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動紅色文化與旅遊業的發展
① 紅色旅遊的如何發展
在處理老少邊窮地區和富裕地區的關系中,紅色旅遊不失為一種好方式。各類世界組織都關注貧困問題,「減貧旅遊」(PPT)的概念在國際上比較流行,就是用旅遊的辦法來減輕貧困,使農村貧困地區的經濟得到改善,文化、生態環境得到保護。 增加革命老區人民就業。旅遊業是綜合性、關聯性極強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旅遊業將推動革命老區產業結構的調整,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的轉移。一些旅遊專家認為,在我國,每接待20名國外遊客,就可為我國創造一個就業機會,每接待150名國內遊客,也為地方創造一個就業機會。例如在井岡山,紅色旅遊開發使茨坪鎮吸納就業人口近6000人。 增加革命老區人民收入。 只要利益分配得當,旅遊開發完全可以給景區內的農民帶來較大的經濟收入。如河北嶂石岩景區,由於旅遊業的開發,1995年農民人均年收入就已經達到3000多元,周圍鄉村農民達到1600多元,比景區開發前增加了10餘倍和6~7倍。井岡山小井村,村民們原來人均年收入不過300元,現在家家戶戶開農家樂旅遊餐館,銷售土特產、旅遊工藝品等,人均年收入5000多元。在井岡山山下的泰和縣橋頭鄉,當地農民發揮毗鄰井岡山的優勢,辦起了度假村,年納稅額達30餘萬元。 開闊老區農民視野,提高農民素質。農業是相對封閉的產業,與外界的物質交流、人員交流以及信息交流相對較少。隨著紅色旅遊的開展,外地遊客的湧入,革命老區的農民得以和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打交道,可以促進農民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和精神面貌的改觀。 促進老區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的改善。發展紅色旅遊,首先要大力改善旅遊目的地的可進入性、對外聯系的便捷性以及住宿、游覽的舒適度。通過基礎設施和服務接待設施的建設,可以將老區的歷史、文化和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吸引發達地區的投資,帶動商貿服務、城鄉建設等相關行業的發展,培育老區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為老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例如為了大力發展井岡山的紅色旅遊,江西新修了井岡山機場,使老區對外交通條件得到極大的改善。
② 關於紅色景區怎樣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淺談周山紅色旅遊發展經濟效益;一、背景;周山,全稱周佳山或周家山,位於福鼎市東北部的佳陽;周山鄉村旅遊區核心區是周山村和西坑村為核心的區塊;二、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貫;三、原則;1、體現特色;以保護好現存風景資源為前提,充分挖掘文化內涵,突;2、休閑體驗;景區建設緊扣休閑度假的發展方向,在景觀營造和服務;3、就地取材;開發
淺談周山紅色旅遊發展經濟效益
一、背景
周山,全稱周佳山或周家山,位於福鼎市東北部的佳陽鄉,距城關28公里,坐落於閩浙交界的天湖山下,西北與「世界礬都」浙江蒼南礬山鎮接壤,東北與蒼南馬站鎮為鄰。周佳山因周姓族人聚居於此而得名,系閩浙邊界千年歷史文化名村,素有「進士村、秀才村」、「邊界延安」、邊界「紅色堡壘」、「南國牡丹之鄉」等美譽,是「福鼎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國小記者福鼎實踐基地」。
周山鄉村旅遊區核心區是周山村和西坑村為核心的區塊。景區距縣城車程28公里,交通較為便利,旅遊資源相對豐富,是福鼎市鄉村旅遊發展的優先開發項目,是福鼎市環太姥山旅遊帶的重要節點。
二、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貫徹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建設方針,貫徹休閑度假與觀光相結合的規劃理念,通過對景點的整理修繕和重新設計以及旅遊活動項目和服務設施的建設,讓遊人多方位、多層面地接觸周佳山,體驗牡丹文化、歷史文化和紅色文化,獲得愉悅身心的旅遊體驗,把周山鄉村游打造成為閩浙交界地區的鄉村旅遊知名品牌。同時,充分考慮投資方企業經營的機會和風險,以費用——效益理念為基點,讓投資方的投入產出比達到最佳,幫助政府達到招商引資的目標,促進周山鄉村游迅速啟動,快速發展。
三、原則
1、體現特色
以保護好現存風景資源為前提,充分挖掘文化內涵,突出「鄉村旅遊」的個性特色。在尊重歷史傳統的基礎上,以概括性、藝術性的手法,加工提煉牡丹特色文化,再賦予時代的新內容,創造一個富有個性魅力的文化鄉村窗口的形象。
2、休閑體驗
景區建設緊扣休閑度假的發展方向,在景觀營造和服務設施配置中,以鄉村休閑度假為主導功能,融入鄉村旅遊活動的開展和旅遊項目的體驗。
3、就地取材
開發中充分利用當地建材,不求華麗,不求排場,但求質朴、韻味、自然。廣場、園路、坡坎的鋪砌、美化亦提倡逐步完善。以地方化和低成本原則為核心,由骨至肉有序開發,滾動發展。
4、美化環境
堅持綠化先行,加強自然生態、水土保護和環境保護的原則,盡量依山就勢進行景觀設計。同時,重點做好周山村和西坑村的環境整理,把旅遊區建成一個旅遊功能設施較為完善的旅遊村。
四、范圍與期限
1、范圍
工作范圍集中於近期開發目標中的「周佳山古村落旅遊核心區和西坑古村落生態休閑區」,具體為周山行政村管轄的周山自然村和西坑自然村所轄范圍,面積約31.04公頃。
2、期限
近期:2012-2015年,中期:2015-2018年;遠期2019-2020年。
五、依據
《旅遊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農家樂經營服務規范》、《旅遊規劃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旅遊發展規劃管理辦法》;《旅遊安全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旅遊安全管理暫行辦法》等指導文件和法律法規。
