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發展旅遊業對一個國家或地區具有多重功能

發展旅遊業對一個國家或地區具有多重功能

發布時間: 2021-02-12 18:41:28

⑴ 試分析城市在旅遊業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

城市是以一定城鎮體系和相應的鄉村背景、以及山川農田等風光組成的市域,旅遊,現在對於人們也不陌生了,但人們對其的理解還多限於通過景區良好的景觀建設,特別是環境衛生、安全保衛以及相關的服務和管理工作等,給予旅遊者正面、美好的印象和感受。這種觀點僅僅是對旅遊形象的表面理解,而將城市旅遊形象提升到戰略的高度加以系統認識的新觀念尚未普及。事實上,國際旅遊發達的地區斥巨資研究、設計、推廣國家、省(州)或城市的旅遊形象的實例不在少數。澳大利亞、新加坡、香港等地旅遊形象推廣工程已經影響到我國,「無限的新加坡,無限的旅遊業」、「魅力香港,萬象之都」等形象口號漸漸為人所知。城市旅遊形象設計悄悄地在我國一些旅遊城市興起,廣州、北京、上海、深圳及「珠三角」、「長三角」等一批經濟發達、城鎮密集的區域也都開始著手設計自己的城市旅遊形象。
現代旅遊實際上是背離現代城市而產生的,工業化城市的迅速發展所導致的諸如環境污染、工作緊張、身心疲憊等所謂「城市病」的傳播,推動著人們逃離城市,尋找鄉村、綠野、海濱、溫礦泉休療養地……,追求天然的綠色、久遠的古跡、明媚的陽光、碧藍的海水和松軟的沙灘。因此,留在人們心目中的旅遊地不會是高樓林立、水泥充斥、汽車喧嚷的現代城市。城市的旅遊功能退居於工業、居住、商業、交通等城市基本功能之後,城市旅遊只在某些特殊城市得到重視和發展,如山水城市、歷史古都、文化名城等地。即使在這些旅遊城市,旅遊者也僅僅被其天然賦予的桂林式山水或西安式古跡吸引,而不是因為它們城市的屬性而前往旅遊觀光。
進入90年代以來,旅遊市場最突出的變化之一是,由於已經有了多樣化的旅遊可能,一般化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特別是以單一形態出現的一般化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對旅遊者的吸引力有所下降,而且這一趨勢在可見的未來必將越來越明顯。即即便是人造景點都要堅持有旅遊吸引力和參與性,並且必須是精緻和高品位的,才能有客源市場。
來自旅遊市場的種種跡象也都表明,越來越多的旅遊者不僅願意選擇那些更「獨特」、更「奇異」、更「新穎」的旅遊景點,而且,他們特別看好那些具有綜合性特徵的旅遊地和旅遊項目(即奇異獨特的自然景觀能同特定的人文景觀融為一體),從而在一次確定的旅遊過程中獲得集知識性、娛樂性、體驗性、享受性等為一體的多重滿足。之所以出現這樣的變化,同各種旅遊資源在總體上不斷得到新的開發,各種大眾傳媒的迅速發展和人們休閑生活的變化有著密切的關系。旅遊資源的不斷開發,使旅遊者對旅遊地和旅遊項目有了更多的選擇餘地,一些新型傳媒的出現,又使很多人足不出戶卻已能對很多旅遊景點獲得大致的了解。
此外,由於假日的增多,特別是實行了大禮拜制,加上高速公路的發展、特快旅遊列車的開通、電訊交流的便捷、城市郊區(近郊與遠郊)旅遊與城市周邊旅遊和短線區域旅遊重合,以城市為中心的輻射旅遊區大大擴大了范圍,使各界外出休閑、特別是團體、親朋、家庭、情侶、單身漢等外出旅遊日益增多。休閑生活的越來越受重視,休閑方式的多樣化使得很多人對旅遊線路旅遊項目的選擇都越來越「精挑細選」,傳統旅遊動機中以「到過某名山名水即可為榮」的心理滿足已經有所弱化,越來越多的人現在想要尋求的是旅遊過程中的真正樂趣了。雖然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乃至不同年齡、性別的旅遊者,對上述滿足指向會有一定的差異側重,但希望在其旅遊過程中能同時獲得多重滿足的需求卻是一致的。此外,旅遊行為的普遍化,城市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的平均出遊次數增多等,也是旅遊者對綜合性旅遊項目的需求期待越來越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旅遊行為的實施過程中,人們普遍期望在單位時間和一定經濟支出內能夠獲得盡量多一些收益。
二十世紀以來,在國內旅遊需求興旺、城市經濟日漸開放和發達的背景下,平凡無奇的中、小城鎮和復雜成熟的綜合性大城市不約而同地重新審視旅遊業這一朝陽產業,並試圖將之納入城市經濟的動力機制。其中以創造人工旅遊景點、積極開展招商引資、會議展覽等商務旅遊為核心策略的城市有以深圳和「珠三角」等中小城市為代表,而像廣州、上海、北京等大都市則正邁向區域性國際旅遊中心的發展目標。這批城市的旅遊發展逐漸接近世界其它城市的旅遊發展模式,即都開始追求將城市整體而非若干獨立景點作為旅遊吸引因素推向市場。城市旅遊發展的核心是建立獨特、鮮明、有招攬性的旅遊形象,依靠形象吸引遊客前來旅遊。從此,旅遊形象成為當今城市旅遊發展的新領域,而且毫無疑問,沒有鮮明旅遊形象的城市是難以長久吸引旅遊者的。總之,城市旅遊發展需要全面實施旅遊形象戰略。

