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經濟發展專題培訓班
1. 旅遊經濟適度超前發展的戰略構想
1.河南旅遊經濟適度超前發展戰略的內涵
(1)國際旅遊業發展的新趨勢
A.旅遊的區域重心向東方轉移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和國際間合作與交流的擴大,旅遊市場的重心開始從歐洲、北美東移,亞太地區已經成為國際旅遊的「熱點」。亞洲是近十年來國際旅遊比重上升最快的地區,增長勢頭仍在繼續。預計未來幾年全球旅遊人數將達到30億人次,國際旅遊達10億人次,旅遊業收入將達2萬億美元。亞太及非洲、拉美地區可能以擁有廣闊的市場潛力而成為國際旅遊的主體市場。
B.旅遊方式趨於多樣化
隨著人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旅遊內涵的追求開始發生一種質的跨越。遊客更加重視在清心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文化氛圍中陶冶情操、增加知識、清除疲勞,那些單純的休閑觀光旅遊逐漸轉變,被集文化、娛樂、觀光、療養為一體的旅遊方式和項目所代替。旅遊觀念的轉變,為具有獨特旅遊資源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發展旅遊經濟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C.旅遊客源趨於分散化
「旅遊無限化」是國際旅遊界最近提出的一種新理念。無限化理念的可貴之處,是打破了傳統旅遊項目、旅遊景點獨霸市場的局面,標志了旅遊多元化時代的到來。「旅遊無限化」理念提出的社會背景是人類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精神負擔的加重,特別是城鎮市民中的年輕一代,為逃避喧嘯、尋求刺激,在回歸自然中獲得解脫的心態日趨增長。獵奇、探險、攀岩、登山、蹦極及科學考察等參與性項目,已經成為新的時尚。「旅遊無限化」的提出是對傳統旅遊業的挑戰,同時也給旅遊業尋求新的發展提供了一次新的機遇。
(2)河南省旅遊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A.河南「十·五」計劃中的旅遊產業導向
不斷拓寬消費領域、擴大消費規模,是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環節。旅遊業作為消費品生產的重要部門,具有資源豐富、前景廣闊、產業關聯度高、就業容量大、創匯能力強、投資見效快的特點。河南省屬於欠發達地區,在經濟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下,應順應國際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實施旅遊經濟適度超前的發展戰略,帶動全省經濟的快速增長,勢在必行。因此,河南省第九屆人大四次會議討論通過的《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草案)》指出:要樹立大旅遊、大產業觀念,大力開拓旅遊市場。「充分發揮我省旅遊資源優勢,實施精品名牌戰略,盡快把河南建成文化旅遊大省,把旅遊業培育成新的支柱產業」。「預期『十五』期間旅遊總收入年均增長12%,2005年達到630億元,相當於全省國內生產總值的8%以上」。
為此,我省旅遊產業政策可以理解為:實施政府主導、適度超前、集約經營和可持續發展的大旅遊戰略,在規模和效益上推進旅遊經濟的全面增長,使之盡快成為我省國民經濟的一個支柱產業。
B.旅遊經濟適度超前發展戰略的追求
把旅遊作為經濟騰飛的突破口,全面帶動國民經濟相關行業的發展。實施這一戰略必須具備自然資源豐富、文化積淀豐厚、吸納力強的客觀條件。依據旅遊業開放性的特點,利用加大投入來實現超前於當地生產力水平的跨越式發展,是適應經濟相對發達地區旅遊消費的需求,達到促進當地旅遊經濟、拉動相關產業經濟增長目標的惟一選擇。
C.面向未來,實現與國際旅遊業的全面接軌