《太姥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福鼎市旅遊發展規劃》、《福鼎市城市總體規劃》、《周山村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規劃》等和其它有關規劃等。
六、目標
規劃區以「歷史文化、牡丹文化、紅色文化」為靈魂,實施旅遊扶貧戰略,調整鄉村產業結構,完善「吃、住、行、游、購、娛」功能,延長遊客的逗留時間,提升整體經濟效益,把周山鄉村旅遊區建設成環太姥山旅遊帶上的一顆新星、在閩浙邊界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紅、綠、古」相融合的省級鄉村旅遊示範點和國家3A級旅遊區。近期2015年遊客量達到8萬人次,遠期2020年遊客量達到20萬人次。
③ 如何培育紅色旅遊文化
LZ是否要寫個文章,提供一些材料,供參考:
紅色旅遊是指以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後、新中國成立以前,包括紅軍長征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等重要的革命紀念地、紀念物及其所承載的革命精神為吸引物,組織接待旅遊者進行參觀游覽,實現學習革命歷史知識、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和振奮精神、放鬆身心、增加閱歷的旅遊活動。
發展紅色旅遊應當注重綜合效益,將政治文明建設、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有機地結合起來,努力將紅色旅遊的政治功能、經濟功能、文化功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將精神財富轉化為社會財富,探索出一條產業良性循環之路。
同時,要構建紅色旅遊產業格局。只有將紅色旅遊內容做豐富了才能吸引遊客,如果紅色旅遊線路做不到精耕細作,沒有眾多遊客的參與和整個社會的認同,紅色旅遊就成了一個空泛的概念,愛國主義教育也相應削弱了效果。
還有,要豐富紅色旅遊品牌內涵,變「單色」為「多色」,讓「孤景」成「群景」。隨著遊客觀念的提高,遊人不可能專門只看烈士陵園或名勝古跡,在移步換景沿途,遊人應該看到什麼呢?如江蘇宿遷在此方面,特別推出「五彩宿遷」的旅遊專線。在旅遊線路的設計上,將「紅色」「古色」「綠色」「藍色」「水色」景點結合起來,搞捆綁式專線。「五彩宿遷」的紅色是指紅色紀念地,古色是指文化遺產,綠色是指遍布城鄉的樹,水色是指得天獨厚純凈清潔的水,藍色則指以洋河藍色經典為代表的宿遷酒文化。
此外,要防止紅色旅遊變味走調。因為紅色景點大都地處偏僻,是經濟欠發達、比較貧困的革命老區,根據其獨有的資源——革命歷史舊址和接近原生態的自然風光,開發紅色旅遊,將革命傳統教育和自然生態旅遊結合在一起,拉動當地經濟發展,這原本不失為一種創意之舉,但一些地區在開發商的鼓吹下,在紅色景點中或附近開發各種娛樂性的項目,修建各種休閑娛樂設施等,不僅與紅色旅遊一點兒邊都沾不上,還改變了革命歷史舊址周圍的初始風貌和原生態環境,甚至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對革命歷史舊址的破壞。
綜上所述,紅色旅遊弘揚紅色精神,是一種優秀的人類文化遺產。發展紅色旅遊,述說那一段歷史,重走長征路,接受思想洗禮,讓靈魂不斷地升華,無疑是給人們的一種先進文化的熏陶。發展紅色旅遊,應結合其革命歷史,將精神財富轉化為社會財富,體現出真正的市場價值,這樣才能使紅色旅遊保持長久生命力。
④ 保護『紅色文化』和發展『紅色旅遊』的意義是什麼
發展紅色旅遊的重要意義
紅色旅遊,主要是指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和戰爭時期建樹豐功偉績所形成的紀念地、標志物為載體,以其所承載的革命歷史、革命事跡和革命精神為內涵,組織接待旅遊者開展緬懷學習、參觀游覽的主題性旅遊活動。發展紅色旅遊,對於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增強全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的愛國情感,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帶動革命老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有利於加強和改進新時期愛國主義教育。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愛國主義教育方式迫切需要改進和創新。積極發展紅色旅遊,寓思想道德教育於參觀游覽之中,將革命歷史、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通過旅遊傳輸給廣大人民群眾,有利於傳播先進文化、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增強愛國主義教育效果,給人們以知識的汲取、心靈的震撼、精神的激勵和思想的啟迪,從而更加滿懷信心地投入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之中。
(二)有利於保護和利用革命歷史文化遺產。黨的十六大提出大力扶持對重要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扶持老少邊窮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的文化發展,其重要目的就是建設和鞏固社會主義思想文化陣地。革命歷史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遍布全國各地特別是革命老區的紀念館、革命遺址、烈士陵園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社會主義思想文化的重要陣地。