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山西文化旅遊強省戰略

山西文化旅遊強省戰略

發布時間: 2021-02-06 00:56:55

㈠ 請談談山西省建設文化強省的理由

1、有政策。目前正值文化強國的政策效應呈現期和集中釋放期。
2、有資專金屬。文化產業資金未來五年會加大扶持力度。
3、有空間。屬於中部地區,可以向四周省份逐步延伸,發展半徑得到有效延伸。
4、有輔助。發達的旅遊產業帶動文化產業發展。
5、有交通。高速公路和高鐵有助於發展。
6、有精品。重點工程有文化工程很多項目,屬於精品工程;也有全國聞名的文化古城。

㈡ 「十二五」期間,山西將建成中西部旅遊強省,以旅遊業為龍頭的服務業將成為推動山西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

根據題意設年平均來增長率源為x,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答案。
設年平均增長率為x, 則1000(1+x)2=1440,
解得x1=0.2或x2=-2.2(捨去),
所以年平均增長率為20%;
故答案為20% 。

㈢ 山西在建文化旅遊第一城,計劃分5期建設,投資多少呢

大家都知道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出門旅遊,很多人認為,旅遊是一種很好的享受生活的方式,在壓力很大的時候出門旅遊可以緩解壓力,愉悅身心,此外在旅遊的過程中,可以見識到不同地區的美食、美景,感受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了解更多的歷史文化,這也是人生一大閱歷。隨著旅遊業發展的火熱,近年來國內各大城市對於旅遊資源的開發也非常的重視。

等到日後黎侯古城建設完成,將成為山西文化旅遊第一城,可以帶動該地區的旅遊業發展,除此之外古城建成之後,還可以提供很多的就業崗位,多方面的帶動區域的經濟發展,大家對於該項目的建設是不是很期待呢?

㈣ 山西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落後,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山西省提出了建設「文化強省」的「五大戰略」。一是

文化對經濟、政治具有反作用,給予經濟、政治以重大影響,先進、健康的內文化促進社會的發展。解放後西藏容文化的發展,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政治進步,就體現了這一點。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經濟、政治的變化 ,傳統文化的相應內容如果能順應社會生活的變遷,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就能對社會與人的發展起積極作用。西藏文化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內涵被賦予時代內容等,都體現了傳統文化在今天的積極作用。我們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應該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繼續保持和發揚;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要自覺加以改造或剔除。西藏文化被保護的同時,一些與農奴制相伴隨的東西被拋棄,就體現了我們這一態度。我們在發揚民族優秀文化的同時,努力推進文化創新。材料中「藏族傳統優秀文化得到妥善保護和繼承,並被賦予反映人民群眾新生活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時代內容,在內容和形式上不斷弘揚和發展」就體現了這一點。

