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遊援疆調研報告
『壹』 在推進"五個一"全覆蓋包聯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1、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國資委系統包村聯戶推進脫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健全組織領導機構,由黨委書記任組長,並下設辦公室,負責對企業、機關、「訪惠聚」工作隊開展包村聯戶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的指導、督查、調研、協調、信息報送反饋等日常工作,為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2、是配強幫扶力量。堅持好人好馬上一線,把後備幹部和業務骨幹安排到駐村一線。工作隊隊長任村第一書記,直接聯系幫扶至少2戶貧困戶,至少培養1名黨員脫貧致富典型,工作隊每人至少結對幫扶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
推進包村聯戶與「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緊密結合,引導機關幹部幫助結親戶排憂解難、發展生產、培育產業、轉移就業和助力增收,實現每個貧困戶至少有1名黨員幹部結對幫扶。
3、是完善部門單位結對幫扶機制。認真履行對口幫扶於田縣牽頭單位職責,定期組織各幫扶單位召開對口幫扶工作會議,通報情況,交流經驗,分析形勢,解決問題,共同推進對口幫扶於田縣工作扎實開展。
4、是深入調查研究,細化脫貧方案。堅持「一把手」負總責,主要領導確保有一定時間深入駐村點蹲點調研,每月至少安排1名領導赴包聯貧困村調研,分析形勢,研究對策。駐村工作隊結合入戶走訪,實現所有貧困戶走訪全覆蓋、經常化、信息真實准確。
根據貧困戶實際情況和個人意願,實行一戶一本台賬、一戶一個脫貧計劃、一戶一套幫扶措施。駐村工作隊指導本村制定方案,明確工作任務和完成時限,確保每個貧困村、每個貧困戶都有人扶、有人幫、有人帶。
5、是堅持思想引領,堅定脫貧信心。堅持扶貧先扶志、扶智,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提升發展能力。教育引導貧困戶克服「等靠要」思想,樹立自力更生的意識,自覺接受新技術、新理念。積極向包扶村幹部群眾逐項宣傳解讀惠農政策,做好組織發動群眾工作,讓貧困群眾自覺參與扶貧項目的實施。
6、是統籌各類資源,落實扶貧政策。瞄準包扶村的短板,加強上下聯系銜接、左右溝通協調,積極爭取行業扶貧、援疆扶貧、社會扶貧等方面的資源向包聯村匯聚,指導幫助包聯村統籌配置、綜合運用好各類扶貧資源。找准各項政策在貧困村的切入點,一項一項推動落實,確保精準落地,產生實效。
7、是突出國資特色,抓產業和就業扶貧。發揮國資系統優勢,突出抓好產業和就業扶貧。鼓勵企業到南疆投資興業,結合企業實際積極創辦符合南疆特點的「短、平、快」等勞動力密集項目,大力發展農副產品深加工、食品加工業、商貿物流業、文化旅遊業,吸納貧困人口就地就近就業。
研究細化2017--2019年吸納17000名和田、喀什地區城鄉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方案,積極開展轉移勞動力職業技術、就業技能、雙語培訓工作,動員有條件的貧困戶積極參與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
8、是加強基層基礎,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實行包聯幫扶與基層黨組織建設「雙推進」,幫助貧困村完善村級配套組織,加強村級陣地建設,發展黨員隊伍,樹立黨支部威信,不斷增強村黨支部的戰鬥力和凝聚力。指導貧困村實施「農村青年助力脫貧攻堅計劃」「巾幗脫貧行動」等,著力培養農村致富帶頭人。
9、是強化督導檢查,確保各項措施扎實有效。督促駐村工作隊和駐村隊員全面參與所包扶貧困村的脫貧攻堅行動,對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精準退出等全程監督把關。建立包村聯戶工作信息溝通、經驗交流、情況通報制度,切實保證上情下達、下情上傳,形成扶貧攻堅上下貫通一盤棋的工作機制。
『貳』 新疆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戰略研究項目
一、項目簡介
「新疆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戰略研究」項目,由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委託中共阿勒泰地區委員會政策研究室承擔,隸屬國土資源大調查「數字國土」專項國內外國土資源專題信息採集與產品定製項目。
合同編號:2007-37-7504-02
工作起止年限:2007年1月~2009年12月
課題負責人:張照志
報告主編:張照志 王雯婧
報告編寫人:張照志 王雯婧 張濤 劉永團 南雪玲 唐正國 趙江澤
范春麗 王燕東 夏廣芬
單位負責人:仲玉銀
總工程師:
提交單位:中共阿勒泰地區委員會政策研究室
提交時間:2009年12月
二、項目研究情況
該項目早期由阿勒泰地區第五批援疆幹部、地委副秘書長唐正國同志負責,進行項目背景研究,分析了國內外在該領域的研究現狀,制定了項目研究的目標任務,提出了主要的研究內容,擬定了技術路線及進度安排和人員組成。至2008年8月,原項目負責人、地委副秘書長唐正國同志由於援疆工作結束,調離返京;由於新的項目負責人一直未確定等原因,直到2009年3月,按照國土資源部人事司及阿勒泰地委有關領導指示,由國土資源部第六批援疆幹部、地委副秘書長張照志研究員負責本項目的研究工作。
為使本項目繼續展開研究,並保質保量地完成,阿勒泰地委副秘書長張照志研究員在摸清項目研究現狀、剩餘經費及存在問題的情況下,2009年3月,經地委委員劉斌同志同意,向地委副書記、行署常務副專員劉頌東同志提交了《關於加強地區礦業經濟研究促進地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在《建議》中提出了項目研究工作方案。地委副書記、行署常務副專員劉頌東同志和地委委員劉斌同志均同意開展本項目的研究工作,張照志副秘書長隨即著手開展項目研究前期准備工作。2008年底至2009年初,由於項目研究背景、經濟發展的形勢等較2007年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該項目原設計書里的一些研究內容已難以滿足當前形勢的要求。針對這一實際情況,項目組一方面加強組織領導,另一方面著手對項目提綱、研究思路方法及內容等進行了必要的調整。
一是加強了項目組織領導,及時調整了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戰略項目的研究人員,將以前由阿勒泰地區有關人員對項目研究負責改為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有關人員具體負責,阿勒泰地區有關人員配合。二是進一步明確了研究思路、方法、目標任務,強調按項目合同要求完成項目研究工作。同時,在研究過程中加強項目研究應用轉化,及時為阿勒泰地委、行署有關領導提供礦業經濟發展等相關對策建議。
2009年3月,阿勒泰地委副秘書長張照志新組建了新疆阿勒泰地區礦業特區建設項目組。項目組分為領導小組和工作組,前者由阿勒泰地委及行署相關委辦局領導組成,後者主要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士研究生張濤、碩士研究生王雯婧和劉永團等組成。在研究過程中,得到了國土資源部規劃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土資源廳等有關領導的支持和幫助,也得到了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吳智慧、劉樹臣,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姚華軍、孟旭光等部分研究人員的大力支持。整個研究過程經歷了文獻綜述、實地調研及綜合研究、中期評估、徵求意見及深化研究、評審驗收等5個階段。需要指出的是,2009年10月21日,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項目研究報告(初稿)中期評估會議,與會專家對報告提出了很好的修改意見,並提出根據專家意見修改完善後盡快評審驗收。項目組根據與會專家的意見和建議對報告進行了認真修改完善。同時,在京期間又多次徵求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中國地質科學院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等科研院所、大學等專家學者的意見,先後修改10餘次,最終定稿。
三、評審驗收
2009年12月17日,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在北京組織專家,對「新疆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戰略研究」項目進行驗收,驗收專家組聽取了項目匯報,審閱了項目驗收文檔,經過質詢和討論形成如下驗收意見:
1.系統回顧了西部大開發以來國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尤其是阿勒泰地區大開發政策的實施情況及取得的成效進行評估。
2.深入地分析了阿勒泰地區的礦產、土地、水、草場與畜牧、旅遊等5種資源的開發利用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戰略。
3.提出了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模式,並對該區礦業、畜牧業及旅遊業未來30年的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對阿勒泰地區編制「十二五」規劃具有重要意義。
驗收專家組一致認為該項目完成了設計書規定的任務,達到了考核指標的要求,驗收文檔齊全,經費使用符合有關規定,同意通過驗收。
四、成果報告內容摘要