通過發展紅色旅遊,把這些革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好、管理好、利用好,對於建設和鞏固社會主義思想文化陣地,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後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三)有利於帶動革命老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革命老區大多地處偏遠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普遍不高。幫助老區人民盡快脫貧致富,是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要任務。發展紅色旅遊,是帶動老區人民脫貧致富的有效舉措,可以將歷史、文化和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培育特色產業,促進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帶動商貿服務、交通電信、城鄉建設等相關行業的發展,擴大就業,增加收入,為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生機活力。
(四)有利於培育發展旅遊業新的增長點。隨著我國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居民的旅遊消費支出逐年增長,對旅遊內容和產品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旅遊業進一步調整和完善產品結構,更好地滿足人們多樣化、多層次、多形式的精神文化需求。紅色旅遊作為旅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滿足旅遊需求、促進旅遊業發展,增強旅遊業發展後勁,開拓更廣闊的旅遊消費市場,具有積極作用。
⑤ 紅色旅遊發展規劃需要哪些思路
我國大力推行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為紅色旅遊發展奠定了強勁的文化基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和舞台。在長期的發展演變過程中,我國紅色旅遊逐漸探索出一系列較為成熟的發展模式,原址觀光模式、紅綠結合模式、紅古結合模式、綜合開發模式是目前紅色旅遊市場開發較為主流的四大模式,下面艾肯機構便以專業角度為各位展開說明,紅色旅遊發展規劃可以怎麼思考。
1、原址觀光模式
即依託革命舊址的歷史文化及豐富的革命遺跡,建設成為以觀光為主的旅遊目的地。常見於歷史價值較高,不適宜過多開發的文物或紅色文化遺址。以遵義會議舊址5A景區為典型代表。
2、紅綠結合模式
將紅色文化精神融入到生態旅遊產品體系裡面,實現「紅色搭台、綠色唱戲」,增加紅色旅遊吸引力。多見於自然資源較好、生態環境優越的地區。以井岡山旅遊風景區為典型代表。
3、紅古結合模式
在文化興旅的大環境下,充分挖掘與紅色景區伴生的地方民俗文化、民族文化。以瑞金紅色旅遊景區為典型代表。
4、綜合開發模式
在紅色觀光和參與體驗有機結合的基礎上,多業態產品綜合開發的模式。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結合自然資源和民俗文化資源,配套開發文化體驗、生態休閑等體驗項目,增加景區的吸引力和遊客駐留時長。以照金紅色旅遊小鎮為典型代表。
⑥ 對於如何發展延安的紅色旅遊,提出建議
[摘要]延安紅色旅遊資源豐富,但從延安紅色旅遊開發的現狀來看,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公共設施落後和服務質量較低,將是較長一段時期里制約延安紅色旅遊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可通過科學規劃、加大投入力度等推動延安紅色旅遊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紅色旅遊可持續發展對策
自20004年下半年始,以革命紀念地、紀念物及其所承載革命精神為吸引物,組織接待旅遊者進行參觀游覽,學習革命歷史知識、接受革命傳統教育,放鬆身心、增加閱歷的旅遊活動的紅色旅遊熱潮席捲全國,紅色旅遊日益成為新形勢下廣大人民群眾了解我們黨領導人民的創業史、革命史、奮斗史,堅持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政治工程;日益成為弘揚偉大民族精神、加強全民愛國主義教育特別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文化工程。與此同時,延安紅色旅遊也獲得巨大發展。2006年共接待海內外遊客564.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0.81%,旅遊綜合收入25.61億元,增長26.03%。2007年全市共接待旅遊人數650.12萬人次,增長15.2%,其中:海外旅遊者2.23萬人次,增長33.3%;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5.01億元,增長36.7%。然而,在紅色旅遊業發展的整體情況、旅遊內涵的挖掘和旅遊層次的提升等方面延安尚存在不足,亟待提高。
一、延安紅色旅遊開發存在的問題
1.紅色旅遊資源缺乏有效整合,未發揮其輻射作用
為適應中國革命的具體國情,紅色革命根據地大多建立在幾省交界處,新中國建立至今,許多革命老區仍然隸屬不同行政區管轄,有的甚至跨越數省。行政區劃分割形成的行政壁壘阻礙了區域經濟一體化,對地處行政區交界的紅色景區也產生較嚴重的負面影響。就延安而言,紅色旅遊資源尚缺乏有效的整合和開發,整體規劃不足,周邊各縣也僅從本地出發,將延安豐富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革命遺址孤立地開發,資源整合不夠,各自為政,往往忽視景區間的差異,阻礙生產要素的跨行政區的流動,造成影響旅遊業發展的一系列矛盾。使延安旅遊的遊客大都僅以參觀延安城區內的景區景點,且停留時間較短,「紅色之都」向周邊的輻射作用發揮不足,延安周邊各縣的紅色旅遊資源遊客光顧較少。
2.紅色旅遊資源保護面臨挑戰
