好評。太原市是華北地區的重要城市,為了使太原市早日躋身於國際大都市的行列,改革開放以來,歷屆市委、市政府都十分重視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經過重新擴建的太原火車站,氣勢宏偉,設施先進,客容量成倍擴大,成為華北地區名副其實的第二大客運站。太原車站是山西最大的貨物集散站。境內有石太線、南北同蒲線、太焦線、京原線、太古崗線等鐵路干線縱橫交錯。有通往北京、上海、天津、成都、青島、武漢、濟南、西安、石家莊、包頭等城市的直達列車,太原已成為華北重要的鐵路樞紐。公路交通運輸客貨兼營,以太原為中心,呈輻射狀,連接省內外城市、鄉村、名勝古跡。特別是太原至舊關高速公路的建設和部分通車,為太原經濟的騰飛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條件。充分利用現代高科技、重新擴建改造的太原飛機場,使太原民航的發展跨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從此,大型客機可以在太原機場直接起落,通航能力大大提高,太原同全國各大城市乃至世界各地的交往將變得更加快捷便利。通訊郵政業務迅速發展。目前,太原市的市話交換機總容量已達30.4萬門,自動長途交換機達3.8萬路,市話戶數達12萬戶,已與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日本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島嶼)開辦了國際雙邊郵政業務。據1994年統計,太原地區的鐵路、公路、航空旅客運輸量已達1620.6萬人次,貨場運輸量達9804.1萬噸,郵電業務總量(計費)達3.06億元。交通郵電事業的發展,大大改善了太原的投資環境。走出山西,走向世界,把太原建設成現代化的國際大城市,這是300萬太原人民的共同心願。自1991年以來,太原市先後被國務院批准為內陸省會開放城市、環渤海地區開放城市。同時,太原又是歐亞大陸橋沿線城市,對外開放條件相對優越。在黨的改革開放政策指引下,太原市努力改善自身的投資環境,積極引資招商,參與國際協商合作,對外開放取得了顯著成績。截至1994年,共有三資企業415個,當年出口商品供貨總值50.7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7998萬美元。當年成立三資企業100家,總投資1.7億美元,合同引進外資7019萬美元。當年來太原旅遊的國際人士、華僑、港澳同胞1.88萬人。太原市還同一百餘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友好貿易關系,同英國紐卡斯爾市、日本琦玉縣等結成了友好城市。 改革開放使古城太原煥發出勃勃生機,21世紀的曙光正在向我們招手。在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引下,太原市委、市政府決心帶領300萬太原人民,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基本路線,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加快開放步伐,緊緊抓住機遇,充分利用太原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盡快把太原市建設成為社會現代化大都市。
『貳』 如何構建全域旅遊保障體系
據報道,5月份文化和旅遊部未來將持續開展旅遊市場秩序整治行動,繼續鎖定市場內頑疾,針容對「不合理低價游」、強迫或者變相強迫購物消費、「一日游」亂象等突出問題,加大整治力度,不斷凈化旅遊消費環境。
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相關負責人尚生龍表示,大眾旅遊時代,全域旅遊成為國家戰略,旅遊業從單一景點景區模式向綜合目的地統籌發展模式縱深轉變。在這個背景下,就更需要建立適應全域旅遊時代的假日管理保障體系。
業內人士表示,不光是假日旅遊,全域旅遊也有「全時旅遊」的概念,真正做到全方位的立體化保障未來還需要立法層面的跟進。
