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本溪地質旅遊發展拓展潛質如何
❶ 地質旅遊資源的特徵
地質旅遊資源是地球演化的產物,是巧奪天工的神來之筆,所以它既具有旅遊資源的一些基本特性,同時還具有一些獨到之處。我們在總結前人的研究基礎上,提出了地質旅遊資源的基本特徵。
一、觀賞性
在地質旅遊資源中,除少數礦物資源被加工、製造成地質旅遊產品外,其他所有地質旅遊資源皆因其主要景觀形態、色澤、組合以及所在周邊的地質環境、生態環境、人文環境,而構成觀賞性。所有的旅遊者都喜歡具有觀賞性的旅遊資源。無論是名山大川、奇峰異洞,還是風土人情、文物古跡等,都是因為具有觀賞性,才能給人以美的享受。觀賞性越強,吸引力越大,價值就越高,遊人就越多。像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雅丹地貌等,都因觀賞性極強,每年都有無數的遊客前來觀賞。
二、多樣性
地質作用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由於其復雜性,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地質景觀。由於復雜的地質作用過程,生成了形態各異、內涵豐富、科學價值較高的地質景觀。例如同為岩漿活動,既可以形成巨大的花崗岩體,圍岩被剝蝕後形成花崗岩山峰,也可以形成典型的火山地貌,如五大連池。再如同為流水作用,由於地質地貌不同就有瀑布、河流、湖泊等景觀。地層如同厚厚的日記本,記錄著曾經的地表上發生的點點滴滴,如地層中留下的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從第四紀人類出現以來,在地層中出現了新的關注點,即古人類的活動遺跡以及化石遺骸。較為著名的地質景觀有:雲南澄江寒武紀動物群、山東山旺中新世古生物群、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和山頂洞人遺址等。總之,地質旅遊資源的多樣性是由客觀世界的復雜性決定的,同時,也與遊客的需求多元化有密切關系。
三、區域性
地質旅遊資源具有明顯的區域性,如在總體地貌景觀上,我國有「南秀北雄」這一區域性的概括。「南秀」在地域上,代表秦嶺淮河以南的「杏花春雨江南」的秀美景色,再細分,有西南的靈秀,華南的麗秀,這主要是因為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廣泛分布於南方所致;「北雄」代表黃河流域「駿馬西風冀北」的雄渾。這種渾厚與黃土高原相映生輝。再如喀斯特地貌,分布具有明顯的區域性,該地質景觀只可能出現在具有大面積的可溶性岩地區。區域特徵的形成主要原因就是地質作用。各種地質旅遊資源既是整個空間環境的組成部分,同時,他們的形成和演化又受其時空下的地質作用的制約。隨著地質作用的區域變化,旅遊資源必然存在著相應的區域差異。
四、古老性
這一特性是地質旅遊資源所獨有的。這里所講的古老性不同於一些歷史人文景觀的悠久性,歷史人文景觀的時間尺度不過是幾十年至數千年,而這里所講的地質旅遊資源,其時間尺度是萬年至億年。據科學考證,地球的形成年齡為46億年,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發現的最古老的岩石約為43億年。這意味著地質作用在43億年前就已開始。地質作用是迄今未能得到全面正確的解釋和模擬的事件,是人類所未經歷的漫長過程。探求地球的形成、發展、演化及其未來趨勢是人類所共同關心的話題。地質旅遊資源所展示的點點滴滴以及其所反映的地質歷史畫面,都可以滿足人們的求知慾,並激發起人們對大自然的敬仰與熱愛。
五、獨特性
對於整體地質旅遊資源來講,其具有多樣性,而對於單一的地質旅遊景觀來講,則具有明顯的獨特性。基本每一處地質旅遊景觀都代表一種或幾種典型的地質現象,具有其獨到的審美、科普和研究價值。如張家界砂岩峰林地貌就具有極強的獨特性,能與張家界砂岩峰林進行比較的地貌區域在全世界僅約有四處。再如世界最大的稀土礦床——內蒙古白雲鄂博,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河北唐山地震遺跡等地質旅遊景觀,都具有極強的獨特性和代表性,其價值對於整個人類是極其巨大的。
六、整體性
地質旅遊資源的吸引功能是組合性、整體性的吸引功能。必須重點指出的是區域旅遊資源整體性吸引功能在旅遊資源自身主要體現為一種「美」,這是一種組合之美,整體和諧之美,代稱為「區域美」。一定地域總會以一定的審美狀態呈現出來,被外界所感知,形成各自的美感效應,如泰山的雄、峨眉的秀、黃山的奇、華山的險、青城的幽。正是這種「區域美」,體現了區域旅遊資源在類型、數量、特徵等方面的組合性,以及旅遊資源單體、單類各自所呈現的審美狀態的組合性與融合性,旅遊資源整體吸引功能由此而產生,我們必須意識到,這也是由其地質作用決定的。