盡管延安市已從發展條件、指導思想、發展目標、主要項目、交通規劃、形象定位、資源與環境保護等方面對未來紅色旅遊開發進行了綜合部署和具體安排,但從紅色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的現實情況看,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怎樣兼顧,資源所有權與經營權是否分離,以及如何分離,資源特色如何挖掘,旅遊開發層次和重點如何確定,旅遊開發方式如何選擇,怎樣避免決策失誤和投資風險,以及如何正確認識政府與市場兩種力量在紅色資源保護與開發中的作用等都是延安紅色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面臨的問題。
3.旅遊整體功能較弱,產業發展滯後
目前,紅色景區的旅遊功能主要是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兼具觀光游覽和療養的功能,開發旅遊資源時,強化了旅遊的革命教育功能,但忽視了與當地的傳統民俗文化、特色生態資源相結合,發展以自然資源為基礎的風光游覽、療養避暑、科學考察與探險旅遊等旅遊項目,致使旅遊功能比較單一,綜合功能不強。旅遊功能的單一化決定了遊客類型較狹窄,遊客大部分是國內遊客且是來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外國遊客和成年遊客所佔比重低,青少年遊客多為組團或團體遊客,停留時間不長,平均每個人的支出能力和實際支出有限,人均消費低,因此經濟效益不高,旅遊收入的總量較少。
4.紅色文化內涵挖掘不深,游覽形式以靜態參觀為主
多數紅色旅遊景區的開發沒有融入到當地特定的地域文化中,未深挖紅色文化內涵,沒能展現歷史文化發展的傳承性和地域文化的獨特性,帶有顯著的政治色彩,表現為旅遊主題單一和低水平重復建設,消費群體和時間都受到一定的局限,並受革命紀念日和政治活動影響明顯,紅色旅遊主題活動過後,難以吸引遊客,時效性較強。
紅色資源的開發存在簡單化、程式化等缺點,景點都是雷同或相似的形式。這些紅色資源的影響往往受到這種開發簡單重復的影響,在一些大型的主題活動過後,其繼續受教育的影響難以持續。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與其開發方式有關。紅色旅遊作為主題性旅遊,沒有圍繞「紅色」特色來整合產品,把紅色旅遊的特色滲透到旅遊活動的各個環節中去,突出紅色主題,提升遊客體驗。
二、延安紅色旅遊開發的對策與建議
延安紅色資源有著數量多、品質高、分布廣泛又相對集中的特點,由於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支持,其開發利用取得了豐碩成果,並形成了紅色資源品牌,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了讓品牌成為精品,必須重視開發中存在的不足,全方位多角度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措施,深度開發,從而使紅色資源的社會價值達到最大化。
1.科學規劃,合理開發紅色旅遊資源
根據《全國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綱要》的要求,圍繞「紅色」主題,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紅色旅遊資源,制訂延安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綱要,全面整合當地紅色旅遊景點資源,構建「紅色旅遊」體系,不斷推出「紅色旅遊」精品和線路,並逐步輻射到其他「紅色旅遊」區(點),制定當地促進紅色旅遊發展的相關政策,確立今後發展紅色旅遊的目標和任務,打造當地紅色旅遊整體形象。建議結合制定全國紅色旅遊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各有關職能部門明確分工、各司其職,盡快研究、推出本地促進紅色旅遊發展的政策措施,在資金投入、硬體改造、文物保護、交通安排、宣傳推廣等方面予以重點扶持。
2.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建設
要充分利用紅色品牌效應,從制約本地旅遊發展的食、住、行問題入手,以項目為載體,以優惠政策為前提,優化投資環境,採取各種靈活方式,拓寬資金來源渠道,抓住實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極好機遇,依託特有紅色旅遊資源優勢,加大旅遊投入力度,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景區旅遊公路、步行游道及旅遊景區停車、環保環衛、供水供電、安全等旅遊配套設施。以旅遊業發展帶動旅遊相關產業發展,達到「吃、住、行、游、購、娛」等三產業要素的最佳整合,逐步優化提升區位條件,打破制約本地紅色旅遊發展的瓶頸,完善旅遊產業發展體系,推動旅遊經濟協調持續發展。
3.宣傳先行,主題鮮明
要充分利用主流傳媒和強勢傳媒加大宣傳推廣力度,重點策劃紅色教育主題活動。要結合建黨、建軍、建國等重大革命紀念活動和著名歷史人物紀念日、節假日,進行重點宣傳,精心策劃和組織具有本地特色的紅色主題系列活動,增加紅色資源的影響力和感染力。同時,在人類信息化時代,網路發展日新月異,可以充分憑借這一快捷的傳播方式,創建紅色教育網站,為傳播紅色旅遊服務。應不斷充實完善紅色內容,辟專欄、專訪、專報、專版等形式全面深度宣傳紅色旅遊,並組織拍攝紅色宣傳片,結合迎峰度夏、暑期旅遊及先進性教育活動,抓好紅色旅遊的線路組織和宣傳促銷,進一步推出紅色旅遊主題線路,組織開展青少年巡訪紅色旅遊基地活動,製作紅色旅遊紀念品。
4.開發與保護並舉
應針對延安紅紅色旅遊資源的類型、特色、價值、區位條件、發展階段,以及保護與開發利用的現狀和問題,依據國內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的理論、實踐和經驗教訓,正確處理保護與開發的關系。使紅色文化遺產成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並進行適度的開發,將是促進紅色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的最好途徑。保護與開發,必須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要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
