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經濟發展戰略的特點
① 新中國旅遊業發展可分為幾個階段,每個時期有什麼特點
旅遊業40年經歷了四大階段:
一、初創階段(1978-1986年)
1978年、1979年,國家為改革開放大局所需提出「大力發展旅遊事業」。
國家第一個關於旅遊業發展的戰略性文件——《國務院關於加強旅遊工作的決定》(1981年國務院80號文件)有兩個定位:
1、雙重性質雙重目標,「旅遊事業在我國既是經濟事業的一部分,又是外事工作的一部分」,旅遊業發展要「政治經濟雙豐收」,這是用以確定旅遊業「中國式道路」特徵的定位;
2、把旅遊放在經濟領域中比較、調試後的定位,「旅遊事業是一項綜合性事業,是國民經濟的一個組成部分,是關繫到國計民生的一項不可缺少的事業」。
這也是第一次關於產業重要性的精準定位,為旅遊業在40年「社會經濟發展階段」的大發展中「選對跑道」「對上表」。
二、產業化進程階段(1986-1998年)
從1986年國民經濟「七五」計劃,到1998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旅遊業明確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
1981年,國務院主持制定了旅遊業第一個發展規劃,在5年後列入國家第七個國民經濟發展計劃。5年實踐、5年探索有多難可以想見,最終這個《規劃》敲定了作為「國民經濟一個組成部分」的產業應該有的基本政策體制保證,旅遊業在國民經濟的軌道上開始了產業化進程。
(1)旅遊經濟發展戰略的特點擴展閱讀
旅遊業,國際上稱為旅遊產業,是憑借旅遊資源和設施,專門或者主要從事招徠、接待遊客、為其提供交通、游覽、住宿、餐飲、購物、文娛六個環節的綜合性行業。
旅遊業務要有三部分構成:旅遊業、交通客運業和以飯店為代表的住宿業。
旅遊業從業務種類劃分看,主要有3種類型 :
1、組織國內旅客在本國進行旅行游覽活動 。
2、組織國內旅客到國外進行旅行游覽活動。
3、接待或招徠外國人到自己國家進行旅行游覽活動。
② 旅遊經濟活動特性分析
以下都是旅遊經濟理論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用第一章旅遊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內教學要求:通過研究旅遊容經濟活動的產生與發展,掌握推動旅遊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研究對象,任務和內容;了解旅遊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內容結構:第一節旅遊經濟活動的產生和發展...
③ 近代旅遊發展的特點
首先,旅遊業具有綜合性。旅遊業是集行、游、住、吃、購、娛等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大產業,其綜合性是由旅遊活動的綜合性決定的。這種綜合性的特點,同一個旅遊目的地對旅遊業必須實行全行業管理。
其次,旅遊業具有經濟性。發展旅遊業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取得經濟效益,旅遊業本身就是由旅行社業、以飯店為代表的住宿業和交通客運業等眾多的以盈利為目的並進行獨立核算的經濟組織構成的。因此,經濟性是旅遊業最根本的屬性,是旅遊業的核心和實質。
第三,旅遊業具有服務性,旅遊業為旅遊者提供的勞務是一種可以用於交換的特殊商品,這種特殊商品同一般商品一樣具有使用價值,而生產這種特殊商品的過程就是服務
第四,旅遊業具有依賴性。其表現:一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旅遊業成功的基本條件,在於它所擁有的旅遊資源的數量多少和質量高低,在於這些旅遊資源坐落的地理位置及其能否使旅遊者進的來、散的開、出的去,在於旅遊客源的人們對這些旅遊資源的了解和感知;二是表現為旅遊業的生存和發展依賴於國民經濟;三是表現為旅遊業的生存和發展以依賴相關行業和部門的通力合作和協調發展;四是表現為旅遊業的生存和發展依賴於自然的、社會的、經濟的、政治的等多種因素。我們了解旅遊業的依賴性特點,要明確它是一個較為敏感而且脆弱的產業,同時也是有一定風險性的產業。如果一個國家或地區把它視為唯一經濟支柱,一旦發生巨大波動,其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第五,旅遊業具有帶動性。方能帶動其他直接或間接為旅遊者提供服務的產業全體的發展。所以是一業興、百業興。
第六,旅遊業具有外向型。現代旅遊業是一種跨地區、跨國界的廣泛的人際交往活動,具有明顯的外向性或涉外性。
第七,旅遊業具有季節性。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旅遊產業的季節性同該國或地區的旅遊活動密切相關,而且是旅遊活動的季節性所決定的。但是,游覽人文旅遊資源一般不受季節的限制。
④ 誰知道「旅遊經濟發展的特點和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是旅遊業的靈魂,縱觀世界旅遊業發達的地區,其文化特徵無不十分突出.
