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大做強旅遊業
1. 如何做大做強服務業
正確認識並大力發展服務業,對增加就業、擴大內需、增長財源,促進山東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一從與江蘇、浙江、廣東等省份比較看,山東的第三產業發展現狀可以這樣來概括。總量小,比重低,貢獻率低,潛力大;投資力度明顯加大,但投資與效益不同步;投資差距在縮小,投資總量偏低;產業內部投資結構尚欠合理。具體來說,房地產業呈現出「總量擴張明顯,增勢強勁」的良好發展勢頭。但與有關省份相比,山東房地產投資主要存在以下差距:房地產開發總量的差距較大;房地產開發總量佔全部投資的比重較小;外資及股票、債券的籌集差距很大。旅遊業蛋糕越做越大,刺激了經濟增長,但與蘇、粵、浙相比,山東旅遊業不僅總量少、規模小,而且人均數據更小。山東對外貿易保持了較好的發展勢頭,但總量均低於上述三省。山東是人口大省,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招生雖然總量不是最低,但每十萬人擁有數量仍是最低。 二制約山東服務業發展的因素有兩大方面。從需求的角度看,一是傳統文化中「重義輕利、重農抑商」的影響太深,這給人們在生活行為方式上形成強約束;背負著資源大省的包袱,資源本來是發展的條件,但在舊思想的約束下,就成為影響經濟發展的桎梏;需求和消費觀念落後,攢錢過日子,服務消費被認為是奢侈,等等。二是農業大省的制約。山東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大大高於蘇、粵、浙,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這種較低的城市化水平是第三產業發展的重大制約。三是收入水平較低的限制。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造成了城鎮居民的購買力不足。四是生活習俗的制約。我國北方有史以來的生活習俗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棲」,早睡早起,在經濟發展的今天仍延續著。還有,山東缺乏擴大服務消費的社會氛圍。五是傳統工業、國有企業比重大的制約。六是許多服務項目價格高、質量低,抑制了消費的增長。七是制度上對服務業產生了抑制。 從供給角度看,一是服務的產業意識淡薄。在絕大多數工農業產品長期供不應求的市場環境下,企業形成了重生產輕服務的觀念。二是存在壟斷行為,市場化程度低。三是改革開放步伐相對緩慢,社會專業化程度低。四是缺乏競爭和自我發展機制,規模和效益不高。五是投資單一,服務項目缺少開發。六是生活環境較差。七是人才的缺乏,流失較為嚴重。八是對先進科技手段和管理方式的運用不夠。九是缺少制度創新,吸引力減弱。 三根據中共山東省委工作會議精神和山東省「十五」發展規劃的指導,結合服務業發展的規律和山東經濟發展的實際,山東省服務業的發展思路應該是:把握周邊國家產業結構轉換和我國加入WTO後服務業發展的機遇,結合山東經濟發展的特點和服務資源的優勢,從大處著眼,小處做起,以「深化改革、放寬政策、提升改造、優化環境」為著力點,以城市信息化建設為依託,以信息、住宅、社區服務、非義務教育培訓、旅遊、電子商務、中介、文化產業為重點,兼顧傳統服務業,按照「市場化、產業化、品牌化、規模化、國際化」的方向和途徑,實現服務業的跨越式發展,其目標力爭到2010年使山東形成體系完整、布局合理、品牌眾多、手段先進、輻射面廣、外向度高的現代製造服務業基地。具體對策有: 正確認識新興服務業,樹立大服務觀念。根據社會發展和山東實際,摒棄資源優勢大省觀念,樹立市場觀念、需求觀念,來確定服務業的發展;樹立整合的大服務觀念和服務創新觀念。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提高服務業供給能力。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使國有資本退出競爭領域,是為了還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資產的本色,真正發揮國有資產在市場條件約束下的職能,。更為重要的是建立起一個完善的新體制,為服務業發展提供有效條件。這對服務業發展的促進至少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將由「單位人」轉化為「社會人」,不僅推進社區服務業,而且將推進與之相關保險業、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健身等行業的發展。二是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將得到基本保障。三是國有企業的退出過程中,採取市場化運作,有利於中介、租賃、金融等市場的形成,進而使山東省市場經濟體製得到完善。 科學選擇重點,分步驟有效推動。服務業涵蓋廣泛,且內涵不斷發生變化。對不同類型的服務業,應該有不同策略。對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就已存在的傳統服務業(商業、餐飲、交通、旅館等),今後要做的是,根據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對既有條例進行清理和修正,促進傳統服務業進行改造,同時引導商業進行功能結構、網點結構和經營業態調整,重點發展適應城市要求、增強輻射功能的商業和提高居民生活品質的服務業。