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國外鄉村旅遊發展經驗借鑒蘇秦

國外鄉村旅遊發展經驗借鑒蘇秦

發布時間: 2021-02-08 04:36:01

① 國內外鄉村旅遊發展主要有哪幾種模式

我國鄉村旅遊發展已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一些鄉村旅遊起步早、發展較為成熟地區的經驗模式對於起步較晚的地區能夠起到示範作用。前瞻產業研究院總結,目前我國鄉村旅遊有6種發展模式。
(1)田園農業旅遊模式。以農村田園景觀、農業生產活動為旅遊吸引物,開發農鄉游、果鄉游、花鄉游、漁鄉游、水鄉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題旅遊活動,滿足遊客體驗農業、回歸自然的心理需求。主要類型有:田園農業游、園林觀光游、農業科技游、務農體驗游等。
(2)民俗風情旅遊模式。以農村風土人情、民俗文化為旅遊吸引物,充分突出農耕文化、鄉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開發農耕展示、民間技藝、時令民俗、節慶活動、民間歌舞等旅遊活動,增加鄉村旅遊的文化內涵。主要類型有:農耕文化游、民俗文化游、鄉土文化游、民族文化游等。
(3)農家樂旅遊模式。即指農民利用自家庭院、自產農產品及周圍的田園風光、自然景點,以低廉的價格吸引遊客前來吃、住、玩、游、娛、購等旅遊活動。主要類型有:農業觀光農家樂、民俗文化農家樂、民居型農家樂、休閑娛樂農家樂、食宿接待農家樂和農事參與農家樂等。
(4)村落鄉鎮旅遊模式。以古村鎮宅院建築和新農村格局為旅遊吸引物,利用鄉土建築、民居庭院、街道格局、村莊綠化、工農企業來發展觀光旅遊、開發觀光旅遊。主要類型有:古民居和古宅院游、民族村寨游、古鎮建築游和新村風貌游等。
(5)休閑度假旅遊模式。依託自然優美的鄉野風景、舒適怡人的清新氣候、獨特的地熱溫泉、環保生態的綠色空間,結合周圍的田園景觀和民俗文化,興建一些休閑娛樂設施,為遊客提供休憩、度假、娛樂、餐飲、健身等服務。主要類型有:休閑度假村、休閑農庄和鄉村酒店等。
(6)科普及教育旅遊模式。利用農業觀光園、農業科技生態園、農業產品展覽館、農業博覽園或博物館,為遊客提供了解農業歷史、學習農業技術、增長農業知識的旅遊活動。如廣東高明藹雯教育農庄、沈陽市農業博覽園、山東壽光生態博覽園等。

② 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有哪些積極意義

發展鄉村旅遊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1、可以充分利用農村旅遊資源,調整和優化農村產業結構,拓寬農業功能,促進農民轉移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為新農村建設創造較好的經濟基礎。
2、可以挖掘、保護和傳承農村文化。以農村文化為吸引物,發展農村特色文化旅遊。同時,通過旅遊可以吸收現代文化,形成新的文明鄉風。
3、有利於保護鄉村生態環境。旅遊對於環境衛生及整潔景觀的要求,將大大推動農村村容的改變,推動衛生條件的改善,推動環境治理,推動村莊整體建設的發展。

4、有利於實現「管理民主」的目標。在發展鄉村旅遊的過程中,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提高旅遊業在當地社區的參與度,在尊重農民意願的前提下進行農村建設,提高當地農民的民主、法治意識,實現「管理民主」的目標。

③ 國外農家生態旅遊政策體系完整性表現在哪些方面

(1)制定相關完整豐富的政策體系。在發達國家,擁有完整的農家生態旅遊發展政策,如:農家生態旅遊的宏觀管理、行業管理、市場規模等。這些政策體系保證了農家生態旅遊的健康發展。

