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地區民俗與福建旅遊發展
⑴ 福建的民俗傳統是什麼、
福建傳統民俗為現代旅遊熱身
--------------------------------------------------------------------------------
中國新聞網 (2003年11月19日)
中新社廈門十一月十八日電 十八日在廈門世貿商城廣場熱鬧登場的「福建(廈門)美食節民俗大觀園」活動,古樸、有趣的閩南民俗磁鐵般吸引著八方賓客。
作為中國(廈門)國際旅遊節的配套活動,為了給這一現代旅遊盛會熱身,廈門市在毗鄰火車站廣場的世貿商城戶外廣場,特意搭建了一棟仿古綉樓,在商城內中庭大廳搭設一間傳統廂房,逼真地重現古色古香的閩南婚俗「綉樓選婿」、「迎親拜堂」等喜氣場面。特別有趣的是,待字閨中的小姐「綉樓選婿」,「夫婿」自然從現場遊客中產生,有幸接到小姐拋出「綉球」的遊客,即刻被人簇擁著穿上「新郎褂」,「備轎迎親」,在一片敲鑼打鼓聲中,來到「洞房」,「拜堂成親」。這一過程,小姐、媒婆、送嫁娘和司儀,語言表達全都使用閩南方言。
世貿商城副總經理錢映澄說,像這樣熱鬧有趣的傳統閩南婚俗表演,從今天起至二十六日將連續上演十四場。為了把現代社會人們已漸漸陌生的閩南民俗栩栩如生展現給遊客,組織者特意深入廈門同安農村地區,尋找各種各樣實物表演道具,以增強真實感。
在世貿商城,遊人還可以欣賞到舊式石磨磨豆漿、手工藝人捏麵人等民俗表演以及充滿濃郁閩南鄉土氣息的歌仔戲、薌劇、南音等傳統戲曲匯演。
在美麗的廈門環島路太陽灣,長安門大酒樓戶外廣場,另一場別具閩南傳統風味的民俗大觀園活動也同時啟動。這里的專題美食廣場和閩南民俗風情展示活動將在二十四日達到高潮:供奉寶生大帝的「寶生堂」宮前,屆時前來廈門參加國際旅遊節的麗星郵輪「獅子星」號境外遊客和其他嘉賓,將前往朝拜進香;設立的戲台,將演出難得一見的傳統閩南戲曲歌仔戲、薌劇、布袋戲等劇目,讓前來參加現代旅遊盛會的境內外遊客充分領略傳統閩南民俗的魅力。
⑵ 福建民俗文化
泉州飲食民俗文化的內容豐富多彩,下面先說說泉州人日常生活中的一日三餐。
一、一日三餐
泉州人的居家食俗,與我國大部分地區一樣,均實行一日早、午、晚三餐制。作為正餐的補充。還有點心,但各時期、各階層有所不同。以永春縣為例,在清末至民國時期,為官「三餐三點」(早點、午點和晚點),十層「三餐二點」(早點和晚點),庶民農忙時才多加「一點」(午點),窮人三餐難顧,不敢有點心之奢想。
受本地自然環境、經濟條件和生產方式的制約,泉州人的飲食結構具有自己的地方特色。主食原料為大米、番薯(也稱地瓜)、大麥等。在安溪、永春。德化等內地縣,是以大米為主,而在惠安、晉江、南安等沿海縣,則以番薯、大麥為主。主食的製作方法有干飯、稀飯兩種,以三餐皆稀為常,或一干兩稀(中午或晚上為干飯),或兩干一稀(中午和晚上均為干飯)。泉州人還有個主、副食「二合一」的吃法,即把蔬菜,海鮮、肉類等副食品直接與大米煮成咸飯(如高麗菜飯、紅膏母蟳飯、肉飯等)和鹹粥(如花生仁粥、蚝仔昭、鴨仔粥等),吃起來頗有地方風味。關於泉州人的主食原料,這里還應就番薯多說幾句。番薯除了作為三餐的主食,以及製作諸如薯粉糊、炸薯片等風味小吃外,還成為維系家鄉和境外、海外遊子的精神紐帶。家鄉的親友出境、出國探親,所帶的禮品中就有番薯粉等。華僑回鄉來,也要吃番薯粥、番薯湯。泉州僑鄉的人民甚至認為,能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頑強地生長著的番薯,哺育了他們旅居在境外、海外的鄉親們艱苦奮斗、勤儉持家的傳統美德與性格,並克服種種困難,在異國他鄉落地生根,迅速成長。而一旦事業有成後,當他們回想起以前家鄉人民植番薯、喝番薯湯的艱苦日子,又會激發起愛國愛鄉之情,踴躍支援桑梓建設。想不到番薯這被視為難登大雅之堂的粗俗食物,竟有如此豐的內化內涵。泉州城鄉一般民眾,舊時儉朴,粗食淡飯,佐之物多是自家腌制的瓜菜和廉價的新鮮蔬菜、豆製品等,魚、肉、禽、蛋,往往要逢年過節才難得一嘗,清道光《晉江縣志》曾記載明代萬曆進士楊廷相講他「為諸生時,歲惟大麥及蘿卜菜熟時一飽耳,余具枵然也」。因此泉州俗諺有「死死六工尺,豆乾、菜脯、(蟲字旁一個宅)(即海蜇)」和「日日醬瓜豆豉,終年不知肉味」之說。新中國成立後,城鄉人民物質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今天的主食結構已以細糧為主,麵食品也進入正餐。由於生活節奏的加快,不少家庭以牛奶、豆漿、麥乳精、營養麥片等飲料,配以麵包、油條或糕點為早餐。隨著人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家庭飲食日漸講究營養化和口味化。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有時合家到飯店酒家進餐,也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⑶ 福建省旅遊業資源及其開發現狀的論文
提綱給你,自己組織下吧~
優點,地大物博,景點多,歷史悠久.人多,所以客源豐富
缺點,服務根不上,環保意識差,對很多景點的保護維修做得差.各檢查監督機構的工作配合的不好,使得很多時候,投訴也是白投訴.沒人管.
景點:
廈門鼓浪嶼 福建武夷山 永定土樓 三明泰寧大金湖 廈門園博苑
福州平潭島 福州國家森林公園 泉州永春牛姆林生態旅遊區 廈門日月谷溫泉度假村 福州十八重溪
漳州東山島 福州青雲山 太姥山風景區 莆田湄州島
廈門海滄野生動物園 泉州清源山 福州千江月休閑農場 福州鼓山 廈門天竺山
2002年,福建接待旅遊總人數4116萬人次,旅遊總收入424億元。今年春節旅遊黃金周,全省接待遊客272 萬人次,旅遊收入15億元。福建對台灣遊客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去年
旅閩台胞達57萬人次,佔全國接待台胞遊客總量的14.4 %,占福建入境遊客的30.3%,至此,福建14年共接待台胞遊客491萬人次,成為台灣遊客進入祖國大陸的開放口岸和中轉站。
根據福建旅遊發展10年規劃,福建將以「山海一體、閩台同根、民俗奇異、宗教多元」的旅遊特色資源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發展旅遊業,爭取明年旅遊總收入突破500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10%左右,至2010年基本形成與粵港澳旅遊區、江浙滬旅遊區緊密聯結的閩台旅遊合作區,成為全國旅遊強省。
今後數年,福建將集中建設福州、廈門、武夷山三大旅遊中心,大力拓展省內、省際、國際三大旅遊合作,深度開發 「閩南金三角」、「閩北綠三角」、閩中商務休閑文化、閩東山海風光、閩西客家文化「紅色之旅」等五大旅遊區,精心打造武夷山「雙世遺」、廈門鼓浪嶼海濱風光、湄洲媽祖文化、惠安女民俗文化、福建土樓文化、閩東畲族風情、漳州國家地質公園、福州三坊七巷文化、泰寧大金湖山水文化等九大旅遊精品工程,全面推出名山勝水、濱海度假、宗教朝聖、民俗風情、文物古跡、紅色搖籃、茶鄉品茗、生態尋幽、體育探險等9條精品旅遊線路.