⑵ 旅遊對城市的影響

旅遊業做為依託旅遊資源、以旅遊設施為條件,通過旅和游為動線,串連起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的為遊客提供服務的綜合性產業。其早已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產業,形成了多元復合、多重經濟屬性的產業生態集群,每一重屬性都對城市形成了巨大的影響。

旅遊業做為依賴山水景觀、歷史遺址、地質遺跡、城市風情和工業遺產等資源的產業,是一種綠色、低碳經濟,對環境的污染相對工業比較小。在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同時,又有利的避免了各種工業廢氣污染。當然值得注意的是:在發展旅遊時也會為對一些生態脆弱區帶來破壞,以及開發不當對一些原有文化要素的破壞,需要在實際的運營中進行研究、平衡、評估和風險的動態監測。現代旅遊業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經濟經歷了工業經濟、服務經濟再到體驗經濟的過程中,迅速爆發的一種產業形態和生活方式,目前其已經超越了石油和汽車成為了第一大產業。而一些城市發展旅遊業這種體驗經濟,有利於城市被外界感知,被外界體驗,將極大地提升城市的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

旅遊業是由「旅」和「游」兩個動詞串聯的產業組合,流量經濟的特性十分明顯。把遊客從客源地吸引到目的地形成巨大的消費聚集,帶動城市和區域的消費經濟的蓬勃發展,繁榮當地經濟。同時旅遊流量經濟的特性,也帶動了各地的文化交流和貿易往來。旅遊業有別於傳統的工業經濟的「條塊化特徵」,是有人的動態消費形成的經濟經濟,具有很強的行為交叉性和產業融合性。能很好的當地的一、二、三產業進行融合和組合出新的產業業態。例如:旅遊和第一產業融合形成的休閑農業、觀光農業;和二產業融合形成的工業旅遊、旅遊商品;和第三產業融合形成的文化旅遊、體育旅遊、旅遊演藝等。

旅遊業是典型的現代服務業,對一個城市的服務業的水平、服務環境和服務人員的素質都具有很強的依賴性,發展旅遊業必然對一個區域的軟硬環境改造帶來倒逼機制。反向拉動城市的服務意識、文明素質、基礎設施和城市風貌,提升城市的發展品質。旅遊業還是典型的文化經濟,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有賴於主題化、文化的統領,才能形成旅遊消費者的購買。發展旅遊有利於激活或一些當地被埋沒和即將消逝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資源。例如:古鎮、古鄉村、各種地方風情的手工藝品都借旅遊的東風再次獲得生命。

旅遊對城市發展的影響是全方位全景式的影響,除了發展旅遊本身就是一種新的資源觀外,還包括城市品牌的提升、城市文化的繁榮、城市的服務品質、城市綠色發展、城市的消費經濟和城市的產業聯動發展等方面,符合我們上面所說的「新三觀」。

⑶ 發展旅遊業有哪些意義

1、旅遊業的發展能夠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的需要。通過旅遊使人們在體力上和精神上得到休息,改善健康情況,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推動社會生產的發展。