(2)國外鄉村旅遊政策體系重視各種關系的管理協調。對政府和非政府組織以及鄉村旅遊企業之間的關系給予了足夠的關注,在政策上體現了對其關系進行調控、管理的機制。

(3)國外鄉村旅遊政策體系強調法律規范。國外鄉村旅遊發展較好的國家,都通過制定嚴格的法律法規,來規范鄉村旅遊企業在運營、遊客服務、接待設施設備、鄉村內外部環境以及安全和衛生等方面的行為,保障了鄉村旅遊的良好發展。

(4)國外鄉村旅遊體系強調業務指導。在鄉村旅遊的開發中,政府要對鄉村旅遊業的經營者和當地居民進行教育和培訓,既加強他們的環境生態意識,保護當地的文化,同時也要求採取措施積極避免鄉村旅遊開發產生的負面影響;並提高鄉村旅遊從業者的服務水平,促進鄉村旅遊的良好發展。

(5)國外鄉村旅遊政策體系強調規劃管理。政府往往制定詳細的農村地區旅遊規劃或鄉村旅遊規劃,對鄉村旅遊發展進行前瞻性的指導,從政府層面確定各個地區鄉村旅遊業的發展方向。

④ 想了解國外鄉村旅遊的發展現狀,請詳細說明下,謝謝!!

給你提供個專業、權威的。。。好的話加分哈!
據山合水易了解,在國外,很多學者都相當重視對鄉村旅遊規劃的研究,認為這涉及鄉村旅遊理論體系的構建,但目前對概念的界定尚未取得一致意見。在英語里,「鄉村旅遊」有兩種替代名稱,即agritourism(農業旅遊)和rural tourism(鄉村率喲),在東亞和東南亞地區,傳統上將旅遊稱為觀光的國家和地區稱之為「農業觀光旅遊」從介紹國外鄉村旅遊的文章來看,國外關於鄉村旅遊的定義有以下幾種觀點:
歐盟和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將鄉村旅遊定義為發生在鄉村的旅遊活動,建立在鄉村世界的特殊面貌,經營規模小,空間開闊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之上的旅遊類型。
有學者這樣界定鄉村旅遊的:位於鄉村地區;旅遊活動能夠是鄉村的,即旅遊活動建立在小規模經營企業,開闊空間,與自然緊密相連,具有文化傳統和傳統活動等鄉村世界的特點;規模較小,即無論是建築群還是居民點都是小規模的;④社會結構和文化具有傳統特徵,變化較為緩慢,旅遊活動常與當地居民家庭相聯系,鄉村旅遊在很大程度上受當地控制。
從以上各種不同的觀點可以看出,由於鄉村旅遊本身所具有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學術界對鄉村旅遊的相關概念有著各自不同的理解方式,是用以區別塵世旅遊和界定鄉村旅遊的最重要的標志。
山合水易成功案例《雲南開遠鳳凰谷鄉村旅遊總體規劃》
《北京延慶縣京西北鄉村旅遊綜合體策劃》
《西窪都市農業生態園提升策劃》

⑤ 鄉村旅遊的類型有哪些

1、以綠色景觀抄和田園風光為主題的觀光型鄉村旅遊。

2、以農庄或農場旅遊為主,包括休閑農庄,觀光果園,茶園、花園,休閑漁場,農業教育園,農業科普示範園等,體現休閑、娛樂和增長見識為主題鄉村旅遊。

3、以鄉村民俗、鄉村民族風情以及傳統文化為主題的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及鄉土文化為主題的鄉村旅遊。

4、以康體療養和健身娛樂為主題的康樂型鄉村旅遊。

(5)國外鄉村旅遊發展經驗借鑒蘇秦擴展閱讀

鄉村旅遊的設計要點:

1、鄉村旅遊要科學規劃、合理引導,堅持宜發展就發展,不要盲目發展和惡性競爭,絕不能千村一面。而鄉村千篇一律,到處都是一樣的商業化、城市化氛圍和人造景觀,就會既失去了個性,也失去了鄉村的魅力。