旅遊活動早已有之,由於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和各種條件限制,在過去很長時期,這種活動只屬少數人的消閑行為,經濟屬性很不明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二十世紀後半期參與旅遊活動人數逐漸增多,活動內容、形式和范圍大大地擴展。近二十年,商務旅遊和度假旅遊的興起,更奠定了旅遊需求和旅遊經濟發展的堅實基礎。
一、旅遊經濟概述
1、旅遊經濟的內涵
現代旅遊遊客在觀賞、度假的過程中,除了與自然界發生聯系外,更多是接觸社會,旅遊期間的食、宿、行、游、娛、購等活動,無一能離開游覽地社會的配合、支持,以及群眾提供的服務和幫助。在商品經濟條件下,這種配合、服務和幫助的廣度和深度都是以資本和人力的投入為先決條件的。旅遊需求者支付貨幣向供給者購買旅遊產品或服務,旅遊供給者事先墊支資本開發旅遊資源,建造旅遊設施,培訓服務人員,然後以一定的價格向遊客銷售和提供旅遊產品與服務,以價值形式取得補償。
從旅遊活動的這些特點可以看出,現代旅遊已發展成為明顯的帶有經濟性質的社會文化活動,即旅遊經濟活動,其內涵是:在旅遊活動過程中,旅遊需求者與旅遊供給者之間所產生的交換聯系,以及由這種聯系所產生的所有經濟現象和經濟關系運動、變化和發展的總和。
2、旅遊經濟的發展階段
旅遊經濟隨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經歷了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不同階段。
⑴不完全的旅遊產品交換階段,即旅遊經濟發展的初期階段。在這一階段中,遊客的食、宿、行基本上靠自己解決,交換聯系不多,經濟屬質體現不明顯。
⑵完全的旅遊產品交換階段。它是隨著商品生產不斷發展,交換活動日益廣泛,以物易物形式基本消失,貨幣成為商品交換中唯一支付手段後產生的。而真正意義上的旅遊經濟活動也正是在這種條件下形成的。隨著旅遊需求的增長,旅遊活動范圍的不斷擴大,內容的不斷豐富變化,旅遊供給也逐步走向專業化並形成了一定規模,旅遊活動完全建立在以貨幣為媒介的交換基礎上,進入了完全的旅遊產品交換階段。
⑶發達的旅遊產品交換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標志是旅行社的興起與發展,使原來在遊客和旅遊產品供給者之間分散、個別進行的交換聯系,通過中介者----旅行社的作用,把分散的旅遊的產品組合起來,變遊客的多次購買為一次性購買,使旅遊經濟活動中的多次交換過程簡化為銷售和購買兩個獨立環節,在全社會范圍內把旅遊者作為一方需求者,把所有旅遊產品供給者作為一方供應者很好地聯結起來,使旅遊經濟超出了區域或國界的限制,步入到發達的旅遊產品交換階段。
3、現代旅遊經濟發展的特點
旅遊經濟活動形成於19世紀中葉,但是長時間一直處於緩慢發展過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以後,全球進入了現代旅遊經濟活動的高速增長時代。在其發展過程中呈現出以下幾個顯著的特點:
⑴旅遊經濟活動的普及性或稱大眾性。最明顯的是現在參加旅遊的人數越來越多,越來越普及。如我國,1999年全年國內出遊就達7.19億人次。旅遊已不再是以往少數富人和權貴們的專有活動,而成為普通大眾人人都可享有的權利,旅遊已成為人類基本的需要之一。許多國家都將旅遊納入國家發展計劃的內容之中,以保證旅遊度假真正成為每個公民都享有的權利。由於旅遊活動的普及,創造了大量的旅遊需求,為旅遊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廣泛的機遇。
⑵旅遊經濟活動的全球性。現代科技的發展大大縮短了空間距離,使人們已不再局限於近距離旅遊,而是突破了地域、疆域的界限。人們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以及國際政治形勢的相對穩定,全球旅遊迅速發展。據世界旅遊組織(WTO)發布的信息,1996年全球入境旅遊人數高達5.93億人次,增長了23倍多。全球性旅遊活動的發展,又促使了國際投資中有相當比例投入到旅遊服務業。據世界旅遊組織統計,截止至1998年,已有18個著名跨國飯店集團涉足我國92家飯店。從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旅遊業利用外商直接投資50億美元,占同期我國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29.1%;截至1996年底,外資投資規模達到200億美元,其中,旅遊飯店150億美元,度假區20億美元,旅遊景觀10億美元,度假別墅、公寓20億美元。旅遊經濟活動已成為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⑶旅遊經濟活動運行的規范性。現代旅遊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規范的運作模式。無論是國際旅遊還是國內旅遊,通常都由旅行社作為主要組織者,統一組織分散的旅遊者,依託各類旅遊企業和景區,按照預定的旅遊路線、活動內容和時間,通過提供綜合性的旅遊服務,滿足旅遊者多方面的需求。對於旅遊服務,各國通過相互學習和借鑒,將旅遊者經常的、必需的服務,分別制定成標准規范,要求旅遊企業按照標准進行有序運作,以滿足旅遊者各種常規性需要。這種統一或近似的服務規范性,又進一步促進了旅遊經濟活動的全球化進程。
⑷旅遊經濟發展的持續性。這種特性在二戰後表現得最為明顯,其增長一直保持著遠遠高於世界GDP增長速度的發展態勢。從1951年到1996年的46年裡,全世界參加旅遊的人次平均每年遞增7.1%,旅遊消費額每年遞增12.23%。旅遊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使其在許多國家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顯著提高。同時,開展旅遊活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存在著相互促進關系,合理開發旅遊資源,大力發展旅遊經濟,對維護全球社會持續發展也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二、旅遊經濟是二十一世紀最具活力的經濟
現代旅遊是現代經濟和現代社會發展的伴生物。1980年,107個國家簽署的《馬尼拉世界旅遊宣言》曾這樣表述:「旅遊是人們的一種積極休息,能夠強烈而深刻地表達人的本性。」旅遊正是由於它的這種積極意義,以及它的「無煙性」、產業關聯度高、就業容量大、創匯能力強等特點,已成為當今世界上發展速度最快、最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之一。
1、世界旅遊經濟發展的回顧
現代旅遊自19世紀40年代起源於英國。20世紀60年代以後,現代旅遊才真正成為普及於世界各地的社會化大眾旅遊。這一時期促使旅遊活動在世界范圍內不斷向新的高度發展的主要因素來自旅遊需求和旅遊供給兩個方面。
