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順制約生態旅遊發展的體制
① 影響生態旅遊發展的因素很多,但其主要機制有哪些
旅遊地的社區參與有利於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是國內外旅遊研究的熱點領域之一。目前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社區參與概念、參與內容、影響因素以及居民感知和態度等方面,
② 生態旅遊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
A
正解 請採納
③ 制約我市城管管理工作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和"瓶頸"工作有哪些,如何解決
城市長效管理,是當前國內各城市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一種預期效果,旨在擺脫過去管理中「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或過多依靠運動式、突擊性的整治來解決熱點、難點問題的管理方式,以求改變不斷整治卻又反復回潮的尷尬被動局面,進而達到一種相對守衡的可持續管理效果。從現實意義講,實現城市長效管理,不僅是領導的要求和市民的期盼,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更是每一個城市管理者的職責追求。然而,一個城市要實現日常化的長效管理,不僅有賴於該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有賴於市民整體素質和文明素養的提高,更有賴於科學的管理體制和機制的建設。我市撤縣建市以來,城市建設圍繞「全國有名,全省第一」的目標,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高水平管理,城市功能不斷增強,城市面貌日新月異,並先後榮獲一系列光榮稱號,有力地促進了我市社會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但是,隨著城市管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不斷推進,工作中暴露出一些困難和問題已成為制約城市管理工作進一步開展的「瓶頸」。因此,如何實施城市長效管理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嶄新課題,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認真加以研究和解決。
一、我市城市管理的現狀和問題
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政策性、群眾性、實踐性、流動性較強,面臨著點多、面廣、線長和工作量大的局面,它關繫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同社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是城市兩個文明建設的窗口和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由於種種原因,我市城市管理存在著不少困難和問題。
1、管理對象復雜。一是經營早、有一定經濟基礎的經營戶。這部分經營戶對現在的管理,既知又怕,善於和城管人員「捉迷藏」,想盡一切辦法「鑽空子」。二是失業人員(含下崗工人)和少數進城農民。他們以人力三輪車、板車等為工具,流動經營,沿街叫賣蔬菜、水果、食品等,但這部分人多是弱勢群體,從事著最簡單的商品買賣活動維系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其艱難處境容易引起社會的同情,加之部分違章者自身存在的陋習,使其對城市管理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抗法,因此在管理、取締時增加了難度,常常遭到不明真相的人非議。三是部分城區居民。由於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區人口也不斷增加。在1987年撤縣建市之初,陸城城區人口僅3萬人左右,而到2007年底,陸城城區人口已超過8.8萬人。城區人口的增加不僅使量發生了變化,而且由於受教育程度不同,質也發生了變化,部分由農民演變而來的城區居民,城市意識不強,他們把長年養成的隨意亂潑、亂倒、亂扔等行為,自覺不自覺地帶進了城市,因而給城市管理帶來了難度。
2、執法環境差。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社會不理解。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項全新的工作,涉及面廣,需要舉全社會之力,共同搞好。雖然近幾年加大了城市管理的宣傳力度,但仍有群眾不理解、業主不理解,甚至有些領導幹部也不理解,以至於對城市管理工作思想上不接茬,反映冷淡,甚至公然對抗。曾經多次在集中整治期間,城管隊員對違章佔道經營早點攤點進行管理進,遭到經營業主和個別部門幹部的公然抵抗,在社會上造成了極壞的影響。其次是司法保障不力。在具體執法中,大案要案很少,多數案件處罰數額較少,難於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使違法者抗法有了可乘之機。由於城市管理執法不具有人身強制權,又缺乏有效的司法保障,在遇到現場糾紛時,極易發生圍觀、擁堵,執法人員往往勢單力薄,孤掌難鳴,有口難辯。如遇到暴力抗法時,求助於公安又不能及時妥善處理,近幾年來就發生數起暴力抗法事件,至今都懸而未決,在一定程度上縱容了抗法者的違法行為,從而降低了城管執法的嚴肅性,造成了極不好的負面影響。再次,說情風也嚴重影響了城管執法工作。小到一件商品,大到違章建設,都有人站出來說情,全社會理解、支持、配合城管工作的大格局沒有形成。