WTO使中國經濟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之中,河南旅遊業要想有所作為,必須勇敢地走向國際大市場。旅遊經濟適度超前發展,就是要面向未來,實現與國際旅遊業的全面接軌。旅遊經濟發展的超前性,就是要在發展的初期階段建立有序的科學規劃、營銷和經營管理體系;引用借鑒旅遊業國際標准和國際慣例,研究掌握市場營運規律和發展趨勢,在世界經濟文化一體化的大格局內拓展旅遊業發展空間,取得駕馭國際國內旅遊市場的主動權。
D.旅遊開發成功經驗的借鑒意義
河南省旅遊資源的文化蘊涵之深厚,在國內外都是罕見的。這就為實現省委省政府適度超前發展的戰略意圖,為創造國際名牌、國內精品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焦作、西峽、登封、林州、濟源等縣市,是近幾年涌現出的旅遊經濟適度超前發展的成功典範。典範的成功,得益於得天獨厚的文化旅遊資源和實施「旅遊立市」的結果。它們把旅遊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龍頭」和主導產業,走出了一條以文化興旅遊、以旅遊促開放、促建設的發展軌跡。在很短的時間內,把一個貧窮落後的山區縣建成全國聞名的旅遊城市。他們的成功經驗對實施我省旅遊經濟適度超前發展戰略有借鑒意義。
總之,河南旅遊業應以現代化的面貌展示古老黃河文化的風采,為中國乃至世界旅遊經濟文化的發展做出較大的貢獻。
2.河南省旅遊經濟適度超前發展戰略的展開
(1)以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的氣概來塑造河南旅遊產業整體形象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的文化遺存中,「金字塔」是古埃及的象徵;《漢謨拉比法典》《哈拉巴文化》是幼發拉底河文明和印度河文明的代表;《黃河文化》是中國華夏文明的體現。發育在中原大地上的《河洛文化》,是中國華夏文明的核心和精華所在。因此,就展現中國華夏文明而言,中原《河洛文化》代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河南旅遊產業整體形象應該以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的氣慨來塑造。
特別應該提及的是,新近推出的「黃河之旅」是一部頌揚中華民族奮斗歷程的史詩,是河南旅遊開創國際名牌線路的開始。在產業形象塑造方面,首先應揭示「河圖·洛書」、「周易·八卦」的文化內涵,弘揚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博大精深,使之與「金字塔」、《漢謨拉比法典》、《摩訶婆多》和《羅摩衍娜》齊名。線路規劃應力爭保持黃河文化的完整性,可適當向西延伸至西安,向北延伸至安陽。景區建設要充分理解江澤民總書記關於「河南是中華民族文化歷史的縮影」論斷的現實意義,向世人展示華夏文明從三皇五帝至夏、商、周,從春秋戰國到新中國成立等不同歷史階段內的歷史演進過程。
(2)勘查規劃旅遊項目的建議
建議在河洛地區勘查規劃的旅遊項目有:
a.以伏羲氏、燧人氏、女媧氏及堯、舜、禹為代表的遠古文化旅遊項目;
b.以陽城、黃台、稍柴為代表的夏文化旅遊項目;
c.以商丘、鄭州、安陽為代表的商文化旅遊項目;
d.以洛陽、三門峽為代表的東周及春秋文化旅遊項目;
e.以趙長城、魏長城、楚長城為代表的春秋戰國文化旅遊項目;
f.以禹貢河、漢志河、明清河為代表的古代水利工程旅遊項目。
建議在河洛地區強化開發的項目有:
a.商丘商祖文化旅遊項目建設工程;
b.開封宋都旅遊項目建設工程;
c.鄭州商城旅遊項目建設工程;
d.安陽殷商文化旅遊項目建設工程;
e.新鄭黃帝故里旅遊項目建設工程;
f.靈寶黃帝築鼎原旅遊項目建設工程;
g.鞏義宋陵旅遊項目建設工程;
h.孟津漢陵旅遊項目建設工程;
i.洛河河圖洛書及伏羲台旅遊項目建設工程;
j.陝縣虢國貴族墓地旅遊項目建設工程;
k.邙山黃河游覽區旅遊項目建設工程。
(3)以「國家公園」「開放實驗室」的標准來鍛造河南旅遊精品
