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桑旅遊發展
㈠ 戰國時期是怎麼重視發展蠶桑技術
戰國時期的《管子·山權藪篇》記載:「民工有通於蠶桑、使蠶不疾病者,皆內置之黃金一斤容,直食八石,謹聽其言而存之於官,使師旅之事無所與。」這就是說,對群眾中精通養蠶技術的人,請他介紹經驗,並給予黃金糧食和免除兵役的獎勵。可見當時非常注意總結經驗,以提高栽桑養蠶生產水平。
㈡ 中國蠶桑產業發展趨勢是什麼
中國是世界上最來早發自明蠶桑業的國家,長江流域的先祖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將野蠶馴化。時過境遷,80年代後,東部傳統蠶桑業由盛轉衰,西部蠶桑業漸漸興起,「東桑西移」改寫了這條古老產業鏈上每個人的命運。
1.化學纖維經歷模擬絲、超真絲過程,物理性能已超過真絲,蠶絲纖維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僅僅只依靠拓展蠶絲纖維的路徑是無法滿足蠶桑產業與經濟發展的同步增長,採用新科技、新技術來繼續開拓我縣未來蠶桑產業的發展之路迫在眉睫。。
2.需要不斷強化蠶桑產業的經營和產業化,以後才能站得住腳。傳統蠶桑產業面臨轉型是時代的潮流,只有把握好科技創新與積極有效的行業管理才能在蠶桑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走的更遠。
㈢ 世界桑蠶業的發展源於哪個國家
中國是世來界上最早自發明栽桑養蠶的國家,其他國家的蠶業技術均由中國傳去。早在秦漢之前,中國的蠶種和養蠶方法就傳到朝鮮。日本的蠶桑技術除間接從朝鮮傳去外,也直接從中國傳去,史書上就有日本派人到中國學習蠶桑繅織技術的記載。近代日本的蠶桑技術比中國進步,離不開中國的蠶桑資源和繅織技術的傳播。據日本史籍記載,公元3世紀時,有一個叫功滿王的人,自稱是秦始皇第11世孫,從朝鮮半島的百濟東渡日本,並帶去了蠶種,日本之有蠶業就從這時開始。在公元283年功滿王的兒子融通王帶大批部屬遷居日本,並定居下來繅絲織綢,使日本蠶桑業得以快速發展。中國的絲織品早在公元前138年張騫通西域時,沿絲綢之路經中亞西亞傳至希臘、羅馬等國,蠶種和蠶桑技術也隨之由絲綢之路向西傳到歐洲。據記載,7世紀時養蠶技術從波斯傳到阿拉伯和埃及,8世紀又從阿拉伯傳到西班牙,12世紀傳到義大利,15世紀由義大利傳到法國。向南傳入越南、印度、緬甸、泰國、寮國。1936年,阮朝以中國蠶種分發越南北寧等地飼育,從而推進了越南蠶桑技術的發展。至今日本、印度、保加利亞仍保存有中國的桑樹種質資源。所以世界蠶桑業的發展都源於中國桑蠶和絲綢技術的發明和傳播。
㈣ 古人重視發展蠶桑技術對蠶桑生產的發展有什麼意義
戰國時期的《管來子·山權源藪篇》主張,對群眾中精通養蠶技術的人,請他介紹經驗,並給予黃金糧食和免除兵役的獎勵。可見當時非常注意總結經驗,以提高栽桑養蠶生產水平。
我們的祖先很早就採用了壓條繁殖法,在桑地間作綠豆、大豆作綠肥、以蠶糞肥桑、桑樹剪伐等栽培技術,都對蠶桑的生產發展起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在長期和廣泛發展蠶桑生產的活動中,必然會涌現出一批專家和能手。他們在長期實踐中有所創造和發明,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禮記·祭義》中就指出帶露的桑葉,必須風幹了才能喂蠶。其中還有用流水沖洗消毒卵面的記載,後來進一步發展到用硃砂溶液、鹽水、石灰水,以及其他具有消毒效果的葯物來浴洗消毒卵面,這對防止蠶病發生也非常重要。
荀況所著的《荀子》一書包含有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他對養蠶也頗有研究,寫過《蠶賦》一篇,研究了三眠蠶的特點、習性及其化育過程的規律。
㈤ 急求,國內外蠶桑產業發展理論
桑蠶產業循環經濟發展 要求以生態經濟 可持續發展為理念 以循環經濟的3R為原則
㈥ 蠶桑業的興旺情景體現是什麼