文章來源:央廣網
『叄』 什麼是全域旅遊三步走戰略三步走戰略上那三步
2015年,我們提出「開辟新常態下中國旅遊業發展的新天地」,實施「515旅遊戰略」版;2016年,我們提出「從景點旅遊走向權全域旅遊,努力開創我國「十三五」旅遊發展新局面」;2017年,我們提出「積極實施『三步走』戰略,奮力邁向我國旅遊發展新目標」,分三步推進我國到2040年建成高度集約型世界旅遊強國。。「新天地」「新局面」「新目標」稱為中國旅遊「三步曲」。三步走」戰略本身就是發展理念的創新,也是發展模式的創新,是旅遊轉型升級的新方向。共享發展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集中體現,「三步走」戰略是釋放旅遊業綜合功能、共享旅遊發展紅利的有效方式、路徑。北京方圓水木對全域旅遊有過深入分析研究。
要點可概括為四點:
一、實施「三步走」戰略,是對五大發展理念的深入貫徹落實
二、實施「三步走」戰略,是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要求
三、全域旅遊是實施「三步走」戰略的有效途徑
四、「三步走」不是「齊步走」
「十三五」期間,我們的目標與任務是扎扎實實地走好第一步,由粗放型旅遊大國發展成為比較集約型旅遊大國。
『肆』 如何圍繞五大發展理念做強做大旅遊產業
一是旅遊業有著較強的特殊性、廣泛的關聯性、宏大的系統性,需要通過跨界思維來進行創新。旅遊業的發展能夠帶動很多相關產業的發展,同樣,旅遊業的創新也能夠帶動很多相關產業的創新。要通過產品創新、品牌創新、技術創新,引領全域旅遊發展。
產品是消費者是否認可企業的關鍵所在,宣傳推廣再好,沒有產品支撐,也都是空談。旅遊產品是一個多環節形成的鏈條,從遊客產生需求到進行尋找、預訂、到達、遊玩、住宿、購物等一系列過程,處處體現著旅遊產品與消費者的關系。旅遊產品創新必須擺脫單點突破的思維,單點的成功只能是示範引領作用,但難以形成綜合效應,要最終形成整體效益的提升,就必須在整體上進行創新。
旅遊品牌創新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以山東旅遊品牌來說,未來可以圍繞著「好客山東」再進行品牌內涵的延伸,不斷豐富和強化「好客山東」的內涵。比如,從「好客山東」到「客好山東」和「山東好客」,這個過程中,意味著要主動出擊,不能再把「好客山東」當作旅遊部門的事情,而應該調動全社會的資源來維護。
隨著旅遊行業與互聯網的融合越來越深入,這個過程中有很多技術創新的契機。以智慧營銷為例,通過對大數據的採集、整理、預處理、可視化等技術手段,能夠精準發現消費者的新需求,能夠找到市場窪地和新業態契機。
二是用協調理念引領全域旅遊發展。一是協調經濟不平衡。我國地域廣闊,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發展稟賦和發展階段,其旅遊資源開發力度和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都各不相同。發展全域旅遊能夠有效緩解投資不平衡,讓旅遊投資和區域經濟充分聯動起來,形成較為系統的旅遊投融資體系,讓旅遊充分利用區域經濟發展的外溢效應來實現飛躍發展。同時,國家層面也需要在規劃、政策、人才、金融等方面對欠發達地區的全域旅遊發展給予支持。二是協調權力不平衡。旅遊業的發展涉及多部門協作,但是旅遊部門往往是各個部門中最弱勢的,雖然有最強烈的發展願望,可是卻沒有必要的話語權。發展全域旅遊有利於促進部門協調,有利於通過「旅遊+」對行政組織進行完善,從而提升旅遊部門的話語權和統籌權。三是協調文化不平衡。旅遊的靈魂是文化,任何旅遊形式背後都有著文化內涵,旅遊的過程正是對異質文化的認識和體驗過程。發展全域旅遊,可以將遊客從景區引流到全域,讓遊客與居民有更多互動的機會,讓遊客與當地風土人情有更多感應的機會。
三是用綠色理念引領全域旅遊發展。全域旅遊強調全產業,綠色理念在全域旅遊發展中的貫徹不僅僅體現在旅遊業本身的綠色發展,也體現在與旅遊業相關的一二三產業的全產業綠色發展。要強調保護與開發的和諧,只談保護的綠色發展不可持續,只談開發的綠色發展也不真誠。目前來看,很多人傾向於開發優先,雖然口頭上說保護與開發要兼顧,但在行動上難以抵擋利益的誘惑。旅遊產業的鏈條很長,全域旅遊的綠色發展不能僅僅是旅遊業的綠色發展,那樣也無法實現綠色的良性循環。要可持續,就需要在全產業鏈條上貫徹綠色發展的理念。