在當今世界,許多旅遊勝地的形成(如南美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西非撒哈拉大沙漠、南亞喜馬拉雅高山雪域等)都是利用獨居特色的自然資源,開展具有較高科學水準的旅遊項目而著稱於世的。橫貫於我國中部的秦嶺山脈是世界范圍內最典型的陸內碰撞造山帶,地質學界將其命名為「中國中央造山系」。河南境內的伏牛山是中央造山系的東延部分。她的靚麗之處在於構成我國南、北及東、西四方氣候區帶、生物區系、地質地貌單元和人文地理環境的天然過渡邊界。其自然資源具備了組建世界級「國家公園」、「開放實驗室」、「生態旅遊示範區」的客觀條件。「伏牛之旅」可集休閑觀光、科學考察、獵奇探險為一體,並與「黃河之旅」南北呼應,展示出河南旅遊文化的博大和深邃。
建議在伏牛山地區勘查規劃的旅遊項目有:
a.以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為代表的地質旅遊項目;
b.以寶天曼高山植物園為代表的生態旅遊項目;
c.以丹江口水上運動場為代表的體育旅遊項目;
d.以欒川鉬礦山為代表的工業旅遊項目;
e.以楚長城遺址考查為代表的探險旅遊項目;
f.以黃花墁、五垛山花崗岩峰叢景觀區為代表的旅遊度假項目;
g.以玉皇頂、龍池墁、樺樹盤變質岩峰嶺景觀區為代表的旅遊度假項目。
建議在伏牛山地區強化開發的旅遊項目有:
a.白堊紀恐龍蛋化石遺跡旅遊項目建設工程;
b.淅川楚祖文化遺跡旅遊項目建設工程;
c.南陽東漢文化旅遊項目建設工程;
d.伏牛山自然保護區鏈接工程;
e.伏牛山旅遊景區鏈接工程。
(4)實現區域資源優勢互補與經濟利益互動
目前,我國的旅遊業是政府主導型產業,在政府產業政策的指導下強化區域聯動、提高感知質量,是行業保持強勁發展勢頭的決定因素。旅遊是一種社會性的經濟文化現象,有其自身發展規律,打破行政區劃限界,實現區域資源優勢互補與經濟利益互動,組建有鮮明地域特徵的規模型旅遊精品熱線,乃是重中之重。
建議創建國際品牌旅遊產品地域合作范圍:
a.黃河之旅 包括鄭州、洛陽、開封、商丘、三門峽、安陽等地區;
b.伏牛山之旅 包括南陽、洛陽、平頂山等地區。
建議國內品牌旅遊項目地域合作范圍:
a.天中山之旅 包括駐馬店、漯河、周口等地區;
b.太行之旅 包括濟源、焦作、新鄉、安陽等地區;
c.紅色之旅 包括信陽、駐馬店等地區。
(5)實現旅遊開發與基礎建設一體化
鑒於河南各級政府已確定把旅遊業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龍頭和支柱」,把旅遊業的發展作為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推動力,區域基礎建設應為旅遊開發提供有利的環境和精神文化氛圍。因此,在基礎設施建設和城鎮規劃上應強化旅遊意識、園林意識和環境意識,把城鎮基礎建設作為旅遊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賦予建設項目以特定的旅遊功能,實現旅遊開發與基礎建設一體化。同時,應加強「旅遊企業文化」、「旅遊城市文化」的培育,實現社會環境的安全有序、經濟環境的合理公平、人文環境的熱情友好,達到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
建議作為旅遊城市重點發展的地區有:
a.鄭州市,登封市、鞏義市、新鄭市;
b.洛陽市,洛寧縣、嵩縣、欒川縣、新安縣、孟津縣;
c.開封市,蘭考縣;
d.商丘市,民權縣、永城市;
e.三門峽市,陝縣、靈寶市;
f.安陽市,林州市、湯陰縣;
g.鶴壁市,浚縣、淇縣;
h.新鄉市,輝縣、衛輝市;
i.濮陽市;
j.焦作市,博愛縣、沁陽市、溫縣;
k.濟源市;
l.平頂山市,魯山縣;
m.南陽市,內鄉縣、西峽縣、淅川縣、南召縣、桐柏縣;
n.信陽市,新縣;
o.駐馬店市,遂平縣;
p.周口市,淮陽縣。
建議作為旅遊基礎設施重點建設的項目:
a.寧西高速公路,信陽—南陽—西峽段;
b.許南高速公路,平頂山—魯山—欒川旅遊線、雲陽—南召—寶天曼旅遊線;
c.洛平高速公路,嵩縣—車村旅遊線;
d.鄭少高速公路,登封—嵩縣旅遊線;
e.伏牛山旅遊環線高等級公路;
f.伏牛山地質剖面高等級旅遊公路;
g.鄭州—桃花峪水庫。
遙感·河南省國土資源綜合調查與評價
遙感·河南省國土資源綜合調查與評價
遙感·河南省國土資源綜合調查與評價
遙感·河南省國土資源綜合調查與評價
