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中國旅遊業發展
Ⅰ 一帶一路給旅遊業帶來哪些新機遇
「一帶一路」的推進給旅遊業帶來的投資機會可以從三個主題方向內(出境游、郵輪旅遊和海容南國際旅遊島)和產業鏈的兩個層次(要素商和服務商)來尋找。
三個重點投資方向:出境游、郵輪旅遊和海南國際旅遊島開發。「一帶一路」路線圖中提及的旅遊相關內容可以概括為出境游、郵輪旅遊和海南國際旅遊島開發開放。①旅遊合作是路線圖的重要部分,出境游將最大受益,5年人次復合增長
33.8%;②郵輪旅遊剛剛起步,未來面臨極大發展前景; ③海南國際旅遊島擴大開發和開放力度將極大的促進海南旅遊業發展,離島免稅和景區酒店運營商將極大受益。
受益標的:要素商層面①錦江股份的海外酒店布局將使其受益於出境游快速發展;②受益郵輪旅遊的為北部灣旅(計劃運營到越南的海上航線)和攜程(旗下擁有天海郵輪);③海南島擴大開發開放將使得中國國旅(離島免稅)、宋城演藝(三亞千古情)、三特索道(猴島景區)和首旅酒店(南山景區)。服務商層面,傳統的旅遊服務商和新興的 OTA
以及旅遊批發商均將受益於三個重點發展方向,主要包括眾信旅遊、中青旅、中國國旅、攜程、途牛和凱撒旅遊等。
Ⅱ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 對旅遊業發展自身而言有何意義
「一帶一路」(One Belt And One Road,簡稱OBAOR;或One Belt One Road,簡稱OBOR;或 Belt And Road簡稱,BAR)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
「一帶一路」不是一個實體和機制,而是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是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主動地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夥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Ⅲ 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對中國旅遊業會產生哪些影響
1、技術設施聯通大幅度提升旅遊可達性,強勢拉動出入境旅遊消費
以公路、鐵路、海路(港口)、空路(航運)等為重點,亞歐基礎設施更加聯通、便利、高端、智能、兼容,極大的提升了旅遊的通達性。結合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逐步展開,沿線各國將簽署合作備忘錄,簡化民眾的簽證手續,將極大促進出入境旅遊,尤其是入境旅遊。
2、推動區域合作與融合
促進國內各省市區域旅遊合作:例如,湖北推動「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旅遊的一體化發展,加快組合包裝打造「湖北—西安絲路覓源之旅」等精品產品,並在此基礎上,推動長江中上游地區和俄羅斯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的合作發展。促進跨境區域旅遊合作:例如,廣西將與泛北部灣地區的越南、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汶萊等國家和地區合作,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精品旅遊線路,推進形成廣西與泛北部灣地區跨國旅遊一體化發展格局。
3、推動地方旅遊升級發展
「一帶一路」戰略,對絲路沿線省區市旅遊發展影響巨大,絲路旅遊受到各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隨著《願景與行動》的發布,沿線各省市便率先做出「絲路旅遊」的發展布局。湖南借「一帶一路」機遇,將重點放在了入境旅遊上;新疆把絲綢之路做成品牌,形成絲綢之路經濟帶大旅遊概念;寧夏等貧困地區欲大力實施旅遊扶貧;海南和陝西等有名的旅遊目的地則藉此升級,打造國際旅遊目的地,提升在旅遊業界的影響力,開拓旅遊發展新境界……
4、打造具有絲綢之路特色的國際精品旅遊線路和旅遊產品
《願景與行動》提出要聯合打造具有絲綢之路特色的國際精品旅遊線路和旅遊產品。文化是旅遊吸引的核心基礎,一帶一路下的絲綢之路旅遊發展帶上的各地歷史文化積淀非常濃厚,各不相同,這是我們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需要注意的是,有關方面要從整體上系統部署和總體協調,各省份旅遊結合自身特色差異化定位,避免各地旅遊品牌打造重復化,從而打造真正的充滿多樣歷史情趣的特色旅遊之路。此外,打造「海絲」精品郵輪旅遊線路以及「陸絲」高鐵旅遊專列成為「一帶一路」旅遊的新亮點。
Ⅳ 論述一帶一路給旅遊業帶來哪些新機遇
首先,基礎設施聯通將大幅提升旅遊可達性。尤其是深處內陸的絲綢之路沿線的中國中西部地區將極大改善交通條件,極大促進東部主要旅遊客源市場進入中西部旅遊資源集中的目的地,同時也將顯著提升周邊國家與中國邊境省份之間的邊境旅遊。一帶一路沿線各省份應當積極利用新建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已有的國開行、亞開行等資金渠道推動基礎設施建設,並積極吸引各大實力雄厚的國內外企業。
其次,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簽署合作備忘錄,簡化人民往來的簽證手續,將極大促進入境旅遊和出境旅遊。對於連年停滯不前甚至略有下降的入境旅遊能起到力挽狂瀾的作用。而蓬勃發展的出境旅遊則將以更高的速度狂飆突進,增加更多異域風情的旅遊目的地國家和旅遊產品。尤其是中亞和東盟除新馬泰之外的其他各國,將是中國旅行社企業、投資商和線上旅遊OTA、APP的最新拓展方向。
第三,合作重點中專門提出打造具有絲綢之路特色國際精品旅遊線路和旅遊產品,將是未來幾年絲綢之路沿線地方政府和企業進行旅遊策劃、規劃、設計、投資、建設和運營的一個重要方向。過程中急需突出特點,融合協調。目前絲綢之路各省份已然提出各自定位,各省份的旅遊產品也需要差異定位,避免重復。
