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旅遊客家文化
① 贛南客家文化的贛南綜述
贛南是來指今江西南部現源屬贛州市管轄(古代分屬贛州府、南安府、寧都直隸州)的18個縣市區,即章貢區、贛縣、於都、興國、信豐、會昌、安遠、尋烏、龍南、定南、全南(以上為贛州府)、大余、上猶、崇義、南康(以上為南安府)、寧都、石城、瑞金(以上為寧都直隸州)。面積為3.96萬平方公里,人口約790萬.
② 贛州客家文化的介紹
江西贛州客家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有如分布在龍南、安遠、信豐等縣的圍屋版千餘座,數量權之多,功能之全,建築之特,類型之廣乃是罕見的;有如保留3600多米宋城牆和眾多的宋代古跡遺存而被稱為『宋城博物館』的贛州城區;有如在廣大城鄉保存完好而眾多的姓氏家譜、族譜,為研究客家提供了依據;有如上猶九獅拜象、興國山歌等百餘種民間藝術;有如備受海內外客家人喜愛的贛南客家採茶戲;還有獨具一格的美食文化、服飾文化等。
③ 贛南客家文化的介紹
客家是漢民族的一支系統分明的民系。他是中原漢人南遷過程中,與當版地族群、當地文權化不斷融合、發展的產物。客家人主要聚居於贛南、閩西和粵東三角地帶,一般認為,客家作為一個民系形成於宋代,而贛南則是孕育這個民系的搖籃地。
④ 贛州客家文化具體歷史發展,各朝代的表現形式
江西贛州客家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有如分布在章貢區、龍南、安遠、信豐等縣的圍屋千餘座,數量之多,功能之全,建築之特,類型之廣乃是罕見的;有如保留3600多米宋城牆和眾多的宋代古跡遺存而被稱為『宋城博物館』的贛州城區;有如在廣大城鄉保存完好而眾多的姓氏家譜、族譜,為研究客家提供了依據;有如上猶九獅拜象、興國山歌等百餘種民間藝術;有如備受海內外客家人喜愛的贛南客家採茶戲;還有獨具一格的美食文化、服飾文化等。 贛州風水文化在國內外影響甚廣,自古江南交口稱譽的三大術數列為首位的就是贛州風水。
江西上猶,是客家人聚居繁衍和客家文化重要的發祥地之一。但由於各方面的原因,一些傳統的客家文化項目瀕臨失傳。為此,上猶縣動員各級組織和社會力量,拯救客家文化遺產,挖掘客家文化資源。「九獅拜象」是上猶獨具特色的大型燈彩,上猶縣投入巨資,組織民間藝人重新開發、拯救了這一客家文化遺產。
江西興國縣梅窖鎮的山水之中,鑲嵌著一座神奇而美麗的村莊——三僚。它被人們譽為「堪輿文化的發祥地」、「中國風水文化第一村」。近幾年,一批批省內外遊人,以及海外的客家人,甚至包括一些新聞媒體皆紛至沓來,尋找先人的蹤跡和山水的奧秘。
這個擁有四千餘人口的大村莊,大部分為曾、廖兩個姓氏。地處僻壤的三僚是因為風水大師楊筠松而出名的。楊筠松因救世濟貧而被世人稱之為救貧仙人,他曾在朝廷掌管靈台地理之事,拜為金紫光祿大夫。唐朝乾符六年,黃巢起義,直搗長安,震驚朝野。楊筠松攜帶宮廷風水秘笈,從京城逃出,南下輾轉至三僚定居。擅長堪輿、天文地理之術的楊筠松發現三僚村的地形構造竟像一個堪輿用的羅盤,盆地中一座石頭山上的方位造型也形如羅盤中的指針。於是,漂泊中的楊筠松帶著他的兩個弟子曾文 、廖王禹就在此地搭建了三個茅棚定居下來,三僚也因此得名。從此,楊筠松就在這里授徒著書,創立和傳播他的堪輿理論。在他的倡導下,中國民間的風水文化千年不竭地流傳且盛行於海內外。