本研究在理論與實踐上是一大探索,系統開展了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戰略研究,其現實意義在於為阿勒泰地區的國土資源中長期規劃提供決策參考,推動阿勒泰地區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利於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進一步實施,實現資源效用最大化,為資源豐富的邊境少數民族經濟欠發達地區開展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阿勒泰地區礦產、土地、水、草場、旅遊資源豐富,為典型的邊境少數民族經濟欠發達地區,地廣人稀,地處西北地區,高寒多災,氣候多變,地形地貌復雜多樣。自然生態環境脆弱。中央加大對新疆支持力度的良好機遇,為加快阿勒泰地區發展創造了現實條件,阿勒泰地區資源得天獨厚,特別是黑色金屬、有色金屬礦產富集,資源轉換和產業培育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隨著勘查步伐的加快,地區油氣、煤炭等能源資源開發利用前景廣闊。在這種背景下,阿勒泰地區開展區域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戰略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本報告從阿勒泰地區的實際情況出發,系統分析了阿勒泰地區區情、地緣優勢、資源稟賦等,選擇礦產、土地、水、草場畜牧、旅遊5個地區優勢特色資源為重點,分析了5種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的戰略,針對5種資源,按照資源稟賦、產業發展現狀及基礎設施配套狀況等,對礦業、畜牧業及旅遊業在空間上進行了功能區劃,為地區3大產業今後的發展提供了發展空間。設計了5種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的理想模式,在此基礎上研究提出了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的模式及相應的政策措施。
1.概述了該項目研究的目的及意義,本著為阿勒泰地區編制國土資源中長期規劃提供參考依據,為邊境少數民族經濟欠發達地區開展相關研究提供參考借鑒的目的,從促進阿勒泰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為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提供區域實證研究支持的現實意義出發,首先,從國家到省級,再具體到阿勒泰地區,對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戰略的研究進行現狀分析,明確該研究課題在國內和阿勒泰地區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目前的研究程度,同時,再參考借鑒國外一些發達國家在該領域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和發展的程度,從阿勒泰地區的實際情況出發,為該項目的研究制定了明確的目標任務,確定了研究的主要對象、主要內容,採取相應的研究方法,為新疆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戰略研究做好鋪墊。
2.從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的政策入手,回顧西部大開發政策實施10年來在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相關領域取得的成績,專門就稅收優惠政策、土地優惠政策、礦產資源優惠政策與中東部地區進行了歸納對比,就全疆自西部大開發政策實施以來取得的成效做出總結,進一步追蹤到阿勒泰地區,匯總了西部大開發這10年來阿勒泰地區在經濟社會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地質工作開展、水利工程、礦業深加工、牧民定居等方面取得的成績,為制定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戰略奠定基礎。
3.立足於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實踐,對國土資源的相關概念進行了界定。首先就國土資源的概念從廣義和狹義兩個角度進行闡述,明確指出本研究報告涉及的資源范圍(即區域國土資源),屬於狹義國土資源的范疇。阿勒泰地區研究的主要對象是礦產、土地、水、草場畜牧和旅遊5種資源。接著區分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的相關概念,例如國土整治、國土規劃、國土開發、國土資源綜合整治,明確不同概念間的相互關聯和概念使用的意義,釐清與區域國土開發利用的關系,定義了區域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的概念。其次,列舉了國內外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的實踐,國外選擇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日本、韓國,歸納了各國在國土資源實踐方面的成果,就管理體制、管理理念、規劃制定、綜合利用、信息公開及公共參與等方面展開了描述,為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戰略的制定提供實例借鑒;國內選擇了山東省、京津地區、遼寧省,分述了不同省市地區在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方面各自的特點和取得的成果,同時也羅列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近年來實施的一些治理工程的實例。這些均為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戰略的制定奠定了堅實的實踐基礎。
4.以阿勒泰地區作為載體,從該地區的實際出發,對阿勒泰地區進行總體概括,先闡述了該地區的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地形地貌、氣候特點、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概況及基礎設施建設,客觀分析了阿勒泰地區礦產、土地、水、草場與畜牧、旅遊5種國土資源的開發利用現狀、資源特點及存在的問題,對各資源分別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論述,得到以下幾點認識:
——礦產資源。本區礦產豐富,且在礦種等方面具有優勢。礦業企業有了初步發展,但與其他地區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在以後的工作中,應該加大對礦業的政策傾斜力度,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在發展的同時要注意環境的保護,切勿重蹈其他地區「先污染,後治理」的覆轍。
——土地資源。加強土地的管理,嚴格控制農業用地的流失,注意調節建築、工業用地與農業用地之間的關系;加強環境治理,扼制土地沙化現象的蔓延。
——水資源。加大控制性水利工程體系建設,立足本地水資源豐富的基礎,協調水資源的配置,特別是在工礦業用水與農業用水方面,加大了對工礦業水資源污染的治理力度。大力推廣節水技術,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編制水資源開發利用總體規劃。
——草場與畜牧資源。作為本區傳統的支柱型產業的畜牧業,非本報告重點,因此未加重點闡述。經過初步分析認為,本區畜牧業在原有的基礎上應該加快由傳統方式向現代化畜牧過渡的步伐,同時要調節好載畜量與草場之間的關系,使畜牧業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
——旅遊資源。旅遊業作為本區新興的支柱產業之一,有著巨大的開發潛力。做好基礎工作,開發具有阿勒泰地區特色的旅遊產品,加大宣傳力度,並應該將旅遊資源同其他幾種資源,如土地資源、水資源、畜牧資源、礦業資源等結合起來,尋找其契合點,協同發展。
5.在上述資料的基礎上,結合阿勒泰地區的實際情況,分產業(資源)提出了該地區資源開發的總體思路、空間布局、發展區域,構建了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的戰略框架,依據總體思路與戰略原則,規劃了礦業、旅遊業及畜牧業的空間總體布局,提出了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模式,對阿勒泰地區未來30年礦業、旅遊業、畜牧業、水資源需求的總體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同時,提出了土地開發整理與耕地保護戰略、地質環境保護及地質災害防治戰略、國土資源法制建設與人才保障、國土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工程保障等。
五、成果轉化應用
(一)項目績效評價
項目研究階段性成果為阿勒泰地區地質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礦業經濟發展提供了支撐。項目最終研究成果為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戰略提供了理論、政策、布局、發展趨勢等方面的支撐,為地區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戰略目標的順利實施奠定了基礎。具體為:
第一,理論創新。本項目研究提出了區域性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的定義,其研究的范疇既屬於區域經濟研究又屬於國土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戰略的研究;首次對區域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戰略進行了研究探索。從學術層面而言,為我國其他與阿勒泰地區自然地理條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相近的邊疆少數民族經濟欠發達地區,開展國土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戰略和相關政策研究提供了參考和借鑒。該項目是針對一個特定區域(區域、行政區域等)的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戰略所開展的研究,因此,研究具有綜合性和長期性、戰略性和可操作性、宏觀和微觀等有機結合的特點。
第二,政策應用。研究落實國家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對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的相關政策,整理了西部大開發戰略開展10年來對新疆及阿勒泰地區的政策影響和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實際問題。
第三,戰略布局。提出了阿勒泰地區5種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的戰略措施、空間布局、發展模式及未來趨勢。根據5種不同資源的實際情況、開發利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先從5種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的角度進行戰略的總體部署,制定適合本地區國土資源發展的總體思路、戰略原則、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的模式,預測5種資源總體的發展趨勢;再分別對5種資源進行專門的空間布局,有針對性地制定各自的發展戰略措施,分別進行發展趨勢的預測。