七、科學性
地質旅遊資源是地質資源中能作為旅遊資源開發利用的部分。因此旅遊地質資源包含有地質科學的所有內涵,如地球的形成、地球的物質及其結構、地球的發展、地球的現狀和未來、地球及地球生命的演化發展、地質構造、地質作用及地質景觀。旅遊地質資源科學性和觀賞性的識別、地質旅遊資源的開發與環境保護都是以地質科學為基礎、以地質科學為依據的。地質科學構成了地質旅遊資源科學性的核心和地質旅遊資源的品位。
八、永續性
地質旅遊資源是地球內外力地質作用的結果,是大自然的結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寶貴資源,一旦破壞,便無法復原,所以地質旅遊資源具有永續性和不可再生性,地質旅遊資源主要用於觀賞、科考等。
❷ 地質旅遊的研究進展
地質旅遊是近30年來才逐步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生態旅遊和可持續發展旅遊形式。自20世紀90年代誕生地質旅遊概念以來,各國學者對地質旅遊研究的關注度逐年提高。目前,世界地質旅遊的理論研究著重於地質旅遊的定義,地質旅遊資源的調查、評價與規劃,地質旅遊資源的類型劃分,地質旅遊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地質公園的建設與管理,地質旅遊產品的開發策略等方面,還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
一、國外研究進展
地質旅遊的概念最先由Hose於1995年提出,1997年美國國家地理和旅遊產業聯合會提出了不同含義的「地質旅遊」術語,隨後很多學者參與討論和研究地質旅遊的這兩大定義,並賦予了更深刻的含義(Stueve等,2002;Stokes等,2003;Newsome和Dowling,2006;Tongkul,2006;James和Hose,2008;Dowling,2009),但都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
近30年來,國外學者從多個方面闡釋了地質旅遊的開展、管理、推廣及與地方利益協調等方面的問題。有通過研究利用廢棄礦山發展旅遊業,從而喚醒礦山活力,增加價值(Calaforra和Fernández-Cortés,2006);針對火山或地熱溫泉等地的地質旅遊活動安全問題進行研究(Heggie,2009);研究地質遺跡地開展地質旅遊的可行性及容量,以保護地質遺跡環境和地質遺跡本身不受破壞的問題(Fernández-Cortés等,2006);關於自然遺產地的生態旅遊和可持續發展研究(Spenceley,2005;Billington等,2008);世界遺產的地質學價值及開發地質旅遊的潛力(Alexandrowicz,2009);地質公園與地質旅遊的關系(Zouros,2004;Zouros和McKeever,2009);地質遺跡旅遊對地方經濟、就業、基礎設施建設和居民收入的影響(Walpole和Goodwin,2000;Wartiti和Malaki,2008;Dowling,2009);認為地質旅遊擴充了地區可持續旅遊的內容(Hose,2007);有些學者研究如何將對一般人來說在平時和日常生活中顯得太遙遠且沒有吸引力的地質學通過通俗易懂的圖冊介紹地質學知識,編制非學術化的地質目錄,刺激民眾的好奇心,透過地質景觀喚醒人們對地球科學的注意(Bertolini和Centineo,2005);地方文化對地質旅遊的重要性(Weber,2009;Lemon等,2009);地質旅遊的教育、休閑功能(Eder和Patzak,2004;Grosbois和Eder,2008);遊客對於地質旅遊的認知與期望(Boley,2009);地質旅遊與當地居民參與的關系(Farsani等,2009);通過研究西班牙的地質遺產與地質保護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提出建立法律框架和編撰完整的遺跡目錄以保護地質遺產(Carcavilla等,2009)。