㈤ 簡要說明山西省實施文化強省戰略的必要性

《中共山西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文化發展是我省轉型跨越發展的重要內容,將深入實施文化強省戰略,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文化強省既包括建設文化強省,又意味著通過文化建設來強省。實現再造一個新山西的目標,不僅要靠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也要有文化的不斷提升。正如省委書記袁純清在全省領導幹部大會上所指出的那樣,必須圍繞實現轉型跨越,加快做大做強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培育新的經濟支撐點。建設中部文化強省將成為山西「十二五」時期的一個奮斗目標,為此,《建議》用較大篇幅對推動文化發展進行了闡述。我省文化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不僅坐擁燦爛而豐厚的文化遺產,近年來文化領域與文藝舞台也是春色滿園,亮點頻出。但客觀地看,目前我省文化發展雖呈現出良好勢頭,總體上卻與文化資源大省的地位還不相稱,要真正把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和發展優勢,實現由人文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的跨越,必須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全面加強文化建設。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創新,為文化強省建設提供無限活力。建設文化強省,亟需文化活力的迸發,主要是依靠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創新來實現。近年來,除去外界熟知的「煤改」外,山西在文化體制改革道路上也緊鑼密鼓進行著一場攻堅戰。實踐再次證明,哪裡有改革,哪裡就有新局面。2009年,我省文化體制改革取得了全面進展。全省市縣兩級文化、廣電、新聞出版三局合一,局台分離;近200家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成功轉企改制,成為新型的市場主體;160多家國有文藝院團走向市場;我省文化產業五大集團組建工作正向縱深推進。山西文化體制改革的突破性進展,一舉扭轉了此前改革滯後的局面,也走在了全國的前列。破冰試水活力來。「十二五」是我省文化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實現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目標,將會有更多文化企業迸發出更強的創造力。大力發展文化事業,為文化強省建設提供不竭動力。通過改革,我省文化事業發展已開始提速。《建議》站在時代要求、群眾期待的高度,明確提出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和基層文化隊伍建設,扎實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建成覆蓋城鄉、惠及人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這無疑是對文化建設以人為本理念的充分詮釋,是以協調發展惠民利民為出發點,以期通過文化成果共享來提高全民文化素質的舉措。我省文化源遠流長、積淀深厚,弘揚和保護好它是每一代三晉兒女肩頭的責任。大力發展文化事業,為民間文化發展創造條件,使群眾廣泛參與和樂於其中,方能聚集民間社會的智慧和力量,使之成為社會凝聚力和創造力的不竭源泉。加快發展文化產業,為文化強省建設提供強大推力。文化產業的崛起和文化產品的升級,不僅代表著文化發展的轉型,更標志著發展方式的重大轉型。省委、省政府將文化產業列入全省十大振興產業,設立省級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2009年我省各級財政對文化產業投資超4億元。目前,文化產業發展已初具規模,文化建設的效能也初有顯現。《建議》提出了推動實施「大作品、大集團、大景點、大服務、大會展」戰略,進一步打開了視野、明確了路徑。實施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和重大項目帶動作用,培育骨幹文化企業,加快文化產業基地、園區和產業集群建設,發展新型文化業態,特別要促進文化與旅遊融合,使其成為我省的支柱產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全面提升文化軟實力。思想道德建設是文化建設的靈魂。我省歷史文化的發展證明,社會的變革和進步,既以先進思想為依據,又是新思想的搖籃。山西歷史文化具有不斷變革和進步的鮮明特色,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創造出了可貴的太行精神、右玉精神等等,每一種精神都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需要從新的角度加以提煉和深入發掘。這些精神,歷久彌新,始終是激勵山西人民闊步前進的強大力量。

㈥ 論述旅遊業能不能成為山西的主導產業

以目前山西經濟情況來看,旅遊業是不能成為山西主導產業的,我個人認為原因如下:
1、 山西自建國以來一直是重工業城市,全市從事重工業人口很多,如果貿然轉型,那安置下崗工人將是一大難題。
2、 山西號稱為文物大省,並有地下文物看陝西地上文物看山西 一說,山西的地上文化旅遊發展並不是一日可以促成,是要在全國甚至世界有影響,來山西的人最起碼同成都或西安那樣的入晉量,才可以考慮轉型問題。
3、就是目前山西旅遊市場主要是各自為政,成集團性的公司只有山西康輝國旅是山西本土及全國性集團公司,缺乏集團做戰的可能性。這需要山西旅遊局同省政府的規劃。

㈦ 「十二五」時期,山西將建成中西部旅遊強省,以旅遊業為龍頭的服務業將成為推動山西經濟發展的豐要動力.