從旅遊開發的一般理論看,紅色文化遺產的旅遊開發,也存在著資源的等級層次與旅遊市場范圍和規模之間的對應關系。必須對各種紅色文化遺產的歷史文化價值及其知名度和影響力進行客觀的評價,從整體上把握延安紅色文化遺產的開發層次和重點。按照旅遊資源與旅遊產品共生型開發理論,紅色文化遺產開發的重點在游覽線路、景區(點)解說、交通與旅遊服務設施的規劃與建設,主要解決旅遊者的可達性、游覽、食宿、娛樂等問題,而不需要過多地考慮作為吸引物的景區景點的建設問題。紅色旅遊景區的建設必須充分利用現有設施和條件,實事求是地確定重點建設項目,把握好建設規模和標准,嚴格控制寬馬路、大廣場建設,做到樸素實用,確保紅色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5.整合紅色旅遊資源
延安,除350多處紅色旅遊資源外,同時擁有黃帝陵、黃河壺口瀑布、黃土風情文化、秦直道等生態環境和文物古跡、風情民俗等其他類型的旅遊資源和有其他種類的旅遊產品。因此,必須抓好資源整合,要把紅色旅遊開發置於旅遊發展的大局之下,立足於當地實際,研究市場,融合紅色旅遊資源與當地其他旅遊資源。應以在海內外有重大影響力的紅色旅遊資源為重點,同時加大黃土風情文化、黃河壺口瀑布及延安退耕還林所形成的生態旅遊資源的開發力度,做到「以紅色旅遊為主軸」,與周邊其他類型的景區聯合發展,科學規劃設置多樣的線路組合,豐富游覽內容,擴充游覽路線的可選擇性,努力增加遊客的停留時間,根據季節不同向市場推出不同的應時線路組合。形成「紅」、「黃」、「綠」旅遊的「多色組合」,以紅色旅遊為核心競爭力,輻射、帶動黃土風情、綠色生態旅遊,優勢互補,克服單一性,豐富紅色旅遊的內涵,增強對遊客的吸引力。
參考文獻:
[1]李悅錚:區域旅遊市場發展演化機理及開發.北京:旅遊教育出版社,2005
[2]葛全勝:西部開發旅遊發展戰略.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2002
[3]羅來武:旅遊市場研究.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5
⑦ 發展紅色旅遊,從經濟角度看有何意義
在處理老少邊窮地區和富裕地區的關系中,紅色旅遊不失為一種好方式。各類世界組織都關注貧困問題,「減貧旅遊」(PPT)的概念在國際上比較流行,就是用旅遊的辦法來減輕貧困,使農村貧困地區的經濟得到改善,文化、生態環境得到保護。
增加革命老區人民就業。旅遊業是綜合性、關聯性極強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旅遊業將推動革命老區產業結構的調整,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的轉移。一些旅遊專家認為,在我國,每接待20名國外遊客,就可為我國創造一個就業機會,每接待150名國內遊客,也為地方創造一個就業機會。例如在井岡山,紅色旅遊開發使茨坪鎮吸納就業人口近6000人。
增加革命老區人民收入。 只要利益分配得當,旅遊開發完全可以給景區內的農民帶來較大的經濟收入。如河北嶂石岩景區,由於旅遊業的開發,1995年農民人均年收入就已經達到3000多元,周圍鄉村農民達到1600多元,比景區開發前增加了10餘倍和6~7倍。井岡山小井村,村民們原來人均年收入不過300元,現在家家戶戶開農家樂旅遊餐館,銷售土特產、旅遊工藝品等,人均年收入5000多元。在井岡山山下的泰和縣橋頭鄉,當地農民發揮毗鄰井岡山的優勢,辦起了度假村,年納稅額達30餘萬元。
開闊老區農民視野,提高農民素質。農業是相對封閉的產業,與外界的物質交流、人員交流以及信息交流相對較少。隨著紅色旅遊的開展,外地遊客的湧入,革命老區的農民得以和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打交道,可以促進農民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和精神面貌的改觀。
促進老區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的改善。發展紅色旅遊,首先要大力改善旅遊目的地的可進入性、對外聯系的便捷性以及住宿、游覽的舒適度。通過基礎設施和服務接待設施的建設,可以將老區的歷史、文化和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吸引發達地區的投資,帶動商貿服務、城鄉建設等相關行業的發展,培育老區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為老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例如為了大力發展井岡山的紅色旅遊,江西新修了井岡山機場,使老區對外交通條件得到極大的改善。
⑧ 發展紅色旅遊有什麼意義為什麼要大力發展紅色旅遊
發展紅色旅遊,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不斷提高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能力的重要措施,是樹立和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既是一項經濟工程,更是文化工程、政治工程,是一項利黨利國利民的重大舉措。發展紅色旅遊,對於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增強全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的愛國情感,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帶動革命老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有利於加強和改進新時期愛國主義教育。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愛國主義教育方式迫切需要改進和創新。積極發展紅色旅遊,寓思想道德教育於參觀游覽之中,將革命歷史、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通過旅遊傳輸給廣大人民群眾,有利於傳播先進文化、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增強愛國主義教育效果,給人們以知識的汲取、心靈的震撼、精神的激勵和思想的啟迪,從而更加滿懷信心地投入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之中。