四是用開放理念引領全域旅遊發展。「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為「一帶一路」沿線地區提供了全域旅遊發展的機遇,這些地區可以借著「一帶一路」對資本的吸附力,藉助「一帶一路」對區域行政壁壘的突破,藉助「一帶一路」對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成功實現旅遊業的全域化發展。
五是用共享理念引領全域旅遊發展。首先是旅遊發展權利共享。我國很多地區有著較好的旅遊資源,但是由於缺乏旅遊投資,缺乏旅遊人才,無法在旅遊業發展的大好形勢中趁勢而上。如何保障這些地區的旅遊發展權利?如何保障這些地區居民的旅遊發展權利?全域旅遊是一條重要途徑。其次是旅遊發展成果共享。探索發展社會福利旅遊,關注老年、青少年、殘疾人等特殊人群旅遊福利,做好針對性的旅遊產品開發、旅遊無障礙設施建設,給予價格優惠。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發放旅遊消費券或給予各種形式的旅遊補貼。再次是促進社區旅遊參與和當地居民就業。推進產權制度改革,通過多種方式解決旅遊用地及資源流轉問題,提高當地居民從旅遊發展中的受益程度。
『伍』 全域旅遊發展理念的理解
?我的名字叫伊蓮花山岩畫風景圖標啊啊啊啊!我的名字叫伊蓮
『陸』 如何找到旅遊業與五大發展理念的最佳結合點
「出去旅行,不是去看風景,而是去尋回最本真的自己」一句話道出了旅遊的真諦!在人們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旅遊成為不少人休閑娛樂的最佳選擇,人們期望在旅遊中尋找被快節奏的生活沖淡的生活的美好和愜意。然而縱觀我國旅遊業的發展,能夠做到獨樹一幟的景點少之又少,「乘興而往,敗興而歸」是很多景點留給遊客的印象,景點不能滿足遊客的期望和需求。
旅遊業是最能完整體現五大發展理念的產業之一。在大眾旅遊日益成為人們的一種基本生活方式的今天,如何把五大發展理念貫穿體現到旅遊產業發展的各個環節,的確是一個值得認真思考和行動的問題。找准五大發展理念與旅遊的最佳結合點,對旅遊業發展的脫胎換骨至為關鍵,是增加旅遊業有效供給,把旅遊推向新境界的根本路徑。
創新決定著旅遊發展的高度與內涵
旅遊本身就包含著豐富的創意,旅遊業的核心競爭力更是取決於創新。旅遊創新的外延非常廣泛,包含了旅遊產品、旅遊科技、商業模式、營銷方式以及服務提供方式等多種創新。隨著人們文化素養、生活方式、消費習慣的變化,傳統旅遊「吃住行游購娛」正悄然變化,人們對旅遊產品供給和服務提供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適應這種變化和要求,就必須不斷地進行創新。可以說,創新成效決定了旅遊發展的高度與內涵。否則,就很難實現有效的供需對接,也很難收到引人入勝的市場效果。
撇開旅遊業界內部的各類創新,從政府的角度思考,促進旅遊業的科學發展,應該著力推進旅遊公共政策、促進機制和公共服務的創新。以促進機制為例,旅遊是一個前期投入大、收益見效慢、回報周期長的產業。在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情況下,追求短平快效益的社會資本投資旅遊的意願不強。因而,過去不少地方,由政府直接出手,包辦項目策劃、景區投入、營運管理等本應由市場來推動的事項,滋生了盲目投資、債務沉重、灰色交易等不少問題。
創新旅遊促進機制的核心,就是要堅持問題導向,通過改革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把該由市場來做的事交給市場,同時發揮政府應該發揮的作用。改革旅遊投融資機制,就是有效發揮市場和政府兩個作用的連接點。我們改變過去財政直接投入的方式,以一部分資金撬動,發起設立旅遊發展引導基金,廣泛吸納社會資本參與,就可以聚沙成塔,形成一股強大的推進力量。引導基金由專業化的GP團隊採取完全市場化的方式運作。這樣一則促進了政府職能轉變,避免了越位式的大包大攬和政府過度負債;二則撬動了社會和民間投資參與旅遊發展;三則鏟除了權錢交易的制度性土壤;四則大大提高了投資決策的科學性,可謂一舉多得。
