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關於旅遊文化方面的閱讀理解

關於旅遊文化方面的閱讀理解

發布時間: 2021-02-02 10:39:35

Ⅰ 什麼是旅遊文化,如何理解旅遊文化的內涵

旅遊行為的綜合性、時間空間的延展性、景觀意態的趣味性、旅遊內容的豐富性,以及滿足遊客文化需求多樣化的客觀規定性,促使旅遊業必須具有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文化形態,這就是旅遊文化。旅遊文化可以分為傳統旅遊文化和現代旅遊文化,前者主要包括旅遊者和旅遊景觀文化;後者則增加了旅遊業文化和文化傳播。旅遊文化建設乃是現代旅遊業發揮最大效益效能的新型經營管理思路。 贊同1| 評論

Ⅱ 談談對中國旅遊文化的理解會的幫幫忙啊.萬分感謝!!

旅遊文化
一、旅遊文化在旅遊業發展中的地位

隨著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文化旅遊正成為一種備受青睞、生機盎然的旅遊形式。文化因素對現代旅遊活動的影響,將會更加深刻和深遠。要加快中國旅遊業的發展,提高其國際競爭力,就必須高度重視旅遊文化建設。這首先是旅遊的文化本質特徵的必然要求。

「現代旅遊現象,實際上是一項以精神、文化需求和享受為基礎的,涉及經、政、社會、國際交流等內容的綜合性大眾活動。"

(註:喻學才:「近七年旅遊文化研究綜述」[J],《旅遊經濟》,1997年第2期。)

文化因素滲透在現代旅遊活動的各個方面,「文化是旅遊者的出發點和歸結點,是旅遊景觀吸引力的淵藪,是旅遊業的靈魂。"

(註:馬波:《現代旅遊文化學》,青島出版社,1998年。)

旅遊者的旅遊行為是一種文化消費行為,其外出旅遊的動機和目的在於獲得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滿足;而旅遊經營者要達到盈利的目的就必須提供一種能滿足旅遊者文化享受的旅遊產品

無論是自然旅遊資源還是人文旅遊資源,其要吸引和激發起旅遊者的旅遊動機,就必須具有魅力無窮、獨具特色的民族、地方文化內涵,滿足人們對科學、史學、文學、藝術和社會學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因此,旅遊的文化本質特徵必然要求在發展旅遊業的過程中優先發展旅遊文化。

其次,旅遊文化是一個國家旅遊業保持自身特色的決定因素。人們常說:「民族的東西是獨特的,文化的流傳是久遠的。"

(註:孫玉波:「展示深厚的文化底蘊——北京胡同旅遊帶來的啟示」[N],《經濟參考報》,1995年6月17日。)

一個國家的旅遊業若缺少了自己本民族傳統文化的底蘊,便失去了特色,不能反映出本民族獨有的精神內涵,也便失去了強大的吸引力。實踐表明, 「舉凡旅遊業昌盛之國,莫不以旅遊文化取勝。」

奧地利的旅遊,幾乎都與斯特勞斯等奧國音樂大師緊密關聯。

巴黎街道的命名,每每蘊含法蘭西民族的歷史掌故。

(註:許宗元:「論茶文化在旅遊文化中的地位」[J],轉引自喻學才「近七年旅遊文化研究綜述」[J],《旅遊經濟》,1997年第2期。)

因此,旅遊文化是一個國家在發展旅遊業的過程中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必然要求。再次,旅遊文化蘊藏著巨大的經濟潛能。「旅遊是以一國一民族獨特的文化招徠旅客賺取外匯的文化經濟」

(註:李剛:「宗教文化——重要的旅遊資源」[J],《天府新論》,1990年第1期。)

為此,世界上許多旅遊業發達的國家先後實行了「文化經濟」新戰略。

美國洛杉磯文化旅遊負責人羅伯特·巴雷說:「文化旅遊大概是美國增長速度最快的旅遊項目。因為各個城市發展文化旅遊可以獲得相當可觀的收入。

(註:玉東:「美國旅遊業中『增長最快的項目』——文化旅遊」[N],《北京日報》,1997年6月26日。)」

義大利對文化遺產投入和產出經過全面系統計算,得出的結論是,國家每年對文化性參觀旅遊業徵收的增值稅收入是保護費用的27.5倍,並能提供就業崗位,帶動建築、商業和交通運輸,促進科學文化的發展。他們由此認為「文化遺產是該國最豐富寶藏,內中蘊藏著巨大的經濟潛能,是政府永不枯竭的財政來源,應視為戰略資源和國家基本生產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決定自1985年,開始實行全國『文化經濟』新戰略,以達到保護文化、宣傳自己、經濟受益一箭三雕的目的。

(註:游天:「新興產業奏鳴曲」[J],《北京財貿學院學報》,1994年第5期。)」

韓國也積極採取多種措施大力發展文化旅遊業,「意欲將文化、旅遊培育成21世紀的國家戰略產業"

(註:秦玲:「文化旅遊:下個世紀的國家戰略產業——韓國大力發展文化旅遊業」[N],《科學時報》,1999年11月5日。)

從我國旅遊業發展的實踐來看,「文化搭台、經濟唱戲」,已成為發展旅遊業的一大特色和主要經驗之一。

再次,文化是提高人的素質,提高管理水平的關鍵。旅遊文化大量地體現在旅遊業的管理者及其從業人員身上,其文化素質的優劣、經營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旅遊者能否獲得良好的審美享受和精神滿足,直接關繫到旅遊資源能否得到合理的開發和利用,進而影響到旅遊業的發展。

而未來的旅遊業的競爭主要是旅遊文化方面的競爭,人們對旅遊資源、旅遊服務的需求更趨向於文化性強、科技水平高、富於參與性的項目,因此,旅遊業管理者和從業人員的文化素質和經營管理水平必須相應地提高,才能與國際接軌,適應時代的要求,使中國的旅遊業立於不敗之地。

最後,文化是旅遊業創名牌、提高競爭力的法寶。在旅遊活動中,旅遊者物質方面的需求是較低級的需求,易於滿足,而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是一種高級而復雜的需求,很難得到滿足,但又影響全局。

旅遊企業若不能滿足旅遊者精神文化的需要,便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同時由於文化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傳承性等特點,往往為一個國家和地區所獨有,很難模仿和復制。因此,在競爭中就減少了可比性,具有壟斷的地位,易形成強有力的競爭能力,也易於創出自己的特色和名牌效應。名牌是旅遊業競爭中的一種無形力量,更是促使旅遊業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的一種寶貴的文化資源。