2、旅遊業的發展以整個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為基礎並受其制約,同時又直接、間接地促進國民經濟有關部門的發展,如推動商業、飲食服務業、旅館業、民航、鐵路、公路、郵電、日用輕工業、工藝美術業、園林等的發展。

3、旅遊業的發展促使這些部門不斷改進和完善各種設施、增加服務項目,提高服務質量。隨著社會的發展,旅遊業日益顯示它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3)發展旅遊業對一個國家或地區具有多重功能擴展閱讀:

旅遊業,國際上稱為旅遊產業,是憑借旅遊資源和設施,專門或者主要從事招徠、接待遊客、為其提供交通、游覽、住宿、餐飲、購物、文娛等六個環節的綜合性行業。

旅遊業務要有三部分構成:旅遊業、交通客運業和以飯店為代表的住宿業。他們是旅遊業的三大支柱。

⑷ 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旅遊業發展情況有哪些指標

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情況可以由多方面的指標來衡量,一般適用較多的是人均GDP、人均能源消費回、農答村人口比重、人口預期壽命、新生嬰兒死亡率、識字率等。不同的組織還制定指標來衡量各種制度環境。
其中,比如「人口預期壽命」、「新生嬰兒死亡率」能比較合理的反應出一個國家的人民生活水平狀況,是廣泛適用的衡量發展水平的指標。

⑸ 中國旅遊業發展概況

一、旅遊的多樣化趨勢 旅遊目的的不同,使目前占統治地位的觀光型旅遊將向多樣化發展,如休閑娛樂型、運動探 險型等。旅遊者多樣的個性化需求對旅遊基礎設施的多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進入老齡 社會後針對老年人出遊增多進行的特色旅遊服務等。

二、旅遊空間擴展的趨勢 科技的進步,旅遊的空間活動范圍更加廣闊,不但可以輕易地進行環球旅行,而且可以向深 海、月球或更遠的宇宙太空發展,出現革命化的新的旅遊方式
四、旅遊大眾化趨勢 旅遊不再是高消費活動而是作為日常生活進入了千家萬戶。旅遊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人們的 工作、生活都可能是遠距離的長途旅行方式,形成空前廣泛而龐大的人群交流和遷移,傳統 的地域觀念、民族觀念被進一步打破,旅遊的淡旺季不再明顯。

五、文化性是旅遊業發展的新亮點 就旅遊業的市場運作而言,第一個層次的競爭是價格競爭,這是最低層次的也是最普遍的競 爭方式;進一步是質量競爭;而最高層次則是文化的競爭。旅遊本身的文化功能是內在的。 旅遊企業是生產文化、經營文化和銷售文化的企業,旅遊者進行旅遊,本質上也是購買文 化、消費文化、享受文化。

六、形式與內容的多元化是旅遊業發展的主旋律 在旅遊發展的初級階段,人們主要以游覽名勝古跡和自然景觀為目標。但隨著經濟、文化和 教育的發展,人們不再滿足於單純的「觀山看水」,而更多地是要求在旅遊的過程中獲取知識 和體驗生活。人們旅遊需求的多層次發展勢必迫使旅遊業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在內容上均呈現 出多元化的特點。從形式上講,自助游等旅遊形式將越來越普遍;從內容上講,工業旅遊、 農業旅遊、會展旅遊等將會成為新的熱點。所謂工業旅遊,是指以工業企業的生產線、生產 工具、產品和廠區等為對象的專項參觀活動