第四,建設構想。就目前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現狀中存在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未來的發展目標和總體戰略布局。
第五,保障措施。主要體現在加強組織機構、技術、人才、體制機制等方面,提出國土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戰略的保障措施。
(二)項目管理評價
新疆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戰略研究由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承擔,阿勒泰地委成立項目組具體負責研究工作。在項目管理上採取由北京的專家學者為主,烏魯木齊、阿勒泰地區的成員為輔的組織模式。項目組分為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由專人負責項目研究工作,根據設計書制定了科學的工作方案,工作小組按照方案要求開展實地調研、資料收集、徵求意見、綜合研究、評審驗收、經費預決算、成果出版印刷、歸檔等工作。在項目研究過程中建立了按時召開座談會制度、重大事項報告制度、階段性監督檢查制度、徵求意見制度等,保證了該項目的順利完成。
(三)資金使用管理評價
項目總經費25萬元,由於時間跨度長,工作量大,加之北京、烏魯木齊專家往返路費較高,所以項目經費非常緊張。項目組嚴格按照國家、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關法律法規及財務規定,最大限度地節約經費,做到了項目經費使用科學合理,使項目經費效益最大化。
(四)項目可持續能力及成功度分析
驗收組專家認為:本項目研究思路清晰,收集資料豐富,基礎研究工作扎實,研究難度大。項目組在對區域國土資源進行定義及研究范疇界定、國土資源基本要素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戰略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空間布局、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模式和發展趨勢預測。總體上看,研究報告內容豐富、層次分明、結構合理,提出的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戰略切合實際,為新疆和國家支持阿勒泰地區發展政策提供了重要的決策依據。本項目中有關地質礦產勘查、礦業精深加工、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等研究成果提交中央調研組國土資源部調研小組。在國土資源部專題報告中參考了本項目研究成果。
本項目研究對編制阿勒泰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十二五」規劃,地區、市縣級礦產資源總體規劃、能源發展中長期規劃等具有很好的支撐作用。
該項目研究成果對於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工作的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為阿勒泰地區的發展出謀劃策,並爭取到了更多的優惠政策。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要得到國家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大力支持,才能達到良好效果。
『叄』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旅遊局的信息公開
自治區旅遊局2013年部門預算和「三公經費」預算
信息公開報告
根據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預算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新政辦發【2012】24號),以及自治區財政廳《關於做好2013年部門預算和「三公」經費預算公開工作的通知》(新財預【2013】19號),現將自治區旅遊局2013年部門預算及「三公經費」支出預算信息公開如下:
一、 部門基本情況:
(一) 主要職能:
2.研究制定自治區國際、國內旅遊市場開發戰略,組織新疆旅遊整體形象的對外宣傳和重大促銷活動,指導重要旅遊產品的開發。
3.負責自治區旅遊安全的綜合協調和監督管理,指導應急救援工作;組織自治區旅遊資源的普查、規劃、開發和相關保護工作;引導旅遊產業的社會投資和利用外資工作;指導全區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工作;負責全區旅遊統計及行業信息發布。
4.負責旅行社的監督管理工作;負責審批經營旅遊業務的旅行社工作;負責區內旅遊企業派駐境外機構的審核報批工作;審核區內旅行社申請經營出國旅遊業務工作;負責對星級賓館、景區等旅遊企業進行相關等級評定。
5.承擔對旅遊企事業單位的行業管理工作;管理旅遊涉外事務;承擔邊境旅遊、特種旅遊、紅色旅遊、特色旅遊等旅遊項目的規劃及相關管理工作。
6.承擔規范旅遊市場秩序、監督管理服務質量、維護旅遊消費者和經營者合法權益的責任,規范旅遊企業和從業人員的經營和服務行為。
7.指導旅遊對外交流與合作,指導旅遊行業精神文明建設及評先創優工作;推進旅遊信息化建設工作。
8.制定並組織實施旅遊人才規劃,指導旅遊教育、培訓工作。負責旅遊從業人員的職業資格制度和等級制度的組織實施工作。
9.承辦自治區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內設機構
自治區旅遊局內設7個行政處室、單設機關黨委和監察室、1個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3個全額撥款事業單位。
(三)人員編制
自治區旅遊局編制人數113人,其中:行政人員編制53人,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人員編制22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人員編制38人。自治區旅遊局實有在職人數95人,其中:行政在職53人,事業在職42人。退休人員30人。
二、自治區旅遊局機關2013年部門預算情況
(一)收支總體情況
2013年自治區財政安排自治區旅遊局機關收入預算為11121.44萬元,其中:財政撥款11121.44萬元。
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則,2013年自治區旅遊局機關支出預算總額為11121.44萬元,其中:基本支出預算816.44萬元,項目支出預算10305萬元。
(二)預算支出主要內容
1.基本支出預算816.44萬元,其中包括工資福利支出430.02萬元,商品和服務支出205.92萬元,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180.5萬元。
2.項目支出10305萬元,用於本部門專項業務開支。
三、自治區旅遊局機關2013年「三公經費」支出預算
2013年自治區旅遊局機關「三公經費」預算安排總額為375萬元。其中:
(一) 因公出國(境)經費預算:
因公出國(境)經費預算安排60萬元。主要用於參與國家旅遊局組織的國外及港澳台旅遊展覽會、博覽會、交易會、展銷會、說明會等旅遊宣傳促銷活動,以及根據我區旅遊行業開拓國際旅遊市場的需求在港澳台及海外開展的旅遊宣傳促銷活動等所發生的支出。
(二)公務接待經費預算:
公務接待經費預算安排120萬元。主要用於外國政府旅遊部門、國際旅遊組織、海外旅行商來訪洽談的接待支出,國家旅遊局、各省旅遊系統援疆考察、調研、接洽業務等各類公務接待支出
(三)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經費預算:
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經費預算安排195萬元。主要用於購置車輛、日常公務、政策調研、監督檢查、項目驗收督導等公務用車的燃料費、修理費、保險費、過橋過路費等支出。
『肆』 伊犁地區目前旅遊資源發展狀況和發展前景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旅遊產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分析報告》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df53b9edd9724eda.html 顯示,3年來,伊犁旅遊產業駛入空前發展快車道。2010年,自治州全年接待遊客575萬人次,旅遊收入11.7億元;2011年實現接待遊客791.7萬人次,旅遊收入21.4億元。2012年是自治州旅遊業發展最快的一年,全年接待遊客98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30.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8%和41%。其中,那拉提景區接待遊客102萬人次,收入2.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7%和49%。無論是規劃、建設、服務水平、接待能力,都呈現出跨越式發展勢頭。
更為重要的是,在旅遊業飛速發展的同時,旅遊業作為富民產業的作用愈發顯現。「自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以來,在中央的大力支持和對口援疆工作積極開展等一系列措施的共同作用下,自治州旅遊業快速發展,增勢強勁。各族群眾參與旅遊業的積極性高漲,旅遊業搞得紅紅火火,老百姓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3年裡,伊犁相繼參與了「愛新疆·游家鄉」淡季旅遊活動、發行新疆旅遊卡、19個援疆省市「感恩之旅」等一系列活動。旅遊部門還採取「走出去」的形式宣傳伊犁,邀請客人前來旅遊。旅遊節慶活動更是如火如荼。3年前,節慶活動大多以自治州為主辦單位,而現在每個縣市每個月都有1—2個節慶活動。伊寧市民俗文化節、霍城縣薰衣草節、伊寧縣杏花節、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西遷」文化經貿旅遊節、特克斯縣國際攝影節、尼勒克縣蜜蜂文化旅遊節等一系列節慶活動,不但提升了人氣、擴大了影響,而且在宣傳推介地方特色文化的同時,進一步推進了招商引資等工作的開展。
實踐證明,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後的3年,伊犁旅遊業發展邁大步,獲得巨大成果,對伊犁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今天,伊犁人繼續勾勒著今後5年甚至10年的新圖景,伊犁旅遊業必將迎來發展的又一個春天!
