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普洱市墨江縣旅遊發展

普洱市墨江縣旅遊發展

發布時間: 2021-02-14 08:42:17

㈠ 普洱市墨江有什麼發展前途

大有前途;該縣物產豐富,交通要道;有熱帶,亞熱帶,溫帶,寒帶(高寒)氣候,水資源,礦產,面積大近6000平方公里;.......................

㈡ 雲南省普洱市江城縣的發展狀況如何

江城縣位於雲南省南部,地處東經101°14'~102°19'、北緯22°20'~22°36'之間。東與紅河州綠春縣為鄰,東南與越南接壤,南與寮國交界(國境線長183公里,中越段67公里,中老段116公里),西與西雙版納州勐臘縣、景洪市毗鄰,西北與翠雲區、普洱縣相連,北與墨江縣隔江相望。東西橫距112公里,南北縱距64公里。全縣總面積3544平方公里。縣城勐烈鎮海拔1119米,距省會昆明公路里程520公里,距市政府駐地翠雲區145 公里。 全稱: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江城縣與越南、寮國兩國接壤,為雲南惟一與兩個國家接壤的縣。土地資源豐富,人均佔有量居思茅市首位,是全省畜牧基地之一。可溶性古鉀鹽礦床儲量較大,為中國獨有。熱區開發潛力巨大,牛洛河萬畝茶園聞名全省,橡膠品質優良,供不應求。雲霧茶、茶王茶、南江奇蘭、報春銀毫、江易毛峰等15巳個品牌在國際國內獲獎,白糖銷往俄羅斯和蒙古。麻線谷、大毛毛谷、三百子等優良稻遠近馳名。 江城縣位於雲南省南部,地處東經101°14'~102°19'、北緯22°20'~22°36'之間。東與紅河州綠春縣為鄰,東南與越南接壤,南與寮國交界(國境線長183公里,中越段67公里,中老段116公里),西與西雙版納州勐臘縣、景洪市毗鄰,西北與翠雲區、普洱縣相連,北與墨江縣隔江相望。東西橫距112公里,南北縱距64公里。全縣總面積3544平方公里。縣城勐烈鎮海拔1119米,距省會昆明公路里程520公里,距市政府駐地翠雲區145公里。 位置面積 江城縣位於雲南省南部,地處東經101°14'~102°19'、北緯22°20'~22°36'之間。東與紅河州綠春縣為鄰,東南與越南接壤,南與寮國交界(國境線長183公里,中越段67公里,中老段116公里),西與西雙版納州勐臘縣、景洪市毗鄰,西北與翠雲區、普洱縣相連,北與墨江縣隔江相望。東西橫距112公里,南北縱距64公里。全縣總面積3544平方公里。縣城勐烈鎮海拔1119米,距省會昆明公路里程520公里,距市政府駐地翠雲區145公里。 全縣共轄勐烈、整董2個鎮和紅疆、嘉禾、寶藏、國慶、曲水、康平6個鄉,下設45個村民委員會和1個居民委員會。 地理氣候 江城縣地處橫斷山余脈無量山的尾端,地形起伏大,切割深,形成中低山地貌。地勢呈西北高東南低,最高海拔2207米(獅子岩大山),最低海拔317米(李仙江出口處的土卡河寨子),高低相差1890米。境內江河縱橫,水源豐富,有曼老江、勐野江、李仙江、曼連河、臘戶河、土卡河等30條江河及200多條溪流。以康平鄉營盤山為分水嶺,營盤山以西河流注入曼老江,屬瀾滄江水系,營盤山以東河流注入李仙江,屬紅河水系。氣候屬低緯山區季風亞熱帶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8.7℃。最冷月1月,月均氣溫12.1℃;最熱月6、7月,月均氣溫22.2℃。全年基本無霜,年均有霜日僅2~3天。