⑹ 旅遊業如何影響國家匯率

匯率變動對旅遊業具有多重影響,最直接的就是本幣升值,刺激出境旅遊的發展;本幣貶值,刺激入境旅遊的發展,進而影響旅遊外匯收支的平衡。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外匯供求關系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轉變。旅遊創匯在全國外貿進出口額已經佔到相當大的比重,同時外匯儲備一路躍升,這一現狀使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將長期存在,本幣升值將成為今後較長時期內我國旅遊業發展的基本面,並將對我國旅遊業產生眾多影響。
1、有利於我國旅遊發展模式的轉變。過去在外匯短缺的大背景下,我國旅遊業始終被委以創匯的重任,過於強調旅遊的創匯功能導致對旅遊的其他功能重視不夠,不利於旅遊業的和諧、全面發展。人民幣匯率的改革和長期升值趨勢的存在,首先會從客觀上促使我們改變入境旅遊的增長方式,從以流量增長為基礎的粗放型向以質量增長為基礎的集約型轉化,從根本上增強我國旅遊的國際競爭力,而不是單純依靠價格優勢來參與國際競爭;其次會促使我們將整個旅遊業的增長重點轉移到國內市場,加強對國內市場的培育。此外,本幣升值還會刺激出境旅遊的發展,使出境旅遊市場進一步壯大與完善,最終形成入境、國內、出境三大市場協調發展的良好格局和完整的旅遊產業體系。
2、有利於我國國際客源結構的調整。由於以前採用的是人民幣單一盯住美元的匯率形成機制,使人民幣與其他非美元貨幣間的匯率受美元波動的影響過大,非美元國家遊客旅華的不確定因素增多。如今人民幣不再單一盯住美元,而是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減少了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性,降低了以前非美元國家遊客旅華的不確定性,有利於我國國際客源結構的多樣化。
3、有利於我國旅遊國際競爭力的提升。表面上看,價格優勢的減弱會降低我國旅遊的國際競爭力,但從長遠看,卻有利於加快旅遊增長方式的轉變,促使我國旅遊企業在日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以質量求生存、以創新求發展,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從而從根本上增強我國旅遊國際競爭力。
4、有利於我國旅遊企業跨國經營。跨國經營是建設旅遊強國的必由之路。人民幣的升值,一方面可以有力推進出境旅遊的發展,在不同的目的地國家和地區建立跨國企業提供強大的市場基礎;另一方面,可以使我國旅遊企業境外投資成本下降、投資動機和投資能力上升。這兩方面都會極大地促進我國旅遊企業的跨國經營,加快我國旅遊產業的全球化進程。

⑺ 社會保障具有多重功能,其中包括保障民生,促進經濟發展,維持社會秩序等功能

說的很好,完全正確

⑻ 未來旅遊業的發展趨勢

旅遊會更加向多樣化的方向發展
多樣化的發展方向既包括旅遊方式的多樣化,也包括旅遊目的地的多樣化。特別是空間技術的飛速發展和載人航天技術的更加成熟,未來太空旅遊已經不是夢想,到月球轉一圈或者星際旅遊都不再是夢想。天空旅遊,深海旅遊都成為可能。

二、旅遊的個性化定製與大數據結合
旅遊更具有目的性。旅遊公司充分利用大數據信息,向遊客提供個性化的旅遊方案日益簡單,也更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智慧旅遊的雙向性更加成熟。一方面是旅遊公司充分利用網路信息的智慧化發展方向,向遊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一方面遊客自助選擇的旅遊目的地和旅遊項目也更加精準,更加有目的性,有針對性地進行預訂和實施。

三、自由行更加開放和個性化
交通的便利和互聯網技術的更加普及和升級,使更高級的自由行更加便利化,旅遊目的地的禁區會越來越少,各種旅遊方式、交通工具日益便利化,空中、陸地、水下都成為平常人家可以遊玩的地方。

⑼ 旅遊業的發展趨勢

(三)現代旅遊業的發展趨勢
從全球經濟和政治發展的趨勢來看,世界經濟不內斷發展,和平環境也日益穩定,現容代旅遊業也相繼得到了發展。隨著現代旅遊理念的轉變,人們對之前的大眾旅遊進行了而深刻反思,倡導可持續旅遊並且從「人類中心論」轉變為「生態中心論」,在新的理念的指導下,消費模式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參與型專項旅遊受到推崇,團隊旅遊向散客旅遊轉變,背包游和自駕車游興起等等。這些理念與消費模式的轉變給旅遊業帶來新的發展。
1、旅遊多樣化、大眾化趨勢
旅遊目的的不同,使目前占統治性地位的觀光型旅遊向多樣化發展,如商務會展旅遊、文化宗教旅遊、專項旅遊和新興高端旅遊。再者,旅遊不再是高消費活動而是作為日常生活進入了千家萬戶。旅遊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人們的工作、生活都可能是遠距離的長途旅行方式,形成空前廣泛而龐大的人群交流和遷移,傳統的地域觀念、民族觀念被進一步打破,旅遊的淡旺季已不再明顯。

