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縣旅遊發展概況
『壹』 沙縣為什麼是國家優秀旅遊城市 國家優秀旅遊城市不都是建制市么
有可能國家旅遊局的領導喜歡吃沙縣營養小吃
『貳』 沙縣世季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沙縣世季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是2017-05-23在福建省三明市沙縣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專(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屬址位於福建省沙縣三官堂路西園小區鴻輝園2棟10號店。
沙縣世季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50427MA2Y986L2E,企業法人吳祖佐,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沙縣世季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沙縣世季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叄』 中國旅遊發展概況
我國的旅遊業較長期的保持7%年均增長率,已經成為國民經濟新的經濟增長點,旅遊業帶動了相關產業和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之一。
產業的概念是從供給方出發的,生產同一類產品或者提供相關服務的單位的集合,而旅遊業是一項以需求方來定義的活動和產業,這是旅遊產業界定的特殊性。所以旅遊產業的定義從旅遊需求和旅遊供給兩方面來看,旅遊需求與旅遊供給之間的相互作用使旅遊經濟活動中產生了一系列的經濟現象和經濟關系,形成了旅遊產業,主要由旅館業,餐飲業,交通運輸業,旅行社與旅遊景區管理組成,其中旅行社,旅館業和交通運輸業是旅遊業的三大支柱。
旅遊產業是一個關聯性很強的綜合產業。一次完整的旅遊活動包括吃、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所以旅遊產業的發展可以直接或者間接推動第三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一產業的發展。旅遊產業也是一個形象產業。旅遊業的開展為旅遊目的地與客源地的相互交流搭建了一個平台,遊客會從旅遊的過程產生對旅遊目的地的綜合印象,旅遊目的地在這個過程中向遊客展示地區的整體形象。
旅遊業推動旅遊城市經濟增長和相關產業發展,提供社會就業機會,促進社會文化與生態環境的改善,加強地區間的交流和互動,促進人口素質的提高。所以說旅遊業是一項對地區的經濟,文化,環境有重要推動意義的產業。
2006年我國入境旅遊接待1.29億人次,國內旅遊超過13億人次,旅遊總收入8935億元,旅遊直接從業近1000萬人,旅遊業已成為關系億萬「民生」的大產業。不僅如此,旅遊業還明顯推動著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培育和提升著國家和地區的「軟實力」。
『肆』 三明的發展概況
三明市是福建中來部重要的金融中源心,三明徐碧中央商務區建成並投入使用,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交通銀行、福建海峽銀行、廈門銀行、中國光大銀行、中信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三明農商銀行等金融機構紛紛進駐市區,為百姓提供更多消費環境。
全國性的保險公司,如中國人保、中國平安、太平洋保險、新華保險等都在三明設有分支機構。
萬達廣場,沃爾瑪,永星國際,夏商百貨,大潤發,新華都,永輝超市,國美電器,蘇寧電器等大型商場和知名商業圈引入,三明萬達廣場和玖月奇跡的中國范兒。 三明沙縣機場於2016年3月7日正式投入使用,三明南站將於2017年底竣工通車投入使用,廈沙高速三明市境內段於2015年全線動工,湄渝高速公路三明市境內段2015年全線動工,三明市將迎來發展新契機。
三明中心城市快速通道三明至沙縣段已建成通車,市區至沙縣通行時間縮短至20分鍾。
『伍』 中國旅遊業發展概況
一、旅遊的多樣化趨勢 旅遊目的的不同,使目前占統治地位的觀光型旅遊將向多樣化發展,如休閑娛樂型、運動探 險型等。旅遊者多樣的個性化需求對旅遊基礎設施的多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進入老齡 社會後針對老年人出遊增多進行的特色旅遊服務等。
二、旅遊空間擴展的趨勢 科技的進步,旅遊的空間活動范圍更加廣闊,不但可以輕易地進行環球旅行,而且可以向深 海、月球或更遠的宇宙太空發展,出現革命化的新的旅遊方式
四、旅遊大眾化趨勢 旅遊不再是高消費活動而是作為日常生活進入了千家萬戶。旅遊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人們的 工作、生活都可能是遠距離的長途旅行方式,形成空前廣泛而龐大的人群交流和遷移,傳統 的地域觀念、民族觀念被進一步打破,旅遊的淡旺季不再明顯。