2、鄉村旅遊屬於一種服務業,要在保持鄉村獨有田園風光和農家文化的基礎上去引導需求。現在不少地方在發展鄉村旅遊中大拆大建,而且隨著新樓一片片崛起,承載歷史的記憶也同時被抹去。為了避免這種災難性的發生,我們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鄉村旅遊

⑥ 國外農家生態旅遊發展有什麼有效措施

國外的農家生態旅遊,在短時間內能夠得到高速的發展,其中相當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於,各個發達國家都意識到農家生態旅遊的重要性,相關部門制定了一系列有利於農家生態旅遊發展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1)政府對農家生態旅遊的干涉,制定相關政策有效輔助政策。國外農家生態旅遊出現後很長一段時間,由於對鄉村地區旅遊、研究計劃、政府政策和行動缺乏關注,農家生態旅遊業發展制度和相關政策工具都較為缺乏。直到近幾年,政府逐漸對農家生態旅遊有了最直接的關注,並通過開發政策、土地和水資源管理計劃、提供人力和財力管理三種方式干涉鄉村的旅遊業發展。如,德國在1919年就制定了《市民農園法》,確立了市民農園的模式,並於1983年進行了修訂。法國在1941年首次制定了《工人農園法》,在1946年做了修訂;1952年又制定了《家庭農園法》,在1976年進行修訂並一直沿用至今。日本政府對鄉村「民宿」的發展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財力,希望通過「民宿」的發展帶動鄉村的經濟,振興農業。

(2)農家生態旅遊參與區域結構調整。為了解決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歐盟對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1975年設置「歐洲區域發展基金」;1992年與Maostricht簽署的自主協議中第一次正式引入旅遊業;1999年「單一市場和經濟與貨幣聯盟」成立,並將推動滯後地區的發展和結構調整、轉變受產業滑坡影響較大地區的格局、減輕鄉村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的苦難、推動人口密度較低地區的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作為四項重點工作,其中農家生態旅遊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3)農家生態旅遊與鄉村社區的調整。1991年,美國國家旅遊局的調查表明,60%的州正在大力發展鄉村旅遊,50個州中有30個有具體的目標和發展計劃,70%以上的美國居民參與了鄉村旅遊。1993年,英國每天接待鄉村旅遊者的人數為90000人,有84%的人每年至少進行一次鄉村旅遊。農家生態旅遊正在全世界范圍內升溫,成為旅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受到人們的關注,其中最重要的發展趨勢就是旅遊從風景名勝區滲透到各種鄉村區域,深入小村鎮,變得更加鄉村化。然而,農家生態旅遊的廣泛化並不意味著所有的人都平等地享有參與的機會和權利。以英國為例,約有25%的英國人經常到鄉村參與鄉村旅遊,50%的人偶爾在假日去鄉村度假,剩下的25%的人根本沒到過鄉村旅遊。沒去過的人很可能是因為不具備私人交通工具,而居住地附近又沒有農家生態旅遊的村莊。在農家生態旅遊與社區發展的關系中,人們逐步意識到如果鄉村旅遊政策是以提高鄉村居民生活質量為目標,那麼就更應該關注在公共政策中統一社會經濟目標,合理地制定各個利益相關群體的分配機制和分配辦法。

