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旅遊業發展途徑是
1. 我國旅遊業發展現狀分析
旅遊業具有「無煙產業」和「永遠的朝陽產業」的美稱。所謂朝陽產業,它的發展前景廣闊可觀,當今的旅遊產業已經成為國家的重點發展項目,我國的旅遊市場規模穩步擴大。但是相較而言,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的廣度深度都遠遠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人民對旅遊消費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國內旅遊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討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的現狀、趨勢及對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國旅遊業的現狀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迅速,覆蓋面廣,但總的說來仍然處於一種低消費、大眾化、低水平、中近距離旅遊的狀況。旅遊基礎設施、服務設施模仿建設發展很快,但仍不能適應國內旅遊市場發展速度的要求。
旅遊人次數穩步增加,旅遊消費額逐步提高;絕大部分屬於觀光旅遊,文化型和兆絕享受型極少;國內旅遊熱門地區多集中在經濟發達、知名度高、旅遊基礎設施較為完備的4A級以上景區。自助旅遊增多,團隊出遊減族碼姿少;度假村的區域『生特徵已經比較明顯,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西部、東北等區域的度假村經營都各顯特色。北京、上海、廣州、蘇州、杭州、重慶等經濟發達地區度假村數量明顯比其他地區高很多。這說明我國旅遊房地產度假村細分市場的區域格
2. 我國旅遊業的發展歷史是什麼
新中國建設以來,我國旅遊業的發展歷程大體可以分為兩個時期。第一個時期的起始時間為新中國建國至改革開放前。當時主要是對那些來華的外賓所展開的。中國旅行和游覽事業管理局與1964年正式成立。
新中國旅遊業的發展的第二個時期為改革開放以來的步入正軌和全面振興的發展時期。1978年至80年代中期,及接待入境旅遊為主的發展階段。80年代至1997年,入境旅遊和哪裡有並行發展的階段。1997年至今,入境旅遊、國內旅遊和出境旅遊全面發展的階段。
(2)我國旅遊業發展途徑是擴展閱讀:
旅遊業,國際上稱為旅遊產業,是憑借旅遊資源和設施,專門或者主要從事招徠、接待遊客、為其提供交通、游覽、住宿、餐飲、購物、文娛等六個環節的綜合性行業。旅遊業務要有三部分構成:旅遊業、交通客運業和以飯店為代表的住宿業。他們是旅遊業的三大支柱。
旅遊業是以旅遊資源為憑借、以旅遊設施為條件,向旅遊者提供旅行游覽服務的行業。又稱無煙工業、無形貿易。
狹義的旅遊業,在中國主要指旅行社、旅遊飯店、旅遊車船公司以及專門從事旅遊商品買賣的旅遊商業等行業。廣義的旅遊業,除專門從事旅遊業務的部門以外,還包括與旅遊相關的各行各業。旅行游覽活動作為一種新型的高級的社會消費形式,往往是把物質生活消費和文化生活消費有機地結合起來的。
3. 我國旅行社業的發展階段是如何劃分的
第一章
1.我國旅行社業的發展階段是如何劃分的?
(1)第一階段,旅行社發展的初期(1978—1989年)隨著1978年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旅遊業迅速發展,中國國際旅行社、中國旅行社、中國青年旅行社、成立形成了我國旅行社三足鼎立的行業寡頭壟斷的局面。為滿足急劇增長的國際入境遊客的需求,中國旅行社、旅遊交通、海外飯店都大量建設。
(2)第二階段,旅行社發展的增長期(1990—1994年)在這一時期,我國政府開始允許中國公民出國探親和旅遊。這是我國旅遊業發展中的又一重大突破。
(3)第三階段,旅行社發展的調整期(1995年至今)這一段時期,各法律條規相應出台,更好的保障旅遊者和旅行社的合法權益,維護旅遊市場秩序,促進我國旅遊業的健康發展,標志中國旅行社業的健康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2.簡述旅行社的性質和職能。
性質:服務性、營利性、中介性
職能:組織職能:旅行社開發和組合旅遊產品的功能
銷售職能:一方面滿足旅遊者需求,另一方面能夠使旅遊產品更順利地進入消費領域
協調職能:食住行娛購游6個方面
分配職能:合理分配旅遊者的支出,最大限度地滿足旅遊者的要求
提供信息職能:一方面,旅行社作為旅遊產品銷售的重要渠道,熟知旅遊者的需求變化和市場動態;另一方面,旅行社應及時、准確、全面地將旅遊目的地各相關部門最新的發展和變化傳遞到市場上,以使旅遊者了解和購買。
3.簡述旅行社的業務特點。
勞動密集型、智力密集型、服務性、關聯性、敏感性、波動性
關聯性 廣泛性 操作的分工性和合作性 分散性 獨立性
4.在歐美國家,旅遊批發商、旅遊經營商和旅遊零售商有什麼區別?
