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文化村管理方案
㈠ 民俗文化村與傳統旅遊景區區別對待
旅遊業是一門兼具經濟、社會、環境和文化等多種功能的新興經濟產業,在調整產業結構、增加財政收入、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擴大市場需求、增加勞動就業機會等方面發揮著重大的作用,並成為一些經濟發展緩慢、交通不便、偏僻落後地方脫貧致富的金鑰匙。旅遊活動是一種文化消費活動,因為旅遊活動大都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從旅遊者來說,他們進行旅遊主要是為了體驗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參觀重要的歷史古跡,欣賞自然美景,享受大自然的恩惠,購買有特殊含義的紀念品、工藝品和禮物,品嘗精美的佳食,進行度假或有益於自身事業和學習的探訪等,這些大都是一種文化生活方式的消費,是一種文化旅遊。旅遊活動中的方方面面的內容都和旅遊資源的文化意義直接相關,可以說,旅遊資源對於旅遊者來說,主要是一種能夠滿足其心理需求的文化意義上的存在。在中國旅遊業中,那些代表不同文化內涵的名勝古跡大都成為旅遊熱點。一般也說,每個地區和民族都具有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風尚習俗和風土人情,這些都是地區特質的重要表現形態,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在各地區的各個生活層面,最能顯示一個民風特點和文化風貌的當屬本地區或本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風尚習俗。民俗文化中強烈的地域性和民間性,體現了一個地區生活方式、心理素質的積淀,也是該地區特色最直接、最真實的表現。由於民俗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傳承行、集體性等特點,所以民俗旅遊可以說是探求傳統特色審美價值的最佳形式。民俗旅遊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旅遊,由於它滿足了遊客「求新、求異、求樂、求知」的心理需求,因而成為旅遊行為和旅遊開發的重要內容之一。國內一次抽樣調查表明,來華美國遊客中主要目標是欣賞名勝古跡的佔26%,而對中國人的生活方式、風士人情最感興趣的卻達56.7%。目前,無論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民俗旅遊均已蓬勃發展:北美的「活人博物館」通過仿照當年格式建造的房屋、棚圈、碉堡、果園組成的「移民村」,再現了幾百年前歐洲抵美移民的生活、勞動和風俗習慣;象牙海岸利用其獨特精巧的人造面具表現其傳統文化,還舉辦了全國舞蹈節;突尼西亞根據西方遊客喜歡獵奇的心理,利用本國土著居民的村落古跡、山洞住宅、民族服飾和車馬遊玩等民俗文化來發展旅遊業,已成為非洲和阿拉伯國家中的旅遊大國。在我國,也有許多民俗文化旅遊開發的成功範例,比如,1991年,深圳就開發了民俗文化村,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雲南民俗旅遊的開發,也為雲南省成為旅遊大省立下了汗馬功勞;山西晉中民俗旅遊讓我們在游覽的同時了解了晉商發展的軌跡,……這些都體現出了在現代旅遊業發展中對民俗文化的重視。在民俗文化旅遊的開發過程中,除了對其本身文化價值的重視之外筆者認為,還應考慮以下的一些問題:一、民俗文化旅遊開發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民俗文化的開發必將干擾民俗文化原有秩序和發展過程,使落後地區受到旅遊者外來文化的沖擊。