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旅遊文化發展
㈠ 內蒙古將重點打造歷史民俗特色旅遊線路
內蒙古將依託自然資源,重點建設呼倫貝爾森林草原游、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錫林郭勒大草原—元上都遺址世界遺產游、京津「後花園」避暑游、現代草原文化游、黃河「幾」字灣大漠風情游、阿拉善大漠胡楊游、陰山岩畫游、長城徒步游等線路。
內蒙古將依託特色歷史文化,打造萬里茶道國際合作之旅、蒙元文化尋根之旅、匈奴文化探秘之旅、神秘鮮卑溯源之旅、契丹遼文化之旅、紅色印跡之旅等文化旅遊線路;依託民族民俗文化,打造草原馬道、那達慕風情、感受蒙古音樂、服裝服飾研究等體驗旅遊線路。
內蒙古將依託健康養生文化,打造蒙中醫康體旅遊線路;依託工業、生態、歷史等景區的科普教育功能,打造企業文化參觀游、生態文化科考游、歷史文化博覽游等研學旅遊線路。
內蒙古擁有遼闊的草原、森林和沙漠,旅遊資源豐富,主要有草原、沙漠、森林、邊境、民族風情、歷史文化遺跡等特色旅遊項目。
㈡ 內蒙古宇鑫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內蒙古宇鑫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是2015-01-29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專冊地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屬巴彥淖爾市五原縣隆興昌鎮八里橋農貿市場東側。
內蒙古宇鑫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150821318576368R,企業法人郭玉斌,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內蒙古宇鑫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許可經營項目:無 一般經營項目:中西餐制售,預包裝食品兼散裝食品、瓜果、蔬菜、民俗文化產品、禮品銷售,水上樂園、游泳健身、休閑娛樂、文化旅遊觀光,住宿。
通過愛企查查看內蒙古宇鑫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㈢ 內蒙古的旅遊業發展存在什麼問題
一是市場化程度低。這是我們內蒙古發展旅遊業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我們現在還在處在官員旅遊階段,官員旅遊夾雜著會議旅遊。我市每年用於政務接待的費用達380萬元以上,而且還不包括上級和各科局用於接待的費用。今年遊客有40萬人,而門票只賣出5萬張。什麼時候導游帶來的遊客占絕大多數,我們的旅遊才真正發展起來了。旅遊投資主要靠政府投入,還沒有形成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的良好格局。現在阿爾山的旅遊到處能夠看到政府的影子:路是政府修的,賓館是政府建的,節日是政府辦的,客人是政府接待的,旅遊企業是政府補助的。下一步我們要引入市場機制,能交給市場解決的都要交給市場,政府對旅遊業主要是規劃、協調、指導、服務。
二是基礎設施滯後。旅遊旺季的時候,旅客來了住不下,住下了服務不好,質次價高。市旅遊局統計全市(包括個體家庭旅店在內)僅有床位3045張。投入不足還體現在綜合功能不全,遊客來了之後走馬觀花看景點,然後就只能呆在賓館里。購物、遊玩、娛樂等功能不全,遊客感到沒意思,一個地方搞旅遊只靠景點是不行的,還要有許多配套的東西,吃、住、行、游、購、娛各各環節是統一的、配套的。
三是交通瓶頸的制約問題。從海拉爾、烏蘭浩特等方向來的客人大多要沿原路返回,旅遊最忌諱的是走回頭路,來阿爾山的遊客卻要來來回回走回頭路。鐵路是斷頭路,公路是三級路,特別是受制於飛機,飛機進不來,高端遊客就沒有,高端消費也就產生不了。交通仍然是我們發展旅遊業需要解決的重中之重的問題。