(1)旅遊批發商是一種從事旅遊產品的生產、組織、宣傳和推銷旅行團業務的旅行社組織
(2)旅遊經營商是指以編排、組合旅遊產品為主,也兼營一部分零售業務的旅行社。
(3)旅遊零售商是指直接向個人或社會團體宣傳和推銷旅遊產品,具體招徠旅遊者。
聯系:旅遊零售商是聯系旅遊經營商和旅遊批發商與旅遊者之間的橋梁與紐帶,其收入全部來自銷售傭金。
區別:①旅遊批發商一般不從事零售,而旅遊經營商則經常通過其零售機構銷售旅遊產品。 ②旅遊批發商通常通過購買並組合現成的服務形成新的包價,而旅遊經營商通常設計新產品並提供自己的服務。 ③旅遊批發商一般不從事實地接待業務,而旅遊經營商則相反。
第二章
5.旅行社產品開發與設計應遵循哪些原則?
(1)市場導向原則 (2)特色化原則 (3)多樣性原則 (4)針對性原則
(5)布局合理性原則 (6)效益原則 (7)可接受性原則
第四章
6.如何保證旅行社市場調查結果的准確性?
(1)直接調查:調查法 觀察法 實驗法
(2)間接調查:內部資料收集 外部資料收集
外部資料收集途徑與方法:
第一,收集公開傳播的有關資料。
第二,通過客源地旅遊中間商進行調查。
第三,參加旅遊展銷和學術研討活動。
第四,舉辦和參與聯誼活動。
第五,通過導游向旅遊者進行調查。
第六,建立回訪制度進行調查。
7.你覺得旅行社市場營銷環境中哪些環境要素對旅行社最重要?
(1)旅行社微觀營銷環境
①供應商 a供貨的穩定性與及時性 b產品的價格變動 c產品的質量
②營銷中介 a中間商 b營銷服務機構 c財務中間機構
③旅遊者 a從旅遊者群體角度分析 原有旅遊者分析 潛在旅遊者分析
b從旅遊者需求角度分析 旅遊偏好分析 旅遊需求分析 旅遊消費水平分析
④競爭者 旅行社在面對市場競爭時,一般要明確下列問題:①誰是競爭者?②競爭者的營銷策略和目標?③競爭者的相對優勢與劣勢?旅行社通過經常地、不斷地分析競爭對手,從而確定自己營銷策略、目標和重點,發揮相對競爭優勢,最終有效地打擊競爭對手,增強競爭能力。
⑤公眾 旅行社面對的公眾主要有:①金融公眾,如銀行、保險公司等;②媒介公眾,如報紙、電視台等;③政府公眾,如旅遊局、工商局等;④社團公眾,如消費者協會、導游員協會等;⑤當地公眾,如所在社區居民等;⑥一般公眾,即一般社會大眾;⑦內部公眾,即旅行社內部成員
⑥旅行社內部 a適當的組織結構 b良好的企業文化 c相互間的支持與配合
(2)旅行社宏觀營銷環境
①人口環境 ②經濟環境 ③物質環境 ④技術環境 ⑤政治法律環境 ⑥社會文化環境
8.請舉例說明,旅行社如何進行逆向定位?
逆向定位強調並宣傳定位對象是消費者心目中第一位形象的對立面和相反面,同時開辟一個新的易於消費者接受的心理形象。 例 美國七喜汽水公司 可口可樂完全占據了市場的壟斷地位,七喜汽水在引導與更新消費觀念上大做文章,即把飲料分為可樂型和非可樂型兩種,並開展了大規模的廣告宣傳活動,使七喜成為非可樂飲料市場中首屈一指的名牌飲料。
9.為什麼目前多數旅行社都選擇報紙廣告?
(1)媒體的特徵 報紙廣告媒體社會評價高,表現形式多樣,目標受眾廣,影響力大。
(2)促銷信息的類型 旅行社的促銷信息有企業形象和產品信息,說明性和介紹性信息
(3)媒體覆蓋面 報紙廣告的傳遞范圍廣
(4)相對成本 報紙廣告的傳播成本相對較低
10.如何提高旅行社的品牌價值?
