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旅遊業2018發展報告
㈠ 廣東的旅遊業水平怎麼樣
廣東省經濟發達,人口眾多,城鄉居民比較富裕,出遊能力很強。毗鄰港澳的地理優勢,使其成為我國入境、出境旅遊的門戶,以致廣東在全國旅遊業中具有特殊地位,旅遊業發展水平較高,旅遊人數、旅遊收入和星級酒店數等統計指標均居全國首位,多項指標佔全國總量的20%以上,是我國名副其實的旅遊大省(詳見表8-1)。
表8-1廣東省旅遊業發展概況一覽表
廣東旅遊配套條件好,已基本形成了食、住、行、游、購、娛配套服務。以生猛海鮮、原汁原味為特色的粵菜,獲得「食在廣州」的美譽。廣州花園酒店等一大批高檔酒店為旅遊者提供了舒適的住宿環境;新白雲機場、京廣鐵路、京九鐵路、武廣高鐵及蛛網式的高速公路為旅遊業提供了便利的交通;以人造景觀、溫泉度假為突出特色的A級景區讓遊客流連忘返;北京路步行街、天河城廣場等商場內琳琅滿目的商品令各方旅遊者競相選購;豪華影劇院、夜總會內的粵劇、粵曲等娛樂節目更為旅遊業增添了色彩
到2020年,廣東將建設成為輻射華南、服務全國、影響亞太、面向世界的具有較高國際水準的旅遊目的地,將把珠三角、粵北、粵東和粵西,培育成各具特色、互相呼應的四大旅遊區。其中,珠三角將被打造成亞太旅遊勝地,與國際旅遊業全面接軌,強化粵港澳旅遊協作,重點發展商務游、會展游、美食游、高爾夫游、主題公園游、古城新韻游等六大旅遊精品;粵北將建成廣東山水大觀園,以韶關、清遠為中心,以「青山、溫泉、風情、佛韻」為主題,重點發展以丹霞山、民族風情、溫泉為代表的生態旅遊、「民風游」及民俗文化旅遊;粵東將突出「兩圈一帶」,即潮汕文化圈、客家文化圈與山海旅遊帶,突出文化旅遊優勢,增強客家、潮汕文化的旅遊吸引力;粵西將開發海上絲綢之路,重點是海濱和溫泉旅遊,並加強與海南、越南和廣西的聯合。
㈡ 2018年上半年旅遊經濟情況如何
8月22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2018年上半年旅遊經濟主要數據報告顯示,國內旅遊增長穩定,入境旅遊市場穩中有降,出境旅遊市場平穩發展,國內旅遊人數28.26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1.4%;入出境旅遊總人數1.41億人次,同比增長6.9%。
香港基礎市場出現負增長
入境遊方面,上半年,入境旅遊人數6923萬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0.4%。
其中:外國人1482萬人次,增長4.0%;香港同胞3908萬人次,下降2.7%;澳門同胞1233萬人次,增長1.1%;台灣同胞300萬人次,增長4.1%。
入境旅遊人數按照入境方式分,船舶佔3.3%,飛機佔17.1%,火車佔0.8%,汽車佔22.5%,徒步佔56.2%。
同期,入境過夜旅遊人數3072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2.0%。其中:外國人1144萬人次,增長4.4%;香港同胞1388萬人次,下降0.8%;澳門同胞271萬人次,增長4.9%;台灣同胞270萬人次,增長4.1%。
入境外國遊客亞洲佔比達到76.7%
入境外國遊客來源方面,上半年,入境外國遊客人數2377萬人次(含相鄰國家邊民旅華人數),亞洲佔76.7%,美洲佔8.0%,歐洲佔12.1%,大洋洲佔1.9%,非洲佔1.3%,其他國家佔0.0%。
按照年齡分,14歲以下人數佔3.1%,15-24歲佔13.9%,25-44歲佔50.3%,45-64歲佔28.3%,65歲以上佔4.4%;按性別分,男佔60.1%,女佔39.9%。
上半年,按入境人數排序,我國主要客源市場前17位國家如下:緬甸、越南、韓國、日本、美國、俄羅斯、蒙古、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加拿大、印度、泰國、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德國、英國。(其中緬甸、越南、俄羅斯、蒙古、印度含邊民旅華人數。)
㈢ 2018年國內旅遊將達多少億人次
7月6日,中國旅遊研究院組織專家團隊編寫並發布了《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8》(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清晰直觀地展現了2017年國內旅遊發展的總體情況、市場特徵、產業特徵、旅遊客流空間特徵、節假日市場特徵,並就2018年發展趨勢提出建議。據預測,2018年國內旅遊人數將達到55.01億人次, 同比增長10%; 國內旅遊收入達5.07萬億元, 同比增長11%。
其中,國內旅遊市場方面,休閑度假的比重提升是現實的市場主導特徵。2010年,我國城鎮居民出遊以觀光游覽為目的者佔32.9%,以休閑度假為目的者佔25.0%。2017年,這兩個數據分別為22.1%和30.1%。2010年,我國農村居民出遊以觀光游覽為目的者佔12.2%,以休閑度假為目的者佔6.0%。2017年,這兩個數據分別為21.8%和20.7%。據統計數據表明,我國城鎮居民旅遊消費約佔到全國的80%,其人均旅遊花費約1115.2元,主要集中在交通、餐飲、住宿及購物四個方面。某種程度上,城鎮居民的出遊特徵引領了中國居民的整體特徵。綜合判斷,觀光游覽的比重下降已經成為國民旅遊市場的中長期趨勢,休閑度假的比重提升則是現實的市場主導特徵。
㈣ 2018年國內旅遊將達多少人次
7月6日,中國旅遊研究院組織專家團隊編寫並發布了《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8》(以下簡稱《報告》),據預測,2018年國內旅遊人數將達到55.01億人次, 同比增長10%; 國內旅遊收入達5.07萬億元, 同比增長11%。