旅遊存在的不足
1、部分民俗戶接待能力不足
淡旺季分明;接待能力不足;設施資源浪費,是我區部分民俗戶存在的問題。據調研,我區部分民俗戶半年旺,半年閑。每年的4-10月是民俗戶的旺季,而此外大約半年的時間里,部分民俗戶處於「休工」狀態。資料顯示,我區民俗淡旺季遊客量變化很大,均存在不同程度資源浪費情況。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我區民俗旅遊在原有基礎上,應不斷採取有利措施,使我區民俗旅遊取得更好成效,促進農民增收。
2、品牌效應不夠
品牌是一種無形資產,是產品質量的代言人,是消費者認可度的標識。通過近年來的不懈努力,全區農產品品牌意識不斷增強,累計注冊農產品品牌100個,幾乎涵蓋了所有農產品種類,可謂數量不少。但是,我們的優質品牌並不多,沒有像大興西瓜、平谷大桃、懷柔板栗等等這樣知名度較高的農產品品牌。全國馳名商標至今依然是空白,北京市著名商標僅有卓宸、靠山居、金北聯3個。並且,同一種產品多個品牌,各自為戰、缺乏整合,存在「多、亂、雜」現象。
3、從業人員素質不高
目前,京郊山區旅遊業的從業人員在數量和結構上都不符合旅遊業的未來發展需要,特別在知識結構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以我區為例,雖然旅遊業已成為支柱產業,但高中以下學歷的從業人員佔全部從業人員的一半以上。由於山區旅遊系統從業人員的文化素質普遍偏低,不僅影響了山區旅遊業的整體服務水平,而且制約著山區旅遊產品的深層次開發。為了提高旅遊從業人員的文化素質,進一步提高從業人員的市場競爭意識和服務意識,要爭取與大專院校聯合辦學,建立山區旅遊教育基地,根據實際需要培養不同層次和類型的旅遊人才,並切實抓好目前在職人員的崗位培訓工作,使旅遊業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逐步達到地區先進水平。
4、民俗旅遊特色不足
發展鄉村民俗旅遊業另一個需要注意的重點就是要保留本地特色,切勿舍本求末。保持村鎮的原始風貌以及當地民間傳統風情、淳樸厚道的秉性,是鄉村旅遊開發的原則。國際旅遊人類學專家認為:「一個地方的獨特之處就是這個地方的主要財富。如果有獨特的建築,那麼就保護它們,並讓它依舊是古樸典雅的模樣;如果有獨特的音樂、歌謠或舞蹈,那麼就保護它們,讓它古香古色;如果有獨特的耕作方法,那麼就保護它們,並教給他人;如果有傳統的文化,那麼就保護它們,並熏陶他人。千萬不要破壞這些資源。
⑷ 福建有哪些民風民俗值得我自豪
福建是海派文化。說到福建大家也許先會想到華僑。海外華僑之多是和福建人闖勁有關的。本來就不適宜農耕,商人出海歸來,常常帶回大把大把的鈔票,於是,「出海從商」就成了福建人的最佳職業選擇。福建人愛福建,我們有很濃厚鄉土感情,很多人發達了但不忘家鄉,象民族華僑旗幟陳嘉庚等等。但令人寒心一小部分外省人對福建人很多在國外打拚指指點點,我們福建人想對他們說,他們沒有這個資格。我們很多XDJM在國外打拚賺回來的是外匯,你們為什麼眼紅呢。不要說抗戰我們福建籍華僑多少貢獻,就是改革開放初期外匯對國家作用,難道他們不值得我們尊敬嗎?(當然現在很多福建人入了他國籍,但我們還是當他們是自己人,他們也以自己是來自福建為豪)
福建是一個物質資源貧乏的地方。福建境內多山,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境內交通不便,與外界聯系不夠緊密。因受兩岸形勢影響,歷來是國家投資項目、重點工程的盲區。國家的支持多為政策上,因是最悲情的省份。福建對台灣的感情、心情是外省難體會到的,福建象是一顆棋,台灣是老美手中的一顆棋。我們偉大的中央抱著打爛再造福建的心理是對福建最大的傷害,國家大型企業與福建無緣,就是基礎設施國家的投入從建國到現在是沿海地區最少的,也比很多中西部省市少。福建也是自然災害嚴重的省份之一,每年的台風給我們帶來多來的災害遠在北京的中*央是或知道呢???
但即便如此,福建經濟發展水平仍然較高,民營經濟發展水平較高。人們一生下來耳聞目睹的情景就是祖輩父輩外出經商,所受到的教育就是「經商好,商中自有黃金屋,商中自有顏如玉」,所以,很多福建人十三四歲就走上了經商之路。這在閩東南不僅已是見怪不怪,而且天經地義。福建人更善於從經商實踐中汲取智慧。我們可以自豪的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我們福建人,就有我們福建商人。
我們福建人為人低調,少說多做,不事張揚。很多外省的人可以嘲笑我們的福建過去貧困,我們可以一笑而過。我們福建男人天性樂觀,不拘泥於小事,非常勤勉,不斷積累資金,以從事堅實的事業才是王道。口袋裡有錢才是硬道理。
現在很多有很多省市PK帖子,和平PK可以互相比較相互學習相互進步。我們福建敬仰廣東現在發展成果,對浙江成就尊敬。我們也對人文江蘇外資成果贊嘆,對山東遼寧有健全國有企業羨慕。當然每個省市有各自發展的道路。
我是福建人,我們愛福建。外省市朋友可以對福建提出自己看法,因為我們海納百川,我們也歡迎友好人士到福建旅遊發展。鄙視詆毀我省的無聊人
愛我福建,愛我中國
⑸ 福建的風俗習慣是什麼
一、福建民俗的發展與演變
福建地處祖國東南沿海,遠離中國傳統文化的發源地--中原地區。福建的東南是茫茫大海,西北橫亘著武夷山脈,西南有博平嶺山脈,東北是太姥山脈,大海和高山峻嶺嚴重地阻礙了福建與外地的聯系。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福建處於與外鄰相對隔絕的狀態,這種半封閉的自然地理條件決定了福建歷史發展在隋唐以前嚴重滯後於中原,並使境內不同地區的民俗各具地方特色。現將福建民俗發展、演變的主要階段分述如下:
(一)秦漢以前:土著民俗自成體系
考古發掘表明,早在距今約四至八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古人類生活在閩南漳州一帶。距今四至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福建各地都有發現。新石器時代晚期福建先民已進入父系氏族社會。如生活在閩江下游的「曇石山人」,合群而居,有簡單的語言,用石斧、石鋤、石鐮等工具進行粗放的農作,用石錛、石刀和蚌刀、陶網墜等工具進行漁獵和採集;有了簡單的手工勞動技術,能製作出相當精巧的陶器,並具備原始的紡織技術;在葬俗上,實行掘地而葬,有公共墓地,一般為單人葬,極個別為男女合葬,男子仰身直肢,女子側身屈膝,有石器、陶器等隨葬品,說明已經有了靈魂不死的觀念。還有拔牙習俗,反映了有原始巫術。距今三四千年前的武夷山土著居民已經進入銅石並用時代,他們習於水性,擅長行舟,工於紡織。在宗教信仰上,他們奉龜為神話中的水母而加以崇拜。在葬俗上,實行懸棺葬,即死後將屍體安放於船形棺木內,再放置在人跡罕至的懸崖峭壁上,祈求死者靈魂早日升天。上古三代時,福建境內至少居住著7支互不相屬的土著部族,古文獻稱之為「七閩」。春秋末,楚滅越國,部分越人遁入福建,史稱這個時期的福建土著為「閩越」,他們喜歡傍水而居,習於水斗,善於用舟,最重要的習俗是以蛇為圖騰、斷發紋身,盛行原始巫術。《說文解字》在解釋「閩」字時說:「閩,東南越,蛇種。」所謂「蛇種」,意謂閩越人以蛇為先祖,反映他們對蛇的圖騰崇拜。在相當長時期內,這種崇拜一直存在於閩越族的後裔中。如閩侯疍民,直至清末仍「自稱蛇種」,並不諱言。他們在宮廟中畫塑蛇的形象,定時祭祀。在船舶上放一條蛇,名叫「木龍」,祈求蛇保佑行船平安,若見蛇離船而去,則以為不祥之兆。清代,福州一帶疍民婦女,發髻上多插著昂首狀蛇形銀簪,其寓意亦為不忘始祖。
