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旅遊者對民族村寨旅遊感知的影響研究
A. 旅遊者對旅遊景觀的知覺
旅遊者對旅遊景點的最直接的感知就是視覺,第一影像非常的重要,同時還要感知景觀的文化底蘊等等
B. 旅遊業對世界文化的影響
文化與旅遊業的關系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辨析二者的關系必然會涉及到旅遊業對文化作用的問題。雖然旅遊業對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重要作用已經成為社會普遍的認識,但對於旅遊業究竟如何促進文化發展繁榮卻缺少系統的思考和准確的表述。
一般來說,旅遊主要是城鄉居民基於滿足精神方面需求而引發的外出遊玩活動。從文化角度看,旅遊主要表現為旅遊者對自然和人文資源的審美行為,是旅遊主體和旅遊客體之間的文化交流。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旅遊具有很強的文化屬性,但旅遊業的本質是會產生較強文化效益的經濟產業,它不是文化事業,也不屬於文化產業的范疇。旅遊業對文化的作用不能泛泛而談.由於不同的地方文化的含義有所不同,因此分析旅遊業對文化的作用,需要明確特定的文化范疇才能進行。
一、旅遊業對促進文化交流具有不可替代的橋梁作用
文化交流所指的文化一般是廣義的文化,是人類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也就是文明。從國際范圍看,按照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中的標准,廣義的文化可以分為中華文化、日本文化、印度文化、伊斯蘭文化、東正教文化、西方文化、拉丁美洲文化、非洲文化等。從國內范圍看,在中華文化之下又可以分出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嶺南文化等亞文化。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促進文化交流都是推動不同文化相互借鑒、相互吸收、共同發展的重要途徑。作為文化交流的主渠道之一,旅遊業在這其中發揮了獨特而又重要的作用。
(一)這是與大規模旅遊經濟活動相伴隨的文化交流。自從文明開始誕生,文化交流就一直存在,但在沒有現代旅遊業出現之前的文化交流是相對零散的,同經濟的聯系也不太緊密。旅遊業的發展,則以經濟為動力,並通過經濟的方式,極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范圍。2012年,全球過夜旅遊者達到10.35億人次,國際旅遊收入達到1.08萬億美元;而同期國內旅遊達到29.6億人次,國內旅遊收入達到2.27萬億元。這其中,以文化交流為目的的旅遊佔了很大比例。可以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旅遊業已經成為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
(二)這是民眾之間的文化交流。從交流主體的角度看,可以劃分為官方層面的文化交流和民間層面的文化交流。官方層面的交流發生在政府之間,往往通過公共財政支出,弘揚本國或者本地的文化。比如我國派遣文藝團體出國表演,在國外設立「孔子學院」等,都屬於這一范疇。民間層面的交流則更多是自發的,是不同國家或者不同地區居民之間基於文化差異而進行的相互訪問。旅遊交流屬於民間文化交流,這種交流與官方交流互為補充,推動了不同文化之間的發展。
(三)這是一種更深入、更持久的文化交流方式。旅遊業推動的文化交流不是少數精英之間的文化交流,而是國民全方位參與其中的文化交流,這種文化交流不預設主題、不先入為主,是不同文化群體之間平等的交流。更為重要的是,這種交流是面對面的交流,是客源地和旅遊地居民之間的互動式交流。因此,影響面更大,也更為長久。
總之,旅遊業的發展推動了跨文化群體之間的相互碰撞、相互溝通,有利於促進文化的融合與發展。
二、旅遊業對推動文化建設具有非常突出的平台作用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建設的目標,如果從大文化的角度看,五個建設都屬於物質和精神財富的范疇,即屬於大文化所包含的內容。但是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並列的時候,文化建設一般指的是發展科技教育,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等方面的內容,其根本目的在於形成全社會共同的精神支柱,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經濟學家於光遠曾經說過,「從社會文化價值看,旅遊具有非常明顯的教育意義,它可以是一種社會化的因素,因為它使人親自了解現實,可以培養人們面對現實的某種態度,它也是一種培養感情的因素,在很多情況下,它有利於智力、科學、技術、藝術和文學方面的創造。」
