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文化和旅遊協同發展
㈠ 採取哪些措施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
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措施
1、聯合為先,統一思想: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需要各方的聯合行動,惟有聯合,才能互利;惟有聯合,才能共贏;惟有聯合,才能發展。要打破行政區劃界限的阻隔,打破「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勢,打破各自為政的局面,打破產業的分割,打破市場的封鎖,樹立合作共贏的理念,樹立「區域」的整體觀念,聯合起來,協調行動。
2、融合為本,促進發展:京津冀地緣相接、人緣相親,地域一體、文化一脈,歷史淵源深厚、交往半徑相宜,完全能夠相互融合。只有區域的融合才能推進區域的發展。為此,既要推動空間的融合,又要實現產業的融合;既要推動城市的融合,又要實現農村的融合;既要推動生產方式的融合,又要實現生活方式的融合;既要推動體制機制的融合,又要實現資源環境和要素的融合。
3、協同為基,積極互動:京津冀區域的發展涉及到「三地四方」的行政主體,同時還有企業、社會等利益相關者群體。因此,要充分協調好各種利益關系,首先建立利益表達機制,確保各方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其次要建立利益共享機制,讓各方都能享受合作帶來的成果;還要建立利益補償機制,對利益受損方進行補償。在互信、互惠、互利、互動,平等協商的基礎上,匯聚各方的力量,共同推動區域的發展。
4、交通互聯互通加快推進,「軌道上的京津冀」初具雛形,已建成津保、津秦等為橫向,京滬、京津等為縱向的「十字形」客運通道,京濱、京唐城際加快建設,天津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聯絡線項目加速推進。天津港與曹妃甸港開通首條環渤海內支線,天津機場至北京、唐山、廊坊客運班線相繼開通。生態環保聯防聯控不斷深化,落實津冀引灤入津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協議,引灤水質有效改善。以國家級標准對大黃堡、北大港、七裏海、團泊等875平方公里濕地進行保護修復,規劃建設736平方公里的綠色生態屏障。
5、京津冀地區同屬京畿重地,瀕臨渤海,背靠太岳,攜攬「三北」,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我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吸納人口最多的地區之一,也是拉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京津冀地區發展面臨諸多困難和問題,特別是北京集聚過多的非首都功能,「大城市病」問題突出,人口過度膨脹,交通日益擁堵,大氣污染嚴重,房價持續高漲,社會管理難度大,引發一系列經濟社會問題,引起全社會廣泛關注。
㈡ 京津冀協同發展情況如何了
近年來,京津冀區域在協同發展、功能定位、產業轉移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更加清晰。由於人口、環境、城市規模等壓力,北京開始從多功能首都城市向單功能首都城市轉變,這一轉變使京津冀城市群由城市個體、無序發展向城市組團、協調發展過渡。
盡管京津冀的協同發展已經取得一定成就,並正在快步推進。但由於京津冀區域發展涉及城市定位、產業分工、區域協同、利益協調等方方面面的問題,是一個錯綜復雜的系統工程,因此京津冀的協同發展仍任重而道遠,需要中央、京津冀三地政府、企業的共同努力
希望越來越好
㈢ 什麼是京津冀協同發展
京津冀協同發展,來核自心是京津冀三地作為一個整體協同發展,要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決北京「大城市病」為基本出發點,調整優化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構建現代化交通網路系統,擴大環境容量生態空間,推進產業升級轉移,推動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加快市場一體化進程,打造現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標同向、措施一體、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協同發展新格局。
㈣ 京津冀旅一體化發展旅遊的優勢分別有哪些
京津冀三省市地域相接、人緣相親、文化相近,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極為重要的區域。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對三地尤其是河北的發展,是一個千載難逢的重大歷史機遇。旅遊業關聯度高、融合性強、拉動作用突出,是區域合作最容易起步、最容易實現的領域。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進程中,旅遊業扮演著橋頭堡和排頭兵的重要角色,既是共振點和共贏點,又是切入點和突破口。