在旅遊需求方面,戰後世界人口基數增加迅猛,從25億猛增到現在的60多億;戰後世界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均收入大幅提高和支付能力增強,對旅遊的普及具有極其重要的刺激作用;科技進步,生產自動化程度提高,勞動者的休息和帶薪假期增長,外出旅遊有了時間上的保證;戰後各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大量人口聚集城市從事繁忙而單調乏味的重復性工作,他們希望回歸沒有城市污染和工業污染的大自然之中,使緊張的體力和神經得到一定的休息和放鬆,促成了度假旅遊的迅速和持續發展;教育事業不斷向新的廣度和深度發展,加之信息技術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對自己的鄉土,以及對異域所發生的事物產生好奇心和興趣,增強了求知慾望,旅遊熱的興起和持續高漲正是人們這種興趣和慾望的噴發。
在旅遊供給方面,推動戰後旅遊經濟蓬勃發展的主要因素有二:其一是由於旅行社的中介作用,使得廉價團體旅遊和包價旅遊迅速普及,刺激了大眾旅遊市場的發展;其二是旅遊接待國政府為發展經濟和便利遊客來訪而採取的支持態度和鼓勵措施,以及為了便於國家對旅遊業的指導,幾乎所有國家都設立了全國性的的旅遊管理組織(NTO),以促使旅遊業獲得更大發展,使其在本國國民經濟中發揮更突出的作用。
由於各國國內旅遊發展的統計口徑不盡一致,現根據世界旅遊組織(WTO)所公布的資料整理出的數據列表於下,以說明二戰後世界旅遊經濟發展的概況。
表1-1 1950-1999年世界國際旅遊人數和收入情況
年 份 旅遊人數(百萬人次) 旅遊收入(億美元)
195019601970198019901998 25.372.1158.7285.0454.0648.0 2168.7179.01023.62625.84443.0
另據世界旅遊理事會(WTTC)報告,1996年,全世界旅遊業總產出達3.6萬億美元,已佔全世界服務業總產出的1/3,佔全世界GDP總量的10.7%;居民旅遊消費支出佔全球總消費支出的11.3%;旅遊資本投資7660億美元,佔全球總投資的11.9%;旅遊業就業人數達2.55億,佔世界就業人數的1/9。這些充分說明,旅遊業已是當今世界經濟中最大的產業。
2、改革開放後,我國旅遊經濟發展的回顧
我國旅遊活動開展的歷史十分悠久。新中國成立後,從1949年11月福建廈門中國旅行社和華僑服務社的成立,到1954年4月中國國際旅行社的組建,已初步建立起接待海外旅遊者的網路體系。但在改革開放以前的近三十年,我國國際旅遊的接待始終沒有突破「政治接待型」的模式,對國家的經濟貢獻更是微乎其微。真正樹立把旅遊當作經濟產業來辦的觀念,還是改革開放以後的事,特別是在20世紀80年代以後,有了較快速度的發展。
從20世紀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我國政府鑒於發展中國家國民經濟的總體特徵以及旅遊基礎薄弱的現實,一直按照非常規之模式發展旅遊業,即將創匯作為支持旅遊業發展的目的和政策依據,優先和適度超前發展入境旅遊,在資金投入上也明顯地向具有國際旅遊的地區或項目傾斜,並積極引進和利用外資改造和加強涉外的旅遊服務設施。客觀地說,這種非常規的旅遊發展模式使我國的入境旅遊得到了較快速度的發展(詳見表1-2),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並且促成了我國旅遊產業規模的迅速擴大以及產業地位的確立。
表1-2 1978-1999年來華旅遊入境人數及外匯收入情況
年份 入境總數(萬人次) 外國人(萬人次) 華僑(萬人次) 港澳同胞(萬人次) 台胞(萬人次) 外匯收入(億美元) 同比增長(%)
1978 180.92 22.96 1.81 156.15 - 2.63 -
1979 420.39 36.24 2.09 382.06 - 4.49 70.9
1980 570.25 52.91 3.44 513.90 - 6.17 37.3
1981 776.71 67.52 3.89 705.31 - 7.85 27.3
1982 792.43 76.45 4.27 711.70 - 8.43 7.4
1983 947.70 87.25 4.04 856.41 - 9.41 11.6
1984 1285.22 113.43 4.75 1167.04 - 11.31 20.2
1985 1783.31 137.05 8.48 1637.78 - 12.50 10.5
1986 2281.95 148.23 6.81 2126.90 - 15.31 22.5
1987 2269.23 172.78 8.70 2508.74 - 18.62 21.6
1988 3169.48 184.22 7.93 2977.33 43.77 22.47 20.7
1989 2450.14 146.10 6.86 2297.19 54.10 18.60 -17.2
1990 2746.18 174.73 9.11 2562.34 94.80 22.18 19.2
1991 3334.98 271.01 13.34 3050.62 94.66 28.45 28.3
1992 3811.49 400.64 16.51 3394.34 131.78 39.47 38.7
1993 4152.69 456.59 16.62 3670.49 152.70 46.83 18.7
1994 4368.45 518.21 11.52 3838.72 139.02 73.23 56.4
1995 4638.65 588.67 11.58 4038.40 153.23 87.33 19.3
1996 5112.75 674.43 15.46 4422.86 173.39 102.00 16.8
1997 5758.79 742.80 9.90 5006.09 211.76 120.74 18.4
1998 6347.84 710.77 12.07 5625.00 217.46 126.02 4.4
1999* 7280.00 843.00 6426 141.00 11.9
資料來源:《中國旅遊統計年鑒》
*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199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對國內旅遊,隨著需求增長迫切。1993年11月,開始得到政策認可,中央政府提出「搞活市場,正確引導,加強管理,提高質量」的國內旅遊業發展的方針。1994年,國內旅遊首次納入國家旅遊統計范疇。統計表明,該年國內旅遊總人數達5.24億人次,回籠貨幣1023.51億元人民幣。此後,國內旅遊在這個很大的基數上持續增長(見表1-3)。現在,我國的旅遊市場結構和供給結構已開始發生戲劇性的變化,初步形成了遍布全國的旅遊經營體系和入境旅遊、國內旅遊全方位發展,出境旅遊逐漸興起的格局。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在1999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明確作出將旅遊業作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的決策,以促進我國旅遊業跨世紀的更大發展。