總之,中國旅遊業要獲得較大的發展,立於世界旅遊強國之林,就必須高度重視旅遊文化建設,深入挖掘旅遊文化的內涵,營造旅遊文化氛圍,建立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旅遊文化體系,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服務和指南。旅遊文化是中國旅遊業不可缺少的文化底蘊和靈魂,是中國旅遊業保持中國特色、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關鍵。

二、旅遊文化內涵及分類

文化的本質在於創新,旅遊文化不是旅遊和文化的簡單相加,也不是各種文化的大雜燴,它是傳統文化和旅遊科學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全新的文化形態。

對於旅遊文化來說,其他各種文化都是「原材料」。在旅遊活動中,旅遊者頭腦中原有的思想觀念、心理特徵、思維方式等文化因素與目的地的異質文化因素的相互碰撞與結合,逐漸形成一種新的文化形態。

而旅遊經營者經過潛心地研究本國本民族的傳統文化,並進行適當的取捨,吸收一些外來文化,精心加工、組織和開發成為供旅遊者觀賞或享受的旅遊文化產品,創造了旅遊文化;旅遊客體本身反映著人的智慧和力量,有相當的文化因素的成分,它是人們內心的價值觀、審美觀等精神因素的外在表現,其本身也是旅遊文化的不可缺的組成部分。

因此,所謂旅遊文化實際上是以一般文化的內在價值為依據,以行、吃、住、游、購、娛六大要素為依託,以旅遊主體、旅遊客體、旅遊介體和旅遊研究之間的相互關系為基礎的,在旅遊活動過程中業已形成的觀念形態及其外在表現的總和。它既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

旅遊文化的內涵十分豐富,外延也相當寬泛。「既涉及歷史、地理、民族宗教、飲食服務、園林建築、民俗娛樂與自然景觀等旅遊客體文化領域;又涉及旅遊者自身文化素質、興趣愛好、行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體領域;更涉及旅遊業的服務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導游文化、政策法規等旅遊介體文化。「

(註:林永匡:「弘揚優秀文化,強化陣地意識」[N],《中國旅遊報》,2000年1月17日。)

此外,還涉及到旅遊學、旅遊心理學、旅遊市場營銷學、旅遊管理學、旅遊社會學、旅遊文化學、旅遊美學等對旅遊活動進行研究的綜合領域。

從旅遊文化的結構體系來看,應包括最外層的物質文化,如建築、園林、器物、工具、飲食、服飾等,這些都是有形的,有能被人的感知器官所能感受到的物質形態。

旅遊文化的中間層次包括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兩個方面。

制度文化是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處理個人與他人、個體與群體之間關系的產物,包括旅遊活動參與者應遵守的法律、規章以及職業道德等約束機制,它是旅遊行為的定型化、程序化、道德化,主要由政府、集團、機構等運用強制手段制訂和實施。

旅遊行為文化,則主要是指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在旅遊活動中的約定俗成的習慣定勢行為,如禮俗、禮儀、民風、民俗、行為舉止和服務方式等。它實際上是旅遊者或旅遊經營者的個體的自發性行為,是其內在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因素在其行動中的表現。

旅遊文化的核心層是精神文化或叫心態文化,它是旅遊活動參與者的文化心態及其在觀念形態上的表現,包括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態,由價值觀念、審美追求、道德情感、思維方式等主體因素構成。

這四者之間的關系是由客體到主體緊密相連、不可或缺的關系。物質文化是旅遊文化的外在顯現或外在的物化,能夠直接為人所感知,也因其有形故易於模仿和創造,但要真正具有魅力必須在物態化的背後體現出創造者的一種精神、觀念和追求。

心態文化是旅遊文化的核心,必須有意識地外化於物態,才能為人所感知,為人所了解,從而使自己的觀念、追求、情趣、情感等能引起他人的共鳴。因此,物態文化和心態文化互為表裡地對立統一於整個旅遊活動中。

而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則是由物態到心態的中間性的過渡環節,具有承上啟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證服務質量,提高旅遊層次,促進旅遊業健康發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證方向和指南的意義。

而行為文化對於提高旅遊業的經營管理水平、保證服務質量、增強競爭力等方面也是不可缺少的。旅遊服務人員標准、優雅的服務,能使旅遊者感到旅遊的莫大快樂;旅遊者良好的行為舉止,既是人類文明的象徵,也能減少和接待地居民間的不必要的沖突。

正確而深刻地理解旅遊文化的內涵,並對其進行科學的分類,是我們加強旅遊文化建設的前提條件,它將使旅遊文化建設更具有針對性、目的性和實際操作性。

回答者:luoiu - 助理 二級 10-10 14:37

文化的本質在於創新,旅遊文化不是旅遊和文化的簡單相加,也不是各種文化的大雜燴,它是傳統文化和旅遊科學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全新的文化形態。

對於旅遊文化來說,其他各種文化都是「原材料」。在旅遊活動中,旅遊者頭腦中原有的思想觀念、心理特徵、思維方式等文化因素與目的地的異質文化因素的相互碰撞與結合,逐漸形成一種新的文化形態。

而旅遊經營者經過潛心地研究本國本民族的傳統文化,並進行適當的取捨,吸收一些外來文化,精心加工、組織和開發成為供旅遊者觀賞或享受的旅遊文化產品,創造了旅遊文化;旅遊客體本身反映著人的智慧和力量,有相當的文化因素的成分,它是人們內心的價值觀、審美觀等精神因素的外在表現,其本身也是旅遊文化的不可缺的組成部分。

因此,所謂旅遊文化實際上是以一般文化的內在價值為依據,以行、吃、住、游、購、娛六大要素為依託,以旅遊主體、旅遊客體、旅遊介體和旅遊研究之間的相互關系為基礎的,在旅遊活動過程中業已形成的觀念形態及其外在表現的總和。它既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

旅遊文化的內涵十分豐富,外延也相當寬泛。「既涉及歷史、地理、民族宗教、飲食服務、園林建築、民俗娛樂與自然景觀等旅遊客體文化領域;又涉及旅遊者自身文化素質、興趣愛好、行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體領域;更涉及旅遊業的服務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導游文化、政策法規等旅遊介體文化。「

(註:林永匡:「弘揚優秀文化,強化陣地意識」[N],《中國旅遊報》,2000年1月17日。)