『柒』 如何推進全域旅遊發展
主要從以下6個方面來推進:
(一)創新發展戰略,改革管理體制
發展全域旅遊,是一項改革創新工程,重在圍繞適應旅遊發展兩個綜合需求(綜合產業發展和綜合執法需求),改革創新旅遊體制,從旅遊市場監管、旅遊公共服務、旅遊產業促進、擴大旅遊開放、旅遊管理體制和基礎制度等推進綜合改革。
一是要改革創新全域綜合統籌發展的領導體制,構建從全局謀劃和推進、有效整合區域資源、統籌推進全域旅遊的體制和工作格局,形成各部門聯動的發展機制。進一步完善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充分考慮旅遊配套設施及其公共服務的需求,促進城市公共服務設施與旅遊公共服務設施的融合、銜接。
二是改革創新旅遊管理的綜合協調機制,推進旅遊管理體制的綜合改革,適應旅遊業從單一業態向綜合產業、從行業監管向綜合服務升級的客觀需求,這也是地方政府對旅遊發展認識升級的最典型和最生動表現。
三是改革創新旅遊綜合執法機制,鼓勵推進旅遊綜合執法隊伍等改革創新,為全域旅遊發展提供綜合執法保障。要把旅遊市場環境治理,納入到城市綜合治理的范疇內,加大治理力度,形成管理聯動。建立健全「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企業主體負責」的旅遊安全責任體系與工作機制。設立旅遊警察和旅遊巡迴法庭,是許多國家通行的做法。許多國家早已設立旅遊警察,包括西班牙、德國、俄羅斯、希臘、韓國、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埃及、阿根廷、孟加拉等等。這些旅遊警察大多會外語、著裝醒目、在酒店和旅遊景區隨處可見,小到問路、物品遺失,大到被敲詐勒索,他們都會馬上介入解決。旅遊警察提升了國內外遊客的安全感,這是最重要的旅遊環境。旅遊警察還是當地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有力增強旅遊吸引力和保障力。
(二)創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旅遊規劃
發展全域旅遊,不能因循傳統規劃思路,必須改革創新規劃。
一是創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理念,將旅遊規劃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將旅遊資源與其他資源合理配置。
二是改革規劃體制,推進多規合一。
三是創新旅遊規劃。全域旅遊模式的規劃與景點旅遊模式的規劃不同,不再只是規劃景點景區、賓館飯店,需要系統全面規劃景點景區內外協調發展各、整合各類資源要素。
(三)改革評價體系
發展全域旅遊,必須樹立科學的旅遊觀念,按照五大發展理念創新相關的統計監測和評價體系。
一是將發展旅遊作為區域內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重要發展目標和重要考核內容,形成明確的任務分工要求,形成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的合力。
二是創新旅遊數據徵集、分析體系。按照旅遊發展的新業態、新特點、新趨勢設置評價指標。探索建立適應全域旅遊特點的旅遊服務質量評價體系。充分利用大數據,與旅遊電商企業合作,建立現代旅遊的科學評價機制。
三是加強綜合效益評估,擺脫門票經濟「依賴症」。我國大多數景區仍然處於門票經濟。2014年,除黃山門票占總收入的17.5%外,其餘景區門票佔比均超過40%,有的景區門票佔比更是超過80%。從門票經濟向全域旅遊經濟轉變,首先就要建立全域旅遊的綜合效益評價體系,逐步擺脫對門票收入的嚴重依賴。
(四)創新投融資體制機制