20%

㈧ 2011年山西省發展提出的「四條路子,三個跨越」具體指的是什麼

「四條路子」的主要內容:

一是走出能源基地和老工業基地創新發展的路子。堅持把改革創新作為加快科學發展的根本途徑,破除制約發展的觀念性、體制性、機制性障礙,更多地通過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提高勞動者素質推動發展,促進粗放式、被動性增長向集約式、穩健性增長轉變,拓展和創新能源產業,培育多元支柱產業體系,提高新型工業化水平,加快特色城鎮化進程,使我省能源基地的地位得到鞏固和提升,老工業基地增創新的優勢。

二是走出資源型地區可持續發展的路子。以永續發展為計,為子孫後代著想,借鑒國內外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的成功經驗,掘棄不顧資源環境生態代價單純追求發展速度的做法,大力推進集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實現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生態相協調,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在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上作出我們這一代人應有的貢獻。

三是走出欠發達地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路子。把和諧社會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重視城鄉、區域的協調發展,更加重視社會事業建設,更加重視維護公平正義,更加重視解決人民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問題,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整體和諧,在團結和睦的社會環境中推進發展,在加快發展的基礎上保持社會和諧穩定。

四是走出內陸省份對外開放的路子。擺脫資源依賴性和思維封閉性對發展的影響,改變內陸省份擴大開放難有大作為的消極心態,樹立開放理念、弘揚開放精神,創優投資發展環境,提高經濟外向度,構建開放而富有活力的市場經濟體系,形成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開放格局,用大開放促進新發展新跨越。

走出「四條路子」的根本目的是希望在產業、社會發展等各個方面實現三個方面的跨越。

一是實現由煤炭大省向新型能源和煤化工大省的跨越。

我省是一個以煤為主的能源大省。據統計,從1979年到2007年,山西累計生產原煤85億多噸,外調近60億噸。可以說,山西煤炭工業為全國經濟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同時也有力地支撐著地方經濟的發展。但是,長時間、大范圍、高強度、粗放式開採煤炭,也確實積累了許多問題,留下巨額的歷史欠賬。

實現由煤炭大省向新型能源和煤化工大省的跨越,其實質是提高煤炭產品的附加值,延伸煤炭產業鏈,實現煤炭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實現這一跨越,關鍵是做好煤炭這篇大文章,同時要大力發展煤化工產業。

做好煤炭這篇文章,當前要做好國家確定的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政策措施試點工作,建立健全促進煤炭產業良性發展的體制機制。具體要統籌做好行業管理、資源開發、安全生產、環境治理、煤礦轉產和煤炭城市轉型等各項工作,建立和形成五個機制,即建立職責明確、相互協調、務實高效的行業管理體制和監管機制,進一步完善煤礦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形成節約、合理的資源開發機制,構建不欠新賬、漸還舊賬的生態環境恢復補償機制,建立煤炭企業轉產和煤炭城市轉型援助機制,促進山西煤炭工業盡快步入資源回採率高、安全有保障、環境污染少、經濟效益好、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大力發展煤化工,也就是延伸煤炭產業鏈,提高煤炭產品附加值。山西不發展煤炭是不行的,但僅僅挖煤也是不夠的。必須以煤炭為依託向下游產業延伸。在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化工發展的同時,要立足現有基礎,結合資源分布和環境容量,大力發展以醇醚燃料為重點的現代煤化工產業,比如,醛類、醋酸、二甲醚、煤基合成油、1 - 4丁二醇等等。在推進過程中,要充分發揮現有化工、煤炭企業的龍頭帶動作用,以同業聚集、產業鏈延伸和循環經濟為紐帶,發展煤化工業園區。按照國家產業政策,新上一批高標准、高起點、高水平的煤化工項目。到2010年,全省煤化工產業要取得突破性進展,銷售收入突破1000億元。

從山西省的實際情況來看,作為新型替代能源的煤層氣、煤制油發展潛力也比較大。我省是全國煤層氣資源最為富集的地區,資源儲量約10萬億立方米,佔全國儲量的1/3。在六大煤田中,沁水煤田和河東煤田煤層氣資源量最大,分別為6.85萬億立方米和2.84萬億立方米,佔全省煤層氣資源總量的93.26%,是煤層氣開發利用的兩大戰略重點。從煤層氣資源的分布、開采條件和資源品質來看,我省煤層氣資源有著分布集中、埋藏淺、可采性好、甲烷含量高(大於95%)等特點,具備大規模開發的資源優勢。