與原始宗教信仰相輔相成的巫術在閩越人中也相當盛行。閩越人流行斷發紋身的習俗,《漢書·嚴助傳》說:「(閩)越,方外之地,劗發紋身之民也。」這實際是原始巫術的「模仿術」,剪去頭發、在身上紋上蛇的圖案,用以嚇走水怪。如《說苑·奉使》所稱:越人「劗發紋身,燦爛成章,以象龍子者,將避水神。」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閩越族的後裔一直保留著斷發紋身的習俗。越巫在秦漢時名揚天下,漢武帝也深信不疑。他下令在皇宮中建越祝祠,設越巫,用越人的「雞卜」,祈求長壽。
(二)三國至五代:漢族民俗傳入福建並逐漸佔主導地位
秦代漢初,中央政府雖然在福建設立閩中郡和閩越國,但由於均實行「以閩治閩」的方略,所以漢文化在福建尚未有大的影響。西漢元封十年(公元前110年),漢武帝派兵滅亡閩越國,為絕後患,模仿秦遷六國貴族於咸陽的策略,把閩越族的貴族、官吏、軍隊以及部分百姓強制遷往江淮一帶。《史記·東越列傳》載:「東越狹多阻,閩越悍,數反覆,詔軍吏皆將其民徙處江淮間,東越地遂虛。」漢武帝的遷民政策,給福建社會帶來嚴重後果,盡管尚有一部分閩越人隱遁於山林湖泊之間,終因人口銳減,使原來就不發達的福建經濟文化愈加落後。漢代以後,中原漢文化逐漸向東南沿海擴展。三國時,孫吳據有江東,以福建為後方基地,故重視對福建的治理和開發。孫吳政權多次出兵福建,對山越採取軍事鎮壓政策,「強者為兵,羸者補戶。」繼而在福建設置建安郡和建安、南平、漢興、建平、閩侯五縣,後在侯官設立典船校尉;在霞浦設立溫麻船屯。孫吳政權除了在福建駐扎軍隊,派遣官吏治理外,還將許多罪犯流放於福建,同時也有一些士民避禍閩中,從此,揭開漢文化大規模傳入福建的序幕。西晉至五代,大量中原漢人不斷向東南沿海遷徙。隨著漢人大批入閩,漢文化在福建自北向南迅速傳播,漢族的生產習俗、生活習俗、人生禮儀、歲時節慶、宗教信仰等民俗逐漸取代土著民俗而佔主導地位。同時,一些漢族與土著通婚,閩越族的一些習俗也沉澱下來,成為福建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宋元時期:保留中原古風,形成地方特色
宋代,福建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社會相對安定,生齒繁毓。據統計,宋嘉定年間(1208~1225年)福建人口有1599215戶,比唐開元年間(713~742年)增長近15倍。在中國經濟重心南移的歷史條件下,福建經濟在短時間內躋身於全國發達地區行列,正如詩人張守詩句所雲:「憶昔甌越險遠之地,今為東南全盛之邦。」反映福建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隨著經濟的長足進步,文化也呈現一派繁榮景象,教育事業十分發達。據統計,宋代福建有縣學、州學56所,書院75所,還有數以百計的書堂遍布城鄉,莆田有「三家兩書堂」(李幼傑《莆陽比事》卷6)的記載,福州有「學校未嘗虛里巷」(梁克家《三山志》卷40《土俗類二》)的說法。因讀書風氣十分濃厚,福州是「城裡人家半讀書(祝穆《方輿勝覽》卷10《福州》),連山區泰寧也出現「比屋連牆,弦誦相聞」(何喬遠《閩書》卷36《建置志》)的景象。由於教育發達,讀書風氣興盛,故福建科舉鼎盛,人才輩出。據統計,宋代福建進士多達7038人,佔全國進士總數35093人的五分之一;宋代宰相共134人,福建籍宰相有18人,居全國第三位;被《宋史》收入的福建名人多達179人,居全國之冠。宋代福建涌現出一大批名揚中外的傑出人才,有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天文學家蘇頌、法醫學家宋慈、史學家鄭樵和袁樞、書法家蔡襄、著名詩人楊億、慢詞大師柳永、詩論家嚴羽、文學家劉克庄,等等。時人周必復頗為自負地宣稱:「今世之言衣冠文物之盛,必稱七閩」(《南宋群賢小集》第13冊《端隱吟稿序》)
宋代福建文化在繁榮昌盛之時,逐漸形成地方特色。在民俗方面,一方面由於古代福建交通閉塞,各個區域之間交往不多,處於相對隔絕狀態,因而為古文化的保存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許多中原古文化已在其發源地逐漸式微甚至湮沒,而在福建卻被較完整地保存下來。在福建舊志書中,有關福建民俗「隆古」、「近古」、「猶有古意」之類的記載隨處可見。以傳統歲時節慶為例,志載:「風化所被,古意猶存。至如歲時節序之相沿,大抵今昔不殊。」(清·康熙《羅源縣志》卷3《俗尚》)另一方面,由於福建海岸線曲折,有許多天然良港,因此海上貿易發達。宋元時期,泉州港一度成為世界最大的貿易港之一,從而帶動福建沿海地區經濟迅猛發展。百姓商品意識較強,富有冒險性格和開拓精神,對外來文化和民俗採取較寬容的態度。這種情況與內地人民的淳樸、守成和不輕易冒險的民風形成強烈反差。
(四)明清時期:民風漸趨奢侈、頹廢
明代中期以後,由於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和市民階層的形成,民風趨於奢侈。在福州,據記載:「夫婚嫁侈靡,珠玉瑩煌,商財賄也。博戲馳逐,樗蒲百萬,作色相矜,必爭勝者,重失負也。游閑公子,飾劍履妖服,怒馬揚揚過里門者,為富貴容也。」(清·乾隆《福州府志》卷24《風俗》)泉州的奢侈之風更甚,恥貧誇富成為時尚,「習俗之趨尚為豪奢。」不但商賈、胥役之輩「美服食,仆妾輿馬,置良田好宅,履絲曳縞,擲雉呼盧,以相誇耀,比比而然。」就是「家無擔石」的貧寒之家,也「非色絲盛服不出。」「雖家非素封,亦恥居人後,」(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風俗》)形成恥貧心理。在自然經濟佔主導地位的閩西、閩北地區,儉朴傳統也不同程度受到沖擊,嘉靖時(1522~1565年)建陽「市井者尚侈好浮。」(清·嘉靖《建陽縣志》卷3《風俗》)乾隆時光澤「嫁女猶從厚,設宴必欲豐。少年衣裝必尚華麗,城鄉演劇,耗費無窮。」(清·乾隆《光澤縣志》卷4《輿地誌·風俗》)一些鄉村百姓也染上奢侈之習,如尤溪「平民鄙儉崇奢,以服食相矜。」(清·乾隆《尤溪縣志》卷3《風俗》)同時,隨著土地兼並日益嚴重,加上倭寇侵擾,賦役繁苛,大量自耕農破產,其中一部分人無所事事,民間賭風、爭訟盛行。《南安縣志》載:「嘉靖被寇以後,一切失業細民,率趨賭博、椎剽、囂訟之計,以幸旦夕。」《同安縣志》亦稱:「賭風盛行,匪自今日;賭弊最甚,莫如頭家。」(轉引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風俗》)類似記載,在舊方誌中隨處可見,帶有普遍性。
(五)近代至民國時期:新舊民俗並存
從道光二十年(1840年)鴉片戰爭起,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隨著廈門、福州成為五口通商口岸,外國資本湧入福建,逐漸動搖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有的農民淪為無產者,靠出賣勞動力為生;有的棄農為商,做小本生意,經濟基礎的變化導致傳統民俗的嬗變。中西文化發生碰撞,西方基督教由沿海深入內地,出現許多信奉基督、不祀鬼神的信仰群體,也有兩者兼而有之的半洋半土的信徒,還有教會辦的學校、醫院、育嬰堂等先後在各地出現。與此同時,廈門、泉州、福州等城市煙館林立,吸食鴉片的陋習,嚴重地腐蝕著社會肌體。20世紀初,在新文化運動以及一些西方思潮的沖擊下,城鎮中的傳統民俗發生了許多變化,出現了一些新的民俗。民國時,歐化民俗還波及鄉村,《長汀縣志》載:「蓋邑人漸染歐化,踵事增華,奇技淫巧之事,聲色貨利之食習,駸駸乎遍及各鄉,尤以城市為最。」(民國《長汀縣志》卷17《禮俗》)