京津冀區域旅遊資源富集。京津冀地區是我國旅遊資源最豐富、具有比較優勢的地區之一,旅遊資源不僅數量多、規模大,而且種類全、品位高。該地區集中了長城、故宮、天壇、頤和園、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明清皇家陵寢等7處世界文化遺產,佔全國總數的近1/5;擁有國家4A級以上景區200餘處,佔全國總數的1/10,深化區域合作具有雄厚的資源基礎。
京津冀區域旅遊特色互補。京津冀三地旅遊既有同宗同脈的統一性和完整性,又有各具特色的差異性和互補性。北京作為首都和全國旅遊中心城市,自然、人文、歷史等景觀優勢明顯。天津近代人文旅遊資源豐富,以近代文化、民間文化、歐陸古典風情最為著名。河北有山有海,歷史底蘊深厚,資源種類齊全,特別是海濱、海島、草原、湖泊、天然冰雪、優質溫泉、青山秀水、鄉村風光等都是發展環京津休閑產業的特色資源。
京津冀區域客源市場廣闊。京津冀處於環渤海中心地帶,是繼珠三角、長三角之後快速崛起的第三增長極,區位優勢明顯,交通通訊便捷。京津冀及周邊省份有4億人口,三地私家車擁有量已超過1000萬輛,市場廣闊、潛力巨大。京津冀GDP已突破6萬億元,佔全國10.9%。經濟基礎優勢明顯。2013年,京津冀旅遊總收入超過8000億元,旅遊總人數達到6.6億人次,並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
京津冀區域合作基礎堅實。多年來,河北把實施「環京津戰略」作為推動旅遊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先後與京津簽署了一系列旅遊發展戰略合作協議,與北京、天津等高鐵沿線6省市聯合發起成立「京港澳高鐵旅遊市場推廣聯盟」,與京津等長城沿線8省市發起成立「中國長城旅遊市場推廣聯盟」,並積極參與組織和推動北方交易會等活動。三地初步建立了區域旅遊合作機制,拓展了旅遊市場,加強了旅遊監管合作,推進了旅遊產業發展,促進了三地旅遊經濟圈的逐步形成,為京津冀旅遊一體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京津冀區域旅遊協同發展有良好的基礎和條件,已取得了顯著成效,前景可期。但仍存在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主要是:難以突破傳統行政區域思想束縛、欠缺一體化協調機制和統一規劃,旅遊基礎設施特別是交通建設滯後、旅遊資源集約開發利用不夠、整體形象品牌不鮮明、公共服務體系不健全和產業鏈不完善等。這些都需要京津冀三地切實打破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共同努力推動實現協同發展。
一、建立健全協調合作機制
協調聯動的合作機制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保障。京津冀三地旅遊合作起步較早,進展很快,但是一直沒有形成全面統籌、協調聯動的長效機制。三地應主動作為,共同推動成立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領導小組,完善京津冀政府間交流平台,建立京津冀及相關市縣參加的定期旅遊協調會議制度,研究確定區域旅遊合作戰略、方針與機制,協調解決區域旅遊發展與合作的重大問題。同時,共同制定完善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的相關政策,制定合作發展規則和標准,進一步推動區域旅遊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上的合作與交流。
二、強化統籌規劃和頂層設計
推進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必須堅持規劃先行,做好頂層設計。三地旅遊資源既有一定的相似性,又有很大的差異性,只有統一整合、規劃對接才能進一步提高整體吸引力和競爭力。在資源普查基礎上,三地可共同編制《京津冀旅遊業協同發展規劃》,根據不同資源特色,統籌策劃功能定位和結構布局,明確旅遊市場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人才隊伍建設等發展目標,通過有效整合,構建多元化旅遊板塊,實現互補協同發展。同時,盡快編制河北省對接京津市場的專項規劃,使河北更快、更有效的對接京津旅遊市場,加速河北旅遊發展。
三、建設一體化旅遊交通體系
構建一體化旅遊交通體系,是區域旅遊協同發展的基礎。目前,三省市間和重點景區間道路建設均有滯後現象,斷頭路多,部分路段堵車嚴重、道路等級較低,不能適應快速、便捷的現代旅遊交通需求,影響了京津冀旅遊業整體快速發展。應借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勢,著力構築區域一體化交通體系,加快形成適應旅遊發展要求的現代立體交通網路。推動開通京津至我省主要旅遊城市的旅遊列車,在旅遊旺季加開三地之間的旅遊列車或增加旅遊坐席。爭取形成三地旅遊直通車網路體系,共同推動三地旅遊集散中心等相互開行通往異地的旅遊直通車,構建城市間旅遊公共交通網路,打造「京津冀公交旅遊圈」。
四、共同塑造區域旅遊品牌
形象鮮明的區域旅遊整體品牌是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的重要抓手。三地應大力開展區域旅遊聯合宣傳推廣,聯合推出精品旅遊線路,聯合策劃組織旅遊宣傳活動,聯合參加旅遊展會,聯合舉辦旅遊節慶,以及共赴境內外重點客源市場開展聯合促銷,建立形成一體化宣傳格局。河北將著力對節慶活動進行整合,與京津合作把張北草原音樂節、衡水湖馬拉松等區域性節慶活動,打造成具備全國乃至國際影響力的文化旅遊品牌。構建京津冀旅遊宣傳營銷平台,推動在三地媒體開設京津冀旅遊一體化專欄,在三地旅遊網共設京津冀旅遊板塊,支持區域內旅行社、景區、酒店等企業聯合建立旅遊營銷合作聯盟,鼓勵在策劃包裝產品、省際聯合推廣、互送旅遊團隊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五、構建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務體系