(4)農家生態旅遊的統一合作。在美國西部,聯邦土地是重要的旅遊與遊憩資源。1992年,美國土地管理局、魚類與野生動物管理局、國家森林公園中心、森林委員會、國防部、美國旅行與旅遊管理局的「備忘錄」(MOU)形成了地方、區域、州政府在推進聯邦土地發展旅遊業中共同合作的框架。1993年亞利桑那州共同簽署了聯邦理解備忘錄,包括了所有州聯邦機構的代表、亞利桑那州旅遊局、競賽與魚類管理局、州公園、土地、商業、交通、美國農業部、土壤保護委員會、印第安人事物管理局等多個部門。「鄉村旅遊發展計劃宣言」稱共同的目標是喚醒國內和國際公眾在聯邦土地上開發旅遊的意識,通過營銷鄉村旅遊機會,重點支撐鄉村社區的發展,在環境敏感的地區以獨特的方式取得經濟、教育和游樂等方面的利益。亞利桑那州旅遊促進委員會正在執行州鄉村旅遊發展計劃,通過統一機構支持鄉村社區發展旅遊。美國農業部運用該計劃作為農業部「經濟轉型中非常重要」的政策保障。

芬蘭在1995年成立了鄉村政策委員會,包括了從政府部門到非政府機構的所有部門,委員會的工作任務包括協調鄉村發展尺度,推進鄉村資源的有效配置。委員會為了促進鄉村的農家生態旅遊發展,在其下設立了鄉村旅遊主題工作小組。工作小組的任務主要有:制定鄉村旅遊發展戰略和合作行動計劃;收集、分析區域層面上的鄉村旅遊發展項目的統計資料;制定鄉村旅遊的國家產品開發和發展規劃;在國家鄉村計劃中編輯和收集歐盟發展計劃;促進國內和國際鄉村旅遊市場的合作並促進形成鄉村旅遊的出口市場;與發展中國家農家生態旅遊交流學習;為鄉村旅遊發展提出建議、主動解決影響鄉村旅遊的問題。

⑦ 國外農家生態旅遊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根據旅遊產品生命周期,將西方發達國家的農家生態旅遊,也就是鄉村旅遊,劃分為三個階段。

(1)萌芽階段。迅猛的工業化大潮,在解放人類社會生產力、經濟迅猛發展的同時,也使得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產生了回歸田園、體味鄉村傳統文化的熱情和消費需求。1865年,義大利成立了「農業與旅遊全國協會」,其宗旨就是讓城市中的居民到鄉村去體味農家的自然風情和文化習俗,讓市民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使城市居民享受到別樣的休閑放鬆。工業文明席捲歐洲,也使得鄉村旅遊在歐洲逐漸受到城市人的青睞。至20世紀30年代,到鄉村旅遊已經成為了歐洲城市人休閑的主要方式之一。

此時,鄉村旅遊的發展還處於萌芽階段,具體表現在沒有明確的鄉村旅遊的概念以及命名,也沒有建立相應的村莊旅遊區域和組織方式,幾乎全部的旅遊活動都是由遊客自發組織進行的。旅遊者僅僅是利用鄉村中農家的種植地、養殖區和農舍進行採摘、釣魚、騎馬等放鬆活動,食用新鮮的瓜果蔬菜和新鮮出爐的農副產品,借著村莊自然幽靜的環境暫時躲避喧囂、繁忙的都市生活。而對於很多的農村居民來說,也同樣沒有認識以此可以作為獲取利益的機會,並將其轉化為更大的經濟收益。很多的村民把城裡來的旅客當作是朋友的造訪,只是適當地收取客人的食宿費用。

(2)發展階段。20世紀中後期,鄉村旅遊在西方國家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這一階段,西方發達國家已經進入到後工業化社會,城鎮化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而與此相對的,農業人口減少,農業產業結構逐漸趨於合理化。農業生產在以糧食生產為主的同時,林業、漁業、果木、特色養殖等為輔同步發展。現代農業已初具規模,農業景觀煥然一新。這一時期,開始出現組織各種鄉村旅遊的旅行社,同時農民也發現了鄉村旅遊帶來的豐厚收益,出現了專門負責接待來客的農戶。這標志著鄉村旅遊已區別於單純的農業和單純的旅遊業,成為一個新興的交叉性的產業。

