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文化旅遊發展研討會
A. 楊振的文化活動:
組織策劃「雲南瀾滄江啤酒」品牌、「雲南鄧川牛奶」品牌,策劃「雲南版大學80周年校慶」、「權昆明理工大學建校50周年校慶」、「雲南民族大學建校55周年校慶」、「雲南民族大學建校60周年校慶」,組織策劃「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建州50周年慶典活動」、「大理白族自治州建州50周年慶典活動」,組織策劃「雲南羅平油菜花文化旅遊節」、「第八屆中國雲南騰沖火山熱海文化旅遊節」,參與策劃「雲南人在埃及」、「大理公主」電視劇,策劃「第一屆雲南石文化博覽會」、「第一屆雲南十人書法展」、「古滇蘇志昆書畫藝術展」、「紀念錢南園誕辰270周年書畫作品展」、「慶祝雲南解放60周年將軍攝影作品展」、「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書畫作品展」、「大型圖書《雲南民族》首發式」、「雲南第一屆少數民族題材攝影大賽」,策劃組織「雲南省民族商會成立大會」、「雲南省民族商會」揭牌儀式、「紀念賽典赤·贍思丁誕辰800周年座談會」、「祁山詩書作品展」、《祁山詩書選集》研討會和雲南省民族兩會等雲南省重大活動。
B.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企業老闆應該怎樣學習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管理者必讀的十本管理學書籍:
1.《有效的管理者》
在這本薄薄的書里,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 德魯克提出一個重要的定律:管理者的效率,往往是決定組織工作效率的最關鍵因素。
因此,在管理別人之前,你必須學會管理自己。
德魯克也給出了有效管理者必須養成的五種習慣:正確統籌時間;致力於對外界的貢獻;重視發揮長處,把工作建立在優勢上;集中精力在少數主要領域;做有效地決策。
2.《孫子兵法》
企業管理中,戰略制定與管理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雖然是一部兵書,但《孫子兵法》所蘊含的「兵者,詭道也」,「久暴師則國用不足」等戰略思想經歷2500餘年檢驗,一直為歷代政治家、軍事家、商人等奉為至寶。
美國著名高等學府哈佛大學商學院也將《孫子兵法》融入MBA戰略課程中。
3.《領導力21法則》
「領導力就是領導力,不論你身在何處或從事怎樣的工作。
時代在改變,科技也在不斷地進步,文化也因為地域不同而有差異。
但是真正的領導原則卻是恆定不變的……」美國著名領導力大師約翰?麥克斯韋爾如是說。
在本書中,麥克斯韋爾先生描述了影響力法則、過程法則、哈頓法則、根基法則在內的21項領導力法則,想擁有非凡的洞察力,想要修煉所向披靡的實戰能力,馬上開始21法則訓練。
4.《基業長青:理想公司的成功理念》
1994年,通過對包括惠普、寶潔、3M和索尼等18個行業領袖成功企業的研究,吉姆?柯林斯給出了偉大的公司何以偉大的答案: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須不斷自我改革、自我反省,使優勢成為公司的特性。
其人性化視角是本書的一大亮點。
5.《從優秀到卓越》
2001年《商業周刊》十佳商業書。
吉姆?柯林斯耗費5年時間,對1965年來《財富》雜志列入500強的1400多家企業進行分析,得出令人震驚的研究成果——只有11家公司實現從優秀業績到卓越業績的跨越。
亞馬遜書店評價本書說:「這是那種經理人和CEO們在若干年內需要一讀再讀的書。
」
6. 《360度領導力》
如果不是老闆,你也可以領導嗎?如果不是最高領導人,你的上司是個不好的領導者,你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嗎?約翰?麥克斯韋爾告訴你如何克服挑戰,360度全方位運用技巧,對老闆、同級、下層產生影響。
不用等到升遷,實踐360度領導力,從組織的任何職位發揮你的影響力。
7. 《傑克?韋爾奇自傳》
原通用電氣(GE)董事長兼CEO傑克?韋爾奇在本書中透露了他的管理秘訣,他所創造的獨特管理模式,幫助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擺脫痼疾,走上靈活主動地道路。
韋爾奇的「10%淘汰率」甚至深入到第5大道的一個小小服裝店。
巴菲特推薦本書說:「傑克是管理界的老虎伍茲,所有CEO都想效仿他。
他們雖然趕不上他,但是如果仔細聆聽他所說的話,就能更接近他一些。
」
8.《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
美國最具創新精神的企業家——安迪?格魯夫使用「偏執狂式」管理,將英特爾塑造成世界上最大的電腦晶元公司。
這本書被譽為企業經理的特種部隊培訓手冊。
在本書中,格魯夫對領導者最懼怕的噩夢——最可怕的商業環境:競爭、科技、規則都突然發生巨大變化——提出了新的解決辦法。
9.《影響力: 你為什麼會說「是」?》
企業領袖每天都要做很多決策,怎樣才能說服別人心甘情願對你的決定說是?怎樣讓董事會接受你的提議?心理學家羅伯特羅伯特?恰爾蒂尼通過對火雞媽媽、搭車情景等各種現象進行分析研究,得出說服他人過程中的6條基本原則。
10.《真正的成功》
真正的成功,需要在人際關系、裝備(團隊成員)、工作態度、領導力方面提升自己和團隊。