曾、廖兩姓子孫也操風水之術世代傳承。至明代,曾文 的後裔曾從政,廖王禹的後裔廖均卿同時為明成祖朱棣勘測皇陵有功,被封為欽天監靈台博士。舉世矚目的北京十三陵,就是他們兩人堪測營建的。曾從政還為萬里長城修建九鎮軍事要塞和北京祈年殿勘址。老死後,永樂皇帝還派遣兩名太監護送其靈柩還鄉榮葬。至明嘉靖年間,這里又出了廖文政、廖紹定兩位有名的風水術士。
圍屋,是一種聚族而居的民居。它集家、祠、堡於一體,住在圍內的居民,都是某一個共同祖先的後裔。圍屋內的人相見。互以宗親長幼相稱。因此,圍屋的第二大特點,就是「血緣性」。維持這種血脈關系的紐帶,便是每年定時進行敬宗祭祖活動,故圍屋內必設有「祖堂」這一公共建築。圍內實行族長管理制,統一管理圍內諸如交通、衛生、排水、糾紛等。他們平時各為家政,祭祖行禮時,便是一個大家庭,遇到外敵入侵,則整個圍民又是一個統一的戰斗集體。
贛南圍屋產生於明末清初,民國初年以後,便基本上不建了。現存最早的兩座圍屋是:龍南楊村烏石村的盤石圍(建於明末)和楊村的燕翼圍(建於清順治五年1658年)。從大量圍屋年代考察的比較看,一般年代越晚,圍攻屋的防禦設施越完善,形制也趨統一。現常見的那種四角構築炮樓的方圍屋,便是清代中期時開始流行的。
⑤ 江西(贛州)客家生態文化旅遊節
2011年中復國(贛州)客家生制態文化旅遊節將在贛縣舉辦,節會活動貫穿全年。這是贛縣為進一步打響旅遊品牌,繼成功舉辦首屆中國(贛州)客家生態文化旅遊節後,第二次舉辦客家生態文化旅遊節。依託自身豐富的山水生態資源、客家和禪宗文化資源,著力推進生態文化旅遊開發。
客家文化城 門市價20元 同程-網優惠價16元
瑤里景區
瑤里最為秀麗的景色當數汪湖生態游覽區和梅嶺休閑度假區,那裡山峭林密,景色雄奇,95科648種木本植物在這里茁壯生長,數百種野生動物在林內繁衍生息。那裡既有流泉飛瀑、奇石洞天;又有千年樟群、原始森林;集山、水、岩、林為一體,聚險、奇、峻、秀於一身,匯四季景色變幻為一時,是一處尋幽探奇的旅遊佳境。
門市價150元 同程-網優惠價120元
⑥ 贛南客家文化的形成與發展
贛南是歷史上客家人的重要集散地和當今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歷史上一直處於贛南中心的贛縣,其地居贛江源頭,籍舟楫之利,北扼中州,南撫百粵,東接八閩,西連三湘,加之地勢開闊、土地肥沃、物阜年豐,成了最早接納南遷中原漢人的重要一站,是客家人的主要發祥地、中轉站、大後方之一。贛縣於漢高祖6年初建縣,因《山海經》所記「南方有贛巨人」而得縣名,《山海經》上有關於贛縣上洛山一帶有「木客」的敘述,是人類對客家贛南最早的記載。作為贛閩粵金三角客家源頭行政建制第一縣,世代客家人在這里繁衍生息,在長期艱苦創業中孕育了「團結、勤儉、文明、開放」的客家精神和光輝燦爛的客家文化。至今仍有保存完好的客家古村白鷺、夏府宗祠群、田村契真寺、楊仙嶺等古跡,獨具風韻的搶打轎、燒瓦塔等客家民俗留傳至今。
從贛南各縣市姓氏源流資料來看,河東片唐朝宋以來世居姓氏較多,以寧都、石城為代表,河西片明末清初回遷姓氏居多,有的縣佔百分之六、七十。他們中的一部分進入贛南後,再循著北上至贛中之吉安,贛西之安福、宜春、萍鄉、萬載及湖南之醴陵、瀏陽、平江,至贛東之銅鼓修水等縣,大大擴展了客家人的分布區域。因而,贛南在客家民系的發展壯大中,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從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結論,贛南是客家民系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有一個說法,比較貼近實際:客家民系,形成於贛 南,成長於閩西,成熟於梅州,發展於海外。