『伍』 新疆阿勒泰地委副秘書長張照志的援疆情
【新聞紀事】(記者顏耘)高而瘦的身材,一雙笑眯眯的眼睛透過近視鏡,給人以儒雅又和藹可親的印象……他就是來自國土資源部援疆幹部、阿勒泰地委副秘書長張照志。4月29日,記者在阿勒泰地委三樓的一間辦公室采訪了一直處於忙碌中的張照志。
9月12日令人感動的日子
快3年了,張照志說起2008年9月12日到達阿勒泰的情景記憶猶新,依然充滿著感動。他清楚地記得,那天飛抵阿勒泰的航班到達得很晚,可是,地區很多人都沒有下班回家,而是等待迎接著他們的到來。一種溫暖立刻深深地感動了大家,當晚歡迎儀式上鮮花、美酒、民族歌舞營造的氣氛,阿勒泰人的熱忱更加令人激動。那一刻,每個人都感受到了自己的援疆選擇是一個神聖的歷史使命,也深知自己將要肩負的責任。
張照志說,他同時也感受到了壓力。因為是智力援疆,他想盡快找到一個抓手,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為阿勒泰人民、為地方經濟干出一些實實在在的成績。他渴望能夠揮灑自己的激情與汗水,為促進阿勒泰地區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民族團結作出一些努力和貢獻。
割捨親情踏上漫漫援疆路
采訪中,記者得知了張照志在入疆之時的一些困惑和不舍。那時,他的妻子身體不好,兒子正處於關鍵成長階段的青春期和凸顯個性的叛逆期,他十分不情願父親遠赴新疆工作。為了表達抗議,兒子把自己關在屋子裡幾天都不理他,並用畫漫畫的形式反對父親想舍棄照顧他們母子去援疆的打算。工作和專業方面更有很多一時半會不能放下、交接的東西,當時,張照志是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規劃室的副主任,手頭有諸多的項目、課題正在進行中。家庭面臨的特殊困難,專業的特殊性、工作的延續性都讓他內心矛盾重重,難以割捨在京的親情和按部就班的工作。但是,一想到擁有豐富礦產資源的阿勒泰地區正期待著內地的專業人才、學術,以及礦政管理等方面的支持,當單位領導徵求他個人意見時,張照志毅然決然地離開了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踏上了漫漫援疆之路。
智力援疆務實不務虛
出生於甘肅白銀的張照志先生有著西北漢子的坦誠與直爽,學術上追求完美。大學畢業後,他曾經回到家鄉白銀,在地質隊一個金礦工作了6年,深入礦井的日子激發了他繼續深造的慾望。之後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直至完成中國地質科學院博士後流動站的科研工作。2001年碩士畢業到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工作,在單位當年引進的人才中,他始終是一名佼佼者,連續兩次被國土資源部破格晉升為副研究員、研究員。榮獲國土資源部科學技術獎2項,礦產資源規劃優秀成果獎1項等。
來到阿勒泰後,張照志看到當地的礦產開發雖然在疆內領先,但對於全國來說,地質工作程度相對低,人才匱乏,礦產資源規劃滯後,礦政管理需要進一步強化等。經過大量的實地調研,他從專業角度,為地區礦產資源在「十二五」規劃方面建言獻策;以自己在比較發達地區的工作經驗給地方領導反映問題。兩年多來,張照志個人出資7000多元,利用出差、探親的機會在內地購買了大量礦產資源方面的專業書籍、資料帶回阿勒泰,贈送給地區領導、國土局、發改委、能源辦作參考。
近3年,張照志牢記國土資源部黨組「融入不旁觀、務實不務虛、做事不做客」的援疆方針,踏實有效地開展援疆工作。作為地委副秘書長,他認真履職,實地考察調研,用專業知識優質服務地委領導,為地區礦業經濟發展建言獻策,充分發揮智力援疆的作用。他幾乎跑遍了阿勒泰地區的所有礦山,撰寫考察報告、對策建議69份;向國土資源部及有關部門、阿勒泰地委、行署提交13份匯報請示16份對策建議;寫出了《促進阿勒泰地區與蒙古科布多、巴彥烏列蓋兩省經貿旅遊礦產合作新發展》等8份考察報告;公開發表《新疆阿勒泰地區礦業循環經濟研究》學術論文10篇;編著出版了30萬字的《新疆阿勒泰礦業特區建設研究與探索》一書等。其間還培養了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4名碩士、1名博士。
阿勒泰地區礦產資源稅費徵收始終是張照志關注的問題,在地區領導的支持下,在北疆率先推廣應用礦產資源電子稅控裝置,並應用了GPS房地產征稅技術,這兩項技術為地區礦產資源稅費應收盡收、增加財政收入作出了貢獻。據統計,自2008年11月開始推行該裝置的1年多時間里,查補礦產資源稅1792萬元。2009年在全地區推廣應用GPS系統後,土地使用稅和耕地佔用稅相比未使用該系統前,分別增長1404萬元和1743萬元,合計增加了3147萬元。
更難能可貴的是,張照志為阿勒泰地區積極爭取各方面的資金和項目支持。「新疆天山南北阿勒泰地區土地開發整理重大工程」已列入《全國土地開發整理規劃(2011~2020年)》(徵求意見稿),初步預算經費達64億元;國土資源部利用周邊國家礦產資源軟課題項目經費20萬元;協助申請國土資源部危機礦山找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等項目24個,中央財政經費1.2323億元;協助申請自治區國土資源廳項目14個,經費492萬元。聯系《中國國土資源報》、《地質勘查導報》的兩名記者,隨中央新聞媒體團對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進行了報道,刊登文章9篇,有力地宣傳了阿勒泰地區的國土資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濟困助學促民族團結
濟困助學、民族團結是張照志在援疆工作中始終踐行的行為。他資助了1名哈薩克族、2名漢族貧困學生,將在3年裡每年為每個孩子資助1200元;為2名少數民族患病青年捐款600元;為受災牧民捐款1700元等。迄今他個人已累計捐款1.29萬元幫助阿勒泰地區的各族困難人群,並牽線搭橋讓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法規室支部資助2名哈薩克族學生完成3年學業。
在近3年的援疆工作中,張照志的個人生活和家庭也發生了一些磨難,缺失了具體父愛的兒子學習成績從班上的前10名跌到42名,妻子因嚴重貧血病倒在家,兒子暑假滑旱冰不慎摔傷,自己也在60年一遇的大雪中扭傷了腳踝……作為父親、丈夫,不知道有多少個風起雨落的月夜,他獨對孤燈,默默地思念著遠在北京,讓他無時無刻不在掛念的妻兒。張照志懷著對兒子和妻子深深的愧疚,「舍小家,為國家」,始終堅持在援疆工作的崗位上。就是回京治療腳傷期間,他都拄著雙拐到部里去為阿勒泰地區爭取項目、資金、政策,身體還沒有完全恢復,他就開始惦記這邊的很多工作,提前趕回阿勒泰。在援疆工作中張照志被評為2008年度中央和國家機關阿勒泰地區第六批優秀援疆幹部,2010年4月榮獲國土資源部科學技術二等獎。
擺在記者面前的「援疆大事記」逐條記錄著張照志援疆工作中的無數成績,限於篇幅,筆墨難以盡述他對阿勒泰人的熱愛和奉獻精神。他感言一個人援疆,也是全家、全單位的援疆,所有的人都給予了援疆工作最大的支持和關愛。自己一定要用工作成績去證明自己無愧於組織的委派,無愧於自己正確的選擇。
3年的金山銀水路也讓張照志收獲頗豐,他說,從政對於他的人生經歷是一個很好的平台,改變了自己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純學術的處世方式,挖掘了很多個人潛能,拓展了人生的視野。援疆工作經歷讓自己更趨成熟,更加淡泊名利。非常感謝地區把援疆幹部視為寶貴的人力資源,對援疆幹部政治上高度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充分關心……十分欣慰和當地幹部群眾建立起的血肉聯系。
援疆工作即將結束,張照志再一次面對難以割捨的選擇,他對阿勒泰地區地質礦產的調研、勘查、規劃、礦產資源的整合、礦業的深加工、優勢資源的轉化……還有很多未完的工作,他的礦業發展新思路,他的礦業特區研究都有待一一實施。
援疆的情結已濃濃地溶進了張照志的血液,正如他在散文《第二故鄉》中所寫的:「人生天地間,孰能無情,是什麼地方的人並不重要。對這片土地的深深眷戀,是一種無私的牽掛,一份博大的愛。一片熱土,一方人情,一世的牽掛……」最後,張照志告訴記者,全國土地開發整理規劃,可望在年底得到國務院的批復。屆時,地區可依據規劃申報該重點工程,可以預測,該工程的實施為地區牧民定居、抗擊雪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萬元軟科學課題即將完成,為地區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提供了政策建議及參考。他執著地表示,回京後將繼續在各方面為阿勒泰地區的經濟發展盡一切努力。
『陸』 北京援疆幹部待遇
你的問題有矛盾啊!
在京的正處級幹部,他的職務就是處長或者調研員了,怎麼可能是正處級幹部又是副處級調研員呢?