約翰?麥克斯韋爾將《人際關系101》、《裝備101》、《心態101》、《領導力256》融合成《真正的成功》,分別從塑造良好的性格,採取行動將夢想變為現實,建立各種關系等方面,指導、激勵人們去塑造自身領導力。
C.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如何建立完整的培訓體系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企業培訓體系建立的原則 由於不同的企業在文化、戰略、規模、行業領域等許多方面有著較大的差異,因此企業培訓體系的建設也必須從企業自身的特點和實際出發,在搞清楚培訓體系所包含的內容和本企業培訓現狀外,還要注意遵循以下六個原則:基於戰略原則:培訓的目的是通過提升員工的素質和能力來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讓員工更好地完成本職工作,實現企業經營目標。因此培訓體系的建設必須根據企業的現狀和發展戰略的要求,為企業培訓符合企業發展戰略的人才。 動態開放原則:企業要生存必須適應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這就要求企業的培訓體系必須是一個動態、開放的系統,而不是固定不變的。培訓體系背心根據企業的發展戰略和目標進行及時的調整,否則培訓體系就失去了實際的意義,就不可能真正發揮推進績效改善和提升企業競爭力的作用。 保持均衡原則:一個有效的培訓體系必須保證企業的員工在不同的崗位都能接受到相應的訓練,這就要求培訓體系的建設必須保持縱橫兩個方向的均衡。縱向要考慮新員工、一般員工、初級管理者、中級管理者,高級管理者之間的各個不同級別,針對每個級別不同能力的要求,設置相應的培訓課程;橫向要考慮各不同職能部門要完成工作需要那些專業技能,以此來尋找培訓需求和設計相應課程。 滿足需求原則:培訓體系的建設必須要在滿足工作需求的同時,滿足組織需求和員工需求。滿足組織需求,才能保證培訓的人才是組織所需要的,而不僅僅是崗位所需要的;滿足員工需求,才能從根本上調動員工的培訓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保證培訓的效果。 全員參與原則:培訓體系的建設,不只是培訓部門或培訓管理員的事,企業培訓體系中的任何一項工作,都不能只靠培訓部門孤軍奮戰,必須上下達成共識,全員參與,必須得到領導的大力支持,必須得到業務部門的積極配合才能完成。 員工發展原則:如果培訓體系和培訓課程的開發能夠與員工自我發展的需要相結合,就可以達到企業和員工雙贏,在員工得到發展的同時,也能為企業的發展作出相應的貢獻。 內容很多,只是基本一部分,你去搜索原內容看看:領導力 資訊 > 企業 > 企業培訓 > 企業培訓體系的建立領導力 資訊 > 企業 > 企業培訓 > 企業培訓體系怎麼建立才能有效
D. 傈僳族飲食 傈僳族的飲食文化有什麼特色
如酒燉雞「嚇啦」、草木灰煎石板粑粑、只能手抓的簸箕飯、黑黢黢的漆油燉雞、整隻的烤乳豬等等 漆油雞,傈僳族的傳統美食。把宰好的雞剔洗凈切塊,以漆油燜炒五六分鍾,灑入適量燒酒,配以八角、草果、食鹽,加適量水,燉二三小時即可食用
E. 論旅遊開發與民俗文化保護-以某一個視覺角度分析(當地政府,旅遊開發商,旅遊者,社區居民 等)選其一拜
在旅遊開發中如何對待民俗文化? 近年來,隨著民族文化旅遊的興盛,民族文化保護與旅遊開發的矛盾也日益凸現。不合理的旅遊開發會給旅遊地的民族文化帶來許多消極影響和負面效應,如民族文化的表面化、庸俗化、商業化等。強調在保護中開發,結果是既開發不好也保護不了,強調在開發中保護,結果是只開發不保護。在民族文化保護與旅遊開發過程中,如何處理好保護與開發的關系,如何與旅遊結合是一個需要認真思考、慎重對待的問題,既要考慮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又要有利於旅遊的經濟開發。因此,為了進一步探討貴州民族文化保護與旅遊開發這一問題,有效解決貴州民族文化保護與旅遊開發的矛盾,貴州世居民族研究中心和貴州省民族研究學會於2005年9月25日在貴陽花溪共同舉辦了民族文化保護與旅遊開發研討會。 出席這次會議的人員有貴州民族學院、貴州省教育廳、貴州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貴州省旅遊局、貴州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貴州省文化廳、黔東南州旅遊局的領導,貴州世居民族研究中心和貴州省民族研究學會有關專家,貴州單一民族研究學會的代表共80餘人。與會的有關領導和專家學者暢所欲言,緊扣民族文化保護和旅遊開發這一主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採取專家發言、專家點評的方式,活躍研討會的氣氛,多角度地為民族文化保護與旅遊開發問題獻計獻策。現將此次研討會的主要內容綜述如下: 一、存在問題 研討會上,各專家學者認為,貴州民族文化保護與旅遊開發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貴州省民族文化旅遊開發存在若干誤區 l、對貴州省民族文化總的家底不清楚,許多搞貴州省民族文化旅遊開發的專家各有一大套,但都是不甚了了,知其然而已。2、對貴州省民族文化旅遊資源中,什麼是可以開發的民族文化資源,什麼是不能開發的民族文化資源,什麼是要講究方式方法才能開發的民族文化資源,什麼是應該嚴格禁止開發的民族文化資源,大多沒有弄懂。3、貴州省民族文化旅遊開發的所謂市場運作。這是商人的智慧,在這種商人的智慧中,不論什麼民族,什麼文化,什麼保護,只要政府給他特許權,只要可能,都可以進行交易。