表1-3 我國國內旅遊人中境旅遊人數和旅遊消費情況
年 份 國內旅遊總 人 數(萬人次) 總消費(億元) 人均消費(元) 出境旅遊總人數(萬人次) 旅行社組織出境人數(萬人次)
1994 52400 1023.51 195.37 373.36 109.84
1995 62900 1375.70 218.71 452.05 125.99
1996 63950 1638.38 256.20 506.07 164.00
1997 64372 2112.70 328.20 532.39 143.07
1998 總計 69400 2391.18 344.50
城鎮 25000 1515.13 607.00
農村 44400 876.05 197.10
1999* 71900 227.00
資料來源:《中國旅遊統計年鑒》1995-1999
*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199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3、二十一世紀我國旅遊經濟發展的展望
經過二十餘年的發展,我國旅遊外匯收入已位居世界第七,亞洲第一。但是相對於我國豐富的旅遊資源,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我們現在還不是旅遊強國,與世界旅遊強國相比,我們還有著明顯的差距,特別是旅遊業的總產出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判斷是否支柱產業的一個重要指標,我國雖然在逐步增長,但是增長的速度顯得緩慢(見表1-4)。就全世界來看,這項指標在1998年的平均值是11.7%,我國是4.32%,而西班牙已經達到17.8%,經濟高度發達而且基數很大的美國也達到10%。差距說明了潛力,差距描繪出了前景。
表1-4 我旅遊業總收入相當於GDP的比重
年份 GDP(億元) 旅遊總收入 比重%
199319941995199619971998 113416552098248731123439 3.273.543.953.664.164.32
資料來源:根據《中國統計年鑒》、《中國旅遊統計年鑒》的有關數據製作
從發展趨勢來看,我國旅遊業憑借豐富的旅遊資源,依靠已經形成的旅遊產業規模,以及巨大的市場需求優勢,再加上中央政府的正確決策和各級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在21世紀中國的旅遊經濟將會以更快速度發展,這不僅是國人的決心,而且也已成世人的共識。據世界旅遊組織的研究成果顯示,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旅遊目的地,預計年接待1.37億人次的入境旅遊者。出境旅遊也將會達到1億人次,成為世界第四位。要達到這些預測,如果按1999年我國入境的過夜旅遊者2704萬人次和近600萬出境旅遊人次計算,平均每年的增長率要分別達到8%和14%,比世界旅遊業總體增長速度高一倍。我們期望這些預測能夠得以真正實現。
就業問題是中國社會發展面臨的最大問題,也是最難解決的問題。在擴大就業功能上,旅遊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要遠遠超出於其它行業,也會大於旅遊對GDP的貢獻。目前,我國旅
游產業直接就業人員180萬人,間接就業900萬人。根據國家旅遊局制定的規劃發展目標,到2010年我國旅遊業直接從業人員要達到720萬人,間接從業人員達到3600萬人,雖然與世界旅遊理事會(WTTC)的評估(1900萬和6900萬)有不小差距,盡管如此,旅遊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地位和對勞動就業的貢獻也將是勿庸置疑。
第二節、旅遊產業
社會旅遊需求的增長,是推動旅遊活動不斷發展的主要原因。但是,若僅有這一方面的推動,帶來的也只是旅遊活動的自然發展。如果沒有供給方面的支持和促進,旅遊經濟的形成,特別是現代大眾旅遊的持續發展十分困難。所以,旅遊經濟的真正發展是需求和供給兩方面聯合作用的結果。這里所說的供給方面指的就是旅遊產業。
一、旅遊產業概述
按我國的《國民經濟部門分類標准》把旅遊劃歸住宅、公用事業和居民生活服務業之中,對於「產業」的界定僅僅限於物質生產部門。而我國旅遊產業地位的確定,是改革開放後的結果。
1、旅遊產業概念的涵義
現代經濟理論認為,產業是一個集合概念,是直接從事經濟活動(包括物質生產和非物質生產)的部門,這些部門就是通過自己的生產經營活動獲取相應的經濟效益;又是指國民經濟體系中較高層次、更趨向多樣化的企業集合。
按照產業的涵義,旅遊產業概念就是指:在國民經濟體系中,按照一定社會分工,採取商品形式為社會旅遊需求提供各種旅遊產品或服務,以滿足旅遊消費者需求的各類企業的集合。旅遊產業是伴隨著社會生產發展和社會分工的不斷深化,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旅遊需求的日益增長,由原來的商業、交通運輸業和一些服務性行業中分離出來,並集合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產業。它既是旅遊經濟發展的產物,又是旅遊經濟發展的推動者。
2、現代旅遊活動的組成要素
⑴旅遊活動主體
旅遊是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的一部分。正是由於這種活動規模的擴大,才使得外出旅遊的人形成為具有一定規模需求的市場,從而造就出可以經營的商業機會。換言之,沒有旅遊者便沒有旅遊活動,也不能使旅遊活動成為社會經濟現象,更不會促進旅遊產業的形成與發展。所以,作為旅遊者的人乃是旅遊活動的主體。
對於旅遊者的概念,聯合國1963年在羅馬召開的國際旅遊會議上曾對旅遊者下了一個定義,出於統計工作目的,會議提出採用「遊客」(Risitor)這一總體概念,並把遊客劃分為兩類,一類是游者(Tourist),另一類是短程游覽者(Excursionist),會議還建議聯合國統計委員會對這個定義進行研究。目前,盡管許多國家對旅遊者概念的表述上存在差異,但多是在技術性上的認識不同,對其概念性定義本質上的認識區別不大。所以,可以這樣認為,無論是國際旅遊者還是國內旅遊者都是出於就業和移民以外的其它原因,暫時離開常住地去異鄉他土訪問的人。
⑵旅遊活動客體
旅遊資源是旅遊活動的客體。它的最大魄力和價值所在,是它對遊客的吸引力,正是由於這種力的存在才吸引了無數遊客跋山涉水,不遠萬里前往觀賞游覽。所以,旅遊資源的理論核心是吸引力因素。為此,可以這樣認為:凡是能夠造就對旅遊者具有吸引力環境的自然因素、社會因素及其它任何因素,都可構成旅遊資源。一個國家或地區旅遊經濟開展得成功與否,最基礎的條件在於它擁有的旅遊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在於這些資源座落的地理位置和可進入性程度,在於旅遊資源擁有地對這些資源內涵的感知和了解深度。雖然旅遊服務的好壞可以增添或減少其吸引魅力,但旅遊資源本身依舊是魅力的基礎。