(1)品牌延伸 品牌延伸,是指憑借成功品牌在相同市場上推出改良產品或全新的產品。旅行社的品牌延伸就是利用旅行社的品牌在相同的目標市場上推出改良或新類別的產品或服務,經品牌延伸後,不同的產品或服務彼此共享同樣的品牌名稱及品牌內涵,如推出旅行社品牌的旅遊用品、紀念品等。
①品牌延伸的作用 利用旅行社品牌,進行品牌延伸可增加旅行社的產品或服務類別,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要,降低經營風險,提升品牌價值。
a加快新產品的定位,提高決策效率
b降低新產品或服務的市場風險和市場導入成本
c利於強化品牌效應,提升品牌價值
②品牌延伸的條件 在進行品牌延伸時,旅行社應明確和分析品牌延伸的具體條件及延伸產品或服務是否具有對旅行社品牌的適合性和提升性,以確保品牌延伸的成功。
a針對相同目標市場 b高品牌價值
c新產品或服務的良好質量 d品牌內涵一致,順應品牌聯想
e較強的經營管理能力
(2)品牌擴張 品牌擴張,是指以現有品牌推出新的產品或服務來進入不相關的市場。旅行社的品牌擴張就是利用自己的品牌旅行社在不相關的市場上推出各類產品或服務,經品牌擴張後,不同的產品或服務彼此共享同樣的品牌名稱
由於品牌擴張與品牌延伸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作用與條件也基本與品牌延伸的相同,不同主要有:
①目標市場。品牌延伸面對的是相同目標市場,品牌擴張面對的是不同目標市場;
②品牌價值。品牌延伸需要高品牌價值做支撐,通過發揮品牌影響力而增強競爭優勢,而品牌擴張由於面對不同目標市場,因此對品牌價值的要求可以不高。
(3)品牌創新 品牌創新,通常是企業在強勢品牌的基礎上,對生產要素進行新的組合。即將原有品牌發展到新的產品或服務上,乃至擴展到其他領域的產業中。品牌創新的思維,要從全社會的角度去尋找個性化品牌的靈感,既可以拋棄原有品牌而塑造全新的品牌,也可以運用原有的品牌而賦予新的內涵。
第五章
11.旅行社服務包的內容設計要點是什麼?
支持設備(服務基礎設施)指在提供服務前必須到位的物質資料
輔助物品(服務輔助條件)指顧客購買和消費的物質產品,或是顧客自備的產品
顯形服務(標准化服務內容和定製化服務內容)可以用感官察覺到的和構成服務基本或本質的條件
隱形服務:顧客能模糊感到的服務帶來精神上的收獲,是服務的非本質特性
評價服務包的標准
12.服務流程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設計方法是什麼?
服務流程是服務組織向顧客提供服務的整個過程和完成這個過程所需要要素的組合方式,它與服務接觸和服務設施相互銜接。
社服務流程設計的一般方法:
(1)旅行社服務流程設計的基礎-生產線法
①服務人員有限的自主權 ②勞動分工的明確 ③用技術替代人力 ④服務標准化
(2)旅行社服務流程設計的要點-顧客作為合作者(具體過程看書)
①用顧客代替服務人員 ②理順服務需求
(3)旅行社服務流程設計的關鍵-顧客接觸
①旅行社服務的設計思想 ②銷售機會和服務傳遞選擇
(4)旅行社服務流程設計的保障-後台保障
13.導游與司機如何影響顧客的旅遊體驗效果?
體驗的四個方面:通過旅遊觀賞、通過旅遊模仿、通過在旅遊中游戲、通過旅遊交往
①出遊前,導游對旅遊目的地形象的宣傳和講解,對顧客構成旅遊期望
②導游與遊客之間亦師亦友亦服務員的親密接觸,在旅遊觀賞中注重講解
③導游在旅途中或游覽過程中與顧客的游戲
④司機與遊客客氣又熟悉的隨意性交往
14.服務滿意度和顧客忠誠度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1)在一般服務業來說,員工流動的真正成本是生產率的損失和顧客滿意度的降低
(2)在個性化的企業中,低員工流動率是與搞得顧客滿意度相關的,只有顧客滿意度高的情況下才能造就更多的忠誠顧客最終企業獲利,獲得成長。
(3)因此服務滿意度導致顧客的忠誠度,服務忠誠導致企業獲利與成長。
15.什麼是服務質量評價的PLZ模型?