此外,還涉及到旅遊學、旅遊心理學、旅遊市場營銷學、旅遊管理學、旅遊社會學、旅遊文化學、旅遊美學等對旅遊活動進行研究的綜合領域。

從旅遊文化的結構體系來看,應包括最外層的物質文化,如建築、園林、器物、工具、飲食、服飾等,這些都是有形的,有能被人的感知器官所能感受到的物質形態。

旅遊文化的中間層次包括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兩個方面。

制度文化是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處理個人與他人、個體與群體之間關系的產物,包括旅遊活動參與者應遵守的法律、規章以及職業道德等約束機制,它是旅遊行為的定型化、程序化、道德化,主要由政府、集團、機構等運用強制手段制訂和實施。

旅遊行為文化,則主要是指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在旅遊活動中的約定俗成的習慣定勢行為,如禮俗、禮儀、民風、民俗、行為舉止和服務方式等。它實際上是旅遊者或旅遊經營者的個體的自發性行為,是其內在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因素在其行動中的表現。

旅遊文化的核心層是精神文化或叫心態文化,它是旅遊活動參與者的文化心態及其在觀念形態上的表現,包括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態,由價值觀念、審美追求、道德情感、思維方式等主體因素構成。

這四者之間的關系是由客體到主體緊密相連、不可或缺的關系。物質文化是旅遊文化的外在顯現或外在的物化,能夠直接為人所感知,也因其有形故易於模仿和創造,但要真正具有魅力必須在物態化的背後體現出創造者的一種精神、觀念和追求。

心態文化是旅遊文化的核心,必須有意識地外化於物態,才能為人所感知,為人所了解,從而使自己的觀念、追求、情趣、情感等能引起他人的共鳴。因此,物態文化和心態文化互為表裡地對立統一於整個旅遊活動中。

而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則是由物態到心態的中間性的過渡環節,具有承上啟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證服務質量,提高旅遊層次,促進旅遊業健康發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證方向和指南的意義。

而行為文化對於提高旅遊業的經營管理水平、保證服務質量、增強競爭力等方面也是不可缺少的。旅遊服務人員標准、優雅的服務,能使旅遊者感到旅遊的莫大快樂;旅遊者良好的行為舉止,既是人類文明的象徵,也能減少和接待地居民間的不必要的沖突。

正確而深刻地理解旅遊文化的內涵,並對其進行科學的分類,是我們加強旅遊文化建設的前提條件,它將使旅遊文化建設更具有針對性、目的性和實際操作性。

Ⅲ 《古代旅行》閱讀答案

參考答案
1、答案:C,無中生有。「遭人鄙視的表現」錯,原文無此意。
2、答案:D,因果關系倒置,原文是「因為廟堂和山林……」
3、答案:B,以偏概全,原文有「一個」、「重要」兩個詞。

1、下列關於「中國古代山水旅遊文化」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山水之樂」彰顯出「君子」特有的清高品格和文化品位,其意義遠遠超出單純的旅行或娛樂。
B、山水景物代表自然與天工,與人為斧鑿的廟堂都市恰成鮮明對比。有人說旅遊之樂合乎老莊的「悟道」。
C、古代「士」的旅遊,其在本質上是小眾化、精英化的,目的是暫離名利場上的激流險灘,是遭人鄙視的表現。
D、廟堂和山林的互補交融,使士在心理上與世俗成就保持一定距離。在仕途疲倦或官場失意時,山水旅遊之樂成為士大夫的精神寄託。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到了魏晉南朝時期,山水游覽風靡,士人習慣將觀賞自然風光與回歸人的自然本性結合在一起。
B、「夫聖人雖在廟堂之上,然其心無異於山林之中」能體現出儒家與道家的互補交融。
C、居官入仕享受世俗的成就,縱情山水獲取精神上的滿足,山水之樂與功名富貴成為並行不悖的精神追求。
D、一般的士大夫多以山水之樂、出塵之想裝點風雅的門面,但又不宜簡單視之為虛偽做作,造就了士廟堂和山林互補交融的理想人格,激勵士在心理上與世俗成就保持一定距離。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在儒家傳統中,原本存在仕與隱的對立,隱逸包含著強烈的不滿和反抗現實的意味。
B、追求山水之樂的旅遊活動躋身主流文化,成為讀書人風雅清高的標志,以及文人創作的題材。
C、士大夫階層也有對功名的蔑視和對仕宦的厭倦,希望掙脫名韁利鎖,脫去塵俗之氣,過自由閑適的生活的願望。
D、士的理想典型,曾經讓中國文化傳統中無數真實的士產生過「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的憧憬。

Ⅳ 旅遊文化學習指導與訓練答案

旅遊,從個人活動、群體行為發展到當今的現代旅遊業,已經成為涉及旅遊資源、旅遊設施、旅遊服務、旅遊活動等的社會生活方式。旅遊包括行住吃游購娛六大要素,又有消閑性、考察性、游學性、商貿性等多種類型,與政治、經濟、文化、科學均有關系。單就審美而言,它是對自然美、藝術美、社會美的綜合性審美實踐活動。故從人文角度看,旅遊具有多元性文化意義。本文將情、理與知識相結合,從旅遊與人的愛美天性、人類文明、人才成長、精神需求、身心健康等方面論述旅遊的文化意義。