推進全域旅遊,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和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支撐。這需要巨大的投資,迫切需要抓住供給側改革的機遇,改革創新投融資模式。推進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PPP等投融資模式改革創新,促進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旅遊企業和旅遊項目融資支持,鼓勵私營企業、民間資本與政府進行合作,吸引國際資本參與重大旅遊項目開發,參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五)創新旅遊業態
創新旅遊產品,積極培育旅遊新業態,構建新的發展載體。推進旅遊小鎮、旅遊風景道、旅遊綠道、旅遊度假區、旅遊產業集聚區、特色旅遊基地、研學旅遊基地、養老旅遊基地等新興旅遊業態和產品建設。大力培育和扶持以休閑農業、鄉村度假、古鎮村落、特色民宿為代表的鄉村旅遊新業態,推進特色旅遊目的地、國家休閑區、休閑旅遊示範城市等目的地建設。推進旅遊+新的生活方式,包括旅遊+研學(教育)、旅遊+交通、旅遊+休閑度假、旅遊+新型養老、旅遊+健康養生、旅遊+購物等,大力培育全域旅遊的新產品新業態。要加快特色提煉,在創建精品旅遊品牌上下功夫。充分發揮區域自然人文資源優勢,創建區域品牌。
(六)試點先行、示範引領
各地情況千差萬別,不可強求一律。作為推進全域旅遊主體的地方黨委政府,有必要積極務實探索符合本地實際、突出本地特色的全域旅遊的好經驗、好做法。國家每年遴選一批市縣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分步實施,滾動發展,上不封頂,下不設限,試點先行,示範引領。要採取系列措施支持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
了解更多全域旅遊內容,可以關注下雲途智旅。
『捌』 靈城鎮怎樣宣傳闡釋五大發展理念
一是創新投融資機制,強化財力支撐。開發旅遊投資大、周期長,見效慢,黃龍微不足道的財政根本無法支撐。因此,我們創新思維,走好「三步棋」破解資金問題。第一步是整合國有資產打造融資平台。組建城投、旅投、林投、水投等國有獨資公司,評估劃撥國有資產,申報農發行貸款和金融債券支持黃龍建設。第二步是創新投資模式。選擇3P、BOT、BT等投資模式,吸引民營資本和社會資本投入黃龍建設。比如民俗文化村項目,政府做規劃和基礎、城投公司做設計和包裝、招商引資企業BOT建設。第三步是做好「土地」文章招商引資。政府整合邊角閑置空地做旅遊設施配套,儲備優質土地資源,打造投資窪地,吸引商家開發。比如龍湖項目,按政策將凱迪生物質發電項目閑置2年以上的建設用地收回,交由城投公司開發龍湖項目,盤活閑置資源,放大周邊土地經濟效益,例如延旅集團征遷了龍湖東側300多畝土地開發「錦綉黃龍」項目,在龍湖西側,招商引資開發漂流和蹦極項目,目前正在抓緊建設,預計今年5月底建成投用。在龍湖項目帶動下,周邊農家院落地產價值直線攀升,激活了旅遊市場和群眾增收。例如,其中一家農戶的院子市場價格從建設龍湖前的20萬元飆升到90萬元。用足用活占補平衡和增減掛鉤政策,使土地指標在省市域流轉,彌補建設資金短板,2013年至今,累計流轉土地指標6103畝,收入1.95億元。
二是創新建設理念,確保有效投資。按照 「黃土高原上的香格里拉」和「生態旅遊的田園縣城、適宜人居的美麗鄉村」建設思路,優先打造重點景區和縣城生態旅遊服務區、功能區,逐步向鄉鎮、農村覆蓋。堅決杜絕無序開發、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比如水磨坊小區,整合保障房和移民搬遷政策,統一按照仿唐風格修建,並配套仿古商鋪,將小區建成景區,提升城市品位,以商業支撐保障房,以閑置商鋪免租盤活存量,拉動農民進城創業的同時,提高保障房入住率、彌補配套建設資金缺口、激活服務市場、促進大眾創業、助推生態旅遊。
