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國內會展旅遊發展產生

國內會展旅遊發展產生

發布時間: 2021-01-31 23:15:14

1. 會展從哪幾個方面帶動旅遊業的發展

會展業和旅遊業都屬於服務業,兩者都需要食、住、行、游、娛、購六大要素的支持,對相關產業的聯動性都強,社會效益都比較高。

一、會展業為旅遊業提供旅遊資源,比如距我較近,個人也比較喜歡的鄭州國際會展中心,我就喜歡去。
二、會展業為旅遊業帶來廣大的客源市場。

另外,會展旅遊也是一種新興的旅遊類型或形式。

我學的會展專業,這是參考專業書上給你的一點答案,希望會有用吧,

2. 會展旅遊的發展趨勢

會展業,包括會議業、展覽業和獎勵旅遊業,是世界上一個非常巨大的產業,根據國際展覽業權威人士估算,國際展覽業的產值約佔全世界各國GDP總和的1%,如果加上相關行業從展覽中的獲益,展覽業對全球經濟的貢獻則達到8%的水平。 國際會議同樣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根據國際會議協會(ICCA)統計,每年國際會議的產值約為2800億美元。 在香港、德國等會展業發達的國際和地區,會展業對經濟的帶動作用達到1:9的水平。 會展業也是當今世界都市旅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各國旅遊部門非常重視會展旅遊業的發展。有些國家或地區旅遊管理部門還專門成立了會展旅遊管理部門。如:香港為促進會展旅遊業的發展,專門組建了會議局。
九十年代以來我國會展旅遊業發展迅速,年增長速度達到20%以上 ,大大高於我國其他領域經濟總量的增長。由於我國傳統旅遊業受到邊際遞減規律的作用,其增長速度開始放慢,而會展旅遊業增長速度非常快,因此,會展旅遊業逐步受到旅遊業界的重視。北京、上海等地的旅遊主管部門開始專門研究會展旅遊對旅遊業的作用,各大旅遊企業也紛紛拓展會展旅遊業務,一些地方還組建了會展旅遊協會。但是,我國會展旅遊總體上還處於初級階段,市場總量還比較小。對會展旅遊的專門研究比較少,還沒有建立起規范的會展旅遊的統計指標體系,對會展旅遊的總體情況難以把握。本文所用資料全部來自公開出版的報刊雜志和國際會展網站的統計資料。
我國會展旅遊業發展現狀
我國會展旅遊業的起步比較晚,但發展非常快,特別是會展旅遊業的硬體設施建設大有超前發展的態勢。
(一)會展業發展迅速,已經成為帶動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
我國會展業發展迅速,據不完全統計,90年代以來,我國會展業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遞增,1999年舉辦的具有相當規模的展覽會總數達到1326個,北京國際會議中心每年接待的超過千人的國際會議有十個以上,300人以上的國際會議30多個。 會展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的新亮點。
(二)各地政府積極參與主導會展業的發展
由於會展業本身的高速發展及其對經濟的巨大帶動作用,各地政府非常重視會展業的發展,形成了政府主導會展業發展的局面。北京市組建了副市長牽頭的領導小組對會展業進行全面研究,包括組建課題組,撰寫了《北京會展業發展研究報告》,責成北京市統計局會同有關單位制訂一套會展業統計指標體系等等。上海、杭州等地也在政府的主導下,制訂了會展業發展的規劃。
(三)各地開始建立自律性的行業協會
各地會展企業在政府的主導下,開始組建行業自律性的會展協會。1998年6月由北京市貿促會發起,組建了我國第一家國際會議展覽業的協會——北京國際會議展覽業協會。 2002年4月上海成立會展行業協會, 2002年2月山東成立國際展覽業協會 。
(四)全國掀起了展覽場館的建設高潮
我國會展業發展的最大的特點就是硬體優先發展。「九五」期間我國的展館迅速增長,全國室內展館面積,「九五」前不足80萬平米,但截至2001年,正式投入使用的室內展館面積增長了一倍,場館面積達到516萬平米。在建或已經建成的大型展館有: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總展覽面積為室內20萬平方米,室外5萬平方米。杭州西湖國際會議中心。總建築面積49萬平方米,會議中心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設有大小會議廳30餘個,配有10路同聲傳譯系統和7000個國際標准展位。北京新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國際會議中心、商務酒店、寫字樓、參展商公寓、大型購物中心、倉儲中心、辦公接待、動力中心等為一體,甚至包括主題公園,是以展場為核心的展覽綜合體。建築面積28萬平米,展場面積20萬平米。武漢國際會展中心,總投資9.3億元,總建築面積12.7萬平米,其中展廳面積5萬平米,會議廳面積1.5萬平米,會議廳40間。