當地居民思想行為的混亂和盲目仿效追隨將淡化原有文化的特徵,進而在長遠角度上破壞了旅遊資源特徵,從而影響民俗文化旅遊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這種現象在我國的許多地區業已出現,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越來越多的人追求時尚的現代生活,大多數民俗文化形態逐漸淡出入們的生活,成了人們逐漸遺忘的角落,民俗發展後繼無人,青黃不接,許多已經面臨斷線的危險。還有一些民俗旅遊村落在外界的影響之下,日常生活已面目全非,與外界趨同,掌握傳統的民俗技藝的人也逐漸減少。近期,河南大學做了一次暑期社會實踐調查,他們組織了一個民俗文化考察團,沿黃河流域先後走訪了三門峽、洛陽、鄭州、開封和商丘等地,在調查中他們發現,「沿黃」民俗文化的現狀十分令人擔憂。許多人認為,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必然淘汰那些傳統落後的東西,又由於民俗文化的經濟效益在許多地區未被發掘,所以在城市裡,除了有一些公園會定期組織一些民俗節目表演外,而像道情、皮影戲等民俗藝術,目前僅僅有少數老年藝人會表演,有些甚至已經完全滅絕。不難想像,長此以往,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將在我們的忽視之下消失殆盡。盡管我們知道,民俗是發展變化的,同時民俗文化中也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不健康、不科學的成分,但我們在旅遊開發工作中還是應當盡可能的做到,在認真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同時,盡量真實地反映民俗文化,保持其原生態的一面。我們應當認清,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失卻自己的民俗文化特色,也就基本失去了民俗文化的生命力,更無法實現民俗旅遊的可持續發展。二、民俗文化旅遊開發的內容選擇民俗文化是一個涵蓋非常廣泛的社會文化構成,它以民間文化和風俗為主體,包括了生產與生活習俗、娛樂競技習俗、歲時節令習俗、禮儀制度習俗、民間文藝等,其內容非常龐雜聿富,在旅遊開發過程中,應當做到對開發對象的了解,並精心選擇開發內容。當地民俗文化越有特色,與客源地文化習俗差異越大,越能夠產生吸引力,所以,在選擇開發項目時,應主重有特色的部分三、開發效益的問題作為一項產業的旅遊業,其開發的目的是為了追求一定的經濟效益,而作為旅遊業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民俗旅遊的開發又有它自身的復雜性,一方面他要追求經濟效益,要通過吃、住、行、就業、招商引資等帶動地區經濟,另一方面又不能只顧賺錢,使具有文化性的民俗旅遊因商業氣息過濃而影響文化內涵的體現,把握好二者之間的平衡,才是我們進行旅遊開發的長遠之計。在民俗旅遊項目的開發過程中,首先應當選擇恰當的經營管理制度,其次應注重開發地區的區位特徵。民俗文化的旅遊開發應慎選區位,注重開發區域的可進入性和環境狀況,盡量依託常住人口和流動人口規模都比較大的城市,使景點構成產品組合,優化投資效果。四、民俗文化旅遊開發的組合狀況首先,要處理好單一景點與成片的旅遊區之間的關系。一個孤立景點的市場吸引力不大,可進入性也不強,應盡量組合成旅遊線路進行開發。其次,要開發一個理想的民俗文化旅遊勝地,應做到文化、鄉情、景觀三者的和諧統一,這樣才能使遊客從景和物中真正了解文化和鄉情,使旅遊活動更豐富、更真實、更有意義。