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餐飲業發展研究
㈠ 分析最近幾年旅遊業飯店的發展現狀(1000字左右)
2010年以來,在旅遊產業持續高速增長與房地產業結構調整的共同作用下,中國旅遊地產在全國范圍內得以快速發展,並且旅遊地產開發不僅是在賣房,而是與城市運營、產業結構調整等緊密結合,產業創新、服務提升、產品創新成為主流。
5月24日,專業研究機構克而瑞發布《2014-2015中國旅遊地產發展報告》顯示,近幾年旅遊地產開發持續升溫,截至2014年底,全國旅遊地產 項目已多達7965個,同比新增2666個。市場供應規模已十分龐大,旅遊地產難以是房地產競爭「藍海領域」,而是步入了「兵戎相見」的「紅海競爭」階段。
「2010年以來,在旅遊產業持續高速增長與房地產業結構調整的共同作用下,中國旅遊地產在全國范圍內得以快速發展,並且旅遊地產開發不僅是在賣房, 而是與城市運營、產業結構調整等緊密結合,產業創新、服務提升、產品創新成為主流。這一時期旅遊地產規模迅速擴張,並呈現出多中心的發展格局。華僑城、萬 達、萬科、世茂等實力房地產企業成為旅遊地產開發的主力軍。」克而瑞旅遊地產部總經理胡曉鶯表示。
報告指出,我國旅遊地產區域發展的不均衡性十分明顯,海南、長三角、環渤海三大區域的旅遊地產項目數量最多,分別佔全國旅遊地產總數量的15%、 22%和17%。兩廣、西南和閩東南地區的旅遊地產發展十分迅速,這三大區域的旅遊地產項目數量也佔到全國旅遊地產總數的23%。
從旅遊地產項目的分布變化來看,海南、西南、長三角、環渤海、兩廣、閩東南六大傳統旅遊地產發展區域的項目數量佔比有所下降,旅遊地產發展的區域集中性特徵開始淡化。未來旅遊地產項目的競爭市場將比現在的更復雜。
和旅遊地產項目數量迅速增長相對應的是旅遊地產開發企業規模的迅速增長。
「2012年我們統計到的旅遊地產開發企業僅為1629家,2014年已多達5324家,增長3倍多。從2013年和2014年兩年的數據對比來看, 我們發現佔地面積在5萬平方米以內的極小型旅遊地產項目佔比略有下降,而佔比在50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旅遊地產項目佔比則略有上升。」胡曉鶯告訴《第一財 經日報》記者,旅遊地產的空間規模並不單純反應建築體量,更多的是反應產品層次的豐富度,就目前旅遊地產的發展現狀而言,佔地面積正在逐漸擴大。一方面, 政府對旅遊地產項目的諸多配套要求,這使得開發商必須有更多的土地來平衡收益;另一方面,在累積了多年開發經驗的情況下,很多開發商都有著較強的開發自 信,在不斷擴大其開發項目體量的前提下,在產品組合方面,不斷創新的產品形態。
報告進一步指出,2014年,購買旅遊地產的潛在市場規模大增,根據克而瑞去年的調查數據顯示,在隨機抽樣的受訪者中近期就有購買旅遊地產的人員佔8%,兩年內有購買旅遊地產打算的人員佔到17%,相較前一年,分別上升了2個百分點和5個百分點。
此外,無論在哪裡餐飲都是最被消費者關注的元素,旅遊地產也不例外,調查顯示,49%的意向旅遊地產置業者最為關注的是餐飲配套。此外,購物、醫療和運動配套的關注度也比較高,分別為35%、27%和27%。
同時,隨著旅遊度假需求的多元化發展,特色化、個性化的新型配套服務的關注度急速上升。從物業類型偏好角度來看,度假體驗感較好的別墅物業最受意向旅 游地產置業者的歡迎,近一半的受訪者表示希望購買別墅物業。同時,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理性回歸,產權式公寓等投資屬性較強的物業類型的市場偏好度有所回落。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隨著國內房地產市場投資價值的回落,中國個人資產在1000萬以上的高凈值人群掀起了一輪海外置業熱潮。伴隨著中國高 凈值人群的海外置業熱潮,中國開發商也開始頻繁出海。比如,中坤在美國收購了幸運之星牧場,陽光100塞班島落子旅遊地產。
㈡ 餐飲業怎樣才能促進旅遊業的發展
要做出當地特色的料理,要與眾不同。
㈢ 旅遊與餐飲是怎麼巧妙結合的(1500字)
(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無錫 214153)
摘 要: 飲食文化是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之一。在旅遊業逐漸成為世界第一大朝陽產業的今天,研究和探討如何開發利用飲食文化這一獨特的旅遊資源,對加快我國旅遊業發展,具有現實意義。就飲食文化與旅遊的有機結合,發展旅遊業,進行分析、探討,提出一些新的見解。