年平均降雨量2283毫米,位於全省前列。年均降雨天數178天。年均日照1886小時,相對濕度為85%,蒸發量為1478毫米。 民族文化資源 江城縣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6個世居民族中除哈尼族和拉枯族外都有文字。獨特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民居建築、民族服飾、傳統節日、民歌民謠、民間舞蹈豐富多彩。各民族的傳統節日有「哈尼年」、「火把節」、「潑水節」、「盤王節」和各種祭祀活動,舞蹈有跳笙、嘎尼尼、阿迷車、虎脊舞、孔雀舞、祭祀舞等10餘種,樂器有葫蘆笙、直簫、三弦、鋸鑼、鼓、竹筒、響蔑和地蘆桿、吹葉子。哈尼人還喜歡用本民族語言編唱各類喜怒哀樂和婚喪娶嫁的曲調。現有保存完好的彝文手抄書23冊,內容包括天文、地理、故事、醫葯、祭祀;瑤族文字使用漢字讀瑤音,字形是在漢文上多一筆或少一畫,主要用於記錄經書或歌詞,現存一部分手抄本;各民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有原始宗教、佛教和基督教。 旅遊資源 江城縣是雲南惟一與兩個國家接壤的縣。「一眼望三國」的區位條件和內環三江的水文地理特點,為江城縣提供了豐富的旅遊資源。三國交界的十層大山、李仙江畔的亞熱帶雨林、獅子岩大山的奇峰異石、曲水鄉的萬畝膠園、牛洛河的萬畝茶園、中老邊境的7號界碑、整董鎮的傣家竹樓,可使旅遊者飽覽邊疆的壯麗山河與少數民族豐富多彩的風土人情。邊境旅遊,從江城縣水路可通越南的萊州(省)、河內,陸路可達寮國的豐沙里(省)、萬象。 牛洛河自然風景保護區:牛洛河自然保護區是江城縣人大常委會1983年批准建立的,在縣城紅疆鄉距城25公里處,保護區東西長9公里,南北寬7公里,總面積7.24萬畝,南面是中國與寮國的邊界線i區內海拔最低處950米,最高海拔1431米,屬北熱帶氣候,植被為熱帶季節性雨林,有紅椿、紅毛樹、花桃樹、紅株栗、藤竹;金竹、油瓜、野芭蕉、大樹甘草、紫蘭、雞血藤、肉桂、半夏、厚朴、土三七等。野生動物有金錢豹、印支虎、野牛、獼猴、菲氏葉猴、犀鳥、孔雀、白鷳、蟒蛇、水獺、蛤蚧、穿山甲等熱帶動物。保護區內,環境幽美,空氣清新,野花盛開,百鳥爭鳴。 李仙江風光:李仙江發源於大理州南澗縣,經馬龍江與阿墨江匯流後稱李仙江,由西北向東南,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東北部,經曲水鄉出境流經越南,注入紅河。李仙江兩岸為低海拔熱帶雨林、季雨林,多為番龍眼科、無患於科、殼斗科、樟科、漆樹科等熱帶、亞熱帶植物,動物種類繁多,有功猴、短尾猴、懶猴、原雞、白鷳、錦鷳、綠鳩、穿山甲、蛤蚧等。江兩岸多為峽谷 ,奇峰怪石,坡陡險峻,河道婉蜒於祟山峻嶺之中,更顯得山青水秀,沿江乘船可以飽賞南國熱帶風光,片片香蕉林、芭蕉林、橡膠林特別誘人,全是原始狀態和熱帶性的闊葉林有椰林,椰樹高大,樹形美觀,遊人還可順水飽覽異國風光。 李仙江畔天然紫膠園:在江城哈尼族葬族自治縣李仙江沿岸,有一片天然紫膠園。紫膠是一種昆蟲,紫膠蟲的分泌物經提取而成蟲膠。紫膠蟲寄生在樹上,較好的寄主樹有牛肋巴樹、泡火繩樹、秧青樹、大青樹、三葉豆樹、黑心樹、菩提樹、萬年青樹等,這些樹種在江城很多,主要在熱帶和南亞熱帶地區,李仙江畔屑於亞熱帶地區.是適宜於紫膠蟲生長的環境。江城生產紫膠已有悠久的歷史,早在民國15年(1926)就將紫膠運銷越南、香港等地;紫膠是重要的工業原料,是高級漆料、塗料的粘合劑。