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文化旅遊發展現狀
『壹』 福州市永泰縣近幾年的旅遊收入情況
統計局找統計公報
『貳』 福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福州的旅遊業發展屬於發展中期!
『叄』 旅遊文化發展維艱的現狀有哪些
旅遊文化是文化的一種類型,與建築文化、藝術文化、生態文化等並列,這也是與文化旅遊最大的區別。旅遊文化是旅遊活動所形成的文化屬性,是我國文化建設中重要的表現形式之一,在國家文化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旅遊產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分析報告》顯示,我國文化旅遊地產開發運營模式已經暴露出不少問題。首先,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下,同質化現象十分嚴重。文化旅遊地產的大好前景,吸引了眾多巨頭參與,相關項目遍地開花,競爭日益激烈。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一方面確實促進了行業的優質化發展,但另一方面也導致產品的同質化。
同質化現象的產生,致使成熟的開發模式遭到大范圍模仿,創新意識極度缺乏,文化資源過度解讀,最終造成資金、文化資源的浪費。
其次,文化旅遊地產局限性突顯。文化旅遊並非獨立的產業,與餐飲、商業、創意產業等密切相關,需要其他產業配合。不過,由於文化旅遊地產的根基是地產,地產的局限性限制了其地域范圍,從而影響到其綜合多元化的發展。
『肆』 求永定土樓旅遊發展現狀,機遇和前景分析
找土樓王子簡小俊吧 0592-8600860
『伍』 福建省永泰縣發展的怎麼樣
永泰縣
【經濟社會概況】
全年全縣生產總值.01億元,增長10.4%。財政總收入1.558億元,增長22.1%,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0.82億元,增長20.6%。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2.69億元,增長5.1%。實現全部工業總產值16.3億元,增長17.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0.74億元,增長27.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79億元,增長22.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2.04億元,增長9.1%。年末全縣戶籍人口35.24萬人。
工業經濟。骨幹企業支撐作用明顯,千萬元以上企業增加到21家,實現產值9.24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86%,增長43.1%。工業集中區集聚效應顯現,「兩區一走廊」集聚2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6.37億元,增長62%。服裝鞋帽、烤鰻、工藝品、紡織、電力等五個行業,成為推動規模工業較快增長的重點行業,累計實現工業產值5.72億元,增長80.8%。水電業持續發展,完成水電建設投資9200萬元,新建投產電站7座,新增裝機容量4290千瓦;全年共完成發電量4.9億千瓦時,發電產值9800萬元。
旅遊商貿業。天門山景區被評為「國家水利風景區」,並被列為省級農業旅遊示範點;千江月休閑農場被列入全省十大鄉村游線路;赤壁景區著手申報國家4A級旅遊區。全面啟動「中國優秀旅遊縣」創建工作,開展全縣旅遊資源普查,旅遊景區建設不斷提升。青雲山御溫泉酒店實現對外營業;大樟溪休閑度假區部分景區開始對外試營業;櫻花泉、慈心園項目建設正式啟動。全年全縣遊客接待量突破70萬人次,創產值1.36億元,分別增長6.2%、16.2%。
新農村建設。編制《永泰縣2006~2010年社會主義新農村規劃綱要》,完成41個「雙百工程村」的規劃。有機梅、白雲檳榔芋、芙蓉李、白色金針菇等4個標准化生產項目,被列入市級首批16個農業標准化綜合示範區項目。11家市級產業化龍頭企業實現產值1.1億元。糧食種植面積2.30萬公頃,其中優質稻種植面積達92%,糧食產量達13.17萬噸。優化水果品種結構,新種「千年紅」油桃、「春蜜一號」水蜜桃等名特優水果233.33公頃,基本形成「李梅為主、名優搭配」的生產新格局。特色產業發展加快,擴大鐵觀音、台茶2號等烏龍茶栽植面積100公頃,成為全市種植面積最大、發展最快的茶葉生產縣。反季節蔬菜生產形勢良好,新建蔬菜基地12個,在高山地區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反季節蔬菜生產基地。完成造林面積0.27萬公頃。完成建制村通達公路215公里,修復水利設施40處;完成25個行政村通水工程,新建650口農村戶用沼氣池。完成長慶溪流域山洪災害防禦試點工程建設,農村防禦自然災害能力得到加強。
改革開放。國有、集體企業改革穩步推進。撤並了縣鄉鎮企業局,順利啟動縣建築工程公司改制工作。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及其配套改革深化,全面實施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管理辦法,創新生態公益林管護機制。事業單位聘用制改革順利推進,農村信用社改革順利完成,成立了縣信用合作聯社。新簽豐高綠色食品有限公司和福州工藝品有限公司兩家外資企業,合同金額達285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取得新突破,達345萬美元,增長202.6%;出口總值330萬美元,增長63.4%。