關鍵詞: 飲食文化;旅遊;消費
中國旅遊業,在21世紀,面臨著國內外旅遊業的激烈競爭,特別是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後,無疑給中國旅遊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挑戰。因此,我們要不斷建立和完善具有自身特色的旅遊文化,並盡快地適應世界旅遊發展潮流,走向旅遊經濟的現代化。提及旅遊文化,不能不涉及其中涉及到的飲食文化。原因很簡單, 中國的飲食文化享譽世界,而且, 中國的旅遊資源又很豐富,研究飲食文化與旅遊的有機結合是很有代表性的。
1 文化與旅遊
文化是一個很大的范疇,包括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現代旅遊是在人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後,主動追求更高質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現的一種綜合性大眾活動,其宗旨是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不斷追求與滿足,只有文化介入並參與到旅遊組織規劃和具體活動中去,才能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旅遊。所以,從本質上說旅遊就是一種文化活動。 文化是旅遊業的靈魂。旅遊業號稱「無煙工業」,是因為它的產生和發展從古到今都得益於文化的因素,它的根本就是以文化為根基。旅遊業的發展就是以本國、本地區、本民族獨特的文化招徠遊客的,以各地不同的民俗、地域文化吸引外地慕名探奇者,因此,該地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是不是別具一格,是否具有吸引人前來覓蹤的魅力,關乎旅遊經濟的興衰成敗。
世界旅遊業發展的歷史與現實表明,一個國家或地區文化資源的獨特和富有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旅遊經濟發展的潛在能力。世界旅遊業的發展走過了經濟型旅遊業向文化型旅遊業的轉變過程,文化已成為旅遊業發展的制高點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因此,旅遊經濟要發展,重點是自成一家的民族、地域文化、推陳出新,這樣才能廣招遊客。美國旅遊部門曾統計過:文化旅遊是美國旅遊中「增長最快的項目」,僅紐約市的文化活動就產生了近100億美元的經濟效益,文化旅遊的發展帶動了美國30多個州競相開拓文化旅遊項目。由此可見,文化作為旅遊經濟新的增長點就像一隻看不見的手,支配決定著旅遊經濟活動,成為旅遊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2 飲食文化對旅遊的影響
飲食文化是指食物原料開發利用、食品製作和飲食消費過程中的技術、科學、藝術,以及以飲食為基礎的習俗、傳統、思想和哲學。飲食文化對中國旅遊業發展有巨大影響。在旅遊的整個過程中,無時不滲透著文化因素。旅遊產業發展中除去較為單純的經濟活動外,其餘活動均是旅遊文化所包含的內容。
人們常說:「民族的東西是獨特的,文化的流傳是久遠的。」一個國家的旅遊業,無不以自己本民族獨有的精神內涵作為強大的吸引力,實踐表明「凡舉旅遊業昌盛之國,莫不以旅遊文化取勝。」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旅遊業得到迅速發展,這主要是因為我們在發展旅遊業的同時,充分利用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文明。其中,飲食文化對旅遊經濟的作用是巨大的,例如東北通化的「葡萄酒節」、各地美食節活動等等,這一切都是把中國的飲食文化與現代旅遊相結合,收到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我國傳統的飲食文化就是我國旅遊業品牌的一種現實的表現。同時由於飲食文化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等特點,往往為一個國家或地區所獨有,很難模仿和復制。這樣,在競爭中就減少了可比性,具有壟斷的地位,易於形成強有力的競爭能力,也易於創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廣大旅遊者就是為追求這些而來的,因此,搞好飲食文化的品牌戰略是旅遊競爭中的無形法寶,更是促使旅遊業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寶貴資源。