四是服務產品檔次不高,質量差。對我們阿爾山市旅遊業的評價是硬體不硬,軟體太軟。城市臟、管理亂、服務差、檔次低。賓館、飯店很多達不到基本的衛生要求。我們是在二十一世紀的旅遊大發展時期起步的,是在人均GDP1500美元的基礎上起步,黃山是在人均GDP500美元的基礎上起步,起步的階段不一樣,初級階段不是說檔次一定要低,如果起步階段的檔次低了,那麼今後的發展檔次就低。阿爾山提出建設休閑度假型的國際旅遊城市,這樣的起點就更不能低了,所以現在就應該嚴要求,要形成一種習慣、一種文化。如果我們現在就要求不嚴,那以後我們想讓它成為高檔次的接待就不可能,因為它已經形成了那種習慣,變成了一種文化。所以在起點的時候我們就要把標準定的高一些,就是初級階段高起點。軟體太軟,有很多遊客對我們的意見很大。一個旅遊城市它的美譽度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們提供的是旅遊產品,名聲怎麼樣很重要。特別是旅遊這個產業還有一個特點,一般情況下,一位遊客到一個景點,一般只能來一次,沒有特殊情況很少有機會來第二次。而遊客選擇到什麼地方去,一般也是依據這個地方的名氣,聽別人介紹怎麼樣。遊客又有這樣一個習慣,游覽一個景點後就會評論一番,這樣景點的名聲會一傳十、十傳百。為此,我們的賓館、飯店都要爭取有好的名聲,要力爭傳出去的都是好名。
㈣ 內蒙古歷史文化
多元化的蒙古文化
根據歷史記載,蒙古人大約於公元7世紀登上歷史舞台。然而,在此很早以前,蒙古人的先民就活躍於蒙古草原。《敕勒歌》說:「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它質朴地描寫了他們對大自然的認識,是游牧民族文化寫照的一個側影。從地理環境來看,南抵中國長城,東達大興安嶺,北與西伯利亞草原連成一片,向西與廣大中亞草原相通。在這地域極其遼闊的草原上,從匈奴、鮮卑、突厥到契丹、女真諸族,其社會發展都已達到了一定的水平,有的還建立了顯赫一時的帝國。雖然作為統治者的民族成分不同,文化也各異,但這些文化彼此是有一定繼承性的。蒙古文化在相當程度上可以說是在上述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多元文化。同時,也可以說游牧文化發展到蒙古民族也臻於成熟和完善。
中國人認為,他們的農業文明比游牧文明要先進,而且,游牧民族是落後的。從來很少有人對此表示懷疑。其實游牧民族開放式的「流動性」,比古代農業民族保守的「安土重遷」,有其進步性。游牧文化根植於廣闊無邊的大草原之中,人們的視野極其開闊,加之「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產方式,春夏秋冬輾轉於不同的牧場和營地,因而多以流動、變化的角度去觀察自然界,所以人們的思考方式,也就越具有辯證的思維方式。游牧民族長期同大自然搏鬥,生活於艱苦的環境之中,因此具有充分的冒險精神和勇敢進取的民族性格。另一方面,由於游牧經濟的脆弱性,以及對生活用品的需求,迫切需要與農業民族進行交易,有時甚至以戰爭的方式進行掠奪。所以說游牧民族文化還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蒙古民族的文化具有鮮明的草原特色,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游牧文化。
公元1206年大蒙古國建立後,在蒙古人的歷史上,曾發生過兩件大事:其一是西征中亞、東歐;其二是南下入侵中國。這兩件事對蒙古民族的傳統文化產生了不可估量的意義。西征和南下,使蒙古人開闊了眼界,廣泛接觸和吸收了東西方各民族的文化,尤其是與突厥民族和中國文化的接觸。如西征中,蒙古軍隊就俘獲了大批中亞工匠,並將他們帶回蒙古,隨著這些人的到來,一些中亞伊斯蘭文明也相繼傳入蒙古地區,使蒙古文化增添了新的內容。又如元朝的建立,使蒙古人與當時高度發展的中國文化產生了密切的關系。其版圖有所謂「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蒙古元朝,實為游牧民族文化與農業民族文化沖突與融合的結果。一時間出現了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和薩滿教五教並存的局面,頗有相互影響、兼收各家所長之處,溝通了東西文化的交流和各民族之間的聯系。蒙古民族游牧生產方式與中國農業生產方式的文化沖突與融合,使蒙古民族傳統的文化產生了飛躍,顯示出新的更強的活力。
蒙古文化思想史表明,一個封閉的民族是難有出路的。每一種文明都包含它獨有的智慧和知識,多種文明對一個民族的啟迪作用,不是相加,而是相乘。異質文化沖撞的結果,是成倍的增長。成吉思汗的偉大的一面,是他對異族文化的學習、借鑒和包容並蓄。正因為如此,
蒙古民族傳統文化才在中世紀世界文化史上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並佔有一定的地位。
因此,在對蒙古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反思中,我們主張文化發展的多元化,強調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