觀光成為了這一時期鄉村旅遊產品的主要形式。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鄉村旅遊的內容也日趨豐富,不僅包括觀賞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及花、草、林、果、家畜、家禽等農村特有的產物,還新增了很多關於村莊傳統文化的展示和欣賞活動,例如鄉村聚落的欣賞、傳統老式建築的參觀以及鄉村特有服飾的展示等等。同時,購物、餐飲、游樂、住宿、參與地方節慶、體驗民俗成為主要的活動。這一時期,世界各地的鄉村因為各自的特點和發展情況不同,開始分化出各種不同特色和側重點的鄉村旅遊,以吸引和滿足不同的遊客群體。

一方面鄉村旅遊內容逐漸豐富,品質不斷提高;另一方面,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城鄉兩地的文化差異越發明顯,農村對城市人的吸引力越來越大。農村干凈的水源、清新的空氣使得遊客開始不滿足於短期暫時性的遊玩,他們更願意把周末和假日安排在鄉村中度過,全身心地投入到自然的懷抱,完整地享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式生活。為了順應這一需求,在生態環境較好的村莊,農戶們利用自己閑置的房屋,將其改裝成具有鄉村氣息的旅店來接待過夜遊客。一時間,鄉村成為周末度假、老人休養的最佳選擇。同時,越來越多的遊客不滿足於旁觀式的欣賞遊玩,更要求積極加入到農村勞作的體驗生活中去。於是,鄉村旅遊增加了豐富多彩的操作性活動項目,不僅滿足了遊客的需求,而且也拓寬了鄉村旅遊的經營模式。在很多國家,遊客想要參與到農活中去,不但不會得到酬勞,反而要交納一大筆費用,這已經成為了旅遊價值的一種新取向。這一時期,很多的鄉村度假小屋以酒店旅館的經營方式運作,經營管理以家庭為單位,農村婦女成了管理者的中堅。

(3)成熟階段。無論是度假旅遊還是參與式的活動抑或是體驗鄉村傳統文化,都能讓遊客既獲取愉悅的心情,又能夠學到一些知識,所以鄉村旅遊在更大的范圍中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而在成熟階段,鄉村旅遊的經營者和管理者為了尋求區域整體的良性發展,開始注重農村整體環境的營造,重視非物質文化資源對遊客的吸引力,更加強調通過鄉村旅遊的發展帶動當地社區居民生活改善,鄉村旅遊開始具有生態旅遊和文化旅遊的特點。

國外旅遊農業的發展對我國發展農業旅遊有什麼借鑒

一、引言

旅遊農業是一種新型旅遊產業,是藉助農業優勢和農業資源開發的旅遊項目,它是旅遊業和農業的交集,也是我國旅遊業和農業發展的新途徑、新領域。目前,我國的城鎮化建設使建築設施越來越多,而人們的活動空間在逐漸減少,有限的公園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在這種形式下,人們更希望返璞歸真,回歸自然,於是旅遊農業萌芽並發展期來。相對而言,我國的旅遊農業發展速度較慢,在旅遊農業的政策保障、項目開發、產業帶動、推廣宣傳、管理經營都呈現落後狀態。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盡快提高我國的旅遊農業發展速度,這是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分析國外旅遊農業特點

在國外,美洲和歐洲旅遊農業的發展史又上百年歷史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生態環境旅遊,也更多鍾情於純綠色的環境旅遊。義大利專門成立了「綠色農業旅遊」企業,吸引了萬名以上的本國和外國休閑度假者。在西班牙國家中海濱度假旅遊效益要低於農業旅遊的效益,西班牙的農業旅遊已經成為西班牙旅遊業的中流砥柱。開發農村旅遊有著自然環境的優勢,使人們能夠走近大自然、親近大自然,可見農業旅遊是個有發展潛力的旅遊項目。

(一)國外農業旅遊有政策優勢

國外旅遊農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當地政府的支持或者行業協會的組織。特別是行業協會能夠根據農業資源的優勢,以農業旅遊內部為立足點,使農業發展能夠在旅遊業的協同下得到全面發展和良性發展。行業協會還有對旅遊業約束行為,使旅遊業和農業能夠完美結合在一起,形成特色旅遊。