需要說明的是,旅遊業對文化建設的作用,主要不是依靠國家投入來實現,而是通過市場經濟,主要依託遊客自身的旅遊消費達到了促進文化建設的目標,國家支持旅遊業的發展,實際上可以用更小的成本,產生了更大的文化收益。從這個意義上講,旅遊業既推動了文化建設,同時也促進了經濟建設。其中,旅遊業對文化建設的作用突出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旅遊業對於形成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獨特作用。核心價值是一個社會共同認可和遵循的價值。推動形成核心價值對於一個國家持續健康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比如在中國漢武帝之後的帝制時代,以儒家思想為主導的共同價值觀對於中國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正因為如此,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值得注意的是,核心價值的形成除了教育,還在於國民通過現實的工作生活中去感悟、去印證、去實踐。因此需要通過更多渠道去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形成。以旅遊的方式形成的核心價值觀不是僵化、填鴨式地灌輸,而是通過柔性影響、自然滲透,春風化雨式地幫助人們在旅遊過程中形成共同的核心價值觀。比如,人們在游覽了祖國的壯美河山和名勝古跡之後,很自然地會將對大好山川的熱愛和對中國歷史文化的熱愛轉移為對國家的熱愛,而通過這樣的方式形成的愛國主義價值觀往往更為鞏固和持久。再比如,遊客在參加紅色旅遊之後,自然會對先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有更深入的了解,由此形成的向上精神動力是其他教育方式很難替代的。
(二)旅遊業對提高國民素質具有突出作用。國民素質包括身體素質也包括文化素質。中國自古就有「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說法。旅遊可以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對於國民的身心發展都有很積極的作用。特別是對青少年而言,更多地參與到旅遊中來,有利於其全面健康的成長。在國際上許多國家都支持年輕人開展游學活動,其看重的正是旅遊業的這種突出功能。未來我國需要更好地發揮旅遊業對提高國民素質的作用,推動文化建設。
三、旅遊業對文化事業發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促進作用
文化事業強調文化的公益性、公共性。公共文化需要政府來提供,因此這種文化基本上是免費的,或者是收費很少,帶有優惠性質的。文化事業雖然強調政府投入,但文化事業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讓更多人可以分享文化建設的成果,進而實現文化建設的目標。因此,只要有利於文化事業發展的方式都可以採納。這也意味著,發展文化事業並不等於要完全排除市場的內容。如果通過市場機制的方式能夠促進文化事業的發展,同樣也應該將其充分的運用。
《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在發展文化事業中主要提到四大任務: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展現代傳播體系,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加快城鄉文化一體化建設。而旅遊業對這四個方面的文化事業發展都有不同程度的積極作用。具體表現在:
(一)旅遊業擴大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覆蓋范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屬於公共財政投入的內容。既然是公共財政投入,享受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人越多,其文化投入產出的效率就越高。國家規定,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科技館、紀念館、工人文化宮、青少年宮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和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要逐步向社會免費開放服務。一般而言,公共文化設施其享受的主體往往是設施所在地的居民。通過旅遊業,可以引導更多外來遊客享受當地的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等公共文化設施,有利於提高文化效益。