4、為了旅遊開發,對貴州省民族文化進行所謂的包裝。對民族文化事象亂取名字,亂作所謂商品性的解釋,把這種包裝稱為所謂的「創意」。5、偽民俗現象嚴重。有幾種表現:第一,是基層的文化人從根源上製造出偽民俗。第二,是為了迎合旅遊者的口味,在原有的民俗的基礎上「瞎編」的偽民俗。第三是所謂的開發者為了降低成本,自己想當然的編造。第四,是為迎合某些旅遊者獵奇的心理和低級趣味,有意誇大民俗文化中某些部分,如性、暴力、血腥、奇婚異俗等等。6、掠奪性開發。一個地方「熱」了,旅遊團隊一來,吃了,喝了,住了,看了,玩了,最後走了。一個旅遊過程完成,村民們以自己的民族文化作為這場「生意」的資本投進去,與旅遊組織「合夥」做這場「生意」。民族文化可以說是這場「生意」的基本本錢,但村民們卻拿不到利潤的10%,可以說這是對民族文化的掠奪。7、扶貧性開發。有時侯,貴州省的民族文化旅遊開發是打著「扶貧"的旗號來進行的,看某個地方窮途末路,沒什麼指望,就搞一下民族文化旅遊開發。這種指導思想下的民族文化旅遊開發,投資的基礎是同情,而不是正常情況下的理性認識。結果是「自己熱鬧」一陣完事,既浪費了金錢,也影響了旅遊開發的形象。8、干涉性開發。在貴州省的民族文化旅遊開發中,過多地干涉當地的民族文化的正常進行和旅遊地民眾的生存和發展權利。9、理不順開發與保護的關系。面對一個民族文化事象,弄不清楚它的文化性質,也弄不清楚它其中能開發什麼,不能開發什麼,自然也就理不順正常的開發與保護的關系。 (二)原生態文化保護模式的局限性 l、知識產權保護模式的局限性:現行法律、法規沒有保護原生態文化的規定,也沒有現成的法律保護體系。2、物質文化遺產申報保護模式的局限性:保護面較寬,有17個方面。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要求,又成為圈地式的保護,不利於與外界的交流。3、生態民俗文化區保護模式的局限性:城市化現象嚴重,民族文化特徵不突出。4、生態博物館保護模式的局限性:凝固、定格與發展相沖突。5、民俗民間習慣法保護模式的局限性:僅對社區內的人起制約作用,對社區以外的人起不到制約作用。6、旅遊開發保護模式的局限性:開發者、管理者缺乏對民族文化旅遊資源知識的了解,政府有關部門往往也是想當然。 (三)民族旅遊開發給民族社區帶來的負面影響 l、古雅淳樸的民俗民風商品化。2、社會價值觀的改變。3、社會道德風尚的退化。4、流失了某些傳統技能及工藝品設計圖案包含的意義。 二、對策建議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民族文化旅遊開發的研究,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在可持續發展、文化多樣性保護和生態旅遊等思潮的影響之下,民族文化旅遊產品的開發和學術研究,都會面臨許多機遇和挑戰。如何使旅遊業的發展和當地社區的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相一致?如何使旅遊業的發展和當地民族社區社會發展相互促進?如何通過保護民族社區的傳統文化和自然環境資源以促進旅遊業在該社區得以持續發展下去?這是民族地區旅遊開發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因此,結合貴州實際,與會的專家學者提出了以下幾方面的建議: (一)很好地認識民族傳統文化與旅遊開發之間的關系 必須基於對文化內涵及文化特性的最充分的理解,在此基礎上,根據文化具有消減性、傳承性、變異性等特徵,清醒地認識到文化保護的兩條基本途徑:一是對於那些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即在現代化過程中很可能消減的文化質因素,應該對其實行靜態的保護方式,也對這些文化質因素加以挖掘、收集、整理,然後以文字、文物、圖片、遺址、錄音錄象帶等形式保護起來;二是對於那些能適應時代發展的文化質因素則應對其進行動態的保護,即對其加以整合,並在專家、政府有關部門的引導下,用現代的主體價值觀之一——市場,來生成一種基於傳統又有所發展創新的文化。科學合理的民族文化旅遊開發就是對民族文化的動態保護。這兩條途徑必須同時並舉,否則文化的保護就是殘缺的、不完全的,未來的人們也很難從立體的角度去全方位地認識一種文化,更難體會到文化多樣性的歷史韻味。 (二)實現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保護和傳承民族原生態文化 1、對於那些脆弱的原生態文化要採取積極的保護措施。要全面貫徹執行《貴州省民族民間文化保護條例》,並落實到旅遊開發的每一項環節,實行保護為主、合理開發的原則。 2、旅遊開發要多發掘多滲透本民族傳統文化的內容,盡可能讓都市服飾和現代歌舞遠離各個民族風情旅遊景點,還這些景點傳統的民族風情旅遊。3、強化民族傳統美德教育,讓那些遠道而來的遊客真切感受到各民族人民朴實善良、熱情友好。 (三)正確處理好民族文化旅遊開發的主客體之間的關系 與一般的開發項目不同,民族文化旅遊開發投資大,投資論證評估難,開發涉及政府、投資商、民族文化主體以及科研等部門的方方面面,這些方面缺一不可,因此一定要擺正主次關系。政府的角色應該主要在於旅遊景點的宏觀布控,在於給予資金項目支持、政策引導、媒體宣傳以及動用其職能有效地協調各方面的關系等;投資商則是出開發資金,並對景區的開發和利用進行管理;民族文化主體是開發的關鍵因素,應該主動自覺地配合好政府、科研部門和投資商挖掘、開發本地區本民族文化質因素;科研部門則應充分利用自己文化研究的優勢,對開發對象進行論證並給予科學的定位,在開發、經營過程中繼續觀察指導,在理論上進行適時的修正並指導開發經營活動。 (四)正確認識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關系 面對現代文明的強烈沖擊,民族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備受人們的關注。現代化是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一種過程,因此不存在要不要「現代化」的問題,現代化是傳統文化必然的存在形式;由於民族傳統文化的生存環境是變化著的,產生於特定生存環境的民族文化也就不可避免地要隨之產生變異,要想「原汁原味」地加以保護既不可能也不應該,只能保留它的神韻。雖然出現了旅遊業開發到哪裡,哪裡的傳統風貌會急劇改變,從而令旅遊者大失所望的現象,但也應該認識到,當地的居民趨於現代化的生活方式、趨同現代化文化,是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並非是人為能改變的。不能因為開發民族文化旅遊,就要求所有的社區居民一律保持傳統面貌,希望其生活方式永遠守舊。但是,通過旅遊業合理、科學的開發,既可保持民族文化特色,又能滿足現代人旅遊的需要;文化的現代化必須以民族文化為基礎,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剔除其糟粕,在繼承民族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吸收外來文化的優秀成分。 與會者認為,旅遊發展對民族文化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如何減少旅遊者的進入對旅遊地民族文化的剝蝕,民族社區的居民對旅遊發展的態度、示範效應和憎畏感的演化過程,以及其他旅遊人類學問題,都需要著手進行認真的適度超前的研究。因此,作為從事民族研究的科研工作者,需要建立特定的概念體系,來規范涉及民族文化旅遊開發和管理的學術研究,使各自獨立的研究能夠交流到更加廣泛的領域,並發揮其更大的應用效益,同時增加民族學、旅遊學、資源學等學科的學術積累。 參考資料: http://www.gzskl.gov.cn/XHGZ/XHHD/Xh051031a.htm
F. 旅遊文化建設中可持續發展的意義是什麼
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關鍵是利益的合理開發,不過度同時也能滿足自己的需要,而在旅遊這個行業來說,如果不注意分寸,把握尺度,搞不好一個景點,一個文化點也就是那麼幾十年就玩完了!
G. 《萬里茶路與中國賒店》這本書的研討會有人參加過嗎
萬里茶道與中抄國賒店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已經完成
1 該書的發行,對積極培育和挖掘茶文化,不斷注入新的文化內涵,讓世界重新認識中國茶葉、中國茶文化,彰顯賒店古鎮在「萬里茶道」中起到重要中轉站作用,對挖掘「萬里茶道中樞,信義商埠賒店」精髓,弘揚賒店商埠文化,彰顯賒店古城風采,讓世界了解萬里茶道和起著中樞地位的賒店,讓萬里茶道和賒店誠信文化走向世界,對於繁榮發展文化藝術事業,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鼓勵、培養文學新人,具有深遠的意義和作用。
2 此次研討會對推進中蒙俄「萬里茶路」文化旅遊產業聯盟建設,促進「萬里茶路」沿線城市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打造「萬里茶路」國際旅遊黃金帶,發掘「萬里茶道」在全世界獨一無二的遺產價值;並積極推動沿線城市聯合申遺,藉助於「萬里茶道」中樞這一世界歷史文化價值品牌,叫響賒店文化有著重要意義
希望對朋友您有幫助.
如對您有用,請【採納一下下啦】,給個【贊同】表示鼓勵啦!!!么么噠..謝謝!!!
H. 河南文化旅遊資源開發思考
我也不知道你的論點具體是什麼,八成你還沒拿定主意吧~我這篇是以龍門石窟為切入點探討保護與開發的(當然文中還有其他案例),你可以作為參考,如果你是要寫畢業論文的話,內容請自己增加!你零分的懸賞分,我還幫你寫這么多字已經很仁義了,我從沒見過這么小氣的,還說自己是快要畢業的人了!!!!!!
「拿什麼拯救世界遺產」
——論龍門石窟保護與開發的結合點
內容提要:
世界遺產的稱號,正在成為中國各地用以吸引遊客的吸鐵石,尤其是財政貧瘠的地區,更是把遺產地視為生金產銀的「聚寶盆」。但因此也產生了如何在保護與開發間尋求平衡點的難題。事實上,經濟效益最大化的訴求已經超越了對遺產地進行有效保護的需要。中國遺產地在保護與開發間搖擺的現實,已經或者將要使中國陷入窘境。
關鍵詞:開發,保護,世界遺產
引論:
2004年龍門石窟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當地政府主管部門的領導大談旅遊開發而極少談及保護;龍門石窟管理局在編400多人中從事文物保護的僅有6人;龍門石窟一年的旅遊門票收入達到5000萬元,但用於文物保護的資金不足10萬元;在核心保護區內,居然建起了佔地500畝的豪華賓館……這些事實說明:作為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河南洛陽龍門石窟既承受著風化、水蝕等自然危害的困擾,還遭受到另一種獨特的人為破壞力量的侵蝕,這種力量來自於當地政府「開發大於保護」的政策思路。那麼,對於龍門石窟這樣的「世界文化遺產」,開發與保護到底孰輕孰重?