一、旅遊與愛美天性
人是離不開大自然的。人之依存大自然而生存、發展,除了向自然索取不可須臾離開的動植物與空氣、陽光、水等物質資料外,還常從自然美中獲得審美享受的精神食糧。馬克思對此作過精闢的論述。他說:「人比動物愈具有普遍性,他靠來過活的無機自然界的范圍也就愈普遍。在認識領域里,例如植物、動物、礦石、空氣、光線之類組成人的意識的一部分,時而作為自然科學的對象,時而作為藝術的對象,它們就組成人的精神方面的無機自然界,即精神食糧。」
大自然作為物質資料,只給人生命生存的條件,而作為精神食糧,則給人生命的美的升華,讓人獲得「極視聽之娛」,以愉悅身心的美的享受,獲得搖盪性情、產生藝術靈感的心靈激動。它有如音樂的旋律美、繪畫的形象美、詩歌的意境美,繪人以意味無窮的美感。這是人不同於動物,也不同於原始人的高級精神享受。所以,到大自然中去旅遊審美,是人類認識美與享受美的一種高尚的活動。大自然和社會歷史,是人類生存與活動的兩大環境。社會環境中,有真善美,也有假惡丑,社會工作有歡樂,也常有憂愁與煩惱。而自然環境(除了應避免的災害)作為審美對象,卻以它純真朴實而豐姿多彩的美給人無限的快樂,使人獲得生命的和諧。對此,恩格斯深有感觸他說過:「大自然是宏偉壯觀的,為了從歷史的運動中脫身休息一下,我總是滿心愛慕地奔向大自然。」(《致喬治·威廉·蘭普盧》,見《馬恩全集》39卷63頁)這說明,到大自然中去接受美的熏陶,是人類生活張弛相濟、勞逸結合的需要,是使人腦得到精神保健、生命獲得和諧運動的重要方式。
欣賞自然美,還能得到美的巨大感染力。它能陶冶性情,凈化心靈,使人忘憂去煩,消除雜念,到達純凈自由的精神境界。恩格斯在這方面有過真切的體驗與啟人深思的精壁見解:「你抓住船頭桅桿的纜索,望一望那被龍骨沖開的波浪,它們濺起白色的泡沫,遠遠地飛過你的頭上。你再望一望遠方的碧綠的海面,波濤洶涌翻騰,永不停息。陽光從無數閃爍的鏡子中反射到你的限里,碧綠的海水同蔚藍的鏡子般的天空和金色的太陽熔化成美妙的色彩,——於是你的一切憂思,一切關於人世間的敵人及其陰謀狡計的回憶,就會煙消雲散,你就會溶化在自由的無限的精神的驕傲意識中。」(《風景》,見(馬克思思格斯論藝術》第四冊393頁)的確,大自然天造地設的超乎鬼斧神工般的美的形象、美的神魄、美的風格,能使人為之心胸開闊,品性崇高,心靈純潔,養成美的情操。范仲淹寫的見「春和景明」而「心曠神怡,寵辱皆忘」,劉禹錫寫的「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都是表現美景感人性情的明證。所以,到大自然中去旅遊賞美,是美化心靈與激發藝術靈感的一大樂事。
愛美是人的天性,對自然美的熱愛尤其如此。魯迅說:「曙日出悔,瑤草作花,若非白痴,莫不領會感動。」這反映了對自然美人皆愛之的客觀事實。馬克思和恩格斯對人的這種愛美天性,也作過生動的描述:「在大自然的懷抱中,資產階級的鎖鏈脫去了,瑪麗花可以自由地表露自己固有的天性,因此她流露出如此蓬勃的生趣、如此豐富的感受以及對大自然的如此合乎人性的欣喜若狂……」(《神聖家族》,見《馬恩全集》2卷217頁)為什麼自然美有如此強大的魅力激發人的愛美天性呢?因為自然之為美,除了自然物的客觀性,也有審美者的主觀感受在起作用,它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可見,人的愛美的天性與自然美的和諧合拍,這就是自然美產生怡情作用的本質所在。
所謂愛美天性,是人類長期審美實踐形成的本性。馬克思關於「勞動創造了美」的著名論斷,也包含了勞動創造了審美能力這層意思在內。他說:人的五官能感受美,如耳朵能欣賞音樂,眼睛能感受形式美,是長期得到環境美熏陶的結果。人的愛美天性,就是在代代相傳中逐漸形成發展的。所以,我們應該更多地走向自然,以激活接受遺傳而來的愛美天性,在獲取自然美無私賜與的精神食糧的同時,進一步提高人類的審美能力,讓生命的價值得以升華。願人們邁開雙腳奔向大自然,擁抱自然美,提高欣賞美的文化素質,重塑人的文化形象,並由此促進創造美的偉大事業。

二、旅遊與人類文明
什麼是旅遊?著名經濟學家於光遠認為:「旅遊是現代社會中居民的一種短期的特殊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的特點是:異地性、業余性和享受性。」(轉引自喬修業主編的《旅遊美學》)這種「享受性」,主要是旅遊觀光中的審美享受。隨著文明程度的提高,人們有了業余時間與消費支出去滿足這種精神享受,故旅遊活動日興,旅遊人數劇增。旅遊正是從外出經濟消費中獲得精神愉快的一種現代生活方式。
旅遊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文明程度較高的審美享受。美學家葉朗認為:「旅遊,從本質上說,就是一種審美活動。離開了審美,還談什麼旅遊?旅遊涉及審美的一切領域,又涉及審美的一切形態。旅遊活動就是審美活動」。(《旅遊離不開美學》)的確如此,旅遊涉及自然美、藝術美、生活美的豐富內容。它以旅遊風景為中心,廣涉奇麗的山光水色、花木蟲魚、日月雲霧等自然風光,亭台樓閣、寺院寶塔,現代建築等人文景觀,雕刻繪畫、詩詞楹聯等文學藝術,民情風俗、集市、建設等社會風貌……從多方面獲得美感。旅遊還在吃、住、行、購、娛諸方面獲得生活樂趣,實在是綜合性的審美享受。
旅遊與人類文明是相互促進連帶發展的。旅遊業的勃興是近百多年現代文明發展的結果。隨經濟的迅猛發展,旅遊業不斷繁榮。相反過來,旅遊業的發展又極大地推動著經濟騰飛。因為旅遊業的三大要素——旅遊資源的開發建設、旅遊設施的現代化、旅遊管理的科學化與高效能,必然帶動多種經濟部門與文化行業的協同發展,產生綜合效應。要使旅遊的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購、娛配套發展,形成旅遊大文化的三個層面——物質層面、制度層面、精神文化層面的立體結構,必然牽動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諸多方面,產生整體效應。由此,我國提出了「旅遊促進社會的發展與繁榮」的方針,好些旅遊城市提出了以旅遊業為龍頭帶動全行業大發展的口號。可見,旅遊是隨現代文明而發展,又推動著現代文明建設的社會活動。
現代旅遊對提高整個民族的現代意識有積極的意義。它在拓寬視野、解放思想、涵養文化等方面有深層次的意義,無論在提高民族素質與個人生存價值方面都是如此。旅遊有利於改革開放,為促進經貿發展用旅遊搭台唱經貿戲,為促進內地落後地區到沿海發達地區開擴眼界,為利用旅遊資源以脫貧致富,為提倡適度消費以加快資金周轉,政府提倡旅遊,人們辦旅遊業與參與旅遊的意識增強,旅遊不再被視為游手好閑不務正業了。商品經濟的觀念與文化消費觀念,被旅遊之風吹到落後地區人們的心中。在其它方面難以沖破的禁錮意識,通過旅遊的渠道沖破了。出國旅遊熱帶來的觀念更新與文
化精神覺醒的潛在功能是難以估量的。大量外國遊客的來華,大批海外僑胞、港澳台同胞的回大陸旅遊,帶來了海外經濟文化中的新鮮營養。這種由旅遊形成的國內大循環與國際大循環,在拓展經濟新觀念與吸收現代文化意識中產生的彈性功能,對深化改革開放無疑有催化作用。
旅遊是宏揚民族文化建設富有民族特色的精神文明的有效途徑。旅遊景觀中積淀著豐富的民族文化。各種古建築的結構形式、建造工藝、圖案雕飾等,都反映著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內涵。文物古跡直接展示出歷史文化。作為旅遊流動資源的民情風俗,有關景物的詩文與神話傳說等旅遊文學,承載著民族的性格、心理、精神、倫理道德。觀賞這些旅遊審美對象,自然會接受民族立化的熏陶,培養民族精神、愛國情感。這是建設現代精神文明的深厚土壤。香港作家華莎在《母女浪遊中國》一書中寫到:「我要踏著祖先的足跡,細味五千年文化的燦爛輝煌,我要憑身上『傳人』的胎記,拜認金色的矯龍,古老的東方。」這表明反映著歷史文化、凝聚著先人精神性格與聰明才智的旅遊景觀,會給人以思想啟迪、精神鼓舞與文化藝術的營養。