五、文化性是旅遊業發展的新亮點 就旅遊業的市場運作而言,第一個層次的競爭是價格競爭,這是最低層次的也是最普遍的競 爭方式;進一步是質量競爭;而最高層次則是文化的競爭。旅遊本身的文化功能是內在的。 旅遊企業是生產文化、經營文化和銷售文化的企業,旅遊者進行旅遊,本質上也是購買文 化、消費文化、享受文化。
六、形式與內容的多元化是旅遊業發展的主旋律 在旅遊發展的初級階段,人們主要以游覽名勝古跡和自然景觀為目標。但隨著經濟、文化和 教育的發展,人們不再滿足於單純的「觀山看水」,而更多地是要求在旅遊的過程中獲取知識 和體驗生活。人們旅遊需求的多層次發展勢必迫使旅遊業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在內容上均呈現 出多元化的特點。從形式上講,自助游等旅遊形式將越來越普遍;從內容上講,工業旅遊、 農業旅遊、會展旅遊等將會成為新的熱點。所謂工業旅遊,是指以工業企業的生產線、生產 工具、產品和廠區等為對象的專項參觀活動
『陸』 國際旅遊的發展概況
旅遊業以其極強的生命力,被喻為「朝陽」產業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回特別是進入答70年代,世界經濟發展艱難曲折,許多發達國家經歷了多次經濟危機,大量的起伏波動的行業, 不同程度地受到沖擊,惟獨旅遊業受到的沖擊最小,是受經濟危機影響最小的一個行業,並且一直興而不衰,向前發展,世界旅遊事業發展迅速,國際旅遊人數和旅遊收入迅猛增長,世界旅遊組織機構成立。1975年1月2日由旅遊業發達國家發起,在西班牙馬德里成立了全球專門機構--世界旅遊組織。
旅遊消費者作為消費者群體中的特殊人群,有著不同於一般消費者的特性,因此,在我們建設國際旅遊的背景下,旅遊消費者的權益保護問題就成為旅遊市場健康有序發展必須解決的問題。提出保護旅遊消費者權益的一些新構想,以期對規范旅遊市場和實現旅遊市場的制度化、法治化、和諧化有一定的參考意義,該內容來自遠景建築設計研究院
『柒』 五一去沙縣旅遊,有沒有什麼特色小吃推薦
來沙縣沒有吃來過夏茂板鴨源就等於白來了!沙縣小吃門類成百上千,其中沙縣人民日常吃的較多的以城區裡面的老字型大小,老火車站牛肉粉、佳蘭燒賣、夏茂甜燒賣、金包銀、芋餃等一系列食物。在沙縣吃不僅僅要在小吃城吃,更要在城區和一些鄉鎮中尋找美食。
『捌』 沙縣究竟是個什麼地方為什麼到處都是沙縣小吃
在中國各地,沙縣小吃可謂是最常見的街邊食肆之一,很多人都曾在沙縣小吃用過餐,沙縣小吃的尋常可見往 往也使我們對之熟視無睹。究竟什麼是沙縣小吃,與沙縣有何關系,沙縣小吃從離開沙縣本土到紮根各地經歷了怎樣的過程?
沙縣地處福建省中部偏西北,閩江三大支流西沙河下游,東鄰尤溪、南平,南接大田,西靠三明、明溪,北連順 昌、將樂。全縣面積1 815 平方千米,境內人口26 萬。沙縣設縣於東晉年間,迄今已有1 600 多年歷史,為閩西北重 要商品集散地。今日之沙縣是福建省綜合交通樞紐中心之一
從沙縣到全國各地,我們看到形形色色的“沙縣小吃”及其文化建構。沙縣本地的小吃被當地人視為傳統、純 正的沙縣小吃,乃至基於其日常經驗與地方的認同,他們依舊青睞擁有悠長歷史、手工製作、慢工細活的濱河路正 宗小吃,且不太接受近年產生的,更多帶有展演意味的沙縣小吃。
與之相對,在作為沙縣旅遊名片與文化展演的沙 縣小吃中,我們可以看見行政力量、資本運作、旅遊開發與大眾傳媒的身影。在大眾旅遊與地方經濟發展的背景 下,沙縣小吃被抽離出原有脈絡,經歷了口味和空間上的重構,成為一種被建構的遊客體驗和想像,並因此成就了 以小吃聞名的沙縣,
而遍布全國各地的沙縣小吃則是一種地方化與標准化共同作用的產物。地方化體現於各地沙 縣小吃對各地飲食習慣的妥協與接納,而標准化則是各地沙縣小吃之所以成為“沙縣小吃”的重要原因。另外,在 政府的鼓勵下,私人投資的小吃快餐加盟店也在悄然興起。
『玖』 沙縣的經濟概況
沙縣是國家南方重點林區縣、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國科普示範縣和省良種水果發展基地縣、省農副產品基地縣,福建省竹子重點產區。木材、筍干、曬煙、香菇、花奈、菜芋、板鴨等名特優產品久負盛名,遠銷海內外。2007福建省縣級經濟評價中,被福建省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評定為最具發展潛力的縣份之一。在推進縣域經濟發展中,沙縣重點產業不斷發展,初步形成林業、金屬深加工、生化等工業主導產業。竹業、畜禽業、茶果業和沙縣小吃業成為農業農村特色經濟,獲得「中國竹席之鄉」、「中國小吃之鄉」、「中國小吃文化名城」等榮譽稱號。