PLZ模型是指顧客根據5類服務屬性來評估服務質量。
①可感知性 服務產品的「有形部分」
②可靠性 指企業准確無誤地完成所承諾的服務
③反應性 指企業隨時准備願意為顧客提供快捷、有效的服務
④保證性 指服務人員的友好態度與勝任工作的能力
⑤移情性 指企業真誠關心顧客,了解他們的實際需要,並給以滿足,使服務富有「人情味」
第六章
16.旅行社薪酬管理的內容
(1)確定合理有效的薪酬管理策略 原則:吸引所需要的合格員工;符合有關法律和規章制度的要求;產生激勵和引導作用,公平合理;將工作業績與物質獎勵相結合;有助於向員工傳遞企業文化、觀念理念、人文精神和競爭戰略。
(2)改善員工的福利待遇 從購房、醫療、養老、休假等制度方面入手
(3)積極推行員工持股計劃
17.員工培訓的內容
(1)知識和技能的培訓 工作必需的廣泛的知識和技能,了解旅行社的基本經營情況
(2)態度和觀念的培訓 服務意思、道德觀念、愛崗敬業精神、團隊合作精神
(3)心理的培訓 心理疏導和訓練,增強員工的意志力、自信心和自控能力,提高創新意識和團隊精神
18.做好培訓的需求分析。
(1)個體層面 對員工個人績效狀況、知識技能的分析比較,決定誰需要去參加培訓以及培訓內容
(2)組織層面 根據旅行社的組織戰略目標、組織績效和現有人力資源狀況,確定旅行社的培訓需要的內容
(3)戰略層面 將分析組織未來的工作重心、預測組織未來的人力資源需求和供給、收集組織成員的態度和滿意度的信息作為培訓規劃的依據
將三個層次綜合起來,才能保證培訓需求分析的有效性,並且形成一種制度,定期進行。
19.選擇適宜的培訓方法
(1)課堂講授法 較適用於向大眾群學員介紹或傳授某一專題內容
(2)會議研討法 主要訓練受訓人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人際交往的能力
(3)案例研究法 培養受訓人員提高獨立思考、分析和決策能力,處理緊急狀況的事件
(4)角色扮演法 多應用於改善人際關系的訓練
(5)操作示範法 適用於新設備、工作流程的改進或新員工的入職培訓
(6)視聽法 較適用於外語培訓、操作規范程序、禮節培訓等內容
(7)互聯網培訓法 及時地更新網路,為受訓人員提供最新的培訓資料,可以節省成本
第九章
24.解釋概念:旅行社安全管理;旅行社危機管理;預警系統
旅行社安全管理
旅行社危機管理是指為避免和減輕危機事件給旅行社所帶來的嚴重威脅,通過研究危機、危機預警和危機救治達到恢復旅遊經營環境、恢復旅遊消費信心的目的進行的非程序化決策過程。
預警系統
25.如何更好地處理旅行社的安全問題?
構建旅遊安全保障體系
(1)旅遊安全政策法規系統
(2)旅遊安全預警系統
(3)旅遊安全控制系統
①旅遊安全指標控制系統
②旅遊安全自控系統
③旅遊安全互控系統
(4)旅遊安全救援系統(5)旅遊保險體系
26.利用危機管理的基本知識,分析旅行社如何提高危機預警能力?