1咖年江城縣產紫膠11.5萬公斤,是我國紫膠重要的生產基地之一,在李仙江、勐野江的龍馬、巴戛等地都可看到生產紫膠。天然紫膠園可供遊人觀賞。曼老江風光:曼老江在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康平鄉,在曼克老附近的曼老江有高差很大的峽谷,又有較平坦的小壩子,峽谷地區是熱帶季節性雨林,樹種繁多,森林茂盛,熱帶動物較多,犀鳥、孔雀、原雞常可見到。獼猴、長臂猿、短尾猴、懶猴是林中的常住居民。平壩地區河水清亮,龍行挺拔,一棵棵大青樹,像一把巨傘,傣家青年男女常在樹下交朋結友;小溪邊的傣家竹樓,一幢接一幢。江城地處橫斷山脈無量山支脈的南尾端,無量山自西北方的普洱縣伸入江城,沿東南方向經大樹腳、曼老街、曼克老、營盤山、瑤家山等處向東轉沿中老國境線轉西北,在群山環抱之中的曼老江曲折蜿蜒,在大地上繪出了一幅山水畫。 一腳踏三國的地方:在江城縣,中國國境與越南國境、寮國國境相連,而在曲水鄉南部的"石層大山"山頂,就是一腳踏三國的地方,在山頂上有一國界碑,正好是中國、越南、寮國三國的分界線,有著"雞鳴三國"的特殊旅遊價值,景觀十分豐富。山頂海拔1400米,山上有森林與草場植被交錯茂密,從800--1400米,動植物呈垂直分布,山腳山腰為熱帶風光,有野牛、好象、綠孔雀、樹蕨;山頂部為亞熱帶,山腰處有高差數十米的瀑布,山腳有熱帶水果園:芒果園、菠蘿園、荔枝園、龍眼園等,遊客可登臨山頂觀賞三國風光,可走進山腰觀賞瀑布,可進入果園飽嘗大自然的美味,體會自然生態乎衡帶來的無窮樂趣。 社會事業 全縣已建立縣、鄉、村科技服務網路,舉辦各類技術培訓班,僅2000年就培訓830期36324人次。科學技術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為32%。「九五」期間共投入教育經費7787萬元,改善辦學條件,基本掃除了青壯年文盲。到2000年末,有完中1所,初中6所,職中1所,小學73所,幼兒園3所,共有教職工1171人,中小學在校學生19237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6%。實現了普及六年義務教育,力爭在2002年完成普級九年義務教育。1988年以來,舉辦縣級運動會39次,鄉(鎮)及各類學校運動會874次。2000年參加體育鍛煉的經常性人口達2萬餘人,占總人口的20%。2鎮6鄉建立了文化站10個,各種群眾性文化活動廣泛開展。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分別達到88%、90%。共有各類醫療防疫機構26個,醫務技術人員304名,病床235張,縣人民醫院達到國家「二級乙等醫院」標准。20年人口出生率16.83‰,人口自然增長率10.1‰ [編輯本段]城鎮建設 縣城勐烈鎮延伸了勐烈東路,改造了勐烈西路和勐烈老街,新建了回歸路、民族街、濱河路,改造和延長安街了聯誼路,修建了世紀廣場、足球場、濱河花園。完成了變電站的搬遷和水廠水處理及城區污水排放工程。縣城面積擴大到2.5平方公里,街道增加到10條,環境衛生和綠化美化得到顯著改善。農村6個鄉、鎮(康平鄉、寶藏鄉、嘉禾鄉、國慶鄉、曲水鄉、整董鎮)都建成了「文明路」,總長7200米,面積5萬余平方米。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