在圖書與雜志方面,Dowling和Newsome(2006)合作編寫「Geotourism」一書,書中討論了地質旅遊的范圍和性質,描述馬來西亞、西南部非洲、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地質旅遊資源,總結歐洲與中國的地質公園建設經驗,介紹美國、西班牙、愛爾蘭和英國等國家的地質旅遊行動,研究了地質旅遊的解說系統、地質旅遊開發的問題與挑戰,同時列舉了不少實例作為佐證;Leman等(2008)主編了「Geoheritage of east and southeast Asia」一書,內容主要涉及地質遺產資源、地質遺產保護和地質公園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德國出版「Geoheritage」雜志,專門研究地質遺產保護和地質旅遊開發。
二、國內研究進展
我國對於地質遺跡保護工作一直比較重視,但是對其開發建設卻相對比較緩慢,在地質旅遊開展和建設方面所做的工作相對滯後。我國學者對地質旅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質公園的建設、地質旅遊資源的特徵分析等方面;部分高校成立了專門的研究機構,如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礦業大學都分別成立地質旅遊研究中心和地質旅遊研究所;另外,國內資源導刊雜志社出版發行一本專門介紹和研究地質旅遊的雜志——《資源導刊·地質旅遊》。
1978年,中國地質學會成立了地質科普委員會,並多次開會討論旅遊中的科普問題,提出開展科學旅遊、地質旅遊,並進行旅遊地質、旅遊地學相關研究;從1981年的全國青少年地學夏令營活動開始,組織了一系列地質旅遊實踐活動,每年都有數千人次,屬於普及性地質旅遊;1993年,中國旅遊地學會在河北薊縣召開了以「中國地學(地質)旅遊事業發展戰略研究」為主題的學術年會。
殷維翰和丁興旺(1983)提出並探討了進行地質旅遊和建立地質公園的構想,原地質礦產部於1985年11月在長沙召開了「首屆地質自然保護區區劃和科學考察工作會議」,會議代表考察了武陵源風景區,鑒於武陵源砂岩峰林地質地貌景觀獨特優美,地質學家提出了在地質意義重要、地質景觀優美的地區建立地質公園以加強保護和開展科研、科考的構想。但由於種種原因,此項工作一直沒能開展起來,直到1998年國土資源部協同有關部門才推動了這一事業的發展。目前,世界地質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和省級地質公園共同構成的三級地質公園體系在我國初步建成。有中國特色的地質公園管理體系圍繞著對地質遺跡「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大原則正在不斷完善,同時在理論與實踐方面也還存在不少需要努力探索之處;世界自然遺產的地質旅遊研究和開發也在悄然進行中,在世界遺產中開發地質旅遊將成為繼生態旅遊、探險旅遊、科普旅遊之後新的研究方向。
目前,國內對於地質旅遊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地質旅遊的意義與必要性
地質遺跡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寶貴而不可再生的自然遺產,它代表了地球發展的不同篇章,具有不可估量的科學意義。通過在世界遺產地和地質公園開展地質旅遊,不僅可以在保護地質遺跡的同時讓旅遊者在遊玩中感受到大自然美麗的景色,給人一次愜意的旅遊經歷,而且還可以輕鬆了解地學知識、促進地質學知識的普及和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因此國內不少學者和政府都非常關注地質旅遊的研究及其對地方發展所帶來的契機。周純明和曾令初(2007)認為,地質旅遊具有扶貧、延長礦區壽命、加強社區和諧、普及地學知識等功能,既保護了地質遺跡,又發展了地方經濟,促進了地方發展。徐梅(2007)認為,個性化、主題性的地質旅遊將成為我國旅遊業發展的新趨勢,並提出,大力發展地質旅遊是充分挖掘貴州旅遊資源潛在優勢,以差異性競爭策略實現貴州旅遊業發展後來居上的正確選擇,而且貴州地質旅遊開發需要走綜合性的整合開發之路,帶動地方經濟的綜合協調發展。張玲(2008)認為,發展地質旅遊對保護地質遺跡,加快旅遊業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具有重要意義。
2.地質旅遊資源方面
地質旅遊資源研究主要集中在地質旅遊資源的分類、地質形態的構造和形成歷史、地質旅遊資源的開發等方面。主要圖書有《中國旅遊地質資源分類分區與編圖》、《地質旅行》(夏樹芳,1998);主要研究論文成果有:吳昭謙(1990)提出中國擁有豐富的地質旅遊資源,應當面向世界開展地質旅遊;郭威和丁華(2001)討論了地質旅遊資源的分類、地質旅遊的特色和發展前景;左曉路(1995)對四川地質旅遊發展的可行性進行深入探討;李治國和高建華(2004)研究了河南省地質旅遊資源及開發利用潛力,提出應做好地質旅遊資源評估,並進行配套組合旅遊項目開發;唐開疆(2003)分析了世界遺產——長江三峽的地質旅遊資源,提出重點進行「無字天書」旅遊考察和遠古時代的古生物化石探秘這兩方面的地質旅遊;王嘉學和楊世瑜(2004)針對世界遺產——三江並流區旅遊地質資源開發與保護的障礙及對策進行研究;戴亞南(2008)則探索了地質遺跡的可持續發展的途徑和方法。
