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和環境保護的發展
A. 環境保護與旅遊開發的關系700字
開發和保護的辯證關系
從某種意義上講,開發既是一種保護又是一種破壞。旅遊資源開發將改善、美化資源環境;旅遊收益也為資源保護創造了經濟條件。但另一方面伴隨旅遊開發而帶來的環境污染、遊人的不文明活動及行為、外來文化的沖擊等都會對旅遊資源造成破壞。旅遊資源開發和保護既相互聯系又相互矛盾,兩者是辯證的矛盾統一體,並在辯證聯系中共同改善旅遊資源與環境的關系,推動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 相互聯系、相互依存
1、保護是開發和發展的前提,保護是為了更好地開發。旅遊資源是旅遊者進行旅遊活動的基礎②和前提條件,一旦破壞殆盡,旅遊業將失去依存的條件,也就無開發可言了。因此,保護是開發的前提,是當前的迫切任務。中國旅遊資源非常豐富,其中不少是國家級乃至世界級的。這些資源,就目前的技術條件,要很好地全部進行開發可能還存在一定難度。因此,先進行保護是上策。而有些資源,還存在如何開發的爭議,並涉及到開發後的環境、社會、經濟及可持續發展問題,可以先予以保護而後開發。此外,資源的保護還貫穿在開發的整個過程中這是由開發帶來的負面效應所決定的。
`2、開發是保護的必要體現,是旅遊業發展的基礎。從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角度看,資源保護歸根到底是為了更好的發展。因此,旅遊資源必須經過開發利用,才能招徠遊客,發揮其功能和效益,也才具有現實的經濟意義和社會意義③;資源保護的必要性只有通過開發才能得以體現。開發是旅遊業發展的先導,是旅遊資源價值的充分體現。例如,泉州清凈寺是國內現存歷史最悠久、具有阿拉伯建築風格的伊斯蘭大寺,而靈山聖墓是穆罕默德高徒三賢、四賢的埋骨處,是中國與阿拉伯世界友好交往的珍貴史跡和歷史見證。只有通過合理開發,使清凈寺和聖墓走向阿拉伯世界,並成為具有世界影響的伊斯蘭教朝聖地,才能充分體現其保護的價值。
社會發展使旅遊需求多樣化和復雜化,開發能反映民族特徵的旅遊資源和以環保、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旅遊產品(如生態旅遊)已成為旅遊發展的新方向。
3、開發本身意味著保護。一般地,合理的科學的旅遊資源開發,或對資源加以整修而非令其「自生自滅」,以延長其生命周期,對資源環境進行改善、美化增加其可進入性,或對歷史遺跡進行發掘修復、保護,或對人文旅遊資源如民俗進行資料搜集和整理,重現其光芒。同時,資源開發促進旅遊發展帶來的旅遊收益的一部分可以通過各種形式返回資源地,用於資源環境的改造、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在這個意義上,開發意味著保護。我國現已確定大批文物保護單位,修葺歷史遺跡,建立博物館體系,挖掘整理文化遺產,基本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旅遊文化圈。這些措施,就是對人文旅遊資源的第一道保護網。
(二) 相互矛盾
1、從某種程度上看,開發也是一種破壞。
雖然旅遊資源的破壞並不僅僅是開發所造成的,還有其他社會的、文化的等方面的深層原因,但開發所造成的破壞是顯而易見的,這與資源保護背道而馳。
首先,旅遊資源的開發不可避免地會造成某種破壞。旅遊資源開發需要對資源地進行的適度建設是以局部范圍的破壞為前提的。可以說,沒有破壞也就沒有開發,破壞和開發在一定程度上是共生的。由於旅遊業是一個新興的產業,目前普遍存在粗放型開發模式,使得積極的開發也會帶來破壞。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因技術條件限制,兵馬俑一號坑的彩陶已逐漸褪色,失去了往日的光澤。當然,盲目的、掠奪式的開發造成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生態失衡更是對資源的嚴重破壞。
其次,從人為角度看,旅遊資源的開發也會產生極大的破壞作用。因管理不善,資源地遊客湧入量往往超過其承載力,從而給資源本身造成致命的損壞:如北京故宮很多地磚已被踏破磨平,地面下陷,增加了保護、修復工作的難度。目前國內旅遊景點並不對遊客量進行限制,而是來者不拒。可見旅遊承載力(旅遊環境容量)④理論應用的迫切性。另一方面,旅遊開發帶來眾多遊客,也造成對資源的破壞。遊客的大量湧入,產生巨大的污染源,破壞了資源環境,如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滇池和太湖,已成為全國污染最嚴重的大淡水湖泊,「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灕江也是遍布垃圾(當然,這也有其他因素影響,但旅遊造成的污染首當其沖):大量遊客形成的喧嘩,破壞了寺院庄嚴肅穆的氛圍;遊客的不文明行為,諸如「×××到此一游」的亂刻亂畫更是對摩崖石刻之類旅遊資源的極大破壞。