同時,制定實施有關條件措施,保證服務質量提高,向國際化標准看齊。對我國改革過程中才出現的現代服務業(如銀行、證券、信託、保險、基金、租賃、律師業和休閑服務業等)和由信息技術推動成長的新興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如綜合物流、電子商務、互聯網通訊等)的推動,一方面可以學習國外的成功經驗,另一方面加強研究。 筆者認為,今後應重點發展信息、科技、會計、咨詢、法律服務等行業,帶動服務業整體水平提高。積極發展新興服務業,主要是需求潛力大的IT服務、房地產、物業管理、旅遊、社區服務、教育培訓、文化體育等行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當前應著手抓的是住宅、社區服務、電子商務、非義務教育培訓、信息、旅遊、物流、文化產業等行業。另外,還要積極鼓勵具有一定專業知識的人才創辦產業實體。 近期應抓好幾項具體工作,創造服務業發展的優良環境。一是在思想上,應樹立市場化運作觀念,建立「陽光政府」。二是加強大眾化服務的基礎配套建設。三是延長公交車和銀行、餐飲業、娛樂服務的時間;四是通過立法懲治生活陋習,提高餐飲業衛生質量;五是鼓勵個性化或是「人性化」服務,比如當前出現的「月嫂」、陪練等。六是在全面提升信息服務業地位的基礎上,發揮政務信息網的示範作用,爭取在短時間內建成「電子政府」,實現政府各部門政策性和公益性信息全部上網。(作者系山東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
2. 如何做大做強西柏坡紅色旅遊產業
2013年,在國民經濟結構中,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6.1%,第三產業增加值佔比首次超過第二產業。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第三產業可分為兩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門,二是服務部門。作為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旅遊業對國民經濟的帶動作用顯而易見。
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對旅遊消費的需求也有逐漸增強。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20年中國旅遊產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分析報告》研究顯示:2005-2013年,我國國內旅遊人數逐年增長,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3.17%。2013年,國內旅遊人數為32.6億人次,同比增長10.25%。在旅遊消費方面,2005-2013年,我國國內旅遊花費逐年增長,年復合增長率約為22.20%。2013年,我國國內旅遊花費為26276億元,同比增長15.72%。
3. 我國文化產業如何才能做大做強
(一)培育壯大市場主體
1.培育骨幹文化企業
2.扶持中小文化企業
(二)轉變文化產業發展方式
1.鼓勵集聚發展
2.促進產業融合
3.打造文化品牌
4.加強引導調控
(三)優化文化產業布局
1.加強文化產業區域布局
2.統籌城鄉文化產業發展
3.培育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群
(四)加強文化產品創作生產的引導
1.堅持正確創作生產方向
2.鼓勵文化創新
3.完善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
(五)擴大文化消費
1.培育文化消費習慣
2.改善文化消費條件
3.促進文化消費升級
(六)推進文化科技創新
1.加強對傳統文化產業的技術改造
2.加快推進新興文化產業發展
3.發揮科技項目的支撐引領作用
4.推進文化科技創新體系建設
(七)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
(八)健全投融資體系
1.推進銀行業全面支持文化產業
2.發揮資本市場作用
3.促進文化產業投資
4.完善文化產業投融資配套服務
(九)強化人才支撐
1.加強培訓教育
2.完善人才政策
(十)推動文化產業「走出去」
1.促進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
2.鼓勵文化企業開拓境外市場
3、加強國際文化產業交流合作
三、重點行業
(一)演藝業
(二)娛樂業
(三)動漫業
(四)游戲業
(五)文化旅遊業
(六)藝術品業
(七)工藝美術業
(八)文化會展業
(九)創意設計業
(十)網路文化業
(十一)數字文化服務業
4. 如何做大做強我的鄉村旅遊項目呢
想要做大做強鄉村旅遊項目,在項目規劃時就要有一個准確的項目發展專定位,更要結屬合自己項目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准確的規劃,從長遠發展眼光看項目,看你項目地今後的發展前景,適合在哪方面打造特色,突出自己的不同,像中國(廊坊)國際農展觀光博覽園,從鄉村旅遊出發,打造國際型的農業觀光博覽園