人民生活。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長,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8568元,增長9.4%;農民人均純收入4110元,增長6.9%;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7.1億元,增長16.0%。就業再就業工作取得新進展,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6%,全縣新增就業崗位3030個,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63名;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5016人,免費職業技能培訓800人。加大社會救助幫困力度,共下達各類救災救濟款210多萬元。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城鎮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4868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1.17萬人。
社會事業。完成44個二期危改工程項目;投資527.1萬元,完成131所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工程建設。縣廣電局被評為省「村村通」工作先進單位。實施省級科技項目3項、市級項目5項,通過驗收3項;推薦一項專利獲市科技進步三等獎,「永泰芙蓉李」獲福州市首個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組隊參加省第13屆運動會,獲得14金、2銀、7銅的歷史最好成績。建成大洋、同安、葛嶺3個衛生院門診樓。鄉鎮農村葯品直配面達100%,村級達95%。
來源:《2007福建年鑒》
『陸』 民俗文化旅遊開發現狀
憑著極其豐富的民族文化和悠久的歷史傳統,民俗文化旅遊給予了人們更高層次的文化旅遊享受,從而成為文化旅遊產業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也是當前旅遊市場中極具競爭力的文旅項目。
民族文化起源於民間,發展於民間,現已形成獨特的地方特色和鮮明的民族特點,構成了我國最重要的旅遊開發資源,具有相當高的旅遊價值。
民俗文化旅遊的興起,在於其能夠滿足消費者的多種需求。首先,民俗文化有著很高的審美價值,能夠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審美需求,帶來良好的審美享受;其次,民俗文化中包含各種獨具特色的娛樂活動,能夠滿足人們的娛樂需求,促進遊客融入當地民風民俗;最後,民俗文化維系著各民族情感,能夠滿足社會的精神需求,保持社會的穩定和發展。
正因此,我國民俗文化旅遊發展如火如荼。從開發現狀來看,民俗文化旅遊呈現出以下三個主要特徵。
其一,民俗文化旅遊資源豐富,國家政策大力支持。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因此形成了許多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旅遊資源,為民俗文化旅遊開發提供了良好基礎。同時,國家政策加大對民俗文化旅遊發展的傾斜,不斷推動民俗文化旅遊邁向新階段。
其二,形式愈加多樣,內容越來越豐富。經過多年的探索發展,我國民俗文化旅遊取得顯著成效,表現形式多樣,皮影、剪紙、民歌等內容越來越豐富。
其三,區域旅遊不斷加強合作發展。區域旅遊合作是提升旅遊形象、增強旅遊文化軟實力、推動旅遊業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民俗文化旅遊在這點上成效顯著。
盡管近年來我國民俗文化旅遊發展取得長足發展,但在開發過程暴露出的問題同樣不容忽視。例如,過度開發問題,對稀缺的民俗文化旅遊資源和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再如,商業氣息過重,失去了民俗文化旅遊的原真性,背離了了民俗文化旅遊的開發初衷,無法實現保護和傳承民俗文化資源的目的。除此外,外來文化的沖擊,也使得傳統民俗文化遭到嚴重沖擊,甚至逐漸失去了原有的民俗特色。
『柒』 永泰的發展前景
1、旅遊業,成為福州的 後花園。
2、土特產,依託旅遊業,做大做強。如永泰李干,青梅等產品。
3、建築業。永泰是建築之鄉,許多人出門從事建築行業。成為永泰人收入的很大一部分。
『捌』 旅遊產業發展現狀
旅遊業具有「無煙產業」和「永遠的朝陽產業」的美稱。所謂朝陽產業,它的發展前景廣闊可觀,當今的旅遊產業已經成為國家的重點發展項目,我國的旅遊市場規模穩步擴大。但是相較而言,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的廣度深度都遠遠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人民對旅遊消費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國內旅遊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討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的現狀、趨勢及對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國旅遊業的現狀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迅速,覆蓋面廣,但總的說來仍然處於一種低消費、大眾化、低水平、中近距離旅遊的狀況。旅遊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建設發展很快,但仍不能適應國內旅遊市場發展速度的要求。
旅遊人次數穩步增加,旅遊消費額逐步提高;絕大部分屬於觀光旅遊,文化型和享受型極少;國內旅遊熱門地區多集中在經濟發達、知名度高、旅遊基礎設施較為完備的4A級以上景區。自助旅遊增多,團隊出遊減少;度假村的區域『生特徵已經比較明顯,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西部、東北等區域的度假村經營都各顯特色。北京、上海、廣州、蘇州、杭州、重慶等經濟發達地區度假村數量明顯比其他地區高很多。這說明我國旅遊房地產度假村細分市場的區域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