楚地豐富復的蠶絲資源,制為楚地絲織刺綉業的興旺發達提供了充足的原料,而絲織業的發達又刺激了植桑養蠶業的發展。湖南省衡東縣霞流寺春秋桑蠶紋銅樽,腹部主紋由4片桑葉組成,葉上及周圍都是蠶,或在蠕動,或在食桑,形態生動,而樽口所鑄眾蠶則昂首相對,不食不動,大有不吐不快的意趣。
身為楚國蘭陵縣令的荀子則更有《蠶賦》,言簡意賅,表述了蠶的習性及養蠶經驗。這些都從不同角度反映或折射出東周時蠶桑業的興旺情景。
㈦ 家蠶研究有怎樣的發展
元代建國初期,對農業生產的摧殘破壞是嚴重的。在農田荒蕪、農業凋敝、影響收入的嚴酷現實面前,有些君主(如忽必烈)為統治考慮,採納部分漢化知識分子(如耶律楚材)的建議,開始重視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元世祖即位之初(1260)即在詔書中說:「國以民為本,民以衣食為本,衣食以農桑為本。」並「令各路監撫司曉通農事者無隨處勸農官。」次年,立勸農司,公元1271年成立司農司專掌農桑水利,並頒布勸農立社條規十五條,以期盡快恢復農業生產。在這種情況下,產生了許多有關農業生產的專著。其中著名的有元司農司編的《農桑輯要》(1273)、王禎寫的《農書》(1313)和魯明善(維吾爾人)著的《農桑衣食撮要》(1314),繼唐代《四時纂要》、宋代《陳旉農書》之後,成為我國科技史上的三大重要農學著作。這三部書中都有關於栽桑、養蠶和養蜂的內容。《農桑輯要》卷三專記栽桑、卷四專記養蠶、卷七記養蜂,多引用前代和元初諸書(如已失的《務本新書》)。其中詳細地討論到營養和溫度對蠶發育和發蛾的影響,濕度對發病的影響,還提出了蠶苗、蠶蛾和蠶卵的選種法,提出了可用萵苣作為桑葉的代用品養蠶。王禎《農書》在第一至第二卷農桑通訣中記載種桑、養蠶和養蜂。其中第一次記載有蠶的齡期依地區而有不同:「北蠶多是三眠,南蠶俱是四眠。」還記有蠶在各個齡期中的體色變化:「蠶初生黑色,漸漸加食,三日後漸白,…純黃停食,謂之正眠,眠起自黃至白,自白而青,自青復白,自白而黃,又一眠也。」還記有用「頻飼」以調整齡期的方法和蠶病起因是由於桑葉帶露,還記有用蠶母(養蠶人)著單衣感知冷熱來調節溫度的辦法。《農桑衣食撮要》採取月令的形式,在三月和十二月記養蠶,其中在涼暖總論中記敘了「自蟻初生,將次兩眠,蠶屋正在溫暖。…至大眠後,天氣炎熱,卻要屋內清涼」的調節室溫原則。在飼蠶總論中提出了飼養與產量的關系:「蠶必晝夜飼,若頓數多者,蠶必蚤(早)老,少者遲老。二十五日老,一箔可得絲二十五兩,二十八日老,得絲二十兩,若月余或四十日老,止得絲十餘兩。」還記有在十二月和一月浴蠶的處理方法。
明代在制備夏蠶種的生產中,發現了家蠶的雜交優勢。宋應星在《天工開物》(1644)中說:寒家將早雄配晚雌(就是一代性雄蠶與二代性雌蠶雜交),結果產生了「嘉種」。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關於家蠶雜交優勢利用的記錄。明代除鄺璠《便民圖纂》(1502)、徐光啟《農政全書》有關於桑蠶記載外,還有養蠶的專著如金瑤的《蠶訓》(嘉靖年間)、黃省曾的《養蠶經》(1506)、許明達的《蠶譜》(萬曆年間)、沈如封《吳中蠶法》(萬曆年間)等多部著作。清代由於對外貿易的擴大,蠶絲出口急劇增加。我國產蠶區相應擴展,桑田種植面積擴大,密植和速成栽植法的採用,蠶桑生產技術也有很大提高,對蠶的生物學知識也更豐富。反映在清政府大力提倡栽桑養蠶,還御制有精美的耕織圖和《授時通考》;養蠶的專著大批涌現,不下50餘種。如蒲松齡《農蠶經》(1705)、李拔《蠶桑說》(1751)、陳克任《蠶桑志》(1738年後)、王紫緒《蠶說》(1757年後)、楊艸《蠶證摘要》(1756)、韓夢周《東省養蠶法》(1757年後)、陳斌《蠶桑雜記》(1796年後)李聿術《桑志》(1796年前後)、周春溶《蠶桑寶要》(1818)、黃思彤《蠶桑錄要》(1826年後)、楊名飈《蠶桑簡編》(1829)、高其垣《試行蠶桑說》(約1820)、高銓《蠶桑輯要》(1845)、陸獻《山左蠶桑考》(1835)、程岱弇《西吳蠶略》(1845)、鄒祖堂《蠶桑事宜》(1846)、沈練《蠶桑說》(廣蠶桑說》和《廣蠶桑說輯補》(1875)等等,幾乎每年都有專書刊行,形式多樣,洋洋大觀,對桑樹的栽培、接條整枝、管理,蠶的選種飼養等都有論及。