三、旅遊與人才成長
人才成長與自然山水有密切的關系。自然山水是人賴以生存發展的環境,人是在自然中生存和表現自己的,因此,浪跡山水的旅遊,自然會促使人形成利用自然與改造自然的才幹。「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以成才的事實與道理,是廣為人們認識的。「行萬里路」的旅遊,實質上是讀天地間一部無比生動豐富的巨著,古人說:「無字書者,天地萬物是也」。旅遊讀天地之書,更能豐富自己的直接經驗。著名文藝理論家王朝聞對此有深刻的體會和認識。他說:「旅遊對象是我樂干閱讀的一部內容廣闊的活書,它能夠意外地豐富我,也就是我在被動中求主動地創造我自身。」(《意料之外》)這說明旅遊觀賞能充實自我,塑造自我。吳越清風,秦隴勁氣,燕趙豪情,皆吞吐於胸;民間的質朴人情,古跡的歷史幽思,都市的現代氣息,都引來撞擊心靈,人的心胸,思想就會有高效率的積累,嬗變,升華,據高智慧,增長才幹,成長為改造世界的人才。
旅遊對不同職業的人各有其特殊的成才之功。對政治英才與文藝家來說,旅遊之於成才顯得更為重要。古今中外的政界英才,多為走南闖北、東西求索而胸懷五湖四海者。他們在高山大川中擴大胸襟,在觀覽古今遺跡中生發豪情,在目睹國情民生中激發英雄宏願,在廣交朋友中集納志士仁人,因而能承擔重整山河的重任,能振臂一呼群雄雲集而為功蓋天下的歷史風流人物。中國近現代史上許多革命志士都是在旅行中尋找真理或認識現實的。力主以船堅炮利強國的洋務派,得助於西遊考察的啟發。「五四」時期的先進知識分子,許多是從旅外考察學習中帶回民主、科學的現代意識與馬克思主義的。可見,壯游博覽有助於英雄志士建功立業。
旅遊極益於培養藝術人才。藝術創作,好些要直接取材於山水,或者是受染於山光水色而產生藝術靈感。創作的才情與山水靈性是相通的。清代李漁曾說:「才情者,人心之山水;山水者,天地之才情。使山水與才情判然無涉,則司馬子長何所取於名山大川,而能擴其文思、雄其史筆也哉?」這是說審美創作的情思由山川激活,筆墨風格受山川氣勢的影響。劉勰直稱「山林皋壤」為「文思奧俯」,說作家的「風騷之情」不可離開「江山之助」(《文心雕龍》)。在縱情山水中「目師造化」、」師法自然」,必然會才智猛增,因為自然物的對稱、節奏、韻律、有機統一等美的形式,能使人產生理的悟性與情的激動、藝術靈感的溝通。至於山川風物中摻和著的文化精神、藝術創造等,更能直接哺育藝術天才。司馬遷就是一個範例。他文章的氣盛力足,確實是得助於取天下奇觀之神魄而灌注筆下的。蘇軾有贊語:「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豪俊交遊,故其文疏盪,頗有奇氣。」(《上樞密韓太尉書》)文學家應該學司馬遷壯游成才的成功經驗。
「用墨不靈看燕舞,行文無序賞花開。」這是古人作文、書法中「目師造化」的經驗之談。唐代書法家懷素在揣摩筆劃走勢時,從飛鳥入林、驚蛇入草的自然情狀中領悟出神魄活力,獲得草書飛筆走墨的神韻。鄭板橋是先有「眼中之竹」,然後才有「胸中之竹」與「手中之竹」的。貝多芬永不衰竭的創造力,來源於大自然豐富多彩的天籟之聲,來源於傾聽出青山綠水韻律節奏的藝術通感。可見,遊山玩水是生長藝術天才的廣闊天地。經濟學家,歷史學家、自然科學家等,也少不了在專業旅行考察中增長見識和才幹。旅遊學習確是一條廣闊的成才之路。