(二)旅遊業是一種獨特的現代傳播渠道。現代傳播體系的建設對文化事業具有重要的意義。按照一般的觀點,傳統媒體包括第一媒體報紙刊物、第二媒體廣播,第三媒體電視,現代媒體包括第四媒體互聯網和以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簡訊、移動電視、網路博客、桌面視窗等為代表的第五媒體。從傳播的角度看,媒體即信息傳播的平台,其中,信息的覆蓋面、信息被接受的程度、信息傳播的速度都是衡量媒體傳播效率的重要標准。旅遊在作為一種經濟活動的同時,實際上也很大程度扮演了信息傳播媒體的角色,從這個意義上旅遊可以被視同為「第六媒體」。與其他五種媒體的不同之處在於,旅遊傳播信息的速度雖然相對較慢,但是旅遊目的地信息傳播的覆蓋面卻很大,此外旅遊目的地信息的傳播還是一個持久的過程,遊客在這一過程中可以更深入地感知和消化信息。同時,旅遊作為一種新的傳播媒體,它是旅遊者對旅遊目的地信息的主動選擇,具有很鮮明的互動式的信息傳播特點,不像其他媒體只是由一方被動接受信息。目前,社會普遍忽略了旅遊在現代傳播體系中扮演的獨特角色,未來需要對此問題予以更多關注。
(三)旅遊業促進了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目前對於旅遊業促進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的問題社會上存在不少的爭議。特別是一些地區在盲目開發旅遊業中對傳統文化造成的負面影響後,引發了社會廣泛的關注,甚至把旅遊業作為破壞傳統文化的「罪魁禍首」。分析這種情況需要對幾個問題做出回答。
其一,發展旅遊業是否必然會破壞傳統文化。雖然一些不科學的旅遊業發展行為確實對傳統文化造成了破壞,但其實對傳統文化沖擊最大的是工業化和城市化。較之工業化與城市化同傳統文化的相互對立,傳統文化與旅遊業之間並沒有本質的沖突。更為重要的是,傳統文化是旅遊業發展重要的依託對象,破壞傳統文化其實就是破壞旅遊業自身,因此旅遊業從發展本身而言,必然要把保護傳統文化作為發展中重要的內容。此外,差異化發展是旅遊業發展的基本規律,各個地方只有更多地保留傳統的多元文化、異質文化,旅遊業才能更好地吸引遊客,從這個意義上講,旅遊業具有保護傳統文化的內在動力。
其二,發展旅遊業對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機制是什麼。與依靠國家投入進行保護和傳承不同,旅遊業對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基於利益機制而實現的保護。在這個過程中,旅遊業將利益機制傳導給傳統文化的傳承者,通過經濟動力促使其對文化進行保護和傳承。旅遊業對傳統文化的保護不是將其封閉起來的靜態保護,而是以文化交流、互動的方式實現的動態保護,這種保護是基於發展視角的保護,其實更是一種與時俱進的保護。比如山西的平遙古城,在旅遊業沒有發展起來之前,一直被視作當地政府的一個包袱,急欲將其拆掉。隨著旅遊業的快速興起,地方政府和當地居民才意識到平遙古城是一個絕佳的旅遊資源,因而自覺地強化了保護古城的動力。再比如,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鄧敏文在研究侗族大歌時特別提到,「如果侗族大歌不能與時俱進,就是死路一條。侗族大歌必須從侗族村寨走進學校,走進縣城、州城、省城乃至國內外各大都市。當然侗族大歌在城市化進程中,千萬不要遺棄它固有的生存基礎——侗族村寨。如果沒有這個基礎,侗族大歌也會死無葬身之地。」從旅遊業的角度看,侗族大歌要更好的保護和傳承下去,除了「走出去」之外,還要「引進來」,這就是要通過旅遊業形成一種良性的利益反饋機制,讓留在侗族村寨的居民還可以通過向遊客表演等方式來展示侗族大歌的魅力,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村寨「空心化」,使侗族大歌「走出去」之後還能實現原居地的文化發展。
其三,如何看待發展旅遊業過程中對傳統文化破壞的現象。旅遊業在發展過程中,確實存在因為規劃、開發、經營不當對傳統文化造成破壞的情況。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由於在發展旅遊業過程中利益傳導機制太強,同時又缺乏平衡和制約機制,因而出現旅遊場所過分商業化,文化傳承人為迎合遊客將文化庸俗化膚淺化等行為。要解決這一問題,關鍵在於找到旅遊業發展與傳統文化保護的一個平衡點。一方面通過示範引導,鼓勵旅遊業投資者和經營者在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利用中實現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一方面加大對旅遊業發展中破壞傳統文化行為的處理,建立和完善糾錯機制,最大限度保護好傳統文化。
總之,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對待旅遊業對傳統文化的作用,主要應該肯定其正面的價值,同時避免旅遊業發展中對傳統文化破壞的行為,以更好地發揮旅遊業對傳統文化保護和利用的積極作用。
(四)旅遊業可以促進農村文化事業的發展。城鄉文化一體化建設的關鍵是要補上農村文化事業這一「短板」。發展農村文化事業,其落腳點在於提高農民的文化水平。這些年國家也在通過農村文化站、農家書屋等方式來加強對農村地區的公共文化服務。但除此之外,還有必要關注旅遊業對農村文化事業發展的作用。這一點在許多鄉村旅遊業發展較快的地方有較明顯的體現。比如,一些鄉村旅遊經營戶通過接待城市遊客,就不同程度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質和服務意識。