㈢ 雲南省普洱市墨江縣現任縣長

墨江哈尼族自治縣位於雲南省南部,思茅地區東部,地處東經101°′~102°04′,縣城一角北緯22°5l′~23°59′。東與元江、紅河兩縣接壤,西與普洱縣隔把邊江相望,南鄰江城縣,北接新平縣,東南接綠春縣,西北連鎮沅縣。東西橫距64千米,南北縱距135千米,總面積5 312平方千米。縣人民政府駐地聯珠鎮,北回歸線穿城而過,沿昆洛公路距省會昆明350千米,距思茅行署駐地思茅市220千米。
墨江歷史上曾名「恭順」、「他郎」,1915年始稱墨江。 古屬西南夷地,唐南詔時期屬銀生節度(景東縣)地,為阿焚諸部所據。 宋大理國時期先後為威楚路因遠部(元江因遠)和馬籠部(新平漠沙)屬地。 元憲宗四年(1254)他郎內附,七年復叛。至元十三年(1276)設他郎千戶所,隸屬元江萬戶府。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他郎千戶所為他郎寨長官司.隸屬元江路。 明永樂四年(1406),改他郎寨長官司為恭順州,州治在碧朔(今碧溪鄉政府駐地),隸屬元江軍民府。弘治年間曾改隸臨安府(建水縣)。嘉靖十二年(1533)移恭順州治至他郎寨(今縣城)。 清順治十六年(1659)元江府「改土歸流」,轄奉化、恭順兩州。雍正十年(1732)裁曲靖府通判移駐他郎寨,設他郎廳,仍隸屬元江府。乾隆三十五年(1770)元江府降為直隸州,他郎廳不便歸州管轄遂改隸普洱府,以定南、儒林二土司並隸他郎通判。 民國2年(1913)廢廳改縣,改他郎廳為他郎縣,縣列二等,隸屬迤南道(駐地普洱)。民國4年經雲南省督軍公署參謀長、陸軍中將郡人庾恩暘提議,由縣長熊朝梁集紳協商,呈准以境內之阿墨江為名,改他郎縣為墨江縣。民國18年墨江直隸於雲南省。民國30年隸屬寧洱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35年改隸新平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9年1月7日墨江縣城解放,8月3日墨江縣臨時人民政府成立,隸屬思普區臨時人民行政委員會。1950年5月4日正式成立墨江縣人民政府,隸屬寧洱專員公署,1953年3月寧洱專員公署改為思茅專員公署,墨江遂隸屬思茅專員公署。1979年7月30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墨江縣,成立墨江哈尼族自治縣,同年11月28日,在縣城召開了自治縣成立大會。
風景名勝_他郎八景
墨江縣原名他郎廳,清道光年間,當地的文人學士曾將境內的風景名勝,擇優選出八景,並得到他郎通判的認可,一直流傳至今。
九疊聯珠
為縣城東北的聯珠山,從土地塘梁子起,迤邐至縣城,共為8個山包,形如一串翠綠色珍珠,後來又在第八個山包下建了一座寺觀「觀音閣」,湊成九九之數,故名「九疊聯珠"。九疊聯珠第4、5、6、7疊上分別建有玉皇閣、三義廟、文廟、中學、縣衙門。現玉皇閣、三義廟已毀。
雙溪繞閣
觀音閣建在天溪河和漣漪河交匯處,兩河環繞觀音閣交匯後向南流去,故得名雙溪繞閣,閣上懸掛一幅「九疊聯珠三寶地;雙環玉抱小西天」的佳聯,至今為人傳誦。現觀音閣早已拆毀,景點不復存在。
青煙古洞
位於縣城西3.5千米處的埔佐村頭一棵大樹旁。相傳此處有一岩洞,從洞口終年冒出一股裊裊青煙。人們可根據青煙而卜吉凶。後來因前往參觀祈禱者絡繹不絕,當地百姓不堪重負,遂用鐵鍋將洞口蓋上,用土填實,從此再無青煙出現。現此景點已無。
雙峰疊鍵
位於城南12千米的雙龍鄉五素村,指「五素尖山」和「五崗山」兩山,兩峰對峙、形容疊鍵。雙峰疊鍵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哈尼族祖先阿基洛奇洛耶和密扎扎斯扎依為反抗強暴,爭取婚姻自由而雙雙逃到他郎河邊。為堵追兵,洛奇洛耶便從天下挑來兩座山,要堵住他郎河水,使之變成大海,但正挑到河中,突然扁擔銅銷斷了,兩座山便掉在河兩岸,長成了兩座高大的尖山。
筆架連峰
指城南5千米桑田村後的山峰,三峰聳立,形如筆架,故名。舊時在山頂建有一石塔,名「文筆塔"。現文筆塔已毀,只留遺址。
龍泉滾珠