總之,此次會展場館建設的特點是,建設檔次高、面積大、科技含量高。根據統計的20家場館,平均每個場館建築面積達到127000多平方米。
資料來源:*來自北京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北京會展業發展研究報告》,其餘根據GOOGLE查詢結果整理
(五)主要會議接待單位紛紛加入國際會議組織
各地經營會展的公司和一些旅遊行政管理部門紛紛加入相關的國際會展組織。截止到2002年5月,我國有14家單位加入ICCA組織,他們是: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北京市旅遊局、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中國民間國際旅遊公司、中國會議及獎勵旅遊組織、浙江中國世貿中心、中國世貿中心、中旅國際會展公司、華亭賓館、春秋旅行社、山東國際旅行社、上海國際會展中心、錦江會展公司、上海旅遊委。此外,中青旅參加了國際航協IATA、美國旅行代理人協會ASTA、亞太旅遊協會PATA,國際展覽中心參加了國際博覽會聯盟UFI、國際展覽會管理BIF等。
(六)初步形成了北京、上海等國際會展中心城市
我國的一些大城市在發展國際會展業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已經初步形成了以上海、北京、廣州等大城市為核心的國際會展中心城市。這些大城市在接待國際會展方面的優勢主要表現在:
1、 現有會展場館多
北京市擁有大型展覽場館12座,總面積近14萬平米(見表六),擁有500座以上的會館25個以上 ,此外北京市共有旅遊定點飯店554家,星級飯店506家,客房數達到9.3萬間 ,其中很多飯店的會議場都達到了國際標准。同樣,上海展館總面積為14.5萬平米 ,與北京相當,此外,上海市擁有飯店354家,客房5.6萬間 。由於飯店和會議、展覽場館比較健全,這些大城市開展會展業具有較好的基礎。
資料來源:北京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北京會展業發展研究報告》
2、 會展外部條件相對成熟
會展旅遊業作為都市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不僅需要良好的硬體設施,而且要秋較高的城市總體環境和國際交往的綜合能力。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交通,如:地鐵、城市道路狀況等比較好,接待國際國內旅遊者人數在我國名列前茅。此外,北京已與7個國家的23個城市結為友好城市。147個國家在京有駐華使館,外國金融機構在京的代表機構近300家,17家外資銀行在京設立了分行,眾多的跨國公司在京設立了辦事處。
3、 舉辦會議展覽總數多
1999年以來,在京舉辦的國際會議數量可觀,有萬國郵聯大會、世界建築師大會、聯合國保護大氣臭氧層簽約國第十一次會議、世界數學大會等國際會議,以及汽車展、電子展等國際展覽。按照ICCA的統計口徑,2000年北京接待了16個大型國際會議,在全世界大城市中排名第十七位,比1999年的二十九位上升了十二位。 根據有關部門的統計,上海2001年舉辦各種展覽278個,會展直接收入18億元。
(七)會展產業體系正在形成
國際會展業在多年的實踐中,形成了一整套接待服務體系,目前我國的會展業也正在形成自己的服務體系。如:會展組織者(PCO)、目的地接待者(DMC)正在建立中,很多經營會展的公司,都開始培訓自己的PCO。
此外,會展業的教育培訓也開始步入正軌。為順應國際展覽業發展的大趨勢,使中國的國際展覽業業務水平縮短與發達國家的距離,北京國際會議展覽業協會在8月底舉辦了培訓班,專門為展覽業中、高級經理和從業人員開設培訓課程,以促進國內展覽業務的發展和展覽水平的提升,培養高素質的展覽專業人才。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將與國際特殊事件學會(ISES)、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HOJONSON WALES大學聯合開辦「節慶會展管理」培訓,解決會展人才不足的問題。
(八)網路參與
現代網路技術在我國會展業起步中就開始介入。國內僅展覽業的網站就有上百家。這些網站有的對會展行業的介紹,有的已經開始直接經營網上會展業務。