沙縣在8個鄉鎮建起了經濟園區,全縣初步形成「兩園八小區」工業發展平台。2008年,沙縣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1—11月,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累計實現產值101.75億元,比增38.01%。在2007年福建縣級經濟評價中,縣城經濟綜合實力居全省縣級第17位,被評定為全省最具發展潛力的縣份。農業實施科教結合,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初步形成糧食、鴨業、竹業、食用菌、水果等五大產業化體系;工業已初步建成比較完整的縣級工業框架,形成食品、化工、建材、輕紡四大支柱產業。全縣已建成農副產品批發市場3個,其中金沙市場是閩西北最大的農貿市場,聯結城鄉,輻射全國。第三產業也有長足的發展,信息、運輸、勞務、金融保險等服務業正在興起。沙縣小吃蓬勃發展,遍布全國各地,據不完全統計,全縣外出經營沙縣小吃店已達1.8萬多家,從業人員5萬多人,占農村勞動力的58%,小吃產業年營業額超過35億元,年純收入6億元以上。外向型經濟不斷壯大,先後同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及香港、台灣等地區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興辦「三資」企業98家,實際利用外資4869萬美元,投資范圍涉及三次產業;科技、教育、文化、衛生、廣播電視、體育和城建等社會公益事業迅速發展、先後被評為全國體育工作先進縣、全國文明縣城、全國文化先進縣、省級衛生縣城、省義務教育先進縣。
2010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103.52億元,增長14.5%;綜合實力明顯增強。財政總收入7.89億元,增長24.1%,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5.04億元,增長30.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1.91億元,增長16.2%;外貿出口1.34億美元,增長28%;按可比口徑實際利用外資3025萬美元,增長2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5億元,增長22.2%;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103.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90元,增長11.9%;農民人均純收入7770元,增長9%;城鎮登記失業率2.71%;人口自然增長率5.48‰;完成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低和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的減排任務。林產加工、機械製造、生物及食品加工、化工新材料等產業加快集聚太,四大主導產業實現產值160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75.9%。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6.8%,實現利稅10.28億元,增長244.9%。第三產業發展提速。出台扶持第三產業發展政策,現代物流第三產業發展提速。業開發區獲批為省級開發區,「陸地港」、新華都物流倉儲中心等重點項目加快建設,陶瓷建材城等項目建成營業,新建汽車4S店5家,三明汽車城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啟動淘金山休閑旅遊度假區、小吃文化城三期工程,完成一批星級酒店建設,策劃打造「夜色金沙」旅遊品牌,遊客接待量、旅遊總收入分別增長22%、24%。消費結構升級,商品房、汽車等成為熱點,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擴大。全年本外幣存、貸款余額分別增長21.4%、27.9%,農業發展銀行在我縣設立分支機構。現代農業扎實推進。全面落實強農惠農政策,農林牧漁業總產現代農業扎實推進值增長3.5%。累計流轉土地11.56萬畝,竹業、鴨業、茶果業實現產值14億元,農業「五新」加快進村入戶,5個現代農業示範園加快建設,新建10個農業示範基地、7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新增9個無公害農產品、3個綠色食品,新成立3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六大戰役卓有成效。共實施項目262個,253個項目完成或超六大戰役」卓有成效,共完成投資74.45億元,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 沙縣農業歷史上以種植水稻為主,兼有種植小麥、甘薯、大豆、油菜、茶葉、煙葉、麻、甘蔗等雜糧和經濟作物。
清朝以前,水稻畝產長期停留在50~80公斤的水平上。民國時期開始注意引進和推廣優良品種,但因社會動盪,技術水平較低,糧食生產仍無大的發展。民國30年(1941年),全縣糧食種植面積20.2萬畝,佔耕地總面積的61.3%,總產量2250萬公斤,平均畝產112公斤。這種生產水平一直維持到解放前夕。