⑶旅遊活動中介
在現代旅遊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完成旅遊活動的要素已不只是旅遊者和旅遊資源,而必須將這種活動的中介----旅遊產業也包括進去。現代大眾旅遊的特點之一,便是充分利用旅遊產業所提供的各種便利服務,使完成旅遊活動成為一種規范化的模式。雖然旅遊產業所提供的服務並非是旅遊者的旅遊目的,但是旅遊產業在客源地與目的地之間,以及在旅遊動機產生與旅遊目的的實現之間所架起的一座便利橋梁。而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旅遊的興起,也正是由於19世紀40年代在英國出現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開始的。旅遊經濟活動得以發展到今天的規模,是同旅遊產業所發揮的作用分不開的。旅遊產業不僅是現代大旅遊活動的構成要素之一,而且還是推動旅遊經濟迅速發展最積極、最活躍的一個因素。
根據聯合國的《國際產業劃分標准》,以及對從事旅遊經濟業務的具體部門加以分析,旅遊產業主要的構成:即旅行社、旅遊交通客運企業和以旅館(Hotel)為代表的食宿部門,它們被稱為旅遊產業的三大支柱。
二、旅遊經濟產業化標志及其作用
1、旅遊經濟產業化標志
(1)旅遊消費需求的集中化,
工業化不僅使社會物質生產極大的豐富,還使社會需求在結構上發生了深刻變化,促使國民經濟體系中的產業結構不斷地進行調整,一些適應現代化社會需求的新興產業便應運而生。旅遊產業即是為適應人們的需求重心由過去保障生存的低層次需要,逐步轉向注重個性發展和精神享受的高層次需要變化而產生與發展起來的。旅遊不僅使人們達到愉悅身心,增進健康,陶冶情操,擴大交流之目的,而且也為社會提供了廣泛和集中的市場需求,為旅遊產業化的發展奠定了可靠的堅實基礎。
(2)旅遊產品供給的專業化,
旅遊產品的生產經營部門為適應旅遊需求的日益增大需要,必然要使自己的生產經營迅速集中,並從其它行業分離出來,專門從事旅遊產品的生產和供給,成為向遊客提供食、宿、行、游、娛、購綜合性一條龍服務的新興產業。現代旅遊經濟在20世紀能有如此大規模的發展,是和英國的托馬斯.庫克旅遊公司、美國的運通旅遊公司和比利時的鐵路卧車公司逐步發展為世界旅遊業務代理的三大公司,以及為數眾多的旅遊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在各國出現分不開的。旅遊產業將世界旅遊經濟發展推上了新的階段。
2、旅遊產業在旅遊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作為旅遊者和旅遊資源中介橋梁的旅遊產業,在現代旅遊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上升為旅遊市場供給的主體,在推動旅遊經濟發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組合作用
旅遊產業將單項旅遊產品組合起來,形成一條完整和有機配合的旅遊熱線,改變了原來的由於產品(景點)分布零散,銷售困難的狀況。擴展了單項旅遊產品的使用價值,使每條熱線的整體使用價值遠遠大於單個產品使用價值的簡單相加。
(2)方便遊客,激活市場
旅遊產業的支柱之一旅行社的出現,為遊客提供了極大方便.它們還為零散的、對異地旅遊產品和環境不甚了解的遊客實現旅遊願望提供積極支持和幫助,激活了旅遊市場。其作用在異地和異域旅遊中尤為突出。
(3)豐富旅遊產品供應
旅遊產業作為企業,它追求的是在滿足遊客需求的基礎上實現利潤最大化。在這里集聚了一批精通旅遊業務的高層次人才,他們注意對市場需求狀況的調查研究,密切關注市場需求變化的趨勢,迅速作出正確預測,並收集信息傳遞給供給者,或與供給者一道共同開發市場所喜愛的產品,如國外的迪斯尼樂園、深圳的錦綉中華和世界之窗等都是以旅遊企業為主開發出旅遊產品,大大豐富了旅遊產品的內容,對旅遊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4)產業內部競爭,滿足遊客不斷變化的旅遊需求
由於某些資源的獨占性賦予了一些旅遊企業經營上的壟斷可能性。但是由於旅遊資源和市場需求的多樣性的客觀存在,任何一個企業都不可能全面佔領整個旅遊市場,所以,每個企業都必須竭盡全力,用自己獨特的產品,最佳的服務和經營策略吸引和爭取更多的遊客。正是因為這種競爭的存在,不斷地推動著旅遊經濟活動向更高階段的發展,遊客不斷變化的旅遊需求才能得以持續的最大滿足。
(5)促使旅遊經濟整體效益提高
旅遊經濟產業化經營,不僅使單個旅遊產品組合發揮了整體效應,而且由於旅遊企業間的聯手經營還使遊客在旅遊行為實現過程中享受到批發價格的優惠,組團旅遊、包價旅遊等相繼推出,即方便了遊客,又產生了薄利多銷的效果和規模經濟效益,對旅遊經濟整體效益的提高功不可沒。
⑤ 新時期我國旅遊經濟的發展戰略選擇是怎樣
從中國的國情出發,充分考慮國民經濟和相關產業的發展狀況,考慮旅遊業的生產力內水平和社會化程度容,以此來制定符合我國特點的旅遊經濟發展戰略。
2.旅遊系統結構相協調的原則
按照系統論的觀點來分析,旅遊業猶如一個大系統,旅行社業、旅遊飯店業、交通運輸業、文物和園林業、商業和服務業等就是這個大系統中的各個子系統。根據系統論的有關原理,大系統中的各個子系統必須確定自己的位置,明確自己的職能,系統的整體利益才能得到維護。從這個原理出發,只有各個子系統(即各地區、各行業、各部門)通力合作,旅遊業這個大系統才能正常運行。因此,在制定旅遊經濟發展戰略時,一定要注意局部與全局的關系,堅持旅遊系統結構相協調的原則。
⑥ 旅遊經濟發展的特點
一、神農架林區旅遊資源和旅遊產業的基本情況
神農架茫茫的林海,完好的原始生態系統,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宜人的氣候條件,原始獨特的內陸高山文化,共同構成了絢麗多彩的山水畫卷。也使神農架享有了「綠色明珠」、「天然動植物園」、「生物避難所」、「物種基因庫」、「自然博物館」、「清涼王國」等等眾多美譽。在地球生態環境日益遭到破壞、環境污染日趨嚴重的今天,神農架正以其原始完美的生態環境而引起世人矚目。
1、林區生態完好,生物多樣,原始神秘,民風古樸。
在神農架325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森林覆蓋率高達88%,保護區96%,是古老遺樹種與珍稀瀕危動植物的生息繁衍地和庇護所、境內有各類植物3700多種,其中高等維管束植物2671種,列為國家一、二級保護的樹種39種;有各類動物1050種,其中脊椎動物493種,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有70種,尤以白化動物和「野人」之謎為世界關注。由於神農架對於森林生態學研究具有全球性意義,國務院批准神農架為「國家級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接納神農架為人與生物圈計劃「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成員,受到全球環境基金(GEF)資助,成為「亞洲生物多樣性保護示範區」。