煤制油是另外一個戰略重點。目前國內煤制油項目開工建設的企業有神華集團、山東充礦集團、內蒙伊泰集團和我省的潞安煤礦集團、晉城煤業集團。其中,神華、充礦、潞安集團的煤制油項目是國家發改委確定的示範項目,晉城和伊泰的煤制油項目是省級發政委立項的示範項目。潞安集團煤基合成油項目是間接液化項目,主要產品為柴油、石腦油及少量混合醇燃料,生產規模16萬噸,2008年建成投產;到2010年達到產業化規模以後,產能將達到每年260萬噸;到2015年,每年產能將達到520萬噸,利稅可達80億元。晉煤集團在初建10萬噸規模的基礎上,將發展為300萬噸的規模。

二是實現由老工業基地向新型工業基地和精品原材料基地的跨越。

我省是一個典型的老工業基地,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占較大比重的重要產業不僅有煤炭工業、電力工業和焦炭工業等能源產業,還有冶金、機械等非能源產業。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以不銹鋼為主的鋼鐵,以氧化鋁、電解鋁為主的鋁業以及鎂業、機械裝備等產業在我省都有很好的基礎。不銹鋼從「十五」初期的不到20萬噸,增加到目前的300萬噸產能;鋁業南有河津、關鋁、振興集團,東有陽泉鋁業、兆豐鋁冶,中有太原新東方,北有晉西北鋁業;鎂業方面,主要有運城、大同、太原三大鎂業基地,全省現有產能在50萬噸左右;機械裝備方面,大型起重機、大型挖掘設備、油膜軸承、內燃機牽引電機、細紗機等30多種裝備機械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在國內同行業中排名第一。

但是,這些產業目前還處於初級階段,必須發展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才能有效提高附加值,並攤薄消耗、稀釋污染。鋼、鋁、鎂,要向下游鋼材、鋁材、鎂合金及其壓鑄造件等發展;機械裝備業,要充分整合資源,聯合協作,積極推進軍工技術民用化,重點發展規模效應突出、帶動作用大的整機產品和成套設備,要大力發展煤機成套設備和重機機械、鐵路機械、紡織機械、基礎機械、環保機械等方面的優勢產品;材料工業方面,要依託資源優勢,注重綜合利用,大力發展新型牆體材料、陶瓷材料、纖維材料、高端耐火材料、高嶺土材料、釹鐵硼磁性材料、納米材料,發展回轉窯干法生產水泥、高標號特種水泥等。

三是實現由自然人文資源大省向經濟強省和文化強省的跨越。

如前所述,山西是礦產資源大省和文化旅遊資源大省。但要真正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實現由自然人文資源大省向經濟強省和文化強省的跨越,首先要加強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不斷提高礦產資源的綜合效益;其次,要加強對旅遊資源的開發,以文化積淀、自然風情、紅色景區開發為重點,建設精品線路,打造旅遊品牌,壯大旅遊企業,並做好旅遊相關產業的開發;第三,加快實施文化強省戰略,大力加強文化建設。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是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實現人文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的跨越,就要依託現有的文化資源優勢,加強理論研究和宣傳輿論工作,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要不斷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在全省形成文明進步、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就要大力發展文化事業,把加強公益文化事業作為服務廣大人民群眾的主要途徑。同時,還要積極發展文化產業,培育一批有實力的文化企業和文化傳媒集團,發展文化產業園區,打造具有山西特色的文化品牌,不斷提高我省文化產業的競爭力。