(1)樹立危機管理意識
第一,旅行社應用危機理念來激發員工的憂患意識和奮斗精神,不斷拼搏,不斷改革和創新,不斷追求更高的目標。
第二,樹立危機意識不僅要在思想上做好准備,而且要在行動上體現出來,這就要對管理人員和員工進行危機的教育和培訓。這既包括對員工進行普及性的教育(如安全教育、居安思危的觀念教育),又包括具體應對措施的培訓。
第三,旅行社經營風險大、可變因素多,管理者和員工必須有隨時應對質量投訴、行程中各種事故、不可抗力因素等突發事件的意識和心理准備,以確保危機發生時能保持冷靜和有序。
(2)建立危機管理機制和系統
①危機管理的制度保障
②危機管理中的政府
③危機管理中的社會力量 非政府組織 旅遊企業 媒體
4. 我國旅遊業的產業定位是
旅遊業逐漸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興產業之一。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旅遊業以持續高於世界經濟增長的速度快速發展,逐漸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興產業。國際旅遊界人士認為,旅遊業甚至已經超過石油和汽車工業,成為世界第一大產業。2010年,第十屆世界旅遊旅行大會在北京召開時,會議主題就是「旅遊,世界第一大產業」。據統計,2011年旅遊業對全球GDP的貢獻率達9.1%(同期汽車製造業佔8.5%,銀行業佔11%),旅遊就業2.58億人次,佔全球就業總數的8.3%。
從國內看,旅遊業已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產業。主要表現在:旅遊業的經濟拉動作用更加突出。一是拉動了經濟增長。據測算,我國旅遊業增加值已佔到GDP的4%以上,與旅遊相關的行業超過110個,旅遊業發展帶動了社會投資,促進了相關產業發展。其中,旅遊業對住宿業的貢獻率超過90%,對民航和鐵路客運業的貢獻率超過80%。二是促進了社會消費。2010年,我國居民國內旅遊消費達到12580億元,占居民消費總支出的9.4%。三是促進了社會就業。目前全國旅遊直接從業人員超過1350萬人,與旅遊相關的就業人數約8000萬人。
從全球看,我國已經成為世界旅遊大國。我國已經是全球第三大入境旅遊接待國,我國已經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國內旅遊市場。2011年,入境旅遊人數1.35億人次,入境過夜旅遊者5758萬人次。實現旅遊外匯收入485億美元。已有146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目的地。2011年人均出遊率2次,國內旅遊人數26.4億人次。
我國是亞洲最大的出境旅遊客源國,2011年,中國公民出境總人數7025萬人次。出境人員中,因私出境6412萬人次,占出境總人數的91.3%。《世界是平的》一書說,「中國旅遊者將改變世界旅遊業」。中國對全球旅遊業的貢獻率逐步加大,特別是我國出境旅遊快速增長,成為全球國際旅遊增長的重要支撐。據測算,2011年中國對全球入境旅遊的貢獻率超過30%。
戰略性支柱產業是指對國家或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戰略意義、構成經濟社會發展重要支撐的產業,它不僅本身具有相當的規模,而且發展潛力巨大,同時能夠對經濟社會發展起廣泛的關聯帶動的作用。國際上一般認為一個產業的增加值佔到GDP的5%以上,就是支柱產業,佔到8%以上就是戰略性支柱產業。把旅遊業培育成為戰略性支柱產業,我國的主要思路是,推動旅遊業與第一產業融合發展,重點發展鄉村旅遊;推動旅遊業與第二產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旅遊裝備製造業;推動旅遊業與第三產業主要與文化、金融、交通、商務、醫療、體育等產業融合發展。
我們始終清醒地認識到,有許多問題和矛盾亟待解決。旅遊產品供給和需求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熱點產品仍集中在少數知名旅遊景區,導致旺季一票難求。休閑度假產品供給與急劇上升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中西部部分旅遊目的地交通不便、可進入性差問題依然突出。旅遊安全保障體系還不夠健全,旅遊便捷服務能力還有待提高。
國內旅遊市場秩序和人民群眾期待還有很大差距。現有的法律法規不適應旅遊業快速發展要求,旅遊民事規則不完善;旅遊活動缺乏全程監管,旅遊經營和管理不規范;市場誠信缺失,地區和行業壁壘依然存在;旅遊部門執法力量不足,綜合執法機制不健全。