⑦ 贛州的客家文化有哪些
贛州的客家文化非常豐富,客家建築文化、贛南採茶戲、客家山歌、回贛州風水文化、民風、答民俗、民諺、飲食等等方面都有鮮明的特點。
贛州客家民居與福建、廣東的客家民具有相同的地方,但也有其個性。
贛南採茶戲,誕生在安遠縣的九龍山,九龍山是安遠的一座名山,盛產九龍茶,歷史上享有盛譽。
贛州風水文化在國內外影響甚廣,自古江南交口稱譽的三大術數列為首位的就是贛州風水。
⑧ 贛州的客家文化有哪些
贛州的客家文化非常豐富,客家建築文化、贛南採茶戲、客家山歌、贛州專風水文化、民風、民俗、屬民諺、飲食等等方面都有鮮明的特點。
贛州客家民居與福建、廣東的客家民具有相同的地方,但也有其個性。
贛南採茶戲,誕生在安遠縣的九龍山,九龍山是安遠的一座名山,盛產九龍茶,歷史上享有盛譽。
贛州風水文化在國內外影響甚廣,自古江南交口稱譽的三大術數列為首位的就是贛州風水。
⑨ 贛南客家文化的客家文化城
為展示客家風土人情,緬懷先民南遷,為海內外客家人進行各方面交流提供一個平台,讓獨專具特色,博大屬精深的客家文化世代相傳,發揚光大,並讓文化與經濟發展互動,促進社會進步,贛縣縣委、縣政府把廣博的客家文化、獨特的地方風情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有機結合起來,舉全縣之力,在贛江源頭建設客家文化城。
客家文化城位於贛縣縣城的東南面,南依逶迤而過的貢江水,對望風水祖師楊救貧隱居地楊仙嶺,遠眺贛南名山峰山,山、水、城相互映襯,是一個得天地之靈氣的風水寶地。文化城於2003年9月開工,2004年10月竣工。整體設計外方內圓,整個建築風格既秉承了傳統文化建築理念,又結合了濃郁的地方人文特色,她集祭祀慶典、文博展覽、商貿活動、休閑娛樂為一體,是國內目前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客家文化建築群,可謂客家文化之聚焦,是一座展示客家文化的「大觀園」,是一座客家人的「精神家園」。文化城是十九屆世客會的重要參觀點之一,中國(贛州)客家文化節主會場,中國客屬第三屆懇親聯誼大會主會場。城內包括客家宗祠、太極廣場、楊公祠、藝術長廊、客家博物館、風情街等主要景點。
⑩ 贛南客家文化的特色與傳統
什麼叫客家文化?概括地說,客家文化是以漢民族傳統文化為主體,融合 了畲、瑤等土著文化而形成的一種多元文化。她具有質朴無華的風格,務實避虛的精神。與閩西、粵東相比之下,贛南客家文化以其歷史悠久和內容豐厚而為世人所矚目。它包括歷史文物遺跡,姓氏宗族文化,方言文化,民居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民俗文化,民間文藝等方方面面。
贛南客家人在開發與建設贛南的歷程中,創造出輝煌的業績和燦爛的文化,留存於贛南各地的豐富的歷史文物遺跡,就是最好的證明。 圍屋是頗具特色的客家民居,它不僅被建築學家們譽為民居建築史上的奇葩,而且其深厚的文化內涵,更使歷史學家、民俗學家、詩人、藝術家們乃至一般遊客為之陶醉。贛南的客家圍屋,分布在龍南、全南、定南三縣全境;信豐、安遠兩縣的南部以及尋烏的個別地方,總數約五、六百座,其中尤以龍南最為集中。贛南的客家圍屋多為方形,與閩西圓形的土樓和粵東內方外圓的圍龍屋呈現出不同的風格。