這一時期,民間服飾、器用、交際、婚俗變化較大。在服飾器用方面,清末男女皆蓄發垂辮。辛亥革命前後,男子有剪辮之舉,城裡人學西方剪短發。女子在本世紀三十年代,剪發者漸漸增多。官員在清代著官服,有錢人家長袍馬褂,出門以坐騎、轎子代步。辛亥革命後,官員著中山裝、長袍,出門或以轎車代步。富豪人家穿西裝革履,使用懷表、座鍾、留聲機等洋貨,煤油、火柴、肥皂、牙膏等舶來品也進入尋常百姓之家。在禮儀方面,清代平民百姓見到達官貴人要下跪作揖,畢恭畢敬,官場更有各種繁文縟節。辛亥革命後,提倡平等,廢除封建官場儀節,見面行握手、抱拳或舉手禮;在婚姻禮俗方面,少部分人沖破封建舊俗,自由戀愛,婚禮也不似往昔之鋪張;在教育方面,新型學校增多,還建立了女子學校。許多華僑熱心家鄉的辦學、建廠、修橋、鋪路等公益事業;一些民間陋習如停柩不殯、溺嬰、棄嬰、纏足、童養媳、迎神賽會等被明令禁止,雖然其中有的習尚因令行不止而遠未消除,但已大有減少。在廣大農村,傳統歲時節慶、生產習俗、民間崇拜及其他民俗活動仍無多大改變。但總的趨勢是封建性減弱,現代性增強,新舊民俗並存,傳統民俗仍居主導地位。
(六)1949年以來:破除陳規陋習,樹立新的風尚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人民當家作主人,他們以極大的熱情投身於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這一時期,隨著社會制度的根本變革和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福建民俗發生了重大變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至「文化大革命」前夕,福建各級黨組織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移風易俗,廣泛開展宣傳教育,發動群眾破除陳規陋習,逐步樹立社會主義新風尚。在人際關繫上,根本改變舊社會窮人與富人、下級與上級的等級尊卑關系,確立平等、同志式的新型關系,大家以「同志」互稱,友好相處,互助合作。共產黨員、各級幹部以身作則,廉潔奉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消除了舊時的官僚腐敗作風。人民群眾衷心擁護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踴躍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擁政愛民、擁軍愛民,蔚然成風。在生產習俗上,大力宣傳普及科學知識,應用科學技術,舊時的求神治病、禱告祈雨等愚昧落後習俗基本上被破除。在生活習俗上,城鎮居民多著列寧裝、中山裝,農民穿本地裝,尚青、藍色;出門旅行乘坐汽車、火車、輪船,舊時的坐轎、騎馬現象明顯減少,以至消失;生病求醫成為城鄉大多數人的共識,舊時「信巫不信醫」的陋習基本破除,人民政府花大氣力徹底杜絕吸食鴉片、賣淫嫖娼、纏足等丑惡現象。在婚姻禮俗上,各級政府認真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提倡自由戀愛,婚事新辦,逐漸蔚然成風;封建包辦、買賣婚姻、婚事大操大辦,受到抵制和輿論批評;法律保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流行數千年的童婚、溺嬰、納妾等行為被明令禁止。在喪俗上,禁止停柩不葬,鼓勵喪事從簡。農村雖沿襲土葬,但風水堪輿、建醮普度亡魂之俗逐漸淡化。福州、廈門、漳州等城市推行殯葬改革,倡導火葬,取得成效。在歲時節慶上,仍保留傳統節日,其內容已賦予新時代特色,更加豐富多彩。除表演舞龍、舞獅、演戲等傳統節目外,還有看電影,舉行球類比賽、拔河比賽等體育活動,鋪張浪費、祭祀鬼神等舊俗逐漸淡化。遇公歷元旦、婦女節、勞動節、青年節、兒童節、建軍節、國慶節等歡慶節日,城鄉一般要組織報告會、文藝演出、球類比賽、游園或參觀等活動,氣氛熱烈而富有意義;在宗教信仰上,人民政府實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同時加強無神論教育,用科學知識破除鬼神迷信,提高人民的思想覺悟,民間迷信活動大為減少。
這個時期,福建省各級黨組織和人民政府還十分重視對畲族、回族等少數民族的工作,組織大量人力、物力對本省少數民族的狀況進行調查和民族采風,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各少數民族優良風俗習慣得到繼承發展,一些陋習也逐漸革除。
「文化大革命」期間,由於受極「左」思潮影響,全盤否定傳統文化,將民俗現象不加分析地斥之為「四舊」,用行政或暴力手段予以破除,許多正常的民俗活動遭到批判和禁止,福建民俗被嚴重扭曲。傳統節日除春節外,多被禁革,過春節也要「革命化」,除夕吃「憶苦思甜飯」,大年初一不準舞龍、舞獅,不準演唱傳統戲劇;人們服飾單一,傳統的旗袍等服裝均被禁止。各地廟宇大多被摧毀或封閉,或改為倉庫、學校,菩薩、神像均被搗毀,甚至許多文物、藝術品也被作為「四舊」加以破壞、燒毀,等等。
二、福建民俗特徵
民俗的形成一方面是與人們的社會物質生產水平、生活的內容與方式的變化以及自然條件相適應,總之是隨著經濟基礎和社會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只是民俗的變化往往滯後於經濟基礎和社會生活;另一方面,民俗一旦形成便世代相襲,並以傳統習慣勢力、傳襲力量和心理信仰影響和制約著人們的意識和行為,具有長久的傳承性和相對的穩定性;此外,民俗還具有民族性、階級性和社會性等特徵。
福建民俗是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背景和氛圍中形成的,所以具有中國傳統民俗的一般特徵。同時,它又是在福建這個特定的自然環境和社會歷史文化等條件下逐漸形成並發展起來的,因此在許多方面必然帶有顯著的地方特色。在豐富多彩的福建民俗事象中,表現比較突出的特徵有:
(一)多源性
福建民俗的構成是多源的,主要有四個來源:
1.秦漢以前的原始土著民俗。福建原始土著居民在秦漢之前有著自成體系的民俗,秦漢以後,閩越族與漢族逐漸融合。唐朝人丁儒在《歸閑詩二十韻》(其二)對唐前期閩南地區民族融合的情況作過這樣的描述:「漳北遙開郡,泉南久罷屯。歸尋初旅寓,喜作舊鄉鄰。……土音今聽慣,民俗始知淳。……辭國來諸屬,於茲締六親。追隨情語好,問饋歲時頻。相訪朝和夕,渾忘越與秦。……呼童多種植,長是此方人。」(清·康熙《漳州府志》卷29《藝文》)閩越族的部分習俗成為歷史遺跡,還有部分民俗卻沉澱傳承下來,成為福建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刻影響著福建其它民俗。
2.漢族民俗。漢代以後,中原漢族不斷南遷,帶來了漢族的民俗,並逐漸成為福建民俗的主體。志稱:五代時,閩北多為江北避亂之民,所以「備五方之俗」(《八閩通志》卷3《地理》),閩西也「由唐歷宋,風聲氣習,頗類中州。」(陳一新《贍學田碑》轉引民國《長汀縣志》卷17《禮俗志》)福建民俗中無論是生產習俗、生活習俗,還是人生禮儀、歲時節慶,以及民間信仰和崇拜等等,都與中國傳統民俗一脈相承。
3.少數民族習俗。福建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畲族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習俗是福建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元代蒙古族和清代滿族的一些習俗也沉澱在福建民俗中。
4.外國民俗。宋元時期,泉州為世界著名港口,對外貿易繁榮。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到泉州經商,其中一部分人定居泉州,府志載:「胡賈航海踵至,其富者貲累巨萬,列居郡城。」(清·光緒《泉州府志》卷75《拾遺》上)他們有自己的學校--「番學」,信仰伊斯蘭教,保留本民族的傳統習俗。這些外來民族雖然後來基本上與漢族融合,但一些特殊習俗卻保留下來,成為福建民俗的一部分。元代、明代和近代,隨著基督教的傳入,歐洲的一些民俗也傳入福建。特別是近代以來,福建民俗受外國民俗的影響日益明顯。