我國旅遊發展方式還不完全符合科學發展的要求。相當一部分地區存在重開發、輕保護,重硬體、輕軟體的問題。一些地方仍停留在「門票經濟」階段,沒有形成完整的旅遊產業鏈,旅遊綜合帶動效益還沒有充分發揮。旅遊業科技含量不高,組織化程度低、現代商業模式創新、現代科技運用等方面還有待加強。
旅遊人才隊伍建設還不能完全適應旅遊發展要求。特別是缺乏適應兩大戰略目標要求的企業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投資創業人才等,現在外語導游、專業的景區講解員、賓館飯店的主管領班都不能適應發展需求。目前全國開展旅遊教育的高等院校、中等職業學校達1968家,在校旅遊專業學生109萬人,但沒有真正意義的名牌大學。真正的旅遊大國應當產生真正意義上類似美國康奈爾大學、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這樣的旅遊大學。
走出「門票經濟」是一個形象化說法,走出去,就是告別過去靠賣門票、靠漲價甚至一錘子買賣模式,向科學發展切實轉變。
5. 我國旅遊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旅遊行業將向著智能化,定製化,跨界結合的方向發展
1,人工智慧向旅遊服務廣泛滲透
人工智慧在2018年賺足了眼球,旅遊行業也開始研究在營銷與服務中應用AI技術再造流程、優化體驗。在目的地營銷、智慧化管理、客戶畫像、在線銷售、線下迎賓、遊客互動等多個領域,人工智慧都有廣泛應用的空間。同程旅遊已經率先開啟智能機器人在旅遊行業的運用,可以實現迎賓接待、微信購票、遊客互動等多項功能;技術大牛的去哪兒網的火車票搜索頁面,只需簡單一句話,10秒鍾即可出現車次;攜程還宣布有3個與簽證相關的技術與服務創新,已獲得國家專利發明;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進一步成熟,旅遊服務的更多環節都將迎來AI的滲透。
2,定製旅遊向細分市場深耕
細分市場是定製旅遊市場逐漸成熟的必然要求,改變目前定製旅遊概念混亂、良莠不齊的狀況。但這也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每一種細分市場都需要整合不同的資源,培養相應的定製師等人力資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教育部、國家旅遊局等11部門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進入實操層面,並完成對中小學的滲透式市場啟蒙,2018年研學旅行必將迎來井噴。表徵之一就是北京從2018年起將初中學生綜合社會實踐活動成績計入中考成績,預計更多城市將出台類似政策,研學旅行爆發勢頭不可阻擋。細分市場對精細化管理的要求甚高,只想蹭熱點炒概念的做法怕是行不通了。
3,跨界融合加劇
在大的格局上,旅遊與生態建設、美麗鄉村、基礎設施提升、新型城鎮化、產業轉型升級、脫貧攻堅有完美的結合點,特別地方政府推動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調整,為旅遊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在小的方面,旅遊與個體的消費升級息息相關,從簡單的滿足觀光需求,到休閑放鬆、親子娛樂、家庭度假、蜜月婚紗、接受教育、培養興趣、滿足愛好、陶冶情操等,旅遊的功能得到極大擴展,在提升生活品質上發揮了極大的作用。目前,各種「旅遊+」還僅在初級階段,不管是大的格局,還是小的方面,仍有極大的發展空間,跨界融合的趨勢還將長期持續。
大市場催生出新的人才需求,抓住旅遊行業新趨勢的企業對於人才需求非常強烈,紛紛給出高薪搶人,比如,在線旅遊巨頭同程,大多數產品運營和技術類崗位給出的年薪都在30萬左右~
6. 我國旅遊業的發展歷史
新中國建設以來,我國旅遊業的發展歷程大體可以分為兩個時期。第一個時期的起始時間為新中國建國至改革開放前。當時主要是對那些來華的外賓所展開的。中國旅行和游覽事業管理局與1964年正式成立。
新中國旅遊業的發展的第二個時期為改革開放以來的步入正軌和全面振興的發展時期。1978年至80年代中期,及接待入境旅遊為主的發展階段。80年代至1997年,入境旅遊和哪裡有並行發展的階段。1997年至今,入境旅遊、國內旅遊和出境旅遊全面發展的階段。
(6)我國旅遊業發展途徑是擴展閱讀:
旅遊業,國際上稱為旅遊產業,是憑借旅遊資源和設施,專門或者主要從事招徠、接待遊客、為其提供交通、游覽、住宿、餐飲、購物、文娛等六個環節的綜合性行業。旅遊業務要有三部分構成:旅遊業、交通客運業和以飯店為代表的住宿業。他們是旅遊業的三大支柱。
旅遊業是以旅遊資源為憑借、以旅遊設施為條件,向旅遊者提供旅行游覽服務的行業。又稱無煙工業、無形貿易。