3. 國內旅遊展會目前狀況

目前受疫情影響國內旅遊業的狀況不是很理想,疫情影響下大家的經濟情況不太好,旅遊展會也會受到影響。

4. 會展旅遊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及影響是什麼

會展本身具有行業性、產業性以及組辦規模大等特點,這勢必將吸引政府、民間組織的會展團、參觀團、旅行社組織的觀光團隊。會展由於會議規格高,參會人員均是有較強消費能力的商務客人、較高文化素質客人,其消費檔次、規模均比普通旅遊者要高得多。一個大型或知名展會的舉行,對本地旅遊業中的酒店、旅行社、景區、旅遊交通、購物均會產生較大的促進帶動作用。同時,對於一般旅遊團隊或旅遊者來說,若在旅遊過程中恰逢舉辦會展,由於會展所帶來的強烈的氣氛,使其旅遊情趣大增。
會展旅遊還具有時段不受氣候和季節影響的特徵,從而消除了觀光旅遊時段性明顯的缺點。會展活動大多數安排在城市的旅遊淡季,會展旅遊的發展有利於提高城市旅遊設施和服務的使用率。會展為城市提供了一次旅遊資源、旅遊產品展示的良機。有利於帶動城市功能的提升、增加城市的知名度,這些都為旅遊業的進一步發展提動了有利的環境。
會展旅遊是藉助舉辦會議、研討、論壇等會務活動以及各種展覽而開展會展旅遊的旅遊形式,是一種商務旅遊形式。它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會展旅遊是以會議和展覽為目的的旅遊,包括會議旅遊和展覽旅遊等各種出於工作需要的旅遊和獎勵旅遊。狹義:為會議和展覽活動的舉辦提供展會場館之外的、且與旅遊業相關的服務,並從中獲取一定收益的經濟活動。