調研員是正處級的,副調研員是副處級的,沒有副處級調研員這種職務!
『柒』 第九批北京援疆團隊今天全部到崗嗎
不是的,今年年初當慶祝元宵佳節爆竹的硝煙尚未散盡、許多家庭還沉浸在濃濃的春節團圓氛圍之中時,216名第九批北京援疆幹部人才已背上行囊、告別家人,肩負全市人民的重託,奔赴萬里之外的新疆和田,投入到維護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工作前線。
作為今年第一個集體返疆的省市援疆團隊,北京市第九批援疆幹部人才抵達和田後,受到了和田地委、兵團十四師領導和當地幹部群眾的熱情歡迎,和田地委、行署和兵團14師組織部門也加大統籌協調力度,加快掛職幹部任職流程,及時召開援受雙方見面會,確保援疆幹部人才及時到崗。
為加快提高援疆幹部人才的政治意識和履職能力,北京援疆前指黨委結合項目流程、安全管理等工作要求,採取領導動員、專家講授、以老帶新、案例剖析等形式,組織舉辦了多個業務培訓和工作交流會,編印下發了簡明使用的項目管理、資金撥付等工作流程,幫助全體援疆幹部人才第一時間掌握工作要求。指揮部黨委書記、指揮盧宇國已在疆工作兩年多,兩周來,他已多次帶隊深入部室、工作隊駐地,檢查安全管理和應急體系建設,與新一批援疆幹部人才交流座談,結合自身經歷,與大家一起探討「來援建為什麼」、「到和田干什麼」、「今後三年怎麼干」,要求全體援疆幹部人才要深刻領會中央對口援疆戰略決策的重大深遠意義、深刻理解所肩負的職責和使命、充分認識當前援疆工作面臨的形勢任務,緊緊圍繞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抓住根本、精準發力,自覺服從管理、嚴格自我要求,團結奉獻、真情實干,做推進和田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生力軍,做促進民族團結、增進民族友誼的使者,做弘揚北京精神、堅持首善標準的實踐者,不負重託、不辱使命。
二月的和田,依然春寒料峭,又連續遇到大風揚塵天氣,空氣濕度等指標與北京也差異很大,許多援疆幹部人才患上感冒和呼吸道感染,甚至出現揚塵過敏、睡眠障礙等病例。但是,援疆幹部人才沒有人打退堂鼓、說泄氣話,他們自覺牢記首都人民的重託,自覺踐行援疆使命,第一時間進入角色,積極融入援疆工作,櫓起袖子加油干,凸顯了首善標准、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
項目是援疆工作的重要載體,項目進度和管理水平直接關系援疆工作成效。第九批援疆團隊繼續堅持和完善「周會商、旬調度、月報告」項目推進機制,狠抓續建項目復工前的備料、勞務組織、施工計劃安排,確保續建項目3月15日前全部按計劃復工。為切實抓新建項目前期工作,指揮部領導和各部室負責人多次帶隊,主動深入到縣市對接,開展實地踏勘,會同受援縣市和中介機構,科學合理地確定項目建設內容、規模、標准和投資,編制高質量的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設計及概算,按照「上七下三」原則制定新建項目開工計劃,確保新建項目上半年開工率不低於70%,9月底前全部開工。
看到大家入疆以來的表現,已在和田工作六年多的北京援疆和田指揮部副指揮汪兆龍感到非常欣慰,他總結說,第九批援疆幹部人才隊伍具有「三高一強一快」的特點,即綜合素質高、工作熱情高、對工作標准要求高、責任感緊迫感強、進入角色快,是一個有戰鬥力的團隊。
指揮部規劃發展部的張尚賢,來自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世界銀行項目管理處,在第九批北京市援疆幹部里年齡最小,從出生到上學到工作,基本上沒有出過北京,這次自己主動報名援疆,就是認為作為年輕人應該多出去看看、多鍛煉,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剛到駐地,看到大家吃住工作都在一起,感覺自己又回到了大學時集體生活狀態。經過幾天的實地調研,特別是通過考察墨玉老城區,去貧困戶家裡走訪,看到用貧困戶用紅柳枝、黃土搭成的靶子房,看到全家最值錢的電器就是在門口掛著的收音機,讓他很震撼,從心底里希望通過援疆為當地百姓做一些有意義的實事。規劃發展部是綜合性比較強的部門,所有援疆項目都需要了解,工作量大,加班多,工作到凌晨兩三點鍾是常事,這是當初自己沒有想到。盡管累,但自己收獲也多,工作強度大才能讓自己很快的進入角色,對所有項目進行全盤的了解、熟悉,才能更好的服務其他部門。他表示,前輩奠定了很好的基礎,自己要在這個基礎上繼續努力,把北京援疆精神發揚光大。
來自市人社局的李佼,入疆後分到了指揮部組織人事部工作,同時在和田地區人社局社保局掛職,是114名援疆黨政幹部僅有的四名女性之一,她也要在和田援建三年。她老家在烏魯木齊,2005年上大學離開家鄉,之後在北京工作成家。這次主動申請來援疆,既是對自己的一個鍛煉,也是為自己的家鄉做一些貢獻。她所在崗位服務性比較強、事務性工作比較多,沒有清晰的上下班時間,周六日也要加班。但指揮部綜合性的工作讓她接觸到了更多的領域,經過春節前三周的交接,和春節後將近兩周的磨合,她已經完全適應了這邊的工作節奏。她現在最牽掛的就是家裡兩歲多的兒子,和兒子視頻通話每天必不可少,雖然每次通話都會淚流滿面,但通完話又會重整心情,投入到緊張工作中。她說,圓滿完成援疆任務,就是給孩子和家人最好的禮物。
來自北京朝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主治醫師伍燕兵,在和田地區人民醫院任主治醫師。年初接到援疆通知的時候,女兒剛剛10個月大,八十歲的老母親身體也不好。但他沒有多想,在家人的支持下,放下諸多不舍來到和田。伍大夫每天完成工作回到宿舍,一定會通過攝像頭和女兒交流,10個月的孩子已經把攝像頭當成了爸爸。來和田不到兩周,他已經參與了4次手術。在他眼裡,當地維吾爾族醫務人員非常熱情,也很有求知慾和上進心,能夠積極主動提出問題。他也希望通過培訓、講座等形式傳幫帶,把當地醫生的水平提高上去,並能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給少數民族群眾做點實事,計劃根據當地的經濟情況,把一些運行成本低、病人能夠承受得起的醫療設備建立起來。
『捌』 三年援疆路一生金山情
【天山網訊】(記者周蘇莉寸玉報道)離開繁華的都市,來到遙遠的邊陲;告別溫暖的家庭,來到大漠邊關;每個人的選擇不同,便有了不同的人生。當問起第六批援疆幹部援疆最大的感受時,得到的回答都是一個「值」字。從他們的援疆行動中,看出的是一個「實」字。從他們的援疆情結中,感受到的是一個「情」字。
2008年9月,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39名援疆幹部來到阿勒泰地區開展援疆工作。三年來,他們嚴格要求自己、恪盡職守、甘於奉獻,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和良好的精神狀態,做出了富有成效的工作,發揮了工作隊、宣傳隊、聯絡隊的作用,與阿勒泰各族幹部群眾結下了深厚情誼,受到了地區各族幹部群眾的普遍歡迎和好評。
情駐金山
第六批援阿幹部進疆時平均年齡只有39歲,他們年輕而富有朝氣。他們中的絕大部分還是第一次來到新疆,第一次來到祖國的西北邊陲——阿勒泰。
在這世界上沒有比情更貴重的禮物了。如果說情誼是一種財富的話,那麼阿勒泰65萬各族幹部群眾就是最幸福的人,因為他們擁有了更多的真情。
「我們要和阿勒泰65萬各族幹部群眾一起,把美麗的阿勒泰建設得更加富饒。」地委副書記楊雅芳動情地說,「每一位援疆幹部自踏上這片美麗而又充滿希望的熱土,就已經把阿勒泰視為第二故鄉,把當地百姓視為自己的親人了!」