此外,遍布贛南各地的「上三下三」、「九井十八廳」等府第式民居也很有特色。如贛縣白鷺、石城的九十九間半等。 風水術,又稱勘輿術,是一種從古代沿襲至今的擇吉避凶的風俗。客家人崇信風水,每逢婚喪喜慶,蓋房子、打灶、挖井、選墳地仍至於修橋築路等,都要請風水先生勘地利,看風水,擇良辰吉日。這種風俗,自古至今,長盛不衰。
風水術是隨著客家先民的南遷而傳入贛南的。從客家地區風水術士們世代相傳的口啤資料中,我們知道,將風水術帶入客家地區的主要是楊筠松。楊筠松又名楊救貧,屬唐末避亂南遷的客家先民。他由長安來到贛南以後,就在興國三僚村隱居下來,尋龍追脈,從事風水術的實踐活動,並授徒傳術。他繼承和發展了風水術中的形法理論,創立了江西形勢派(實際上是贛南派)。他的主要弟子有曾文辿、劉江東,二人都是於都縣人。自從楊筠松在贛南授業傳徒之後,風水術就成為客家地區世代相傳的職業,楊筠松也因此成了風水術士共同尊奉的祖師,興國三僚村也就被稱為中國風水第一村。
兩宋時期,贛南風水術興盛,名流輩出,如廖媛、謝世南、賴文俊、劉潛、傅伯通、鄒寬等人。這些風水術士不僅在本地看風不,機時且聲名遠播,甚至聞達於朝廷,奉詔為朝廷看風水。北京十三陵中定陵的選址設計者廖均卿,就是贛南人。
北宋後期至南宋時期,形勢派風水術向福建傳播,並從中衍生出一個新的流派——理法派。隨後,風水術進一步往粵東粵北等地傳播。至明清時期,風水活動已經成為一種風俗普及於贛閩粵廣大客家地區,並隨著客家人的漂洋過海而根植於港澳台和東南亞地區。風水觀念則作為一種文化積淀深深浸透於客家人心靈之中。 贛南客家人一般稱堂為「廳」或「廳廈」,堂專指祠堂。稱一棟房子為「屋」,一間房子為「房」。廳是房屋的中心,許多棟「正屋」和「橫屋」連在一起便組合成了一幛大房子,這種民居實質上脫胎於古代中原庭院府第式民居。贛南客家民居以此為主流,各縣都有,但以東北部的寧都、興國、石城、於都等縣為盛,也最具代表。
(1)平面其最簡單的組合單元是:「四扇三間」也稱「三間過」,即一明兩暗的三間房,明間為廳,次間為堂,廚房、家畜欄舍等一般傍房或別搭建。稍富有者一般是前後兩棟。每棟三間或五間,之間隔一橫向天井,並通過腋廊將前後兩棟連在一起。兩棟屋的明間便成了前廳(門廳)和後廳(上廳),前後廳也合稱「正廳」。前廳次間為廂房,後廳次間為正房。這樣使構成了一幢封閉的由兩個單元組合成的「正屋」,通稱即「兩堂式」。在此基礎上,房屋需要擴大或本來規模就大的,便在正屋兩側擴建「橫屋」,橫屋的進深與正屋等齊或前部凸出兩間,平面成倒「凹」字形。正屋與橫屋間留一走衢,稱「巷」或「塞口」,閩粵稱「橫坪」。走衢前後對開小門。巷中相應留豎向天井,以採光排水。橫屋各房間均朝巷道開。正屋從腋廊處開門通往巷。這樣便以正屋的正廳為中軸線,加上兩側的巷和橫屋,構成了一幢通稱為「兩堂兩橫」式房屋。這種民居還需要擴建的話,便可在橫屋外側對稱繼續增加類似的巷和橫屋,這可相應稱「兩堂四橫、六橫······」。也可在正屋之前隔以天井、腋廊,再建一棟三間或五間或正屋,使原來的前棟和前廳變為中棟和中廳,所建的這棟稱為前棟和前廳,同時再將兩側的巷和橫屋向前推齊。這種由三棟正屋和兩排橫屋組成的房屋,便稱「三堂兩橫」式。這是此類居民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式。如前所述,若有必要,三堂兩橫式還可擴建為「三堂四橫、六橫」。筆者在調查中均聞有「九井十八廳」和「九廳十八井」這樣的大房子,說法不一,但都是從深和兩闊方面反映了其規模,是當地人建房追求的最高境界。一般兩堂兩橫式以上的居民,屋前往往有因取土做磚而形成的水塘和禾坪。這水塘、禾坪既是居民洗滌、涼曬物件的場所,又自然成了其繼續朝前發展的勢力范圍。總之,以兩堂或三堂兩橫式房屋為基本單位組合,向前和向左右不斷擴建,可直至數十百間,乃至一村即一姓一幢房屋。至寧都、石城等縣尚存百間大屋。