不把握好開發與保護的關系,世界遺產就只能成為世界遺憾。本文將從洛陽龍門石窟保護與開發中存在的問題及其產生根源出發,提出一些建設性的設想與建議,以期對包括龍門石窟在內的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正文:
今年11月13日, 「印象•河南2008省外媒體中原行」的記者來到美麗的花都洛陽,並參觀了著名的龍門石窟景區。很多記者是第一次來到龍門石窟,一路上都在驚嘆石窟佛像雕刻的精美。
11月24日,由自治區文化廳和中國化學會應用化學委員會考古與文物保護化學委員會主辦的全國第十屆考古與文物保護化學學術研討會在南寧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150餘名相關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會議圍繞科技考古、大型遺址與考古現場保護、館藏各種材質文物保護、博物館環境等方面所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進行了學術交流。部分代表對科學分析在錢幣上的應用、龍門石窟日常維護中的封縫技術和廣西古代銅鼓合金成分及金屬材質研究等課題進行主題發言。
作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龍門石窟,自古就是險要關卡,交通要沖,是兵家必奪之地。而又為山清水秀,環境清幽,氣候宜人,素為文人墨客觀游勝地,恰因石質優良,宜於雕刻,故而古人擇此而建石窟。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際,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的營造而形成了南北長達1公里、具有2300餘座石窟、10萬余尊造像、2800餘塊碑刻題記的石窟遺存。龍門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貴族發願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為的體現,具有濃厚的國家宗教色彩。其規模大,藝術品位高,成為世界雕塑藝術史上的一簇奇艷。世界遺產委員會就曾評價龍門地區的石窟和佛龕,展現了中國北魏晚期至唐朝年間,最具規模和最為優秀的造型藝術。這些詳實描述佛教中宗教題材的藝術作品,代表了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
如此文化奇葩,自然要好好保護呢?然而「一定要圍繞XX做好旅遊業這篇大文章。」相信這樣的話語人們耳熟能詳。國內世界遺產地的各級官員們,最希望的或許就是利用好世界遺產這塊「金字招牌」,招攬來自五湖四海的賓客,為所在地帶來大把大把的鈔票,來者當然多多益善。龍門石窟正處於這樣的尷尬境地,作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洛陽龍門石窟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但風化、水蝕、生物等病害始終困擾著這座具有1500年歷史的石窟,保護龍門石窟更加刻不容緩。
據廣西日報稱,第十屆考古與文物保護化學學術研討會匯聚了國內考古文物保護領域的眾多專家學者,出版論文集《文物保護研究新論》,收錄論文76篇,加強了全國有關文物單位、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從事文物保護科技研究工作者的交流與聯系,是該領域高規格的學術盛會。此次學術會議的成功舉辦,將對我國科技考古與文物保護事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話雖如此,但結果如何,還待蓋棺定論。眼下,先撕開這些華麗的外表,更多地了解龍門石窟:
近日,又有網友爆料「洛陽龍門西山驚現27套神秘別墅!」(見附圖)引發了媒體和網友的關注。之後,引起國家文物局的高度重視。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洛陽市政府在管理上存在的盲點:
別墅區位於洛陽市郭寨村,村民郭興高告訴記者:「這片房子是我弟弟郭君高和他的一個朋友投資的。我弟弟長年在北京做生意,他想把北京風景名勝區附近的休閑度假旅遊模式引入俺村。這片地一共20多畝,屬山坡地,符合退耕還林的條件。村裡把這片地從村民手中收過來後,租給我們。我們對村民的補償也已經到位,一畝地4.5萬元。這個休閑度假村包括餐飲和住宿,現在建的別墅,全是度假村的客房。」
西山是石窟較為集中的區域,精美絕倫的盧舍那大佛就在西山。但據當地村民表示,他們從不知道這塊地在保護區范圍內。
郭寨村原屬伊川縣,2008年5月,劃歸洛陽市洛龍區管轄。但至今,洛陽市龍門文化旅遊園區尚未正式成立運轉,相關的移交工作也沒有進行。調查組成員、洛陽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楊曉陽表示:「從目前看,這里未建設任何垃圾、廢水、廢物的處理措施,一旦建成投入使用,肯定會對石窟保護帶來不利影響。所以,我們堅決叫停了這一工程。而且,至今投資方和政府相關部門均未拿出相關手續,所以這片建築可以定性為違章建築。」
我認為,行政區劃調整是客觀存在,但卻不是相關部門推卸責任的理由。27套別墅從動工到主體完工,政府監控出現空白,相關單位要承擔責任。現在,有關部門已經開始調查此事,相信這一次一定會追究失職單位和相關責任人。