5. 如何發展會展旅遊

目前中國會展業的各方面發展遠沒有旅遊業成熟。會展對旅遊的推動更多表現在客觀方面,而沒有象旅遊業對會展的推動那樣積極主動。但隨著會展業的發展,會展旅遊就需要更多會展業的政府主管部門去尋找恰當的切入點,積極主動地開展推動旅遊的活動。所以,要將中國的會展旅遊業發展起來,其關鍵就是如何去尋找旅遊與會展互相推動的切入點,並且更深一層地理解旅遊與會展的互動模式,然後採取一套行之有效的、適合中國國情的方法,建設有中國特色的會展旅遊業。
讓我們先來看一下北京會展旅遊發展的一個案例。政協北京市第九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委員提案答復(第0705號提案的辦理報告)中指出,「北京由於是中國的首都,交通便利、信息渠道多,加上外語人才和機場設施等軟、硬體條件,相對中國來說較為突出,有開展會展旅遊的明顯優勢,但如果不抓緊,就會放棄這個優勢。國外會展專家對北京會展旅遊的暗訪結論是:北京已經具備接待大型國際會議的條件。正因為會展旅遊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北京市旅遊局已經把會展旅遊作為今後旅遊業新的增長點來認真嚴肅地好……」。這個提案答復清楚地表明了,北京旅遊局對於會展將是旅遊業發展中新增長點這一點的認識,是比較早並且比較清晰的。
在政策開路的狀態下,北京的旅遊局在會展與旅遊之間架起了通暢的橋梁。除了對申辦國際會議的組織機構提供培訓服務以及各種旅遊宣傳光碟、書籍等實物支持外,在每一個國際會展申辦成功後,旅遊局會免費提供各種信息咨詢及其他服務,比如,可以根據主辦者要求提供住宿、餐飲、娛樂、旅遊等各方面信息,甚至還可以出面對會展活動中的各消費場所進行價格方面的協調,為會展活動主辦者做好服務。
北京旅遊局的理念和做法,是應當在中國發展會展旅遊過程中大力推崇的。然而,在國內絕大多數城市,會展業和旅遊業存在著脫節現象,兩者之間的關系模式可以用「外推」兩個字來概括。所謂外推,單從字面意義上來講,即指會展活動將參展商、與會者和觀展人員推向旅遊部門,旅遊企業滯後接待、被動受益;旅遊部門在整體促銷、配套服務等方面都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旅遊業對會展活動的支撐效果不明顯。在外推的模式下,會產生以下一些弊端:
1.在管理體制上,會展活動既沒有歸口給旅遊部門統一管理與規劃,也沒有專門的會展管理機構提供指導,會議或展覽主辦者大都忙於申請審批和具體接待事務,很少考慮到同旅遊部門合作;
2.在市場促銷上,由於行業多頭管理、企業單純利潤導向等局限性,政府在組織會展公司和旅遊企業聯合開展宣傳促銷時存在很大困難,更何況沒有專業會展管理機構來牽頭;
3.在活動內容上,由於缺乏有效引導和相關服務,參展商、與會者及觀展人員的主要目的僅限於參加或觀看會展,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會參與游覽、購物或文娛活動,而且,即使有這類活動也是小規模的、自發的;
4.在配套服務上,旅遊部門提供給參展商及觀眾的服務主要是住宿和餐飲,文娛表演、購物向導和游覽活動組織等服務項目明顯不足;