二有利於保護和利用革命歷史文化遺產。黨的十六大提出大力扶持對重要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扶持老少邊窮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的文化發展,其重要目的就是建設和鞏固社會主義思想文化陣地。革命歷史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遍布全國各地特別是革命老區的紀念館、革命遺址、烈士陵園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社會主義思想文化的重要陣地。通過發展紅色旅遊,把這些革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好、管理好、利用好,對於建設和鞏固社會主義思想文化陣地,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後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三有利於帶動革命老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革命老區大多地處偏遠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普遍不高。幫助老區人民盡快脫貧致富,是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要任務。發展紅色旅遊,是帶動老區人民脫貧致富的有效舉措,可以將歷史、文化和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培育特色產業,促進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帶動商貿服務、交通電信、城鄉建設等相關行業的發展,擴大就業,增加收入,為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生機活力。
四有利於培育發展旅遊業新的增長點。隨著我國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居民的旅遊消費支出逐年增長,對旅遊內容和產品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旅遊業進一步調整和完善產品結構,更好的地滿足人們多樣化、多層次、多形式的精神文化需求。紅色旅遊作為旅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滿足旅遊需求、促進旅遊業發展,增強旅遊業發展後勁,開拓更廣闊的旅遊消費市場,具有積極作用。
⑨ 如何發揮紅色景區的旅遊教育功能
紅色景區作為新興的旅遊業態,也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日新月異的情況下,必將對紅色景區發展提出新的要求。只有理清紅色景區與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關系,明確紅色景區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功能和定位,才能採取更加有利的措施,促進紅色景區的進一步發展。 □ 謝建美 來源:中國旅遊報·第一旅遊網 如何使紅色景區發展適應文化發展的新要求,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是紅色景區工作者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探討紅色景區與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關系,明確紅色景區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功能和定位,對破解部分紅色景區發展困境,推進紅色景區的建設等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功能 紅色景區作為紅色文化的宣傳和培育機構,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功能主要體現在對紅色精神和紅色文化的傳承、宣傳和弘揚上。不同的紅色景區在傳承、宣傳和弘揚紅色文化方面的作用也有所不同。當然,除此之外,紅色景區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還存在一定的研究、創造和創新的作用。 1.傳承、宣傳和弘揚先輩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向來是紅色景區存在的基礎和發展的重點 目前,部分紅色景區在發展過程中,盲目追求基礎設施的現代化、不顧歷史的嚴肅性和文化底蘊的厚重性,大量使用現代科學技術和傳媒手段來吸引觀眾,進而追求所謂的數量效應,一定程度已經偏離了紅色景區的發展方向。固然,紅色景區的發展需要與時俱進,需要在一定的場所、擺設和陳列中使用部分先進技術,增強展覽、陳列的感觀性、形象性與藝術效果的震撼性。但是,更要讓觀眾在參觀過程中,尋找和體驗到一種思想的提高、靈魂的凈化和升華。 具體來說,革命精神教育類紅色景區主要是使觀眾在參觀的過程中感受堅定的革命信念和崇高的人格影響,進而反省自己,提升自己;歷史事件類紅色景區則應該真實地將當時的情況再現給觀眾,使觀眾明白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理解中國共產黨在關鍵時刻的英明果斷,進而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珍惜來之不易的民族獨立和幸福,自覺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尊嚴,與損害國家發展與社會穩定的行為作斗爭。 2.