⑽ 求解啊《體育概論與世界體育》試題

  1. 論述國際體育的發展趨勢
    1.1國際競技體育人才流動頻繁,方向性日趨清晰
    當前,運動員的流動呈現出全球化的趨勢(見圖1),主要表現為:職業運動員在不同國家的職業聯盟之間的流動;高水平運動員通過更換國籍在國際競技場上效力,這兩個方面逐漸形成新型國際勞動力市場。

    圖1世界競技體育人才流動走向圖
    職業運動員在不同國家職業聯盟之間的流動呈現雙向特點:一是世界各地的頂尖競技體育人才向高水平的職業聯盟流動,亞非拉的籃球、足球運動員分別向NBA和歐洲職業足球聯盟流動是這類中的主體;二是世界頂尖職業聯盟中的部分球員向新興國家的職業聯賽流動,例如有過NBA運動經歷的球員大量進入中國、土耳其等整體水平相對較差的職業籃球聯賽。前者流動的內驅力是世界頂級體育職業聯賽全球化戰略中的本地化需要,目的是通過本地化策略培養其他國家、民族對其競賽產品的認同和接受,通過逐漸培養遍布全球的觀眾群來實現體育營銷。中國的姚明、德國的諾維茨基、阿根廷的斯科拉等球員加入NBA就很好地發揮了這方面的效用。後者則是由提高輸入地職業聯賽水平和世界頂尖職業運動員再次實現自身價值的雙重需要推動的,諸如NBA二線球星加盟CBA以及大量歐洲足球職業聯盟退役球員到中東產油國的職業聯賽踢球等。
    高水平運動員通過更換國籍在國際競技場上效力則呈現出多向的特點,諸如中國乒乓球的「海外軍團」、巴西球員變換國籍為日本國家隊效力、美國NBA球員加入俄羅斯國家隊、非洲和南美洲球員加入某些歐洲國家的國家隊等,呈現的主要趨勢是運動員由欠發達國家向較發達國家流動。除了運動員外,教練員、管理人員等的流動也很多。根據奧運會的規定,奧運會上的運動員只能代表自己所在的國家或地區參加比賽,但是人們越來越多地看到不同膚色、不同民族的運動員代表著同一個國家或地區來到奧運會賽場。高水平教練與優秀選手從一個國家或地區移民到另一個國家或地區,並代表新的國家或地區參賽的現象越來越普遍,構成了世界性的精英教練與運動員的國際性流動,由此衍生的「海外兵團」已成為國際競技體育賽場上的普遍現象[1]。
    全球一體化進程中,勞動力資源的國際流動已經成為普遍現象,運動員的國際遷移受到鼓勵。運動員從一個國家遷移到另一個國家,並獲得更多的資金補償,更好的教練、器械設備以及與他們所從事的體育項目相關的支持服務,可以促進運動員獲得更好的運動環境,或被選為國奧隊的隊員,或與職業聯盟簽約,以此促進國際競技體育的發展活力[2]。
    1.2國際體育資本的流動規模增大,方向性明確
    國際體育資本流動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跨國企業藉助國際賽事、高水平職業賽事和新興市場國家職業聯賽進行營銷;二是體育製造業的全球分布。
    體育資本的國際流動以大型的國際性、區域性和國家性的高水平賽事為載體。藉助國際奧委會、國際足聯等國際競技體育組織對賽事的商業化運作,跨國企業通過多種形式的贊助進行高效的體育營銷,以開拓國際市場、溝通消費者情感、鞏固消費者品牌忠誠度、提升品牌國際知名度等。參與的企業主要來自於發達國家,諸如可口可樂、索尼、現代等。近年來,隨著國際化進程加快,和體育相關的國際資本的流動呈現加快趨勢,很多跨國企業加大了資本在國際市場上的流動性,以尋求高效的資源配置。以奧運會的「TOP計劃」為例,IOC通過出售電視轉播權、特許產品經銷商等商業合作方式獲得越來越多的資本,為國際競技體育賽事的周期性運作提供了可靠的資金支持。「TOP計劃」自1984年以來贊助總金額迅速攀升,目前已成為全球贊助額最高的贊助運作(如下表所示)[3]。