強化服務意識,優化發展環境是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的重要保障。加快建立一體化的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共同制定符合京津冀旅遊產業發展需求的旅遊咨詢服務、標識標牌系統等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標准,加快完善旅遊集散中心、旅遊咨詢中心、旅遊指示標識等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使自助旅遊公共服務規范化、一體化。探索推出區域內旅遊惠民便民政策,加快推進省際間旅遊網路平台相互鏈接,開通遠程網路化預售票系統,積極推動「京津冀旅遊一卡通」全面發行使用,推行統一旅遊套票,實現京津冀區域旅遊市場一體化。
對河北旅遊來說,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是一次重大的、空前的歷史發展機遇,我們必須乘勢而上,借勢發展,力求更大作為。只要三地加大統籌整合、強化緊密合作、推動協同發展,就一定能夠把京津冀地區打造成為中國最具吸引力的旅遊目的地,成為帶動區域旅遊特別是河北旅遊業新一輪快速增長的重要引擎。
㈤ 怎樣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旅遊業發展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旅遊業發展要做到五個堅持,分別是:
一是要堅持解放思想。加強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要從實現國家戰略的高度思考和謀劃出發,跳出旅遊看旅遊,充分認識推進三地旅遊協同發展的重大意義,突出旅遊合作發展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旅遊是綜合性產業,帶動性強、輻射面廣、產業鏈長。旅遊合作的成本低、見效快。經過努力,旅遊合作發展有條件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先行產業和示範引領。應當進一步加大旅遊產業戰略定位的宣傳力度,做到有作為、有地位,凸顯旅遊產業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大的勇氣和氣魄,主動謀劃,不斷提升旅遊產業的地位和作用。
二是要堅持頂層設計。要用世界眼光、戰略思維審視和謀劃京津冀旅遊合作。加強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的目的,就是共同努力,把京津冀區域建設成為世界一流旅遊目的地,塑造國際旅遊品牌,打造世界級旅遊產品。要通過三地旅遊部門建立起來的工作協調機制,加強頂層設計。要把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規劃納入國家級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之中,積極爭取國家發改委和三省市發改委的支持。要積極探索如何利用好京津冀三地旅遊資源的總體優勢和比較優勢,進一步加大旅遊資源整合力度。要依託北京首都的資源優勢,發揮河北省的資源優勢,突出天津的資源特色,共同打造世界一流旅遊目的地,拓展京津冀旅遊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三是要堅持問題導向。要抓住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的主要問題,才能有的放矢,打破瓶頸。當前的主要問題有: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的機制不夠健全,可操作性還不太強;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的重點還不夠突出,還沒有抓住「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切入點;三地旅遊合作發展的思路和認識已達成共識,亟須抓幾項符合旅遊工作實際的合作舉措,並實實在在「落地」;從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格局看,還需強化旅遊協同發展在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旅遊合作的進展還不太快,示範和引領作用還不突出。解決好這些問題,就要強化聯動互動,在分工協作中發揮三地的作用;要強化市場機制,突出旅遊企業的主體地位,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和行業轉型升級中的基礎性作用。要迎難而上,善於破解難題,開創旅遊合作的新局面。