(二)融合性
福建民俗的融合性有三個方面的含義:
1.不同民族民俗的融合。漢族民俗固然為福建民俗的主體,但福建漢族民俗實際上是融合了其它少數民族的習俗而自成體系的,如閩越族的一些習俗就被漢族所繼承。自古以來,福建的宗教信仰特別發達,這與閩越族「信鬼尚巫」的傳統有密切的關系。又如閩越族婦女普遍參加生產勞動,這一習俗被入閩的漢族繼承下來,在福建沿海地區,婦女參加生產、從事重體力勞動相當普遍。《閩書》載:「福州……田則夫婦並力而合作,女作多於男。女人能轎,取女轎三十戶以應內宮之役。」(《閩書》卷38《風俗》)晉江的「婦女芒屩負擔,與男子雜作;百工技藝,敏而善仿。」(清·乾隆《晉江縣志》卷1《輿地誌·風俗》)閩越族的部分後裔疍民及畲族,在保留其獨特習俗的同時,也吸收了大量漢族民俗,並把它們與本民族的習俗融合起來。
2.不同地區漢民俗的融合。中原漢人遷徙福建,前後持續千餘年,他們以中州移民為主,還有不少是來自其它地區的漢人。這些來自不同地區的漢人,在具體習俗上還是有些差異,有的甚至差別很大,相繼進入福建後,漢族民俗也逐漸融為一體。
3.中外民俗的融合。商品經濟的發達和海外貿易的繁榮,使宋元時期福建東南沿海地區以開放的姿態對待外來文化,特別是泉州港,「民夷雜處」,「市廛雜四方之俗。」(《西塘集》卷7《代太守謝泉州到任》)泉州漢民對外來文化博採廣取,加以融合。以宗教信仰為例,宋元時期流傳於泉州地區的,除道教、佛教、民間宗教及其他民間信仰外,還有從外國傳入的伊斯蘭教、基督教聶斯脫里派、天主教方濟各派、婆羅門教、印度教、摩尼教等等。這些外來的宗教不但為僑民所信仰,在漢族中也擁有不少信徒。各種傳統宗教與外來宗教和平相處,互相交融滲透。
(三)區域性
福建漢人的祖籍大多是中原地區,由於他們入閩的時間前後相差數百年甚至上千年,以致所帶來的中原漢語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入閩後,又因與當地土著居民的融合程度不同,加上地區間交通不便、往來不多等原因,逐漸形成許多不能相互通話的方言區。連城、清流、大田等山區縣,竟然沒有本縣通用的方言,甚至相鄰的鄉村不能進行語言交流。福建方言以紛繁復雜著稱於世,在中國八大方言中,除了湘方言外,其它七大方言均有在福建的不同地區流行。
語言是文化的主要載體,地區的文化特色,往往在語言上得到體現。民俗也因不同的方言區而存在著差異。以民間信仰為例。臨水夫人和五帝的信仰主要在以福州為中心的閩東方言區內流行,媽祖的信仰中心在興化方言區,王爺、保生大帝的信仰主要流行於閩南方言區,扣冰古佛信仰主要流行於閩北方言區,定光古佛信仰主要流行於閩客方言區,等等。
在同一方言區內,不同府、縣的民間信仰又有所差異。以閩南方言區為例:保生大帝、開漳聖王陳元光及其部將輔順將軍馬仁、輔勝將軍李伯瑤、輔義將軍倪聖芳、輔仁將軍沈毅的宮廟在漳州府屬各縣較多,廣澤尊王信仰以泉州、南安最盛,清水祖師在安溪、永春、德化影響較大,青山公在惠安縣擁有最多的信徒。其它方言區的情況也大致如此,各府、州、縣都有自己的保護神。
在同一縣內,每個鋪、境、村落都奉祀一個或若干個特定的神靈作為保護神,舊稱境主、福主、土主、社神等。以泉州為例,舊時泉州城分為36鋪94境,鋪有鋪主,境有境神,共有大小神廟130多座,奉祀著100多尊神靈。境主神的神廟由居住在該境的百姓捐資合建,各種宗教活動也由該境的百姓參加,抬神出遊一般不能越出本境地界。
(四)可塑性
平民百姓則不那麼嚴格,往往將納采和問名合而為一,將納征和請期合而為一,同時簡化迎親禮節。貧窮之家的婚禮則更加簡化,甚至在除夕之夜草草合房者也大有人在。又如福建絕大多數地方盛行厚葬之俗,閩南地區更甚,俚語有「生在蘇杭,死在閩南」之說。但閩南地區的不同市縣,或同一市縣的不同鄉村、同一鄉村的不同人家,喪葬禮俗的繁簡程度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又如壽誕,富貴之家除了大擺宴席,祝壽請客外,還要演戲助興。而尋常百姓之家無力大操大辦,貧窮之家更不敢奢望舉行壽誕之禮,能煮碗壽面招待客人就算不錯了,不少人甚至終生沒做過一次壽誕。類似的情況在福建的民俗中普遍存在。
(五)娛樂性
民俗的形成要得到全社會大多數成員認同,並樂意參與,需要有一定的娛樂性。福建民俗的娛樂性尤為突出,以宗教祭祀為例,福建的宗教祭祀活動往往伴有豐富多彩的戲劇演出。在百姓的觀念中,要獲得神靈的歡心和保佑,除了獻上豐盛的祭品和進行虔誠的禮拜外,還要演戲酬神、演戲媚神、演戲娛神;不但神誕日要演戲酬神,傳統節日、婚嫁壽慶、祭祖、寺廟落成、神靈點眼開光、廟會、祈雨、五穀豐收、齋醮儀式等等活動都要演戲酬神。最典型的是連喪葬也要演戲媚神,俗稱「和尚戲」或「喪戲」。如政和縣:「初喪,置酒召客,演劇喧嘩,以送死之禮。」(民國《政和縣志》卷20《禮俗》)仙游縣:「父母之喪,久停未葬,必覓堪輿。……葬畢,晏酒演劇,鄉里道賀。」(陳盛韶《問俗錄》卷3《仙游縣·金斗》)清末,泉州喪葬演戲媚神成為風尚,時人吳增在《泉俗激刺篇·喪戲》中寫道:「流俗是非太倒置,作大功德竟演戲。大小班,無小備,男女眷,無不至。嬉謔笑語,嫌疑不避。毫無哀痛心,大有歡樂意。破費計百又計千,人多稱其孝,戚友稱其賢,鳴呼其然豈其然。」宗教祭祀活動與戲劇演出相結合的習俗,至遲在北宋時就已形成,雖說是為了「酬神」、「媚神」或「娛神」,但在客觀上卻取得娛人的效果。
(六)神秘性
自古以來,福建的宗教信仰特別發達,史稱:「其俗信鬼尚祀,重浮屠之教。」(《宋史》卷89《地理志》)志書亦載:「閩俗好巫尚鬼,祠廟寄閭閻山野,在在有之。」(《八閩通志》卷58《祠廟》)福建民間所奉祀的神靈十分繁雜,既有閩越族和其他土著民族殘存下來的鬼神,又有從中原傳入的漢民族所奉祀的各種神靈,還有從印度、中東、歐洲等國外傳入的神靈。特別是福建民眾所創造的神靈數量十分驚人,他們需要什麼就創造什麼,帶有任意性和實用性。不但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如盤古、女媧、西王母、彭祖等)、古典小說中的角色(如齊天大聖、豬八戒、通天教主、姜子牙、八仙、四海龍王等)被奉為神靈,而且岩石、老樹、花草、枯骨、家禽家畜、泥土、傢具等等也會成為崇拜對象,只要需要,任何東西都可以成為崇拜對象,不受限制,其隨意性是中國其它地區所不能比擬的。總之,福建境內的神鬼幾乎無處不有,充斥於天上、人間和地府,構成了十分龐雜的神鬼體系。發達的宗教信仰深刻地影響著福建民俗的各個方面,使生產習俗、生活習俗、人生禮儀、歲時節慶等都附帶了各種祭祀活動和禁忌,不同程度地染上神秘的色彩。
(七)輻射性
福建民俗具有輻射范圍廣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明清時期,以閩南人為主的福建人大批渡過台灣海峽,移居台灣島,閩南的民俗幾乎全盤移植到台灣,成為台灣民俗的主體;二是明代以後,閩人移民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帶去福建民俗,不同程度影響了居住國的民俗;三是福建民俗還輻射影響到日本的琉球等地。
⑹ 福建旅遊資源特色有哪些
「山海一體,閩台同根,民俗奇異,宗教多元」是福建旅遊的鮮明特色。迷人的武夷仙境、浪漫的鼓浪琴島、神聖的媽祖朝覲、奇特的水上丹霞、動人的惠女風采、神奇的客家土樓、光輝的古田會址、悠久的曇石山文化、神秘的白水洋奇觀、壯美的濱海火山構成了福建獨具特色的十大旅遊品牌
一、廈門是一座風姿綽約的「海上花園」。島、礁、岩、寺、花、木相互映襯,僑鄉風情、閩台習俗、海濱美食、異國建築融為一體,四季如春的氣候更為廈門的魅力錦上添花。去廈門可以選擇跟團游,省心省力,也可以選擇自助游線路,更多自由時間。