㈨ 山西省發展特色旅遊的有利條件是什麼

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加之獨特的地理環境,共同孕育了豐富多彩,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進入「十一五」時期,隨著全省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外擴大開放措施的逐步落實到位,人民收入的穩步增加,將為旅遊業的發展奠定豐富的物質基礎。因而,山西旅遊業將面臨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新機遇,山西省旅遊業的發展將步入更快的發展時期。(一)構建和諧社會為旅遊業發展賦予了新思路黨的「十六大」報告,尤其是十六屆四中全會的決定明確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即建設一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內涵十分豐富,這一目標的確立,明確了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強調以人為本,強調人的素質的提高、人際關系的升華和人天關系的和諧。眾所周知,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社會生活中一個巨大而明顯的變化就是旅遊與休閑活動的開展與普及。旅遊與休閑已經成為許多人尤其是城市居民生活的組成部分,成為小康生活的標志之一。旅遊活動是人的運動和人的社會活動,因此,一方面,旅遊活動必將促進人與自然的接觸,提高人們對自己所處環境的了解與認知,提高人們的責任感;另一方面,旅遊活動也必將促進不同社會群體間的交往與交流,增強人們的相互了解,增強人們的認同感。通過潔凈的旅遊產品、旅遊經營和旅遊行為,將為山西省旅遊業的發展營造出一個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環境。(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為旅遊業發展開闊了新視野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這一新的科學發展觀是以人為中心的,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發展為目的的。在這一新的發展觀的指導下,中央提出了發展經濟要堅持「五個統籌」的基本原則。這一科學的發展觀和基本原則,將指導山西省旅遊業的發展。「統籌城鄉發展」,就是要在繼續注重開發各種傳統旅遊資源的同時,重視對以農業生產、農村風貌、農民生活為吸引物的農業旅遊的開發,在滿足城市居民旅遊需求的同時,促進農村居民旅遊活動的發展,使旅遊業在解決「三農」問題中做出更大貢獻。「統籌地區發展」,就是要在發展發達地區的旅遊業的同時,進一步推動欠發達地區的旅遊業的發展,促進這些地區旅遊資源優勢向經濟產業優勢的轉化。「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就是要在提高旅遊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的同時,發揮其在促進就業、脫貧致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等方面的功能。「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就是要在發展旅遊過程中,重視對環境的保護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不能再延續以往「先污染,後治理」的發展老路。「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就是要在發揮旅遊業在拉動內需、促進國內經濟社會發展作用的同時,進一步發揮好旅遊業在對外開放中的先導和促進作用,鼓勵國內旅遊企業「走出去」。因而,旅遊業的發展和其他產業一樣,將更加強調均衡發展,強調綜合效益,強調利益協調,強調可持續性。(三)廣闊的市場空間,將為山西旅遊業的發展創造非常有利的條件小康社會建設推動了旅遊消費需求的快速持續增長,將為旅遊產業發展提供巨大的市場需求。「十一五」期間,據省旅遊局預測,山西省國內居民出遊率將從2005年的92%上升到2010年的157%。未來五年,全省GDP年均增速預期在10%以上,到期末人均GDP將達到2000美元左右,進入全國中等水平以上。