(2)立面普通列式房,無非是青瓦土牆兩層樓房。兩堂式以上的民居,有青磚牆和生土牆兩種,其中純磚牆房較少,大多是局部的。如山牆或裙肩以下以及門窗等部位用磚,余為生土粉牆。在每棟山牆上多砌有防火磚牆,是房屋外部形象重要裝飾點之一。但最重要的外部裝飾點,還是大門或門屋。其主要方法是用水磨方磚(也有的用青石或紅石條)砌貼門面。上面精工細作繁復的線腳和精美的雕塑。形式簡單的便在門額上做點方框梟混線或做點小裝飾,復雜的則做仿木構牌樓式樣,常見的有二柱一樓和四柱三樓,高級的如宗祠大門或獨立大門屋,往往作四柱五樓式樣,仿木構件更加精工,並有抱鼓石。一般從大門裝飾的精良奢華程度上,便能看出民居主人的權勢或富有。
此外,贛南客家還興行「門榜」風氣。在大門匾額上,大多書有昭示其姓氏家族的淵源郡望地或顯示其高貴門第、先賢能人之後的題銘,也就是「堂號」如張姓便書「清河世澤」、黃姓「江夏淵源」、孔姓「尼山流芳」、曾姓「三省傳家」、劉姓「校書世第」,還有書「大夫第」、「司令第」等標榜內容。
(3)結構與裝修贛南客家民居是土木混合結構和磚木混合結構並存,但土木結構是主流。磚木結構的民居一般限於大地主的住宅或祠廟建築,如若使用磚房,便多為清水牆面。其中又以北部的磚房多於南部。土木結構,又可分為土磚(土坯)和夯土木結構,其中夯土結構民居南部又多於北部。無論磚石牆還是生土牆皆承重。柱的使用不廣,主要用於廳內,因這種民居的廳是敞廳(後廳無前檐牆,前廳無後檐牆),且一般不設樓屋,一些空間大的正廳為支撐挑檐和天花,便在減了檐牆的位置上設兩根檐柱,有門廊的廳也是因減了檐牆,而增設廊柱。
按說贛南在古代也是盛產木材的,但木構件並不發達,跟贛北比用料節省,所用梁、檁、挑枋、桷子等,加工也粗簡。裝修上,少數富有人家住宅朝內(天井)的門、窗較考究些,窗欞、格心多為冰裂紋、燈籠框、方格條花心等,高級的也用雕花欞、絛環板上雕人物故事或吉祥的動植物,大多髹漆。朝外的窗較小。多為直欞窗,磚房的外窗往往是一狹長的「牖」,並常見一些預制的小石窗,窗欞有漢文,花格動植物等漏窗花式。天花主要用於廳堂上,一種自檐口平釘板條,一種為順屋面坡斜釘板條,前者有的做藻井,並有彩畫,很少用徹上露明造,在敞廳的前部或門廊上常見軒頂做法。另外,正廳上很流行使用太師壁,壁上設神龕,壁前正中放神案。 圍屋,顧名思義即圍起來了的房屋,其外牆既是圍屋每間房子的承重外牆。也是整座圍屋的防衛圍牆,它的大門門額上多有「某某圍」的題名,如磐安圍、燕翼圍、龍光圍之屬,故有是稱。當地人也多有稱之為「水圍」者,也有的將之與村圍及有堅固圍牆的民居統稱為「土圍子」或「圍子」。
(1)分布狀況圍屋主要分布在龍南、定南、全南(地方習稱:「三南」),以及尋烏、安遠、信豐的南部,大致恰好分布在江西地端嵌入粵東北的那部分版圖。此外,在石城、瑞金、會昌三分布有少量的小土樓和零星圍屋;於都、寧都、興國三縣交界處則多行村圍。
圍屋以龍南縣的最具代有性,也最為集中。據不完全調查統計,往往一個自然村,便有七八座圍屋。形式上也最全,除大量方形圍屋,還有半圓形的圍攏屋式圍屋,近圓形圍屋,還有半圓形的圍式圍屋,近圓形圍屋,以及八卦形和不規則的村圍。結構上既有三合土和河卵石構築的,也有青磚、條石壘砌的;體量上既有贛南最大的方形圍屋──關西圍屋,也有最小的圍屋──里仁白圍(俗稱「貓櫃圍」形容其小如養貓之籠)。定南縣幾乎各鄉鎮均有圍屋,但較零散,精品少,多用生土夯築牆體。故屋頂形式也多為懸山,此為別縣所少見。全南縣圍屋基本上採用河卵石壘砌牆體,為了爭取到多一層的射擊高度,大部分圍屋頂上四周砌有女牆和射擊孔,以便必要時上屋頂作殊死抵抗。安遠縣圍屋主要分布在以鎮崗、孔田為中心的南部鄉鎮,現約存100餘座。信豐縣圍屋較破殘,今多存見小江鄉。尋烏縣屬珠江水系,過去向受粵東文化影響,故這里南部鄉鎮多行圍攏屋,但許多是在正面兩隅設炮樓的圍攏式圍屋。以上各縣圍屋,估計總數在600座以上。