廈門景點:鼓浪嶼、南普陀寺、廈門大學、環島路、集美學村、陳嘉庚故居、胡里山炮台、日月谷溫泉等。連線游線路則包括武夷山、永定土樓或南靖土樓等。
廈門美食:廈門全年盛產海鮮,種類繁多。在廈門能吃到許多奇特的閩南菜,如蚵仔煎、沙茶麵、土筍凍、米線糊、燒大肉粽、花生湯、炸五香等,讓人大快朵頤。
最佳旅遊時間:廈門一年四季花木繁盛,冬天也比較溫暖,一年四季適合旅遊。
二、武夷山群山環抱,峰巒疊嶂,地貌層次分明,是許多尚存的珍稀、瀕危物種的棲息地。這里全年有景,四季不同,其山川景色隨陰晴風雨變幻莫測,瑰麗多姿。
武夷山景點:天游峰、九曲溪、虎嘯八景、朱熹紀念館、龍川大峽谷、青龍瀑布、一線天、武夷宮、水簾洞、大紅袍景觀、仿古宋街等。
最佳旅遊時間:一般說來,一年四季都適宜游武夷山,但冬季山景蕭條,自然風光大打折扣,而夏季雖然氣溫偏高,卻是萬物生長最為茂盛、武夷風光最具特色之時,此時去是最好不過的。
⑺ 誰能介紹一下福建的發展現狀以及民風民俗
福建發展的很好,因為是沿海城市,對外貿易方便,又加之國家政策支持,所以福建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福建人民的生活也是較之於中國大陸其他省份好很多。
福建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的世界之最、中國之最的項目也是非常多。舉例如下: 我國最早出現燒制瓷器的階級窯 ——福建泉州市德化縣在分室龍窯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階級窯。 世界當前現存單拱跨徑最長的貫木拱廊橋——福建壽寧縣下黨鄉下黨村鸞峰橋 中國最長的海港大石橋 ——福建泉州的安平橋 年代最早的天妃宮—— 泉州天後宮始建於宋慶元二年,是現存媽祖廟中建築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年代最早的一座。 中國唯一的一座海事博物館—— 福建泉州的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全國僅存的摩尼教(明教)遺址 ——福建泉州市晉江羅山華表山草庵摩尼教寺,建於元朝。 最古老的桑樹 ——福建泉州開元寺內的千年古桑,樹齡1300多年。 我國現存最大的道教石雕 ——福建泉州清源山老君岩的老君造像,建於宋朝。 我國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蘭聖跡 ——福建泉州豐澤區靈山伊斯蘭教聖墓,建於唐朝。 我國最早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寺 ——福建泉州鯉城區塗門街清凈寺,建於宋朝。 我國現存最多的祈風石刻 ——福建泉州市南安豐州九曰山祈風石刻群,建於宋朝。 我國現存最早的海港大石橋 ——福建泉州市惠安縣洛陽的洛陽橋,建於宋朝。 我國現存最高石塔—— 福建泉州市鯉城區開元寺的鎮國塔,高48.24米,建於宋朝。 現存最早保護最好的三世佛石雕像—— 泉州清源山碧霄岩喇嘛教三世佛造像,建於元朝。 我國現存最完整的花崗岩濱海石城 ——泉州市惠安縣崇武古城,建於明朝。 全世界講閩南話人口最多的城市——泉州市(閩南地區閩南語的最早發源地,人口基數福建最大,台灣49%祖籍泉州) 全世界離海岸線最近的高架——廈門環島路 全國最長的公路隧道 。 全國移動信號最好的省份。 全國森林覆蓋率最高的省份,不包含台灣省 中國最古老的古街——福建福州的三坊七巷,位於福州市市區,部分建於唐代與宋代。 中國最宏偉的建築形式——福建福州的燕尾脊與馬鞍牆,福州市區與郊縣皆有。 古詞彙。 中國福州是著名的魚丸之鄉,最初的發明者。 中原漢人王審知入閩稱王,葬於福州市區北郊的閩王祠。 中華民族歷史最久遠的習俗——福州的人日節,正月初七;年尾與年初迎神的習俗。 中國福建是歷史上中原漢人最多次大規模遷徙的目的地,始於漢末。 福建福州——是中華歷史上最南的一個首都,即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南宋首都;明代末年,即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南明首都;福建事變「中華革命共和國」的臨時首都。 福建是最大造船的基地,孫權曾在——福州造船(今福州市長樂縣吳航鎮),賜名「吳航」。 該省的主要農產品是米,加上小麥和甘薯。甘蔗和油菜籽是經濟作物。福建是全中國省份中生產龍眼,茶葉和荔枝的領先者,福建省另一重要產物是海鮮。 福建省不僅是中國其中一個富裕的省份,但它也是收到從台灣和大量外國投資,因為福建省是非常接近台灣的。 廈門在中國第一個成為特別經濟區的城市。 福建省從 2005 年到 2006 的名目國民生產總值已提高了 15.1 %,在 2006 年的名目總產值為 9000 億人民幣( 1190 億美元)。 而說到福建的民風民俗的話不是很好說明,因為福建是少數民族散雜居地區,有54個少數民族成分,少數民族人口58.38萬人,佔全省總人口的1.7%。其中:畲族人口37.51萬人,佔全省少數民族人口的64.3%,佔全國畲族人口的52.9%,是全國畲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回族人口10.98萬人,佔全省少數民族人口的18.8%;高山族人口477人,約為大陸高山族人口的10%,是祖國大陸高山族人口較多的省份。全省少數民族人口萬人以上的縣(市、區)19個,千人以上的鄉(鎮、街道)150個,有18個民族鄉(其中:畲族鄉17個,回族鄉1個)和一個省級民族經濟開發區(福安畲族經濟開發區),555個少數民族村。 比如畲族【風俗習慣與重要節日】米酒 歷史上畲族人民輾轉遷徙,物質生活尤為簡朴。他們「結廬山谷,誅茅為瓦,編竹為籬,伐荻為戶 畲族「三月三」烏飯節 牖」,聚族而居。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結構瓦房。現在隨著畲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改變,修小樓房的人越來越多。火籠、火塘是畲族人民家庭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由於山區氣候寒冷,嚴冬臘月,一家人都圍坐在火塘邊烤火取暖。畲族山區,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種植較少,雜糧較多。他們普遍以地瓜米摻上稻米為主食,純米飯只是宴請貴賓時才用,喜食蝦皮、海帶、豆腐等。尤喜飲「米酒」和「麥酒」。 服飾 畲族的傳統服飾,斑斕絢麗,豐富多彩。畲族服裝崇尚青藍色,衣料多為自織的麻布。現在畲族男子服裝與漢族無異,而閩東、浙南的部分畲族婦女,服飾仍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衣領、袖口和右襟多鑲花邊,有穿短褲裹綁腿的習慣。尤其是婦女的發式與漢族不同。少女喜用紅色絨線與頭發纏在一起,編成一條長辮子,盤在頭上。已婚婦女一般都頭戴鳳冠,即用一根細小精製的竹管,外包紅布帕,下懸一條一尺長、一寸寬的紅綾。老、中、青不同年齡的婦女,發間還分別環束黑色、藍色或紅色絨線。冠上飾有一塊圓銀牌,牌上懸著三塊小銀牌;垂在額前,畲族稱 它為龍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鳳冠(傳說中,高辛帝把自己的三公主許配給斬犬戎番王頭有功的盤瓠。冠上還插一根銀簪,再佩戴上銀項圈、銀鏈、銀手鐲和耳環,顯得格外艷麗奪目。 婚俗 解放前,畲族婚姻家庭普遍實行一夫一妻制,仍保留著古樸的婚俗。一般同姓不婚,本民族內部的盤、藍、雷、鍾四姓中自相婚配。本來,氏族外婚制是畲族傳統婚俗。