3、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市場建設跟不上生產、生活的需要,數量少、設置不合理、規模偏小,新建成的市場配套不全,堵疏措施跟不上,經營業主規范、管理難度較大。如菜市場問題,城區現僅有5個專業市場,加上規模偏小,遠不能滿足市民需要,以至於經營出現「馬路市場」,形成人堵車、車堵人,影響城市交通。如果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比較完善,有配套的公用設施、健全的專業市場,使那些佔道攤販、亂停亂放的各類車輛「有場可進」、「有市可歸」,那麼,城市管理的矛盾就會少得多。
4、內在因素影響。一是執法力量薄弱。按照國家建設部有關規定,一個城市城建監察隊員人數應占城市人口的萬分之五,而我市在編在崗執法隊員僅34人,遠遠低於國家規定,執法人員嚴重不足。二是執法隊伍素質參差不齊。現有城市管理執法隊伍,其人員來源多樣,文化水平偏低,有些城管隊員缺乏相應的法律素養,工作隨意性大,責任心不強,在執法時不懂法規、不講方法、不講策略,管理水平與新形式要求差距較大,缺乏對突發事件的現場控制能力和靈活應變能力。三是執法經費短缺。經費不足一直以來是我市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個問題,辦公環境簡陋、辦公經費緊張、辦公設備缺乏、隊員福利待遇低、硬體條件的好壞與隊伍的勞動不成正比,與隊伍的付出無法相當,無法解決隊員的後顧之憂。隊員加班加點純屬義務、奉獻。長期以來,僅靠強調思想政治教育來穩定隊伍已漸顯「強弩之末」。在交通裝備上,雖說近幾年有所更新,但由於配備遠遠不足、加上使用頻率高、損耗大,有時連正常執法都無法保證,使得城管執法工作很被動。因此,這種無私奉獻與「小米加步槍」式的裝備和管理與現代化城市管理要求越來越不相適應。
5、部門之間配合不夠。城市管理涉及的部門眾多,既有橫向分條,又有縱向分層,自成系統,互不隸屬,互不通氣,經常出現以收代管或只審批不管理。一方面造成管理資源的浪費和行政執法效率的低下,另一方面,使一些管理相對人認為向政府繳納了費用就「合法」了,堂而皇之地佔道經營,給查處違法行為帶來嚴重阻力,群眾的合法利益受到損害。對城市管理工作中出現的暴力抗法事件,有關部門到達也未能對這些違法行為予以嚴厲的打擊和處罰等等,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城市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
二、實施城市長效管理的對策和建議
把握好綜合化、市場化、規范化和社會化的改革方向,理順城市管理體制,建立有效合理、動態發展的城市管理機制,是提高城市現代化管理水平的內在要求和關鍵所在。
1、建章立制,強化制度保障
古人雲,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相應的制度保障,就不可能實現城市的長效管理,為此,結合我市城管隊伍現狀,應該建立健全以下管理制度:一是建立《機關內部管理制度》、《執法人員崗位責任制考核辦法》、《協管員崗位責任制考核辦法》等制度,堅持定期和不定期的召開城市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及各有關方面負責人參加的聯席會議,對階段性城市管理的工作重點及時進行研究和部署,對實際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進行分析、協調和解決。二是要建立《城市日常管理監督檢查通報制度》,對市、社區、街道等有關城市管理工作部門的日常管理情況,每月組織專門力量採取隨機抽查方式進行綜合性的檢查評比,對發現的突出問題和履職不到位的責任單位實行內部或公開通報,並要求限期整改。三是要建立《城市管理社會監督制度》,通過完善市、社區、街道三級城市管理工作社會監督電話網路,開設市、區城市管理工作部門專用電子信箱,在報刊、電視等新聞媒體設立城管工作社會監督專欄、專題,在街道辦事處轄區聘請城管社會監督員和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市民代表對市、社區、街道有關部門及責任單位的履職情況作定向評價等監督措施,把城市管理工作置於廣泛的社會監督之下。四是要建立《城市管理工作社會滿意度調查制度》,通過各種渠道,採取問卷調查、入戶訪問和隨機抽查等方式,進行綜合性的社會公眾滿意度測評,並通過媒體向社會公布評價結果。五是要建立並實行《城市管理工作責任追究制度》,在對管理職責、工作標准、任務要求和具體追究辦法作進一步明確和細化的基礎上,對履職不到位,工作不達標的責任單位實行相應的責任追究。
2、引入競爭,將作業推向市場