最後,旅遊購物也是旅遊開發過程中應當注意的一部分。旅遊購物是旅遊消費中最有彈性的因素,尤其在民俗旅遊中,由於民俗旅遊商品能夠較好的滿足遊客求新求異的心理,又能很好的展現當地的民俗文化,因而其開發是大有可為的。大力發展具有紀念性、工藝性和實用性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濃厚的旅遊商品、食品、服飾和工藝品應當是民俗旅遊開發的一個重點項目。傳統產品要鞏固,新產品要大膽開發,這些必將為民俗旅遊開發的成功提供強大的支持。總之,民俗旅遊可以說是當代旅遊業發展中的一顆閃亮的明珠,它將以它那傳統、神秘、迷人的風姿為我們展現中華民族的深厚的又化內涵,作為一名旅遊工作者,我們應當使它歷久彌新,不斷放射出迷人的光芒。
㈡ 良渚文化村的整體規劃
在良渚組團區域,天目山余脈和東笤溪、京杭大運河貫穿其中,滬杭、滬寧高速公路在區內設有入口,104國道和宣杭鐵路過境,得天獨厚的文化、生態旅遊資源與便捷的水陸交通,使整個區域具備開發的優越條件,並成為杭州城市發展最具潛力增長的區域之一,經過切實的保護與開發,尤其是隨著良渚文化村的開發,未來的良渚板塊有望建成集文化、人居、旅遊為主的三大產業資源優勢為一體的,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的田園衛星城鎮,並成為大杭州城市格局中的焦點。在整個良渚組團建設中,良渚文化村項目是一顆最光彩奪目的璀璨明珠。遺址基本定位——打造中國著名多元化休閑旅遊的文化城邦「良渚文化村」位於著名的良渚文化發源地良渚鎮,距離杭州16公里。總規劃佔地面積8平方公里(12000畝),預計年接待遊客100萬人次,規劃居住人口為2—3萬。「良渚文化村」由南都房產集團獨家巨額投資,以國內罕見的規劃布局形成一個獨特風光的國際性標準的文化旅遊城鎮。「良渚文化村」的旅遊概念並非僅局限於一個主題公園或集中的旅遊區,而是一個純粹以生態、觀景、人文名勝、休閑游樂與人居為定位的功能完整、形態豐富的泛旅遊城鎮。她建立在著名的文化遺址上,倚山面水,生態環境優越。城鎮內集中了國際性的良渚文化博物館、「良渚聖地」公園、良渚五星級度假村、「良渚不夜城」、「良渚風情街」、良渚生態森林公園、鄉村高爾夫俱樂部、水上樂園等多元豐富的旅遊休閑內容。「良渚文化村」以12000畝的大手筆,書寫自然、人文、生活冊卷。良渚文化村,總佔地面積約為11000畝,其中房地產開發用地約6000畝,預計居住人口3萬人。 如今累計銷售額近10億元人民幣,累計投資額18億元人民幣,預計2007年銷售額為7.5億人民幣。以「當代田園小鎮」聞名於國內的良渚文化村是一個內容豐富、環境優美的城鎮建設項目,她的最終目的是創造一個充滿活力的小鎮:多功能的融合、多樣化的生活,充分的就業機會。它在規劃中有著完善的配套設施和舒適的生活環境,便捷的交通連接都市中心,有充分的商業活力和獨特的文化氛圍,同時又保持了小鎮所特有的宜人尺度和生活氣息,而這一切都將在充分尊重環境的前提下得以實現。良渚文化村的核心構架是「二軸二心三區七片」,二軸是以文化村東西主幹道和濱河道路串聯主題村落,二心是東西分別設旅遊中心區和公建中心區,三區是分別設立核心旅遊區、小鎮風情度假區和森林生態休閑區,七片是分布在山水之間的主題居住村落。良渚文化博物館以及良渚聖地公園構成了良渚文化村的精神內核,良渚國際度假酒店、玉鳥流蘇商業街區則充分展現了小鎮商業、休閑和娛樂的多元和豐富。良渚國際度假酒店、良渚文化博物館已完成建築施工,正進行全面的裝修施工,預計將在2007年內全面開放。玉鳥流蘇文化休閑旅遊商業街區將於2007年初正式動工。白鷺郡北800多套公寓已全面完成銷售,並在2006年內交付。
㈢ 中國民俗文化村的管理團隊
深圳復錦綉中華發展有限制公司創建於 1988 年,是香港中旅集團和華僑城集團合資興辦的大型文化旅遊企業,下屬國內外聞名遐邇的錦綉中華微縮景區和中國民俗文化村兩大主題公園,是中國最具實力和典範性的文化主題公園。