    賽事營銷所推動的體育資本的國際流動的方向性如下:歐洲、北美、日本等國家的跨國公司藉助國際性賽事營銷將體育資本分配到全球;跨國公司藉助諸如中國、巴西、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的體育賽事進行賽事營銷;新興市場國家企業通過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賽事進行品牌營銷;新興市場國家的企業間通過體育營銷開拓市場。
    體育製造業推動的全球體育資本流動的主要特點是實現發達國家資本、品牌和發展中國家相對廉價勞動力之間的有機結合,資本流動的方向是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
    1.3賽事設置和更新具有時代性特點
    一個世紀以來,國際性競技體育賽事得到了迅猛發展,賽事數量和舉辦頻率也有大幅提高。據統計,1912年共舉行了20場體育比賽,1977年時增長到315場,1987年驟增到660場,而2005年則共舉辦了1000場大型比賽,世界各國平均每天有3場大型比賽[5]。
    隨著經濟、社會全球化的持續發展,國際性賽事也呈現出新的特點,例如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每隔4年都會顯示出新的時代特徵。自1988年第24屆奧運會以來,奧運會的項目設置整體呈現出遞增趨勢,並在第27屆奧運會以後逐步趨於穩定。從歷屆奧運會的項目設置來看,大部分新增項目具有較高的觀賞性,並且有良好的發展勢頭,例如第24屆奧運會增加的乒乓球和網球,第25屆新設的棒球和羽毛球,第26屆新增的女足、女壘、沙灘排球,第27屆新增的鐵人三項和跆拳道,第28屆新增的女子摔跤、女子佩劍等以及2016年和2020年即將納入奧運大家庭的高爾夫和7人制橄欖球等。新增項目較高的觀賞性、娛樂性、健身性和競爭性等特點為這些項目發揮綜合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奠定了基礎[6]。
    1.4世界整體競技水平得以提升
    以現代奧林匹克為代表的競技體育已經成為各國和地區彰顯實力、擴大影響、振奮民族精神的重要平台,世界各國在奧林匹克賽場上的競爭也日益激烈。第24屆奧運會以來,夏季奧運會參賽國家和地區持續增加,在比賽中獲得金牌的國家或地區也呈現上升趨勢。從圖2歷屆奧運會金牌分布格局的演變可以看出,競技體育在今天變得更加趨向於平等和公平,少數幾個國家獨霸競技體育舞台,輕松地拿走絕大多數金牌、獎牌的狀況正在逐步改變,競技優勢集中於少數國家的情況正在向均衡化方向發展。