據統計數據表明,我國城鎮居民旅遊消費約佔到全國的80%,其人均旅遊花費約1115.2元,主要集中在交通、餐飲、住宿及購物四個方面。某種程度上,城鎮居民的出遊特徵引領了中國居民的整體特徵。綜合判斷,觀光游覽的比重下降已經成為國民旅遊市場的中長期趨勢,休閑度假的比重提升則是現實的市場主導特徵。
㈤ 我國旅遊業發展現狀分析
旅遊業具有「無煙產業」和「永遠的朝陽產業」的美稱。所謂朝陽產業,它的發展前景廣闊可觀,當今的旅遊產業已經成為國家的重點發展項目,我國的旅遊市場規模穩步擴大。但是相較而言,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的廣度深度都遠遠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人民對旅遊消費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國內旅遊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討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的現狀、趨勢及對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國旅遊業的現狀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迅速,覆蓋面廣,但總的說來仍然處於一種低消費、大眾化、低水平、中近距離旅遊的狀況。旅遊基礎設施、服務設施模仿建設發展很快,但仍不能適應國內旅遊市場發展速度的要求。
旅遊人次數穩步增加,旅遊消費額逐步提高;絕大部分屬於觀光旅遊,文化型和兆絕享受型極少;國內旅遊熱門地區多集中在經濟發達、知名度高、旅遊基礎設施較為完備的4A級以上景區。自助旅遊增多,團隊出遊減族碼姿少;度假村的區域『生特徵已經比較明顯,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西部、東北等區域的度假村經營都各顯特色。北京、上海、廣州、蘇州、杭州、重慶等經濟發達地區度假村數量明顯比其他地區高很多。這說明我國旅遊房地產度假村細分市場的區域格
㈥ 廣東文化旅遊現狀
行業現狀:自1994年以來,廣東的旅遊創匯、旅遊業總收入、入境旅遊人數等主要旅遊經濟指標居全國首位。根據2005年末的統計,旅遊從業人員,廣東為全國第一,有82.90萬人,幾乎等於居第二位的江蘇的兩倍(41.89萬人);在固定資產原值方面,廣東位居第一,為904.02億元。其他如旅遊企業營業收入、星級飯店營業收入、向國家上交營業稅等項目,廣東均列全國第一。
廣東旅遊資源具有門類齊全、組合良好、分布合理的整體優勢,已成為全國最重要的旅遊客源地之一。廣東旅遊業創匯能力已經相當於世界旅遊業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接近排名35位的巴西,超過愛爾蘭、菲律賓、紐西蘭、芬蘭和南非。
政策環境:國家十分重視文化休閑服務業的發展,先後頒布了一系列文件和政策,及時指導和鼓勵文化休閑服務業的健康發展。
競爭指數:廣東地區旅遊業發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區,要在趨於飽和的市場中分一杯羹,比較困難。而且,大量外來旅遊企業介入,以其資金、技術、管理、服務等方面的競爭優勢,將對廣東旅遊企業造成沖擊。
最佳地區:與珠三角的飽和相比,周邊地區、廣大山區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東西兩翼、粵北山區或以發掘傳統工藝、歷史遺跡為主,或開發民族民俗資源,或利用自然人文景觀,發展各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產業,都取得了較顯著的成績。
㈦ 2018年中國旅遊經濟總體情況如何
據報道,中國旅遊研究院和國家旅遊局數據中心近日發布了第十部中國旅遊經濟藍皮書《2017年中國旅遊經濟運行分析和2018年發展預測》,明年旅遊經濟總體持樂觀預期。
《分析》認為,2018年應抓住旅遊經濟繼續繁榮增長、理性發展的主基調,把品質旅遊作為全年旅遊發展的工作導向,圍繞更多國民參與、更高品質分享兩大目標,全面深化全域旅遊、供給側改革、旅遊外交等一系列重點工作。
㈧ 旅遊業的發展趨勢
(三)現代旅遊業的發展趨勢
從全球經濟和政治發展的趨勢來看,世界經濟不內斷發展,和平環境也日益穩定,現容代旅遊業也相繼得到了發展。隨著現代旅遊理念的轉變,人們對之前的大眾旅遊進行了而深刻反思,倡導可持續旅遊並且從「人類中心論」轉變為「生態中心論」,在新的理念的指導下,消費模式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參與型專項旅遊受到推崇,團隊旅遊向散客旅遊轉變,背包游和自駕車游興起等等。這些理念與消費模式的轉變給旅遊業帶來新的發展。
1、旅遊多樣化、大眾化趨勢
旅遊目的的不同,使目前占統治性地位的觀光型旅遊向多樣化發展,如商務會展旅遊、文化宗教旅遊、專項旅遊和新興高端旅遊。再者,旅遊不再是高消費活動而是作為日常生活進入了千家萬戶。旅遊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人們的工作、生活都可能是遠距離的長途旅行方式,形成空前廣泛而龐大的人群交流和遷移,傳統的地域觀念、民族觀念被進一步打破,旅遊的淡旺季已不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