在城南桑田村旁龍樹腳下,有一池塘,名龍泉,水從塘底向上翻湧,沖動塘底白沙,滾動如珠,故名「龍泉滾珠"。1993年撥款捐資重新修復,四周古木蒼蒼,水氣彌漫,尤其是盛夏,人臨其間,此地卻涼風習習暑氣頓消,是避署遊玩的好地方。
碧岫靈仙
在縣城西北22千米的遮碧山,古時有一石洞,常見彩雲繞護。隱士余成龍曾在山上結茅廬修煉,山頂原建一座廟,傳說廟內住有仙人,故又名「仙人城"。現無遺跡,景點亦不復存在。
墨江錦瀾
位於阿墨江瞻魯坪大橋(現忠愛橋)下的江面上,每當下午,夕陽余暉照射,清風徐來,江面上金光萬道,水波粼粼,頗為壯觀,故名「墨江錦瀾"。 雲南省墨江北回歸線標志園 1993年8月破土動工,坐落在縣城西登高架山上,是一個融天文、地理、氣候、植物等科普知識和園林藝術、民族文化、觀賞旅遊為一體的地理標志實體b標志園規劃設計新穎別致,獨具風格,以一條長約500米的線作為主軸線,從山腳到山頂依次建有:回歸線之門、太陽之路、誇父追日、石環、超越、春夏秋冬、古日晷、標館展廳8個景點,並配建賓館、飯店、小賣部、兒童娛樂場所等各種服務娛樂設施。標志園內種植熱、溫兩帶的典型樹種數百種,並廣植奇花異草。標志園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學習科普知識、旅遊參觀、娛樂的好場所
漣漪橋
位於縣城南2.5公里漣漪河與清溪河交匯處。橫跨漣漪河,始建於康熙初年。道光2年(1822)被水沖毀,道光四年重修。同治六年(1867)又被水沖毀,同治九年捐資重修,至光緒二年竣工,故又稱「新橋」。新修的漣漪橋全長27米,河中石橋墩為船形,長22.8米,寬4米,橋身為土磚木混合結構,以木樑、木板鋪橋面,橋面上建木架筒、板瓦屋面,橋正中建有魁閣,長5.6米、寬5.5米,高10.7米,閣頂屋面為四面分水式。1982年經墨江縣人大常委會決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至1993年底,此橋除魁閣雖殘破尚完整外,其餘均已破損不堪,橋上的跨梁多已朽斷,橋板、橋欄全毀,橋上的屋面全部坍塌,僅西北面殘存部分門牆。
火葬罐
1957年發掘於墨江縣城北大墳頭,系土著民族傣族的火葬罐。罐為唇口、團頸、大腹、高足青花,罐口直徑15.5厘米,頸高3厘米、腹徑29厘米、底徑14.7厘米,足高17厘米。足、腹、肩繪有圖案,各成一組,腹部為花葉圖案、肩為鳳、花、葉圖案。經考證鑒定,系宋代出品,為國家二級文物。
傣族土官酒壺
1973年出土於聯合鄉賴蚌村,因建油庫挖掘時發現。酒壺為葫蘆形,細砂陶,上繪有傣族花紋飾錦。經鑒定為傣族土官所用酒壺,清代出品,被定為國家三級文物。
菜花銅香爐
系清代出品。香爐三支腳由三個象頭頂撐圓形護身,雙耳有兩個昂頭飛鳳,鼎蓋是一麒麟中座空心花瓶,麟足蹬著旋動空心寶。
墨江文廟
位於縣城東北「九疊聯珠"第六峰,清道光元年(1821.)由通判李恆謙、他郎舉人金棠倡建,歷時10載竣工。系縱向台階庭院式建築群,佔地面積7 600平方米,建築物面積1600平方米,為墨江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整個建築群依山而建,共分五台(層),層層相連,頗為壯觀。第一台為兩道大門,進門後為管事房、客房,建有「泮池"。第二台為學館。第三台為欞星門,左建魁星閣、右建倉聖閣。第四台建東西兩廡為名宦、鄉賢、忠孝、節義祠。第五台是整個建築群的主體部分,建有「大成殿"、「天子台"和「後殿"。大成殿有24棵巨大圓柱支撐,圓柱直徑60至70厘米,中柱高10餘米,為座檐歇山頂抬梁式建築。魁星、倉聖閣為八角重檐尖頂建築。1982年經縣人大常委會決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年久失修,大成殿已破損,凌霄閣損壞,其他建築物及牆垣也破敗不堪,1993年縣人民政府決定撥款重新修復墨江文廟,當年撥款10萬元,修復了全部圍牆。同年12月撥款重修大成殿。 歷次舉辦世界雙胞胎節。整個墨江地區雙胞胎人數之眾,在全國最多,另有傳說的雙胞井,想生雙胞胎的人家只要喝一口雙胞井的水,等懷孕的時候就能生雙胞胎。