追溯歷史,歐洲在十九世紀就開始了有組織的開發農業旅遊,義大利在1865年就有了全國旅遊協會組織機構,這個機構專門為旅遊業服務。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法國是盛行農業旅遊,並成立了全國性質的旅遊組織,並打造了農業旅遊收入占旅遊總收入的四分之一的記錄。美國是在1962年開始快速發展農業旅遊的,由於美國政府的政策支持,農業旅遊業才逐步發展起來,政策中規定了農業旅遊要確保農業的良性發展細則。而在日本,很久以前就已經開始了農業旅遊,成了了行業協會,打造田園風光旅遊和配套的服務設施。西班牙國家還制定了農業旅遊的立法,使農業旅遊在西班牙國際占據一定的地位,而且,西班牙國家還制定了許多旅遊標准,這些帶有強制性的標准使西班牙的農業旅遊蒸蒸日上。

在科技政策中,國外的農牧業主人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科技培訓和旅遊知識輔導,讓當地農牧業主人在旅遊中發揮自己優勢的同時也要有意識保護自己的資源。通過旅遊知識的培訓,當地農民有了保持環境衛生的良好行為習慣,為遊客提供了無污染、純天然、環境優雅的旅遊服務;在整體宣傳方面法國式各個國家的典範,在法國,通過各種媒體、網路大力傳送農業旅遊信息,吸引國內外遊客前來休閑度假,體驗返璞歸真的田園生活。法國的這個網路宣傳包括了教學農場、探索農場、騎馬農場、農產品農場、點心農場、露營農場、暫住農場、狩獵農場,此外還有農場客棧對外服務。法國政府為了達到宣傳的目的,還影印了指導手冊和宣傳手冊,極力塑造法國農業旅遊形象;在農地管制方面大力提倡政府財政支持,同時放鬆管制,促進農業旅遊發展。日本的四賀村的村民就是在鄉土上建造住宿小屋,形成特色,來吸引觀光旅遊之人。紐西蘭的彩虹農場是個面積很小的農場,然而牧場主確匠心獨具的打造了欣賞珍惜種羊、趕羊入圈,剪羊毛、擠羊奶、餵羊羔系列旅遊項目,每年都要大批量接待國內外旅遊者,創收了客觀的經濟效益;在經濟政策方面,政府給予農業旅遊低息貸款、投資、補貼、減免稅收等。在阿根廷國家中,無論個人還是團體都可以享受旅遊弄業貸款,而且政府還給予一定的補貼;在隨意休閑方面瑞士做出了示範,瑞士的稻草之旅可以參觀農場,可以夜宿農場,也可以享受農場美味,參與旅遊的還可以有遊客的寵物。總之,國外的旅遊模式各有千秋,並且都獲得一定的經濟利益。

(二)國外旅遊內容分析

在國外,農業旅遊內容繁多、模式獨特。在歐洲國家,農業旅遊最為常見的就是農業旅館,他們的農業旅遊旅館按照需求分為兩類。其一是農牧業主人出租自己的平房,遊客自己料理炊事,在租來的小平房中賓至如歸,進行請享受田園風光主人的樂趣;其二,同農家人生活在一起,享受最簡單的農家服務。在歐洲的各個國家中,多元化的農業旅遊越發興盛起來。以休閑娛樂為主的騎馬農場、教學農場、露營農場、探索農場等,還有以美食為主要特色的農場飯店。在奧地利、芬蘭、英國農村、法國等國家,農場既提供住宿業,又提供旅遊休閑活動。而且,農場內部設有足球場、釣魚場、園林、賽馬場供游者娛樂。在美國,還開通了鄉村文化遺產旅遊,在傳統藝術和傳統文化的感染下吸引來很多遊客。馬來西亞整合本國花的優勢開辟了花卉旅遊,花展、花賽、花車,項目齊全,打造各種花的主題,吸引國際遊客。