2008年12月11日,迫於各方壓力,郭興高和弟弟郭君高開始安排工人拆除龍翔山莊的圍牆。國家文物局文保司副司長李培松12月11日向記者表示「在龍門石窟保護區建造別墅肯定是違法的。」「目前,世界遺產保護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主要集中在緩沖地帶等『模糊地區』。」李培松還說,「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要求,任何一處世界遺產地在申遺時,都要作核心保護區、控制和緩沖地帶的保護規劃,以保護遺產地的整體風貌景觀。世界遺產的緩沖地帶不是不可以搞建設,但是建設項目一定要經過地方和國家文物部門批准。龍門石窟在建的這批別墅,國家文物局和河南省文物局一無所知,肯定沒有履行報批手續。」「當然,河南洛陽此次的處理方式還是不錯的,已經叫停工程,正在解決問題。」
官方的發言我們暫且不追,我整理了一下手頭的資料,將龍門石窟在保護和開發上存在的問題概括為以下3點:
1.技術落後,經費不足,缺乏專業人才
早在2004年,就有兩個國際合作保護項目曾在龍門石窟開展。我國有關部門為此項目先後投入900萬元人民幣作為配套資金,意方則投入144 萬歐元作為設備購置、培訓、獎學金等方面的經費,為項目的實施提供支持和保障。但實際上,這樣的國際合作保護項目一直存在著爭議。國內著名文物保護專家、故宮博物院研究員陸壽林說:「做項目不能一切都從零開始,龍門石窟研究所在過去40多年的保護研究中,已經取得了眾多諸如灌漿加固、清洗油煙等世界先進的石窟保護技術方法,這些成功經驗在項目中應該得到總結和吸納。」陸壽林還說,開展國際合作項目,最大的目的就是學習和借鑒國外先進技術和方法。既然有些方面我們領先了,再重復去做,一來浪費時間,二來浪費有限的人力和資金。一位龍門石窟保護中心的工作人員也認為「目前這兩項國際合作項目加起來也只是在解決4個洞窟的問題,相比龍門石窟2300個洞窟來說這只是鳳毛麟角,但如今嚴峻的石窟保護問題都被這些華麗的國際合作項目掩蓋了。」
這次中意合作文物保護修復培訓項目義大利石窟保護專家VaKalis.NiKos 認為,龍門石窟除了大洞窟,更多的被長期忽視的小洞窟風化和剝蝕也非常嚴重,小洞窟也是龍門石窟文化遺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此次中意現場保護修復培訓只能幫助龍門石窟解決極小的問題,大量急需開展的搶救工作還是要靠龍門石窟自己去解決和完成。
2.公眾自覺保護意識差
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副秘書長杜越說,世界遺產不僅是我們從祖先手中繼承的稀世珍寶,更是我們從子孫後代手中暫借來的後世財富。保護好遺產是我們上對祖先,下對後代的光榮而艱巨的責任。 然而,看看我們這些後代都做了些什麼吧:
景區內,遊客素質不高,亂拋垃圾、亂刻畫現象屢見不鮮,嚴重破壞了景區環境;滾滾人流給龍門石窟帶來了巨大壓力,特別是黃金周期間, 盡管我們一直在強調:「保護第一,開發其次」,但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認,世界遺產的名頭確實能給當地帶來經濟效益。據最新數據,河南僅去年一年旅遊接待量已突破1.7億人次;今年「五一」黃金周5月2日,洛陽龍門石窟共接待遊客3.1萬人……人流量增加無疑給景區帶來經濟收益,但同時對遺產地帶來一定的破壞
雖然我們也希望,世界遺產在「保護」的前提下,能提高當地的生活水平。但值得強調的是,申遺項目不是唐僧肉,人人都爭著搶著要一塊,更不是「文化搭台,經濟唱戲」,而應該是塊寶玉,值得我們每個人去保護,甚至不惜經濟代價。
3. 重開發、輕保護
a. 行政管理保護體制不健全缺少針對性法律法規
事實上,洛陽市政府自然也知道,保護重於開發,雖未制定出針對性法規,但《洛陽市龍門石窟保護管理條例》(一部擦邊球的法規)已多次提到開發應遵循石窟原貌,應合理規劃實施。洛陽市政府還曾宣稱:「我們一直在努力尋求保護和開發之間的平衡點。」然而如此種種都只限於公關。
04年龍門石窟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共出席了來自國內外的160多名石窟研究保護專家。一位與會者說,讓他不可理解的是,作為龍門石窟管理局的一位主要領導,在會議上卻僅僅是圍繞著怎樣開發龍門石窟的旅遊資源長篇大論,對於如何保護卻極少涉及。而洛陽市委一位主要領導除了大談旅遊開發,更隻字不提保護。「開發重於保護,領導的發言多少反映了龍門石窟近年來的發展思路。」這位與會者直言。
據龍門石窟管理局有關人員介紹,目前管理局在編400 多人,而從事石窟保護工作的專業人員卻只有6 人。「兩年來,龍門石窟管理局已新進人員20多名,而文物保護專業人員竟然沒招過一個。」龍門石窟文物研究院保護中心一位人士透露,龍門石窟目前年門票收入已達到了5000萬元,但每年真正用於文物保護的資金卻還不到10萬元。這位人員還提到了這樣一個事實:國家文物局1999年為保護修復龍門石窟撥專款30萬元,河南省文物局要求省古建研究所負責維修工程,而該所因缺乏技術人員根本無實施條件,至今這筆專款還留在河南省文物局不能使用。
b.商業化痕跡日漸明顯,地區遺產保護與旅遊開發矛盾日趨尖銳
除了上面提到的西山別墅群外,這里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這座從屬於龍門石窟管理局,坐落在龍門石窟「核心保護區」的東方賓館。僅修建東山賓館,龍門石窟管理局貸款金額已達上億元。
站在龍門石窟的西山向東山望去,清晰可見兩處建築群:一處是唐代的香山寺,另一處就是東山賓館。按照龍門石窟景區圖的標志,東山賓館所處位置在世界文化遺產圈劃的核心保護區內。如此嚴重違反《洛陽市龍門石窟保護管理條例》的建築物,從2002年開業至今,生意興隆,政府自然也沒有要拆的打算!