他們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三年來,他們迎難而上,奮力拚搏,牢記使命,不負重託,忠實履行崗位職責,克服工作生活中的種種困難,把做好援疆工作、促進阿勒泰地區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作為第一責任。他們以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和良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到阿勒泰地區各項事業中。在履行職責、智力和技術支援、招商引資、項目資金爭取、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阿勒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情系金山
三年來,援疆幹部遠離熟悉的工作生活環境,遠離妻兒父母,把一生中最年富力強的上千個日日夜夜留給了阿勒泰,將對父母的愧疚和妻兒的歉意,悉數化作了對阿勒泰人民的款款真情和對工作的無限熱忱。
三年來,援疆幹部認真遵守有關援疆幹部管理規定,按照阿勒泰地區的要求,結合各受援單位的工作實際,遵守勞動紀律,堅守崗位,認真履行崗位職責,促進阿勒泰地區科學跨越發展和長治久安。他們將阿勒泰地區作為第二故鄉,努力發揮自己的專長。結合自身分管工作,在社會事業、科技教育、醫療衛生、農業、工業、旅遊業等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地委副書記楊雅芳是第六批援疆幹部中的三名女同志之一,付出的辛苦更多。三年春節休假,每次假還未休完,她就開始惦記阿勒泰這邊的工作,每次都急著提前從家中返回。深愛她的丈夫和美麗的女兒一開始也不理解,後來隨著對援疆工作的了解,也逐漸對援疆有了更深的理解,並開始全力支持她的工作。三年裡,她為阿勒泰地區的教育、社會事業作出了很大貢獻。
當甲型H1N1流感在全國橫行肆虐的時候,楊雅芳得知烏魯木齊、阿勒泰地區體溫計脫銷、購買困難的情況後,立即打電話,托關系找熟人,終將滿載著援疆幹部深情的1000支體溫計從北京運至阿勒泰。當阿勒泰地區發現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後,她節假日顧不上休息,多次帶領衛生系統的相關領導對各縣(市)的防控工作進行突擊檢查。
在向外界宣傳推介阿勒泰的工作中,楊雅芳更是做了大量工作。她主動邀請中央新聞媒體采訪團來到阿勒泰,深入各縣(市),全面、准確地了解和采訪地區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情況,有20多條新聞在中央八大媒體宣傳報道,大大提高了阿勒泰的知名度。她還委託中國著名作家郝敬堂將創作的報告文學《好大一個家》在《人民文學》(2009年第11期)上發表,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經過多方聯系協調,啟動了以阿尼帕為原型的電影、電視劇劇本的創作工作。
作為中石油輪換幹部,地委委員、行署副專員石清俊深知一年的援疆時間是短暫的,所以,他說「既然來了,就要充分發揮援疆幹部的優勢,積極聯系原單位,從各方面關注和支持阿勒泰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他把自己的人脈資源也用到了援疆工作中,聯系自己的一些企業家朋友為吉木乃縣、青河縣的學校、貧困家庭捐款捐物。
為加快培育阿勒泰地區特色農業產業體系,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行署專員助理、吉木乃縣縣委副書記吳華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牽線搭橋,爭取到甘肅省扶貧辦的大力支持,促成該省白銀市、定西市與阿勒泰地區廣泛開展農業技術合作交流,在產業發展規劃、良種引進、技術指導和人員培訓等方面為阿勒泰地區提供援助和支持。
阿勒泰地區的礦產資源勘查開發雖然在新疆領先,但對於全國來說,地質工作程度相對較低,人才匱乏,礦產資源規劃編制及管理相對滯後,礦政管理需要進一步強化。
來到阿勒泰後,地委副秘書長張照志幾乎跑遍了阿勒泰地區的所有礦山,撰寫考察報告、對策建議69份;向國土資源部及相關部門和阿勒泰地委、行署提交13份匯報請示、16份對策建議;寫出了《促進阿勒泰地區與蒙古科布多、巴彥烏列蓋兩省經貿旅遊礦產合作新發展》等8份考察報告;公開發表「新疆阿勒泰地區礦業循環經濟研究」學術論文10篇;編著出版了阿勒泰地區礦業領域的首部著作——30萬字的《新疆阿勒泰礦業特區建設研究與探索》一書等。這些成果不僅為阿勒泰地區加快礦業特區建設提供了科學依據,也為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開發、資源產業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學習和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
牧民定居工程是阿勒泰地區最大的民生工程。為解決青河縣牧民定居工程資金缺口問題,青河縣縣委副書記張健一次次深入農牧區調查研究,廣泛收集相關資料,積極向派出單位反映情況,兩次爭取到中國銀行總行共計85萬元牧民定居工程項目資金。為加快當地牧民定居步伐、推進牧民生產生活方式轉變、促進牧民脫貧致富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當地幹部群眾眼中,阿勒泰市委常委、副市長江華是有名的「能跑市長」。為構建阿勒泰市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他跑遍了阿勒泰市的所有交通線,路不通時就騎馬勘查線路。調研過程中,江華帶領工作人員翻山越嶺,風餐露宿,渴了喝口水,餓了啃口饢,困了就在車上打個盹兒,歷時2個多月,行程5000餘公里,圓滿完成了農村公路專項調查及1000公里的「十二五」農村公路建設規劃編制工作。
因為援疆,青河縣縣委副書記張健在北京的領導、同事和朋友圈內,多了個「募捐書記」的稱號。因為只要見面一開口,他就是訴苦要錢,「沒有辦法,青河人民活得太苦了。」也正是張健三年來的「化緣」路,讓身邊的領導、同事和親友認識了青河,他們通過張健真切地感受到了當地百姓生活的現狀,大家從理解,被感動,再到傾情援助,為青河這個「窮親戚」送來了大量的項目、資金和設備。
地區旅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金波,來到阿勒泰後就馬不停蹄地深入六縣一市對地區重點景區、賓館、飯店及旅遊企業進行調研,啟動了地區《冬季旅遊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參與完成了《阿勒泰市將軍山滑雪場規劃》、《哈巴河縣旅遊總體規劃》、《福海縣紅山嘴旅遊區規劃》等項目,為阿勒泰地區旅遊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富蘊縣縣委副書記崔波促成了中國農業銀行為新興鑄管集團新疆公司和香港蒙古能源公司兩大項目,農行為兩大項目分別提供35億元和14.5億元的貸款承諾函,為項目順利通過自治區審批創造了條件。他還協調農行為哈巴河山口電站和阿勒泰地區林場分別減免貸款利息2000多萬元和300多萬元。
三年來,援疆幹部為阿勒泰地區申請國家級項目14個,簽訂招商引資項目協議19項,爭取無償援助資金4000多萬元。先後完成調研考察報告30餘篇,在省部級以上和疆內外媒體發表論文32篇,出版專著1本。為地區引進並推廣馬鈴薯良種繁育、農業種植改良、煤田地質勘查技術、礦產資源遠程電子稅控系統、GPS房地產征稅等7項技術,填補了阿勒泰地區的技術空白。
據統計,第六批援疆幹部共爭取無償援助資金(設備物資款)4071.30萬元;項目援助12個,總金額5010萬元;援建希望小學1所,金額50萬元等。國務院國資委及中央企業慰問考察團來阿勒泰地區考察慰問,向地區捐贈經濟社會發展資金700萬元等。中直機關為地區捐助近70萬元的資金及物資等。