四、旅遊業對文化產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催化作用
分析旅遊業對文化產業的作用,首先需要對旅遊業和文化產業做出區別。旅遊業是為吃住行游購娛等旅遊活動提供物品和服務的一組產業集合;文化產業是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產品和文化相關產品的生產活動集合。雖然二者都是一系列產業的集合,但是旅遊業實際上是從消費需求角度來衡量的一個產業,文化產業則是從消費供給角度來衡量的產業。由於二者各自從需求方和供給方來衡量產業,因此彼此之間存在一些交叉。但是旅遊業和文化產業各自獨立,並不是完全同一的產業。
從統計的角度看,根據國家統計局《文化及其相關產業分類》,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交叉的部分主要有:一是在文化產業的文化藝術服務類中,文藝表演服務、文物保護服務、文化遺產保護服務、博物館等有一部分是面向遊客的,對應的是旅遊產業中「游」和「娛」的環節。二是在文化產業的文化休閑娛樂服務類中,公園管理、游覽景區管理、室內娛樂活動、游樂園活動等很大部分都是面向遊客的,對應的也是旅遊產業中「游」和「娛」的環節。三是在工藝美術品生產中,工藝美術品的製造和銷售如果面向遊客,對應的是旅遊產業中「購」的環節,但這部分在旅遊購物中所佔比重並不會太高。總體來看,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交叉的部分並不是太多。根據2010年城鎮居民國內旅遊抽樣調查的數據看,游購娛的比重大約佔全部旅遊消費的三分之一,而這其中屬於文化產業的部分大概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因此,大致估計旅遊產業和文化產業重疊交叉的部分只有10%左右。此外,2010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75%;2004年,旅遊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4.05%,旅遊產業的份額大於文化產業。
具體到旅遊業對文化產業的作用,大體上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旅遊業促進了一部分文化資源的旅遊化利用,使其轉化為文化旅遊產品。從旅遊業的角度看,文化資源是旅遊業發展的重要資源。但從文化產業的角度看,許多文化資源如果不藉助旅遊市場這個渠道,就只能是「養在深閨人不識」,不能成為可供消費的產品。比如過去許多有形文化資源,如古村、古鎮等在沒有發展旅遊業之前僅僅是當地居民居住的場所。但是通過旅遊業,這種資源很快走向市場,成為文化旅遊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在旅遊業發展的過程中實現了自身的經濟價值。
(二)旅遊業延伸了現有文化產品的銷售市場,進而擴大了文化產業的規模。最典型的例子是手工藝品。在沒有旅遊業的時候,許多手工藝品大多是在區域內進行小規模的市場交換。比如,苗族的刺綉工藝品,主要是在集鎮上進行銷售。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大量的遊客取代當地居民,成了這些手工藝品的主要銷售對象。像雲南大理鶴慶的新華村,每年向遊客銷售銀器製品帶來的收入就超過1億元。
(三)旅遊業的發展催生了一批全新的、面向遊客的文化產品和服務,豐富了文化產業的內容。這其中最突出的現象是旅遊演藝的崛起。近年來,許多直接針對旅遊市場開發的演藝項目都取得了成功。比如,早期依託陽朔山水推出的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至今還受到大量遊客的追捧。而像張家界的「天門狐仙」、承德的「康熙大典」等也是從豐富外地遊客夜間活動出發開發的新型文藝演出。這些演出增加旅遊消費的同時,實際上也成了新的文化消費熱點。
(四)旅遊業促進了一些文化事業單位轉化為文化產業經營實體,為文化事業發展方式轉變提供了新的路徑。按照中央的要求,深化國有文化單位改革是加快構建有利於文化繁榮發展體制機制的首要任務。其中特別提出了「推動代表民族特色和國家水準的文藝院團等事業單位實行企業化管理,增強面向市場、面向群眾提供服務能力。」事業轉換為產業,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夠的市場空間。市場越大,其轉換也越容易。對許多文藝院團等事業單位來說,面向市場的方式一種是在本地演出,一種是去外地演出。但是除了少數優秀節目有較大的外出演出市場外,多數演出主要還是要立足本地演出。但是本地演出最容易面臨的就是當地居民消費能力不足問題,這在一些中小城市更加明顯,因此這就很大程度需要藉助外地遊客的消費才能保證其足夠的市場容量。從這個意義上講,如何將旅遊業發展與地方文藝院團轉企改制更好結合起來,對於這些文藝院團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C. 中西方文化在旅遊和出行方面的差異!