㈣ 普洱市墨江縣熱嗎,氣候如何

普洱市墨江縣熱不會太熱。
墨江縣處於低緯度高海拔地區,墨江哈尼族自治縣2/3的地域在北回歸線以南,1/3的地域在北回歸線以北,屬南亞熱帶半濕潤山地季風氣候,四季冷暖不太分明,有四季如春之稱,干濕季明顯。
溫度:據1957~1984年墨江氣象資料統計:墨江哈尼族自治縣年平均氣溫17.8℃,最冷月為1月,平均氣溫11.5℃;最熱月為6月,平均氣溫22.1℃。極端最低氣溫出現在1974年1月5日,為零下4℃。極端最高氣溫出現在1969年5月16日,為34.2℃。以氣象學(候溫小於10℃為冬季,10℃至12℃為春秋季,大於22℃為夏季)的劃分標准,墨江有345天為春秋季,20天夏季,無冬季。
雨量:墨江縣雨量充沛、干濕季節分明。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因受大陸高原西部乾暖氣流的影響,天氣晴朗少雨,空氣乾燥,為乾季。5~10月,受印度洋孟加拉灣潮濕氣流和北部灣太平洋潮濕氣流的影響,降雨日多,形成雨季。降雨地域上的分布特點是南部多、北部少,高海拔地區多,低海拔地區少。
日照輻射:全年總日照時數2161.2小時,年日照率為50%,一年中3月份日照時數最多,為255.1小時;7月份最少,為128小時。一般11月至次年4月,月平均日照時數在210小時左右,雨季中的5~10月則顯著減少,月平均日照時數在149小時左右。日照在季節分配上的特點是冬春多,夏秋少。
濕度、蒸發量:墨江縣多年平均濕度80%。年平均蒸發量1696.7毫米,月平均蒸發量141.4毫米,3至5月蒸發量最大,合計617.1毫米;10至12月蒸發量最小,合計301.3毫米。
風霜:墨江縣境內盛行風向為西南風,多和風,除風口處外,很少有大風,最大風力5級左右,局部地區不時有7級大風出現。墨江哈尼族自治縣霜期平均59天,出現在12月29日至次年2月24日,無霜期長達306天,霜日年均為15.3天。

㈤ 普洱墨江中坤旅遊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普洱墨江中坤旅遊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06月25日,主要經營范圍為旅遊景區項目投專資、開發建設與屬經營管理等。
法定代表人:袁德津
成立時間:2014-06-25
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32723000002617
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雲南省普洱市墨江縣回歸大道22號