居民消費將走上實物消費與服務消費並重的軌道,旅遊熱也正在迅速由沿海地區向中西部轉移,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為山西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將創造有利條件,旅遊將是消費升級的主要導行業。(四)旅遊業被列為全省新的四大產業之一,將成為山西省旅遊產業發展的內在動力發展旅遊業符合山西省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千方百計擴大就業的要求,是山西擴大對外開放、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生存環境、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選擇。省委省政府把旅遊業列入重點發展的優勢支柱產業之一。從宏觀上,將為山西省旅遊業發展創造內在動力。(五)全省經濟的快速增長與基礎設施的改善,將為旅遊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今後一段時期內,隨著各級財政收入的增加、社會資金的充盈成為擴大旅遊投資基礎條件。「十五」期間山西省交通、通訊、城市建設等基礎設施的改善為旅遊業提供了發展的平台。全省加快新型工業化和特色城鎮化建設進程,使社會經濟發展速度和發展質量將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這些都會大大提高旅遊產品的市場吸引力,為旅遊產業升級和目的地建設奠定基礎,為旅遊業實現超常規發展創造條件。(六)國家區域旅遊合作、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戰略和奧運會、世博會的召開,將為進一步發揮山西旅遊的區位優勢帶來新機遇「十一五」期間,國家將繼續實施西部大開發和中部崛起戰略,提出了統籌區域旅遊發展,推進東、中西部旅遊業良性互動的戰略思路。山西省地理位置承東啟西,有條件成為中原旅遊區域協作的樞紐。同時,2008年北京奧運會與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的召開,也為山西省旅遊業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新機遇。(七)國家重視文化產業的發展和文物保護工作的戰略實施,將為山西文化旅遊的發展增加新的內涵國家文化復興戰略的實施,使中華文明的形象更加鮮明突出,對各國遊客的吸引力不斷加強。山西省作為文化旅遊的資源大省,旅遊產品也將從中得到整合提升,將為旅遊業發展增添無形的力量。四、旅遊業發展前景展望旅遊業是永遠朝陽的產業。進入「十一五」時期,山西省旅遊業面臨著大好的發展機遇。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閑暇時間的增多,帶薪假期的普遍實行,旅遊條件的改觀,人民的旅遊熱情將進一步煥發。未來5―10年內山西省旅遊業的發展趨勢是:旅遊市場前景廣闊,需求潛力大,山西省的旅遊將維持高速穩定增長,並由數量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過渡。按照《山西省「十一五」旅遊產業發展規劃》所確定的目標,到2010年末全省旅遊總收入要達到800.9億元,入境遊人數達到87.8萬人次,年均增長16%,旅遊外匯收入達到3.3億美元,年均增長10%。國內旅遊收入達到774.4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長22.4%。根據預測未來5到10年內,山西省旅遊業的發展有如下幾個特徵。(一)客源市場巨大,國內旅遊人數將快速增長目前,山西省海外旅遊接待年均增長20.6%,國內旅遊接待年均增長17.6%,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山西省旅遊接待人數將持續增長,並維持高速局面,「十一五」期間,山西省經濟發展水平人均GDP為2000美元左右,根據國際經驗,這一時期的文化旅遊消費支出不僅總量穩步增長,而且文化旅遊消費占消費總量的比重將呈明顯提高。山西省周邊七省市的人口約3億,2005年北京、天津、上海、陝西四省市接待海外旅遊者974.3萬人次;東南沿海省市因有便利的航空運輸,旅遊客源潛力也十分巨大。東南亞各國及港、澳、台地區,受中華文化和景觀差異的影響,一直是我國和山西省的重要旅遊者輸出地,加之省內旅遊資源的快速增長,只要做好旅遊形象定位及宣傳促銷工作,來晉旅遊人數將可以成倍增長。(二)出境旅遊將穩定增長未來5-10年內,山西省出境旅遊將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其中主要原因,一是國家出境旅遊目的地的不斷擴大;二是近年來國家外匯管理政策不斷調整,使出境旅遊活動變的更為方便。