神農架古老神秘的森林裡,保存著古老神秘的文化。炎帝神農氏嘗草采葯的傳說,漢民族神話史詩《黑暗傳》,南方絲綢之路川鄂古鹽道,原始古樸的土家婚俗,源遠流長的「喪鼓歌」、「儀式歌」以及人們的衣食住行都具有濃厚的山鄉情韻,與雄奇的森林自然環境相映襯,人與自然共同構成了我國內地的高山原始生態文化圈,並具有「神奇、古樸、原始、自然、和諧」的顯著特徵,使神農架成為開展生態旅遊的最佳目的地。到神農架觀原始洪荒之貌,賞幽野綠秀之景,品神農文化之韻,探野人傳奇之謎,已成為世人無比嚮往的地方。
2、林區旅遊配套設施不斷完善,旅遊產業的主導地位開始凸現。
近年來,林區政府累計投資1.2億元,建設了天燕生態旅遊區、中國南方唯一的天然高山滑雪場、天生橋景區,改造提升了神農頂、神農壇、香溪源、紅坪等景區,配套建設了木魚、紅坪旅遊中心鎮,兩鎮皆被評為全省旅遊明星鎮,木魚鎮被授予省級旅遊度假區,全區擁有賓館飯店38家(星級飯店23家),有一定接待規模的旅遊農庄136家,日接待能力達7000餘人。累計投資2.3億元改善交通基礎設施,完成路基改造318.28公里,攤鋪油路165.38公里,主幹線國、省道及景區道路實現了「黑色化」。累計投資4000多萬元,實現了主要景區的通訊覆蓋。全區景區於2002年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第三方認證,神農頂、天燕、紅坪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2004年神農架被評為湖北省「十佳景區」稱號。
神農架在加強保護的前提下,通過發展生態旅遊,破解了保護與發展之間的難題,走活了全局一盤棋。自2000年以來,旅遊接待人次年均增長16.4%,旅遊經濟總收入年均增長19.7%。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吃、住、行、游、購、娛相配套的旅遊產業體系。旅遊經濟總收入每年以超過20%的增幅上升,並有效促進了林區生態環境保護、扶貧開發、小城鎮建設、就業和再就業、旅遊經濟的主導地位開始凸現。2004年,全區接待海內外遊客72.18萬人次,實現旅遊經濟總收入1.5億元,以旅遊為龍頭的第三產業產值已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5%。今年以來(截止7月31日),全區共接待遊客44.16萬人次,同比增長38.7%;其中境外遊客7403人次,同比增長740.1%。旅遊經濟總收入10291萬元,同比增長73.7%。僅「五一」黃金周期間,共接待遊客7.49萬人次,同比增長26.57%,其中境外遊客2016人次,同比增長290.7%;旅遊經濟總收入2018.9萬元,同比增長68.24%。預計今年全年可接待遊客85萬人次,實現旅遊經濟總收入1.8億元。目前直接從業人員達3000多人,間接從業人員達15000多人,旅遊就業功能不斷凸顯。產業鏈不斷拉長,農副產品、綠色產品、旅遊商品加工業迅猛發展,旅遊企業職工收入明顯增加,全區農民群眾從旅遊產業中人均獲益1000元以上。老百姓從中得到了實惠,嘗到了甜頭,保護意識進一步增強,亂砍濫伐,亂捕濫獵、亂采濫挖的現象基本杜絕。
⑦ 我國經濟發展戰略的特點和意義是什麼
可持續發展的豐富內涵
可持續發展是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一個新的發展觀。是應時代的變遷、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而產生的。可持續發展, 是指滿足當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孫後代滿足其需要之能力的發展。可持續發展意味著維護、合理使用並且提高自然資源基礎, 這種基礎支撐著生態抗壓力及經濟的增長。可持續發展還意味著在發展計劃和政策中納入對環境的關注與考慮, 而不代表在援助或發展資助方面的一種新形式的附加條件。可持續的3個主要特徵: 生態持續、經濟持續和社會持續, 其之間互相關聯而不可分割。生態持續是基礎, 經濟持續是條件, 社會持續是人類共同追求的應該是自然、經濟、社會復合系統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經濟發展應建立在生態可持續能力、社會公正和人民積極參與自身發展決策的基礎上;它所追求的目標是: 既要使人類的各種需要得到滿足, 個人得到充分發展; 又要保護資源和生態環境, 不對後代人的生存和發展構成威脅; 它特別關注的是各種經濟活動的生態合理性, 強調對資源、環境有利的經濟活動應給予鼓勵, 反之則應予摒棄。
可持續發展理論的產生為人類世界的發展指出了一條環境與發展相結合的道路, 為環境保護與人類社會的協調發展提供了一個創新的思想模式。其實質就是把經濟發展與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緊密聯系起來, 實現良性循環。可持續發展觀要求在發展中積極地解決環境問題, 既要推進人類發展, 又要促進自然和諧。主要表現在: 從以單純經濟增長為目標的發展轉向經濟、社會、生態的綜合發展, 從以物為本位的發展轉向以人為本位(發展的目的是滿足人的基本需求、提高人的生活質量) 的發展, 從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發展轉向長期利益、整體利益的發展, 從物質資源推動型的發展轉向非物質資源或信息資源(科技與知識) 推動型的發展。
2 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
所謂可持續發展戰略, 是指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行動計劃和綱領, 是多個領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總稱, 它要使各方面的發展目標, 尤其是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的目標相協調。1992 年6 月, 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 會議提出並通過了全球的可持續發展戰略———《21世紀議程》, 並且要求各國根據本國的情況, 制定各自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計劃和對策。1994 年7 月4日, 國務院批准了我國的第一個國家級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國21 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 標志了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發展觀念的重大革命, 標志了它是一個有利於人類健康地走向21世紀的新的發展理念和行動綱領。可持續的生態文明將會成為21世紀人類社會發展的主旋律。