5.在展會效益上,會展活動給旅遊企業帶來的綜合效益不夠大,旅遊業內部各行業的收益不平衡,住宿、餐飲、交通獲利多,游覽、購物、娛樂獲利少,現有旅遊資源尤其是城市及周邊地區的景點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但需要說明的是,國內有些會展業起步較早的城市正在積極探索會展活動與旅遊業實現有效對接的道路,並已經成功舉辦了一系列大型會議或展覽活動,如1999 年在上海舉行的「財富論壇」、』99 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第六屆北京國際汽車展、深圳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以及一年一度的廣交會等。
會展旅遊是否能夠得到深度發展,取決於會展業與旅遊業之間是否能夠保持良好的對接關系狀態,而其終極標准就是旅遊業是否能夠全程參與會展活動。我國會展業和旅遊業之間的關系優化必須全力朝這個目標努力,建議可朝以後五個方面著手建設:
1)鑒於我國旅遊業的發展水平和會展業的明顯旅遊屬性,在管理體制上,會展業可納入旅遊部門統一管理、統一促銷;
2)在市場營銷上,會展部門應和旅遊部門協作,開展聯合促銷,即使是會展企業單獨開展促銷活動,也應將展會與城市及周邊的旅遊資源和旅遊接待設施結合起來,這一點與第一個方面是吻合的;
3)在客源預測上,會展部門應與旅遊部門聯合開展調研和預測,以增強展覽會對參展商的可信任程度,但兩者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前者側重專業觀眾,後者側重一般旅遊者;
4)在配套服務上,旅遊企業應積極為參展商、與會者和觀眾提供「食、住、行、游、購、娛」等一系列服務,並盡量將豐富多彩的旅遊節慶活動與大型會議或展覽結合起來;
5)在場館後續利用上,除會展企業繼續開展大型展會以吸引觀眾外,旅遊部門可考慮將具有本城市特色的現代化場館作為都市觀光的一個重要目的地,以提高場館的利用率。

6. 中國會展業的發展現狀

資訊來源中國會展頻道;
很多企業會參加一些展會,藉助展會的集群效應推廣企業的新產品,新技術,然而,並非所有企業都能在展會上取得很好的效果。所謂細節決定成敗,有些企業在參加展會的過程中,往往會忽視一些細節的東西,導致參展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徒勞浪費了許多人力、物力。
參展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筆者覺得有以下幾個地方需注意:
1) 了解觀眾的需要,選擇轉變恰當的推廣方式。在展會中,企業需面對的是各種地域,不同文化修養的客戶觀眾,同樣的宣傳手段顯然不適用。
2) 招用專業的人員派發企業的宣傳材料,很多企業覺得展會就那麼幾天而已,因此就在當地找幾個兼職的非專業人員幫忙發放,這樣往往會適得其反,這些兼職的人員多以完成任務的為主要目標,為企業宣傳倒為次要目標,達不到應有的傳播效果,還浪費成本。
3) 提出應對現場的突發狀況解決措施,展會現場瞬息萬變,可能會出現一些諸如促銷品短缺或者現場的一些爭執,事先有應對方案,使現場管理能應對自如。
4) 策劃一個奪人眼球的展位。一個有亮點的展位能提高現場觀展客商的回頭率,賺夠觀眾的目光,企業和產品自然隨之推廣。當然這里的創新創意不僅僅是展位的規模大小和奢華程度。
筆者在這只是起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更多細節還需企業公司們自己發掘注意,別讓展會宣傳的機會白白浪費了。