3 開發利用地區飲食文化旅遊資源的建議
中國飲食文化總體呈現出以下美學特徵:色澤美、香味美、滋味美、造型美、器皿美、環境美等。隨著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雙休日的實行和假日的延長,居民外出旅遊就餐的機會增多,消費增加,食的消費在旅遊六大要素中所佔的比例越來越高,飲食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已越來越顯示出重要性。但某些地區的飲食文化尚未開發、整理、革新,這是束縛地區旅遊餐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障礙。目前,飲食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主要存在著對其資源的開發缺乏廣度和深度、文化韻味不足、參與性不強、宣傳促銷不夠等問題。如何更有效地開發利用地區飲食文化旅遊資源,將飲食文化與旅遊業有機地結合起來,增加旅遊地的綜合吸引力,促進其發展,值得深入研究。
3.1 加大政府對民族飲食文化的保護、開發和扶持力度。 政府要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研究精神文化,開發物質文化,在開發中從資金投入、資源挖掘、人才培養、科學規劃、保護開發等方面需要擔當主導者、組織者、引導者的職責,積極實踐,促使旅遊產業走向成熟,持續健康發展。。否則,任由各民族飲食文化自由發展,自生自滅,只會導致民族飲食文化的不斷消亡。
3.2突出文化特色。飲食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關鍵在於「文化」,於吃中講求文化,於旅遊中弘揚文化,令旅遊消費者真正達到以吃為方式、以精神享受為目標的願望。因此資源開發中要全面詳實地搜集關於飲食文化旅遊資源的文化背景、歷史淵源、民間傳說、神話故事、風土人情等資料。一些地方名菜小吃往往伴有傳奇故事,旅遊部門如能將這些加以開發利用,讓遊客邊聽(聽故事)、邊看(看原料、工序)、邊嘗(嘗味道)、邊思(思意蘊),使遊客樂在其中。
3.3 飲食與旅遊優化組合。開發飲食文化旅遊資源時,首先應該挑選那些最有代表性的、最具有聲望的資源,然後加以優化組合,對於菜餚的合理搭配、文化內涵的聯系做出評價,結合旅遊者的心理因素、旅遊目的地的旅遊活動的開展,適時有目標性的推廣,以舉辦佳餚品嘗游、葯膳保健游、民族風味美食節等多種方式開發多種特色飲食文化旅遊活動。
3.4 挖掘和開發古今特色飲食文化旅遊資源。即從特色菜品、旅遊線路、旅遊紀念品和旅遊建築設施等多個角度進行旅遊開發;建立特色飲食中心、飲食文化展示館,舉辦美食文化節,與其他節日形成互動,進行連鎖經營等旅遊形式,找到促進地方旅遊業及地區經濟發展的新思路和新途徑。
近年來,隨著休閑旅遊和專題旅遊的出現並快速發展,飲食文化旅遊的開發已逐漸成為旅遊業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盡管目前飲食文化旅遊的發展不很理想,但長遠來看,中國飲食文化旅遊市場是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大市場,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潛力。旅遊開發中應深層次挖掘旅遊產品的文化內涵,突出地方特色,在保證旅遊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實現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天元.中國旅遊可持續發展研究[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
[2]潘寶明等.中國旅遊文化[M].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1999.