為深化城市管理作業市場化改革,積極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我市應學習借鑒深圳市「管幹分離」的經驗,一是將中心城區所有道路,分成若干個作業段面,面向社會公開招標,實行市場化運作,公司化管理。由於標准明確、責任落實、效益與質量掛鉤,使環衛清掃保潔質量得到明顯提高,確保了中心城區環衛作業達到三個百分之百,即:清掃保潔率100%,生活垃圾收運率100%,生活垃圾處理率100%。二是應該逐步把城市管理中涉及的市政設施、園林綠化、路橋養護等非經營性作業服務和基礎設施維護管養工作,從政府管理領域中逐步剝離出來,實行政企、政事、管幹分開,實現所有權與經營權、管理權與經營權分離,推向市場,實行公司化管理、市場化運作。三是應該積極培育城市管理的市場化主體,以目前政府部門管理的作業服務實體為基礎,通過轉制和內部運行機制改革,優化資本結構,盤活存量資產,強化內部管理,發揮行業優勢,使之逐步成為城市管理的作業市場主體。與此同時,全方位加強對作業市場的監管。首先在環衛作業企業中,嚴格實行市場准入制度、誡勉制度和末位淘汰制度,確保作業企業的整體質量和作業水平。
3、社會參與,推行「門前五包」責任制
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維護城市環境,是實現城市長效管理的社會基礎。為切實增強社會單位、商家店鋪遵守城市管理法規,抵制不良行為的自律意識,不斷提高市容市貌、市容秩序和環境衛生的長效管理水平,結合新時期城市管理工作的實際,在中心城區、城郊區(市)、建制鎮全面推行市容環境「門前五包」責任制,其基本內容為:包衛生(即要求各單位和商家店鋪自覺維護責任區內的環境衛生,勸阻他人亂吐、亂扔、亂倒的行為);包秩序:(責任單位自覺做到,不亂停亂放,不亂擺攤點,不牽繩掛物);包立面(各單位負責保持責任區內建築物立面整潔,不亂張貼、書寫廣告,規范設置空調外機和遮雨、陽篷);包綠化(自覺維護責任區內綠化樹草,不向綠化帶內亂扔亂倒廢棄物,不在樹木上牽繩掛物);包文明(不越門佔道打麻將、下棋、打牌、喝茶、赤背和卧椅睡覺等)。通過簽訂臨街單位、商家店鋪「門前五包」責任書,既可約束和規范其不良行為,又能有效調動社會單位參與城市管理的積極性,為實現長效管理奠定社會基礎。
4、更新手段,推進數字化城管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數字化城管是實現城市管理由粗放型到精細化和長效管理的重要手段。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實行數字化城市管理,在推進數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上,應著重抓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強數字化城管的組織機構建設。成立數字化城市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及其相關工作機構,配備專門工作人員,明確工作職責。與此同時,市政府出台《關於開展數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保證此項工作的順利推進。二是組織開展主城區數字化城管所需基礎數據的普查。包括將公用設施、道路交通、園林綠化、市容環境、城市規劃、市政工程等類。通過將數據資料歸類整理後建立專用資料庫,為數字化城管信息網路運用奠定基礎。三是應推進市、社區、街道三級信息網路平台建設。通過數字化管理,即可為城市管理體制、機制創新及管理流程再造提供技術支撐,並將技術創新、制度創新、機制創新、理念創新融為一體,通過實施數字化城管,最終將為實現城市管理的現代化、規范化、精細化和長效化創造有利條件。
5、劃片定責,落實執法責任
圍繞落實長效執法監管責任,要建立以街面執法為主體、守點巡線保片為基礎、機動查處為補充、專項執法整治為重點的城管行政執法長效監管機制。一是在主城區范圍內實施「市容秩序嚴管街」工程。即在主街幹道、重要區域、旅遊景點周邊確定幾條「嚴管街」,布置城管行政執法人員,實施定點、定時、定責、定人的守點巡線保片執勤。統一劃分責任區域,指定執勤點位,明確執勤時段,落實執勤人員,輪班作業。以路段為責任單位,確定若干執勤組,每個執勤組負責所轄路段的市容秩序執法管理。二是推行「城管執法路段責任制」,使城區每個路段都有責任人員,發現問題能及時有效地處置的要求。三是不斷完善執法隊伍、政府和相關部門的聯動機制,及時加強溝通,整合管理資源,形成執法合力,落實管理和執法責任,全面加強城市管理和提高執法水平,將管理和執法效果與績效考核掛鉤,從而有效提高長效管理水平。
6、以點帶面,營造管理氛圍
為鞏固和發展長效管理成果,應組織開展相關活動。一是開展「牽手行動」,通過編發《執法自律手冊》、《城市公約手冊》、《市容秩序公約》和《城管公開信》等,積極開展「城管執法服務進社區、入校園等多種形式的市民參與活動,讓廣大市民理解、支持、配合城管行政執法工作,注重城市管理從孩子抓起。與此同時,切實加強同新聞媒體的互動,在媒體開辟《與法同行》、《行政執法》和《城市行動》等專題欄目,通過正確的輿論導向,營造良好的執法環境。二是開展「整治行動」,集中力量分階段開展系列整治行動。即:「兩清」——清理佔道經營,清理游動商販;「兩拆」——拆除違法建築,拆除違法戶外廣告和招牌;「兩禁」——禁止亂潑亂倒,禁止亂擺亂放;「兩治」——對城郊結合部區域環境衛生治亂、治差;「兩打」——打擊非法張貼、書寫廣告,打擊違規散發小廣告,力求通過「規治行動」有效解決市容秩序管理中的頑疾。三是開展「提升行動」,以提升城市管理整體水平為目標,重點加強對城市市容秩序的日常執法巡查和監督管理,及時制止、糾正各類違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建成一批「八無」示範街道(即:無亂搭亂建,無亂擺亂占,無亂牽亂掛,無亂潑亂倒,無亂停亂放,無佔道經營,無出店經營,無亂堆亂放)。以點帶面,使城市管理水平再上一個新的台階。
7、建立保障機制 確保執法環境