四、旅遊與精神需求
旅遊觀賞是高雅文明的精神享受。這種精神需求有深淺不同的三個層次。一是在美感陶醉中獲得精神愉悅,二是在廣聞博見中得到充實自我的精神滿足,三是在移情、寄情中得到釋放情感的慾望。這三種精神需求都是在對審美對象的欣賞中得到滿足的。欣賞景物形、聲、色等形式美,由感官美感到心裡激動,就是愉悅性精神需求,這是最普遍和大眾化的審美需求。樂於了解和探求審美對象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從自然美中體現的人類文明到人文景觀涉及的豐富內容,就會滿足充實之美的心理需求。在審美中寓情於物,借景抒情,作主體情感的對象化表現,這就是釋放性精神需求,是帶有發現美和創造美的高級精神滿足。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山水之美,古來共談。自然景物的天然美,是無功利性、無社會差別的共同美。旅遊中最直接最普遍的就是青山綠水給人的精神愉悅之美。人類對自然美的熱愛,猶如母愛、性愛那樣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天性。所以旅遊賞美是人所共樂的事。大自然以它的鮮色、樂聲、美態,以它的節奏、和諧、完整,以它的活力、風彩、性格等多姿多彩的美,給人以符合生理快感、符合心理需求的美的享受。著名植物學家蔡希陶到了遍地杜鵑花開的雲南山野,「只見大自然抖開了絲綢,甩開了錦緞,大幅大幅地鋪在中國大地上。它們復蓋起一座一座山峰,使整座整座山峰都如穿上了剪裁合身的最時新的艷麗的襯衫和裙子。」這美景使他「美學的靈魂」一下被「喚醒了」。(徐遲《生命之樹常綠》)、這就是大自然美感熏陶的魅力對愛美之心的極大的滿足。
旅遊的精神需求不僅在於被美景陶醉,還體現在通過縱觀古今,博覽萬類,以得到充實心靈、完善自我的心理滿足。日本的鶴見輔說:「只要旅行一年,他的思想上的行李,便堆得很高了。」是的,知識、智慧、思想,都會在旅遊的廣聞博覽中得到較快的豐富和發展,使人感到一種精神豐收的勝利感與自豪感。走到風景名勝、園林佳景中,隨處可見新奇絕美的自然風光,舉目皆是不同種類風格的建築、文物古跡、宗教文化、詩詞楹聯、繪畫雕刻、神話傳說等,包含了自然、地理、歷史、藝術諸多豐富的知識,還有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領域的歷史與新鮮事物,也會奔來旅遊者的眼底,給人以網路全書般的綜合知識,使人有閱歷豐富、見多識廣的充實美的精神享受。可見,旅遊觀光,只要勤於視聽,定會滿載而歸,倍感心靈充實之美。
旅遊的精神需求,還進一步體現在移情於景、借景抒情所獲得的精神寄託與精神創造方面。中華民族的山水審美經歷了二個漫長發展的的進程:先對山水神靈作頂禮膜拜的精神寄託,繼而轉為以山水比德的精神動利,後又發展為寄情山水獲得精神解脫,再是發展為以景寓理的精神表現。在這審美經驗的歷史積淀中,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是情景交融,在景物中發現自我、發現與人的精神相切合的意蘊與品格,使人的精神、性格、品
質等在最有美質的自然物中找到對象化的表現。據此可以寫景寓意以表現獨特的審美發現與審美創造。這是釋放情感,表現自我的高級精神需求。欣賞自然美,在發現與自己意識相適應的東西時獲得的精神滿足是最有價值和最為徹底的。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哲理悟性,至今還啟示著人們。第一個用花比喻美人的,第一個發現松樹志士精神的,第一個體會出無限風光在險峰的,就是從自然美中獲得精神財富的鑒賞家。
中國地大物博,有豐富的旅遊資源滿足人的精神需求。我們應該將豐富的旅遊資源視為寶貴的精神財富,讓它在旅遊欣賞中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提高精神境界,建設更加完美高尚的精神文明。

五、旅遊與身心健康
人的思想、生活是有社會性的,人的身體、生命卻是自然生物體。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存發展與身心健康是離不開自然的。說人是自然的主人,是就興利除弊、改造自然而言的。但人還應做自然的朋友,尊重自然,若隨意破壞生態平衡,會自食惡果。從依存往來看,人還是自然的兒子,必須在自然母親的懷抱中求得溫飽和母愛般的撫慰。「人猿相揖別」以來,從構木為巢、編葉為衣、鑽木取火到狩獵與農牧生活,人類無不以自然為家來維系生命,發展身心,求得生命節律的和諧。人和自然處在二律背反的矛盾統一中,一方面要擺脫自然的限制給予改造利用,另方面又有所侵奪而釀成災害。一方面逃離自然的粗野而走進室內文明,另方面又需要回歸自然獲得原始美的生命需求。屋外要綠化環境,屋內要搬進自然界的花香鳥語,要置放仿造林中空氣的負離子發生器,人類實在是需要回到自然的故鄉獲得生命搖藍的享受,獲得如魚得水般的生命活力與精神自由。
毛譯東所說的在大自然中「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見運揚的《心繫大自然》),就是指在旅遊中強健身體與美化精神。這是旅遊的價值之一。外出旅遊,確實能在爽心悅目的自然美中消除體力與精神疲勞。在人造的固定生活環境與工作環境住久了,會感到單調乏味,疲憊,氣悶,若能到青山綠水處換個清新的環境,作精神放鬆的自由消遣,確能頓覺身心舒暢,神情清爽。旅遊中得到購物、美食、娛樂、交友等人情物慾的物質享受與精神享受,調節了心理平衡,和諧了生命節律,能產生凈化心靈,健美心靈的神妙作用。白居易體驗過身居廬山風景區時「物誘氣隨,外適內和,一宿體寧,再宿心恬,三宿後,頹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的審美快感。這種特殊的審美效應,使人擺脫精神重負而獲得輕松自由,它是治癒心力衰竭、精力疲乏的自然療法,是富有美的快感的享受療法。這種「文明其精神」的方式,是最易為人們樂於接受的。
旅遊的「野蠻其體魄」,是指在旅遊中增進健康,強壯體魄。這有三種情況,一是受惠於自然的日光、空氣、水、氣溫等,二是利用特殊的自然條件進行醫療、健身的活動,三是在爬山涉水中經受鍛煉。綠色空間防病強體對情緒穩定、心理平衡的功效是較為明顯的。多在旅遊中接觸綠色世界的空氣,觀花聞香,進行日光浴,是極益於健身強體的。旅遊中多參加些與自然接觸的游樂活動,更有利於身心健康。在海濱進行海水浴,不僅涼爽輕快,還能鍛煉心臟功能。游泳沖浪能強健體魄與增添心理抗壓能力。進行溫泉浴,水中的許多礦物元素有治療作用。在沙漠中雙腿埋入熱沙能治療腰腿疼痛。參加狩獵游、登山游、滑雪游、劃船游、漂流游、騎馬游等,能強身健心。總之,在大自然中遊山玩水,就要多「玩要」自然,多參與同大自然接觸的各種游樂活動,盡量展示自己的生命活力,這既能增添旅遊樂趣,也利於強健身體,還有益於鍛煉意志、毅力。所以,旅遊最好安步當車,更貼進山水慢慢地欣賞絕妙的風景,涵養健全的體魄與精神。多游奇山異水,這是有利於人生事業與現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快節奏、高強度的現代生活中,更應該適時到大自然的生命搖籃與精神家園中去調養身心,以利提高勞動效率,以利豐富生活和延年益壽。