(2)主要特徵典型的圍屋,平面為方形,四角構築有朝外凸出一米左右的炮樓(碉堡),外牆厚在0.8至1.5米間。圍屋立面高二至四層,四角炮樓又高出一層。外牆上一般不設窗,僅在頂層牆上設有一排排槍眼,有的還有炮孔。屋頂形式以硬山為主。圍內必設有一至兩口水井。圍內一般為一孔,大者則有兩孔。圍屋平面主要有「口」字和「國」字形兩種形式。前者即除四周圍屋外,圍內別無房屋內,還建有一座帶祖堂的廳屋組合式主體建築,小者或一明兩暗,但更多的是三堂兩橫中軸線對稱式組合民居,大者面積近萬平方米。建築材料以磚石為主,牆體大多採用俗稱為「金包銀」的砌法,即三分之一厚的外皮牆體,用磚或石砌,三分之二厚的內牆體,用土坯或夯土壘築。圍屋樓層一般比圍攏屋高而較土樓低。它與閩粵圍樓最大的區別是:贛南圍屋的防禦功能更為完善,圍屋四角所建的炮樓,其功用顯然是為了便於警戒和打擊已進入牆根或瓦面上的敵人。這些炮樓形式多樣,不僅建在四角,有的還建在牆段之中,如同城防之「馬面」,還有的則在四角炮樓頂層,再抹角建一單體小碉堡,從而完全消滅了死角。另在圍門的設計上,也體現了防衛萬無一失的特點,門是整個圍屋的安危所在,故一般在板門之後,還設有一道閘門,有的圍屋則在閘門之後,還設有一道便門,板門之前再設有一道「門插」(柵欄門),為防火攻,門頂上還設計有漏水孔。
(3)空間處理圍屋是集家、祠、堡於一體的設防性民居,圍內不僅設有水井和專門積屯糧草的房間,甚至連「土地廟」(俗稱「社公」)也搬進圍內(一般設在圍門內側),以備敵人即使長困久圍時,也不誤初一、十五照舊祈禱平安的活動。故某種意義上說,它具有割據性,只要將圍門一關,幾乎就是一個獨立王國。因此,如何正確利用圍內這限有的空間,便成為圍屋設計者和圍居者必須認真考慮的事情。首先,不管圍內(指「國」字形圍)營建多少間房屋,象關西新圍和東生圍,平面都在200間以上,必求整齊統一,街巷分明,以確保圍內交通、通風採光的便利。其次,保證圍內有適當的室外空間,農家生活本來涼曬漿洗的東西就多,加之圍內人口舍集中,因此,每座圍屋都很注意留出一塊陽光地帶來,俗稱「禾坪」。「口」字形圍自不必說,「國」字圍,則一般置於圍內的廳堂前,圍屋還有一個不可缺少的室內公共空間,這便是「祖堂」和「圍門廳」,祖堂是圍民的聖殿,必位於中軸線上,這是人們舉行重要禮儀活動的公共場地。但圍民最愛聚集的地方。還是圍門廳。因主廳堂太莊重,光線也黯淡,門廳則不僅光線好、通風好,且還是進出圍門的哨口,因此,它成了圍民日常感情交流的主要場所,門廳兩邊多固設有長凳或樹筒、石塊等以備坐,幾乎任何時候走訪圍屋,尤其夏天,這里都會有人,若遇生人他們便會「笑問客從何處來」。
此外,圍屋還很注意平時對它的約束管理,這點非常重要,因居圍日久必致「生齒日繁、萃處稠密」,出現佔用公用場地現象。因此,許多大圍都立有公約,如龍南武當山田心圍,在前廳側牆上便嵌有一方禁碑,其中內容有:「祖堂乃先公英靈棲所,嚴禁堆放竹木等項;天井、丹墀嚴禁浴身污穢;圍內三層圍巷道,乃朝夕出入公共之路,嚴禁接檐載豎及砌結浴所、豬欄、雞棲等項。圍外門坪斗角周牆腳,嚴禁架木笠廁,蔽塞外界。」此碑立於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其餘房屋的空間利用,底層基本上為廚房和客廳,有些為「前廚後廳」設計,樓上一般為卧室和貯藏間。從立面上看,圍屋四角炮樓高於四周圍屋樓房,圍屋樓房又高於圍心建築,為了取得更多的空間利用,圍屋樓房一般在二三層內檐設有環行通廊,俗稱「外走馬」。
