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旅遊文化學文化身份

旅遊文化學文化身份

發布時間: 2021-02-12 17:31:33

旅遊文化學是什麼

旅遊文化抄學是從文化的視角研究旅遊的知識系統,是把旅遊作為文化的對象和內容加以研究的一門學問。旅遊文化學是商業文化研究的一個分支,是旅遊學和文化學的結合,也是旅遊學研究的進一步發展和深化。作為一個旅遊者,僅僅知道旅遊,只是一個看客;不僅知道旅遊,而且知道文化,才是一個真正的旅遊者,才稱得上是一個旅行家。同樣,僅僅研究旅遊,可以成為一個旅遊業的指導者或一個有知識的商人;只有不僅研究旅遊,而且研究旅遊文化。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旅遊專家。

❷ 旅遊文化學可以成為一門獨立學科嗎

對的,報考時就有旅遊這一項的專業是可以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

❸ 旅遊文化學的內容簡介

《旅遊文化學》涵蓋了古、今、中、外四個方面的旅遊文化,不僅包含傳統旅遊文化類教材所專涉及的旅遊屬文化主體、客體、介體等方面,而且針對這些旅遊文化主體、客體、介體的文化特徵進行了系統的論證和介紹;不僅有對旅遊文化理論的探討,而且特別重視與具體的旅遊文化實證相結合。最後,《旅遊文化學》還對21世紀中國旅遊文化建設做出了適當展望。
《旅遊文化學》的特點有四方面:①信息量大,內容豐富;②視野開闊,寫作角度多樣化;③實證性強,特別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④多維透視,從不同角度,對同一文化現象進行實證研究。《旅遊文化學》力求融入最新的旅遊文化理論研究成果,結合近些年來的典型旅遊文化實用案例,突破目前旅遊文化類教材的傳統編寫框架與思維模式,在原有教材的基礎上實現教材內容和形式的創新和完善,為旅遊文化研究與實踐提供借鑒和指導。
《旅遊文化學》可用作高等院校旅遊類專業的本科教材,也可供高職高專院校旅遊類專業教學使用,以及從事旅遊管理的從業人員參考。

❹ 文化旅遊,旅遊文化和旅遊文化學三者的區別和聯系

文化旅遊說的是旅遊眾多品類中的一種,像紅色旅遊、休閑旅遊一樣的
旅遊文化只的是在旅行過程中或是風土人情,或是感悟所形成的一種文化色彩
旅遊文化學說的是一種學科。

❺ 旅遊文化學概念是什麼

旅遊文化學:實際上是以一般文化的內在價值為依據,以行、吃、住、游、購、娛六大要版素為依託,權以旅遊主體、旅遊客體、旅遊介體和旅遊研究之間的相互關系為基礎的,在旅遊活動過程中業已形成的觀念形態及其外在表現的總和。它既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