三、國外農業旅遊經驗

國外農業旅遊形式多樣,憑借科技水平、民俗文化、資源稟賦,收獲了一定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這些效益的取得與國外的行業協會、政府、鄉村旅遊機構分不開的。

1、行業協會的支撐作用。政府和農戶之間的業務關系是行業協會來聯系的,他是二者之間的業務紐帶,是經營者和農業旅遊主管橫向交流的組織者。行業協會的建立為農業旅遊提供項目交流服務和技術服務,可見行業協會對農業旅遊發展起到一定作用。在美國,國家旅遊基金協會在推廣項目、執行計劃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提高了美國休閑廣場和聯邦旅遊的在農業旅遊界的知名度。

2、開發農業旅遊產品,整合旅遊優勢。國外農業旅遊有一定的主動性,主動協調上下游之間、旅行社和旅遊景點之間的關系,還有酒店、科研單位等企業單位,組成一個聯盟,互惠互利,大力開發旅遊產品和旅遊項目,同時利用電台、電視、網路、報刊等渠道進行整合營銷。

3、發動居民創造和諧的社區環境。農業旅遊的主要資源來自農村的生活環境,這些資源的經營者是農民本人,所以國外發動居民,共同提高農業旅遊意識,打造和諧的社區環境。在國外,政府鼓勵居民組建旅遊社或者旅遊團體,以旅遊業作為副業來發展經營,攫取農業旅遊帶來的經濟效益。同時,居民、社區農民在旅遊中讓遊客盡情享受具有濃郁風情的鄉野風光,避免與遊客發生沖突,構建和諧的農業旅遊區。

4、協調旅遊功能,收取農業旅遊效益

國外農業旅遊在獲取經濟利益的同時,很關注農村旅遊環境的保護,也十分注意旅遊給農村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見國外農業旅遊收取效益的同時用品牌塑造形象,而且十分關注農業旅遊的可持續發展。

5、政府給予農業旅遊以政策鼓勵和資金扶持。在國外的農業旅遊發展中,政府具有一定的管理和調控機能。政府出買呢制定一些和旅遊相關的政策法規,這些法規里包括了安全、環保、建築、經營等。在這方面日本國做的很到位,它的農業旅遊法律體系很健全。此外,1999年美國加州也制定實施了農場家庭住宿法,再者,法國在信貸上給予農業旅遊以一定支持。而英國以專項撥款方式促進農業旅遊發展。

四、吸納外國農業旅遊的成功經驗

和國外比較,我國的農業旅遊發展速度緩慢,然而,我國卻是個農業大國,有很多可以開發的農業旅遊資源,無論是農林牧漁還是生態環境空間都具備很大的潛質。我國首次嘗試農業旅遊的是上海市舉辦的南匯桃花節,這項活動為我國的農業旅遊拉開了帷幕,迎來了序曲。繼而北京、廣州、程度等地相繼開發了農業旅遊。1998年我國國家旅遊局舉行了一次住農家院、吃農家飯、看農家景、做農家活的華夏旅遊,2001年我國把農業旅遊納入發展的重點。可見幾年間,我國的農業旅遊發展勢頭好,資源底蘊豐厚。然而,無序的空間布局、不明的市場定位、不足的文化保護、嚴重的環境破壞、過低的中和效益,沒有做到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統一籌劃,均衡發展。所以,結合我國當前發展現狀,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為己用。

1、重視環境保護。我國的農業旅遊過於人工化、城市化,而且為了追求利益,無顧於環境的破壞,這種舍本求末,誇張農業旅遊功能的做法既約束了農業旅遊本身的發展,使其失去原本應該有的特色,也破壞了生態的可持續發展。農業旅遊應該帶動農村發展,而且要合理開發和利用,使有效的土地創出更大的利益。在開發的同時要首先考慮到環境保護問題,使之良性發展。