3.地質公園方面
地質公園是開展地質旅遊活動的基礎和主要場所,因此,我國學者在地質公園開發建設的理論與實踐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國家地質公園體系、地質公園評定及地質公園的意義等方面研究。陳安澤(2003)認為國家地質公園體系的建立,是我國地質工作發展史上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對地質遺跡保護工作,對促進旅遊事業和經濟發展都有重大意義;趙遜和趙汀(2003)認為中國地質公園的建設不僅可以提高中國地學界的國際地位,保護地質遺跡,優化地質環境,推進科學普及,提高旅遊科學知識含量,同時也有益於地方經濟發展和增加當地居民的就業機會,是實現地質工作服務於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具體措施,也有利於保護地質遺跡和地質環境;國家地質公園具有美學與觀賞價值、科學研究與科普價值,它將在開展地質旅遊、普及地質科學知識、提高旅遊業的科學含量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後立勝和許學工,2004)。
(2)地質公園中地質遺跡資源特徵及開發保護研究方面。黃松(2006)提出了地質遺跡的復合型保護開發模式優選思路和5個優選模式;賴紹民和鄭萬模(2002)認為地方政府應摸清地質公園的地質遺跡資源,建立完善的評價標准和登錄評價體系。王長生(2005)認為對於目前尚不具備開發條件的地質遺跡採取「暫緩開發」原則,以保護地質遺跡資源。
(3)地質公園的開發和保護方面的研究。盧志明和郭建強(2003)等用系統論的思想把地質公園分為地質系統、保護系統和旅遊系統三個子系統。地質公園應該走綠色開發之路,並納入到旅遊產業的鏈條中,建成科學旅遊、探險旅遊的基地(李雙應和岳書倉,2002)。地質公園的建設要注意處理好開發利用和保護的關系,二者的目標都是為了實現地質遺跡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毛學翠,2003;孫長遠和周淑敏,2005)。李曉琴和劉開榜(2005)認為生態旅遊是地質公園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並提出了地質公園生態旅遊開發模式。
(4)國外地質公園建設開發與保護經驗研究與借鑒。主要是總結國外地質公園的經驗,提出盡快健全完善我國地質公園管理體制,理順各項管理規章制度與運行機制,實行地質公園管理與經營分離及強化法律責任與法律制裁(趙汀和趙遜,2003;鄭敏和張家義,2003;夏雲嬌,2006)。
4.地質旅遊開發及產品方面
我國學者在地質旅遊的總體規劃建設和地質旅遊產品的推陳出新方面研究相對較少,目前研究重點主要放在地質旅遊的開發思路和建議方面的居多,如何通過開發新穎的地質旅遊產品來滿足新世紀人們對旅遊需求的變化和地質旅遊配套設施建設是我國學者和業者今後需要重點研究的目標。周純明和曾令初(2007)詳細論述了地質旅遊的意義和地質旅遊產品系列的開發建設對策;高蓮鳳和張振國(2007)研究山西省地質景觀資源分布特徵,提出地質旅遊總體規劃的建設思路,即該省地質旅遊線路規劃、資源開發規劃及地質旅遊區的環境治理和保護規劃方案;庄壽強(2006)提出地質公園中地質旅遊的開展及其知識產權保護問題,並提出地質旅遊的三種類型:彌漫型地質旅遊、插入型地質旅遊和連貫型地質旅遊;庄壽強(2008)提出在恐龍曾出沒的地方尋找金剛石這一開拓地質旅遊公園的設想就滿足了人們探奇的好奇心理及地質旅遊景點的可持續發展對策。徐梅(2007)探討了貴州省民族旅遊與地質旅遊的結合開發思路。吳振揚(2007)在分析香港花崗岩地貌特性、地質旅遊特點和目前存在問題基礎上,提出香港花崗岩地貌的地質旅遊開發思路。謝洪忠和劉洪江(2003)分析了美國國家公園的地質旅遊特色,並提出我國地質旅遊開發應突出地質旅遊特色、正確認識地質景觀、加強管理和引導。同時,還有不少學者針對一些具體的地質公園進行旅遊產品設計和開發研究。