鑒於目前的社會大環境,在具體的城管執法中,暴力抗法事件時有發生,僅依託現有的城市管理方面的法規及規章,城管部門難以獨立解決此類問題,因此,借鑒其他城市的成功經驗,建立城管執法公安保障機制顯得十分必要。如借調公安民警長駐城管部門等。這樣,城管執法在事前就有了較為有效的防範保護力量,可對潛在暴力抗法當事人形成威懾力,事中能及時制止暴力抗法行為,事後有利於調查取證,對暴力抗法行為及時、准確地定性處理,從而使暴力抗法事件大大減少,執法效率得到提高。
8、加強隊伍建設 樹立執法形象
牢固樹立執法為民理念,堅持一手抓業務,一手抓隊伍,全面加強隊伍建設,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堅定、作風正派、業務精通、紀律嚴明的城管執法隊伍。一是強化政治思想教育,注重提高隊員政治覺悟和道德修養,正面引導教育隊員,弘揚正氣,褒獎先進。二是強化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堅持做到管理制度化,行為規范化,用語標准化,任務責任化。三是強化業務學習。採用多種形式,加強執法人員法律法規知識的學習培訓和考核,積累執法經驗,提高業務素質。四是強化文明執法。樹立「細微之處見真情,服務之中樹威信」的工作理念,倡導「以心以德感動人,以理以情說服人,以法以規教育人,以事實以依據處罰人」的循序漸進的教化於民的德政理念,樹立良好的文明執法。
④ 我國農家生態旅遊發展的特點是什麼
(1)客源市場。客源是旅遊業的生命線,一個地方要想發展旅遊業也必須有一定的旅遊門檻人口,客源的多少決定了旅遊資源開發的深度和廣度。受距離、價格、交通和信息、旅遊地接待條件以及知名度制約,參與農家生態旅遊的外地遊客甚少。目前,我國三類旅行社組團的重點是以組織本地區居民到外省市或外地區進行中、長途旅遊為主,僅少數旅行社涉獵此類旅遊產品,但大多數缺乏完整性,僅提供交通和住宿服務,缺乏宣傳、促銷,使市民對旅行社組織的雙休日旅遊缺乏足夠認識,導致客源市場以國內都市團體遊客組織形式為主。
(2)消費水平。一般來說,當恩格爾系數小於40%,用於休閑旅遊的支出才會有較大增長。20世紀90年代以後,我國居民購買食品的支出占生活費用的比例遠高於40%(發達國家為20%),而用於娛樂、文化、教育的比例為10%左右,反映出我國城市居民的休閑旅遊仍以中、低消費水平為主,而農家生態旅遊產品仍以初級水平的觀光為主,因此在消費構成中,以交通、餐飲、住宿開支為主,娛樂、購物等其他開支較低,導致整體消費水平降低。
(3)空間分布。分析比較我國各地農家生態旅遊形成過程,對其成因及特徵形成影響最大的因素是區位,目前主要分布在如下三種類型地區:一是景區邊緣地區,主要依託於一些著名風景名勝區發展起來的附屬產品。它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初期,這是我國農家生態旅遊開展最早的地區。主要為遊客提供餐飲、住宿,價格低廉,民風淳樸,旅遊旺季時可成為景區周圍賓館和飯店的補充。但因遠離都市客源市場和原有風景名勝區的陰影效應,發展緩慢,遊客也明顯隨著旅遊淡旺季而增減。二是老少邊貧地區,是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在國家旅遊扶貧政策指導下陸續發展起來的,多為山區,不具備交通區位優勢,工業欠發達但是尚未受到輻射或極少輻射的地區。因此,至今還保留著近乎原始而秀美的自然環境、傳統的農耕文化和純朴完美的民族風俗,構成特色濃厚、帶有極強文化和生態色彩的旅遊地,但因交通和區域經濟落後制約,發展緩慢。三是都市郊區,是20世紀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利用都市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獨特的人文環境、地緣和區位優勢、便利的交通條件迅速發展起來的,是目前農家生態旅遊的主流。以上海、北京為代表的大都市城郊農家生態旅遊,其優勢表現為直接面對穩定而龐大的客源市場;以成都、昆明為代表的中等城市的城郊農家生態旅遊,既有一部分現代科技景觀、現代聚落景觀,又有一部分田園風光和農村聚落景觀。以宣威、綿陽為代表的小型城市的城郊農家生態旅遊,絕大部分是田園風光和農村聚落景觀。
(4)時空分布。遊客在一定條件下總的出遊力是有限的,在特定時段、背景下只能到訪一定數量、分布於一定范圍內的目的地。中國城市居民旅遊和休閑出遊市場隨距離增加而衰減,80%的出遊市場集中在距城市500千米以內的范圍內。受中小尺度旅遊者空間行為特徵、城市輻射力強度以及目前城郊農村度假條件較差等因素影響,參與農家生態旅遊的遊客一般開展以城市常住地為節點,向周邊地區輻射的近程城郊一日游或二日游。
⑤ 這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高人指點迷經——觀光型景區規劃如何升級
從九華山景區看觀光型景區規劃升級
九華山是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悠久的佛教文化積淀、奇麗的自然景觀、宜人的氣候條件、便捷的交通使九華山迅速發展為觀光勝地。
但由於歷史原因,九華山基礎設施不完善,居民環境差,雜亂建築物眾多,市場環境不規范等制約了其發展,造成景區吸引力下降。為了更好的發展九華山旅遊,打造和諧生態景區,對各項設施進行了了大規模改造,對市場環境也行了改善。
首先,理順管理體制,擴展旅遊發展空間。隨著九華山向休閑度假型景區發展的需求,在柯村,規劃建設九華山行政管理機構、後勤供應基地和遊客集散中心。全面拆除九華街區整治規劃確定需要拆除的建築物,擴展了九華山的空間,提升了九華山核心景區品位。