隨著國際上政治經濟文化交流日趨頻繁,國際間交往日益增多,中西方文化交流達到前所未有的繁榮程度,相應的,國際旅遊業也迅速發展壯大起來。國際旅遊交往中,國家與地區間的巨大文化差異是吸引國際遊客的重要無形旅遊資源。由於東西方思維方式、生活習慣以及宗教信仰、社會制度等方面的不同程度的差異,東西方旅遊者對旅遊接待國或地區的自然山水、人文建築甚至於當地人的生活方式形態都會產生不同的理解與反應。隨著客主文化間的交流溝通和相互影響,跨文化旅遊活動中將不可避免地面臨各種文化敏感、文化沖突與文化障礙。研究跨文化旅遊行為,對淡化文化敏感、消除文化沖突、加強文化交流,更好的促進國際間旅遊交流和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 跨文化旅遊中的文化同化和文化異化是國際跨文化旅遊研究的研究重點和難點,尤其是中西文化的差異性較大,國際遊客常常因為語言差異、風俗習慣差異,在旅遊活動中產生文化交流障礙和文化沖突。本文在通過對上海外籍人士跨文化旅遊行為的實證調查和數據分析,基於跨文化行為研究的理論基礎,確定影響旅遊行為的跨文化因素,從跨文化因素的角度對上海市外籍人士的跨文化旅遊活動提出建議與措施,以期消除或減弱文化敏感和文化障礙,加強文化交...
D. 旅遊者距離知覺對旅遊企業有什麼啟發意義
遊人對旅遊目的地遠近的判斷標准有兩種,即時間和空間。人們要外出旅遊.首先就要面對從居住地到目的地之間的空間距離.以某些具體的交通方式跨越這段距離,是旅遊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空間距離的遠近,成了人們做出旅遊決策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雖然多數情況下,旅遊者能夠比較准確地知覺到兩地之間的距離。但是,有時他們也會在知覺中歪曲距離,如經濟發達地區比落後地區近,顯然,這與目的地的可進入性有關。
旅遊者的距離知覺對旅遊行為的作用,主要表現在阻止作用和激勵作用兩個方面。旅遊行為是一種代價相當大的消費行為,距離越遠,代價就越大。這些與距離成正比的代價,被稱為旅遊行為的摩擦力,壓抑人們的旅遊動機,阻止旅遊行為的發生。
在諸多代價中,金錢與時間是最重要的兩項指標,它們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旅遊行為是否發生。距離居住地越近的旅遊目的地,遊人越多;距離居住地越遠的旅遊目的地,遊人越少。這就是距離阻止作用在起作用。
當旅遊者感知某些旅遊目的地距離遙遠時,既可能阻止旅遊行為的發生,也可能激勵旅遊行為的發生。距離遙遠的知覺印象對人們旅遊行為的激勵作用,在以觀光為目的的旅遊行為中表現最為典型。對於旅遊者來說,距離遙遠通常意味著陌生。由於人類與生倶來具有探索意識與願望,神秘陌生的遙遠目的地反而構成了旅遊區的獨特吸引力。
因此,這種由神秘、陌生和美等因素構成的吸引力的作用,常常會超過距離摩擦力的阻止作用把旅遊者吸引到距離遙遠的地方去旅遊。總而言之,距離知覺對人們的旅遊行為既有激勵作用,又有阻止作用。但是, 距離知覺到底發生什麼樣的作用,以及影響的程度如何,則因人而異,因旅遊吸引力而異。
E. 如何評價旅遊者與旅遊地之間的文化交流