再次,由於旅遊資源(尤其是人文旅遊資源)所具有的文化性,開發從而帶來外來文化的沖擊也可能是對旅遊資源的毀滅性打擊。盡管旅遊者與資源所在地的交流和影響以及兩種文化之間的作用是相互的、雙向的,但事實上,外來文化、外來旅遊者對資源所在地(旅遊地)的沖擊和影響遠大於他們所接受到的資源地的影響⑤。旅遊資源開發帶來了諸多消極的影響,如賣淫、犯罪、賭博現象的產生發展以及資源所在地居民觀念意識的變化⑥,旅遊地經濟狀況、經濟意識、審美傾向、社會關系等的改變⑦,民俗風情的同化、庸俗化等⑧,給旅遊資源及其環境造成了直接或間接的破壞。
2、過量的保護,妨礙了開發。因開發造成破壞,為「防患於未然」,易導致片面強調保護,從而忽視了對資源的開發。過量的保護而沒有對資源的開發,就不能體現出資源本身所具有的價值,旅遊業也就得不到發展。曾經有阿拉伯商人要投資興建清凈寺,但因部分學者強調應保持清凈寺的「原汁原味」而「泡湯」。這里姑且不論其對與錯,但過分強調保護也就失去了開發的機會,防礙了發展。依筆者之見,在旅遊資源保護過程中,不能一味地固步自封,應「該出手時就出手」,適時、適地、適量地進行資源開發。
B. 旅遊發展與旅遊環境保護的關系
有必然的聯系,既要發展旅遊事業,也要保護旅遊環境;絕不能以破壞環境來換取經濟效益。
C. 旅遊環境保護學的發展概況這個問題在哪裡找
你也在上胡國強的選修課?
我是這么答的(不知對你有用沒有)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涉及旅遊環境保護的專業研討會、報告會相繼舉行。這標志著環境保護學正式開始誕生。
80年代末期中國舉辦首屆「旅遊與環境保護」學術研討會。這標志著我國旅遊環境保護學正式開始形成。
1991年9月,世界旅遊理事會(WTTC)建立了世界旅遊環境研究中心(WTTERC),其宗旨是要呼籲各國政府關注發展旅遊業在經濟上、戰略上的重要性,確立旅遊與環境共存共榮的關系,消除旅遊增長的障礙。旅遊環境保護學得到了發展。
1994年,聯合國環境開發署和聯合國亞太地區經社理事會在泰國召開研討會,其目的是促進亞太地區國家海洋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1995年4月24日至28日,可持續發展世界會議在西班牙加那利群島的蘭薩羅特島召開,旨在促進全球旅遊業發展的同時加強旅遊環境保護。
2008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啟動了一項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綠色護照活動,旨在倡導旅遊環境保護,發展可持續旅遊。可以看出旅遊環境保護學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同時國內外學者也對此問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並出版和發表了很多相關著作和文章:
1981 Burkart等 《旅遊:過去、現在和將來》 1986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旅遊與環境》
1995 林越英 《關於建立「旅遊環境保護學科」的基本構想》
1996 Goodwin 《追求生態旅遊》 1998 徐軍 《探析旅遊環境保護之內涵》
2000 Burger 《景觀、旅遊和保護》 2003 張建萍 《旅遊環境保護學》
2007 Naveh 《景觀生態學與可持續發展》 2008 劉玲 《旅遊環境容量評價》
雖然對於旅遊環境保護所做的研究越來越多,但是旅遊環境保護學科的理論體系並不十分完善,還學要進一步的探索。
D. 旅遊業對環境的影響
1、風景名勝區等各類區域實際上都以開展旅遊活動為由甚至輻射到周邊地區,在生態旅遊規模和綜合產值上要遠遠超過自然保護區,成為了潛在威脅。
2、在旅遊文化演出中一些悠久的民族文化遺跡遭到破壞,給景區環境帶來很大壓力。
3、文化旅遊產業園存在盲目建設風潮,圈地現象嚴重,造成土地資源的極大浪費。
4、一些文化旅遊企業環保意識不強,一味追求經濟效益而置環境於不顧。
5、一些當地居民在經商的同時對環境造成污染。
(4)旅遊和環境保護的發展擴展閱讀:
為實現生態旅遊的可持續發展,在體制、機制方應完善:
1、有關部門應強化生態旅遊的宏觀管理,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標准規范,制定全國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發展戰略。
2、正確認識生態旅遊,制定與地方各類社會經濟發展規劃相協調的生態旅遊總體規劃並報批,使之與保護區總體規劃協調一致。
3、制定相應政策,將保護區管理機構的保護職能與經營職能相分離,建立旅遊收入的反哺機制,確保部分旅遊收入能有效返還保護區,並用於資源管理和保護工作的開展。
4、加強監測,量化生態旅遊帶來的環境影響和保護區生態旅遊的承載力,為保護區生態旅遊管理提供依據。應盡快開展保護區生態旅遊專項研究,釐清不同保護區開展生態旅遊的交叉重疊情況,找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
E. 旅遊地開發與環境保護相互矛盾該如何解決
開發與保護並重,才能確保環境美