(4)構造藝術圍屋是以防衛性為主要特徵的民居,如何使圍屋易守難攻,是造圍者苦心孤詣之外。如厚實的圍屋牆體,大多外包砌磚石,內皮三分之二厚的生土牆砌至頂層樓時,便收分成環形的「內走馬」,以便作戰時防禦用,就此便體現了兩方面的構造藝術:一方面即保證了易受攻擊部分牆體的堅厚度,又利用了上部不易受攻擊而顯得過厚的牆體,做成了一圈「內走馬」,另一方面則既節省了建築材料,又爭取到了實用的防衛空間。又如燕翼圍,為了防備長困久圍,牆體中甚至設計有四個斜向的「排污道」,以便人出不了圍或被堵塞排水溝時也能將污便排出圍外。還有前述的炮樓構建、圍門設計等防衛藝術,均可謂用心良苦,盡善盡美。因此,就圍屋外觀藝術來講,除了給人以牆高壁厚、壁壘森嚴的印象外,便僅以其巨大的尺度,冷峻的外貌,使人接受它的壓迫感。
圍屋的細部藝術,主要表現在圍內,尤其是「國」字形圍的廳堂建築中。因廳堂的好差或檔次的高低,往往代表著一圍或一姓一房的臉面或地位。因此,祖堂或廳堂中的梁架墊木、門窗額枋,柱聯柱礎,天花鋪地等,都會盡其資財之所及、畢其工藝之所能,精益求精地進行裝飾。如祠堂大門門面,一般為仿木構牌樓線腳裝飾或雕刻,額書堂號或其他標榜門第出處的文字。廳堂內均鋪磚,天井階沿皆用巨條石打制。祖堂或正廳一般不設樓層,按傳統祖位所在,其上是不敢置物住人的,因此,大多為徹上露明,梁架製作精美,下廳或前廳多用天花板,上繪民俗彩畫,高級的還設有藻井;朝廳堂開設的門,絛環板上均雕刻人物故事或花卉祥獸,風格近徽雕;天井兩例的廂房,則用六或八扇格扇門,窗攝多為各種拐子紋與雕花欞相結合使用。廳堂內用柱不多,有木質和石質之分,石質的往往四面題刻對聯,拄礎都有雕飾,且形式多樣。此外圍內用卵石拼鋪的室外鋪地花樣,以及懸挑的走馬樓也頗有些藝術特色。
總之,在多走了幾座圍屋之後,給人的藝術感覺是,外表朴實無華,甚至還有些冷峻和壓抑感,但走進圍內,便讓人有種民間藝術的活潑感,鄉土文化的質朴感和一般濃濃的生活氣息感。 (1)組合擴展性。
客家人是聚族而居的。從其最簡單的一明兩暗三間過,發展到兩堂兩橫、三堂兩橫、直至九進十八廳那樣的大房子,無不體現其成組向前、向左右不斷擴展、延伸的特點。此模式在選址開基之時,就藏下了其發展的勢頭。客家人也常因宅基的拓展問題發生糾紛,乃至宗族械鬥。這種擴展性反映了客家人希望子孫發達,開拓進取,不斷向前的心願。
(2)主次分明,均衡布局。
無論房屋發展到多大規模,始終是以正廳為中軸,以祖堂為核心,向前逐步延伸,向左右對稱發展。正屋、正廳的體量規模、裝飾檔次,各橫屋和次廳均不能逾越。橫屋房門均朝正廳方向開,反映了客家人強烈的凝聚力的向心力,也體現了這客家人因遠離中原故土而懷「慎終追遠」的心態。
(3)注重防衛,構築奇異。
客家是漢族不斷遷徙的產生,他們大多在邊遠山區從事艱苦的開拓性事業。因此,當他們又來到新的他鄉開基立業時,往往不僅要同惡劣的自然環境斗爭,而且還要同土著(先到居民)和匪盜作爭奪生存空間的殊死斗爭,於是謀求安全和良好的防衛功能,便成了客家人體現出的那種強烈的防禦體系,就是這種斗爭的反映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