7. 中國的會展業的歷史

會展業是一個新興的服務行業,影響面廣,關聯度高。會展經濟逐步發展成為新的增長點,而且會展業是發展潛力大的行業之一。在新時期,必須大力發展會展業,全面提升會展經濟。
會展業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現會展業涉及工業、農業、商貿等諸多產業,對結構調整、開拓市場、促進消費、加強合作交流、擴大產品出口、推動經濟快速持續健康發展等發
揮重要作用,在城市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諧社會構建中顯示出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並日益顯現出來。具體體現在:
第一,能產生強大的互動共贏效應。會展業不僅能帶來場租費、搭建費等直接收入,而且還能拉動或間接帶動數十個行業的發展,直接創造商業購物、餐飲、住宿、娛樂、交通、通訊、廣告、旅遊、印刷、房地產等相關收入;不僅能集聚人氣,而且能促進各大產業的發展,對一個城市或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產生重大影響和催化作用。據有關統計表明,一個好的會展對經濟拉動效應能達到1:9,甚至更高。
第二,能獲得優質資源。會展業匯聚巨大的信息流、技術流、商品流和人才流,意味著各行業在開放潮中,在產品、技術、生產、營銷等諸方面獲取比較優勢,優化配置資源,增強綜合競爭力。會展業發展可以不斷創造出"神話",博鰲效應就是其中的一個最典型範例,窮鄉僻壤的博鰲建成國際會議中心後,以其良好的生態、人文、治安環境,吸引了眾多海內外會議組織者、參會者、旅遊者等。
第三,能提升支持力度。各產業的發展,特別是製造業要生存和提升競爭力,需要相關服務行業的協作,加快新型工業化、新農村建設,更離不開會展業的支持和助力。其中會展是一項極其重要的服務內容,作為特殊的服務行業,會展經濟能服務於和增強城市面向周邊地區的輻射力和影響力。所以,會展經濟有巨大的效能。
第四,能增加就業機會。隨著近年來辦展活動的增多,會展業不僅能提供就業機會,而且還能拉動和促進就業。
第五,能成為經濟發展的"風向標"。會展緊扣經濟,展示經濟發展成果,會展經濟的發展將直接刺激貿易、旅遊、賓館、交通、運輸、金融、房地產、零售等行業的市場景氣,大型和專業性會展往往是產品或技術市場佔有率及盈利前景的晴雨表,推動商品貿易、投資合作、服務貿易、高層論壇、文化交流等各方面的發展與進步。
會展業呈現出蓬勃生機事實上,我國會展業起步較早,特別是近年來會展業異軍突起,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主要表現在:
一是建設規模不斷擴大。據有關部門統計,全國現有大中型會展場館150多個,會展面積300萬平方米以上,已經超過了號稱"世界會展之國"德國的展館面積,擁有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現代化會展場館。而目前各地都在大興土木,會展館建設方興未艾,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正在建設或規劃將在未來三年內建成的各類會展中心的會展面積可能超過100萬平方米。
二是會展活動空前活躍。據有關調查表明,舉辦和參加會展的數量不斷增多,2004年我國會展項目數量超過 3000個,出國辦展近800個;參展企業500多萬家,參會專業觀眾近2000萬人次;節慶活動5000多個,參與觀眾達數億人次。會展收入增幅明顯,目前舉辦各類展會直接收入超過100億元,間接帶動的旅遊、餐飲、交通、廣告、娛樂、房產等行業收入高達數千億元。
三是會展形式豐富多彩。經過多年發展,一些由政府主導的綜合會展向專業會展轉變,有的隨著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水平的提高而成為著名會展,已培育出一批具有特色的、高水平的、較大影響力的會展知名品牌,諸如廣交會、高交會、上交會等綜合展。專業化會展比重增加,幾乎涉及經濟的各個部門和主要行業,如北京的機床展、紡機展、冶金鑄造展和印刷展等已躋身國際同行展的前四名,珠海國際航空展成為亞洲第二大航展,而號稱"中國第一展"並享譽全球貿易展的"廣交會"是我國歷史最長、規模最大、層次最高、影響最廣、商品種類最全、到會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綜合性國際貿易會展。
四是組展主體呈多元化。目前主要有五大主體:一為政府機構,包括政府部門、事業單位,承擔政府主導的各種重大經貿洽談展會和綜合性展會,政府主導型的展會仍是一大亮點,由國家部委和省市政府共同舉辦的大型展會活動,其中不少展會有高層領導人出席、講話、剪綵、題詞;二為行業協會,各種有影響的專業性會展大部分由行業協會主導或主辦;三為國有企業,少數國有企業組織經營性會展等業務;四為民營企業,個別民營企業介入會展業,或主營或兼營,經營范圍中有會展業務的民營企業遮京、滬、穗這三地就超過千家;五為外資企業,境外的會展公司與國內有關單位結成合作夥伴,開展海外和國內招展,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舉辦的國際專業展將近40%有境外公司參與。
五是會展群聚效應突出。主要分布在北京和上海、廣州、大連、深圳、廈門等經濟發達地區。有關調查數據顯示:全國舉辦會展最多的省市首推北京,上海緊跟其後,廣東最為活躍。從會展收入看,廣東、北京和上海占據了壟斷地位,佔全國會展收入的近90%。同時,逐步形成新興的會展業市場和一些具有一定實力的會展集團公司。
綜上所述,會展業起點高、發展快、數量多,專業化、國際化程度高,門類齊全,貿易色彩濃厚,知名品牌集中,受區位優勢、產業結構影響大,輻射廣,成為地方經濟活動的亮點,展現出蓬勃生機。