這座與香山寺和白園(白居易墓地)僅一牆之隔的東山賓館,於龍門石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為世界文化遺產半年後,破土動工。佔地500畝,地處世界文化遺產景區內,與龍門石窟隔河相望。」一塊刻有「景區核心保護區」的石碑與賓館區內的豪華別墅近在咫尺。遊客如想連線游覽,必須要穿過賓館區。
世界遺產核心區是否可以建賓館,建多大規模?盡管人們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但巨大的經濟利益仍然驅使遺產地所在的地方政府作出一些殺雞取卵的決策。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辦事處工作人員曾說,如果龍門石窟違規改建情況屬實,世界遺產中心將會派專家組進行反映性調查。針對這個問題,河南省文物局就東山賓館問題出示的一份情況說明,大意是:東山賓館原為一處康復中心,申遺中已納入改建計劃,現在賓館面積已由原來佔地6000多平方米縮減到5000多平方米,改建中沒有違規擴大面積。而按東山賓館宣傳冊上佔地面積500畝的介紹,已超出《說明》中所提到的5000平方米的60多倍。龍門當地居民也反映,「現在的東山賓館比原來的康復中心擴大了很多」。
龍門石窟為申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自1999年起,洛陽市花費2億元對景區內不利於文物保護、危害石窟安全、影響景觀的建築和設施進行了清理和拆除。其中,投資2000多萬元的人造景觀「中華龍宮」被炸平。「龍門石窟景區已為歷史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東山賓館千萬不要重蹈中華龍宮的覆轍。」一位石窟保護學者不無擔憂地說。
此外,隨著經濟發展、農村人口向城市移動,一些目前非世界遺產但可在未來申報的民族傳統文化,正在遭到侵蝕、削弱,甚至已被外來文化代替,地區遺產保護與旅遊開發矛盾日趨尖銳。
如今,在龍門石窟的附近,我們又發現了另一個北魏時期的石窟——西沃石窟,為搬遷,整座石窟被分割成7塊,據官方宣稱,經修復建設,神秘的西沃石窟已經具備了與廣大遊客見面的條件。但我仍然擔憂,過多的修復開發,西沃石窟會否成為下一個龍門石窟呢?
於此,我們再來看看中國其它世界遺產的情況,中國的其它世界遺產,絕大多數已成為旅遊景點,為中國和世界所知,吸引著來自海內外的大量遊人,這給國家和地方政府帶來了可觀的收入。但過分開發世界遺產的旅遊潛力,又會帶來可怕的後果。敦煌莫高窟壁畫,因旅遊人數的倍增,呼出二氧化碳增多加速了壁畫氧化。張家界景區因為濫建房屋,遊人過多,導致植被和自然環境遭到破壞。泰山景區因增加觀光纜車方面引起諸多爭議……在《中國世界遺產的終結》一書中,作者列舉了中國虐待世界遺產的十大酷刑,分別是:泰山的殺雞取卵及多此一舉,明孝陵畫龍取睛,都江堰的畫蛇添足,武陵源風景區的自甘墮落,孔廟的簡單粗暴,北京周口店放任自流,樂山大佛的東施效顰,故宮的旁敲側擊,秦始皇陵的心口一刀。此外,還有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平遙古城牆。這個已有六百年歷史的世界文化遺產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接連三次坍塌。這一事實不禁引發人們的深深擔憂:這六百年的古城牆未來是否會在我們面前一段段地塌落,最終從我們的眼中消失。
有專家指出,龍門石窟面臨的問題是我國不少世界遺產地遭遇的一個縮影。如何吸取教訓,避免我國世界遺產地走向困境和沒落,應該引起各級政府和全社會的關注。從上述例子及龍門石窟的問題剖析中,我們不難發現,造成龍門石窟開發與保護兩者沖突如此尖銳的根源所在是經濟發展與文化發展之間關系的極端不平衡!而其中,以經濟價值取代文化價值正是這種極端不平衡的主要表現。更深入淺顯地說,就是人們只會嘴上保護第一開發第二,但腦子里想的卻是「金錢」大過「文化」。最近,通過大量案例的分析和整理,我還發現,雖然我們的確應該提倡借鑒國內外先進的保護技術與理念,但在國內,這種借鑒很多時候從一開始就是以發展旅遊業,獲取經濟利益為主要目的,於是「保護」成了變相的「開發」,因而帶有強烈的功利主義色彩。在Bob Mckercher和Hilary Cros共同編著的《文化旅遊與文化遺產管理》提出,很多文化遺產因為不能很好的創利,導致保護資金不足。於是由南開大學出版社出版,朱陸平翻譯的同名著作中就大大誇大了開發的重要性,書內涉及到的管理也著重體現開發大於保護的思想,且大大弱化了一旦保護與開發出現沖突時帶來的嚴重後果。這類著作的流行也在很大程度上誤導了部分文化遺產地的管理者們。或者也可以這么說,這類著作之所以能夠流行,也是「投其(管理者)所好」罷了。這點從管理上的「三權」混淆就能很清楚地看到。
當然,保護和開發世界遺產的旅遊資源間的沖突並非無法解決,國內外也確實是有值得借鑒例子可供參考的:
故宮、承德避暑山莊,武夷山等世界遺產,都比較成功地處理了保護與利用、學術研究與旅遊開發的關系,在開發保護中不斷豐富世界遺產內涵,獲得了社會文化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從國外的經驗來看,做好功能分區,旅遊和保護兩者完全可以相輔相成地發展。在文物遺產保護范圍內,不準搞任何經營開發,遊客在這里就是享受文物本身;保護范圍以外,則可以搞各種旅遊服務。
再有西方人的立法:歐洲歷史文化保護的立法思路非常明確,它強調保護工作不是獨立進行而是多元的,將保護與資金、住宅建設、稅收、政府職能、公眾參與等聯系起來,目的是為保護工作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整個體系使得保護工作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政府和民間的力量都得到充分的發揮。