這一樁樁、一件件看似平凡的事,卻無不體現著援疆幹部作為共產黨員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高尚情操,也正是這一樁樁、一件件看似平凡的事,印證了援疆幹部心系阿勒泰各族人民的款款真情。
情灑金山
三年來,第六批援疆幹部全心全意在阿勒泰這片熱土上為之耕耘,為之奉獻。在采訪援疆幹部的過程中,給我感受最深的一點是,在阿勒泰工作的三年時間里,他們所考慮的並非個人困難,而是如何奉獻,實現人生價值,不辱援疆使命。因為在他們眼裡,援疆責任重於泰山。
第六批援疆幹部來到阿勒泰伊始,地委委員、行署副專員汪鑒定曾語重心長地寄語他們:「選擇了阿勒泰,就選擇了清貧,選擇了寂寞,選擇了奉獻。希望大家一定要受得住清貧,抗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考驗。」
三年來,援疆幹部無私奉獻的點點滴滴,無不飽含著對阿勒泰地區各族群眾最真摯的情意。
地委副秘書長張照志,在阿勒泰60年一遇的大雪中摔斷了腳踝,在回京治療腳傷期間,向上級領導寫信尋求對阿勒泰的幫助,他拄著雙拐到派出單位為阿勒泰地區爭取項目資金;為了不影響援疆工作,地區林業局副局長魏智海的家人隱瞞了其父親病危的消息,最終,魏智海也沒能見到老父親最後一面地區交通局副局長王明亮每當回家探親想急切地抱抱自己一歲多的寶貝兒子時,孩子卻像見到陌生人似的馬上躲進姥姥的懷抱;專員助理、吉木乃縣縣委副書記吳華為了在地區推廣脫毒馬鈴薯良種繁育技術和實施「扶貧直通車工程」,不知疲倦地在阿勒泰和內地城市間往返奔波;地區對外經貿局副局長王守國夫妻雙雙把疆援;地區招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盧宏,三年的援疆工作,頭上的黑發稀疏了;地區二中高三數學教師趙艷玫有一個5歲乖巧的女兒和體弱多病的母親,可為了阿勒泰地區高考的學生,她含著眼淚毅然返回了阿勒泰……
援疆期間,地區發改委副主任周鋼志、徐靖峰促成阿勒泰地區與海南省三亞市確立了友好地市關系,促進了兩地旅遊、幹部和人才交流等一系列友好合作。
地區教育局副局長李子江給人的印象始終是忙碌。7月8日,援疆幹部將離開阿勒泰,按理說,援疆已經結束。7月7日,記者采訪時得知李子江仍忙碌在外,正帶著北京師范大學的教授培訓阿勒泰地區的教師。
「一踏上這片激情似火的熱土,我就深切地感受到阿勒泰地區各族幹部群眾對援疆幹部的殷切期望,一定要用真心、真情、實際行動與阿勒泰各族幹部群眾一道建設好邊疆,不辜負大家對我們的期望……」地委委員、行署副專員石清俊道出了所有援疆幹部最真實的心聲。
援疆幹部一直關心著阿勒泰地區經濟、文化、衛生等事業發展,而當地各族群眾的疾苦更是時時刻刻牽動著他們的心。他們把最真摯的愛灑向了貧困群眾的心田,把最深切的真情奉獻給了身患疾病的各民族兄弟,把最貼心的關愛給予了受災的各族群眾。
當看到貧困學生和貧困群眾無助的眼神時,地區34名援疆幹部主動承擔了36名家境貧寒的少數民族學生三年的全部學費,並自發捐款11萬元用於資助32位貧困農牧民群眾;當聽說福海縣喀拉瑪蓋鄉窩依闊拉村哈薩克族青年哈依那爾別克身患重病時,無論身處地區各縣(市),還是遠在千里之外出差的援疆幹部都慷慨解囊,短短數十天,34位援疆幹部就捐款14200元;當南開大學新疆籍大學生阿依努爾因身患白血病急需救助時,援疆幹部又紛紛伸出援助之手。
布爾津縣縣委常委、副縣長丁建春,今年52歲,是第六批援疆幹部中年齡最大的,他每年下基層調研達30多次。看到牧區孩子們純潔的眼神傾訴著無聲的讀書渴望時,他心酸不已。隨後個人出資11000元,為孩子們購買了1067冊圖書。
2009年年底,阿勒泰地區遭遇60年不遇的特大暴雪災害。面對這場災害,援疆幹部積極投入抗災搶險第一線,與當地幹部群眾一起重建家園,並以各種方式和渠道支持阿勒泰地區抗災救災工作。
在抗災救災的關鍵時期,正值援疆幹部春節返家休假期間,地委副書記楊雅芳,地委委員、行署副專員汪鑒定等一再推遲休假時間,堅持深入抗災一線,與各族幹部群眾並肩戰斗,共渡難關,以實際行動為當地幹部群眾做出了表率。
為了幫助在暴雪災害中遭受損失的基層農牧民和困難群眾盡快渡過難關,地委委員、行署副專員汪鑒定專程赴新疆油田公司,反映阿勒泰地區遭遇雪災情況和面臨的困難,為阿勒泰爭取到第一筆抗災資金100萬元。為了爭取更多支持,隨後,汪鑒定又多次向派出單位領導及相關部門反映阿勒泰地區受災情況。連春節回京休假期間,他都顧不上休息,及時向集團領導作了專題匯報,為青河、吉木乃兩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各爭取到100萬元抗災資金,並為阿勒泰地區爭取到3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救助災後貧困學生。
受災農牧民的疾苦對於援疆幹部來說,更像是一個緊迫的動員令。緊接著,布爾津縣縣委副書記王曉春,哈巴河縣縣委副書記李森林,行署副秘書長張向華,吉木乃縣縣委常委、副縣長武建華,哈巴河縣縣委常委、副縣長楊建吉等紛紛想辦法為阿勒泰募集到了抗災資金、救災物資。
在抗擊暴雪災害的日子裡,阿勒泰地區各族幹部群眾無時不在深刻體驗著溫暖。
一筆筆救災款、一批批救災物資、一句句飽含深情的話語……讓地區各族幹部群眾在深切感受到援疆幹部親切關懷的同時,更堅定了抗擊雪災的信心和勇氣。
第六批援疆幹部不僅僅是在用心援疆、用智援疆,更是在用情援疆,而他們對阿勒泰各族幹部群眾的深情厚誼不是用一兩句話就可以表達完的。
情滿金山
「誰不熱愛自己的故鄉和母親,總在思念讓人無法忘懷她。我的故鄉你常引起我的回憶……」這是把阿勒泰視為第二故鄉的援疆幹部們最喜歡聽也喜歡唱的一首哈薩克族歌曲《故鄉》。
歲月難忘,難忘歲月。
在與農牧民的長期交往中,援疆幹部很快學會了簡單的哈薩克族日常用語。在這里,他們愛上了醇香的奶茶、酸甜的奶疙瘩,喜歡並學會了哈薩克族的傳統舞蹈——黑走馬。
三年來,援疆幹部與各民族群眾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記得,一位哈薩克族老人滿懷深情地對張健說:「你真是黨的好乾部。」被張健資助的兩個少數民族學生也親切地稱他為北京「阿達」。
記得,在2011年春節的前夕,張照志的哈薩克族鄰居得知他要返京探親,專門給他送來兩尾活魚,用不流利的漢語反復叮囑回家後代問妻兒好。
對於每位援疆幹部來說,三年援疆,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援疆。派出單位始終是援疆幹部開展工作的堅強後盾,在項目、資金、政策、培訓、無償援助等方面給予了阿勒泰地區大力的支持和幫助。
援疆情懷耿耿,勒馬回首依依。在漫長而又短暫的三年時間里,每一位援疆幹部都在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踐行著援疆的誓言,一一兌現著自己的援疆承諾。
而今,離別的時刻越來越近,大家是那樣的依依不捨。許多援疆幹部表示,通過這次難得的援疆工作歷練,自己收獲了邊疆地區地方工作管理經驗,增長了見識,得到了鍛煉,堅定了信仰,提升了能力,同時,還收獲了與少數民族地區各族幹部群眾親人般的友誼。
「三年援疆路,一生金山情」絕不是矯飾的感言,而是發自內心的牽掛和期許。援疆幹部為阿勒泰帶來了新的發展思路、新動力,而最終留在他們與阿勒泰各族群眾之間的卻是最厚重的情誼。
永恆的金山情,化作了一生一世的牽掛、無時無刻不在的思念。
『玖』 結合實際談談全國援疆,作為新疆人我們應該怎樣做
~
新疆各族人民期盼已久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已於5月中旬勝利召開,國家出台了一系列實現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重大決策部署;19個省市代表團高規格來疆考察調研,新一輪援疆春潮拍岸、大幕開啟。 新疆迎來了大建設大開放大發展的歷史性機遇。作為一個新疆人,我們應該做點什麼?