㈥ 雲南昆明潽洱墨江縣雙胞之城,真的有這樣一個地方嗎,具說連當地很多植物也是雙胞胎

墨江縣屬於雲南省普洱市,而你說的雙胞城只不過是一個小村子,如今還在建設,雙胞胎倒是有許多,至於很多植物也是雙胞胎嘛,純屬是假話。

㈦ 墨江縣旅遊景點有哪些

墨江縣有以下旅遊景點:

  1. 北回歸線標志園

    作為一個人工修建的景版區,總體規劃和設計還是權不錯的,較適合親子游,孩子可以學到些知識。

  2. 碧溪古鎮

    碧溪古鎮地處昆明、玉溪滇中旅遊片區與西雙版納滇南旅遊片區之間的必經之路上。它始建於明代,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重要驛站,秀美、古樸、富庶,形制完整,保存完好,是古代墨江縣城所在地。

  3. 墨江文廟

    墨江文廟位於墨江縣東正街。整個文廟依山而建,從形制而言喻步步高升,在各地文廟中也屬少見。在此安安靜靜地走一走、坐一坐還是很舒服的。

  4. 庾恩暘故居

    就在距離墨江縣城10公里的碧溪古鎮。院子不大,古鎮也很小,可以順路看看,比較安靜,沒有過度的商業包裝。

㈧ 墨江金竹林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怎麼樣

墨江金竹林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是2017-08-16在雲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注冊內成立的有限責任容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雲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縣聯珠鎮鳳凰一號6幢1單元11層04號房。

墨江金竹林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530822MA6KXUNT1E,企業法人劉永富,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墨江金竹林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墨江金竹林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㈨ 雲南墨江縣幾個鄉鎮

墨江縣全名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截止到2006年,墨江哈尼族自治縣轄15個鄉(鎮)。

墨江哈尼族自治縣轄2個鎮(聯珠鎮、通關鎮),13個鄉(魚塘彝族鄉、龍潭鄉、文武鄉、景星鄉、新撫鄉、團田鄉、泗南江鄉、雅邑鄉、新安鄉、孟弄彝族鄉、龍壩鄉、那哈鄉、壩溜鄉),163個村民委員會,5個居民委員會。

(9)普洱市墨江縣旅遊發展擴展閱讀:

墨江哈尼族自治縣區劃沿革:

1949年8月3日,墨江縣臨時人民政府成立,以原聯珠鎮行政區域組建聯珠區,以原碧溪鎮行政區域組建碧溪區,以原景星鎮和回龍鄉行政區域組建景回區,以原白連鄉、漣漪鄉、龍潭鄉、雅邑鄉、壩溜鄉、龍壩鄉行政區域各組建白連區、漣漪區、龍潭區、雅邑區、壩溜區、龍壩區。

至1950年5月墨江哈尼族自治縣共組建成9個區,91個行政村,4個行政街。1956年撤聯珠區設玖聯鎮,墨江哈尼族自治縣設8區1鎮,8個區下轄90個鄉,玖聯鎮下轄2個街區。

1958年底,墨江哈尼族自治縣共建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9個及1個鎮、40個管理區、149個大隊,鎮下設2個街道居民委員會。1959年從鎮沅縣劃人新撫公社,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有10個公社1個鎮,170個管理區、2個居民委員會。1961年改公社為區,原管理區改為小公社。

1966年6月,墨江哈尼族自治縣10個區改為16個公社。將原新撫區劃為新撫、團田2個公社,龍潭區劃為魚塘、龍潭、文武3個公社,白連區劃為新安、孟弄2個公社,另增設聯合、那哈公社。至1983年底,墨江哈尼族自治縣共16個公社1個鎮、164個大隊、2個居民委員會。

1984年初墨江哈尼族自治縣區鄉改制,原公社改為區,大隊改為鄉,並新增忠愛橋、泗南江區。墨江哈尼族自治縣共18區鎮(區級),166個鄉和鄉級鎮,其中少數民族鄉24個。

1987年龍壩、那哈兩區與紅河縣的三村、垤瑪兩區合並組成黑樹林特區,由墨江縣代管。1988年改區、鄉、鎮制為鄉(鎮)、村公所(辦事所)制,同年黑樹林特區撤銷。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