第四,推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郵輪旅遊合作。海上絲綢之路涉及東部沿海各港口城市,將促進郵輪旅遊、海上旅遊一躍而上一個大台階。通過簡化簽證手續、通關手續,甚至互惠免簽,不僅吸引世界三大郵輪公司入駐開辟更多母港和停靠港航線,還將為中國政府和企業投資郵輪港設施、中國企業組建郵輪船隊和航線創造一個更加光明的前景。南海海域也能夠通過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上島旅遊而繼續宣示主權,掌握更多國際話語權。
Ⅳ 在一路一帶背景下旅遊業怎麼發展
「一帶一路」背景下旅遊資源開發策略建議
(一)完善基礎設施,提供便利服務
旅遊業作為「一帶一路」的先頭兵,基礎設施建設必須跟上,政府及相關部門應加強道路交通、電網能源、物流商賈以及食宿等方面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完善,縮短旅途時間,打造網路化、立體化的交通樞紐體系,建立物流商賈聚集地,提升對外界溝通交流的能力,為旅遊者出遊提供便利服務。
(二)遵循資源客觀發展規律,開發與保護並重
在對旅遊資源進行開發時,必須遵循資源本身的客觀發展規律,穩步實施,切忌急於求成,為追求短期利益而對旅遊資源進行過度開發。科學把握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之間的協調關系,特別是對以文物為主要旅遊資源的景區景點,更應該嚴格按照我國《文物保護法》、《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旅遊等開發建設活動中文物保護工作的意見》等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有關規定,加強對景區內文物保護體制的建立,提升保護級別,不允許把國家所有的不可移動文物進行抵押、轉讓,不允許私人企業擅自經營,嚴格按照國家及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對旅遊開發活動的審批制度,做好旅遊資源開發前的規劃工作,確保我國歷史文化遺產的安全免受破壞。
(三)挖掘文化內涵,創意規劃開發
無論是海上絲綢之路還是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都具有悠久醇厚的歷史文化內涵,通過開展旅遊使得各地文化得以交流融合,「一帶一路」沿線景區景點應該結合本地的民族文化特色及歷史淵源,開發具有本地民族特色的旅遊產品,創意產品類型,使歷史文化與創意開發完美結合,發展具有差異化的旅遊產品。
(四)資源共享,打造旅遊精品
「一帶一路」所涉及的沿線地區之間旅遊資源各具特色,有的地區與地區之間旅遊資源相互補充,有的則為同類旅遊資源,如果能將這些資源進行宏觀調控,資源共享,加強不同地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延伸旅遊產品鏈條,打造大規模具有強大影響力的「絲綢之路旅遊帶」,形成良好的競爭環境,將能有力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旅遊及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
(五)拓寬籌資渠道,保障開發順利進行
「一帶一路」沿線旅遊資源的開發具有開發難度大,周期長,資金回籠較慢等特點,如果僅靠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投資來維持旅遊資源開發的順利進行是遠遠不夠的。各沿岸地區應該在加大政府投資力度的同時,拓寬融資、投資渠道,為各方企業家提供一個有利的投資環境,積極引進國外資本或民間資本的加入,引進商業資金或社會資金的加入,為「一帶一路」沿線地區旅遊資源的開發搭建更為廣闊、便利的旅遊投資平台,保障旅遊資源得以持續有效的開發。
(六)注重營銷,定位準確
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對旅遊資源的開發更應該結合當地的旅遊資源特色,找出亮點進行准確的主題形象定位,突顯絲綢之路厚重的歷史文化沉澱和獨特的民族、民俗風情,同時也要加大對推出的旅遊產品的推廣和宣傳,創新營銷思路,進行有區別營銷,通過開展旅遊市場營銷來支持市場資源的有效整合,積極聯合、吸納專業化的旅遊組織或旅遊相關企業,使旅遊資源的整合更加系統化、專業化,為旅遊資源的可持續開發鋪平道路。
Ⅵ 一帶一路 給旅遊業帶來了哪些新機遇
「一帶一路」給旅遊業帶來的新機遇可以從四個方面來看:
首先,圍繞「一帶一路」而設立的絲路基金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有助於機場、港口、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的完善,這將帶動被投資地區的旅遊產業的發展。
其次,旅遊的發展促進文化的交流、融合。作為跨文化傳播的特殊方式,旅遊是人類文明溝通交融的基本途徑,在旅行中,體驗民俗風情,感悟不同文化,這都是旅行的內容和意義。同時,旅遊業在消費文化的變遷中迎來新的機遇。
第三,旅遊產業的創新,促進絲綢之路亮點資源的發掘。絲綢之路作為古老的東西方交流橋梁和商貿通道,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對絲綢之路旅遊產品的創新將使得古老的絲綢之路文明重新煥發光彩,吸引世界目光。
最後,旅遊企業為合作共贏貢獻力量。「一帶一路」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是增進理解信任,加強全方位交流和和平友誼之路。各國旅遊企業間的合作,將為社會的和諧與國家間的合作共贏做出貢獻。
Ⅶ 一帶一路會帶動中國哪些產業的發展
1交通運輸業2建築業。3中國油氣進口的管道建設相關產業,電站建設、電力設備等。4商貿與文化旅遊產業5信息產業6自貿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