其次,完善柯村新區公共基礎設施和旅遊接待設施,營造良好的居住環境和旅遊環境。柯村新區,交通便捷,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是休閑、度假、娛樂的理想場所。在柯村新區建設旅遊度假村,包括度假別墅群、休閑娛樂中心、高爾夫球場等。
再次,改善環境,增加人本化服務。在山下新建1座污水處理廠,敷設雨污分流管道,引污水下山凈化處理;新建了九華山大氣自動監測站和兩座垃圾中轉站。針對長期困擾景區的交通問題,風景區啟用山下旅遊集散中心,實行交通、門票、導游「一條龍」服務,所有進山遊客到達中心後,憑門票免費乘坐環保型客車進山,從根本上改變了過去核心景區「車水馬龍」的狀況。
第四,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大力建設 「數字九華山」。「數字九華山」即綜合運用寬頻網路、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資料庫管理系統等技術,對九華山風景區的資源、旅遊、管理、服務等進行動態監測、空間分析、綜合規劃,使九華山風景名勝區的保護、管理、發展全面進入信息化階段。「數字九華山」工程主要包括九華山風景區數字信息中心及辦公自動化、電子門禁、旅遊電子商務、GPS車輛調度、bGIS地理信息等十個應用系統。數字九華山建成以後,可以實現資源保護數字化,運營管理職能化,產業整合網路化,實現內部協同辦公及遠程辦公,智能監測景區環境等,將使九華山風景區的建設、管理、保護、開發、服務等躍上一個新台階,為九華山建設世界級旅遊勝地和國際性佛教道場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⑥ 我國生態旅遊發展的問題及對策
一、生態旅遊的內涵及其特徵
近些年,「生態旅遊」成了社會上的一個熱門詞彙,上山下海、觀景覽勝似乎都和生態旅遊有些關系,但究竟什麼是生態旅遊,生態旅遊又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卻很少有人能夠說得准確、說得透徹。生態旅遊(ecotourism)是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特別顧問謝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Lascurain)於1983年首次提出的。 當時就生態旅遊給出了兩個要點,一是生態旅遊的對象是自然景物;二是生態旅遊的對象不應受到損害。1993年,國際生態旅遊協會把生態旅遊定義為:具有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當地人民生活雙重責任的旅遊活動。生態旅遊的內涵更強調的是對自然景觀的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旅遊。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旅遊項目協調員希拉爾給出如下的定義:生態旅遊是在純自然的環境中進行的旅遊。旅遊者在旅程中會受到環保知識的教育。這種旅遊對目的地的生態環境沒有任何破壞作用。而且,它要求當地社區的更多參與並從中長期獲益。世界銀行環境部和生態旅遊學會給生態旅遊下的定義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區去了解環境的文化和自然歷史,它不會破壞自然,而且它會使當地社區從保護自然資源中得到經濟收益。生態旅遊作為綠色旅遊消費,一經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響,短短二十年後的今天,生態旅遊的概念迅速普及到全球,其內涵也得到了不斷充實,結合以上各種觀點,針對目前生存環境的不斷惡化,筆者認為,生態旅遊實質應包括三層含義:一是生態旅遊必須是以自然環境為基礎的旅遊活動,滿足人類回歸大自然的強烈願望;二是生態旅遊要體現環境保護意識,不能以資源的消耗為代價來獲取經濟利益,以區別於傳統的旅遊業;三是生態旅遊要以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為前提,增加足夠的就業機會,並同時為當地創造足夠的經濟效益。
與傳統旅遊相比,生態旅遊有如下特徵:
1、保護性。與傳統旅遊業一樣,生態旅遊也會對旅遊資源和旅遊環境產生負面影響。但是,比較而言,保護性是它區別於傳統旅遊的最大特點。它要求旅遊者和旅遊業約束自己的行為,以保護旅遊資源和旅遊環境。生態旅遊的保護性體現在旅遊業中的各個方面。對於旅遊開發規劃者而言,保護性體現在遵循自然生態規律和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旅遊產品開發設計,充分認識旅遊資源的經濟價值,將資源的價值納入成本核算,在科學的開發規劃基礎上謀求持續的投資效益;對於管理者而言,保護性體現在資源環境容量范圍內的旅遊利用,杜絕短期行為,謀求可持續的經濟、社會、環境三大效益的協調發展;對於遊客而言,保護性體現在環境意識和自身素質的提高,自覺地保護旅遊資源和環境。
2、專業性。生態旅遊具有較高的科學文化內涵,這就要求旅遊設施、旅遊項目、旅遊路線、旅遊服務的設計和管理均要體現出很強的專業性,以使遊客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回歸大自然的精神享受和滿足,啟發並提高遊客熱愛、保護大自然的意識,進而自覺地保護旅遊資源和環境;同時,旅遊管理的專業性也是旅遊資源和環境得以保護和持續利用以及三大效益的協調發展的前提條件之一。再者,專業性還體現在遊客的旅遊心理上。生態旅遊者不是沒有自己確定的旅遊目的、被捲入旅遊時尚潮流的盲目旅遊者,也不是為追求豪華奢侈的物質享受、認為金錢可以買斷自然的旅遊者,而是具有欣賞、探索和認識大自然及當地文化的明確要求的較高層次的遊客。