總的來說,國內地質旅遊研究還比較薄弱,主要集中在地質旅遊的地質景觀資源特徵分析、地質資源開發與保護、地質公園的開發與規劃建設等方面,對於地質旅遊資源的評價體系、地質旅遊的線路安排、地質旅遊的配套服務、地質旅遊與教育結合、地質旅遊與地方特色結合、地質旅遊與地區經濟建設協調等方面還存在不足,地質旅遊的理論研究體系和實踐開發體系還未成型,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多學科交叉研究,深化完善地質旅遊學科建設。
❸ 遼寧(本溪)港灣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遼寧(本溪)港灣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是2017-10-20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遼寧省本溪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西高堡標准化廠房6#產業園區內。
遼寧(本溪)港灣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210500MA0UKQ143B,企業法人張昶,目前企業處於注銷狀態。
遼寧(本溪)港灣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旅遊項目開發,旅遊配套產業建設,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園林綠化,旅遊咨詢服務,旅遊景區開發,旅遊企業管理服務,旅遊產品開發,國內旅遊經營服務,入境旅遊經營服務,出境旅遊經營服務,住宿服務,正餐服務,會議服務,房地產中介服務,展覽展示服務,體育活動組織服務,計算機軟體開發、技術咨詢、技術轉讓、技術服務,互聯網信息服務,票務代理,工藝品設計、製作及銷售,體育用品、日用百貨、建築材料銷售,房地產開發,商品房銷售、房屋租賃、物業管理、設計、代理、製作、發布廣告,電腦圖文設計製作,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策劃、旅遊項目策劃,自營和代理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遼寧(本溪)港灣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❹ 你聽過本溪、鐵嶺、阜新這幾座北方城市嗎,經濟發展水平如何
聽過都是很不錯的城市
❺ 本溪經濟開發區的發展前景如何
現在開發區要打造東北的葯都,發展前景廣闊
████████████████████████████████████████████████████████
❻ 本溪未來城市有什麼規劃呢
打造綠色山城,逐步發展石橋子經濟開發區,總之,一切都會越來越好的,祝福我們本溪!
██████████████████████████████████████████████████████████
❼ 本溪水洞對本溪市自然旅遊資源產生怎樣的影響
本溪水洞已經是本溪旅遊的主要選擇,本溪水洞開發較早,景點地址離市區近,對外的回影響也就有了優勢。後答期本溪旅遊景點多是以本溪楓葉為背景,比如關門山、老邊溝、洋湖溝、楓林谷等。
本溪水洞對自然資源影響:1、景觀影響。作為一個自然景觀絕佳的沖水溶洞,視覺效果上絕對震撼,但是有效的水洞中游覽時間也就半小時,遊客在游覽完自然而然的就會考慮周邊景區,在水洞周圍的關門山、老邊溝、大石湖等就是比較好的選擇,尤其是秋季楓葉景色。2、地點影響。水洞近市區,與沈陽距離也在接受范圍內,其他景觀距離本溪市區和沈陽則較遠。這種情況下,個人自駕就比較方便,因為從水洞地點出發去其他地方還算是可以接受,車程基本1小時左右。而且水洞與其他景區中間有本溪滿族自治縣為中轉站,吃飯住宿都比較方便。3、科考價值。本溪水洞是數十萬年前形成的大型充水溶洞,還有新建的本溪地質博物館向大家展示地球誕生46億年來主要的地質變化及類型特點,科普價值較高。
❽ 地質旅遊的可持續發展
地質旅遊資源是地質旅遊的基礎,我們要保護好景區的各種地質地貌景觀,創造一種和諧的旅遊環境,沒有和諧的旅遊環境就談不上地質旅遊的可持續發展。Wartiti等人(2008)指出,保護地質景觀的多樣性有助於我們了解地質循環。這對於科學研究具有很大的價值。而保護景區的地質旅遊資源及其多樣性首要的就是防止地質災害的發生。
一、地質旅遊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一)旅遊建設中缺乏災害預防性措施
由於不了解歷史災害又無防災意識,山區旅遊開發普遍存在著盲目建設的現象。不少溝谷在中下游特別是溝口建有旅遊設施,這些地方恰好是泥石流物質大量淤積的地方。沿溝谷建設一些休息亭等設施,由於缺乏擋護等措施,當泥石流或崩塌等發生時這些建築物就會被毀造成很大的損失。