我們老師教的

❻ 求旅遊文化學的讀書筆記~~~~題材不限~~~

旅遊學:一門跨學科。 旅遊研究的核心領域:旅遊體驗研究(謝彥君) 體驗的需求:體驗慾望、體驗心理、體驗意識、體驗行為、體驗關系、體驗效應 相關學科:旅遊心理學、旅遊社會學、旅遊美學、旅遊人類學、旅遊生態學、旅遊文化學 體驗的供給:體驗場、體驗情境、體驗氛圍、體驗設施、體驗設備、體驗流程 相關學科:旅行社管理、景區管理、旅遊營銷、飯店管理、導游、旅遊經濟學、服務管理 旅遊是個人前往異地,以尋求愉悅為主要目的的而度過的一種具有社會、休閑和消費屬性的短暫經歷。在旅遊這個時空轉換過程中,旅遊者希望獲得的是某種快感,尋求的是精神和肉體的滿足。旅遊活動根本上就是旅遊體驗(Tourist Experience),或者說旅遊體驗構成了旅遊的內核(謝彥君,1999,2004,2005)。 唯美主義、神秘主義、野生的和異域的自然、社會化、好客和豐盛、冒險、曠野、真實的異國情調。 Prentice和Witt綜合多家觀點歸納出了旅遊體驗研究的五種模式: (1)體驗的等級模式.將體驗分為享受自然,擺脫緊張,學習,價值共享和創造; (2)體驗的標准模式——"暢爽"(flow).它是由心理學家克珍特米哈依(,1975)提出的最佳體驗標准,這種狀態"具有適當的挑戰性而能讓一個人深深沉浸其中,以至於忘記了時間的流逝,意識不到自己的存在"; (3)有目的地的行為模式.即從行為理念,標准化理念和控制理念中預測目標導向的行為; (4)多類型模式.基於旅遊者有多種類型,他們所尋求的旅遊體驗也因此不同,為此他們也提到了Cohen對體驗模式的劃分; (5)局內人和局外人模式.該模式認為,在早期目的地居民是局內人,而旅遊者作為局外人是無法理解或意識到代表當地文化的象徵符號的;後來隨著社會關系的淡化,旅遊者和當地居民的距離縮短,旅遊者可以事先了解旅遊目的地的歷史和其他信息。 我的旅遊文化心得體會 ——讀章海榮之《旅遊文化學》有感旅遊文化是一門很精深的文化。說實話,我對旅遊文化的認識,只是冰山一角。對很多 國內外學者的關於旅遊文化的論著,我並不甚了解。前段時間,在老師的指引下,我通讀了 國內著名學者章海榮所著的《旅遊文化學》 ,感觸頗多。 章海榮在這本書的序言中,首先提出「人是動物」這一理論,指出「人類自文明史源初 走來,就沒停止過追尋和拓展生活空間場所的腳步」 。不論是經濟體制、社會差別,還是國 家疆域,都阻止不了這樣的「腳步」 。很顯然,這一「腳步」便是旅遊。作為「動物」的人 類,自始至終,都沒有放棄過旅遊。 那麼,人類又為何旅遊呢?章海榮說,是「為探索人類文化創造中的旅遊和旅遊在人類 文化創造中的關系,為探索旅遊文化的存在開辟出一條堅實的道路」 。他把旅遊跟人類文化 創造聯系起來了。人類,最初的遷徙與活動,無非是為了填飽自己的肚子,使自己不再飽受 挨餓,卻無形當中創造了旅遊文化。從人類最初的初衷來講這是無意的,但從社會歷史的發 展來講又是有意的。 「文化是旅遊活動的內涵、實質或目的」 ,故而,旅遊才和人類的文化創 造聯系在了一起, 一起共同推動社會、 人類文明的發展。 我想, 這句話應該是這樣理解的吧。 書中強調,旅遊作為一種服務業,我們如果只看到其企業文化的一面,那麼旅遊文化 學的研究就失去了意義。事實上,旅遊不僅創造了企業文化,更多的是創造出了一種文化模 式或類型。這已不僅限於由碰撞產生的各種旅遊文化現象了。因而,章海榮說,自己對「旅 游文化是一種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系統」這種說法很感興趣。 既然旅遊和文化創造聯系在了一起,那麼,何又為旅遊文化呢? 很明顯,旅遊文化不是單純的旅遊和文化的簡單結合。 謝貴安認為, 「旅遊文化是人類文化在旅遊中的普遍顯現」 。這一定義突出的是旅遊主 體、旅遊中介、旅遊客體的體系結構。旅遊主體為了追求人性的自由和解放,自然而然就創 造了旅遊文化, 而這種文化自然是從旅遊主體的旅遊活動及其所引起的現象所體現的。 馬波 則指出, 旅遊文化是 「旅遊客源地社會文化和旅遊接待地社會文化通過旅遊者這個特殊媒介 相互碰撞作用的過程和結果」 。這種觀點強調旅遊文化是一種交流過程所引起的文化現象, 在這一點上,它很有特色。喻學才則說「旅遊文化指的是某個民族或某個國家在世世代代的 旅遊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本民族或本國家文化」 ,他的定義也體現出一個特色,它是從旅遊 的雙主體身份、文化碰撞的角度來定義的。沈祖祥在總結前人的定義後,指出了「旅遊文化 是一種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系統, 是旅遊者這一旅遊主體藉助旅遊媒介等外部條件, 通過 對旅遊客體的能動的作用碰撞產生的各種旅遊文化現象的總和」 ,這一發展的定義已經和章 海榮的定義較為相近。 章海榮根據沈祖祥的定義,提出用現象務實、闡明學問,同時又對沈祖祥的「一種文 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系統」產生疑問:這一文明產生的是一種什麼樣的生活方式?可以說, 我讀到這里,很是欽佩章海榮的這種對學問的執著——探根究底,見微知著。我們要是有懷 疑的精神,一探究底的作風,那麼辦起事來也就事半功倍了。從司馬雲的「定義講的是人類 創造的特質」出發,以居家生活作為一個參照,他得出結論「旅遊文化的反義詞就是定居文 化」 。再結合社會時代發展特徵和人的本質屬性,看到「旅遊是文化空間的跨越」 ,書中最終 給出旅遊文化的定義: 「旅遊文化是奠基於人類追求人性自由、完善人格而要求拓展和轉換 生活空間的內在沖動, 其實質是文化交流與對話的一種方式。 它是世界各區域民族文化創造 基礎上的後現代全球化趨勢中大眾的、民間的休閑消費文化。 」這個定義體現出完成旅遊需 具備的三個條件:旅遊動機、閑暇時間和支付能力。旅遊作為一種大眾的、趨同的活動,具 有傳遞性、滯後性。人與人的交往,使得地區與地區之間的文化得以傳播,從而又引發內在 的旅遊動機與需求,一旦時機成熟,便再次導致旅遊的產生。無旅遊就無文化關聯。所以, 旅遊文化是一種「文化交流與對話的方式」「旅遊跨文化交流是旅遊文化的第一特質」 、 ,這 也就不難理解了。接下來,章海榮從給出的定義出發,又提煉出三個命題: 「旅遊文化是人 類直面的文化交流和對話的一種方式」 旅遊文化是世界各民族文化創造基礎上的一種趨同 ; 「 的大眾的、民間的休閑消費文化」「旅遊文化是後現代人類完善人格,追求人性自由而要求 ; 拓展生活空間的生活創造」 。基於第一個命題,得知旅遊文化是旅遊者的跨文化交流,它是 一種移動的文化。就此進一步分析,作者又得出旅遊文化學最基本、最核心的不可或缺的三 個重要理論環節:旅遊主體的文化身份;旅遊目的地的文化生態系統;跨文化交流的事實及 影響。從而以這三環節分別作為書中第二至第六章的研究內容,進而給出本書的框架,以命 題三作為此書的結尾部分綜論,是章海榮對它所作的啟發性闡述。對命題二分析,可以看出 旅遊文化的兩個層面:趨同性和大眾性。趨同性展示的是旅遊文化學的學理特點,大眾性則 展示出旅遊文化學的學科歸屬。從作者的求知作風來看,那麼,定是要問一下旅遊文化學研 究的內容和歸屬是什麼、有何學理特點了。所以,此書的第一章就是對它的闡述,講述旅遊 文化的理論體系構成和學科特性。 作者還舉了不少例子來說明自己的觀點,其中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用摩梭族的走婚 來說明跨文化交流的差異, 還有一個例子是用泰國的紅燈區來闡述文化震驚。 旅遊文化中有 文化身份一說,這是由不同的人們所受到的教育、價值觀、文化背景的差異所引起的。跨文 化交流因此引發文化震驚與沖突也就不足為奇了。可見,用事實說話就是強有力的證明。 到此為止,此書的大致框架自然是一目瞭然了。毋庸置疑,章海榮在對旅遊文化學的 體系構建上, 思路是層層相扣, 步步緊逼, 邏輯也非常的嚴整, 光是這一點就使我獲益匪淺。 記得有句話說, 「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學是學,問是問,令人有學而無問,不過鈍漢 爾。 」求知,就要有嚴謹的作風。學問上,來不得半點馬虎。雖然我們可能會從事不同的行 業,但不論我們干什麼,都多帶著點發問且認真思考的態度和思想,總是有益的。 時間 星期 8 以前點 8 (清晨) 至 9: 3 0 上網 上 網 上課 上 網 上課 上課 上 網 上 網 8 至 12 點 13 至 14 點 (中午) 15 至 17 點) 17 至 19 點 (傍晚) 20 至 23 點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上課 學習或睡 覺 六級復習 上網練習 上課 上課 上課 六級復習 學習 學習 2011 年上學期學習計劃