旅遊目的地跨文化交流與可持續發展第一章研究背景與思路論題意義當旅遊者和旅遊目的地居民來自於兩種不同的文化群體時我們將這種他們之『日的互動稱為文化』的交流而當旅遊者和旅遊目的地居民來自於兩種以上不同的文化群體那麼就將他們之間的交往稱為跨文化的交流章海榮。而旅遊者的背景往往是復雜的所以此處選用「跨文化」的概念。我國旅遊業發展自改革開放迄今已有多年發展迅速收益明顯。以年為例全年入境旅遊人數達億人次外匯收入為億美元。。世界旅遊組織預測到年中國將成為被訪問最多的國家預計會有億國際旅遊者到達同時出國旅遊的人數將達到億。然而由於人們對旅遊的性質和規律認識不足難免在工作上出現差錯。特別是近年國內旅遊火熱發展導致了一系列問題的產生。這其中之一就是給旅遊目的地文化和社會帶來巨大影響和沖擊。之前的旅遊研究較為忽視旅遊的社會學意義與之前普遍認為休閑是生活的某種邊緣的東西有關。隨著大眾觀光旅遊的發展這種觀點開始轉變。旅遊是人們在不同地區之間的暫時流動。在流動的過程中既帶來了遊客所在社區的某些風俗習慣同時也認識了目的地的一些文化民俗。如果兩地之間有數量較大的人員互訪必然要使兩地之間的文化民俗發生接觸、碰撞進而或多或少地滲透融合。可以肯定地說一個封閉起來的地區其民俗文化的穩定性會很強變化就會很少很慢但一個開放的地區其民風民俗的穩定性就會受到沖擊變化會相對快些張世滿。而旅遊的一個驅動力即是不同地域存在的差異性。現代交通技術的極大發展令任何一個民族的閉關自守都成為不可能同時全球化和區際聯系的同益加強又使跨文化交流的廣度和強度更加明顯成為各國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的重要影響因素。改革開放尤其是加入以來不但各行各業的發展均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承受商業壓力的同時所謂的「文化殖民」、「文化霸權」也隨之而來。自上世紀初「門戶開放」以來沿海日益迎合「文化全球化」的潛流而百年後人們以沿海作為基地攜帶「後現代主義」生活方式於國內四處旅遊時又對內陸旅遊地傳統而脆弱的生產方式造成前所未有的沖擊。法國著名旅遊學社會學家羅。數據源自中國旅遊網⑨浙江大學碩學位論文旅遊目的地跨文化交流與可持續發展貝爾朗卡爾指出旅遊者在與目的地居民相遇時會意識到各種價值體系的不同、甚至相互對立。旅遊通過個人之間實際相遇造成了一種文化的沖突一種社會的沖突朗卡爾。而且這種沖擊對於中國人來說就如上世紀初一樣來的那麼突然以致措手不及。如何在全民旅遊熱浪中即阻止旅遊地文化突然中斷或突然全面變異又實現旅遊目的地社區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旅遊目的地面臨的重大實踐課題。因此研究既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又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研究思路與方法本文研究思路與方法為、調查法問卷調查結合訪談法、實證研究法、文獻研讀、網上查閱。年月至月針對浙江西塘景區以及四川九寨溝景區分別發放問卷份。最後西塘景區回收份有效問卷份九寨溝景區回收份全部有效。調查對象全部為當地居民了解他們在大眾旅遊發展中對旅遊業本身、對旅遊者、旅遊中介以及政府的看法。最後採用統計軟體處理調查數據。西塘景區調查對象為景區居民。其中歲以上的居民共人占被調查居民的本科及以上居民為人占總受訪人數的針對他們的問卷全部由網上發放而其本身已經不住在西塘高中以上學歷占共人而居住期限在年以上者占總共人這一點對了解西塘文化變遷非常有利。九寨溝景區調查對象全部為參與旅遊業的當地居民。