3、普及性。在我國,生態旅遊的普及性不僅體現在生態旅遊者的普及,也體現在旅遊資源的普及。生態旅遊是建立在傳統旅遊基礎上的,因此,中國的生態旅遊不應是高消費和高素質者的特權,只要以了解當地環境的文化與自然歷史知識為旅遊目的,並能夠自覺地保護和珍視旅遊資源和環境,普通的工人、農民、職員、學生等都可成為生態旅遊者。從旅遊資源上說,西方國家將生態旅遊僅僅定位於自然景觀,而我國是具有5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自然已經與文化融為一體,所以,中國生態旅遊的對象不僅僅是自然景觀,而且包括與自然和諧的文化景觀
二、我國生態旅遊發展顯現問題
1、旅遊生態意識落後
我國對於生態旅遊的內涵的研究還存在一定的分歧,不少人對生態旅遊旅的理解僅僅停留在走向大自然,而忽視了生態旅遊的環境教育和文化保護意義。這種認識上的誤區直接導致很多問題,首先是對生態旅遊產品市場定位不清晰。生態旅遊發展的經驗表明,生態旅遊應該定位為高層次的具有責任感的旅遊者群。而目前在國內,對傳統大眾旅遊客源和高層次的生態旅遊客源沒有區分,大批觀光遊客的進入,對生態旅遊區的環境造成了破壞。其次,把大眾旅遊的開發方式和經營管理方式套搬到生態旅遊區,開發管理不當造成環境破壞等。例如面對黃金周對大眾旅遊市場廣泛招徠,致使景區過度進入。
2、旅遊資源的粗放開發和盲目利用
許多地區的政府有關部門在開發旅遊資源時,缺乏深入的調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學論證、評估與規劃,便匆忙開發。特別是新旅遊區的開發,開發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論證與總體規劃的條件下,便盲目地進行探索式、粗放式的開發。開發中重開發、輕保護,造成許多不可再生的貴重旅遊資源的損害與浪費。
3、缺乏真正科學的生態旅遊規劃
首先是開發隊伍的問題,生態旅遊專業性很強,同時要考慮到生態環境的保護和社區經濟的發展等多重目標,所以不僅需要多方面的專家、還要吸納當地居民代表參與,而我國現在的生態旅遊開發規劃隊伍仍沿用傳統的大眾旅遊規劃的人員結構和規劃方法,這已經不符合生態旅遊規劃的要求。其次,規劃中保護意識淡漠,缺乏必要的保護手段和技術。
4、景區內環境破壞嚴重
我國現階段旅遊開發對於自然環境的破壞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由於規劃開發不當造成的生態系統破壞;第二,遊客過度進入超過環境承載力造成破壞;第三,消費者進入以後產生的垃圾污染沒有得到很好的回收和管理而造成的破壞。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在旅遊區內各大飯店、賓館林立而起,由於旅遊人數逐年增加,景區內的樓堂館所及生活設施也隨之巨增,隨即帶來了生活廢水、垃圾糞便和燃煤等污染,使旅遊區的環境質量下降,觀賞價值也隨之貶低。據有關方面報導,在已經開展生態旅遊活動的自然保護區中,有44%的保護區存在垃圾公害,12%出現水污染,11%有雜訊污染,3%有空氣污染。由於開發者不合理的開發,管理者不當的管理,旅遊者不文明的旅遊,破壞了自然和人文景觀的自然美,破壞了人與自然的夥伴關系,阻礙了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5、生態旅遊的專業技術人才缺乏
這是導致生態旅遊問題的又一大原因。真正意義上的生態旅遊對產品設計有專業化的要求,技術較為復雜。而我國生態旅遊發展實踐尚短,生態學和旅遊學又相對獨立,因而既懂生態學知識和旅遊學知識,同時又能正確把握生態旅遊內涵的專業人才缺乏。更為重要的是,生態旅遊的開發依託的資源多分屬不同部門管轄,作為旅遊管理機構的旅遊局難以對其生態旅遊開發和管理參與意見,而大多是保護部門又同時搞開發,無論從專業背景還是經營管理水平均不能滿足生態旅遊對開發經營人員的多樣化要求。
三、我國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1、綜合考慮、統一規劃
旅遊環境是一個有機的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它不僅是各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整體,而且在地塊之間、地區之間也是相互結合的整體。如果建設或開發活動缺少綜合規劃和長遠兼顧,會使原有生態系統惡化。做好旅遊開發規劃,貫徹資源和環境保護的思想,這不僅是使開發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預防資源和環境遭到破壞的重要措施。生態旅遊規劃必須考慮的主要因素包括:旅遊資源的狀況、特性及其空間分布;旅遊者的類別、興趣及其需求;旅遊地居民的經濟、文化背景及其對旅遊活動的容納能力;旅遊者的旅遊活動以及當地居民的生產和生活活動與旅遊環境相融合。在制訂生態旅遊規劃時,必須分析生態旅遊地的重要性,合理劃分功能區,擬定適合動物棲息、植物生長、旅遊者觀光游覽和居民居住的各種規劃方案。充分利用河、湖、山、綠地和氣候條件,為遊客創造優美的景觀,為當地居民創造衛生、舒服和安謐的居住環境。