3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要性
資源方面: 隨著世界人口持續增長和經濟發展, 人類對資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和大規模的開采消耗, 導致資源基礎的削弱、退化、枯竭, 淡水資源緊缺。石油等能源價格上漲, 土地資源及礦產資源掠奪性破壞嚴重。維護地球資源、維護生物多樣性, 以確保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環境方面: 主要表現為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兩大類。加強環境保護,是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消除貧困、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必然要求。
4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意義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有利於促進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有利於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使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有利於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有利於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進程。有利於農業經濟結構的調整, 保護生態環境, 建設生態農業。
5 科學的發展觀
傳統的發展觀, 偏重於物質財富的增長, 忽視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 簡單地把GDP的增長作為衡量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指標, 忽視人文的、資源的、環境的指標; 單純地把自然界看作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索取對象, 忽視自然界首先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在傳統發展觀的影響下, 盡管人類積累了豐富的物質財富, 但也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現象屢見不鮮、越來越多, 人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卻往往並不能隨經濟增長而相應提高, 甚至出現危及未來生存的許多社會和環境問題。要解決這些歷史進程中的矛盾和問題, 就必須摒棄傳統的發展理念和發展模式的影響, 在發展觀上進行不斷的科學創新。
科學的發展觀要求的是可持續發展。也就是說, 要在發展經濟的同時, 充分考慮環境、資源和生態的承受力, 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諧關系, 實現自然資源的持久利用, 實現社會的持久發展。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發展是促進環境保護的前提條件。從科學的發展觀出發, 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環境保護本身就是一種生產力。如果在經濟發展中不考慮環境保護和資源的消耗, 一味的拼資源、拼能源、高污染, 表面上看GDP是在增長, 但實際上如果把生態成本考慮進去, 也可能是負增長或者低增長。而生態環境的透支往往是要人類加倍償還的。所以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 極重要的一條就是要落實到加強對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 保護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上來, 使我們的發展真正實現人口資源和環境與社會經濟協調的可持續發展, 也只有堅持以人為本, 用科學的發展觀統一思想、統領工作, 牢牢把握重要的戰略機遇期, 才可能以最小的資源環境代價謀求經濟、社會最大限度的發展, 走上一條科技先導型、資源節約型、生態保護型的經濟發展之路, 使我們國家更快、更好地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 我們就必須要改變傳統的發展思維和模式, 努力實現經濟持續發展、社會全面進步、資源永續利用、環境不斷改善和生態良性循環的協調統一, 決不能走人口增長失控、過度消耗資源、嚴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平衡的舊路。要堅持開源與節流並重, 預防與治理結合, 減輕資源環境壓力, 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由「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轉變。要大力發展以循環經濟為核心的生態工業, 以無公害農產品、綠色農產品和有機農產品為主體的生態農業, 以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綠色消費」和「綠色服務」為標志的生態服務業。只有這樣, 才能達到經濟發展的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 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適應, 建成低投入、少污染、可循環的國民經濟和節約型社會, 既保證當代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又為子孫後代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真正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從根本上看, 我國還沒有完全轉變「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協調、難循環、低效率」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由於增長方式粗放, 在經濟快速增長的背後, 付出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 從而加劇了能源、資源短缺的壓力, 致使可持續發展面臨的矛盾與形勢相當突出和嚴峻。