2. 如何把旅遊業培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一)轉變觀念,提高認識。旅遊業是伴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而必然興起的新興產業。政府及有關部門乃至全社會都要形成共識,進一步貫徹「著眼大區域、營造大環境、塑造新形象、發展大旅遊」的工作方針,根據其關聯度高,依託性大,帶動面廣的特點,切實把旅遊業作為重要產業從政策、資金、人才等方面給予扶持,培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要樹立大旅遊的觀念,把發展旅遊業與工農業生產、城鄉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結合起來,與山區脫貧奔康,解決下崗再就業,繁榮區域經濟結合起來,與提高國民素質,進行科普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結合起來。
(二)繼續完善旅遊業發展的總體規劃。旅遊業的發展要做到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分步實施,引導和推動高層次開發和可持續發展。作為統攬全局的廣東省旅遊業「十五」計劃已編制完成,作為重點專項計劃之一,該計劃將對全省旅遊業的發展起指導性作用,各市應從銜接省的總體規劃出發,突出各自的特點,編制當地的發展計劃。制定規劃時,要著重處理好幾個關系:一是開發與保護的關系,要正確理解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辨證關系,良好的環境本身也是一種優質資源;二是不同層次的市場容量與建設規模的關系,要實事求是、客觀合理地評價資源和市場狀況;三是現有條件的充分利用與新產品的開發關系。
(三)進一步開放、搞活旅遊市場。打破地區封鎖和行業壁壘,放寬准入條件,鼓勵多種經濟成分採取多種形式開發旅遊景點和興辦旅行社,從而形成多元化的投資體系;鼓勵企業通過兼並、收購、控股等形式,跨區域發展,實行專業化和連鎖式經營;通過產權重組和市場競爭實現規模擴張,打造龍頭企業和拳頭產品,提高整體市場開拓能力和競爭能力。
(四)加大對旅遊行業的扶持力度。一是加大對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性投入,重點是為旅遊景區(點)配套的交通設施,安全保障設施,環保、衛生設施,供水、供電設施,自然環境和文化遺產保護設施。二是建立旅遊發展基金,加大對旅遊產品開發和市場促銷的經費投入。三是營造促進旅遊業健康、持續發展的社會氛圍,塑造良好的旅遊目的地形象。
(五)加快旅遊業發展的法制建設。法治管理是改善旅遊經營環境、建立市場秩序、保護旅遊資源和實現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加快旅遊業的立法,盡快制定和完善相應的管理法規,建立執法隊伍和規范執法行為是加強市場監管的有效手段,只有規范化的市場秩序和企業行為,才能保護旅遊消費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才能使我省的旅遊業健康穩步發展。
(六)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首先,要全面提高旅遊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把旅遊人才的培養放到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高度予以重視,加強旅遊隊伍的培訓,提高管理人員和導游員的整體素質;其次,要積極推進信息化建設,大力推進旅遊電子商務和辦公自動化,為旅遊者提供更為安全、便利、快捷的服務。
3. 在旅遊經濟發展的過程中 政府主導的關鍵領域是哪些
1、旅遊市場規則的制抄定
2、旅遊市場秩序的監管
市場經濟需要市場這只「無形」的手,發揮人才、資源等配置的基礎性作用;還需要政府這只「有形」的手,對於市場無法發揮的領域進行宏觀調控。政府主導的就應該是旅遊經濟發展中的宏觀調控領域。
4. 旅遊的發展對國家經濟的積極影響和作用是什麼
作用於影響