本次調查的缺陷在於、西塘景區居民同質化很強年齡均偏大學歷與收入不高使得調查面受限。、在九寨溝景區由於外來旅遊中介以及遊客難於接觸到不參與旅遊業的本地居民總體視角也會有所偏差。文獻研讀方面主要涉及旅遊人類學著作以及旅遊地理學、旅遊文化學方面著作。其餘數據來源為政府網站以及浙江省旅遊概覽等統計資料。研究內容旅遊作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和載體如何實現其應有的貢獻避免旅遊跨文化交流的消極影響是本文探討的重點。首先需要探討如何實現東道主與遊客之間的順利交流避免文化旅遊的巨大浪費。我國旅遊業的發展自改革開放迄今已有多年發展迅速收益明顯。⑨浙江人學碩士學位論文旅遊目的地跨文化交流與可持續發展以年為例全年入境旅遊人數達億人次外匯收入為億美元。世界旅遊組織預測到年中國將成為被訪問最多的國家預計會有億國際旅遊者到達同時出國旅遊的人數將達到億。按照世界各國的發展經驗人均達到美元時即進入文化消費的快速啟動階段年中國人均超過美元社會消費將向發展型和享受型升級國內文化的消費需求越趨增大一個前所未有文化產業發展的機遇期已經到來。中國文化藍皮書介紹進入新世紀我國城鄉居民實際文化消費已高於的增幅快速增長財富的增長和閑暇時『日的變多精神享受的需求迅速膨脹消費的重財富的增長和閑暇時閫的變多精神享受的需求迅速膨脹消費的重點發生變化娛樂、體育、旅遊、等產業迅猛發展。。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下如何實現有效的文化交流將旅遊作為一種值得尊敬的體驗促進文化旅遊的發展而不僅僅是走馬觀花的觀光是十分重要的議題。第二探討如何完善目的地社區政府與民眾間的「委託一代理」機制最大限度實現社區參與旅遊發展規劃實現經濟上的普遍受益以及生活條件的普遍改善。通常而言為了發展旅遊業地方權力部門都會制定發展方略以促使地方旅遊業的發展。然在政策制定以及實施的同時常常會存在明顯不公平特別表現在利益分配的考慮上以行政的手段和方式使少部分人或部門從旅遊發展中獲得更大的利益而目的地廣大民眾並未從旅遊發展中獲得應有的實惠卻共同承擔者發展旅遊的巨大社會成本。對於未參與旅遊業的當地其他居民即旅遊人類學上定義的非職業性東道主來說旅遊業可能不但不能帶來利益甚至還可能損害他們的生活品質對整個社區而言也可能促進、加劇當地的貧富不均引致社區內裂痕的出現。有時候旅遊並不如很多急功近利者的期望般總是一劑靈葯。為了實現旅遊目的地社區社會的和諧發展鞏固當地文化實現公平的利益分配是必然的選擇。同時目的地的地方權利部門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法令和法規等地方居民往往不得而知、不能參與甚至無法監督。如果制定的出發點是為了特定集團平益或者小團體利益就會有損全局的利益。而在政策的操作過程中也可能沒有按照科學的、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來指導而是謀求眼前利益以及個人政績。最理想的結果是在保持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同時當地的居民可以實實在在地獲得利益。但是實現普遍受益的前提是他們能夠獲得官方信息參與旅遊業發展規劃可以有表達自己意願的途徑並且他們的呼聲可以被聽到。第三探討在旅遊跨文化交流中如何實現經濟與社會雙受益。即在實現經濟上東道主社區普遍受益的同時維護當地特色文化推進文化的可持續發展樂。文化旅遊的發展必然導致文化的產業化發展後者也必然伴隨著文化的交易化。在這樣的環境下適當的文化交易化的程度以及適當的文化交易化的方式即是保護特色文化、核心文化的唯一途徑。畢竟在現代交通技術的支持下任何一個文化都不可能閉關自守。為避免本地區傳統、核心文化的過渡曝露以至於消失可以選擇積極參與文化旅遊開發適當展示本民族文化做好充分的准備以代替被動的適應。