2、培育旅遊旅遊特色。我國的農業旅遊大多項目雷同,缺乏個性,加之單一的營銷方式和薄弱的宣傳都制約了農業旅遊發展。應該憑借資源優勢打造品牌特色,塑造形象旅遊,擴大宣傳力度,使之產生良性效應。

3、注重農村旅遊的協同效應。在發展農業旅遊的同時要關注綠色產品的生產和農特產品的推廣,既滿足人們的旅遊觀光的需求,也激活人們對農產品的購買慾望。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以農為本、以旅促農的發展目標。打造出農產品的品牌特色,做到農業旅遊和農產品促銷的雙重效益共贏,進而加快農業現代化的速度,提高我國農業的競爭能力,為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奠定基礎。同時,還要依託政府的優惠政策和資金補助,大力發展農業旅遊。

五、結論

通過對國外農業旅遊的探析,並結合我國農業旅遊的發展現狀,發現國外農業旅遊的許多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只有向發達國家看齊,憑借我國農業資源的優勢,建立適合我國的農業旅遊模式,大力推進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為拉近我國城鄉距離奠定基礎。

⑨ 國內外鄉村旅遊發展歷程

(一)國外發展歷程
1.萌芽—興起階段,在19世紀初,城市人開始認識農業旅遊價值,並參與了鄉村農業旅遊,如法國、義大利。
2.觀光—發展階段,在20世紀中後期,鄉村觀光農業發展,形成農業和旅遊相結合的新產業,如西班牙、日本、美國;
3.度假—提高階段,在80年代以後,觀光農業由觀光功能向休閑、度假、體驗、環保多功能擴展,如日本、奧地利、澳大利亞。
(二)國內發展歷程
1.初創階段(自發階段)1980年代中後期-1994年
農家樂興起
1986年,成都「徐家大院」的誕生標志著「農家樂」旅遊模式拉開了鄉村旅遊的序幕。
1989年4月,「中國農民旅遊協會」正式更名為「中國鄉村旅遊協會」
1994年,「1+2」休假制度頒布並實施。
2.全面發展階段1995-2001年
鄉村假日經濟
1995年5月1日起實行雙休日,1999年又將春節、「五一」、「十一」調整為7天長假。
2000年,國務院46號文明確了「黃金周」的概念。
1995年「中國民俗風情游」旅遊主題與 「中國:56個民族的家」宣傳口號帶遊客深入少數民族風情區;
1998年「中國華夏城鄉游」旅遊主題與 「現代城鄉,多彩生活」宣傳口號吸引大批旅遊者湧入鄉村。
3.縱深發展階段2002-2006
助力「三農」問題解決
2002年,我國頒布了《全國工農業旅遊示範點檢查標准(試行)》標志著我國鄉村旅遊開始走向規范化、高質化
2006年,明確提出「中國鄉村旅遊年」,將鄉村旅遊的角色提到了更突出的位置,「新農村、新旅遊、新體驗、新時尚」全面推動鄉村旅遊提升發展。
2006年8月,國家旅遊局發布了《關於促進農村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鄉村旅遊是「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重要途徑。
2005年國家開始實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發展適度規模經營,2006年我國健全了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
提升轉型與
4.可持續發展階段2007年至今
產品轉型,產業升級
2007年國家規范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2008年健全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克服了鄉村旅遊發展受土地制度制約。
2007年,「中國和諧城鄉游」和「魅力鄉村、活力城市、和諧中國」的提出帶動了農村風貌大變樣。
2007年,國家旅遊局和農業部聯合發布了《關於大力推進全國鄉村旅遊發展的通知》推動鄉村旅遊發展。
2008年,三次長假調整為「兩長五短」模式及帶薪休假制度法制化。
2008年,《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使鄉村旅遊的經營模式更加科學化、合理化和多樣化。
2009年,《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提出鄉村旅遊富民工程。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