Ⅳ 作文 旅遊文化期末考試題目: 關於旅遊XXX文化的心得體會 › 可選:宗教、

我之前也有這一文章,可以給你!
望樓主採納一下,我發給你

Ⅵ 關於旅遊文化方面的論文

旅遊文化的歷史本真性
(一) 旅遊文化蘊含真實的歷史文化。歷(厯)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字形,就是一隻腳,表示人穿過樹林。漢代徐慎所著的《說文解字》里便說:「歷,過也,傳也。」「文化是一個復雜的總體,包括知識、藝術、宗教、神話、法律、風俗以及其它社會現象。」(英國.IB.泰勒)旅遊文化作為一種歷史和文化,應該「真實」,這種真實,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不是靠拉幾個「洋專家」,「土權威」捏造、篡改的歷史。在這場「絲路起點」爭論中。河南省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河南大學易學考古研究所所長蔡運章在古籍《穆天子傳》找到了佐證:西周時期穆天子從洛陽出發,西遊到昆侖山會見西王母。這種帶有傳奇色彩的「佐證」,只能是傳說而已,筆者認為並不能構成歷史文化的真實場景。獲取歷史本真的方法很多,特別是「絲綢之路」作為涉及氣象、宗教、貿易、藝術等方面的特質「旅遊產品(旅遊資源)」,更應運用現代的考古方法進行科學斷定,通過多方面尋找史料,多方論證,才能還原其本真性。
(二) 旅遊文化的真實性也是相對的。要絕對復原「絲綢之路」是不可能的。在研究時,我們應盡可能的在現階段考慮周全。在張騫出使西域前,也有零碎的絲綢資料可走。蔡運章先生認為,早在張騫出使西域前,絲綢之路已經開通。商代時期,中原到西域就有一條「玉石之路」,安陽殷墟富豪墓以及洛陽一些富豪墓里出土的玉器有不少是來自新疆的和田玉。事實上,商州時期,直至張騫出使,長安以西是蠻荒之地,漢朝對此冷淡,甚至有放棄掉「涼州」的打算。我們研究問題,要用哲學的觀點,應該分清主次和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的關系。研究「絲綢之路」要首先確定其歷史概念上的內涵和外延。唯有張騫是代表大漢政府主權國家出使西域的,這是其一;學術界認可研究絲綢之路的起止時間和起止路線已有定論,就應在這個范疇內深入研究,這是其二。絲綢之路陸路有三條,在歷史中有過演變,但應有一個公認的界定。當然,我們不應反對歷史的置疑和推敲,但任何一種顛覆是要有根據的。所以,旅遊文化的本真性是相對的,應考慮旅遊、歷史、文化三者的最佳結合。這樣才有研究價值和意義。一些考古的東西僅限於歷史的范疇,對旅遊文化的作用應有所選擇。經過慎重考慮,中國專家目前側重於主張以張騫出使西域時間為起點,清中期為時間終點,這一主張在「新疆會議」上基本被中亞沿線國家接受。
(三) 旅遊文化的歷史本真性還表現在它的「真實性」不受政府及其媒體的歪曲。政府出於政治目的,經濟意識或者為了迎合某種觀點、理論,主導宣傳、媒體轟炸,造成旅遊文化的歷史本真性在體驗、傳播中褪色或者變味。西安、洛陽媒體報道時各有偏頗,缺乏「中立」立場,這也許是為了製造新聞「賣點」。但有點「禍國殃民,貽誤子孫」。洛陽媒體在對「新疆會議」上的《初步行動計劃》表述有意篡改,這種「黑色幽默」有悖於職業良知。
旅遊文化主體從心理上需要真實的歷史文化,旅遊文化作為一種學術探討,不應將民間調查上升到學術依據。旅遊客體應反映客觀的歷史文化,旅遊文化媒介需要掌握、了解真實、准確、最新的歷史文化。我們應尊重旅遊文化的歷史本真性,探首溯源,賦於客觀真實歷史意義上的旅遊文化,才能發展本地、本區域、本民族的旅遊文化。
旅遊文化的市場商品性
(一) 旅遊文化作為一種旅遊主體、客體、媒介各種關系的總和,在初期表現為旅遊資源,更多地表現為一種旅遊產品。一旦形成旅遊產品,其市場商品性隨之而來。「絲綢之路起點」之爭,說白了是一種旅遊資源、旅遊產品與旅遊文化之爭,西安、洛陽兩城市都想站在文化的「高地」,用「絲綢之路起點」這種旅遊文化世界知名品牌支撐自己的城市文化,塑造城市良好的品牌形象,讓城市在整體競爭中獲勝。
(二) 旅遊文化應該在市場上商品化,但不能違背旅遊文化的真實歷史。西安、洛陽之爭,不僅僅看到聯合國對絲綢之路沿線城市的經濟援助,還在於旅遊產品的進一步開發,城市文化內涵的提升。在今天,各個旅遊城市利用文化品牌進行城市經營,加快國際化旅遊城市進程中,應尊重旅遊文化的真實歷史,走市場化道路,不要大肆鋪張,大建一些虛無的城市廣場、城市標志等,違背商品的市場價值規律。
(三) 旅遊已成為城市的「名片」,旅遊文化更是「名片」的「晶元」。西安、洛陽兩城市渴望自己的城市明確定位,希望早日打造城市的旅遊文化品牌,應該按照旅遊、歷史、文化的規律辦事,並要分析、研究旅遊文化的特殊性,保護城市的歷史文化風貌,不要一方面大搞古城拆遷,一方面大搞新城建設。筆者看到西安、洛陽兩個城市及兩個城市在旅遊文化經營方面舊城已經破壞十分嚴重,新城的快速建設讓旅遊文化消失殆盡。所以說,旅遊文化不是一種簡單的文化,應統籌考慮,從城市的色彩定位、形象等各個方面來最終確定自己的特色。例如,北京的胡同文化,廣東的漢奸別墅,湖南的清代妓院遺址,長安古樂等等旅遊文化內容(類別)應有選擇性的接收或者傳承。
七、結尾
西安、洛陽兩城市爭奪「絲綢之路起點」這一事件,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兩個城市對旅遊文化的重視,旅遊文化已成為旅遊城市的核心競爭力,「走向共贏」是最好的選擇,但這種選擇,不是打著中華民族「和為貴」的旗幟,漠視旅遊文化歷史本真性的選擇。也不是為了保住洛陽加入申遺名單,在「不影響西安」的前提下,將始點由西安東移至洛陽。絲綢之路在世界的商貿、文化、交流上是有重要作用,當前,商貿交易有「回潮」趨勢,備受沿線各國關注。其申遺工作是一項復雜的、巨大的工程,任何一國無法單獨申報,申遺工作應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據悉,這個政府關於絲綢之路申遺的准備工作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西安作為起點城市,在重新設立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中,漢長安城、唐大明宮、西安碑林等將作為絲綢之路的捆綁項目出現;絲綢之路在甘肅省全長1600公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考察組對天水麥積山、武威文廟、天梯山石窟、張掖大佛寺,以及嘉峪關和魏晉墓等文物點進行了重點考察,包括10處石窟、6處古建、7處古遺址、4處古墓葬在內的物質遺存,被列入了申遺保護方案;作為絲綢之路的必由之路,新疆已經啟動了近兩年的對沿線遺址的調查、研究、保護工作
除了陝西,甘肅和新疆三省,將河南(洛陽)也納入了絲綢之路申遺項目單位,但並不是以「絲綢之路起點」的名義納入的,主要還是考慮了其絲綢之路的遺跡。筆者考慮,可能是為了全面展示絲綢之路的演變過程。我們可以看到,甘肅在打「絲綢之路」品牌上也下了很多功夫,如成立甘肅省絲綢之路協會,辦《絲綢之路》雜志,新疆,陝西也不例外。絲綢之路已成為一種馳名世界的旅遊品牌,例如舉辦「絲綢之路國際模特大賽」等等,影響甚廣。
關於旅遊文化及其歷史所謂本真性和市場的商品性問題,筆者只是泛泛而談,希望能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也希望更多的師長們加入到研究旅遊文化學科建設、基礎理論、發展探究等等問題的隊伍中來,不斷創新,為發展中國特色的旅遊文化盡自己一點心意。