旅遊業可以為國家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收入,擺脫地區貧困,因其投入一般較低,因此對貧困地區的幫助是巨大的。
促進了商業消費,加速了經濟增長。
合理和優化了產業結構部門,作為非生產性行業,帶動了其它的相關產業。
.跨國旅遊的飛速發展對本國的外匯收入也起到了積極作用。
5. 談談旅遊業如何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
旅遊業的話,首先就可以促進當地的旅館,酒店的這些消費。另一個就是當旅客去到一個地方的時候,肯定是要吃飯的,也就促進那個地方的飲食上的消費
6. 論述我國應該選擇什麼樣的旅遊經濟發展戰略 答案
分別異向發展 就是不同的旅遊景點朝不同的方向發展
7. 發展旅遊業對經濟社會的影響
旅遊業的發展對社會的影響:旅遊業作為一項重要的新興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為解決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為社會帶來巨大的幫助。
旅遊業所需的人才類型是多樣的,大多數從業人員的技術要求較低,培訓掌握難度比較容易。因此,就能為一部分文化水平較低的失業人員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為社會的穩定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旅遊對經濟 旅遊時第三產業,世界促進經濟發展促進消費,擴大內需對社會開拓人們的精神視野 提高人文素養,有利於社會的和諧 。
旅遊業可以為國家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收入,擺脫地區貧困,因其投入一般較低,因此對貧困地區的幫助是巨大的;促進了商業消費,加速了經濟增長;合理和優化了產業結構部門,作為非生產性行業,帶動了其它的相關產業;跨國旅遊的飛速發展對本國的外匯收入也起到了積極作用。
8. 國家鼓勵和支持發展什麼和培訓提高旅遊從業人員素質
國家鼓勵和支持發展旅遊職業教育和培訓,提高旅遊從業人員素質。
《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
第十九條 旅遊發展規劃應當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環境保護規劃以及其他自然資源和文物等人文資源的保護和利用規劃相銜接。
第二十條 各級人民政府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應當充分考慮相關旅遊項目、設施的空間布局和建設用地要求。規劃和建設交通、通信、供水、供電、環保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應當兼顧旅遊業發展的需要。
第二十一條 對自然資源和文物等人文資源進行旅遊利用,必須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符合資源、生態保護和文物安全的要求,
尊重和維護當地傳統文化和習俗,維護資源的區域整體性、文化代表性和地域特殊性,並考慮軍事設施保護的需要。有關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資源保護和旅遊利用狀況的監督檢查。
(8)旅遊經濟發展專題培訓班擴展閱讀
任何人從事勞動都希望能夠獲得提升的機會與空間。對於常年為遊客服務的導遊人員而言,通過參加培訓,不斷提升自身素質,提高為旅遊者服務的技能與水平,是其十分關心的事情。
對此,《旅遊法》規定了「國家鼓勵和支持發展旅遊職業教育和培訓,提高旅遊從業人員素質」、「國家對促進旅遊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兩項制度,以此來推動、促進導遊人員不斷提升自我,為中國的旅遊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自身也獲得更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