沙縣解放後至1956年,經過土地改革,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互助合作時期興修一批農田水利工程,改善了生產條件。同時還廣泛推廣「南特號」、「陸財號」等水稻良種,農業生產穩步發展。1956年全縣糧食總產量達4601.7萬公斤,比1950年增長45.7%,平均畝產增加48.6公斤。1950~1956年間種植業總產值年平均遞增率達8.9%。1958年開展的「大躍進」運動,使農業生產遭受重大挫折。所謂「全民辦鋼鐵」、「全民辦交通」佔用大量農村勞動力。在「浮誇風」的影響下,縣內形成所謂「放高產衛星」的風氣,常規種植水稻最高畝產報至6680公斤,「移苗並丘」最高畝產報到34170.5公斤,當年全縣「公布」平均畝產達658.5公斤,為實際畝產的4.4倍。受1958年虛假高產的影響,1959年全縣糧食收購量增加421萬公斤,生活上則大辦公共食堂,提倡「放開肚皮吃飯」,生產上則盲目實行「少種高產多收」的方針,全縣糧食播種面積減少3萬余畝。由於決策錯誤,加上自然災害的影響,糧食總產連年下降。1961年糧食總產量僅有3522.88萬公斤,比1956年下降23.4%,平均畝產減少21.9公斤,種植業產值下降23.7%。1962年,由於貫徹中共中央1960年以後下達的一系列關於糾正農村工作中的左傾錯誤的指示,調整農村生產關系,技術上大力推廣矮桿良種和連作水稻,扭轉了被動局面,1961~1965年,糧食總產量年遞增率達8.8%,糧食畝產從1961年的142.2公斤上升為1965年的193.6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也由61元增至75元。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至1968年,由於受動亂影響,糧食總產和畝產連年下降,1969年後才恢復到1965年的水平。1971年大面積推廣雙季稻,結束單季稻在沙縣佔主要地位的歷史,糧食總產量達7023.18萬公斤,比1970年增長18.3%,畝產增加45.5公斤,種植業總產值增長89.47%。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增至94元,比1966年增長25.3%。1972年開始的學大寨、大搞農田基本建設的熱潮,進一步改善了農業生產的基本條件,1975年雜交晚稻在沙縣試種成功並逐步得到推廣,使糧食生產出現新的局面,1979年糧食總產量增至9818.99萬公斤,平均畝產達406.1公斤,實現《農業生產發展綱要》規定的目標。但這一階段在發展糧食生產時忽視了多種經營。這期間開展的「批判資產階級法權」、「大批促大幹」、「割資本主義尾巴」等運動,不同程度地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影響了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1978年每個農業勞動力創造的產值僅有766元,比1965年增加51元,年遞增率僅為0.6%;人均純收入97元,比1965年增加22元,年遞增率只有2.0%。
1979年開始,各社隊開始推行各種形式的生產責任制。1982年,全面落實「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農業技術也有了新的發展。1980年實現單季晚稻雜優化。1983年雙季早稻大面積推廣雜優品種,並對全縣近2萬畝中、低產田進行改造。1987年推廣配方施肥等新技術,同年在夏茂實施萬畝「噸糧田」協作攻關工程,促進了糧食的穩產高產。1988年,全縣旱澇保收面積達16.7萬畝,佔耕地總面積的77.3%,為1950、1965年的7.5倍和1.9倍;可機耕面積達9.7萬畝。糧食總產達11103.5萬公斤,比1978年增長22.1%,平均畝產增長37.2%,達513.5公斤。在發展糧食生產的同時,多種經營也有了較大發展。經濟作物播種面積達17.21萬畝,為1978年的4.3倍,其中水果7.3萬畝,為1978年的14.3倍。種植業總產值達4598萬元,比1978年增長96.7%,年遞增率達7%。1988年每個農業勞動力創產值1759元,比1978年增加993元,年遞增率達8.7%;農民年人均純收入達741元,比1978年增加644元,年遞增率達22.5%。1953~1988年,全縣累計向國家提供商品糧68574萬公斤。
2010年全面落實強農惠農政策,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3.5%。累計流轉土地11.56萬畝,竹業、鴨業、茶果業實現產值14億元,農業「五新」加快進村入戶,5個現代農業示範園加快建設,新建10個農業示範基地、7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新增9個無公害農產品、3個綠色食品,新成立3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 沙縣解放前的工業基本上為手工業。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為手工造紙和茶葉加工業的鼎盛時期,但廠家均為小規模的手工作坊。民國13年(1924年),縣人潘伊銘集股購置1台23千瓦發電機,創辦電燈有限公司,此為沙縣現代工業的第一個廠家。抗日戰爭期間,沿海一些軍政文教機構遷到沙縣,促進了民智的開發和工業的發展。這一階段縣內的工廠有省營的電廠、煉油廠、征屬第一工廠(紡織廠)、教育用品製造廠等;私營的造紙廠最多時達92家,碾米、磚瓦、製糖、榨油、陶瓷、竹器、草編和印刷等私營工廠、作坊也有近百家。民國35年後,由於受到內遷單位遷回和通貨膨脹的影響,廠家紛紛倒閉。至1949年,縣內唯一的電廠因機器損壞停止發電,造紙廠僅剩12家。