Ⅶ 旅遊文化的論述題急求解答,感激不盡。

1.宗教,從某方面來說,是帶動旅遊業發展的一個載體.說不好聽點,在某些特定領域,旅遊業如果失去宗教的存在,可能會門可羅雀,生意慘淡.
西藏,是典型的區域宗教旅遊聖地.在這個區域,全個自治區絕大部分都是"藏密"的信徒.如果說雪域高原特有的風景吸引了遊客前去,不如是遍布藏地大小寺院與全民信仰的獨特民俗,吸引了世人的眼球.不管信眾也好,看熱鬧也好,心靈的最深處,人們都清楚的知道,如果西藏沒有了宗教,或者說不是這么全民信仰而生就的生活習慣,它會少了很神秘性.
再如一些短線的,如廣東的韶關南華寺,每年接待的各地旅客是沒法計算的.特別是在一些宗教性節日或法會之類的.人們從四面八前來朝聖,卻是為主,順帶著旅遊.
其實很明顯,一些人如果去了宗教性旅遊聖地的話,他們心裏面最期待的,就是還有多久,可以於聖地禮拜.這其實不僅限於佛教,道教.
以梵帝崗為例,基本上是靠個宗教信仰的基督基地.你能單純地說,他們只是去看那奇妙的巴羅克式建築嗎?這幾萬人等待朝禮那羅馬教皇的時間,如果去轉悠,恐怕可以游看完整個梵帝崗了.
道家聖地武當山,山險樓奇,獨特的宗教建築與文化,令來這時在的中外遊客如醉如痴.難道他們只是單純的看山?我想,他們更想了解的是道教養生與保健的生活奧秘.
有吏以來,宗教一直是人類生存的精神寄託與嚮往.很多人會說,自己什麼都不信,但每當他們面臨聖地的時候,他們是最誠恐誠惶禮拜的.
2.對每一個炎黃子孫來說,龍的形象是一種符號、一種意緒、一種血肉相聯的情感!縱觀5000多年文明史,龍已滲透了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中國的象徵、中華民族的象徵和中國文化的象徵。龍的文化除了在中華大地上傳播承繼外,還被遠渡海外的華人帶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國的華人居住區或中國城內,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飾物仍然是龍。「龍的子孫」、「龍的傳人」這些稱謂,常令炎黃子孫激動、奮發、自豪。

龍是最高尚、神聖、巨擘的象徵,是神的化身,它可為人間遍灑甘露,消災降福,帶來社會安定和高貴繁榮。因此,舞龍早已成為中華大地和海外華人節日慶典,會景巡遊務必演出的節目。象徵華夏民族精神的舞龍,氣勢恢弘磅礴,雄渾豪壯,廣於流傳。

與舞龍同樣受到炎黃子孫青睞的還有舞獅。獅子代表正義,化戾氣為平和,驅魔避邪。象徵著高尚、吉利和巨擘!它和龍一樣是炎黃子孫崇敬的一種神獸!因而也和舞龍一樣很早就出而今了民間節慶的日子裡!

中國雖然地大物博,但沒有獅子出產,作為中國民間傳統藝術之一的舞獅起源於什麼時代,則無從稽考。有說是東漢時代從波斯傳入,這種動物很得皇帝喜愛,於是就有獅子的塑像、畫像、造像等出現,進而舞獅為戲。

舞龍舞獅在中國,原是一種以自發性、娛樂性、隨意性為特點的民間傳統文體活動。經過2000多年的發展,其形式、種類繁多,風格、流派異彩紛呈。在近代,龍獅運動更是隨著華人的遷移而傳播到世界各地,並為僑居地原居民所喜歡。可以說,只要有華人聚居的地方,就有舞龍舞獅活動,舞龍舞獅已成為凝聚龍的傳人的一股巨大力量。

現在,不僅僅是華人,就連「老外」也熱衷於舞龍舞獅表演。在西方人看來,舞龍、舞獅是中國的人文和體育的集中體現。例如,舞獅表演中那些「奮起」、「疑進」、「抓癢」、「發威」等神態就表現了中華民族勇敢、勤奮、樂觀的精神。龍獅運動正在逐步普及開來,為世界人民所喜歡和接納,發揮著文化軟實力的重大作用。
中國文化中,龍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從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對原始龍的圖騰崇拜,到今天人們仍然多以帶有「龍」字的成語或典故來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上下數千年,龍已滲透了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淀。龍成了中國的象徵、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文化的象徵。對每一個炎黃子孫來說,龍的形象是一種符號、一種意緒、一種血肉相聯的情感!「龍的子孫」、「龍的傳人」這些稱謂,常令我們激動、奮發、自豪。龍的文化除了在中華大地上傳播承繼外,還被遠渡海外的華人帶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國的華人居住區或中國城內,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飾物仍然是龍。因而,「龍的傳人」、「龍的國度」也獲得了世界的認同。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