要加快發展旅遊業,必須一方面在修葺原有旅遊景點的同時,開辟新的旅遊景點;另方面在合理地開發新的旅遊資源時,應注意加強環境保護工作,切忌對旅遊環境進行建設性的破壞和破壞性的建設。
首先,要依照法律來保護環境。建設旅遊風景區、開發旅遊資源時,要充分利用現行的許多法規條例,以確保風景旅遊區的環境免受污染的破壞。如利用「森林法」,既可制止對森林的亂砍濫伐,防止水土流失,又可直接保護自然環境,保護風景旅遊區的旅遊資源;又如利用「水污防治法」,對保護江、河、湖、海水體免受污染的危害,對維護旅遊用水環境等,都有重大意義。因此,我們要充分運用法律武器,對風景旅遊區的環境加強管理;以保護旅遊資源,為發展旅遊業創造條件。
其次,要樹立防重於治的新觀念。保護旅遊風景區環境的目的,是為了促使風景區的自然生態系統向良性循環轉化,為人類的休養生息,創造越來越好的條件。因此,必須貫徹樹立防重於治的思想,做到防患於未然。要避免重走資本主義世界「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無論是山林、水體、風景名勝,只要是已辟為旅遊區,或計劃要開發為新的旅遊區,都應事先就其環境保護方面,制定規劃,採取措施,按其重要程度,實行分級管理,分級保護。不能等到問題成了堆,再來補救、治理,而處於被動局面。
再次,要加強治理已受破壞的環境。由於各種原因和條件的限制,我國有不少的旅遊風景區的環境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有許多風景名勝古跡受到程度不同的污染危害。如「奇秀甲東南」的武夷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再配上獨特的九曲溪及兩岸蒼翠、挺拔的植被,而成為著名的風景旅遊區。但在前幾年,人們卻對武夷山上的森林,進行掠奪式的砍伐,使其精華的九曲溪的水位急劇下降,而嚴重威脅武夷山的旅遊景觀價值。所以,對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壞的環境,必須及早進行必要的治理和搶救,使之盡快地恢復其本來面貌,以適應我國旅遊業的發展,迎接更多的旅遊者前來觀賞。
F. 急求旅遊業的發展對環境保護的影響。
生態旅遊是針對旅遊業對環境的影響而產生和倡導的一種全新的旅遊方式,是生態學、旅遊學和社會學等多種學科有機結合的新興學科。生態旅遊不僅迎合了人們追求返璞歸真,充分體現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的和諧統一,而且貫穿了以人為本思想,是科學發展觀在旅遊產業中的具體體現。發展生態旅遊,不僅有利於優化自然生態環境和旅遊產品結構,促進資源實現市場價值,而且對提高城市知名度,強化旅遊「富民」功能,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以都江堰為;例
一、都江堰市生態旅遊發展現狀
(一)優良的生態環境,奠定了都江堰市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的基石
都江堰市地處成都平原西北岷江中上游,位於四川盆地與青藏高原的結合部,地貌兼具平原、丘陵、山區等多種形式,是中國西部兩大地形階梯的轉折點,建於2260年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川西平原工業、農業、環保、生活等用水的唯一源頭,被稱為川西平原生命之源,是成都平原和岷江水系重要的綠色生態屏障。同時,都江堰市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市內兩大植物區系交匯,其生物多樣性具有全球典型性的極高價值。擁有2處世界世界遺產(都江堰、青城山)、1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1處國家森林公園(龍池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17911.5公頃,其中,龍池原始森林和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離特大城市最近的原始森林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境內有重要景觀33處,有國寶大熊貓和珙桐等多種珍稀動植物3012種,1994年被中科院列為全國生物多樣性五大基地之一。優美的生態環境、豐富的旅遊資源,不僅使都江堰市成為成都平原一方綠色寶地,而且「生態牌」已成為市域可供長期利用十分可觀的無形資產,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誘人魅力。
(二)良好的發展基礎,拓展了都江堰市生態旅遊增長的巨大空間
近年來,都江堰市堅持以生態學和生態經濟學原理為指導,注重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相結合,以推進生態環境建設為先導,確立了「堅持可持續發展,建設生態文化旅遊城市;堅持防治結合,營造綠色人居環境城市;堅持依法行政,塑造環境管理精品城市」的環境方針和「建立綠色政府、經營綠色城市、發展綠色經濟、推廣綠色生活、倡導綠色文明」的發展目標,著力構建綠色經濟生態系統,走出了一條富有都江堰特色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道路,有力地促進全市生態、經濟、環境和社會同步協調發展。