[3] 季羨林等.東西文化政策[M].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7.
[4]張國洪.中國文化旅遊[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2001.
㈣ 中國旅遊餐飲服務行業現狀
中國旅遊餐飲服務要分別來說
餐飲
在新世紀新階段,黨中央、國務院把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確立為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和基本立足點。旅遊業是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新興產業之一,被譽為「朝陽產業」。《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圍繞小康社會建設目標和消費結構轉型升級的要求,大力發展旅遊、文化、體育和休閑娛樂等面向民生的服務業。
隨著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斷推進,中國旅遊業面臨重大發展機遇: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必將對旅遊需求增長發揮基礎性的支撐作用;城鄉居民收入將穩定增長,到2020年人均GDP將達3500美元左右甚至更多,這將進入世界旅遊界公認的旅遊業爆發性增長階段;國家擴大內需的經濟發展方略和加快推動服務業的發展,將為旅遊業進一步發展創造新的機遇;中國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擴大,將為我國旅遊業在國際市場和世界舞台更好地發揮作用,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中國政通人和,社會安定,將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的旅遊目的地之一;隨著對現行休假制度的完善和帶薪休假制度的落實,將形成巨大的國內旅遊消費市場。盡管當前面臨百年不遇的國際金融危機,但我們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機遇沒有發生逆轉,我國旅遊業發展仍屬於上升期。基於以上分析,中國旅遊業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並呈現一系列鮮明的特徵
餐飲
2008年下半年起,在擴大內需的大環境下,商務部提出在擴大內需、拉動消費方面,將大力發展餐飲業。以消費促發展,在三方面大力發展餐飲行業。首先,大力發展大眾化餐飲。其次,重點關注和解決餐飲行業的放心消費問題,嚴把食品原料進貨關。第三,積極推進節能環保工作,推動行業節能減排縱深發展。
目前中國餐企業已經十分注重品牌的塑造和企業規模的擴大。通過連鎖經營和特許經營等多種方式,中國餐飲業正積極進軍海外市場。中國的餐飲市場中,正餐以中式正餐為主,西式正餐逐漸興起,但目前規模尚小;快餐以西式快餐為主,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等,是市場中的主力,中式快餐已經蓬勃發展,但當前尚無法與「洋快餐」相抗衡。隨著中國經濟及旅遊業的發展,餐飲行業的前景看好,在未來幾年內,中國餐飲業經營模式將多元化發展,國際化進程將加快,而且綠色餐飲必將成為時尚。
國家商務部預測,到2010年,我國餐飲業零售額將達到20000億元,可見餐飲業在拉動消費需求、構建和諧社會、增加稅收、促進就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㈤ 旅遊產業發展現狀
旅遊業具有「無煙產業」和「永遠的朝陽產業」的美稱。所謂朝陽產業,它的發展前景廣闊可觀,當今的旅遊產業已經成為國家的重點發展項目,我國的旅遊市場規模穩步擴大。但是相較而言,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的廣度深度都遠遠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人民對旅遊消費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國內旅遊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討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的現狀、趨勢及對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國旅遊業的現狀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迅速,覆蓋面廣,但總的說來仍然處於一種低消費、大眾化、低水平、中近距離旅遊的狀況。旅遊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建設發展很快,但仍不能適應國內旅遊市場發展速度的要求。