但由於歷代統治者的民族壓近和歧視政策,畲、漢兩族之間嚴禁通婚,曾是畲族內部的一條族規。解放後,隨著民族平等團結政策的執行,畲、漢兩族之間的通婚日益增多。古代,畲族青年男女有自由戀愛的傳統,對歌成婚是畲族先民的習俗。但隨著封建地主經濟的發展,受到漢族婚姻觀念的影響,到解。放前畲族婚姻的封建買賣包辦現象十分嚴重。解放後被革除,現在畲族青年男女基本上都是自由戀愛,婚姻自主。喪葬形式是土葬,保留有拾骨重葬習俗。 畲族的傳統節日 畲族節日主要有農歷的三月三、農歷四月的分龍節、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等。另外,每年農歷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 畲家很重視傳統節日,重視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為祭祖日,信奉鬼神。祭祖時要以兩杯酒、一杯茶、三葷三素六碗菜,加上不同時節的餜。在節日期間除酒肉必不可少外,每個節日吃什麼都有一定的傳統習慣。但不論過什麼節日都要做糍粑。成年人過生日除殺雞、宰鴨外,也要做糍粑。 「三月三」是畲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歷三月初三舉行,其主要活動是去野外「踏青」,吃烏米飯,以緬懷祖先,亦稱「烏飯節」。烏米飯就是用一種植物的汁液把糯米飯染成烏色。相傳在唐代,畲族首領雷萬興和藍奉高,領導著畲族人民反抗當時的統治階級,被朝廷軍隊圍困在山上。將士們靠吃一種叫『嗚飯」的野果等充飢度過年關,第二年三月三日沖出包圍,取得勝利。為紀念他們,人們把三月三日作為節日,吃「烏米飯」表示紀念。節日期間,附近幾十里同宗詞的畲族雲集歌場,自晨至暮,對歌盤歌,內容為歌頌盤瓠,懷念始祖。整個畲山,沉浸在一片歌的海洋之中。晚上,各家吃「烏米飯」。深夜,進行祭祖活動。 此外,畲族也過春節。過春節時除宰雞殺豬外,還要做糍粑,祝願在新年裡有好時運,日子年年(粘粘)甜。初一早上,全家叩拜「盤古祖先」,老人講祖先創業的艱難,過後舉家團聚,唱山歌,送賀禮。青年男女則走鄉串寨,以歌傳情,互敘友情。 具體的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你想啊,福建人也被叫做是閩南人,也就是最具代表的閩南風俗啦!一、節日、民歌與方言
除夕之夜,到處燈火輝煌,閩南一帶過年習俗與其它城市不盡相同。各家各戶除了貼春聯外,房門兩側還要擱置兩株圈貼紅紙的連根甘蔗,叫「門蔗」,方言「蔗」與「佳」近音,寓意進入佳境。廳堂中案桌擺有隔年飯、長年菜、發糕,並插上用紅、黃兩色紙扎的「春枝」,寓意飯菜長年豐足,吉祥發財。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門外,點燃待其煙繞火旺,男人依輩份跳過這堆火焰,邊跳邊念:「跳入來,年年大發財;跳出去,無憂共無慮;跳過東,五穀吃不空;跳過西,錢銀滾滾來。」這叫「過火群」,象徵燒掉舊歲的邪氣,消災過運,迎來乾乾凈凈,大吉大利的新年。「跳火群」後,接著是求如願,用新掃帚打掃廳堂,掃完後掃帚畚斗擱在一起,垃圾堆放門邊,希望如願再從畚帚中走出來,幫助發家致富。同時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於炭爐中,叫「添旺」,象徵更加興旺。
除夕夜,家家戶戶都有圍爐吃年飯的習慣。對於家中尚有外出未歸者,家人仍會為其擺好碗筷,並將其喜愛的菜餚盛於碗中,以代表家人團圓。家長率子女圍坐爐旁,叫「圍爐守歲」,最好通宵達旦守著,據說這是為父母添壽。此時,長輩給晚輩分壓歲錢,叫「分圓」,廈門稱之為「過年錢」。數額可多可少,在過去,也可以只是一個小小的銅板,代表是長輩盼望孩子快快長大的心意。這個習俗在漳州叫「年冥兜」,家家戶戶都要「圍爐」過年。家庭成員在外地的,只要有可能,都要想方設法回來團聚。如果有人沒回來,就要給他留一個位子,放上一件他的衣服,並在桌上擺一副酒杯碗筷。圍爐時,圓桌中間擺上一個火鍋,菜餚是一年中最豐盛的。同時,還講求寓意,如火鍋中滾燙的肉圓、魚丸,意味著合家團圓;一條完整的大魚,象徵「年年有餘」;豬腳芋頭,表示來年有奔頭;並把中蚶殼放在門後,用這人類最古老的貝殼錢幣,暗示錢財不外流等等。在舊社會,貧家和富家過年有天壤之別。現在過年,家家戶戶都能吃到這種豐盛的家宴了。「圍爐」過後,晚輩要向長輩「辭歲」,有的還要秉燭「守歲」,直到天亮。
在除夕的年夜飯里,有幾樣食物是絕對不能少的。長年菜:即菠菜。不可以切根,有頭有尾,每人都得吃一根,意寓「平安」。血蚶:閩南話說「蚶殼錢大賺錢」,將吃剩的蚶殼洗凈,灑在桌子底下或床下,直到初五才收拾。也許這個習慣與中國古代曾以貝為錢幣有關。年糕:以前總是自己磨粉製作,也有用米或面作發糕的,而現在大家都直接去市場購買了,又簡便又實惠。當然了,口味可以隨自己喜歡。到了大年初一,黎明開門,梵香燃爆,名為「開正」。人們換上新裝到族人親戚家按輩份高低依次拜年,路遇朋友,都要彼此道賀新喜。客人來家,應款待甜茶、糖果、蜜餞;來客帶有孩童,則送給禮柑、瓜果。廈門傳統習俗正月初三是不能登門拜年的,要在家裡祭祀亡靈。有諺語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飽」,意思是初三日無客登門,晚起無妨。正月初九「天公生」,廈門的家家戶戶會燒香掛燈、設案擺供,誠心誠意地敬「天公」。
閩南語系民歌就是指用閩南話演唱的民歌,它在閩台地區流傳甚廣,並隨著地區環境、生活習慣、歷史變遷等方面的差異,形成各種不同的風格特點。閩南民歌按其風格差異,在福建主要分為泉州和漳州兩個地區。在泉州地區,民歌受南曲的影響很大,旋律呈平穩型和回繞型線狀、中速稍慢的節奏,具有優美雅緻的特點。漳州地區的民歌色彩比較淳樸,如漳州《做戲歌》與《雜碎調》音調上有緊密的聯系,形成旋律音調的對比,色彩鮮明。
明清時期,泉州、漳州人開始大批移民台灣,帶去了大量的,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閩南鄉土音樂。隨著移民的流布,又形成各地方的調律,如:台北調、台南調、漳化調、恆春調、宜蘭調等。盡管如此,這些民歌仍具有共同的閩南鄉土氣息,台灣學者統稱其為福佬系民歌。福佬民歌在各地流傳中不斷得到發展,如福佬系人進入恆春後,受客家系影響,創作了《思想起》、《四季春》、《三聲無奈》、《牛尾擺》等民歌;進入台北後,創作了《台北調》、《莰仔腳調》、《艋舺哭調》等。此外,一些古老的閩南民歌流傳到台灣後,經過數代加工,形成相當完善的調。台灣的閩南話民歌,在旋律進行上多以級進為主,精巧秀麗,樸素流暢,平易上口,親切感人。閩南語系民歌的歌曲內容涉及面相當廣泛,有童謠、情歌、敘事歌、祭祀歌、勞動歌等。
閩南方言是在福建閩南地區形成和發展的,它主要是北方中原的人在不同歷史時代因避戰亂,平叛戰亂或逃荒等原因多次向南方遷徙,進入閩南地區後逐漸形成的。在中原跟當地土著語言的交流和融合過程中,中原漢語是占著絕對優勢的,是融合了土著語言的,雖然也吸收了土著語言的若干成分,但最後形成的是以漢語為主體的閩南方言。
明末清初,隨著鄭成功帶領閩、客人士入台,閩南話成為台灣最主要的語言。就國內分布說,閩南方言可分為本土閩南話、台灣閩南話、潮汕閩南話、瓊雷閩南話和浙江閩南話五大塊。由於所處地區受到其他方言的影響和隨著時間的推移,五大塊的閩南話略有差異,其中本土閩南話和台灣話最為接近,幾乎沒有差別。全台約有75%的人講閩南話。其次才是客家話、山地話。
二、居住、婚俗與祭祖