錦綉中華微縮景區佔地 30 萬平方米,是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和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錦綉河山的薈萃和縮影,也是目前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實景微縮景區, 82 個景點均按中國版圖位置分布,比例大部分按 1:15 復制,錯落於景區內的五萬多個栩栩如生的陶藝小人和動物,生動地再現了中國多民族國家風格迥異的建築、生活習俗和風土人情;該景區以「花的世界,綠的世界,美的世界」為目標,將中國傳統盆景工藝與現代園林藝術完美地結合起來,堪稱中國園林藝術的典範。錦綉中華微縮景區以「一步邁進歷史,一日錦綉中華」的恢宏氣勢被譽為「開中國人造景觀之先河」的傑作。
㈣ 旅遊公司管理模式
這篇文章講述的是否就是您關心的問題?面對多次旅遊規劃後您是否還覺得無從下手?您的旅遊項目資源不錯,又做了營銷推廣,為什麼市場打不開?有意投資旅遊業,卻駕馭不了風險,無從進入?您在實際操作中還遇到了哪些問題?您還關心哪些問題?可致電--綠維創景專業咨詢熱線:010-84098099,郵箱:[email protected] 您也可以點擊此處,向綠維創景專家咨詢,更多旅遊運營知識可以瀏覽《綠維旅遊運營研究》
關鍵詞 旅遊策劃 ,旅遊規劃 ,旅遊投資 ,旅遊融資 ,景觀設計 ,綠維創景,旅遊管理 ,游樂設施 ,游樂設備 ,旅遊招商 ,商業策劃 ,可行性研究
綠維機構與建設部城市建設研究院簽訂強強合作協議,共同打造中國旅遊產業規劃設計全程服務聯合體,年報酬20萬誠邀旅遊策劃、規劃、設計人才加盟,詳情請進入>>
摘要:忽視遊客體驗與缺乏可持續發展觀念是造成中國旅遊景區經營失敗的根源。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景區既要為遊客創造快樂體驗,又要保護地方資源與環境並促進社區長期發展。快樂的遊客體驗是由新鮮感、親切感與自豪感構成的,要塑造快樂的遊客體驗,景區應根據產品差異性、參與性與挑戰性原則配置旅遊產品與服務。同時,在開發與經營過程中保持生態與文化的多樣性,促進社區的發展。
關鍵詞:旅遊景區;體驗;可持續發展。
全國旅遊主題公園近80%已倒閉,給中國旅遊業已造成3000多億元的損失。其中的代表是亞洲投資最大(10多億元)的科幻公園福祿貝爾樂園於1998年1月宣布破產清資,投資上億的通什海南中華民族文化村開業不到8個月就倒閉。武陵源為了保住「世界自然遺產」這一金牌,不得不拆除違規建築,耗資3 45億元,相當於1990年到2001年底武陵源所有門票收入的總和!忽視遊客體驗與缺乏可持續發展觀念是造成這兩大問題的根源。
一、關注遊客體驗是旅遊景區生存的條件
忽視遊客體驗是旅遊景區倒閉的最重要原因,景區為什麼不能吸引遊客,關鍵是景區的產品不能夠讓遊客產生「舒暢」的旅遊體驗。沒有遊客,景區就失去了生存條件。
(一)體驗經濟的特徵PineⅡ和Gilmore(1998)在《哈佛商業評論》中指出了體驗經濟時代的來臨。提出體驗是以服務為舞台、以商品為道具,圍繞消費者創造出值得消費者回憶的活動。體驗經濟的典型特徵是:消費是一個過程,消費者是這一過程的「產品」,因為當過程結束的時候,記憶將長久保存對過程的「體驗」。消費者願意為這類體驗付費,因為它美好、難得、非我莫屬、不可復制、不可轉讓、轉瞬即逝,它的每一瞬間都是一個「唯一」。體驗經濟所追求的最大特徵就是消費和生產的「個性化」。對旅遊景區來說終極的體驗就是「快樂」。他們將體驗分為4大類:消遣、教育、逃避和審美。讓人感覺最豐富的體驗必須同時涵蓋四個方面,即處於四個方面的交叉的「甜蜜地帶」(SweetSpot)的體驗。到迪士尼樂園、賭城拉斯維加斯就屬於最豐富的體驗。PineⅡ和Gilmore還提出了塑造體驗的5種方法:體驗主題化、以正面線索強化主題印象、淘汰消極印象、提供紀念品與重視對遊客的感官刺激。