一是立足本職,積極投入到大開放大發展的建設中。不管你是公務員還是國家職工,是個體經營者還是老百姓,你都要珍惜這樣的發展機遇。要為你是新疆人而感到自豪,不是每一個省份和地區都有這樣的發展機遇,國家出台一系列的惠疆政策,是前所未有的,國家對新疆的重視,對新疆人民的期盼也是前所為有的。我們要抓住這樣的機遇,迎難而上,為新疆的大建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二是積極投入到「熱愛偉大祖國,建設美好家園」的社會實踐中去。新疆的大建設要有一個穩定和諧的環境。這個穩定和諧的環境靠誰來營造,靠政府,靠公安,靠某一個部門或領導都是不可能實現的,要靠老百姓,靠每一個新疆人。新疆是一個多民族聚集的地方,維護民族團結是新疆社會穩定的基石。只有各各民族團結一心,共同維護我們生活的家園,才能有新疆的大開放大建設。
三是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做一個公平正義,無私奉獻,有道德、有責任的新疆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同樣,新疆崛起,人人有責。只要人人有了這份責任,再大的困難也可以克服,再湍急的河流也可以過去,新疆的美好明天就會到來。
如何「走好人才興疆之路」
「興」與「強」
佔領人才高地,重視人才作用,成為全國性議題。經濟發達、開放的沿海省份,提「走人才強省之路」。新疆起點定為「科學跨越、後發趕超」,區情是「地處邊遠、條件艱苦、發展滯後」。宜提「堅定不移走人才興區之路」,興則強,不興則弱。
C「育」與「引」
「育」為自育,「引」為外引。「培養是人才開發的有效途徑」,「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育人留人,是戰略所思;引人用人,是戰術所為。長遠戰略與近期戰術並用,構成人才興區整體部署。
「留」與「用」
「求之則愈出,置之則愈匱」。渴求人才,呼喚人才,以用為本。人才不用,「親生兒子」也會「離家出走」;「人盡其才」,上門女婿也會「安營紮寨」。用人則用其長,避其短,應寬容失誤與失敗。
「專」與「雜」
古人集三千食客,不乏怪才、偏才。人才興區規范,「專」「雜」結合,才能相得益彰。「雜」在滿足各行各業實用型人才,「專」在實施科研、科技興區專業型人才。無專則無法單兵突擊攻堅,無雜則難以開拓廣闊天地。
「靜」與「動」
人才無相對靜止,就不能穩定人才;人才無絕對運動,就可能一潭死水。感情、事業、待遇留人,才能長久留人。促進人才適度、合理流動,流水則不腐,其度在減少人才不必要流失。
新疆實現跨越式發展,我們應當做的「三要三不要」
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的召開,讓新疆人備感振奮,中央為新疆制定的到2015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全國平均水平的工作目標讓新疆人感覺經濟發展的腳步跟上了全國的隊伍。但是,面臨如此空前的歷史機遇,新疆人在興奮之餘,應當進行冷思考,尤其要明確:新疆實現跨越式發展,我們應當做的「三要三不要」。
一要樹立緊迫感、自信心,不要畏手縮腳遲疑不前。中央制定的經濟目標,距離現在也僅僅是三五年的時間,可以說是真正地時間緊,任務重,我們盡快地行動起來,投入到各項建設事業中。我們應當看到,新疆盡管經濟發展的底子薄,在人才、技術等方面還存在瓶頸,但是我們更應當看到,此次中央舉全國之力,投入資金,充分調動19個省市支援新疆經濟建設,在此政策、智力、經驗的依託上,新疆憑借自身的煤電、天然氣、石油等資源優勢,定會如期實現中央制定的各項目標,新疆必定會實現跨越式發展。
二要打破常規敢於創新,不要因循守舊固步自封。所謂的跨越式發展,就是要突破常規,這不僅是指發展速度而言,更主要的是針對於發展思路。常言說腦袋決定腳步,先有了想法才會有行動。首先要打破自身固有的陳舊思維,敢於突破常規套路,思考謀取快速實現目標的捷徑,其次要放遠眼光,善於學習兄弟省市、國內國際的先進經驗,創新發展思路,建立科學高效的發展模式。從目前來看,新疆經濟發展水平還落後於全國多數省市,經濟發展所需的人才、技術要素更顯欠缺,但是,我們也不必過於誇大困難,應當看到,中央已經為新疆跨越式發展創造了條件,19個省市已經伸出了支援的臂膀,新疆人不能再因循守舊、固步自封,內力與外力形成的合力,將會強勁地推動新疆經濟跨越式發展。
三要務實求穩尊重客觀實際不要盲目動手求快求成。面對歷史空前的機遇,不排除一些人意氣風發,躊躇滿志,盲目樂觀之餘制定一些不切實際的工作措施。在肯定他們的激情和干勁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時刻提醒自己,做任何事都要著眼於客觀實際,做事要腳踏實地,務實求穩,扎扎實實走好每一步。否則,只有盲目樂觀的空想,而沒有能付諸實際並取得成效的實際效用,那隻能是紙上談兵、望梅止渴,這樣的空想真的是禍國殃民,勞民傷財。尤其在新疆經濟謀求跨越式發展的時期,我們更應當立足新疆經濟、自然、人力等客觀實際條件,穩扎穩打地走好每一步。
張書記吹響新疆跨越式發展人才的「集結號」
要問二十一世紀什麼最貴,人才!因為人才是一切建設中的生力軍,是事關事業興衰成敗的關鍵。古時候有「周公三吐哺」、「劉備三顧茅廬」、「曹操『唯才是舉』」等求才若渴的事例,今天張書記進疆,吹響新疆發展人才的「集結號」,昭示了張書記大展宏圖的決心,要想實現新疆跨越式經濟大發展,人才是第一位的,有了人才,才能談建設,談發展。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如果修長城,人才就是基石;如果建大廈,人才就是棟梁;如果建設新疆,人才就是成功的保證。
首先「多措並舉『育』人才」。在新疆高考的前夕,張書記親自部署高考相關工作,並寄語考生:輕松備考,考出水平。因為他深知只有抓好教育,通過高考選拔培養大學生,以此提高公民素質,才能實現新疆跨越式發展、長治久安和增強長遠競爭力。在「六·一」節時,給烏魯木齊市小學生回信,鼓勵小學生努力學習,建美好新疆。這些平凡的話語和行為,雖然樸素平實,卻道出了張書記深詣教育人才與培養人才這個深刻的道理。
其次「海納百川『引』人才」。這是張書記後發趕超實現新疆大發展的又一廣納人才的舉措。只有廣開才路,用優厚的用人條件四下納賢,為新疆集結人才,將外地高層次人才吸引進疆,才能打好建設新疆先進技術上的硬仗,建設好新疆。
其三「不拘一格『用』人才」,更是張書記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又一舉措。樹立什麼樣的人才理念、用什麼樣的人、怎麼樣用人,這對一個領導者來說,不但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魄力。不拘一格「用」人才,「以用為本、唯才是舉、用才無類」,只有這樣寬厚的用人標准,才能充分發揮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作用。
其四「營造環境『勵』人才」。常言道「鳥擇良木而棲」,有了梧桐樹,就能引來金鳳凰。在「勵」人才的集結號行動中,在待遇上優惠,在人格上尊重,在情感上關懷人才,一定能吸引大量的有志之士,進疆發光發熱建設美好新疆。
張書記吹響新疆跨越式發展人才的「集結號」,用遠見的卓識育人;用寬宏的心懷納人,用博大胸懷容人,用優厚的條件引人,有了這樣好的用人環境,新疆實現跨越式大發展的宏偉大業還遠嗎?
新疆發展離不開各金融機構的支持
不管搞什麼建設,經濟是基礎,有了充足的資本,方能談建設。新疆的大開發,更離不開雄厚的資金為基礎。日前,國內39家各大銀行金融機構的負責人齊聚新疆,共商如何為實現新疆跨越式發展提供更加強有力的金融支持。這是一次為新疆開發建設輸油打氣的大會;這是一次為發展新疆提供騰飛動力的盛會。當前是新疆實現跨越式大發展,經濟大騰飛、長治久安的戰略決策發展的重要基礎時期。要想實現新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率先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率先實現新型工業化、農牧業現代化和新型城鎮化的基本現代化的目標,必須加大經濟投入,加快經濟建設的步伐。因此,經濟建設資金的籌措和解決,基本經濟的開發和建設,將成為新疆跨越式大發展目標能否實現至關重要的大事。
『拾』 警察援疆是強制還是自願
如果需要緊急援助 那麼這就是政治任務 ,作為一名警察 應該響應國家的號召 。如果是平時的援助 這就是資源的 ,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去的 。有經過層層選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