研究、創造和創新,是紅色景區在發展過程中逐漸衍生出來的基本功能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文化需求的增加,社會對紅色景區研究、創造和創新的要求日益提高,研究、創新必將在紅色景區的發展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為適應這種不斷發展的社會要求和趨勢,紅色景區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必須充分挖掘和利用已有的資源,通過加強研究,為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繁榮創造出一批有益或反映時代的力作,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宣揚時代的主旋律、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 紅色景區在傳承、宣傳紅色文化中,必須注重研究創新紅色文化宣傳方式。如果沒有優秀新穎的作品,紅色景區的陳列、擺設等將日益陳舊,喪失對觀眾的吸引力,影響宣傳、教育等主要功能的發揮。因此,在紅色景區的發展過程中,應充分重視其研究、創新功能的培育,鍛造一支強有力的研究隊伍,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進一步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定位 只有明確了紅色景區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定位,我們才能更好地利用紅色景區的資源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目前,我國絕大多數紅色景區都享有國家財政補助,向觀眾實行免費開放。此舉雖免除了大部分紅色景區的經濟負擔,但同時也使部分紅色景區的發展陷入了迷茫。免費開放,使部分紅色景區感覺干多干少一個樣,進而失去了繼續發展和擴大的動力;而參觀人數的暴漲和物價的飛漲,又導致部分紅色景區設施維護的成本日漸增加;行政接待的日漸增多,更是擠佔了紅色景區發展的部分資金。 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到底應該扮演一個怎樣的角色呢? 筆者認為,紅色景區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必須扮演好四個角色,即革命文物的保護者、紅色文化的宣傳者、先進文化的創造者和腐朽文化的抵制者。 1.革命文物的保護者 在社會主義文化的建設中,紅色景區首先應該做的就是加強對相關革命文物和歷史見證的保護,充當一個合格的文物保護者。紅色景區的存在是以文物和歷史見證的存在為前提的,沒有它們的存在,就不會有紅色景區的存在。如不及時加強對紅色景區文物的保護,讓文物自行消失,紅色景區的發展將難以為繼。因此,做好革命文物的保護應是紅色景區工作的首要職責。 2.紅色文化的宣傳者 紅色景區應利用本身特殊的資源,向社會各界宣揚先進的進步文化。國家在《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要求各紅色景區在紅色旅遊的發展中,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要求將發展紅色旅遊同弘揚革命傳統、培育民族精神相結合,同加強和改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相結合,同有效保護和利用革命文物相結合,同資源保護與生態建設相結合,同推動老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相結合,寓教育於旅遊之中,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所以,紅色景區在先進文化的宣揚過程中,不但應開門迎客,吸引更多的觀眾,而且還應走出去,通過表演、展覽、講座等形式向社會各界展示自身的文化資源,向社會各界傳播先進的文化理念。 3.先進文化的創造者和腐朽文化的抵制者 紅色景區應加強對本館資源的利用,創造和推出一些文化的精品,增強紅色景區的社會影響力,成為先進文化傳播者。 紅色文化的宣傳、優秀文化的創造及對腐朽文化的抵制等是紅色景區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基本職責,也是文物保護的最終意義所在。它們四者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紅色景區在社會主義文化發展中的角色定位。 需要進一步指出的是,紅色景區作為一個綜合性機構,具有很強的文化輻射力,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還可以充當更多的角色。但如果過分擴大其職能,將本末倒置,影響其主要功能的發揮,給紅色景區的發展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過分行政化或過分市場化,最終將影響紅色景區的發展。 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發展 綜合前面紅色景區的功能、定位及當前紅色景區發展的實際,紅色景區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主要應在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加強對紅色景區革命文物的保護 文物對於紅色景區發展的重要性,每個紅色景區人都非常熟悉。然而,在現實工作中,有部分紅色景區對文物的保護卻遠遠不夠,存在很多的漏洞。如一些實體、不可復制的文物在展覽中被參觀者刻畫或污損,如果對此不加以防護的話,這些重要的文物在數十年後將不復存在。至於一些館藏文物,由於缺乏足夠的技術和防護條件,也存在霉變等因素,部分紙質和影像文物在保存過程中,紙張等出現了變形。紅色景區文物的保護刻不容緩。 2.進一步籌措發展資金 隨著紅色景區的免費開放,部分紅色景區的遊客猛增,其交通、影音及陳列等設施超負荷運行,仍遠遠滿足不了群眾的要求;而免費開放,使得部分紅色景區設施的運行只能在固定的資金項目內勉力維持,影響紅色景區的發展。因此,部分紅色景區必須根據遊客數量的增加,想方設法地籌措資金,改善紅色景區各項設施,積極適應旅遊發展的新趨勢。同時,各管理機構也要居安思危,進一步培育紅色景區的新的觀賞點,增強紅色景區對觀眾的吸引力,提升遊客參觀的回頭率,滿足社會日益提高的休閑、審美和消費要求。 