四是要選准突破點和切入點。要加快推進「四個一體化」,即:盡快建立健全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工作機制,加快推進旅遊組織一體化;進一步相互拓展旅遊市場,加快推進旅遊市場一體化;深化旅遊監管合作,加快推進旅遊管理一體化;加強對旅遊產業發展、規劃編制以及項目建設等重大問題的統籌,加快推進旅遊協同發展一體化。三地旅遊部門可以把「三個一」率先做起來,京津冀一張網、一張卡、一張圖涵蓋吃住行游購娛,要一卡多用,要有優惠,有吸引力,這才是實實在在的便民惠民舉措。三地的薊縣、平谷區、遵化市、興隆縣、三河市已經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對接工作,積累了很好的旅遊合作經驗,下一步要繼續打造京東旅遊合作示範區,共同推進區域內的空港、海港過境遊客72小時免簽政策落地。選好這些突破點和切入點大力推動,定期總結經驗,有利於共同做好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這篇大文章。
五是要優勢互補、互利共贏。京津冀旅遊資源十分豐富,互補性很強。北京是六朝古都和世界歷史文化名城,是國家的政治、文化、國際交流和科技創新中心。北京的重點景區對海內外遊客具有強烈的吸引力;河北省內環京津,外環渤海,文化積淀深厚,旅遊資源豐富,特別是文物古跡數量眾多,河北的重點景區享譽海內外。天津是我國4個直轄市之一、北方最大的沿海開放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天津擁有亞洲最大的郵輪母港,正在加快建設中國郵輪旅遊實驗區。中國旅遊產業博覽會已在天津舉辦了五屆,我們正在積極創建中國旅遊產業園,推動了中國旅遊裝備製造業的發展。最近,民革天津市委會關於研究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份材料建議,要加快推進京津冀文化旅遊產業一體化,提出「三千年歷史看河北,一千年文化看北京,近代百年看天津」。三地的文化旅遊產業各具優勢,北京的皇城、四合院,河北的山水、燕趙文化,天津的小洋樓、薊縣山水和濱海新區。應把京津冀的旅遊「珍珠」串聯起來,把各個歷史時期的風貌建築、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串聯起來,精雕細琢,打造世界級的旅遊「金項鏈」,推出「京畿百年風雲游」、「明初清末文化游」、「古長城文化游」等旅遊觀光線。這些建議值得我們深入思考、認真研究。京津冀三地要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為實現國家戰略、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做出旅遊行業新的更大貢獻。
㈥ 京津冀協同發展有什麼經濟意義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經濟意義在於:
1.有利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區域經濟協專調發屬展;
2.有於促進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的保護;
3.有利於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4.上述作用的發揮,從政治的角度來說,①是由黨的地位決定的。重視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的體現和要求;執政黨要堅持科學執政,就要不斷完善執政方式,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踐行科學發展觀;政府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有責任通過科學的頂層設計讓人民過上幸福的生活;政府要有效履行職能,加強京津冀地區經濟協作,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
㈦ 京津冀協同發展應該如何推進
據報道,日前中國領導人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要牽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回和主要矛盾,在京津答冀協同發展過程中,只有做到融入和服務,以產業和項目為支撐,才能真正受益。
目前京津冀三地共同發布的《關於加強京津冀產業轉移承接重點平台建設的意見》,初步明確「2+4+46」個平台,各地在承接產業轉移時必須發揮比較優勢,精準定位、錯位承接,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優化資源配置。
希望京津冀協同發展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
㈧ 簡述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優勢條件
定興縣抄隸屬河北省保定市,位於京、津、保的中心地帶,已被納入首都半小時經濟圈的范疇。定興縣縣長賴曉慶介紹說,在華北地區,定興縣的自然條件比較優越,南拒馬河、北易水河、中易水河匯聚於此,常年流水,沿岸風景秀麗。定興縣是傳統的農業大縣,歷史上工業基礎比較薄弱。去年以來,定興縣積極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機遇,結合自身的特點,提出了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建設京南生態衛星城的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