❼ 《旅遊文化學》包括哪些主要內容

hjhj

❽ 旅遊文化學中對於「文化圈」的定義是什麼

文化圈cultural circle 社會學與文化人類學描述文化分布的概念之一。它涉及的地域范版圍比文化區和文化區域權更為廣泛。文化圈概念是由文化人類學家萊奧·弗羅貝紐斯首先提出的。弗里茲·格雷布內爾在1911年出版的《民族學方法論》一書中使用文化圈概念作為研究民族學的方法論。他認為,文化圈是一個空間范圍,在這個空間內分布著一些彼此相關的文化叢或文化群。從地理空間角度看,文化叢就是文化圈。

❾ 旅遊文化學包括哪些主要內容

《旅遊文化學》共12章,包括緒論、世界旅遊文化概覽、中國旅遊文化的演進歷程、旅遊主體與旅遊文化、中國旅遊主體的文化特徵、西方旅遊主體的文化特徵、旅遊客體與客體旅遊文化的特點、中西方客體旅遊文化的特點、旅遊介體與旅遊文化、中國旅遊介體的文化特徵、旅遊產業與旅遊文化、旅遊文化建設展望。《旅遊文化學》涵蓋了古、今、中、外四個方面的旅遊文化,不僅包含傳統旅遊文化類教材所涉及的旅遊文化主體、客體、介體等方面,而且針對這些旅遊文化主體、客體、介體的文化特徵進行了系統的論證和介紹;不僅有對旅遊文化理論的探討,而且特別重視與具體的旅遊文化實證相結合。最後,《旅遊文化學》還對21世紀中國旅遊文化建設做出了適當展望。

❿ 有關旅遊文化學的問題

http://wenku..com/view/a14a8161783e0912a2162a6d.html
這里有一個很好的網頁,你看專看吧屬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