前者的變化最大,致使公民出境旅遊的目的地國家和地區遍及世界各個大洲。後者則是我國外匯政策不斷放寬的延續,尤其是從2005年年初開始,中國公民每人每次出入境攜帶人民幣的數額由原來的6000元提高到兩萬元,其提高的幅度是前所未有的。在加上人民幣已經在一些國家或地區內某些場所實際流通,將大大方便了中國公民在境外旅遊或其他消費活動的方便程度。宏觀政策措施的逐步出台和出境旅遊環境的不斷改善,將使山西省出境旅遊人數保持穩定增長。(三)旅遊業的服務設施和配套措施將日趨完善「十一五」期間,隨著山西省委、省政府對旅遊業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旅遊業內部管理機制的不斷創新,旅行社,飯店的數量在逐步增加的同時,將更注重內部管理和服務質量的提高。旅遊業服務設施和配套措施的不斷完善,將更多地吸引海外遊客,並提高遊客的旅行質量。(四)旅遊消費結構呈現多元化的狀態,並逐步向發達省份的旅遊消費結構靠攏據預測,未來5―10年內山西省人均GNP將達到2000美元左右,人們將會產生普遍的旅遊動機。目前,山西省人均GNP剛達到國內旅遊經濟條件的要求,因而造成人們的旅遊消費水平的普遍降低。隨著我國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旅遊消費水平將由低級向高級發展,人們出門旅遊將要求吃的好、住的好、乘車帶空調、座軟卧,有的要求乘坐飛機往返,由基本滿足型向舒適型、享受型過渡。當前山西省旅遊消費的結構中食住行的比重較大,達75%―85%,游購娛佔25%―15%。旅遊業發達地區,旅遊消費中游覽購物娛樂支出佔60%。隨著山西省旅遊產品生產開發的多樣化、系列化和旅遊配套設施投資結構的進一步改觀,今後山西省省內旅遊消費結構中游購娛的比重將進一步上升。(五)旅遊方式由單一化向多樣化發展,遊客中自費旅遊的人數將逐步增加目前人們的旅遊方式一般為觀光旅遊型,活動內容貧乏單一,有人概括為「白天看廟,夜晚睡覺,白天疲勞,夜晚無聊」。隨著人們生活內容的多樣化,同樣要求旅遊內容的多樣化,人們要體驗更多的美好經歷,初級的遊山玩水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專題和特種形式的旅遊日益增加,享受性和游樂性的旅遊內容會大大增強,今後人們的旅遊方式由觀光型為主,發展到度假旅遊,探險旅遊,民俗旅遊,生態旅遊,體育旅遊,保健康復旅遊,美食家旅遊等等百花齊放的局面。旅遊人員構成中自費旅遊的人數將逐步增加,公費旅遊仍將佔一定比重,只不過份額逐步下降,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人將會以自費旅遊的方式出現。(六)旅遊熱點繼續升溫「十五」間,山西省旅遊業出現了不少亮點和熱點,這些熱點將在今後一段時間,得到長足發展。其中,「紅色旅遊」、休閑旅遊、度假旅遊最具代表性。這些獨具吸引力的旅遊產品不斷推出,必將成為今後山西省旅遊業的新熱點。(七)旅遊業在國民經濟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強隨著旅遊業的發展,旅遊業對全省國民經濟的貢獻將越來越大,旅遊業在第三產業中將會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對山西省經濟發展起著巨大的促進作用。預計未來5-10年內,旅遊總收入佔全省國內生產總比重由現在7.1%,提高到10%左右。五、旅遊業發展對策選擇「十五」期間,是山西省旅遊業發展最快、最好的時期。進入「十一五」,省委、省政府已經確立了建設旅遊新興支柱產業的總目標,隨著全省產業結構調整和中部開發崛起戰略的逐步實施,旅遊產業發展應抓住良好機遇,適應新形勢,把山西省旅遊業作為支柱產業大力培育和發展,使山西省旅遊業發展水平和整體實力再邁一個新台階。(一)加強產業規劃,精心構築新型支柱產業的大旅遊格局旅遊規劃決定著建設旅遊經濟強省的方向和質量,是旅遊發展的龍頭和靈魂。只有在科學規劃的指導下,才能制定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產品、服務和管理標准,形成特色旅遊產品和管理體系;才能不斷優化產品配套,改善客源結構,延長消費鏈條,提升旅遊綜合效益,切實轉變旅遊經濟增長方式;也才能真正落實旅遊業發展「以人為本」的根本要求,為構建和諧山西,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作貢獻。依據「十一五」規劃方案,抓好重點景區、重點線路、重點項目規劃的編制。產業規劃、景區規劃的編制,一是要堅持改革開放和「大旅遊」的觀念,堅持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相結合,與市場主體培育相結合,與全省區域經濟發展相結合,與主要任務和中心工作相結合。