(二)遊客需求:快樂「三感」 遊客希望在旅遊景區實現他們「求補償、求解脫」的目的,在旅遊過程中補償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沒有得到的東西,從日常生活的煩惱中解脫出來。遊客希望得到的體驗是旅遊活動產生的快樂。過去的遊客是嚮往大自然的(Sunlust)、缺乏經驗的大眾消費者。標准化的旅遊產品就能夠滿足它們的要求。而體驗經濟時代的旅遊者尋求個性化的服務、靈活性、更多的冒險與多種選擇。他們追求真實與差異,從逃避走向自我實現。體驗經濟時代的遊客特徵是: 1、更願選擇散客而非團隊;2.選擇個性化定製的旅遊產品而非標准化產品;3.不是購買整體產品而是購買零件自己組裝;跟隨他人去名勝古跡到發現旅遊勝地;4.從「走馬看花」式的巡遊到「下馬賞花」式的游覽;5.從「旁觀」到「參與」,從「領受」到「奉獻」;6.從只重視「到此一游」的結果到同時重視「結果」與「過程」,從「被組織」、「被安排」到「自己組織」、「自己安排」。從遊客的旅遊終極目標來說是為了追求快樂的體驗。快樂是由新鮮感、親切感與自豪感三要素構成的。新鮮感來自於差異,親切感來自於交流,自豪感來自於贊美。新鮮感,即新奇與鮮活。親切感是從接觸中,特別是人與人接觸中,得到的一種滿足感,他的主要功能是消除孤獨,只有那些歡迎、關心與理解的接觸才能夠產生親切感。自豪感是對自己價值的肯定,是一種對自己滿足的感覺。覺得自己是個有價值的人,值得尊重的人,值得自己也值得別人愛的人。一個成功的景區應該通過各種場景設施與服務來明確遊客的這三種感受。
(三)最優體驗標准:暢什麼是最優體驗呢?心理學家克珍特米哈依在其名著《暢:最佳體驗的心理學》中提出了最優的體驗標準是「暢」(flow),即「具有適當的挑戰性而能讓一個人深深沉浸於其中,以至忘記了時間的流逝、意識不到自己的存在」。這些思想將對現行的景區開發理論產生深遠影響。「適當的」挑戰指活動的難度與一個人所掌握的技能相適應,太難的活動會讓人感到緊張和焦慮,而太容易的活動則會讓人感到厭煩,都不能讓人獲得快樂體驗。
二、均衡利用是景區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二戰以來,旅遊景區開發與經營理念經歷了從經濟至上到均衡發展,從經濟增長主義到旅遊可持續發展的演變歷程。
經濟增長主義
早期的旅遊景區開發方法的重點是產品開發、土地規劃與市場促銷,主要目標是景區經濟利益最大化。這種理念導致的結果是環境惡化、犯罪增加、遊客與社區居民關系緊張、廣告引導的遊客畸形消費等。中國旅遊景區開發在過去的25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國內的旅遊開發長期受經濟產業思想主宰,把旅遊收入超過地方GDP的5%(或8%)成為地方支柱產業作為旅遊開發的核心目標。而且指導中國旅遊業發展的2條重要假定是:旅遊業是無煙工業;旅遊業是投資少,見效快的產業。這兩條假設加劇了中國旅遊景區的過度開發與環境破壞。
資源保護主義
隨著過度開發負面影響的擴大,人們對資源保護的關注逐步加強。以Gunn為代表的空間與資源主導的旅遊景區開發理論,其核心概念是分區(Zoning),他將旅遊景區分為吸引物、景區路網、社區與交通干線。上述屬於空間分區,還有時間分區,比如許多景區在候鳥魚類繁殖時間限制遊客進入。分區管理的目的是保護自然環境與提供娛樂機會。這種開發理念注意對資源與環境的保護,但並沒有找到環境保護與經濟增長和諧共存的方法,仍然把這兩者看成是對立關系。
可持續發展觀