——全力構築綠色生態屏障。堅持以可持續發展戰略為指導,以改善和提高全市生態環境質量、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為目的,積極探索並不斷完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障體系,認真實行綜合決策、統一監督與齊抓共管、環境投入、公眾參與四項制度,強化生態環境執法、投入、宣傳、科技四個關鍵環節,全市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和優化。近年來,全市大興植樹造林,大力實施「長防」工程、「天保」工程和退耕還林(草)工程,新增綠地面積31.11萬畝。在城市綠化方面,採用「騰地造綠,破牆透綠,借地還綠,見縫插綠」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辦法,努力擴大城市公共綠地面積,建成了「一個綠色心臟、五條綠色綵帶、六條綠色長廊、十八顆綠色寶石」為支撐的城市綠地系統,形成了以「大環境為依託、公共綠地為重點,道路河堤綠化為骨架,專用綠地為補充」的城市綠化新格局。全市綠化覆蓋率達54.02,森林覆蓋率達53.86,總綠化率為94.73。2000年,都江堰生態示範區建設通過了國家驗收,獲得「人間天堂都江堰」的美譽。2001年,都江堰市政府系統及都江堰景區、青城山景區順利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獲得了通往國際社會的「綠色名信片」,在全國縣級政府系統首開先河。2003年,成功通過國家園林城市驗收。
——著力培育旅遊精品。一是打造觀光旅遊精品。形成了以自然生態與人文精神完美結合的經典巨作、當今世界唯一留存的最古老的、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生態型水利工程-都江堰為核心的都江堰景區;以山林幽深、古道幽靜、山花幽香、鳥鳴幽趣、亭閣幽雅、溪流幽清為特徵的中國道教發祥地青城山景區;以自然環境獨特,山巒重疊,林海幽深,集湖、石、林、瀑於一身,融奇、險、幽、雄為一體,春看杜鵑,夏避酷暑,秋觀紅葉,冬賞冰雪的龍池景區。二是打造生態休閑度假旅遊精品。充分利用獨特的內陸山水田園風光、優良的植被、水和空氣,突出生態特色和川西民居的優雅舒適風格,建立了以青城
G. 旅遊環境保護學的發展概況
怎麼都是在找這個問題呀
我是這么答(不知對你們有幫助沒有):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涉及旅遊環境保護的專業研討會、報告會相繼舉行。這標志著環境保護學正式開始誕生。
80年代末期中國舉辦首屆「旅遊與環境保護」學術研討會。這標志著我國旅遊環境保護學正式開始形成。
1991年9月,世界旅遊理事會(WTTC)建立了世界旅遊環境研究中心(WTTERC),其宗旨是要呼籲各國政府關注發展旅遊業在經濟上、戰略上的重要性,確立旅遊與環境共存共榮的關系,消除旅遊增長的障礙。旅遊環境保護學得到了發展。
1994年,聯合國環境開發署和聯合國亞太地區經社理事會在泰國召開研討會,其目的是促進亞太地區國家海洋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1995年4月24日至28日,可持續發展世界會議在西班牙加那利群島的蘭薩羅特島召開,旨在促進全球旅遊業發展的同時加強旅遊環境保護。
2008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啟動了一項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綠色護照活動,旨在倡導旅遊環境保護,發展可持續旅遊。可以看出旅遊環境保護學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同時國內外學者也對此問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並出版和發表了很多相關著作和文章:
1981 Burkart等 《旅遊:過去、現在和將來》 1986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旅遊與環境》
1995 林越英 《關於建立「旅遊環境保護學科」的基本構想》
1996 Goodwin 《追求生態旅遊》 1998 徐軍 《探析旅遊環境保護之內涵》
2000 Burger 《景觀、旅遊和保護》 2003 張建萍 《旅遊環境保護學》
2007 Naveh 《景觀生態學與可持續發展》 2008 劉玲 《旅遊環境容量評價》
雖然對於旅遊環境保護所做的研究越來越多,但是旅遊環境保護學科的理論體系並不十分完善,還學要進一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