(二)地震災害旅遊資源開發利用存在的問題
1.開發深度不夠表現在文化內涵開發不足,沒有整體開發意識,災害旅遊資源與普通旅遊資源的整合、與地方民族文化的整合、與長遠文化發展趨勢整合不足;景觀設計沒有充分考慮人們文化需求提高的趨勢,綜合服務設施不足;開發主題沒有震撼力。
2.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薄弱
在地震遺址中開發旅遊資源,往往會忽視環境的保護問題,環境與旅遊資源的和諧發展的問題。旅遊地質景觀常常與森林、草地、湖泊、珍稀動植物等伴生,由於這些因素的存在,使地質旅遊的觀賞性更突出。地質遺跡展示過程中,一方面不可避免地要牽涉到自然生態因素;另一方面,也難以避免地對自然生態系統造成影響。因此地質災害旅遊資源開發過程中,應遵循生態學與景觀學相關的原理,與生物多樣性展示,景觀多樣性展示等有機協調,並盡可能使地質災害資源開發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影響最小化(王嘉學和楊世瑜,2007)。地質旅遊的環境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礎,同時又是人類開發利用的對象。如果環境保護不好,治理不好,無法給人以休閑、觀光、欣賞的功能。地震旅遊景區給遊客呈現的是另一種旅遊,也許是一種狼藉的狀態,是一種凌亂不堪的情景,但是在開發過程中也要注重其環境的保護以及景區環境和諧發展。
3.地震意識淡薄
在地震災旅遊資源開發過程中往往存在開發利用不設防,沒有地震常識教育的設施和標示等問題。Perry和Lindell(2008)指出居民的自我保護意識淡薄對於地質災害的損失方面也是一種內因。在地震區開發旅遊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在經歷了地質災害後,很多山體處於活動狀態,易發生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的地質災害。因此在開發旅遊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這些潛在的危險因素,對於進入地質災害景區的遊客進行安全意識教育,並在景區設置地質災害發生的安全保護措施。
(三)滑坡、塌陷、泥石流地質災害旅遊資源開發存在的問題
1.對旅遊資源的內涵與底蘊挖掘不夠
主要是文化內涵挖掘不夠,如對消南海地震災害旅遊資源開發、對喀斯特溶洞塌陷、洪水等災害資源開發,只停留在一些相對狹義概念的旅遊資源開發上,科學文化介紹少,附會文化、虛擬文化介紹多。旅遊開發商和導遊人員科學素質差。這使得一部分極高品位的災害旅遊資源體現不出它應有的價值。
2.缺乏開發意識
對於滑坡、塌陷、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旅遊資源沒用科學的眼光看待,我們只把它看作是一種災難,一種讓人們的生命財產得到損失的災難。許多滑坡、塌陷、泥石流、洪水治理工程沒有進行旅遊開發規劃。特別是大部分災害旅遊資源未進行開發,絕大多數在設計上根本就沒有考慮旅遊功能。投入了大量資金,有治理工程,就是沒有開發利用。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考慮,如果我們對於這些災難進行合理的旅遊開發,就會讓更多的人從思想意識上得到重視。如果我們對這些地質災害進行深入的科學研究,就會發現其形成、發生的規律,從而更好的採取措施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3.與周圍的地質環境協調發展差
旅遊地質環境是指以旅遊地質資源為基礎由地質作用、地質景觀與地貌、地理、生物、生態、氣候各環境因素與人類旅遊活動共同構成的綜合體。是供人類休閑、觀光、欣賞,從中得到享受,起到既休閑又增長知識、啟迪智慧、開闊視野、陶冶情操的人類旅遊活動的環境(王嘉學和楊世瑜,2007)。大部分災害旅遊資源沒有得到有效的整合,沒有與普通的旅遊資源進行合理的整合,沒有發揮其整體的規模效益。地質災害旅遊資源雖是另一類的旅遊,旨在給人們以警示和教育的意義,但是也要對它進行合理的開發與整合,與周圍的旅遊資源與環境達到和諧的發展。
二、解決對策
(一)做好地質災害的預防措施
景區常見的地質災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為保護景區的地質旅遊資源一定要做好這些地質災害的預防工作。Han等(2007)指出我們要搞清楚這些地質災害之間的關系鏈,提出合理的預防措施。