1950年,縣內工業以私營工業為主,總產值237萬元(1980年價,下同),占工農業總產值的15.4%。此後,工業總產值以每年17.1%的速度遞增,1956年完成生產資料私有制社會主義改造時,工業總產值達611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23.8%。1957年即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最後一年,工業總產值猛增至1052萬元,比1956年增長了72.2%,占工農業總產值的34.7%。當年實行「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輕工業與重工業比重由上一年的9.9:1變為0.48:1。1958~1962年的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由於受到「大躍進」、「浮誇風」、瞎指揮的影響,工業生產畸形發展。1958年提出「全黨動員,全民辦廠,遍地開花」的大辦工業的口號,基本建設投資比1957年猛增6.7倍,全縣中小型工廠多達3190個,其中鋼鐵廠達11個,「土高爐」則隨處可見。當年輕工業與重工業的比例為0.1:1,工業總產值雖然增長了43.6%,達到1521萬元,但經濟效益極差,造出來的機器許多不能使用,煉出來的鋼、鐵雜質很多,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1959、1960年基本建設投資仍成倍增長,1960年達800萬元,為1957年的38倍,造成了各種比例關系的嚴重失調。1961年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集中力量發展農業,適當縮小工業生產和基本建設的規模,當年工業總產值比1960年下降55.8%,1962年降為586萬元,經過1963年至1965年三年繼續調整,到1966年,工業總產值恢復到858萬元。從1966至1976年,由於「文化大革命」的干擾,工業發展起伏較大。1967年還出現了21.4%的負增長。1975年實行全面整頓,工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了55%。1976年開展所謂「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當年工業總產值增長率降至3.7%,工業總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40%,輕、重工業比例為0.85:1。1978年之後,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以及鄉鎮工業的興起,加快了工業發展速度。1978年至1988年間,工業總產值以19.2%的速度遞增。1980年,全縣工業總產值首次超過農業總產值,在工農業總產值中所佔比重達51%。1988年,全縣工業企業182家,總產值達24731萬元,比1987年增長65%,占工農業總產值的69.9%。工業總產值中,輕、重工業比例為2.1:1,全民所有制企業產值佔24.9%,縣辦集體企業產值佔18.1%,鄉鎮工業產值佔19.7%,村及村以下工業產值佔35.3%,中外合資企業產值佔2.7%。
1979年之前,企業的競爭意識較差,對產品質量不夠重視。1980年後,企業的競爭意識逐步增強。1985年,工業產品的質量管理和企業的計量定級開始向規范化、科學化發展。截至1988年,全縣有27個工業企業通過計量定級考核驗收,其中沙縣味精廠通過二級計量定級驗收,水輪發電設備廠、制葯廠、化肥廠、酒廠、電木粉廠、大洛水泥廠、香料廠、糧食復制廠、水泥廠、高橋造紙廠等12家企業通過三級計量定級考核。虯鳳牌玉露酒、虯城牌米片干、虯江牌99%結晶味精、風情牌茉莉浸膏、洛山牌水泥、S牌一級燒結普通磚、白鴿牌勞動保護服、雙輪牌DLE一410×530三角帶齶式硫化機等產品先後被評為福建省優質產品;白鴿牌人造衣箱、格布衣箱、RP勞工雨衣等產品被評為外貿出口「信得過」產品。
1958年後,縣內陸續創辦了一批中央、省、地(市)屬工業企業,其中1969年投產的青州造紙廠規模最大。1978年,縣內中央、省、地(市)屬企業有5個,均為全民所有制企業,工業產值達7994.7萬元,為縣屬企業工業產值的2.1倍,其中青州造紙廠產值7721.9萬元,佔96.6%。1988年,縣內的中央、省、市屬企業10個,其中全民所有制企業5個,工業總產值11437.9萬元,為縣屬企業工業產值的46.2%,其中青州造紙廠產值10014.5萬元,佔87.6%。
2010年新開發工業用地4049畝,引進總投資10億元的金煌新能源、總投資8億元的鴻瑞無菌包材等一批重大項目,新投產企業49家。新增2家產值超10億元企業,宏盛塑料、麥丹集團等企業上市工作有序推進。林產加工、機械製造、生物及食品加工、化工新材料等產業加快集聚,四大主導產業實現產值160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75.9%。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6.8%,實現利稅10.28億元,增長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