3.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紅色景區的發展,需要社會各界的大力參與,但其本身人才隊伍的建設也非常關鍵。如果沒有一支結構科學、戰鬥力強的隊伍,紅色景區的各項功能都難以發揮。紅色景區必須充分重視紅色景區人才隊伍的建設,以人為本,為員工提供一個舒適、安全的工作和休息環境,留住人才的同時積極引進部分專業對口的技術人才,使其隊伍呈現出合理的金字塔形結構。 4.形成與社會各界的良好互動與合作,提升紅色旅遊景區的公共服務職能 作為一個公益機構,紅色景區的價值需要得到各界的認可才能體現。擴大紅色景區的影響力,將觀眾請進來是紅色景區義不容辭的責任;而利用自身資源,擴大紅色景區進步思想和優秀文化的宣揚,讓紅色文化進入校園、企業、社區等也是紅色景區人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應該大力實踐與推廣的有效舉措。所以,紅色景區應該與周圍的學校、企業等建立常態的互動,為周圍學生、群眾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必要時,還應與有影響力的衛視、影視公司互動,為全國觀眾提供一些優秀的、感人的文化精品。如劉少奇同志紀念館專門成立「花明樓藝術團」,常年開展送展覽、送黨課、送演出進學校、進軍營、進機關、進社區、進工廠、進農村的「三送六進」活動,並與湖南公共頻道聯合舉辦「我心中的花明樓」湖南省導游大賽等,都是與社會各界良好互動的範例。 5.做好規劃,爭取政府投資,融入地區和社會的發展 一般而言,紅色景區所處的地理位置都相對偏僻,要使它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各紅色景區一定要從地區和社會長遠發展的角度進行規劃,爭取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投資,撬動和融入地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使紅色文化成為地區經濟發展中最具活力的招牌產業。因此,各紅色景區在提升景區發展,創建A級景區和國家風景名勝區的同時,一定要多方互動,與當地經濟的發展和交通的改善緊密結合起來。韶山花明樓一日游黃金旅遊線的開辟、長韶花灰(長沙、韶山、花明樓、灰湯)旅遊公路的修建及魯蘇皖36個紅色景區旅遊「一卡通」等雖是政府主導和投資的傑作,但最初的創意卻來自相關紅色景區部門的規劃合作,值得學習和借鑒。 (作者單位:湖南寧鄉劉少奇紀念館)
⑩ 大力發展紅色旅遊事業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於加強和改進新時期愛國主義教育。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愛國主義教育方式迫切需要改進和創新。積極發展紅色旅遊,寓思想道德教育於參觀游覽之中,將革命歷史、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通過旅遊傳輸給廣大人民群眾,有利於傳播先進文化、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增強愛國主義教育效果,給人們以知識的汲取、心靈的震撼、精神的激勵和思想的啟迪,從而更加滿懷信心地投入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之中。
二有利於保護和利用革命歷史文化遺產。黨的十六大提出大力扶持對重要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扶持老少邊窮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的文化發展,其重要目的就是建設和鞏固社會主義思想文化陣地。革命歷史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遍布全國各地特別是革命老區的紀念館、革命遺址、烈士陵園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社會主義思想文化的重要陣地。通過發展紅色旅遊,把這些革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好、管理好、利用好,對於建設和鞏固社會主義思想文化陣地,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後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三有利於帶動革命老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革命老區大多地處偏遠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普遍不高。幫助老區人民盡快脫貧致富,是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要任務。發展紅色旅遊,是帶動老區人民脫貧致富的有效舉措,可以將歷史、文化和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培育特色產業,促進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帶動商貿服務、交通電信、城鄉建設等相關行業的發展,擴大就業,增加收入,為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生機活力。
四有利於培育發展旅遊業新的增長點。隨著我國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居民的旅遊消費支出逐年增長,對旅遊內容和產品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旅遊業進一步調整和完善產品結構,更好的地滿足人們多樣化、多層次、多形式的精神文化需求。紅色旅遊作為旅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滿足旅遊需求、促進旅遊業發展,增強旅遊業發展後勁,開拓更廣闊的旅遊消費市場,具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