特別是太行山、晉西北革命老區的旅遊開發,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二是要在編制規劃的過程中還要突出區域特點,加強聯合構建,體現線路、精品和特點,要根據市場需求,把休閑度假旅遊納入其中。三是要充分體現產業間的整合,不僅要考慮旅遊業與其直接相關的交通、通訊、商貿等服務業規劃的整合,更要注重提高旅遊業與地方傳統一、二產業的關聯度。要以旅遊資源特色而不是行政區劃為背景來進行旅遊產品的設計與開發。(二)推進旅遊法規建設,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十一五」期間,各級旅遊部門要把依法行政作為當前及今後下一個時期的重點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抓緊抓好。一是要通過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加強和改進行政許可的程序和管理,完善和理順協會和中介組織體系,同時更要提高市場引導和監管能力,切實把經濟管理職能轉變到主要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來。二是要建立全省旅遊行政和執法體系和行政執法責任制。認真貫徹落實《山西省旅遊條例》、《山西省促進旅遊產業發展條例》。三是要根據市場經濟的要求,圍繞打造旅遊精品,對景區名稱、商標注冊、產品登記等都要精心策劃。在抓依法行政的過程中,各級旅遊部門要加快職能轉變,重視並加強調查研究工作,為向本級政府提供決策依據、指導工作實踐打下良好的基礎。(三)重視基礎建設,提升旅遊業整體素質旅遊基礎設施發展旅遊業的根本所在,「十一五」時期,各級政府要抓緊搞好旅遊目的地建設。按照全省「十一五」旅遊產業發展規劃確定的空間布局,以線路為型,整合資源。一是要加快兩個旅遊中心城市、三條旅遊帶、四個旅遊經濟帶、六條精品旅遊線以及旅遊園區的建設。二是要完善提升已經初具規模的大運旅遊經濟帶,整合推進極具發展潛力的太行旅遊經濟帶的新產品開發,積極做好沿黃旅遊經濟帶的前期准備工作,達到沿黃公路開通即可形成旅遊產品的要求。三是要抓緊啟動管涔山、歷山、萬榮黃河灘塗、大同死火山群等大型休閑度假旅遊項目開發。四是要抓好旅遊廁所、遊客中心、旅遊道路交通標識牌建設。(四)強化旅遊市場開拓,在主體形象和品牌打造上要有大突破旅遊市場開拓要根據現代旅遊新趨勢,創新理念和手段,繼續以「華夏古文明,山西好風光」為旅遊主題現象,將旅遊形象與整體形象塑造相結合,推進大營銷戰略,形成主題鮮明、對市場有針對性和沖擊力的旅遊新形象。在主體形象和品牌打造上,一是既要反映山西文化自然旅遊特色,又符合旅遊時尚;既有繼承性也有創新和發展,既符合市場要求又易於傳播;既主題突出,又立體多面。二是要重點策劃設計晉北佛教文化游、平遙古城游、晉南尋根覓祖游、太行山風景游,黃河風光游及紅色旅遊等系列精品旅遊線路。(五)加快市場培育與體制機制創新,增強產業發展的生機和活力健全旅遊市場運行機制,加快培育旅遊市場主體,積極引導旅遊企業發展,大力扶持中小企業專業化,促進市場合理分工,是山西省旅遊管理部門「十一五」期間的一項重點工作。一是要狠抓旅遊誠信體系建設。要完善旅遊行業管理手段和功能,促進旅遊中介組織發展,提高行業管理水平和行業自律能力。二是要加強標准化建設,優化全省旅遊市場秩序。要積極創建標准規范體系,制定《山西省旅遊客棧的星級與評定》省級地方標准。編制《山西省旅遊行業管理細則》,從旅遊星級飯店管理、旅行社、導游管理、旅遊安全管理、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等方面系統地規范行業管理行為。三是要加大市場檢查力度,打擊違規違紀行為。加強各級旅遊行政部門的市場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保證市場秩序與旅遊安全。四是要深入推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創建活動。宣傳貫徹國家《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檢查標准》。五是積極培育發展酒店業和旅行社業。積極培育發展品牌國際旅行社,引導扶持山西省大型企業。六是要抓好崗位培訓,全面提升旅遊企業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

㈩ 山西文化和旅遊廳近三年做出了哪些貢獻

山西文化和旅遊廳近三年做出了哪些貢獻?做出了愛國的貢獻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