2、加強生態旅遊的宣傳工作,形成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生態旅遊是一種特殊興趣的旅遊活動,在全世界,尤其在我國還是個新生事物,旅遊者,旅遊地居民,旅遊經營者,政府官員甚至旅遊學術界,對於什麼是生態旅遊,如何運作生態旅遊,生態旅遊的效應如何評價,都還缺乏認識。因此,有必要加強生態旅遊的宣傳工作,藉助各種宣傳手段和途徑,提高全民的環保意識,使公眾認識到,旅遊資源的破壞是對自身生活、福利的危害,讓他自發行動起來,採取措施保護旅遊資源環境。但是,公眾的生態意識並不是整體性的進步和提高的,不同的知識水平和發展階段制約了人們對其的認識。這就需要政府以及旅遊企業制定一些措施提高公眾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如政府經常性地向公眾公布環境質量信息及污染對經濟和健康的損害,並通過旅遊企業在旅遊活動項目的宣傳介紹以及安排中,有意識增加與環保有關的內容,如種植紀念樹,開展與景區生態環境保護有關的知識競賽等。以提高公眾的生態環境意識,形成對生態環境保護的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和價值觀念。
3、堅持以保護為主、旅遊開發為輔的方針
自然保護區建設的首要任務是保護好區內的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其他各項工作的開展都必須圍繞保護工作而進行,尤其是保護區內的自然資源開發更不得以破壞資源和環境為代價。因此,生態旅遊的開發必須以生態學原理為准則,以促進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的良性發展為目標。在保護好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的前提下,根據自然保護區的總體規劃適度開發。生態旅遊開發區域必須嚴格限制在保護區實驗區范圍內,旅遊接待能力和實際接待量不得大於保護區的旅遊生態容量,真正達到保護和持續發展的雙重目的。
4、建立健全法律法規體系,依法有序開發生態旅遊。首先,要編制高起點、高標准、高水平的、生態旅遊規劃,指導和協調生態旅遊資源建設工作,將生態旅遊納入有計劃、有步驟的軌道;其次,制定與生態旅遊相適應的管理辦法和規章制度,把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旅遊資源開發納入法制化軌道,依法進行生態旅遊開發,避免生態旅遊開發中的盲目性和無序性,保證生態旅遊開發科學、規范和有序地進行
⑦ 為促進生態旅遊的發展,世界各國採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對策和措施
為促進生態旅遊又好又快的發展,世界上各個國家和地區都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對策和措施。主要做法有:
(1)立法保護生態環境。例如1916年,美國通過了關於成立國家公園管理局的法案,國家公園的管理納入了法制化的軌道。在英國,1993年就通過了新的《國家公園保護法》,旨在加強對自然景觀、生態環境的保護。自1992年裡約會議以後,日本就制定了《環境基本法》。1923年芬蘭頒布了《自然保護法》。
(2)制定發展計劃和戰略。美國在1994年就制定了生態旅遊發展規劃,以適應遊客對生態旅遊日益增長的需求。澳大利亞斥資1000萬澳元,實施國家生態發展戰略。墨西哥政府制定了「旅遊面向21世紀規劃」,生態旅遊是該規劃的重點推介項目。肯亞政府在制定的許多重要國家發展策略中,特別將生態旅遊視為重點項目。
(3)進行旅遊環保宣傳。在發展生態旅遊的過程中,很多國家都提出了不同的口號和倡議,例如英國發起了「綠色旅遊業」運動,日本旅遊業協會召開多次旨在保護生態的研討會,並發表了「遊客保護地球宣言」。
(4)重視當地人利益。生態旅遊發展較早的國家肯亞,在生態旅遊發展的過程就提出了「野生動物發展與利益分享計劃」。菲律賓通過改變傳統的捕魚方式,不僅發展了生態旅遊業,同時也為當地人提供了替代型的收入來源。
(5)多種技術手段加強管理。許多國家通過對進入生態旅遊區的遊客量進行嚴格的控制,並不斷監測人類行為對自然生態的影響,利用專業技術對廢棄物做最小化處理,對水資源節約利用等等手段以達到加強生態旅遊區管理的目的。澳大利亞聯合旅遊部、澳大利亞旅遊協會等機構還出台了一系列有關生態旅遊的指導手冊。此外,很多國家都實行經營管理的分離制度,實施許可證制度,以加強管理。
⑧ 制約旅遊發展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制約旅遊發展的主要問題是1. 資金的制約 旅遊是高投入高回報的產業,旅遊 開發需要直接或配套的一次性投入大,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風險較大,金融部門對旅遊項目貸款顧慮較多.對旅遊業的發展認 識不足以及投資風險都使民間資本很難往旅遊開發上面流動. 2. 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的制約.政府對旅遊業的管理如果沒有具體的法規和政策,會導致旅遊業的重復建設,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和市場的惡性競爭,不思創新和失去個性化,盲目模仿,從而導致同質化. 3.交通條件制約 旅遊業的發展一個比較重要的制約條件就是交通通達度。4. 旅遊專業人才的限制 旅遊業是一項新興產業,涉及面廣又需要專業的知識作為支撐.發展旅遊業需要一批高素質的管理人才以及大量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服務人員.旅遊業的管理體制不完善,不能留住人才.缺乏專業的人才,嚴重製約旅遊業發展. 5. 旅遊季節因素的限制 許多觀光旅遊項目都帶有非常明顯的季節性,旅遊業發展受到季節因素的影響明顯.