閩南的房屋構造一般是中為正廳,屋頂最高,以二、三進的合院為中心,兩側橫向組合對稱,布置條形護厝,分別向兩旁發展。左為大房,右為二房。左右屋背略低。由正廳延伸建造的房屋像圍著一條蜿蜒的龍,故有「圍龍」之稱。這種橫向組合的護厝式民居,最適應於閩南沿海一帶炎熱的氣候條件。泉州城鎮的民居中,還有一種縱向布局狹長條形的小屋,因外型很像一條長形的手巾,故俗稱「手巾」。廈門則另有一種「騎樓式」的民居,其房屋低小而多門,上用平屋,人可行走。惠安等地盛產花崗石,多有用花崗石建造的完全石結構民居,工藝獨特,造型別有風采,成了閩南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閩南民屋的獨特風格尤其體現在屋頂上,正脊兩端如燕屋飛翹,中間低平,呈現宋代曲線屋頂的傳統意味。閩南民居的大門也頗有為考究,門必居中,並向遠位進深,形成過堂,產生較大的虛空層次,從而增添了建築的形體變化。
談起閩南的婚俗,這里還有一個民間傳說呢!據民間故事的流傳,自古就有「千里姻緣一線牽」之說。管姻緣的有一位月下老人,只要用一根紅線把這兩人的腳拴住,憑你兩家隔著海,隔著國,有世仇的,也終究有機會做夫妻。若月下老人不用紅線拴著,再怎麼也不可能成為夫妻。閩南的婚俗中,整個婚事過程都有拴紅絲線的風俗,這種風俗,因含有「同心同德,白頭偕老」的美好意義,所以紅絲線作為一種吉祥物,貫穿整個婚禮的全過程。首次使用紅絲線是在提親時,男方在隨帶見面禮中,在包裝的外面,要用一條紅絲線捆起來,也有用紅線條替代。進入女方家時,擺放在大廳的顯著位置,以示大吉大利好兆頭。當婚事雙方滿意後,接下去是挑選結婚日子,俗稱「擇日」。「擇日」是由男方選一位雙方都尊重信任的親屬當使者,以免女方不出示姑娘的「生辰八字」。寫好「生辰八字」後,要用一張紅紙包起來,裡面放有一條紅絲線,讓男方帶回「配生時、擇日」寓意牽姻緣。結婚當天,雙方要在互送的眾多禮品上,都繫上小紅絲線和小紅紙。如大到摩托車、冰箱,小到一把小剪刀;從魚、肉、面等新鮮的食品,到裝餅干、糖果、香煙等乾果類副食品的禮盒;以至一切雙方互送的禮物,其中包括互送的大小紅包,都要認認真真,不得含糊。結婚辦喜事,雙方的房屋廳堂除了要張貼喜聯外,也得貼上小紅條及紅絲線紮成的裝飾品,放在大廳及新房的門眉上,以圖吉利,真是名副其實的「千里姻緣一線牽」。時至今日,像閩南地區保留的這種拴紅絲線的習俗,已不多見了。
每逢農歷三月初三,閩南、台灣就有敬祖舊俗,謂之「三月節」,敬祖時,人們上山掃墓之前,要先在宗祠或家中祭拜列祖列宗,到墓地後,要先拜「土地祖」,接著,在祖先墓地上壓紙致祭、填土修墳,用丹朱彩上漆,以示兒孫輩不忘先人恩澤。台灣同胞遷台時,把祖家的節俗也帶到了海峽彼岸,至今仍在沿襲。
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孕育了不同地域、不同族群、不同方言各具特色的民系文化。閩南風俗就是民系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如今,時代在前進,歷史在延續,社會在發展,我們雖然提倡繼承,但更為重要的是立足於圖新。隨著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性跨越,民俗習慣的改變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閩南文化會一直保持下去的。寧化的伊秉綬和蘇東坡「古硯」
⑻ 結合自己切身感受,事述福建民俗課程對旅遊專業學習有何幫助
對於旅遊專業來說,了抄解一個地方的風俗民情是很重要的。也是必備的。每個地方都有它的民俗特色,尊重一個地方的風土民情是作為旅遊專業學生最基本的。學習完,了解完,肯定能增長你的知識面啊、開拓眼界。
比如福建有些地方為什麼把蛇作為崇拜?等等類似很多
上網搜下
⑼ 福建有什麼民俗
福建民俗文化一覽
福州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是我國一個傳統的掃墓祭祖節日,但福州的清明節卻有其獨特的風俗,每年清明節前後,福州市民家家戶戶都要去郊外踏青,為祖先掃墓、壓紙、培土。掃墓完畢後,必須折松枝帶回,插在家門口,向鄰人說明本戶已履行了掃墓祭祖的責任。
福州人掃墓祭祖還要供奉的供品,供品並不復雜,只有光餅、豆腐和面點等,但有一供品是絕對少不了的,即福州特製的「菠菠稞」,所以清明節前後,福州家家戶戶都要做菠菠稞,如今,清明節前後,街上店鋪也大量出售菠菠稞。
菠菠稞是用菠菠菜壓榨成汁,滲入米漿內揉成稞皮,以豆沙、蘿卜絲等做成餡捏制而成的,造型比較簡單,倒是菠菠菜的青綠色賦予菠菠稞以春天的綠意,掃墓後回家的路上,菠菠稞就成了很好的充飢的點心。
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我國著名的民歌之一,居住在福建的客家人與其他地區的客家人一樣善唱山歌,用客家山歌表達他們的生活、勞作和情愛等情感。客家山歌是用客家人的口頭語言演唱,融含客家人的語言特色,形成民歌中的獨枝一秀。客家人由於所處環境大多是山野峻嶺,男女共同勞作,沒有「男主外,女主內」的地位差別,客家人大都純朴耐勞,客家人這些獨特的背景和文化,也影響著客家山歌。
客家多分布於我國南部和東南部山區,日常生活工作都與山有關系,客家婦女與男子同樣從事著山間的各種勞作,在長期的山間勞作中,用山歌互相傾訴表達是自然中事。客家人因居住在山區地帶,勞作辛勞,一旦走到田野山谷中,不免感到心花怒放,唱幾首歌來抒發自己的感情。
客家人因沒有其他較為普遍的民眾娛樂,而唱山歌正是一種大眾化的娛樂,所以客家男女對它都有共同的喜愛。在客家社會里,舊禮教束縛也很嚴,由於在家裡拘束過嚴,到了山間就精神得到了解放,所以會自然地唱起山歌來。
龍岩客家婚嫁習俗
生活在龍岩的客家人迎娶婚禮別有風趣,男方迎親隊到達女方家,新娘出門要站在一個畫有八卦太極圖的米篩中換上新鞋,客家民間稱為「過米篩」,象徵留下娘家的活土財氣,到婆家去重立業。接著要背新娘出家門,上車轎時新娘的兄弟用一碗水潑到車上,表示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到達男家後,新娘要在手捧盛著柑橘吉祥圓盤的伴娘牽引下跨過火紅的木碳爐,表示「火紅興旺」,進入廳堂拜堂後,即入洞房,婚宴開始。
泉州民俗風情
泉州地處我國福建東南沿海,古為閩越族地,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富,千百年來泉州民風淳樸,文教昌盛,人們勤奮堅毅,知禮樂善的遺風世代相傳,形成獨特的泉州民俗民風。
宋代初期,泉州海上交通貿易繁盛,成為「萬國衣冠」的時尚之地和對外開放的重要港口重鎮,不少外國商賈、傳教士擇地而棲,安居樂業。多種宗教傳入,與本地儒道教傳統文化相滲透,寺院廟觀教堂遍布,信仰逐步世俗化,形成中外多種文化兼收並蓄的泉州民俗習性。
由於歷史和地理環境因素的影響和外來風俗文化的交融,構成泉州獨特的文化風俗氛圍。諸如衣食住行、婚喪喜慶、歲時節日、信仰崇拜、禮儀風尚等,更多體現出文化古城和著名僑鄉的風俗特色。解放後,泉州人在政府引導下,崇尚科學,革舊立新,社會風俗趨向文明進步。
寧德民俗風情
福建寧德市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從唐朝開始,畲族先民從福建、廣東、江西三省交界一帶陸續遷移到福建東部,目前閩東寧德畲族人口有17萬人,分別佔全省畲族人口的二分之一、全國的四分之一。閩東畲族分布9縣124個鄉鎮及街道辦事處,現設立8個畲族鄉和福安市畲族經濟開發區,有畲族聚居行政村203個。
畲族作為一個古老民族,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步形成了鮮明的獨特的習俗風情。畲族有自己本民族的語言,通用漢族文字,他們自稱「山哈」,意指居住在山裡的客人。畲族人民喜唱山歌,在日常生活和勞動中常以歌代言,以歌傳情,歌頌勞動, 表達愛情,唱述本民族歷史和神話傳說等。畲族傳統節日、婚俗、武術、醫葯等也別具一格,富有民族色彩,為閩東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