1980年代開始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社區居民是旅遊產品的核心。社區方法(CommunityApproach)是這一思想的代表。Murphy倡導從社區利益出發,由社區確定發展目標、控制開發過程,追求景區經濟、社會、文化與生態之間的平衡。其核心概念是社區發展與社會承載力。後來可持續發展與生態旅遊理念引入,旅遊景區開發開始重視資源環境利用的永續性與社會的代內代際公平。可持續旅遊旅遊是「在滿足現有旅遊者與地方社區居民需求的同時,保護與增強未來的發展機會。」
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經濟效率、社會公平與環境完整的統一。經濟效率指既要維護現在的經濟生產力又要給未來下一代的經濟機會。社會公正指保護人類與文化遺產。環境完整指保護基本的生態過程與生物多樣性。指導可持續旅遊的4個重要工具是:娛樂機會譜、可接受的變化極限、遊客影響管理和旅遊最優管理模型。
三、「快樂劇場」:體驗經濟時代的景區管理模式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成功的旅遊景區必須要為遊客生產快樂的體驗,同時要實現景區的資源、環境與文化的完整統一。正如地中海俱樂部提出的經營信條那樣「我們的工作就是創造快樂!」地中海俱樂部的「完全無憂無慮的度假、全包的假期與一次性付費」經營理念就是要讓遊客真正享受快樂。從本質上說,旅遊景區就是一個快樂劇場,遊客與居民、員工共同演出一場歡樂劇。
(一)總體管理旅遊景區要長期規劃、總體控制;實行從家門到景區大門的全程空間管理。政府方面要鼓勵公眾參與規劃,嚴格監管企業開發行為,制定行業規范,評估與監控旅遊影響。對遊客進行教育與溝通,培養負責任的旅遊者。推行「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以糧代賑」等政策。
(二)項目配置原則差異性:差異性表現為唯一、第一與多樣。要體現新鮮感,首先景區產品要有特色,具有唯一性,即獨特性;其次景區產品具有第一的特徵;最後要給顧客多種選擇。特色要求景區要有主題,要讓遊客對景區有地方感。它必須提供遊客某種獨特的旅遊體驗。就象你在黃山與在泰山會有完全不同的體驗一樣。由於任何項目都要衰老,維持獨特性或新鮮感的根本是項目持續創新。西方國家對主題公園衰老問題的對策是每3年進行一次產品更新,而節慶表演節目則每年有30%的更新率。參與性:遊客不僅是體驗的主體也是體驗的成分。參與性體現在兩方面,項目本身需要遊客參與以及遊客參與項目的設計與組合。必須要遊客來參與產品的設計,或者是提建議或者是自己組裝,才能夠提供遊客真正需要的個性化產品。工業社會之後,技術的隔離和社會憂傷與焦慮創造了對社會互動經歷的需求。比如電話導致面對面溝通的減少,但技術不能替代真實的互動,當顧客的口味與偏好轉向老式價值時,景區必須提供社會互動的體驗。挑戰性:項目的設計還要考慮對遊客有一定的挑戰性,給遊客突破自己生命極限證明自己生命價值的旅遊項目,這些項目為遊客培養自豪感。當遊客爬上一座高峰、跳一次蹦極、飛躍某一峽谷等征服某種艱難險阻,成功完成了別人無法完成或自己以前無法完成的事件時,自豪感就產生了。比如極限運動需要冒受傷甚至死亡的危險,使人在跨越心理承受極限時獲得極大的愉悅感和成就感。當然景區配置項目一定要掌握好項目的難度,要讓遊客有選擇,大多數項目的難度要適度,即只要經過一定的努力就能夠成功,否則反而會產生挫折感。