狹義的旅遊業,在中國主要指旅行社、旅遊飯店、旅遊車船公司以及專門從事旅遊商品買賣的旅遊商業等行業。廣義的旅遊業,除專門從事旅遊業務的部門以外,還包括與旅遊相關的各行各業。旅行游覽活動作為一種新型的高級的社會消費形式,往往是把物質生活消費和文化生活消費有機地結合起來的。
7. 我國旅遊業發展趨勢
(一)市場細分化趨勢
隨著旅遊者收入水平和需求層次的提高,也隨著旅遊者出國旅遊次數的增加,人們已不再滿足於城市觀光游覽這種傳統的旅遊方式,而趨於追求能夠滿足其特殊需求且富於刺激性的旅遊方式。現代旅遊市場出現了市場細分化趨勢。每一種細分市場都具有其獨特之點,能夠滿足某一類型旅遊者的特殊需求。旅遊組織者將注重從更深層次來開發人們的旅遊需求,根據人們的年齡、職業、愛好等不同情況組織各具特色的旅遊產品來面向不同的細分市場。特殊旅遊、專題旅遊也越加盛行。除過傳統的觀光旅遊、度假旅遊和商務旅遊外,目前比較盛行的旅遊方式有:宗教旅遊,探險旅遊,考古旅遊,修學旅遊,蜜月旅遊,購物旅遊,獎勵旅遊,民族風俗旅遊等等。每一種旅遊方式又可以進一步細分。中國國家旅遊局於1991年5月向國際旅遊市場推出了首批14項國家級專項旅遊產品,進一步豐富了中國旅遊的產品類型。隨著國際遊客對特殊旅遊需求的增加,人們期待著更多、更為豐富多採的專題旅遊路線的不斷推出。
(二)從觀光型旅遊為主向度假型旅遊為主轉變
根據對日本出國遊客的調查,近年來日本每年出國遊客中有2/3是重復出國。而美、英、德、法等國重復出國遊客所佔的比例更高。由於每年出國旅遊已成為一種生活定式,越來越多的遊客已不滿足於在各個旅遊點之間長途跋涉、疲於奔命的旅遊方式。旅遊目的也從傳統的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向通過旅遊使身心得到放鬆和休息、陶冶生活情趣等轉變。在未來的市場發展中,觀光型旅遊並不會完全失去市場,但在傳統的旅遊客源國家中度假旅遊將更為盛行,將會逐步取代觀光旅遊成為國際旅遊的主體。世界上旅遊度假勝地如地中海地區、加勒比海地區仍將是國際旅遊者集中的地區。在東亞、太平洋地區,夏威夷及具有豐富海灘資源的泰國、印尼將會是旅遊者熱衷於選擇的目標。而主要吸引商務和購物客人的城市型旅遊地如香港、新加坡、台灣、南朝鮮將會在度假旅遊浪潮中失去一部分市場。到本世紀末,泰國、夏威夷將會取代香港、新加坡成為東亞、太平洋地區第一和第二位的旅遊接待地。中國的國際旅遊客源以觀光型為主,但中國具有豐富的山水風光和海灘資源,為了適應未來世界旅遊市場發展趨勢,就必須改變中國旅遊產品的單一結構,開發度假旅遊資源,以吸引國際客源的主流。
8. 我國旅遊業堅持發展哪些策略
相對世界旅遊業及國內其他產業來說,中國的旅遊業起步較晚、起點較低,但發展速度快、發展潛力大、發展前景好。改革開放前,我國旅遊業以外事接待為主,只具備產業雛形,還沒有形成真正的規模產業。1978年以後,我國旅遊業以其巨大的資源優勢和國際市場積蓄多年的需求存量,領改革開放之先,受改革開放之惠,持續、快速發展,逐漸成為我國國民經濟中的重要產業和國際旅遊大舞台上異常活躍的新生力量。特別是近年來,我國堅持「大力發展入境旅遊,積極發展國內旅遊,適度發展出境旅遊」的策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形成了「三個市場」相互驅動、相互補充的良好局面,旅遊大國的地位得到不斷鞏固和提高。21世紀以來,我國旅遊業雖然連續遭受非典、金融危機等各種突發事件和不利因素的沖擊,經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驗,但面對嚴峻的旅遊市場形勢,全國旅遊行業克服困難,總體上保持了平穩發展。2013年,全國共接待入境遊客1.29億人次,實現國際旅遊外匯收入516.6億美元,分別比上年下降2.5%和增長3.3%;國內旅遊人數32.6億人次,收入26276億元人民幣,分別比上年增長10.3%和15.7%;中國公民出境人數達到9818.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8%;旅遊業總收入2.95萬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14%。2009年,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要求「把旅遊業培育成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從國家戰略高度重視旅遊業的發展,為我國旅遊業提出了更高的發展目標,也推動了我國旅遊產業的轉型與升級。到2020年,我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旅遊目的國和第四大客源輸出國,旅遊產業規模、質量和效益將基本達到世界旅遊強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