8. 誰知道會議展覽行業的發展歷史

會展業是一個新興的服務行業,影響面廣,關聯度高。會展經濟逐步發展成為新的增長點,而且會展業是發展潛力大的行業之一。在新時期,必須大力發展會展業,全面提升會展經濟。
會展業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現會展業涉及工業、農業、商貿等諸多產業,對結構調整、開拓市場、促進消費、加強合作交流、擴大產品出口、推動經濟快速持續健康發展等發
揮重要作用,在城市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諧社會構建中顯示出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並日益顯現出來。具體體現在:
第一,能產生強大的互動共贏效應。會展業不僅能帶來場租費、搭建費等直接收入,而且還能拉動或間接帶動數十個行業的發展,直接創造商業購物、餐飲、住宿、娛樂、交通、通訊、廣告、旅遊、印刷、房地產等相關收入;不僅能集聚人氣,而且能促進各大產業的發展,對一個城市或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產生重大影響和催化作用。據有關統計表明,一個好的會展對經濟拉動效應能達到1:9,甚至更高。
第二,能獲得優質資源。會展業匯聚巨大的信息流、技術流、商品流和人才流,意味著各行業在開放潮中,在產品、技術、生產、營銷等諸方面獲取比較優勢,優化配置資源,增強綜合競爭力。會展業發展可以不斷創造出"神話",博鰲效應就是其中的一個最典型範例,窮鄉僻壤的博鰲建成國際會議中心後,以其良好的生態、人文、治安環境,吸引了眾多海內外會議組織者、參會者、旅遊者等。
第三,能提升支持力度。各產業的發展,特別是製造業要生存和提升競爭力,需要相關服務行業的協作,加快新型工業化、新農村建設,更離不開會展業的支持和助力。其中會展是一項極其重要的服務內容,作為特殊的服務行業,會展經濟能服務於和增強城市面向周邊地區的輻射力和影響力。所以,會展經濟有巨大的效能。
第四,能增加就業機會。隨著近年來辦展活動的增多,會展業不僅能提供就業機會,而且還能拉動和促進就業。
第五,能成為經濟發展的"風向標"。會展緊扣經濟,展示經濟發展成果,會展經濟的發展將直接刺激貿易、旅遊、賓館、交通、運輸、金融、房地產、零售等行業的市場景氣,大型和專業性會展往往是產品或技術市場佔有率及盈利前景的晴雨表,推動商品貿易、投資合作、服務貿易、高層論壇、文化交流等各方面的發展與進步。
會展業呈現出蓬勃生機事實上,我國會展業起步較早,特別是近年來會展業異軍突起,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主要表現在:
一是建設規模不斷擴大。據有關部門統計,全國現有大中型會展場館150多個,會展面積300萬平方米以上,已經超過了號稱"世界會展之國"德國的展館面積,擁有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現代化會展場館。而目前各地都在大興土木,會展館建設方興未艾,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正在建設或規劃將在未來三年內建成的各類會展中心的會展面積可能超過100萬平方米。
二是會展活動空前活躍。據有關調查表明,舉辦和參加會展的數量不斷增多,2004年我國會展項目數量超過 3000個,出國辦展近800個;參展企業500多萬家,參會專業觀眾近2000萬人次;節慶活動5000多個,參與觀眾達數億人次。會展收入增幅明顯,目前舉辦各類展會直接收入超過100億元,間接帶動的旅遊、餐飲、交通、廣告、娛樂、房產等行業收入高達數千億元。
三是會展形式豐富多彩。經過多年發展,一些由政府主導的綜合會展向專業會展轉變,有的隨著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水平的提高而成為著名會展,已培育出一批具有特色的、高水平的、較大影響力的會展知名品牌,諸如廣交會、高交會、上交會等綜合展。專業化會展比重增加,幾乎涉及經濟的各個部門和主要行業,如北京的機床展、紡機展、冶金鑄造展和印刷展等已躋身國際同行展的前四名,珠海國際航空展成為亞洲第二大航展,而號稱"中國第一展"並享譽全球貿易展的"廣交會"是我國歷史最長、規模最大、層次最高、影響最廣、商品種類最全、到會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綜合性國際貿易會展。
四是組展主體呈多元化。目前主要有五大主體:一為政府機構,包括政府部門、事業單位,承擔政府主導的各種重大經貿洽談展會和綜合性展會,政府主導型的展會仍是一大亮點,由國家部委和省市政府共同舉辦的大型展會活動,其中不少展會有高層領導人出席、講話、剪綵、題詞;二為行業協會,各種有影響的專業性會展大部分由行業協會主導或主辦;三為國有企業,少數國有企業組織經營性會展等業務;四為民營企業,個別民營企業介入會展業,或主營或兼營,經營范圍中有會展業務的民營企業遮京、滬、穗這三地就超過千家;五為外資企業,境外的會展公司與國內有關單位結成合作夥伴,開展海外和國內招展,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舉辦的國際專業展將近40%有境外公司參與。
五是會展群聚效應突出。主要分布在北京和上海、廣州、大連、深圳、廈門等經濟發達地區。有關調查數據顯示:全國舉辦會展最多的省市首推北京,上海緊跟其後,廣東最為活躍。從會展收入看,廣東、北京和上海占據了壟斷地位,佔全國會展收入的近90%。同時,逐步形成新興的會展業市場和一些具有一定實力的會展集團公司。
綜上所述,會展業起點高、發展快、數量多,專業化、國際化程度高,門類齊全,貿易色彩濃厚,知名品牌集中,受區位優勢、產業結構影響大,輻射廣,成為地方經濟活動的亮點,展現出蓬勃生機。

9. 會展業對旅遊業的積極影響

1、會展帶動旅遊
2、會展推進旅遊景區和旅遊線路推廣
3、旅遊是會展的延續
4、會展的硬體建設可轉化為新的旅遊景點
5、會展文化對當地旅遊文化的提升
7、人財物流因會展而加速流動,促進旅遊的提升
8、會展帶動當地會展服務業發展。
……
桂林風景會展有限責任公司,歡迎交流!

10. 如何認識和看待我國會展旅遊的發展

會展旅遊的發展
帶來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有利於解決就業問題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