1.修築攔擋建築物
在危岩帶下的斜坡上,或者是有大量碎屑物質堆積的斜坡上,大致沿等高線修建攔石堤兼擋土牆,既可攔截上方危岩掉落石塊,又可保護堆積層斜坡的相對穩定狀態,對危岩下部也可起到反壓保護作用。在泥石流流經的溝道上,利用峽谷、窄口等形成的具有一定庫容的地形修建攔砂壩,攔截泥石流攜帶的固體物質,過濾大顆粒物質,以減少泥石流對下游防護工程的撞擊、磨蝕,增加下游工程的安全度。
2.支撐與坡面防護
支撐是指對懸於上方、以拉斷墜落的懸臂狀或拱橋狀等危岩採用墩、柱、牆或其組合形式支撐加固,以達到治理危岩的目的。對危險塊體連片分布,並存在軟弱夾層或軟弱結構面的危岩區,首先清除部分松動塊體,修建條石護壁支撐牆保護斜坡坡面。在泥石流溝域鬆散固體物質分布區,如滑坡、崩塌分布密集的溝谷段,修建梯級谷坊工程,利用系列壩逐級回淤穩固滑坡腳,同時調節溝道縱比降以削減泥石流能量。對泥石流補給集中且量大的大滑坡、崩塌等,如確有必要可採取擋土、排水等專項工程治理。對以片蝕為主的荒坡等分散物源,採用農林措施固坡。
3.疏干岸坡與排水防滲
通過修建地表排水系統,將降雨產生的徑流攔截匯集,利用排水溝排出坡外。對於滑坡體中的地下水,可利用排水孔將地下水排出,從而減小孔隙水壓力、減低地下水對坡體岩土體的軟化作用。對必須穿過滑坡區的引水或排水工程做嚴格的防滲漏處理;避免在滑坡區內修建蓄水工程;對滑坡區地表做防滲處理;防止地表水對坡腳的沖刷等。
4.排導工程
在泥石流通過城市等重要保護目標區河道段,加高加固兩岸河道,減小河道彎度,疏掏拓寬河道,設置潛壩防止河床下切等,以利於泥石流安全通過,輸入到下遊河道中。對跨河建築物進行改造留足排洪斷面,也可建急流槽使泥石流快速通過跨河建築物,而不致發生阻塞。
5.生物措施
生物措施是利用農業、林牧業技術,對溝域內泥石流的產生提供大量固體物質(土壤、石塊)的陡坡耕地、荒地、荒坡,進行人工改造,以控制其面蝕作用和水土流失強度,減少泥石流的固體物質來源。同時也起到調節或削減地表徑流,阻滯在溝道中形成大的洪峰,從而抑制泥石流的產生和發展。
(二)增加宣傳的力度,提高遊客的安全意識
加大地質災害防治的宣傳力度,通過多種形式讓旅遊開發商、當地居民、遊人等了解保護環境、防治地質災害的重要性,提高他們保護環境、減災防災的意識。重視旅遊地內部的工作人員心理防範機制培育,改進內部工作旅遊地應制訂減輕風險和防止損失的規劃以及風險善後規劃。重視救災工作,力爭將災害損失降至最低程度,落實綜合防救措施,加強事故發生後的應急、營救能力。發生損失時,在實行保險的責任范圍內監督採取迅速而適當的解決措施或進行保護以縮小損失的影響(袁紅,2003)。
(三)加大地震旅遊的開發
在地質災害旅遊中最主要的是地震旅遊。目前,地震旅遊在中國基本上是剛剛起步,為發展中國地震旅遊事業,地震工作者和地震、文物等有關部門應首先對中國現存的各種地震遺跡開展全面系統的調查、考察對其旅遊功能做出評估,並制定開發利用規劃,為旅遊部門提供更多的有特色的地震旅遊區和旅遊線路,不斷增加地震旅遊的品種。旅遊部門應採取多項措施,促進地震旅遊事業的發展,將地震旅遊擺上議事日程,首先應加大地震旅遊的宣傳力度,讓國內外廣大遊客充分了解中國地震旅遊的內涵和特色。在風光旅遊中可適當增加地震旅遊項目和內容,導遊人員在向遊客介紹旅遊區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歷史文化背景時,應與「地震」結合起來,也可組織專項地震旅遊,組織遊客到震區作地震旅遊、考察;在地震遺跡較集中的地震廢墟如唐山、雲南麗江等地可建立地震公園。此外,還需要培訓導遊人員,讓他們學習地學科技知識,提高地震旅遊的導游水平。
地震旅遊是集旅遊、考察、探索、科普於一體的特色旅遊,會給人以新鮮感,會引起人們對地學旅遊的更大興趣。中國地震旅遊資源豐富,潛力很大,有待我們去開發、去挖掘。結合中國國情,發展地震旅遊事業不但有其必要性,而且有廣闊的前景,定會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地震旅遊將會成為21世紀的熱門旅遊。
(四)劃定危險區,分區預防
各級地質遺跡旅遊開發區,應聘請具有相應資格和資質證書的專業機構來編制防治潛在地質災害的規劃,並將其作為該開發區旅遊開發規劃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Malheiro(2006)指出繪制旅遊區地質災害圖,同時將存在潛在地質災害隱患的區域和其他區域進行分區,並據其危險性大小的評估,分為危險性大、危險性中等、危險性小3個級別,在危險區邊界上設立明顯標志;潛在地質災害危險區內,應禁止從事容易誘發地質災害發生的各種旅遊開發活動,如開挖、設施建設或破壞原生土壤植被等;而針對各地質遺跡旅遊開發區不同類型的潛在地質災害,可採取相應的防治措施。針對各類地質災害的特點、地質災害的類型和危害現狀,並考慮到旅遊風景區游覽觀賞和遊人活動的特點制定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劃定地質災害易發生區、危險區,重點監控並採取相應的防治措施。以滑坡、泥石流、崩塌為主的地質災害,需要水文、環保、地質、氣象等部門的共同協作配合,防止災害的發生(謝洪忠和楊世瑜,2003)。