5. 旅行社怎樣做大做強
任何公司想做大做強,必須有一支精乾的市場隊伍
6. 如何做大做強鄉村旅遊
在項目規劃時就要有一個准確的項目發展定位,更要結合自己項目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准確的規劃,從長遠發展眼光看項目,看你項目地今後的發展前景,適合在哪方面打造特色,突出自己的不同,像中國(廊坊)國際農展觀光博覽園,從鄉村旅遊出發,打造國際型的農業觀光博覽園
7. 怎樣把旅遊行業做好做大做強有什麼建議請別太官方謝謝,
那些都是書本上的來詞?做旅遊就源像一單生意要像時而神秘時而真假就算你說的再好也沒用!導游不能像牽動物一樣拉著旅客走這走那不明所以還必須買禮品暗中吃回扣這都是讓旅客不安心必須找到他心裡想去的思路!阿凡達你看過沒從中間找答案找到了追問我!導游這可是你掙錢的工人善待他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多和他溝通尤其是老前輩
8. 如何圍繞五大發展理念做強做大旅遊產業
一是旅遊業有著較強的特殊性、廣泛的關聯性、宏大的系統性,需要通過跨界思維來進行創新。旅遊業的發展能夠帶動很多相關產業的發展,同樣,旅遊業的創新也能夠帶動很多相關產業的創新。要通過產品創新、品牌創新、技術創新,引領全域旅遊發展。
產品是消費者是否認可企業的關鍵所在,宣傳推廣再好,沒有產品支撐,也都是空談。旅遊產品是一個多環節形成的鏈條,從遊客產生需求到進行尋找、預訂、到達、遊玩、住宿、購物等一系列過程,處處體現著旅遊產品與消費者的關系。旅遊產品創新必須擺脫單點突破的思維,單點的成功只能是示範引領作用,但難以形成綜合效應,要最終形成整體效益的提升,就必須在整體上進行創新。
旅遊品牌創新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以山東旅遊品牌來說,未來可以圍繞著「好客山東」再進行品牌內涵的延伸,不斷豐富和強化「好客山東」的內涵。比如,從「好客山東」到「客好山東」和「山東好客」,這個過程中,意味著要主動出擊,不能再把「好客山東」當作旅遊部門的事情,而應該調動全社會的資源來維護。
隨著旅遊行業與互聯網的融合越來越深入,這個過程中有很多技術創新的契機。以智慧營銷為例,通過對大數據的採集、整理、預處理、可視化等技術手段,能夠精準發現消費者的新需求,能夠找到市場窪地和新業態契機。
二是用協調理念引領全域旅遊發展。一是協調經濟不平衡。我國地域廣闊,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發展稟賦和發展階段,其旅遊資源開發力度和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都各不相同。發展全域旅遊能夠有效緩解投資不平衡,讓旅遊投資和區域經濟充分聯動起來,形成較為系統的旅遊投融資體系,讓旅遊充分利用區域經濟發展的外溢效應來實現飛躍發展。同時,國家層面也需要在規劃、政策、人才、金融等方面對欠發達地區的全域旅遊發展給予支持。二是協調權力不平衡。旅遊業的發展涉及多部門協作,但是旅遊部門往往是各個部門中最弱勢的,雖然有最強烈的發展願望,可是卻沒有必要的話語權。發展全域旅遊有利於促進部門協調,有利於通過「旅遊+」對行政組織進行完善,從而提升旅遊部門的話語權和統籌權。三是協調文化不平衡。旅遊的靈魂是文化,任何旅遊形式背後都有著文化內涵,旅遊的過程正是對異質文化的認識和體驗過程。發展全域旅遊,可以將遊客從景區引流到全域,讓遊客與居民有更多互動的機會,讓遊客與當地風土人情有更多感應的機會。
三是用綠色理念引領全域旅遊發展。全域旅遊強調全產業,綠色理念在全域旅遊發展中的貫徹不僅僅體現在旅遊業本身的綠色發展,也體現在與旅遊業相關的一二三產業的全產業綠色發展。要強調保護與開發的和諧,只談保護的綠色發展不可持續,只談開發的綠色發展也不真誠。目前來看,很多人傾向於開發優先,雖然口頭上說保護與開發要兼顧,但在行動上難以抵擋利益的誘惑。旅遊產業的鏈條很長,全域旅遊的綠色發展不能僅僅是旅遊業的綠色發展,那樣也無法實現綠色的良性循環。要可持續,就需要在全產業鏈條上貫徹綠色發展的理念。
四是用開放理念引領全域旅遊發展。「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為「一帶一路」沿線地區提供了全域旅遊發展的機遇,這些地區可以借著「一帶一路」對資本的吸附力,藉助「一帶一路」對區域行政壁壘的突破,藉助「一帶一路」對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成功實現旅遊業的全域化發展。
五是用共享理念引領全域旅遊發展。首先是旅遊發展權利共享。我國很多地區有著較好的旅遊資源,但是由於缺乏旅遊投資,缺乏旅遊人才,無法在旅遊業發展的大好形勢中趁勢而上。如何保障這些地區的旅遊發展權利?如何保障這些地區居民的旅遊發展權利?全域旅遊是一條重要途徑。其次是旅遊發展成果共享。探索發展社會福利旅遊,關注老年、青少年、殘疾人等特殊人群旅遊福利,做好針對性的旅遊產品開發、旅遊無障礙設施建設,給予價格優惠。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發放旅遊消費券或給予各種形式的旅遊補貼。再次是促進社區旅遊參與和當地居民就業。推進產權制度改革,通過多種方式解決旅遊用地及資源流轉問題,提高當地居民從旅遊發展中的受益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