如何才能不走彎路? 關鍵是要樹立科學的發展觀, 推進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走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利用少、環境污染低、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一方面, 要研究、開發和推廣新能源、新材料, 廣泛採用符合域情的污染治理技術和生態破壞恢復技術, 包括投資少、效益高的廢水處理技術、城市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技術、固體廢物的無害處理技術等, 全力推行清潔生產。另一方面, 要大力發展先進生產力。實行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淘汰落後的工藝設備, 關閉、取締污染嚴重的企業; 變傳統工業「資源—生產—污染排放」的發展方式為「資源—生產—再生資源」的循環發展方式, 促進以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生態經濟為特徵的綠色生產力的快速發展, 使其成為先進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保護環境的最佳「結合點」。
⑧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主要內容和特點
創新,是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的主要抓手,有利於新常態下增長動力的轉換,也有助於應對技術脫鉤風險;開放,是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支撐,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內在要求,也是後發趕超走向繁榮的必由之路;分配,是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內容,既可釋放消費潛力,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又可努力避免收入差距過大帶來的民粹主義思潮和社會不穩;法治,是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訴求,是「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制度保障,是國家治理成現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亦是把我國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的題中之義。
一、「踢掉梯子」後的創新發展
德國經濟學家李斯特(1841)曾提出著名的「梯子理論」,即把貿易保護形象地比作登高用的「梯子」,以此來分析先發國家主要是英國貿易政策的轉變。他指出:「這本來是一個極尋常的巧妙手法,一個人當他已攀上了高峰以後,就會把他逐漸攀高時所使用的那個梯子一腳踢開,免得別人跟著他上來。」如果將「梯子理論」用於理解當前中美之間的經貿沖突與技術脫鉤背後的動因,也非常貼切——已經攀上高峰的美國要「踢掉梯子」。
「十四五」時期的創新發展或許面臨的就是美國(將要)「踢掉梯子」後的挑戰,中國需要更多依靠自己的力量。盡管這些年我國創新發展取得顯著進步,但需要清醒地認識到,創新發展還是我國高質量發展的短板,面臨著諸多問題:(1)中國基礎科學研究短板依然突出。企業對基礎研究重視不夠,重大原創性成果缺乏,底層基礎技術、基礎工藝能力不足。(2)核心技術被卡脖子。工業母機、高端晶元、基礎軟硬體、開發平台、基本演算法、基礎元器件、基礎材料等瓶頸仍然突出,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這在本輪中美貿易戰中體現得最為明顯。(3)中國技術研發聚焦產業發展瓶頸和需求不夠,以全球視野謀劃科技開放合作還不夠,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不強。(4)中國科技管理體制還不能完全適應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需要,科技體制改革許多重大決策落實還沒有形成合力,科技創新政策與經濟、產業政策的統籌銜接還不夠,全社會鼓勵創新、包容創新的機制和環境有待優化。
基於國內外形勢的變化,「十四五」期間中國全面推進創新發展的政策重點應包括以下五方面相互關聯的內容。
⑨ 旅遊經濟的特點
可持續發展是旅遊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中國在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方面,需要大量的投資。中國正急需解決的生態問題有如下幾點:(1)森林面積由於過度的濫砍濫伐,中國的森林面積每年以5000KM2的速度減少,森林覆蓋面積僅為14%,遠遠低於世界平均的25%的水平。
(2)草原面積中中國草原的1/3由於過度放牧,只放牧不養草,許多草原被毀於一旦,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警告稱,再不採取緊急措施,中國草原的沙化率將上升30%,勢必嚴重破壞在西部地區的部分自然景觀和人文古跡。
(3)珍稀動植物保護由於人口的增長,不斷侵佔動物棲息地,在國際上登記的630種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中,中國有56種。
(4)垃圾處理中國各旅遊城市及景區的垃圾處理尚未有一完善的處理方法和流程,每到旅遊旺季,人多之時,漫山遍野,人過之處,垃圾成堆,有待制定措施採用法律形式加以規范。
(5)大氣污染許多城市的空氣污染嚴重到令人害怕的程度。例如北京,這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城,前不久據BBC報道的消息稱:由於嚴重的污染,北京很難看到藍天。許多外國遊客一提到北京的環境問題,都為之可惜。又如山西的著名旅遊景點,從市區到景點的途中,一路煙霧騰騰,日本遊客不得不戴著口罩坐在封閉的旅遊車里,怨聲四起。 隨著旅遊市場的發展,咨詢業和中介業將大力發展。同時,完善的咨詢和中介業有賴於當地政府的培育和規范管理,唯此方能確保遊客在當地的旅遊過程中,得到詳盡和正確的信息服務,從而加大對遊客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