(五)嚴格規范旅遊開發活動
地質遺跡旅遊開發活動是加劇各類潛在地質災害的重要影響因素和直接誘發因素之一,必須嚴格規范各項旅遊開發活動,將其對潛在地質災害的影響減少到最小,如嚴格控制污水亂排亂放,加強對天然土壤植被的保護,合理抽取地下水,控制遊人密度,採用綠色施工法等。
(六)建立景區地質災害監測系統
Chen等(2008)指出災害的預測對於災難的減輕是很有必要的。我們可以通過對災害的調查,對災害發生的可能性進行分析,借鑒成功的經驗,對現在的狀況進行檢測,從而對未來災害的情況做出預測。Fedeski等(2007)指出利用地理信息系統制圖技術對潛在的危險進行評估,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在地質旅遊地景區內建立地質環境與地質災害信息系統、危險性分析評價系統、防災減災決策系統。Edbrooke等(2003)同樣指出,地理數據對於地質災害的預測起到了基礎性的作用。因此我們要做好各類潛在地質災害預測預報工作,建立健全的群測群防監測網路。
中國是一個地質環境脆弱,地質災害多發的國家,隨著經濟的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生命財產安全和居住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效地減緩地質災害帶來的風險,從根本上做到地質災害的防範和事前管理,就必須從土地利用規劃、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到場址規劃都運用地質災害風險管理的理念和辦法,逐步推行既能與國際接軌,又適合中國國情的地質災害風險管理制度(張茂省和唐亞明,2008)。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很好的保護中國的珍貴的地質旅遊資源,創造一個和諧的旅遊環境,從而達到地質旅遊的可持續發展。
地質旅遊作為一種高品位的科學旅遊活動,其科學含量與科技含量必須在景區的開發、建設和保護中得到充分體現。政府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引導促進產學研結合,充分調動企業、高校、科研單位的積極性,促進行業協作,推動理論研究與實踐相結合,共同促進地質景區的發展。不論是在旅遊開發、設計和經營過程中,都要堅持循環經濟的道路,合理地組織旅遊產業,進行旅遊開發,並注意對環境的保護,從而探索出一條新的旅遊經濟發展之路。
❾ 遼寧省本溪市溪湖區火連寨鎮怎麼樣環境,經濟,未來發展等方面
不好,我住過一些年,污染大,有水泥廠!
❿ 地質旅遊的未來
地質旅遊是新型旅遊,具有自然旅遊和可持續旅遊的特性,通過開展版地質旅遊可以提升地權質遺產的保護與利用,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對當地的生態、社會就業帶來有利影響。同時,地質旅遊又具有與其他旅遊形式不同的特性。地質旅遊有很強的傳遞給公眾地球科學知識的教育要素,地質旅遊培育了人類與地球的聯系,以便人們去感知地球的無生命景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人們也是被這種無生命的元素所吸引。
開展地質旅遊就是為了尋求保護重要的地質特徵,是開發和展示地質特性的極佳保護方法。目前,地質旅遊的發展還處於早期階段,還不太成熟,但已呈現出無限的發展潛力。隨著旅遊業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的飛速前進、時代的進步,遊客越來越成熟,越來越追求旅遊的高層次、高知識、高質量,地質旅遊作為一種集科普性、知識性、娛樂性、體驗性於一體的旅遊方式正被越來越多的遊客所喜愛。而且,地質旅遊是一種新型生態旅遊和可持續發展旅遊,隨著各國和有志之士對地質旅遊的重視,對地質遺跡保護意識的加強,對地球科學的宣傳和教育的普及,以及民眾意識的提高,發展地質旅遊對當地的生態、社會就業帶來的有利影響,地質旅遊的研究與開發將會得到更多關注和大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