(三)資源與環境管理方式:梯度開發或循環利用,「減」人數「增」植被資源與環境的多樣性是獨特遊客體驗的必要條件,也是新鮮感的基礎。沒有了生態多樣性,自然就不能給遊客帶來新鮮感。生態環境成為了景區的重要吸引物。在滿足經濟、社會和審美需要的同時,保證文化統一、基本的生態進程、生物多樣性和生命支持系統。對文物保護的「有效保護、合理利用、加強管理」指導方針,以及因地制宜,採用分區、容量控制、輪休等方法保證資源與環境的可持續利用,防止「吃祖宗飯、造子孫孽」的惡性開發。景區資源採用梯度開發模式:比如在溫泉度假區,50 63℃溫泉水用於供熱採暖;37 50℃用於洗浴;30 35℃用於養殖(魚、蝦、蛇)與景觀用水;20 25℃用於農業(浸種、育秧、種菜、養花)、泳池用水、濕地用水;10 20℃農田灌溉。或循環利用模式,如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桑基魚塘休閑度假村,其基本循環是:塘基植桑,塘內養魚,桑葉喂蠶,蠶桑廢棄物和蠶蛹喂豬,蠶沙喂魚,魚池中的塘泥肥桑,蠶繭加工後銷售市場。豬肉、魚、蠶等可供遊客食用、垂釣、或作為旅遊商品購買。基塘之間一環扣一環,它們相互制約,相互促進,正是:「桑茂蠶壯豬肥魚大,塘肥基好繭多絲優。」 保護生態可以做「加法」,如碧峰峽,有意塑造紅、黃、綠、藍等五彩的森林景觀,種植一批紅葉,精心營造良好的生態旅遊環境,同時配套種植黃芪、蟲草、貝母、當歸等特產葯材,以及沙棘、薔蔽、花椒、紅豆杉等經濟植物,變單一林種為綜合資源。另一種資源管理方式是「減法」,就是對開發的限制措施。世界遺產管理中常見的減法包括:限制總體遊客數量,不讓遊客數量超過承載力;暫時的景點關閉;提供復製品對顧客開放,而將真品保護起來;實行分區:在重點文物區與游覽區之間設立緩沖區,減少遊客對珍稀文物的破壞;設置固定參觀路線;價格限制:對有些景點免費,而有些易受破壞的景點採用高價限流;移走人工製品:對一些易風化的文物,如摩崖石刻,採用搬遷的方法在博物館中保存起來,而不暴露在外。在我國的敦煌和九寨溝已經實行了定時定量方法來限制旅遊人數,莫高窟每日限定數百遊客進窟參觀,九寨溝每日限定2000遊客進區旅遊,對國外遊客如日本遊客實行預約參觀。黃山則實行輪休制度。蘇州開始通過政策杠桿與價值杠桿來達到保護園林的目的。在碧峰峽,為保證統一規劃,萬貫集團斥資1000多萬搬遷了景區內的數十戶農產,其房屋除一部分改作竹製別墅外,其餘部分全部拆除,恢復自然狀態。
(四)社區參與和旅遊扶貧社區是塑造遊客體驗的重要道具,社區參與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社區居民對景區開發的影響感受最深:二是社區居民本身是構成遊客體驗中「友好氣氛」的必要成分。促進社區發展實質上是保護了文化的多樣性。社區為遊客的新鮮感以及親切感提供必要的基礎。景區開發要帶動社區發展,增加地方就業、社會收入與人民生活水平。在老少邊窮地區,旅遊扶貧是中國特色的景區開發的必要使命,2000年8月六盤山旅遊扶貧試驗區開工,這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級旅遊扶貧試驗區。廣東、貴州與海南紛紛仿效並且在通過旅遊帶動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獲得巨大成功。 (五)景區服務:親切感的源泉員工服務是遊客親切感與自豪感的重要來源。在地中海俱樂部,導游是地中海俱樂部的靈魂。像朋友一樣與遊客同吃同住同娛樂,與遊客打成一片。又像一個節目主持人,風趣幽默、恭謙勤快、對遊客有求必應。在共同營造景區氛圍中,員工起著主導作用。這表現在對遊客的服務行為上,包括微笑、眼神交流、令人愉悅的行為、特定角色的表演,以及與遊客接觸的每一細節。現在的服務業特別重視服務情景中的員工與遊客面對面接觸的真實時刻管理,這一切都為了給遊客一個快樂體驗。
㈤ 我們開發了一個旅遊度假村,想把它打造成以小吃為主的民俗文化村,現在面臨招商的大問題,有哪位大神給我
有錢,修路,建房子。沒錢貸款,然後做廣告,做口碑,考旅遊點,或線路,找旅行社做廣告。有人氣,生意就好了,招商,你們就是做房東,把地租給別人開飯店。但你們哪裡沒人氣。所以要有文化,或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