    圖2第24-29屆奧運會金牌分布格局的演變
    1.5新技術推動賽事傳播向縱深發展
    快速發展的信息通訊技術為體育賽事的傳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近兩年新出現的3G、4G通信技術將無線通信與國際互聯網等多媒體通信相結合,實現了「移動+寬頻+固網+手機電視+……」多種功能的融合,為體育賽事的即時傳播帶來了新的突破。
    2008年12月,NBA聯盟就手機WAP網站的運營事宜與新浪、優酷、騰訊等多家網路公司進行洽談。2011年3月11日,NBA中國官方微博正式落戶騰訊,聽眾人數呈現幾何級增長態勢,這一方面源自NBA的精彩賽事,另一方面也顯示出新信息技術高效的傳播效率。NBA騰訊微博每天除了與聽眾分享NBA賽場內外的精彩信息,還通過推出開放問題與球迷進行交流互動,甚至可以與NBA明星微博連線,進行「零距離對話」。新信息技術為賽事、為聯盟甚至為整個競技體育所帶來的推動作用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信息技術在自身持續創新和發展的同時也為競技體育更加便捷的傳播帶來了強大的推動力。
    1.6競技體育賽事推動舉辦國和舉辦城市的國際化發展
    國際競技體育所具有的超越時空的巨大影響力給舉辦國和城市帶來了深遠影響。通過大型體育賽事對所在國家和城市進行廣泛宣傳並培育世界商業品牌,是世界競技體育全球化發展過程中的新趨勢。國家和城市通過舉辦國際重大賽事,帶動基礎設施建設,並以國際體育賽事為窗口向世界展示其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交通和國民素質的綜合水平,既加深與世界各國的理解、交流與聯系,又推動本國的國際化進程。
    2006年卡達通過承辦第15屆亞運會,成功地達到了以會促貿、以會揚名、以會交友、以會促發展的目的。2008年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將北京以及協辦城市的整體水平全方位展示給全世界,同時也讓世人更加了解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的現狀,使我國的國際地位得到空前提升[7]。廣州藉助亞運會也實現了向國際化城市發展的跨越。由此可以看出競技體育所蘊含的巨大社會效益,而世界競技體育的全球化發展必將使這種社會效益得到更充分、更廣泛的發揮。
    1.7世界競技體育發展中政府的干預日漸增多
    競技體育的特定功能在特定時期往往容易凸顯,作為振奮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提升國際地位、展示國家形象的重要手段,當代競技體育是實現國家政治訴求的一種重要渠道,通過權威而強有力的政府幹預來推動競技體育發展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各國發展競技體育的一種共識[8]。
    近年來,世界越來越多國家的體育領導機構親自參與到從他國招募優秀運動員的工作中,以此來提高本國在國際體育賽事中的競爭力,如2006年托里諾冬奧會之前,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招募了加拿大的優秀運動員參加國奧隊。韓國政府自1986年和1988年承辦亞運會和奧運會後,運動成績由過去的名不見經傳一躍進入第二集團,取得社會、經濟、運動成績三重效益。見到成效的韓國政府於世紀之交又掀起了第二次承辦大賽高潮,截至2002年,韓國舉辦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東亞運動會、亞冬會、足球世界盃、亞運會等幾乎所有世界和亞洲的高水平賽事。通過頻繁舉辦世界級大賽,韓國的競技體育始終保持在高水平,僅有4000萬人口的國家,其競技體育成績能夠始終列世界前10名和第二集團,政府的有效干預無疑是重要原因。
    2競技體育全球化的負面影響
    競技體育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也導致了一系列的負面問題。首先,在競技體育人才的國際化流動過程中出現人才流動不公平、運動員在轉會過程中受到種族歧視、轉會費與運動員的價值不對等、人才國家化轉移過程中法律沖突嚴重等。其次,競技體育賽事在帶動旅遊業發展的同時,也對當地的生態環境產生了巨大影響。相關資料顯示,2006年在加的夫大學舉辦的英式橄欖球六國巡迴賽期間,前來觀看比賽和旅遊觀光的球迷共計產生了約66.5噸的餐飲垃圾,其中僅有約1%是可回收利用的。再次,反興奮劑、球場暴力等歷史性、世界性的難題在競技體育全球化發展過程中變得更難解決。最後,競技體育領域的政治性、民族性等議題也是競技體育全球化發展過程中潛在的問題。這些問題亟待世界各國協力妥善解決,否則將直接影響到世界競技體育的健康持續發展。
    3結語
    3.1競技體育的全球化表現為:競技體育組織的全球化與區域化發展、參與主體的全球化、競技體育傳播的全球化、競技體育賽事觀眾的全球化以及競技體育贊助支持的全球化。隨著全球化向縱深推進,世界競技體育全球化將呈現以下趨勢:國際競技體育人才流動更加頻繁,流動的方向性日趨清晰;國際體育資本的規模逐漸增大,流動性增強;世界整體競技水平不斷提升,實力向相對均衡方向發展;新技術成為推動賽事傳播向縱深發展的催化劑;競技體育全球化推動舉辦國和舉辦城市的國際化發展;政府的干預職能日漸增強。
    3.2競技體育全球化必將在全球化的歷史潮流中添加濃墨重彩的一筆,國際競技體育競爭也必將更加激烈。我國競技體育的發展應尋求健康持續發展之路:以實現競技體育多重價值為根本目的,以提高國內競技體育整體發展水平為根本策略。同時,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國應重新思考競技體育的價值,使大學體育、社會體育和競技體育協調發展;理性對待民族傳統體育和以奧運會為構成主體的西方競技體育,合理分配資源,大力扶持民族傳統體育;積極引進西方先進的訓練理論等,提高我國競技體育科研整體實力,走集約化發展之路;利用現代體育科學挖掘我國民族傳統體育資源,提高我國傳統體育文化在國際體育舞台上的影響力,促進世界競技體育文化的多元化。

  2. 節奏存在於任何運動之中,是任何運動研究其基本規律所面臨的基本課題之一。 節奏屬於運動時空方面研究的課題。因為它所表現的是時間和空間上的特徵,體育運動中的每一個項目,都有自己在時空方面的內在要求。研究節奏問題,就是使對運動項目的研究從單一技術平面...




字數不讓加了……採納後追問吧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