⑨ 我國生態旅遊發展的制約因素有哪些 如何解決
就是怕破壞環境嘛,提高人們素質,口水話
⑩ 生態旅遊的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生態旅遊特殊專項化與經濟效益之間的矛盾
大眾旅遊不利於生態環境的保護,不利於承擔環境保護的責任,不利於公平分配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利益。生態旅遊是實現可持續旅遊的一種發展模式,比大眾旅遊更注重對當地自然和文化的保護、更注重對旅遊者的教育,消費高於國內大眾旅遊的消費水平,是高層次的旅遊活動。所以從目前我國的形勢來看,生態旅遊應該是特殊專項化的,但特殊專項化能帶來保護資源所需要的大量資金嗎?我國生態旅遊正處於初級發展階段,各個方面都不成熟,開展還受到諸多限制,其接待人數、經濟收入是主要的考核指標,恐怕真正意義上的生態旅遊難以擔此重任。所以這就造成了生態旅遊特殊專項化與經濟效益之間的矛盾。在這方面的案例依據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張家界武陵源,為了經濟利益進行無節制、超容量的開發。
(二)生態旅遊地差別迥異,認證標准難以統一
在生態旅遊泛化現象日益嚴重的推動下,不少專家學者投身於生態旅遊的認證和標準的建立,以期能在全國乃至全世界范圍內通行,通過此認證標準的就是生態旅遊景區,打造生態旅遊的示範基地,統一規范「混亂」的生態旅遊市場。但隨著生態旅遊的發展,生態旅遊標準的發展呈現多樣化的特徵,認證項目數量急劇增加,但只有少數的國際性標准正在形成和推廣。還有很多認證體系是建立在國外經典的認證體系基礎上的,但盲目採用舶來發達國家的標准,不利於我國對生態旅遊的發展和引導規范。各個生態旅遊地的資源特色不同,所認證的重點和核心要素不一,很難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統一的標准。
(三)對旅遊者的環境倫理教育缺失
目前我國的生態旅遊已經發展到了臨界點,僅依靠旅遊法規只是奢望,總有旅遊者對此置之不理。現今所謂的「生態旅遊者」較真正意義上的生態旅遊者而言,大多數幾乎沒有或者只有表面的生態意識,具有淺顯的環境責任感,旅遊行為類似於大眾旅遊者,這足以證明我國在對旅遊者的環境倫理教育方面的缺失。在我國無論是生態旅遊實踐還是生態旅遊環境教育實踐均晚於並落後於國外,國內迅速大眾化的生態旅遊多年來日益泛化並不斷走向異化,生態旅遊並沒有發揮其應有的環境保護和環境教育功能,而被陷於「破壞生態」的尷尬境地。另一方面,社區居民也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關鍵,處理不好社區參與的問題,不利於環境的保護和生態旅遊的開展。而在生態旅遊景區的規劃上面,缺少關於環境教育的導游和標志,致使大部分生態旅遊者的行為和大眾旅遊者無異。
(四)生態旅遊的經營管理模式不成熟
生態旅遊的經營管理的主要對象是政府、企業、社區、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者,構成生態旅遊的利益相關者。由於我國的生態旅遊正處於初級發展階段,各個方面的發展都受到很多的限制:我國政府關於生態旅遊開發、建設、保障、檢測等方面的政策法規尚未建立;企業無論是對生態旅遊產品開發的理論與實踐,還是對生態旅遊經營管理人才隊伍的培養都沒有優化的模式;社區是被動的承受對象,教育培訓和參與旅遊的利益分配機制不完善;自然保護區的設 施設備、環境評價、容量控制等問題尚未解決;我國公民的生態意識還有待提高,對其行為的引導和約束、教育方面不完善。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生態旅遊的經營管理模式還不成熟,都還處在初始培育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