三是創新突破、捆綁政策、整合資源。將水利、交通、土地、市政、文化等各類資源與旅遊項目相整合。比如將中小流域治理與城區水景整合實施;將景區道路與通村道路項目整合;將市政道路改造與橋梁景觀提升整合;文物、旅遊和市政結合實施規劃館和博物館項目等。尤其是「家庭公寓」項目,將群眾認購的閑置保障房和商品房通過企業回租和群眾自主裝修、企業統一經營管理的形式改造成家庭公寓,提高保障房入住率、去商品房庫存的同時,實現增加貧困戶就業機會、群眾分成增收、破解旅遊市場「一房難求」問題多方共贏。比如將收儲閑置土地改造成為生態停車場,一方面整治和美化城市環境,為群眾創造休閑活動場所,更為將來的發展填好「土地銀行」存單。另一方面將停車場就業崗位精準投向貧困戶,更是一舉解決了城區「停車難」、「亂停亂放」等問題,實現了旅遊設施、市政設施、精準扶貧、環境整治共建共贏。比如通過國有資產集中管理,將閑置辦公場所改造成「黃龍山旅行社之家」,吸引各大旅行社分支機構入駐黃龍,極大地活躍了旅遊市場。通過改造老幹部活動中心,將其打造成為集老幹部活動、攝影家協會、書法家協會、作家協會等社會文藝組織創作基地為一體綜合活動場所,多元、多樣地宣傳黃龍生態旅遊。
『玖』 如何運用五大發展理念使大數據在政府決策中的作用更顯著
對各個國家地區大數據實踐的研究表明,大數據的應用可以從五個方面提
高公共管理水平:
一
是實現信息透明和共享,使外部利益相關者(比如公民和企業)和內部
利益相關者(比如政府雇員和政府機構)都能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產生積極
的經濟社會綜合
效益。在上海,自
2006
年起,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公開金融信
息後,催生了一批金融信息咨詢服務企業,其中有上海聯和金融信息服務有限
公司等
5
家上市企業,
拉動了十幾萬人的就業。在北京,交通管理部門公開提
供違章信息,也催生了一批提供專業交通信息服務的互聯網企業,他們向用戶
提供免費服務,並獲得了可觀的
廣告收入。
二是通過評估公共部門的績效,增強內部競爭,激勵工作表現,提高公共
建設效率,提升行政服務質量,降低政府的管理成本。例如,荷
蘭政府推出了
一項名為數字三角洲的工程,通過協調環境部、稅務部門和國家研究所三方的
財力、人力和物力,研究如何利用大數據預測,改變防洪策略以及整個荷
蘭水
資源系統的管理工作。對比傳統的水資源建設項目,這種合作組合預計可以節
省高達
15%
的荷蘭年度水資源管理預算。
三是通過人口細分和定
制政策,增強公共服務的針對性,提高工作效率和
公眾滿意度,減少開支。在傳統公共管理中,公共部門傾向於為所有公民提供
相同的服務。但其實,公眾往往具有
非常多元化的個性化需求。德國聯邦勞工
局對大量的失業人員的失業情況、干預手段和重新就業等歷史數據進行分析,
使得其能夠區別不同類別的失業人群採取有針
對性的手段來進行失業干預,大
大提高了公共服務提供的效率。該做法使得該局能夠在每年減少
100
億歐元相
關支出的情況下,減少失業人員平均再就業所需時
間,大大改善了失業人群的
求職體驗。
四是用政務智能替代或輔助人工決策,在紛繁復雜的數據中自動識別出不
一致、錯誤和虛假的信息,減少出錯
成本和福利管理中的詐騙,縮小稅收缺口。
美國郵政(
USPS
)的計算機系統能夠自動掃描郵件的相關數據(存放位置、派
送路線、重量、體積等信息),通過與
資料庫中近
4
千億條數據的比較,甄別
出「用郵欺詐」的郵件。掃描一封郵件只需要
50
—
100
毫秒。一旦檢測出了
「異常」——比如包裹郵資不足或者郵票重復
使用等情況,系統就會對信件實
施實時攔截,再由分揀人員對其進行特殊處理。有趣的是,該項目竟然由此形
成了「威懾效應」。自從
2006
年開始實施此計劃
起,「用郵欺詐」行為減少
了很多。
五是引導公共部門內部和外部的創新,例如,商業、非營利性機構、第三
方通過開發出大數據工具和分析,對公
共服務進行反饋,為改善現有的方案提
出建議,從而為公共部門創造新的價值。作為「大數據」惠民的一項重要探索,
北京市於
2012
年
10
月推出政府數據資源
網測試版,並面向企業及個人徵集應
用程序(
APP
)。由社會力量開發的「游北京」和「愛健康」兩個程序目前已經
可以下載試用。前者可以查閱北京旅遊景點、
餐飲、促銷信息、洗手間信息等,
後者是北京市所有衛生保健設施的指南應用,包括診所、醫院、養老院等信息,
用戶可以利用這款軟體定位附近的醫療設施,查看
現場網路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