再比如像巴西的黑金城自1980年被命名為世界文化遺產後,為了保持城市的建築風格,根據該市保護文物古跡的規定,城中沒有修建高大的旅館和購物中心,一切都保持著典雅古樸的風格。城中的小路全部用石塊鋪成,至今市內沒有一條柏油馬路。漫步在黑金城內,人們自然想起17世紀的巴西,想像那個繁榮昌盛的採金年代。時代變遷,現代化之風似乎沒有吹到這里,致使這里依然保持著建城之初的風格。據介紹,良好的保護為黑金城帶來了更多的國內外遊客。
在利用世界遺產、充分開發其經濟價值的同時,巴西各級政府在保護遺產方面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環保教育在巴西比較普遍,人們的環保意識也比較強。巴西人很小就知道一個香煙過濾嘴、一個塑料袋、一個易拉罐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腐爛,亂扔這些垃圾會對環境造成何種危害。這不僅保護了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造福了子孫後代,而且也對保護世界遺產起到積極的作用。在潘塔納爾沼澤地游覽,不管是乘車還是坐船,從來沒有看到一個巴西人亂扔煙頭、空飲料瓶等,人們都自覺地將廢棄物放到垃圾桶里。
巴西人對各種野生禽類保護有加,凡旅遊結束、即將離開的遊客都要經過檢查,主要檢查對象是野生小動物和禽類。熱情好客的巴西人歡迎世界各地的遊客到各自然保護區領略大自然的美景,但遇到偷獵、走私動物和禽類者也毫不客氣,除全部沒收外,還要處以高額罰款。
綜上所述,切實加強世界遺產的科學保護與有效開發,我認為應從三方面著手:
首先,提升發展理念。既要全面系統地總結中國世界遺產地旅遊管理與可持續發展的經驗,又要學習和借鑒各國各地區的先進做法,確立科學發展的理念。(當然,要保護世界遺產除了要遵守國際上對世界遺產保護的基本准則外,還必須從我國當前的實際國情出發,從世界遺產地居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出發,而不可以也不可能照搬西方發達國家的通常做法。)目前最重大和最緊迫的任務,就是必須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世界遺產保護法》,將世界遺產的保護和管理,真正納入法治軌道。從而全面提升遊客素質,加大控制客流量。提高公眾保護意識,像日本那樣,把保護世界遺產提升到全民運動。從長遠來看,這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另外,就當前而言,激發公眾的保護意識,通過公眾呼聲和社會輿論來平衡保護與開發也是可行的,比如曾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圓明園防滲工程」。
其次,採取有效措施。
就龍門石窟而言,除制定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龍門石窟管理條例》外,還必須做到以下三點:
1. 重組「龍門石窟管理局」,其下各部門清楚劃分為世界遺產管理辦公室,黨委辦公室,組織部,政法委,統戰部。鑒於以往管理體制的迷失,此次必須重新確立「保護第一」的指導思想,實施分級管理(除上述各部門外在世界遺產辦公室下面又可細分為宣傳部,文化處等,對不符合要求的人事及時調整處理。)與時俱進地管理,以保護自然、弘揚文化為前提,充實其文化內涵,提升其環境友好品位,建立保護與開發並重、開發服從保護的工作機制。讓管理局真正成為「文化遺產的守門人」,最終以龍門石窟的獨特性去補充和豐富世界遺產事業,達到世界遺產的開發與保護並舉!
2.對遺產地現有的建設項目進行依次清理,該地區及外圍保護區將不再審批新的建設項目,做好功能分區,規定在文物遺產保護范圍內,不準搞任何經營開發等。避免再次出現類東方賓館和別墅群事件。
3.繼續加強對外交流,爭取國內外組織的支持與合。雖然之前的合作並非十分成功,但仍需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與人才,並加大國內外組織的合作,以期對龍門石窟進行更全面有利的保護。
最後,完善科學模式。要在科學發展理念的帶動下,在有效措施的推動下,逐步形成遺產保護與旅遊發展相互促進、文化傳承與環境保護交相輝映、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同時兼顧的模式,為世界遺產的旅遊管理與可持續發展做出努力。
參考文獻:
《旅遊文化學》謝元魯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04
《旅遊開發與文化變遷》宋曉蓮 中國旅遊出版社200611
《世界遺產的終結》國家地理雜志200811
《世界遺產精神》劉紅嬰 華夏出版社200601
《洛陽市龍門石窟保護管理條例》洛陽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19990530
《文化旅遊與文化遺產管理》Bob Mckercher和Hilary Cros著 朱陸平譯 南開大學出版社200510
《拿什麼拯救世界遺產》http://travel.sohu.com/s2006/sjycbh/
《龍門石窟:保護與開發的對決》http://www.hnta.cn 2004-10-8
《世界遺產組稿:巴西開發和保護世界遺產並舉》殷永建/新華網里約熱內盧7月2日電
《全國考古與文物保護化學學術研討會在邕舉行》蔣林/廣西日報2008年11月27日
《國家文物局:在龍門石窟保護區建造別墅肯定違法》人民日報20081212
《保護第一 開發其次》米華/今晚報2008-9-20
《中國世界遺產保護和開發,結合點在哪裡》張振勝
附圖 (龍門石窟處別墅群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