F. 如何改變旅遊者對景區的感知形象
無論我們提供的旅遊產品還是旅遊服務,究其本質都是一種商品,而商品只有通過市場交換才能實現價值,要讓消費者認可,消費者買賬就得不斷的推陳出新,產品與服務創新的要義是以人為本,一切以遊客的消費需求為核心,以客戶的滿意為宗旨。
在南都古城的服務設計上,我們力求把健康服務融入到吃、住、行、游、購、娛每一個環節上,讓遊客感受到與眾不同、感受到真實親切、感受到經濟實惠。而這樣的理念創新和品質提升是沒有止境的。
我們無法就南都古城一個孤立的環境談創新,要放在更大的產業背景下去完成資源的整合。比如當我們的健康旅遊市場發展起來了,我們可以吸引更多的葯農去種植中草葯,提供更多的食材、葯材資源和更大更美的景觀環境,可以吸引更多的名醫去創新中醫保健方法,提供特色的中醫保健服務。
可以吸引更多的廠商去開發健康用品、健康禮品,完善和提升深加工的能力,可以吸引餐飲、購物、酒店等業者共同弘揚健康文化,提供健康服務,提升自己的經營品質和檔次,在產品創新和產業升級中形成更大、更廣泛的受益群體。這樣我們做強的就不是一個企業而是一個產業,就變個體創新為集團創新了。
(6)跨文化旅遊者對民族村寨旅遊感知的影響研究擴展閱讀
各地旅遊發展要以智慧旅遊為主題,引導智慧旅遊目的地的建設。尤其在智慧服務、智慧管理和智慧營銷三方面加強旅遊資源的整合開發,以信息化帶動旅遊業向現代服務業轉變,努力提升旅遊業的現代科技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推動我國旅遊業又好又快發展。
各地旅遊企業都在積極響應「智慧旅遊」,其中又以智慧景區的建設成績驕人。縱觀景區發展,「智慧旅遊」的確帶來了機遇,但是山嶽型景區由於它的特殊性,在智慧景區的建設中需要深思。
G. 結合實際談談學習和研究旅遊者個性、旅遊者群體的意義。
網路,覆蓋面最廣的媒介。旅遊業,世界上最大的產業。青少年,未來最大的消費群體。本文將三者結版合起來進權行了研究。研究主要分為三個層面:一為網路與旅遊業的結合,主要分析了網路技術和網路文化在旅遊業中的應用,並提出了展望。二為網路與青少年旅遊者的結合,主要分析了兩者結合的原因、特點以及趨勢,並提出了網路輔助型旅遊者的概念。三為青少年旅遊者對網路技術和文化的回應,即網路輔助型旅遊者的心理感知和行為變化,並總結出他們的個性特徵和行為規律。文章最後從在線旅遊企業的角度分析了目前網路輔助型旅遊所存在的較為突出的問題,就這些問題,又從旅遊企業網站內容、接觸、交互
H. 旅遊者的旅遊偏好可以從哪三方面研究
人們在進行旅遊決策的過程中,不僅要受到共性影響,即感知環境差異的影響,還要受個性特徵,即國情、民俗習慣,以致個人的興趣、愛好與性格差異的影響。我們將這一個性特徵差異稱為旅遊偏好,旅遊偏好對決策者的影響,可以從居住環境、年齡、職業、學歷等方面去研究。
(1)居住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兩方面
(2)年齡。
(3)職業。
(4)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