旅遊人次數穩步增加,旅遊消費額逐步提高;絕大部分屬於觀光旅遊,文化型和享受型極少;國內旅遊熱門地區多集中在經濟發達、知名度高、旅遊基礎設施較為完備的4A級以上景區。自助旅遊增多,團隊出遊減少;度假村的區域『生特徵已經比較明顯,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西部、東北等區域的度假村經營都各顯特色。北京、上海、廣州、蘇州、杭州、重慶等經濟發達地區度假村數量明顯比其他地區高很多。這說明我國旅遊房地產度假村細分市場的區域格
㈥ 發展旅遊餐飲業的主要對策
見客下菜
㈦ 餐飲行業發展趨勢
餐飲業主要分為旅遊飯店、餐廳( 中餐、西餐) 、自助餐和飯盒業、冷飲業和攤販五大類。具體又分為三種類型: 便利型大眾餐飲市場、高檔型餐飲市場、氣氛型餐飲市場。便利型大眾餐飲市場都是大眾消費; 高檔型餐飲市場二級、三級城市非常多,尤其在三級城市裡; 氣氛型餐飲市場是夾在高檔和低檔之間的檔次,主要是一些主題餐廳、氣氛餐廳。
中國餐飲行業分類圖
餐飲行業分類
中國餐飲行業的產業鏈主要包括農產品、牧業產品及農副產品的原材料供應商、代理廠商、中央廚房、分銷渠道、餐飲終端等環節。
中國餐飲行業產業鏈
產業鏈中參與者各司其職,產業鏈主要參與者的職責如下:
(一)代工廠商。主要負責整合農業、牧業、農副產品資源,為餐飲行業提供原材料產品。不過,截至**,中國餐飲行業上游原料產品的供應商尚未成熟,不能有力的支撐餐飲行業的順利發展。此外,由於農業、牧業、農副產品資源相對分散且整體技術水平低下,如果監管不到位,將影響餐飲行業的整體發展。
(二)中央廚房。主要負責上下游成本的控制,對於信息化控制的中央廚房,一方面,可以分析消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系統內各種餐廳的需求,設計上游供貨商的產能及配給,盡量節省成本。
(三)餐飲終端。主要負責將餐飲產品遞送給個人/家庭消費者,也就是我們一般講的餐廳、食堂等實體就餐地點等。餐飲終端的地點選擇尤為重要,此外,由於餐飲終端直接面向消費者,對於消費者需求的把握較為精準,對於引導產業鏈前端參與者的市場化導向較為重要。隨著消費需求的不斷升級,餐飲終端的多元化發展將成為一種趨勢。
《中國餐飲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年)》主要研究分析了餐飲行業市場運行態勢並對餐飲行業發展趨勢作出預測。報告首先介紹了餐飲行業的相關知識及國內外發展環境,並對餐飲行業運行數據進行了剖析,同時對餐飲產業鏈進行了梳理,進而詳細分析了餐飲市場競爭格局及餐飲行業標桿企業,最後對餐飲行業發展前景作出預測,給出針對餐飲行業發展的獨家建議和策略。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餐飲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年)》給客戶提供了可供參考的具有借鑒意義的發展建議,使其能以更強的能力去參與市場競爭。
《中國餐飲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年)》的整個研究工作是在系統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是相關餐飲企業、研究單位、政府等准確、全面、迅速了解餐飲行業發展動向、制定發展戰略不可或缺的專業性報告。
第一章 中國餐飲行業發展綜述
第一節 餐飲行業定義及特徵
一、餐飲行業定義
二、餐飲行業分類
三、餐飲行業基本特徵
1、永續經營
2、適應性強
3、抗風險性
4、低成本營銷
5、集市效應
6、市場穩定
7、收益保障
8、升值空間大
第二節 餐飲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一、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1)行業管理體制分析
(2)行業主要法律法規
二、行業經濟環境分析
(1)國際宏觀經濟形勢分析
(2)國內宏觀經濟形勢分析
三、行業社會環境分析
(1)中國傳統飲食文化
(2)西式餐飲文化在中國的發展
四、行業消費環境分析
(1)居民可支配收入
(2)消費結構分析
(3)消費行為分析
第三節 餐飲行業關聯行業發展分析
一、關聯行業對餐飲業發展影響分析
(1)旅遊業對餐飲業發展影響分析
1)旅遊業對餐飲業的影響
2)國內旅遊業發展現狀調研
3)入境旅遊市場發展現狀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